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

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

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范文第1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综合性学习”目标的表述没有大的变动,与实验稿对比只删去了“书籍”两个字。可见,新课标依然坚持原有目标的精神。但在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综合性学习提出的具体建议内容有所增加。新课标增加的新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要求。增加的4条建议如下:

1.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2.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3.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4.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宽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增加的第一条内容强调了开展综合性学习要贴近学生生活。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实际问题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走出校门,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不等于教科书,广博的自然中、多彩的社会中,小到一座桥,大到一座城,都是我们探索语文的空间。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不等于死背课文、硬写作文、枯燥无味。语文学习的内容是鲜活的,跳跃在生活的每一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天地。二是突出学习语文的目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不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我们今后更好地生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探究自然的奥秘,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别人交流,怎样独立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交际问题。让学生知道语文在生活中的妙用,一举手、一开口都与语文息息相关,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连接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增加的第二条建议,是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都说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活动。自主不等于自由,教师参与指导,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的教师直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或者完全按照教科书的活动方案执行,只是布置学生去做,至于学生怎么做并不关心。最后观看一下展示成果,活动就算结束。这样的放手效果一定不会太好。很多学生的方案不适合,很多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不认真或者遇到困难,面对这些情况教师都要及时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重于结果。教师要全程参与,才会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也是全程的,而不仅是展示一个环节。三维目标在综合性学习中体现得最好,教师在指导时,要关注学生所探索的知识,关注学生在探索知识中能力的形成,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方法、合作能力,关注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态度。所以从活动的方向调查、方案设计、小组分配,到方案实施、成果展示、总结评价,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增加的第三条,强调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问题。语文教师要把语文放在本位,综合性学习活动也是从属于语文课程的,它的开展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树立大语文观,并不是让学生抛开语文去畅游,所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在平时的活动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开放性,而忽略了它的本性。把综合性学习变成了政治课、音乐课、美术课等。如果把它比做一个圆,语文就是圆心。不管这个圆有多大,涵盖了多少领域的内容,他们都是连着语文这个圆心的。否则这个圆就不是圆,这个课也不是语文课标要求的综合性学习课。

增加的第四条,强调资源意识。新资源意识是新课标与修改稿在理念上的又一传承与发展。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养成语文素养。

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范文第2篇

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教学改革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途径等多方面的改革,但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教育者片面地将课堂教学与课程教学改革混为一谈,致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无法突破局面。

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但是从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来看,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难度。由于竞争及各方面压力的剧增,教师不得不将目光放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当整体速度与学生实际需求出现出入的时候,学生便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脚步,中规中矩地听讲,有没有听进去其实不得而知。此外,小学生是比较懵懂的学生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处于较为初级的状态,对于课程教学以及相关知识内容并没有准确的认识,基本上都是依靠兴趣和好奇心来进行判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的话,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过程毫无兴趣。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前辈们总结了很多有用的教学经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学经验日益显现出与现代教学实际不适应的状况,学生的接受度日益下降。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1

快乐游戏课堂的构建

在快乐语文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家长的参与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预习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家长加入到这一过程中来。比如,就《画家乡》这一课程内容来说,应将启示教学放在日常教学首位,通过布置亲子作业,利用“合作”等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帮助孩子用自己的视野呈现出家乡的模样来。在这一过程中,由家长来扮演“建议者”的角色,如此一来,能够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平等感。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更愿意在游戏中去寻找问题,而这一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再比如《看电视》这一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快乐游戏教学的理念融入到预习环节,让学生将昨天看的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同学们分享(建议作为家庭作业形式)。这一创新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好感。

2

充分利用科目交叉

在教学系统中,所有科目之间都是存在联系和交叉的。就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顺利实现来说,除了家长、教师等主体的努力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科目间的交叉和联系。当熟悉的内容出现在新的环境中,会重新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研究证明,二次学习效果会较首次学习更为深刻及有效。

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语文 错误观念 现存问题 教学改革

高职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最重要、最基础的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制约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高职语文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正视问题,不断改革创新,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高职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我将从现存问题和改革措施两大方面谈谈体会和建议。

一、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现存问题的体会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其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具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树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思想,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很多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的语文课日趋边缘化,处于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问题一:高职语文公共必修课地位动摇定位模糊。

从高职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及素质教育全面培养人才的发展观看,语文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应当处于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但目前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高职语文没有明确定位。各院校对高职语文课的认识不一,课程的开设与否随其好恶而定。许多院校认为,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职业技能学习,语文课无关紧要,在保证专业课及政治、英语、体育等必开基础课的前提下,语文课时能减则减,甚至砍掉语文课,即使开了也是象征性的。教学计划任务审定的随意性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已然十分严重,一些高职院校以专业教育要加强、实践性教学所占比例要加大等借口片面强调专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程频频挤占语文课时,以至语文学时安排很不稳定,时多时少,时开时停,因此严重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问题二:语文教师因地位低不受重视,教学和科研缺乏积极性。

多数高职院校语文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上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有些院校随意让其他专业教师兼职语文教学,专职语文教师饭碗甚至不保,而且语文课时也得不到保证,许多教师基本工作量完成都有问题,基于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一样认真备课上班却收入低于专业课教师,严重影响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际上真正要教好高职语文课,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要吸引学生,就要在教学上求深、求精、求新,不断探索创新,前提是高职语文课程和专职语文教师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是轻视。

问题三:语文教学投入少,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高职语文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浓缩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闪烁着哲理与智慧的光芒,凝聚和积淀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然而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的语文课越来越不受重视,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不论人力物力对于语文课程的投入都远远不及专业课程的投入,结果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缺乏实质的软件硬件支持,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听得乏味,如此恶性循环,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人才徒有专业知识技能却无基本人文素养,如何能报效国家服务社会?

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

建议一:更新观念,准确定位。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和重视高职语文课,是造就真正人才培养精神的需要,这就要求把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阅读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因此,高职语文既不同于中学语文,又不同于本科大学语文。中学语文侧重于“工具性”的培养,本科大学语文侧重于“人文性”的培养。高职大学语文介于二者之间,它包含了培养“工具性(即应用能力)”和“人文性(即人文素质)”的双重功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个目标从根本上决定了高职语文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让学生精神得到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修基础课程。

建议二:根据专业需要市场需求,针对性调整教学。

一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改编教材。当前,许多学校采用的教材为本科教材,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古文多现代文少且年代久远少有时文,学生对这些课文普遍缺乏兴趣,还不如因人而异编写更适合他们水平,更适合专业特点,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职语文教材,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并重兼顾,通过渗透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观、荣辱观、人格与尊严、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等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训练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学生愿意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

二是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许多高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偏重文学作品欣赏,忽视语言写作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相当多的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差,文字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如此基础的学生,如果硬逼他们分析欣赏“阳春白雪”,那么必然效果差强人意,而且目前就业形势严峻,语文教学内容应以就业为导向与实践紧密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并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很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职业教育讲求实践性,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中的语文课应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向实践性和应用能力靠拢,比如:教学方法不应只是满足于老师讲解学生讨论完成书面作业,可以更进一步:适当采用演讲辩论表演等方法,还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种种原因导致许多院校语文老师还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阶段(主要原因是许多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的不够重视而导致的“软硬件”支持不够),这显然与日新月异时展不符,因此一定要端正态度重视高职语文教学,加大投入,加强语文专职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熟练应用能力培训,并及时配套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组合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分别利用之和。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的状态。因此,使用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课件,可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建议三:实现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能力,最终都要在实践中应用。我们是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语文的各项能力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部分。为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可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如可有意识地通过演讲、辩论赛、朗诵、表演等形式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可让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举行讨论会,自编手抄报、黑板报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可结合专业特点和要求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知识。应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中得到多方面的能力锻炼。如与人文素质讲座相结合,安排古诗词讲座、外国文学讲座等;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诗词朗诵赛、演讲比赛、文学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与各文学期刊合作,开展小记者采风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社会实践丰富了学生阅历,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也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总之,高职语文承担着人文教育的重担,因此,在强调高职人才实用性目标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精神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通过语文学习把人文精神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刁丽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5(2).

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范文第4篇

 

一、语文新课标与量化评价方式的矛盾

 

在语文教学中,以量化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是传统教学的产物传统教学是以应试为本位的教学,它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应试知识点的传授上,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成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核心和唯一内容,而学习程度具体体现的方式也是唯一的考试成绩所以,以量化评价为主体不仅易于操作,而且适应了应试制度学生分数的高低即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也是对教师排名的依据同时,以量化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也与传统语文课程的内涵和性质密切相关传统语文课程性质是单一的工具性,而语文课程培养目标又是直接与工具性密切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其中的语文知识,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文中所负载的知识点,而所谓的语文技能也往往是运用语文知识应对考试的技能所以,语文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量化成为对传统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方式,甚至成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是有其合理性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之后,整个语文课程的内涵以及与语文课程内涵相对应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语文课程由单纯的工具性变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性质的变化必然导致内容的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再单纯地是交给学生一个工具,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其次,语文新课程由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维度,不仅增加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而且就新课程中&识与能力和传统语文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相比较,也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使语文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复杂单一的量化评价已经完全不适于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评价,不仅如此,语文新课程的丰富性灵活性要求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必须要打破完全应试教育传统,它需要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和理念与之对应,要求-方位Mi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之对应,这必然地引发量化评价主体与新课标理念的矛盾冲突。

 

二、语文新课程实施与管理者的量化评价情结、评价是教学的导向,这种导向作用在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教学转变的过渡期意义尤为重要因此,有识之士在对语文新课标落实的设计中,将评价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放在首位,语文新课标落实卓有成效的地区和学校,往往都在这个方面做得到位但是,评价导向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也并非所有意识到的人都能去落实作为评价主体的一些行政管理人员,一方面缺少直接的教学经验,语文新课标在实际教学中的状况他们并不完全了解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是各级主管领导,因此,无论他们如何评价都带有权威意义,他们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做法,而这些管理者的评价,往往都沿用量化评价为主体的简单化处理其原因有二:

 

一是作^行政领导看重的是现存制度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语文课程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虽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试制度虽然也发生了一些动摇,但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些地区和学校仍然延用着以单一的量化评价主体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制度基础以量化为主体进行评价,不仅使新课标语文教学复杂的评价系统简单化,易于操作,而且通过对于学生分数的追求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声誉和学校层次。

 

二是对于行政管理者来说,对于单一的量化评价的实施,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轻车熟路形成了习惯尤其是那些在量化评价中成长起来的行政管理者,他们对量化评价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因此,让他们放弃也非常困难由于语文课程评价的人员构成主体是行政管理人员,他们习惯于单一的以分数和数字为依据的量化评价在传统教学向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过渡期,以量化评价为主体的评价形式不仅不能通过评价的引导逐渐促成应试制度的改变,相反,不断通过量化评价消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尝试的热情,使评价成为落实语文新课程的阻碍因素,语文新课程在教学中落实的步伐缓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

 

三新课程评价理念与管理者的适应

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来说也是一样,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来说,大学语文教学会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但是现今来看,在高职院校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对于语文的教学十分简单,学生学习中也不够认真,导致自身的语文成绩无法提升,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未来更有效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现今来看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过于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了文化素养教学,高职院校将教学中心放在学生专业课程的培养上,尤其是课程的安排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都是过于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教育[1]。很多学生在语文课程中仅仅是随意学习,甚至不听讲,导致自身的语文素质无法提升。其次就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进行有效的课程设置,并且缺乏完善的教学大纲,导致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教材较为多样,缺乏统一的管理,师资力量薄弱。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学习中无法集中注意力,一些文化文学常识都不够了解,导致语文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最后教师高职语文教学中,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并且对于教材的选择也比较随意,这样导致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很多语文教师要无法得到培训以及交流,素质不够高,因此这些状况都直接导致语文教学存在较大困难,学生的语文素质无法提升。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措施

1、树立大语文教学思路现今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大学语文教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且其教育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2]。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传承,从而来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不必须要建立在大语文教育基础上,能够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其开放性。要不断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2、提升语文教育职业性

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特点来说,是工具性、人文性以及母语性,职业性也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点,必须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职业性,才能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课程的设置必须要和学生的专业相互适应,以此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语文教师必须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此来了解学生的专业领域,并且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利用案例等方式来不断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将其职业性展现出来,以此来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3]。

3、运用互动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且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那么教师必须要设置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内容必须要选择一些经典的美文,同时其思想性以及艺术性也必须高,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效果[4]。其次就是要有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质量,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利用声音以及视频等画面来吸引学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在进行互动式教学形式的开展中,必须要坚持师生互动,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加深学生的作品的理解。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讲解语文中的艺术美,教师在课堂之上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吸引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阅读,同时能够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从而来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的难度进行调整,让学生随时进行意见的反馈,同时要与学生经常见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学生团的课外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谈谈自身的感受以及理解,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底蕴,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并且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从而来带动自身语文素质的提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很多院校教师对其的重视度不够,学生学习也不够认真,导致语文成绩较差,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工作,能够针对自身院校的特点,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并且在教学中要将专业知识与语文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来不断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徐翔 杨茜 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成森.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性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5,(11):55-56.

[2]陈善劝.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反思[J].机械职业教育.2015,(0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