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航天企业;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装备采购体制的加速变革,航天企业普遍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来自用户的更高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更是面临着多型号任务并举、多阶段任务并行的复杂局面,急需大幅提升科研生产管理水平。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处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因此,着力推进航天企业在其主要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有助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某航天企业是由研究院及其所属的研究所(工厂)两级、多法人组成的大型科研生产企业。近年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有限,信息孤岛不断增多。本文主要从研究院的层面就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探讨,试图提供一点对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思路和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尚未广泛、深入地运用于企业的主要业务领域;二是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信息资源没有做到有效共享;三是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不尽合理,仅注重满足应急的管理需求。也正是受限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近年来,在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方面逐渐凸显出了以下问题:一是型号间、单位间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科研生产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相对不足;二是科研生产过程跟踪、监控手段相对落后,预防和快速响应的能力较弱;三是在多型号项目同时存在并展开工作的情况下,单一型号项目的纵向管理突出,型号间的信息缺乏共享和交流;四是型号项目执行的要素(人、财、物与进度、质量等)在管理过程中的综合性体现不强等。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来看:第一,对信息化的重要性和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信息化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用户的交流、协作和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业务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牵引和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从科研生产管理角度来看,众所周知,信息化建设都是以科学的管理为基础的,科学、明确的管理流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固有的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本身就给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加之在新的条件下,传统的航天型号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因此,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触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企业组织的变革以及管理流程的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应涵盖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型号批生产、军贸项目等各项任务,涵盖探索、预研、研制、批产、售后服务等全寿命周期,涵盖进度、质量、成本、外协外购、人力资源、沟通管理、风险管理等全系统要素,还要与条件建设、综合保障资源、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核心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科研生产管理一体化集成信息平台,一方面增强企业对多型号项目的集中管控能力,保证企业总体目标实现;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单一型号项目管理,提升型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研制生产经费及信息等因素有机结合与利用好,保障各项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工作思路及方法。基本思路: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完善科研生产管理体系。应首先做的工作是流程显现,全面梳理出当前的技术、管理工作流程,之后应着重研究完善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完善并形成一整套的、有机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三是结合实际充分论证系统方案,把方案论证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四是规范过程管理,稳步推进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科研生产管理一体化集成信息平台,切实提高科研生产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建设具体对策
1、管理体系及工作流程。随着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航天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生产管理制度,通过两条指挥线的组织指挥系统,推动了我国航天型号工程项目的研制和发展。在传统的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中,贯穿了一系列的管理过程,包括合同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状态管理、质量可靠性管理、经费管理、试验管理、风险管理等。针对单一型号的科研生产管理模式已日臻成熟,为实现对单一型号的精细化管理和航天型号项目管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急需引入多项目管理理念,以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应不断完善军品任务责任令和军品综合调度管理制度体系,真正做好对科研生产任务全阶段、全寿命周期的集中管理,全要素的统筹管理,并实现全过程管控、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管理。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分解细化为若干、具体的作业文件,并确保这些作业文件有机连接、全面、系统,真正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信息化。
2、信息系统集成方法。针对企业科研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企业在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有一定基础的客观实际,本文强调通过集成开发,实现信息化管理。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EAI)解决方案有4种类型:用户界面集成、数据集成、业务流程集成、函数/方法集成。这4种集成方法不能方便、灵活、低代价地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难以快速适应企业现代业务变化的需求。在不改变企业应用底层架构的基础上,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应用集成开发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支持在中间层以服务模块方式实现解决方案,当多个运行在不同平台和技术上的应用程序必须互相通讯时,这种体系结构尤其适用。
基于SOA体系架构的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好基础集成平台,打造集成系统门户;二是集中任务列表、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和统一界面管理;三是关注应用集成、应用框架和内容管理;四是注重安全保障体系、维护支持体系和基础硬件设施的构建。对于新提出的管理需求,可以基于同一技术平台,进行模块化开发来实现。
3、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从大的层面来看,首先要克服由于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难度大、复杂性高导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艰巨的畏难情绪;其次要科学推进企业的组织变革,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最后要紧密结合科研生产管理实际,充分论证需求,统筹策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具体来说:一是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建设,领导是关键;二是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三是要注重需求牵引,力求应用实效;四是要推进统筹建设、强调资源共享;五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工作,严格计划考核;六是要协同推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四、结论
身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努力把信息化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流程再造的科学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水平,是航天企业履行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根本要求。着力推进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有助于推动管理改革创新、规范科研生产流程、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初步提出了基于SOA架构实现系统集成开发、满足企业对多个型号集中管控和对单一型号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宏仁.信息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生产管理
一、精益生产管理概述
精益生产管理是基于信息化的煤炭企业精细管理模式的核心环节,它是煤炭企业在精准安全的投入和建设基础上,进行运作和管理的核心内容。煤炭精益生产管理是精益生产方式在煤炭生产系统中的运用,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提品,在生产中有效利用资源,减少一切不增加价值的过程和活动。精益生产管理能够对煤炭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要综合利用系统工程、目标管理、预测与预防等管理方法,利用工业工程理论,简化生产过程或动作,强化标准化管理,实施现场“6s”管理,进一步优化煤炭企业的生产环节,最终实现煤炭产品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目的。
二、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因此传统煤炭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 重视煤炭产量,忽视煤炭质量。达一思想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遗留物,它使许多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小走向衰败。这些煤炭企业的煤质差、产品单一、煤炭加工程度低、原煤生产与煤炭加工脱节,产品不符合用户要求、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最终产量越大损失也越大,还失去丁客户和市场。
2 集约化水平低,生产布局不合理。一些矿井投产以后,由于经过多次改造,环节多,系统复杂,生产区域分散,采区走向短,采面单产水平低,接替频繁,通风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矿井粗放型生产,不能适应集约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布局,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3 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很多煤炭企业不注重矿井的现代化建设,机械化程度低,笨重的设备与物料使单个人难以完成一项任务,技术的落后使效率的提高也受到很大限制,繁重的体力劳动也限制高效率的生产,同时也造成企业领导不得不使用过量员工,导致机械事故多,工序安排不合理,工人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的出现。
4 浪费现象严重,生产计划粗略。煤炭企业的形象一直是“大、笨、精”,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是“粗”。“煤炭企业是经验型管理,不需要精密的计算,一切工作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思想使煤炭企业的一些工序设计前没有用密的研究调查,工作环节的设计不精细,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生产过程中,不爱护设备,没有节约意识,出现物料的巨大浪费。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的生产方式追求“安全高效”,但这实质上是一种外延式发展模式,产量受设备能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持续高产是不可能的,自然也就做不到高效。盲目地追求“高产”势必忽视了生产工艺的精益化、物料成本的节约化、生产布局的合理化等细节问题。精益生产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又加速了资金周转,降低了产品成本,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有效的。
三、煤炭精益生产管理实施
煤炭精益生产管理是精益理论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的实现以及实施需要一定条件作为保证。煤炭精益生产实施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生产现场为中心,强化现场管理意识
现场是直接产生价值的地方,煤炭企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生产现场而活动的。管理要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以生产工人为主体。以现场为中心,就是各个部门的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都要转移到生产现场上来,把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作为本部门第一位的工作。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自己到现场去,了解现场存在的川题,采取实时的措施,以稳定现场生产秩序,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做到后方服务和职能人员为生产工人提供准时优质服务,保证生产工人分秒不停地创造价值。煤炭生产现场不断变化,每时每刻都会有非正规情况出现,因此更应该时刻关注现场。离开了现场,煤炭管理就会失去目标,制定的一切方法、措施、规章、制度将会因不符合现场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在煤炭生产中不了解现场就没有发言权。精益生产方式下,以生产工人为主体,各类人员主动g盼到现场,各科室要为区队生产提供准时优质服务。精益生产方式要求领导亲临现场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较强责任心的队伍,就不可能保证精益生产方式得到顺利推广。
2 精细要求自己,增强持续改进的观念
“差不多”的粗糙管理思想造成了煤炭企业的极大浪费,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企业失去进取心,安于现状,错失机遇,最终被淘汰。精益生产把一切活动都看成是持续改进的对象,认为任何活动都有改进的可能,因此才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不断提高,持续改进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精益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式在思维方法上的根本差别在于对企业经营目标无止境的尽善尽美的追求。成批大量生产的企业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废品率、最大眼度的库存,系列范围很窄的标准产品等。
3 精通职业技术,提高技能素质
传统的煤炭生产中,一个职工被分派到一个固定岗位,可能终生不变;职工没有进取心,掌握技术越多可能分配的工作也越多,不但不奖励,反而由于出错的机会多,受批评的可能性也越多,因此多技能人员少。这是不符合精益生产要求的。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更为突出。对车间主任(班组长),不仅要求其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而目,在技术上必须是多面手,能够在现场任何一个岗位缺入时有人补上空缺。对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其不仅要熟悉工艺、设计,也要懂管理。对管理人员,要求其懂技术。对生产工人,不仅要求其能操作多道工序,而且还要懂产品检验,甚至还要会进行设备维修。不仅是会一个岗位的操作,而且要成为多面手。这样才可能实现生产组织的柔性。
4 精心组织,稳定产量
产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产量效益就无从谈起。要保持矿井稳产高产,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以下工作;
(1)全力以赴抓好采掘接替工作,接替工作是保证生产的关键,更是实现创水平目标的基础,既要加快掘进速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要突出现场管理,抓优质,树精品,杜绝质次工程,努力为生产提供充足的保障,以优良的工程质量为奋斗目标的实现莫定坚实基础。
(2)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结合生产实际,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有效技术,如超前支护穿柱鞋、支护改革等有效生产工艺,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3)抓好采煤工作面生产设备的配套和配置工作,各生产管理部门,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全力保证生产单位的设备和技术需求,为保持煤矿的生产规模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创水平目标的实现。
(4)严格岗位现场交接班制度,问题要现场处理,工作交接不清楚人不走,问题处理不彻底人不走,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5)认真开展好劳动竞赛活动,实行工作任务与效益挂钩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为创水平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
(6)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实践证明,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有效解决矿井安全生产、资源回收、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大力表彰在科技发展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科技成果、优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的创造性,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优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为企业科技事业多作贡献。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特别是要加大文护改革的力度,有效改善矿井生产条件,设计出经济、合理、可靠的工作面,研究出适合煤矿生产实际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劳动效率,增加安全生产系数,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桂丽:规范煤炭生产和经营秩序提高煤炭工业整体素质,鄂尔多斯日报,2005-08-19.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控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能源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领导性产业,并始终致力于电力供应、节能高效、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责任。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提高了电力行业的新技术研发,增强了风险管控能力,并且使电力企业朝着综合化及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管控的措施,提高电力生产的有效管控,并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不断研发新技术及新设备,努力适应市场化变革,是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1水电信息化管控与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电力系统也在与时俱进。现如今,整个电力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中心,围绕该中心开展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和资源共享工作,从而加快高质量电网供电、科学化电网供电、智能化电网供电的建设,最终降低整个电力系统的功耗,推动我国电网的跨越式发展。大数据时代,电力系统信息化的搭建,可以将所有电力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在线分析。这对于我国电力的部署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信息化是一个企业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标志,尤其在促进水电厂企业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估量作用。通过信息化的注入,水电厂企业将更加灵动运作,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水电厂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加速我国电网从量变到质变的步伐,然而管控工作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管控,顾名思义就是监管控制。通过对整套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电网工作的进步。如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的管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对电网一线的管控,可以减低工作危险;对电网基础设施的管控,可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管控工作不容忽视。为了有效管理电能,必须实施信息化管控,通过大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使得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实时传递给电网系统的高层管理,为进行战略布局而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增强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对电站设备实现自动监视与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完成电站设备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设备运行状况的自动监视与记录,包括开关量信息监视,模拟量信息监视,故障/事故报警、记录与显示,SOE点记录与显示[1]。
2信息化现状和安全信息管控的问题
由于电力系统是一直技术密集及设备繁多的有机整体,系统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电力设备之间耦合程度也紧密,需要设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及可利用率。电力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目前电力行业发展来看,每个系统之间普遍建立了高水平的信息化水平,但是这些系统之间大多数没有直接联系,并且耦合度也比较低,这使得电力系统的整体性及连续性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有效发挥电力系统最大的功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了规范化检修管理、安全隐患管理、运行经济性评估、技术管理、两票三制等为主要操作及管理手段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同时,安全生产管理也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发展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通常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孤岛问题。电力系统运行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耦合不完善,并缺乏与外部信息系统的沟通联系手段,严重与电力企业要求的强耦合、密切协同关系不相符,并与电力企业想要达到的精细化运行、集团化管理及集约化发展的目标相差很大,不能完全实现对安全生产的管控效果。2)经常出现重复建设及投资的问题。因为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导致整体规划及构架缺乏合理性,使得信息系统不能及时共享,从而出现重叠建设及投资的现象。3)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性能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因此,缺乏对系统的全面规划及构架,甚至具有一定的漏洞,如果出现不安全事件问题,将会造成不可以快速地做出全局性判断,导致事态进一步严重。
3水电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管控的措施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现代公司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诸多条件,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不仅能够为电力公司奠定技术基础,还能够进行有效地内控。这具体体现在:第一,公司的成长与内部信息的沟通密切相关,公司精神的战略传输,企业文化的推广指引,均需迅速加以传播,信息技术就有效地满足了该要求,增快了公司内部信息的传输速率,提升了工作成效。第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公司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不仅能够科学安排员工工作任务,还能够促进文化的建设。信息技术在提高企业关键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公司持续改革、革新知识储备、更新系统设施,一味遵守老的规矩,便会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无法追随市场的步伐。要结合企业现实状况和将来发展的现实需求,全面利用其在互联网、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增强公司内部信息安全管控平台的构建,深化所有职工互联网安全管控的认知,在技术方面也应当持续增大信息安全管控力度,确保信息储存与传播的安全,健全网络系统。虽然国内电力公司的网络化建设工作在持续开展,然而依旧有诸多电力公司对该项工作的注重水平低下,对于有关从业者也未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致使信息管控工作无法将自身的功能有效发挥出来。为了防止此种现象的产生,电力公司应当依据现实状况,整体考量自身的现实需要,明晰信息管控工作者的责任,且定期组织有关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水准,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加以考评,对于技术不达标的员工,将其辞退。另外,应当利用思想教育培训,深化信息化建设工作者的思想认知,明晰权利和责任,引导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实践经验的归纳剖析,持续提高自身水平,且逐渐健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4实际案例分析
川内某水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开发语言JAVA来进行开发,该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形式使用B/S模式。移动安全管理应用模块基于智能手机Android系统平台进行APP开发。移动安全管理客户端应用硬件以手机为主,在Web(外网)上通过4G网络(或WiFi)以APP的形式进行访问和操作,通过4G网络与后台服务端进行实时通讯、数据交互,并实现后台服务端对移动端数据的接收和存储。该水电厂遵循“先进、整体、统一、个性、开放、可扩展和一体化”的原则,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解决系统中对安全监管业务覆盖不全和薄弱环节问题,实现小湾水电厂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以下笔者主要是列举几个关键点:第一,监控系统异常监视:对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硬件、软件故障自动监视,报警并上送数据信息给电站控制层。实时监视监控系统本身的工作状况,通信状态等。第二,事件报警:故障报警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周期性扫描故障信号,故障发生时,立即响应并处理,同时记录故障发生时间(时、分、秒)、动作设备器件名称、事故内容等信息,并显示、打印故障报警语句,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按故障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形成故障记录并存入数据库。故障记录表格为故障汇总记录表,可供值班人员查寻,并定时打印,也可召唤打印或显示。第三,事故追忆及相关量记录:电站发生事故时,需对事故发生前后的某些重要参数进行追忆记录,以供运行人员事故分析。事故发生时,计算机将按顺序将事故报警信息、事故的名称及这些追忆数据保存于磁盘中,形成历史数据。并自动显示、打印这些数据。事故追忆的重要参数有:线路三相电流和电压(正常值和故障值);主变的电流和温度(正常值和故障值);发电机定子三相电流和电压(正常值和故障值)、机组推力轴瓦最高温度等。第四,控制、操作与调节功能:依据水电厂机械运行的状况与相关调研结果,依照预定流程远距离和现场的管控命令对该厂机械的运行加以管理和调控。运行机械管理方式设定,自动或者手动管控、远距离或者现场操作,都能够在操作页面中点击达成,无功和有功功率调控和机组开机、停机的操控也能够在操作页面中点击达成。控制优先权为:电站控制层模块、现场控制层模块。可达成机械运行模式设定和调换:闸门开启或者闭合操作;机组无功和有功的调控;报警信号复位;隔离开关、断路器操作;机组压油设施与公共设施电动机启动和切断操作,此便是有代表性的水电公司安全生产网络化所取得的成效[2-3]。
5结语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有了提高。电力企业应该将行业安全管理自身的特点作为根本,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件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高效的数据整合,为电力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使得信息化在电力企业实际生产中发挥有效作用。通过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水平,可以减小事故发生几率,提高电力企业电能生产的效率,从而增强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孟碧波,万诗新.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AGC安全问题对策[J].电网技术,2004,28(14):49-52;56.
[2]张智明.水电站如何开展“反措”和“安措”管理工作[J].小水电,2011(4):81;88.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Construction of Securi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System Should Consider the Function Modules
Cui Hong
(Inner Mongolia Unicom,Customer Service,Hohhot010020,China)
Abstract:The Securi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System for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safety and accident prevention,rescue,dealing with an integral system.The companies want to implement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information to be considered the construction of many functional modules.
Keywords:Security production;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Function module
大多数企业希望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和事故的预防、救援、处理中,将企业安全生产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管理模式转变,实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效率,控制管理风险,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的目标。那么,企业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应考虑建设的功能模块应包括:
一、设立一个标准的安全工作信息中心
安全工作信息中心是一个导向性模块,通过自建的短信发送和邮件系统,可以安全生产公告,实现安全生产业务的通知提醒,以及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该模块可以有效加快安全生产信息的传递效率,促进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安全工作计划和报告实时动态信息展现
安全工作计划和报告通过标准的安全生产年度计划的制定,并要求基层按照月度、季度汇报安全生产情况,从而实现安全生产情况的实时动态信息掌握,为决策者提供年度安全生产计划的指标完成情况。
三、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报告及处理管理
用于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指导管理人员根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标准格式要求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生成安全管理网络图,输出安全生产工作通讯录,并保存电子版的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清晰完整,有据可依。功能包括安全生产组织结构图建立和更新功能,各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编订查看功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编写和改版功能,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网络的展示功能等。
四、随时可获取的法律法规
建立随时可获取的安全生产专业法律法规文库,确保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到国家和行业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帮助企业做到安全生产的有据可依和有章可循,建立符合体系要求的法律法规文档管理体制。用于法律、法规、规章的下载、专业维护、定期更新等。
五、安全管理制度的分类归集
对行业及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收集分类保存,便于使用者随时查询,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管理、危险源管理等内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可制定相关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提交于各岗位,设置定期管理制度评审提醒功能。功能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制度的管理,内部资料的共享,文件控制清单生成、文件等。
六、安全教育培训和档案管理(可选)
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培训控制和档案管理。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的要求通过计划、实施、总结对培训情况进行控制,并建立以人为单位的安全生产培训档案,保存特种作业、管理人员等相关资质证书,形成分门别类的安全教育档案卡。对将要年审或再培训的人员提供证件有效期提醒功能。协助企业实现标准、规范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流程和档案。
七、危险作业许可管理
用于对企业内部的危险作业实现网上备案和网上审批,例如动火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空作业等,建立完整的危险作业实施档案,实现对临时危险作业的有效控制,降低作业风险。
八、现场重点部位管理
对企业内风险较高的、安全生产重点关注的作业场所进行管理,它由重点部位的审批流程、人员安排管理流程,定期检查、危险源输出等相关的子节点组成,可以与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现代化监管设施相结合,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现场可通过手持PDA或平板电脑记录现场检查记录,将现场图片与相关信息传输至管理平台实时汇报安全工作,多方位保障安全生产重点部位,确保不出重、特大事故。
九、生产设备管理
注重特种设备,大型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卡,详细记录型号、购买时间、产地、维修记录、定检时间、报废日期等内容。设计安排设备安全检查表,记录检查明细并保存便于查询;根据设备相关属性提醒定期设备保养、维护、检测。促进企业的设备管理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管理要求。
十、隐患排查治理
提供对隐患按照上报、整改与复查的闭环管理,在流程中对“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进行严格控制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在平台中即时查询隐患的发现和治理情况,组织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复查;系统可以输出符合国家安监系统要求的隐患报告单和统计报表,帮助企业实现23号文件对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要求。
十一、危险源管理
旨在建立一套符合体系标准要求的危险源辨识评价流程,主要包括树形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单审批,专家组评审,按月风险评价等主要功能,可以输出符合体系要求的危险源清单,建立统一危险源档案,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对危险源管理情况可随时了解查看。该系统还能够与其它模块建立联系,将危险源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档案。
十二、职业健康管理
旨在实现有职业危害点和有毒有害人员管理,包含职业危害点(岗位)新设、修改、撤销的审批流程,有毒有害人员界定管理流程,职业健康体检档案管理流程。实现职业危害点的台账建立,定期监测提醒和数据保存,人员岗位界定,有害岗位津贴的发放,职业健康体检提醒和数据保存的功能。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有毒有害作业点和有毒有害人员管理。
十三、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能清晰的记录每一件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期、检测期、价格、附件购置方式等相关记录,在人员领用时,会在劳动防护用品上粘贴条纹码,形成领用清单,形成规范的合法的领用记录。
十四、应急预案和演练管理
通过应急预案的指导编制,应急资源的管理和应急演练的计划安排,建立企业应急预案数据库,形成应急资源台账,记录并控制演练区间,通过短信实现应急信息的快速传递。从而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巩固安全生产应急防线。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民爆生产企业;改造;发展;建议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o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of the industrial explosive materials enterprises, the paper put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b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 hope the article can contribute to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industrial explosive materials enterprises, so as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teration; Industrial explosive materials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uggestion
0 引言
民用爆破器材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主要包括工业炸药、工业雷管、工业索类、油气井用爆破器材等品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采矿、煤炭、石油、交通、水利、电力、城市建设等重要领域,被誉为“基础工业之基础,能源工业之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当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层次渗透以及对各领域业务的全局推动,有效地提高了相应领域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企业众多方面的应用,再造了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流程,对企业管理思想带来了革新性影响。而我国的民用爆破器材行业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但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易燃易爆,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且技术进步缓慢。与其他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差甚远,因此民爆器材生产企业要想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企业就必须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
1 民爆行业目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民爆行业按照相关要求逐步形成了信息化体系,建立了民爆行业生产经营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对主要产品品种生产全程动态流向监控。但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与国外同行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1.1 民爆行业缺少健全的信息化规范标准
信息技术在民爆行业的应用起步较晚,绝大部分民爆器材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这样给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困难,特别是给建设推广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1.2 民爆行业实现信息共享存在难题
当前,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建设了一些信息化和自动化项目,但仍然存在信息资源库不健全、数据不统一等问题,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孤岛”,也使得行业内无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造成技术改造缺乏信息支持和动力推进。
1.3 民爆行业依托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近年来,我国民爆生产企业针对落后的制造工艺技术,积极采取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新工艺新设备等方式进行升级换代。逐步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模式,提高了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但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真正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生产线的技术创新能力还相对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
2 民爆器材生产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建议
民爆生产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经营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化程度、提升行业监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大多数民爆企业开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也大规模地盲目展开信息化建设项目,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现就此提出如下建议:
2.1 明确信息化改造的方向
根据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业信息技术改造。实现“以信息化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建立完善企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的信息自动采集、视频监视和软件管理平台,以信息化带动民爆行业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建立工业炸药现场混装车信息监控系统,实现民爆产品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各环节的信息监控和跟踪管理。加强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应用、创新应用和企业信息化系统与民爆行业监管系统的衔接,提高管理水平[2]。”
当前,部分民爆生产企业开始认识到自身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加之行业未来发展规划,迫使生产企业开始积极探索信息化改造方向。但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明确任务和目标,对企业现状进行深入,确认信息化发展方向,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2.2 加强信息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安全性验证研究
在组织开展民爆行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的安全性研究验证工作。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在积极开展民爆生产线全线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数控化与联锁控制技术、民爆生产线远程监控、风险预警与故障诊断技术研发的同时,做好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对民爆生产控制过程安全性影响的研究。除此之外,在进行民爆行业信息化技术研发过程中,更要充分考虑民爆行业特点及危险特性,研究制定好技术研发与试验方案,包括安全防范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履行相应的程序[2]。
2.3 加强专业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在加强自身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的基础上,通过与院校或研发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一批信息化高精尖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缔造一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科技创新的团队。
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具有民爆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2.4 加强管理,注重系统维护
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构建企业信息化、网络化、协同化为一体
的研发设计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及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监控系统及统计渠道的网络互通,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及专用软件等开发与研制,有效带动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3]。
借助外力为本地信息化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在信息化规划、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等方面,通过技术外包的方式,委托专业化信息技术单位承担相关的技术服务工作。
管理是制度落实的保障,管理不到位,再完善的系统、再先进的装备也难以发挥作用。先进的设备只有跟上先进的管理,设备的先进性才得以体现。因此,企业更要注重日常管理,才能使信息技术带来更深入的影响。3 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必将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带来深刻而重大的变革,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一个新挑战。
随着全球化信息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不断深入应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寻找对策,探索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发展战略,使企业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从而在时代的潮流中发展、壮大,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永峰.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民爆行业中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