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创业实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由于很多高校的发展不均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条件也不同,特别是计算机的硬件设施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的教学需要。如果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施配备不上,学生就不能在很好的多媒体教室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学生的操作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此外,学校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更好的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我们学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如下:(1)体系构建的目标:培养高级的专业应用型人才(2)体系构建的规范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与人才的培养计划相一致,并且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规范,使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3)体系构建的整体化: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按各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协调统一,贯穿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过程,并分层次逐步深化提高。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我们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课程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1)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通过对学生的某项专门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在该领域的工作能力、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将整个学科知识贯穿起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并通过模拟生产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实习:实习是每个高校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时所必须的,因为通过实习可以对所学知识如何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有充分的了解。具体可以学院内部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学院联系单位学生进行实习,或是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进行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教师通过学生的实习报告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鉴定。(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及毕业设计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科研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社团、勤工俭学、学术讲座、社会服务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提高自己的对综合素质。(5)创新创业:我们学院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采取开放实验、科研科技活动及创业大赛等活动对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结语
关键词:电机学;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模式;考核模式
作者简介:肖金凤(1972-),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盛义发(1973-),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满足创新创业能力诉求的电气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3]223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53-02
高等教育除了应满足学生的学术愿望外,还应满足目前呼声最高的创新创业能力诉求。“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更是教学调查中大学期间四门最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该课程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而实践是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基础,开展电机学实践教学改革是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1-4]
一、电机学实践教学现状
1.实验呈现“简”、“少”、“看”现象
“简”是指电机实验主要为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和过程简单,只是记录实验数据,观察现象,验证书本中学习过的原理,没有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缺乏对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和独立实验能力的培训,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少”是指电机实验项目类型和实验内容偏少。电机学知识点多且很多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但高校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有限,开设的电机实验、实训项目偏少,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看”是指在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而实验室硬件投入和实验教师配备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少部分高校的电机学实验开设时因为人多、设备少,学生不是在做实验,而是在看演示实验。
2.电机控制类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够
大多数电机控制类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高校教师,只有极个别学生有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机会。电机控制领域的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讲稿、进实验项目、进毕业设计/论文、进学生科技小组的“五进”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科研没有起到明显的育人效益。
3.实践教学考核模式不合理
部分高校电机学实验没有单独开课,只占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的要求严格,而学生本身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加上没有电机学实践考试不及格的压力,所以有少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实践效果可想而知。部分高校电机学实验已单独开课,但个别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只需完成几个验证性实验就可得及格及以上成绩,故学生无心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更不会去开展校外的产学研项目。这种考核模式将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5]
二、电机学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电机学实践教学平台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目前部分高校电机学实践教学平台就是单一的电机实验室,而且实验室资金投入不足,不可避免会出现实验内容的“简”、“少”、“看”现象;实践教学平台单一,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电机实验、实训内容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结合度不紧密;部分高校也建设了电机学多维实践教学平台,但运作机制不健全。
第二,“以教师为中心”的电机学实践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电机学实践教学考核模式陈旧。未单独开设电机学实验课程的学校,部分学生认为电机学实验对自己的成绩影响较小,且不影响评先评优和拿奖学金,因此不愿花时间、精力进行电机学实验,更不愿参加一些课外电机学科技活动,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三、电机学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优化电机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来的电机学实践教学平台比较单一,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作为“电机学”课程的第一主讲教师,笔者重建了电机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围绕实践基地和实践项目形成了由电机学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等共同组成的、面向学生、多方位、多层面的学生电机学创新创业实践学习平台,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新的电机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见图1。
(1)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近两年南华大学电机学实践基地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巩固、规范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有的校外电机学生产实习基地(大唐耒阳电厂等),进而开拓新的电机学生产实习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如衡阳市朝阳泵业有限公司、衡阳特变电工、湘南电机厂等)。
第二,完善校内电机学实验室建设(如果经费允许,新增一些先进电机学研究型实验室)和运作管理,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学校增设实践教师,实验室无节假日全天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研究学习)。
第三,促进教师工作室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和规范。
(2)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目前南华大学电机学实践项目形式多样,创新性实验项目、电机控制类毕业设计、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均面向学生开展。
1)顶岗实习。一直以来,人们误以为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6]对在校本科学生不适用。南华大学拟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去单位顶岗实习。当然如何开发顶岗实习教学内容、如何设置顶岗实习项目、如何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还需得到学校和实训企业的支持。
2)聘请电机类专业成功人士来学院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报告会。
3)定期举办创业设计大赛,让学生自己提出设计主题,进行探究式设计。
2.以培养“能解决问题”的大学生为目标,构建电机控制方向“学生科研团队”培养模式
拟构建电机控制方向“学生科研团队”新型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以真实的科研项目的严格性为标准和导向,学生自由组队、组团形成一个个小团队,以学生为核心,从校内立项做起,从小项目做起,从与企业联合申报做起,从与其他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做起,从大项目中承担子项目做起,通过实际项目的研究,学生自己拟定研究方案,开展具体的课题研究,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整个“学生科研团队”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组的相关工作。“学生科研团队”在学习上采取自学、定期培训、学术讲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团队配备指导教师,一般要求指导教师有校级以上的科研课题,以便学生可以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
目前已吸纳“学生科研团队”参与多项课题,如: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No:12JJ6043),湖南省科技厅课题“智能化高性能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No:2008FJ321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性能电机系统效率优化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No:10JJ6076),湖南省科技厅科研课题“城轨牵引电机效率优化智能集成控制研究”(No:2010GK3183)及横向科研课题多项。
3.改革电机学实践考核模式,提升“被动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南华大学电机学一改以往重理论模式,单独开设了“电机系统综合实验”课程,并拟开设“电气传动技术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电机学实践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制定了“电机系统综合实验”课程的“实验分组考试”考核方式。“实验分组考试”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及课程实验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分组原则,即把全体学生分成多组,不同组参加不同要求、不同难度、不同方式的实验考核,不同组的实验成绩所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不同。该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志愿,参考他们的平时成绩和能力进行双向选择,将学生分成三组。具体分组原则见表1。
四、实施成效
通过近几年对“电机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电机学”课程已被评为南华大学精品课程
南华大学的“电机学”课程已被建设成为学校精品课程,以此为契机,以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目标,把握“电机学”课程的发展规律,通过上述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自身的实践教学特色和多样化风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
2.校内外电机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建了周立功“3+1”模式的创新实验室,学生可在此开展电机控制类研究工作,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国内多个不同类型的电机相关骨干企业签约建立了电机学教学实习基地。
3.电机实习效果和电机控制类毕业设计质量显著提高
近年来,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写出了众多优秀的电机学生产实习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相关电机控制类毕业设计的实战性、研究类课题比例达到80%,学生对电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水平大幅提升。
4.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效果良好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以电机学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为依托,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形成了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生协助教师与衡阳市冶金机械配套厂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完成“连铸堆焊辊”研制与开发项目主轴电机的控制与研究工作,该项目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了衡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已在《微电机》等杂志多篇。另外,还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与电机有关的大学生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5.创新创业能力大幅提升
针对“电机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及创新创业能力诉求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满意率达到96%。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近几年均在95%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位居电气工程学院首位。
参考文献:
[1]陈小梅.电机学实践课程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
(5):95-96.
[2]周岩,郭前岗,谢俊,等.电气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5-6.
[3]孔晓红,张素君,付广春,等.实践教学电子电气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97-98.
[4]杨丽荣,周克良.具有行业特色的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7):18-19.
按照山东财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定位,我们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与商务融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学生兴趣分电子商务开发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2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电子商务的变革几乎涉及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不同方面和层次又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使得企业、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因此,普通高校应该按照社会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本校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和定位,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电子商务学科的特性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决定了电子商务教学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维度、模块化、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在对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变化,在深入研究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专业胜任能力基础上,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分解目标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5部分。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闭环、迭代的过程(如图1所示)。需要根据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果反复修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其他几方面内容。2.1构建多层次、动态化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它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是动态化的。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必须以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专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为主线,确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基本认知能力—专业胜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2构建层次化、模块化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实现,是一个层次化、模块化的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应用性较强,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基本认知性实践、专业综合性实践和创新创业性实践,通过三类实践教学活动的递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素质拓展与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研究设计型实验、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科技创新活动、专业综合实训、创业教育与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的功能相互衔接、互补互动。2.3构建科学规范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和质量监控。2.3.1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2.3.2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应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定“开放性实验教师守则”“开放性实验学生守则”“仪器设备保障与管理办法”“开放性实验考核办法”和“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开放实验管理系统。2.3.3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由教学实验考核办法、课程设计考核办法、学生实习考核办法、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办法等环节构成的一整套开放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包括实践教学人员和学生两部分:对实践教学人员的监控内容主要有出勤、工作态度、完成实践教学工作量、教学总结等;对学生的监控内容主要有出勤、学习态度以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实习报告等完成情况。2.4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由师资队伍、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3个方面组成,对实践教学起着支撑、保障作用。2.4.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没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任务和目标完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双师型(讲师+导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立足于内部挖潜和培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学识,尽快让教师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型向讲授和实践结合型转变,鼓励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拿第二证书,申报第二职称。2.4.2切实规范和完善实验室建设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一个新台阶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有关要求,集中力量与条件建设好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深化“人、机、教师、实训室合一”的实验环境建设,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2.4.3建立与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确保各种实践活动按计划进行,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到已经建成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间歇性实习、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突破仅限于感性认识、技能训练的旧模式,使之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教育训练的课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改善实习条件,健全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尽可能做到同实习单位相关工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取得校外实习单位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实习工作,努力把实习基地办成教改实验基地、生源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成败。2.5构建多主体、多层次、高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践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具有导向功效,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实效性、可行性、动态性、多元性等特点。因此,应当建立一个多主体、多层次、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工作水平的综合评估、实践教学的专项评估、各教学环节随机评价等,形成长效评价机制,在不断的双向反馈中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改革。
3总结
关键词:创新创业;农林;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亦是经济与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依赖于所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我国也将此作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2010年10月,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央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1]。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但是创新创业是一项十分艰巨、具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大学生进行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机会型创业更是凤毛麟角。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4%,广东省只有1%,河北省仅有0.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1]。高校要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亟须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国内创业教育的最新进展。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学生等各层面,均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校整体创新创业氛围良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在逐步地增强。据统计“211”高校中,80.4%的大学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65.4%的高校设立了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创业[3]。
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多的资源保障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各个高校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高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均不同力度地提供了人员、资金、场地、技术项目等支持,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成果孵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已有发展,但由于起步较国外高校晚,仍处于探索阶段。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尚未完善。
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类学生的教学体系为例,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类专业培养具备水、气、固废等污染防治及水污染控制与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的人才,但目前环境类专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教学模式老化,课堂采取“填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缺少启发式教学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2)教材更新慢,理论与实际脱节,书本内容无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学生参与课外学术讲座及参加学术讨论较少;(3)学时太多,教师讲的太多,每门课程学时多,阻碍学生个性化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特长优势;(4)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轻“提出问题能力”培养,阻碍创新思维的形成。从上述几个问题中可以得出,要使环境科技类学生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改革针对于环境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成功经验。在美国,上百万名学生从小开始接受创业教育,还通过“青年商业社”等形式进行实质性的经营活动还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很重视创业教育。除了美国,还有26个国家也开展了类似教育。而在澳大利亚,大学里的创业教育已经进行了40年左右。国外对创业和创业教育有一个逐渐深入认识的过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体系。尽管西方各国对创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仍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从学者的研究和各国开展的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创业教育包含三层目标:第一层是通过学习了解创业;第二层是通过学习成为具有创业品质、精神和能力的人;第三层是通过学习成为经营企业的创业家。
二、对我校环境类专业的启示和借鉴
1.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理念的树立。在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我们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实践教学的主题。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针对每个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多种实践训练,让创新创业的意识在大学生人群中根深蒂固,便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要明确培养目标,对部分有创业倾向的在校大学生实施创业者甄别、创业者培训和试创业指导的“创业精英教育”,提高学生创业实战技能[5]。本科生培养目标细分为五项,分别为:具有清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领悟和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求知若渴的精神。
2.灵活生动授课模式的建设及传统考试模式改革。①灵活生动的课程教育,教师应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善于探索的意识[2]。②传统考试模式改革,对传统的考试模式作一些调整,能够激励学生,让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并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以社会实习报告或者学生上台讲课作为考试的方式,或许能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
3.丰富创业经验和较高创业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有学术成就优秀教师授课为主。只有让在专业领域内不断创造发明的教师给本科生上课,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与严谨朴实的学风,改变照本宣科和只会给学生灌输僵死的结论和陈旧的知识的教学模式[4]。鼓励教师创业,通过培养或引进创新创业教师,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聘请企业家、自主创业成功者给学生授课;加强对高校创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6]。
三、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设
1.为低年级学生设置研讨班课程,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与培养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习惯。这种教学方法是为了让初入学的大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大学里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养成求异思维和理性判断的习惯,并且和资深教师建立亲密的关系[4]。每个研讨班应该控制尽量少的人数,来确保学习质量。一般控制在15人以下,持续一个学期。研讨班讨论的课题可以与所学的课程有紧密的联系。研讨班的教学方法有的是名副其实的讨论,有的则是一边做实验,一边讨论。譬如针对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类的学生,我们可以在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的通识课之后,设置与环境污染治理各个方向(如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等)相关的讨论课题,组成研讨班,并且由资深的优秀老师带班。使学生在经过研讨班的学习之后,对某一方向的研究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并在大三、大四的学习阶段有目标,有侧重地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以此激发学生对某一专业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创新的欲望,把握一定的研究方向,获得交叉的知识,并感觉到学习是多么的生动有趣。
2.高年级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计划。培养本科生研究能力的首要任务,是为本科生搭建一个平台,为大学生施展研究才能提供阵地[7]。学校可以组织有经验、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开展一些科研项目,选拔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本科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使其能够提早进入实验室。若有学生提出有可行性的自制研发项目,也可以以俱乐部或者科研小组为载体,组织学生在开放实验室自主完成研发产品。并举办各种产品展示大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科研交流[8]。
参考文献:
[1]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9(9):119-201.
[2]王伟,余际从.在中美比较重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5,55(3):128-131.
[3]李政.以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路径[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0(1):16-21.
[4]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90-95.
[5]许苗苗,方纯洁.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自然科学报,2012,28(9):171-172.
[6]彭勤革,朱锡芳,房汝建.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14):22-24.
[7]阮俊华,陈璞,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新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26-31.
[8]李博,周云龙.食品学科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体系培养途径研究[J].科技信息,2009.
【关键词】中职生;创业意识;创业潜能;创业能力
“青年创业,则中国强”。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以创业促进学生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笔者总结近几年的种植专业教学和创业教育教学经验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创业意识是朦胧的、易受外界影响,缺乏内在的稳定性,但此阶段也正是创业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积聚创业潜能的最佳时机。加之种植专业的部分学生“厌农”思想依然存在,就业空间受限,所以实施创业教育,帮助他(她)们逐步建立起创业意识,掌握创业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结合种植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培养职业情感,激发创业意识
职业情感,作为自然存在的一种情感现象,将支配着学生对未来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积极的职业情感,能够使个体在学习和择业、创业中产生:适应感、归属感、自尊感、成功感。而消极的职业情感,能给个体带来厌倦感、压抑感、游移感、孤僻感,且巡回反复产生。为此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是帮助学生迈好创业准备的第一步。所以,我们上的第一节专业课不是传统的讲授专业理论,而是对学生进行“种植专业的全时空了解”。从社会发展、经济走向、就业形势、政策方针等宏观因素,让学生了解种植专业的发展前景。接下来便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平度大泽山、云山、旧店等葡萄、大樱桃、苹果品牌种植示范基地参观调查。让学生深入到种植示范户、优秀毕业生家中亲眼目睹他(她)们因种植业而创造的致富成就,并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创业致富报告。在学校协调下把优秀毕业生的种植园作为实习基地,增加与优秀毕业生的接触机会,触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种植专业的挚爱,让创业意识在情感的基础上升华为创业兴趣,产生创业内需,进而形成创业理想。
二、改革专业课教学模式,积聚创业潜能
法国教育家卢梭十分重视教育与经验的结合,注重生活体验,认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是极为重要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对知识的传授与记忆,每门课程考核也是笔试为主单独考核,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在征得学校同意、各专业课教师配合的前提下,利用本校种植基地这一资源优势,给种植专业班级指定以专业特色为标准的“实验基地。”以班级为单位负责管理,以“管理水平”、“成本效益”为评价标准,计入班级量化考核,最终参考学生的实习报告评定学生专业课成绩。要求每个班级必须制定严密的常规管理计划,如:施肥、浇水、修剪、授粉、疏花疏果、病虫防治、采收。并根据每个班级负责的树种指定攻关课题例如:葡萄霜霉病有效防治、果树授粉的最佳时机、水晶梨果锈防治等一直困扰果树生产的技术难题。要达到以上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同时运用多门专业知识与多项技能来解决问题。这样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调动起来,每个班级自发组织“攻关创业团队”主要负责技术指导、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疑问或管理难题可以向专业课教师请教,也可以从“示范种植户”那里取经。一个生长季节结束后,则根据专业标准、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和奖励。
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既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也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和交流之中。其专业技能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同时由于整个活动过程中注重“成本效益分析”这一创业能力评价要素,要求学生在管理过程中以“创业者”身份对每一个管理细节的“投入”必须慎重考虑,这无疑使学生的创业潜能得到充分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