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税务征管体制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施一级稽查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强化税收保障体系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稽查职能、促进依法治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稽查管理机制、突出专业化管理的必然选择。我省一级稽查体制改革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实践证明,实施一级稽查体制,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稽查工作的实际需要,有利于统一部署,整体联动,形成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合力;有利于以查促管,依法治税,促进征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规范执法程序,统一尺度,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有利于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但综合分析各地的试点情况来看,这项改革还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一是信息网络不健全,达不到科学选案的要求。二是稽查人才奇缺,无法严格按“四分离”模式运作。三是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稽查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四是现有稽查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因此,要想通过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有效地发挥税收稽查职能作用和提高税收稽查工作质量,最终达到推进依法治税这个根本目的,还需要进一步把这项改革引向深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构建信息管理平台,为一级稽查体制提供信息支撑。随着信息技术在税收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及网络已成为实施税收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成为实施一级稽查体制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支撑。实践证明,税收信息化难以深入的根源在于税收信息的不规范、不透明、不对称,因此,必须加快构建税务信息管理平台,盘活散乱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征管信息,税务系统内部应成立数据处理中心,对内部各类征管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产品,在此基础上,实施信息集中处理,构建内部信息平台,打破信息特权,提高上下级之间、征管与稽查部门之间的税收信息共享程度。同时应强化外部相关信息采集,构建政府——税务信息交换平台,与有关单位、部门之间联网,特别应加快与国税部门联网,实现国地税信息资源共享,为一级稽查体制的正常运行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撑,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因征管信息失真导致增加选案办案难度的问题。
(二)按国家规定配备稽查队伍,严格按“四分离”程序行使职权。新的稽查体制是针对传统稽查体制缺乏监督制约、不利于廉政建设的缺点提出的,强调的是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各环节是以“选案的不查案、查案的不审理、审理的不执行”为原则的相互制约的工作规程,这种体制无疑使税务稽查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迈进了一大步。但如果仅按“四分离”的要求设置内部机构、职能,而不按设计程序行使职权,仍然存在“越位”、“错位”的现象,那么这种改革只能是形式上的改革,而并没有发挥出一级稽查的作用,改革的效果不能体现出来,也达不到改革的目的。目前各地税务稽查的职能、内设机构是按一级稽查体制设置的,但稽查各环节工作实际没有分开,不能严格按一级稽查体制运行,达不到“四分离”的要求,有体制流于形式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事多人少,稽查人手严重缺乏。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新西兰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稽查人员一般占整个税务机关人员的50%,按我国有关规定稽查人员的配备应达到现有税务干部人数的20%,因此,我们认为应考虑按国家有关规定配齐稽查人员,充实稽查队伍,以确保税务稽查工作能够严格按一级稽查体制的要求运作,真正做到“四分离”、背靠背,形成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出一级稽查体制的优势。
(三)完善内部监督,确保依法办事。实行监督制约,相互促进,是稽查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快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也是深化一级稽查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各地税务机关内部的职能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稽查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税务系统内部上下之间的监督还没有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因此,完善税务稽查内部机制,除了目前各地普遍已制定的错案追究责任制、一岗两责制度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加强稽查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监督,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办事,实行监督关口前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税务机关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上级局各职能科室应加强对稽查工作的监督,征管科应加强“三率”考核监督,即结案率、入库率、处罚率的考核。法规科应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审理,税政科要加强对各项税收政策落实到位情况的监督,计会科要针对目前国家取消稽查专户、查补税收由征管单位入户的新情况,加强对查补税收入户情况的监督,确保查补税收及时、足额到位。
(四)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建设高素质的税务稽查队伍。新时期的稽查工作需要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稽查干部队伍,否则,再好的体制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各地现有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还不能完全适应一级稽查体制的要求,有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熟练,有的对《新征管法》、新的税收政策掌握还不够全面、准确,有的执法程序不规范,也有极个别的干部存在不廉洁的问题等等,因此,税务稽查部门要以同志提出的“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要求为目标,加快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税务稽查干部队伍,以适应现代稽查体制的需要。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培训,着重培养稽查干部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技术手段查案办案的能力,努力提高稽查人员的执法水平。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德带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要开展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稽查干部始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稽查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准,增强其免疫力,真正做到秉公执法,一尘不染。
眨眼间,我入职已经一年的时间了,现在恰逢入职一周年来临之际,见证了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我自身颇有感受,虽然没有经历过营改增,但是却有幸见证了现在这一时代的重大改革,能够亲身参与到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来,将会是我职业生涯的自豪。
在2018年7月5日这一天,单位的很多老同志参加了挂牌仪式,当看到红色的彩绸缓缓从牌匾上被揭落下来,白底黑字的牌匾上那一行“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税务局”时,这些税务老兵们大多见证过当初的国地税分设,如今再次见证合并,他们心中情绪万分激动,能感觉到他们体内对于税收的热血依然在流淌。
新税务机构挂牌成立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税务局迎来了第一个大征期。在各个税源单位,税收管理员们依然忙忙碌碌地核实税政征管下发的疑点数据,另一边耐心地向前来咨询的纳税人解答疑惑,很多老干部的儿女放暑假回家了,由于他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完成手头工作,所以一天下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在已经“一厅通办”的办税服务大厅,各个科室的青年干部被抽掉下来,组成应急小分队,应对征期的各种问题,连续好几天的夜晚都能看到他们奋战的身影,很多时候整理一天的申报资料和修改数据都顾不上按时吃顿晚饭。就这样,一群用“辛苦指数”换来纳税人“幸福指数” 的高新区税务人让第一个大征期圆满度过。
一、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中制度变迁成本分析
(一)税制变迁对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成本
新一轮税制改革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在一般意义上表现为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成本,更深层次的表现为在制度变迁中因解决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而付出的代价,也可表述为摩擦成本。
1.潜在纳税人利益集团的利益。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特征为:在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的前提下,在年度和税种之间统筹安排增税和减税的改革措施,实行结构性调整的税制改革。其一,这种增税和减税相结合的结构性税制改革,使一部分纳税人因税负降低而取得利益,另一部分纳税人则利益受损。比如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这会使相应的纳税人得到利益;未来可能开征的物业税,将会增加一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其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内资企业因所得税税率降低而整体税负下降,外资企业却因部分税收优惠被取消而获利减少,产生心理失衡,因而可能减少在我国的投资。
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新一轮税制改革带来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问题表现为:其一,结构性调整的税制改革使税收收入在一定期间相对下降可能会给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如何化解,比如增值税的转型改革,将会形成中央和地方的利益矛盾;其二,由于新一轮税制改革将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税种的重新划分,致使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形成利益博弈局面。
3.多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在税制改革过程中,除了涉及上述利益集团的利益外,还会出现多种利益集团共同博弈的问题。以我国开征燃油税为例,作为“费改税”的改革措施,政府早就提出了改革设想,并制定了改革的方案。但时至今日燃油税仍未开征,除了近年来油价上涨的原因外,重要的原因在于与该项改革有关的原有利益主体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在利益均衡没有打破的状况下,博弈的结果只能表现为路径依赖。
(二)完善税收征管环境及提高税收征管能力的成本
1.税制变迁及税制运行过程中的社会环境。税制变迁及税制运行过程中税务部门征管的社会环境,即税制变迁的外部环境决定着税收征收成本和税制变迁成本。主要包括:其一,公民纳税意识。良好的公民纳税意识,是新税制运行正常的条件。其二,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是指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程度,这将决定纳税人有关经济业务反映信息的真实程度,决定纳税申报的真实程度,决定新税制运行的效果和成本。其三,社会信息管理水平。税收征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主要取决于社会化信息共享程度。只有在国家统一立法之下,达到社会化信息共享,税务部门对纳税人与纳税相关的经济业务信息分析和控制才能有可靠来源,保证税源监管到位。其四,社会金融管理水平。在没有完备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之下,大量的现金交易,使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资金流无法控制,一方面会形成地下经济,另一方面会产生税收流失,使税制变迁的随机成本上升。
2.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能力。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能力,实际上是税制及税制变迁的征管内部环境,新一轮税制改革必须考虑对这种能力的路径依赖。税收征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因素:其一,税收征管模式。它是税务部门为了实现税收管理目标,由税收征管中的征管组织机构、征管人员、征管形式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组织形式。科学规范的税收征管模式,表现为税务部门较高的征管能力,将降低新税制的运行成本。其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对纳税人偷逃税问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税务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质量,以及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手段和水平。其三,税务人员工作努力程度。税收制度能否有效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人员的执法能力、政策水平以及工作自觉性。(三)政府对新制度规划设计的费用
因为制度变迁是用新的制度替代旧的制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新的制度进行设计,对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规划,并按照一定的程序组织实施.使制度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直接和间接发生的一切费用,都构成制度变迁的成本。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成本中制度规划设计的费用主要包括:新税制的设计费用,即为制度设计进行论证和调查研究的费用;新税制提案设计费用等。
(四)纳税人在新一轮税制变迁中的遵从成本
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中。纳税人对新税制必须重新学习、认识和理解,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纳税人必须更新财务核算软件等等。这一切都将构成实施新税制改革的遵从成本。
二、把握时机,全面推进改革,降低税制变迁成本和路径依赖
(一)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减少新一轮税制改革中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摩擦成本
新一轮税制改革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调整,为了平衡由于税制改革产生的利益不均.需要配套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转移支付制度等相关改革,以保证税制改革的进程和成效。与新一轮税制改革同时推进的分税带财政体制改革,应根据社会和经济事务管里责权的划分,在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工和职责的基础上,在同-税政的前提下,明确界定税权,统筹兼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二)把握税制改革时机,降低新一轮税制改革制度变迁的随机成本
为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避免年度之间财政收入的大起大落,税制改革措施的推出应在收入的增减方向和时间的进度安排上统筹协调。这种协调既体现在一个税种内部,也体现在不同税种之间。对单个税种,在全方位改革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对某些税种要素进行局部调整,逐步予以推进。对于不同税种,在综合考虑改革的迫切性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搭配,选择恰当时机予以实施。通过这种策略性的安排,财政上耗用的只是机会成本,而税制改革的力度和财政的承受能力能较好地统一起来,确保税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提高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能力保证新税制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税收 改革
引言
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金融风暴也使得政府性税收调整萌发出了新的机遇,重新认识和思考财政税收改革,积极探索财政税收的新模式,改变现有的税收管理制度,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 从政府的角度来增强企业生存、盈利、发展的实力。
1. 金融危机对财政税收政策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持续,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导致社会危机。金融危机一旦深化就会演变成经济危机,更会导致社会经济出现衰退。经济衰退现象严重就会引起社会深层次问题,一旦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就会上升到社会危机,是个连锁反应。从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看,虽然没有向其他国家那样出现严重衰退,但是我国原本高速运转的经济也受到严重创伤,大量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经济的进一步恶化,政府必须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帮助经济走出危机。当然,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和政策有很多,也可以采取一些组合拳来更好的促进经济复苏,但是这些方法中,首先是政府应该采取财政税收政策来带动经济发展,而且,这种方法的成效最明显最直接。国家对税收的政策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也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有力武器,国家对税收采取最规范最严格的管理模式。税收肩负着为国家公共产品和相关服务提供财力支持的使命。税收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巨大的,会起到以小搏大的杠杆性作用。
2. 改革现有财政税收政策的现实依据
2.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必然要求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由“过热”向稳定运行“软着陆”产生了突如其来的外部冲击, 一些加工企业特别是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遇到了明显的困境,中国以“出口”这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越来越不好走, 扩大内需是提振经济的关键。而无论是促进短期经济增长,还是兼顾中长期经济稳定增长,关键都在于财政预算投资向公共民生领域倾斜,以及适度推进税制改革,来撬动长期以来启而不动的消费内需增长, 以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更进一步的冲击。
2.2改善企业与公众预期的迫切需要
据相关分析,我国目前并非流动性不足,只是在内外部经济都不确定的环境下, 人们对消费和投资缺乏信心。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实施财政刺激政策能向外界表明政府保持经济增长的强烈愿望和决心,有助于提升公众的信心。并且政府支出的增加有助于推动民间投资,提高民间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改善民间投资的外部环境,进而调节经济周期的波动。
3. 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税收改革的探索
3.1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税收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法的规定, 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的总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 税收征管更需要掌握税源变化, 加强税源管理; 依法办事, 依率计征; 促进生产与组织收入相结合; 开展纳税检查,以合理有效的税收征管组织来稳定市场经济。运用现代管理理念, 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可以从理顺政府管理职能、建立扁平的组织管理结构等方面入手。
3.2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
国税是国家税务系统,与“地税”对称,是一个国家实行分税制的产物。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国税和地税两套征管机构的继续分设,已经显得不大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了。虽然整合国税与地税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具备,但是因为地方税制改革滞后等因素,机构整合的难度仍然显得比较大。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税与地税机关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以加强工作的联系协调。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试点国税与地税合署办公。而不能及时展开税务整合的地区, 应该利用信息资源将国税与地税的协调工作处理好, 通过制定体制沟通来实现双方的互利互惠, 为企业的税收合理化做出贡献。
3.3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税收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的税法的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的总称。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之下,税收征管更需要掌握税源变化加强税源管理:依法办事,依率计征:促进生产与组织收入相结合:开展纳税检查。以合理有效的税收征管组织来稳定市场经济。
结论
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要通过税收改革加大对企业销售能力的促进力度, 以保证财政税收收入的连续稳定增长。促进财政税收与企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政府财政较多地介入竞争性领域,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将税收制度转化为公共性的投入,政府税收的公共性投入必然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课题组.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中国投资,2008(9).
[2] 阮永平等.美国次贷危机的应对:税收政策及其效应评价[J].税务研究,2009(2).
[3] 胡忠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4] 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体制研究课题组.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财政,2010(1).
[5] 刘昆.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J].中国财政,2010(6).
2020年根据工作要求,我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整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开展征管信息化工作,保障金三系统并库上线。负责我市日常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包括核心征管、电子税务局、税库银、个人税收ITS、社保费征收、决策支持等系统)业务需求编写,日常业务运维支持,系统版本升级测试,数据质量管控等征管信息化工作。2020年是金税三期系统升级次数最多及电子税务局日常运行、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系统上线、统一工作平台上线的关键时期,我全程参与了省市局的各系统上线工作,保障我市各系统上线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落实“大运维”运维制度,保障征期税收工作顺利开展。为积极应对各项减免政策落实推进,省局创新开展了征期“大运维”工作制度。我是我市征期“大运维”工作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微信群、电话、运维平台等多渠道,针对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包括核心征管、电子税务局、税库银、个人税收ITS、社保费征收、决策支持等系统)开展征期“大运维”工作,保障税收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配合省局工作部署,保障征管改革举措落实到位。为保证深化征管体制改革、“放管服”及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市局征管科发挥省局运维分中心作用,积极配合省局开展各项工作的试点、测试及落实部署工作。2020年,我代表市局先后参与省局组织开展的金税三期系统并库版上线、金税三期系统版本升级测试、辽宁省电子税务局改造上线工作、 “重复户”并档管理等工作。
在单位领导的殷切关怀下、在单位同事的团结协助下,我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今后,我仍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