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医学技术出路

口腔医学技术出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医学技术出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腔医学技术出路

口腔医学技术出路范文第1篇

1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正畸门诊就诊的伴有阻生恒牙的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共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0~20岁 ,平均15岁,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42例(前牙反牙合27例、其它15例),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例,安氏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4例。

1.2 诊断标准:牙齿萌出期已过,仍在颌骨组织内,X线摄片显示阻生恒牙的牙根已发育完成[3]。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牙牙合模型、口腔全景片、必要时配合CT检查很易确诊。

1.3 治疗方法:53例伴有阻生恒牙的患者采用开放式外科暴露法和闭合外科导萌法:①对唇向阻生的前牙实施改良的根尖复位瓣手术,即在阻生恒牙的唇侧牙龈,梯形切开龈粘膜,剥离覆盖在阻生恒牙表面粘膜瓣,去骨暴露牙面,以备粘结附着体或牵引钩,压迫止血。将粘膜瓣向内及根向翻转并行褥式缝合;②牙槽中部、腭侧、深的骨内阻生恒牙需使用闭合导萌技术。粘结附着体或牵引钩均在手术后立即完成,其操作成功的关键是止血、隔湿;导萌使用进口弹力线、链状橡皮圈,用力约50~60g持续牵引,牵引方向为相应的缺牙间隙,有时需采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牵引方向与角度。2~3周复诊,3例直接修复,7例通过固定正畸技术开拓间隙后再修复。

1.4 患者阻生恒牙位分布见表1。

1.5阻生原因:乳牙滞留5例、多生牙7例、乳磨牙龋坏3例、牙胚异位4例、乳牙期面部外伤13例,不详13例。

2结果

3例第一磨牙阻生明显弯曲根且有足够间隙的直接修复、7例上、下颌前牙阻生,牙根弯曲小于90°拔除后通过正畸开拓间隙后再修复,43例患者的阻生恒牙均经过外科手术结合固定矫治技术进行导萌恢复牙列完整。

典型病例:某女,10岁,因上前牙齿迟萌求治。口腔检查:上唇部欠丰满,替牙牙合,11近中腭向扭转90°。21、22、23 未萌,11、14、16、24、26、、32、36、41、42、46已出,55、74、83、85滞留。53、61、62、63、65、73、75脱落、13、15、17、23、25、27、33、35、37、43、45、47未萌。16、46;26、36呈中性牙合关系,X线片显示11近中扭转,12牙根弯曲,21、22呈水平位骨内埋伏阻生(如图1)。13、15、17、23、25、27、33、35、37、43、45、47垂直位或接近垂直位骨内埋伏,牙根发育尚未完成。诊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前牙反牙合伴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分次逐一对22、21、23采用外科手术结合正畸导萌法,总疗程24个月(治疗前如图1~4,治疗后如图5~8)。

3讨论

3.1阻生恒牙治疗的适应证:Ley Iand认为决定阻生恒牙能否成功地矫治到位的因素如下:①位置和方向:洞悉其邻牙牙根与阻生恒牙的位置关系,是否有骨粘连;位于鼻棘附近的阻生恒牙不可能移动到无骨质覆盖;②牙根形成的程度:当牙根完全形成后,即便去除阻萌因素,牙齿也不能自动萌出;③牙根弯曲的程度:若牙冠及牙根的形态正常,移入牙弓的正常位置较顺利;若牙体略弯曲,但有足够的长度,经测量能顺利通过移动轨道,进入预定间隙;而牙体过弯曲,牙根过于短小,则不适应;④排入牙列的空间:阻生区的近远中间隙应等于或略大于对侧同名牙冠近远中的宽度,如果因邻牙倾斜,可以通过扶正扩大间隙;如间隙不足,应扩大间隙达到适当的宽度;或考虑拔除第一前磨牙后在治疗;⑤长轴移动方向:Cam initi等认为较高的成功率部分归因于早期的诊断以及患者的年龄;20岁以前治疗,可以获得最大的成功率[2]。

3.2阻生恒牙的定位:口腔全景片足以发现绝大多数阻生恒牙的存在,但并不能清楚显示牙轴方向、牙的形态既不能直观显示阻生恒牙在颌骨中的具置,离开唇腭侧骨皮质的距离。螺旋CT是确诊阻生恒牙的可靠方法。其意义在于可显示:①埋伏阻生牙的位置:是软组织阻生还是颌骨内阻生;②骨内阻生恒牙的数目、大小,形态;③阻生恒牙的方向:在牙列的唇颊侧或舌腭侧;④阻生恒牙在颌骨中位置的高低;⑤阻生恒牙与相邻牙胚和牙根的距离或嵌入关系等[2]。

3.3本组病例43例实施了改良的根尖复位瓣手术和闭合外科导萌法,二者均能恢复被导萌牙唇侧龈缘的美观;前者在附件脱落时便于再次粘结,后者在操作时应注意施力得当,谨防附件由于牵引力过大而脱落。术后患者处于局麻状态,粘结附件时较易操作。用1‰肾上腺素压迫止血后立即粘结附着体或牵引钩,可防止日后暴露牙面面积缩小导致粘结困难。多个牙同时埋伏时需分次逐一进行外科手术,粘结附着体或牵引钩,定期调整牵引方向,及时更换弹力线或链状橡皮圈,用尽可能小的正畸力持续牵引。先被导萌的牙需与口内其余牙结扎在一起,有增强支抗与保持的作用,治疗时间6~24个月。3例第一磨牙因牙根弯曲根且有足够间隙的直接修复,7例上、下颌前牙埋伏、牙根弯曲小于90°拔除后通过正畸开拓间隙后再修复,明显地缩短了疗程。对于因阻生恒牙压迫而致的牙根吸收,有报道称,应尽可能保存发育较好的埋伏阻生牙,而将已经引起严重牙根吸收的恒牙拔除[4],待导萌后进行义齿修复。

[参考文献]

[1]邱美芳,效海兰,裘 军,等.手术导萌治疗埋伏阻生牙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6):81-82.

[2]张志华,林 军.上颌前牙阻生恒牙的定位及导萌治疗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09,29(6):325-326.

[3]郑麟藩,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3.

口腔医学技术出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一、“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概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1]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上承认的大众化阶段。[2]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市场供给量迅速攀升。以安徽某医科大学(以下统称该校)近十年统招本科毕业生为例,2004年扩招后到2010年的7年间,[3]年平均本科毕业生1549人,比2001-2003年的743人平均增长了14.98%,毕业生人数最多(1805人)的2008年与(1098人)的2003年相比增长了67.6%(见表1)。大规模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丰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促进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难题。特别是2003年后在全国面临“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心城市地区就业岗位趋于饱和、沿海省份大城市就业壁垒尚未破解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期望难以实现。2004年,扩招后第一届医学本科生进入市场,去往市及市级以上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3年的54.8%下降为2010年的36.1%,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2年的5.29%上升到2010年的10.02%。

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以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为例,从2005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三支一扶项目、预征入伍、选调生等,大力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医疗人才建设”政策,对基层医疗建设提出一系列促进措施,也为鼓励医学毕业生回到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构建了政策支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国家还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统称《就业促进法》),在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该法的基本思路,诸如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关于就业促进的方针政策,并将其制度化,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注重解决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秩序不规范、职业教育培训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规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就业促进法》为消除就业歧视,保护大学生就业平等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

本文研究对象和统计样本采自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1-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派遣数据库有效数据(以下简称派遣数据),时间结点为每年8月31日,毕业生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等17个医药类本科专业。本文操作性定义包括:(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遵循政府统一统计标准,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已经签约并核发派遣证的毕业生,也包括研究生录取率;[5](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为本省和其它各省(市);(3)毕业生就业层次分为省(市)、地级市、县级、县以下四类。(四)毕业生就业行业,按照派遣数据库分类,分为医疗卫生单位,国有、外资、其他企业、部队,城镇社区、国家项目,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科研设计单位五类。

二、2001-2010年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实证分析

(一)初次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

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提出的工作分层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高校毕业生将主要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相对机会减少。[6]

2004年以来,该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1.30%(见表1),而该校扩招前三年(2001-2003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0%,待就业率为14.0%。说明扩招后初次就业率不仅保持稳定而且略有上升。而且,这一数字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虽然该校平均待就业率为9.70%,但是根据毕业生离校前“一对一”谈话,待就业毕业生中有5%主动选择不就业,准备参加下一年度研究生考试,其他约5%学生基本属于选择性待失业。[8]由于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截至为每年8月31日,在9至12月待就业的毕业生仍会继续积极参加各类考试、招聘活动。截止每年年底,从年终就业率统计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

(二)职业和升学倾向:签约率略有下降,考研率有所上升

由于初次就业率包括签约派遣率和考研率,从进入劳动力市场看签约率更能代表毕业生职业获得情况。扩招前该校平均签约率为75.3%,扩招后为70.55%,下降4.75%。工作分层理论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已经逐渐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会主动考虑职业理想与实际市场需求的差异,并积极向市场需求看齐。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该校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节节攀升(见图1)。这是因为地市级以上医疗及科研机构对学历层次提出更高要求。市场需求促成报考研究生比例的居高不下,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考取研究生意味着提升工作找寻的竞争力,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图1: 2001-2010年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统计图

(三)就业流动:市场机制和就业促进政策发挥成效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户籍、地区、行业等体制性分割,不同地区,意味着在劳动保障、发展机会、工资水平、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现实差异,因此,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及市级单位成为毕业生理想就业区域。调查表明,扩招前的2001-2003年毕业生在省外就业平均率占签约人数的28.29%,扩招后7年的平均水平上升到40.11%(见表2),外省签约率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图2)。其中东南部及沿海地区旺盛的人才市场吸引近30%的毕业生,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见图3)。

总之,该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总体上呈现如下特点:一方面,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显现,省外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东南沿海地区就业比例上升;另一方面,虽然在省市一级单位就业人数减少,在基层就业政策的干预下,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就业的平稳上升,去县城、西部地区的均有小幅度的上涨,表明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期望值,就业重心正在逐步下移(图4)。

(四)职业定位:行业依赖与多元化就业结构并存

2010年该校毕业生由2001年的4个专业发展到17个专业,专业方向由医学单科型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发展到医学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复合型培养模式,新增法学(医事法方向)、药品营销、医药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医疗保险等复合型专业。2001-2003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一直维持在50%以上,表明作为医学院校这种单科型高校对行业有很强的依赖性。2010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降至41.75%,排除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和研究生录取率提高因素,因为学校专业设置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在传统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比例在下降,三资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的人数在逐年小幅提升。(见表3)

转贴于

三、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

根据上述2001-2010年以该校为代表的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分析,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能够主动回应市场需求,就业去向趋于理性。显然,这一变化趋势背后是政府就业促进政策“推手”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随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不断激活人力资源市场,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信息更加公开,操作更加规范,学生更容易掌握市场信号,并做出积极回应。该校毕业生省外就业人数的增加即说明了这一点。2001年后,安徽省教育厅取消对医学类专业出省就业限制,作为省属重点大学,主要面向省内培养服务本省、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灵活的录用制度,较高的薪酬标准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省内专业技术人才的供给。

其次,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和措施,大大缓解了扩招以后带来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扩招后大学生去往市级医疗单位就业的逐步减少,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小幅上扬,参加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前往西部、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抬升,反映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心在下降,他们的期望值在逐步降低、对市场需求信号给予理性的回应。

再次,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说明研究生扩招政策也为本科毕业生升学带来机遇。根据该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2004年34.5%的本科毕业生已经报考研究生,2005和2006年报考比例达到48.1%和44.5%;而不报考的比例则从2004年的19.2%下降到2006年的13.8%,[9]可以预测在今后几年中报考研究生仍然会保持较高比例。继续攻读硕士考研究生作为延缓就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会提高职业找寻的预期。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初步呈现积极变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说明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预期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总量的减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全国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利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升和就业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为:

其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动机上成就欲望和发展动机需要占主导。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需要动机理论[10],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维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福利和职业安全等;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责任、发展等因素。从就业层次和区域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中首要需求已经不是经济收入等维持因素,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成就性激励因素成为主导需要,反映出大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较高的成就欲望。必须承认,在高等教育成本提高的前提下,上大学已经成为一笔很高的投资,对高投入高回报的期望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需要学校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力开拓就业基地,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教育主管部门、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重视大学生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需要动机的激励因素。

其二,预计就业期望值较高态势仍将维持。统计数据显示,去往县、县以下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涨幅较小,无论是在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的层次上,大学生都表现出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强烈偏好,而中心城市对本科生的需求趋于饱和,市级以上单位对本科生的需求在逐步减少。巨大反差说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需要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层和西部地区自身能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可以预见,较高就业期望值短时间不易改变。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多项公共就业服务,创造城乡公平就业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

其三,寻求高质量就业,升学不是唯一出路。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竞争加大,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人数持续增多,许多大学生将解决就业的途径落在继续攻读研究生上。但是,攻读研究生不是高质量就业的唯一途径,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外,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对本科生就业的“挤占效应”将会逐渐显现,本科生竞争优势岗位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如何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把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结合起来是我们教育者的新课题。

其四,就业促进政策的负效应逐步凸显。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由政策部门与利益相关的当事人进行的重复博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部效应,使某些并不享受该项公共政策权益的社会成员也可能利用公共政策最优化其自身的利益,因之,某些社会成员会因为公共政策的外部效应而受到损失。[11]如在“西部计划”实施之初,有关部门承诺在考研、报考国家公务员等方面为志愿者提供优惠政策,但国家尚未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学者担忧,倘若志愿者服务期满时,该方案仍未确定,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志愿者将承担因此而造成的全部损失。[12]

总之,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度供给,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合理流动。流动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流动,特别是自觉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的流动,政府仍需要未雨绸缪,认真调查研究,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从宏观政策上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同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资助和补偿政策,提高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4.

[2]顾明远.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1): 18-19.

[3]我国高校扩招从1999年开始,医学本科的学制为5年,2004年为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因此,文章将2004年以后作为扩招后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与2001-2003年情况进行比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市: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5.

[5]有学者提出不同统计口径,参见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25-30.

[6] Cain,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to Orthodax Theory : 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6, No3.

[7]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近几年本科院校初次就业率为80-88%,近年来全国初次就业率水平80%。引自:2005--2008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鉴[A].安徽省教育厅,2009.

[8]选择性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动放弃某一或某些就业机会,而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的状况。参见:郭飞.大学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N].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1日,第九版.

[9]潘莉莉.医科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变化趋势分析 [J].中国大学生就业(社会科学版),2006(24):59-61

[10]Herzberg: Frederick.Herzberg on Motivation, Penton Education Division.December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