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复习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预习方式;历史课堂;效率

的学生在新课改下,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历史时,才不会很吃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在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学习高中历史。可是很多高中生不重视历史预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其他科目方面,使得历史学习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鼓励学生重视历史学习,重视历史预习,采用有效的预习方式,使预习的作用得到发挥,也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一、预习作用

(一)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对历史书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历史知识内容比较多,在教学中不可能都讲解。历史教师只会重点讲解重要的内容,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内容只是简单带过,不会细讲。对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了解不清楚,分析历史问题就会不全面,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课前预习历史课本,可以很全面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也可以很快的吸收。长时间的预习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在预习高中历史知识时,学生会理清知识系统结构,考虑每一章节学习的重点,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预习是一项需要毅力的工作,要持之以恒才会有显著的效果。

(二)使课程效率得到提高

在教师讲解高中历史知识时,学生在课下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大概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新知识。如果没有预习,教师侧重讲解重点内容,很多学生对很多知识不清楚,会增加学习的难度,导致学生没有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预习新知识,对知识的结构有所了解,可以研究出学习高中历史的规律,知道重难点知识的具体结构,学习新知识就会比较容易,新章节的高中历史知识是继承和发展原先章节的历史知识,前后连贯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预习中碰到弄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记,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授这些地方,就会加深对这些地方的理解。

(三)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学生预习课本知识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在预习时可能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资料,解决了学习中的难题,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如果还是没有解决不清楚的问题,在课堂中经过教师讲解,就会加深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有在预习中由于没有人指导,对历史知识结构认识不全面,思考问题角度可能不正确,经过教师分析,对所学知识认识更加全面,达到巩固高中历史知识的目的。

(四)改善记笔记的方式

由于高中历史知识面特别广,学起来比较困难,很多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记笔记也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合适,也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只要是教师讲的内容都记在笔记上,没有侧重点,查看笔记的时候也很麻烦。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可以不用记在笔记本上,教师反复强调的地方要着重记录,复习的时候比较方便。不重视课前预习,不清楚上课的重点,盲目做笔记,既耽误时间,又不能提高学习能力。

二、创新的预习方式

(一)习题式

习题式预习方法是主要的预习方法,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习题册。高中学生做适量的习题,可以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习题中考查的知识一般都是每章节历史课的重要内容,做习题可以反映学习的情况,而且也不会给高中生太大的学习负担。教师也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印发一些重要的练习题目给学生做,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不懂的地方会去查阅资料,预习课本知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听课效率得到提高。

(二)提纲式

要学好高中历史知识需要对整体知识结构有所了解,书本上的知识结构比较适用于教学,学生需要自己列出高中历史学习的框架,然后在针对提纲的分支进行总结,整理出来的知识会比较容易理解。不仅学生可以自己总结提纲,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重点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提纲,教师所列的提纲知识面更加宽,知识结构更全面,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笔记式

做习题和提纲预习方法可以锻炼高中生的预习能力,要进一步强化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笔记式预习方法就是改善学生记笔记的方式,把教师上课的重点记录在笔记里或者把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里,然后让教师解答疑难点。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预习,综合小组内成员的问题,一起交给教师解答,大家学习的知识会更加多。

三、结束语

在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的时候,可以采用创新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对知识了解更加清楚全面,锻炼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逻辑思维,提高学习效率。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快学习新知识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余明科. 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高效课堂 [J].华章.教学探索,2010(16).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课堂;应用

多媒体技术即以数字化为基础,将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载体相整合,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控制与现实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技术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多媒体强大的交互能力以及全面的媒体表现力等优势,在教学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构建起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可以起到活跃教学气氛,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呢?

一、引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在开展教学前,教师一般先要为学生介绍本册教材教学的内容和含义,概括整体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的线索,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学习与笔记方法,这就称之为导言课,导言课与其他的教学内容不同,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和理论高度,在开展导言课时,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相关的新知识,对于教学目标也不了解,也不明确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这就给导言课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如,在开展《中国近代史》上册的导言课时,为了优化教学效果,需要向学生介绍大概的近代史知识,学生经过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此时,便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其中,使用图片和音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等相关的信息,再尝试让学生来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大概的复述,并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待学生分析完成后,再利用多媒体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又一目了然。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内堂内容,营造出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单一传授知识的课程较少,大多数的课程都是综合性的课程,在整个课程的传授中,教师常常要完成新知识讲解、复习巩固、检查测评等多种教学任务,这种课程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类型。为了优化教学的效果,即可将多媒体课件穿插在教学课堂中,为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尤其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层次差异设计好针对性的课件,这种课件不仅需要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还应用要起到启发思维、设疑激趣、创设情景的作用,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优化多媒体课件。

如,在讲授《中日》一课时,就可以将战火燃烧的动画、具有震撼力的交响音乐、中华民族奋力抗敌的图片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创设出一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勇敢反抗的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复习课,强化学生记忆

复习课是高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内容,开展复习课能够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与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种课型的分类较多,包括单元总结复习课、考试复习课、单元阶段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等等,复习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复习课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课时,就可以先使用影视资料来向学生展示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待学生观看完材料之后,在展现出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表格图,教师则根据表格图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由师生共同来完成表格,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参与性活动,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各类专题探究活动、制作活动、辩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动脑、动手与社会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开展这类活动,就可以很好的优化活动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寻访自己身边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将其拍摄成图片或者视频,制作为PPT课件,在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言,最后由大家投票选择其中的优胜作品,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达到活动课的开设效果。

当然,多媒体技术虽然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度”,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席云.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05).

[2]魏德才.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9).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范文第3篇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不少人持有“历史无用论”,所以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一科目上。殊不知厚重的历史就是我们的根!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高中历史教学除了可以作为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感和国际主义精神的一个手段之外,还可以提高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高中历史不是初中历史的简单重复,例如它在学习目标方面,除了要求必须识记基本的史实之外,还特别注重理性分析和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夯实基础

1.对于课本文字内容的学习应做到

一是熟读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更好地领悟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影响、意义等等。虽然现在的高考几乎不再有哪一道题目本身或者答案可以直接从课本当中得出的,即使是一道选择题也往往是考查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其中又有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但是不管专家怎么出题,它都不能脱离教材本身的内容,它都立足于课本。二是标注重点,加强记忆。看书必动笔,对于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基本结论要做好标记,有所侧重地识记。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如顺序记忆法、隔年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词头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

2.养成“左图右史”的习惯

历史地图和图表内容可帮助我们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有效地减轻记忆负担。对于这部分教材内容一般这样处理:一是据史读图。即把教材文字相关内容落实到地图上,再现其空间位置,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是据图说史。即根据历史地图复述材料内容,借此检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巩固、记忆。三是据图分析。即根据地图或图表设置历史问题。四是以图补文。即利用地图中隐含的知识点,补充教材的正文内容。

三、提高能力

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渐了解和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掌握学习方法。比如类比迁移,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性。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同类历史问题,而且有助于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例如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我们应该可以基本了解到:要初步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概貌,必须掌握这个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并据此对这个事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则一般要从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等方面入手,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形势,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大环境中去考查,从中认清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则要从事件主角的阶级属性、事件的任务或目的动机、事件发生的方式、事件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去思考。掌握了这些基本要求后,我们才有可能去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最终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

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学会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常运用到的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第四,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必将灭亡。以上四大历史理论,不论是在材料题还是在选择题都有可能运用得到。

比较辨析。历史课本中有不少的事件是存在相同点的,比如高一近代史中的和,高二历史中的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等,这些事件如果能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记忆的话,思路更清晰,记忆更深刻。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背景要素中的原因、条件、目的;二是内涵要素中的特点、特征;三是后果要素中的性质、作用、影响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和不同点,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同点,概括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或认识,以准确、深刻地认识历史事物。

归纳概括。每学完一节课、一章的内容,要及时梳理它的知识结构,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

掌握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这是历史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高考考查的主要能力,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从选择题到材料题,几乎都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解答材料题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步,阅读材料所提的问题,并审清问了哪几个问题;第二步,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材料及其出处,如文件、书籍、年代、人物等;第三步,找出材料的关键语句或者词组,并用笔做标记;第四步,简明扼要地写出自己或历史的分析结论,且要条理化、序号化、层次化。

四、做好课堂笔记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思考

有效教学要立足于课堂,又要延伸至课外。对学生而言,是否能够端正态度,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掌握正确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等,是长久影响其学习结果的重要原因。在素质教育中,踏踏实实地学习、记忆历史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一手抓史实基础,一手抓思维能力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理念的更新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层次,在学习方法的探索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一、更新学生学习观念,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与初中的有很大区别,随着层次的不同,教师的教学从引领学生的平时思维到对考试的认知,都要予以重视,要让学生形成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观念。初中教材是纵向的通史编写模式,而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则采用了横向中有纵向的模块模式。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前先对教材做一个整体介绍,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基础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的思维重点落到相应的模块内容上。教师教学时也要注意从教到引再到点,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提倡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多阅读历史课外书籍,以拓宽知识的广度,为分析、评价史实作好铺垫……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的观念是需要持续更新的。

比如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学生对此时的政治制度了解不多,他们的理解、分析、比较能力不太强,他们往往只对具体的史实比较感兴趣,于是笔者采用角色扮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以掌握知识为主。而在后一个阶段的制度教学中,笔者或衔接过渡,或提问比较,或引导分析某一具体制度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是强化记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到上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就不同了,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锻炼与能力培养,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这一课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因此笔者布置学生课前分组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运用学生阅读分析、教师点拨的方式,同时增加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课后还布置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加深他们对两极世界形成知识的了解。

二、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习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学生的学习从启蒙阶段的“齐步走”,逐渐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走向个性化,对此教师应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循序渐进,一边作理论引导,一边请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例如高三总复习阶段,笔者会事先在网上搜集整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实用的学霸、状元们的学习经验,在适当的时机介绍给学生。如果学生感到从理论到实践有一定难度,笔者便让那些实施得比较好的学生,讲解自己的学习经验,主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怎样用、怎样化解难题的。对一些个性比较突出的学生,笔者会用商量的语气,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给他们以一定的建议。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不管是观念更新抑或方法探索,最终都应使学生将知识与能力内化为素养,助力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高中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很多,如主动预习、阅读史书、勤查资料、多思多想、动笔记录、自觉复习、合作探究等,它们能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高中历史复习笔记范文第5篇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绝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一、做题

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回答“直接”问题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二、表达

表达时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