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复习点

高中历史复习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复习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历史复习点

高中历史复习点范文第1篇

一、“看、讲、写、练”复习的应用

高中文科班的历史复习课,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基础。如何上好这一阶段的课,是每位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看”是指学生看书,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列出一章的信号提纲,根据信号提纲,记忆基础知识。“讲”即在学生初步熟悉一章内容的基础上聆听老师讲授,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获得明确的历史概念。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和难点;2.要讲带有规律性的、前连后挂的内容,理顺知识的层次结构; 3.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写”即教师在黑板上将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的信号提纲写出来。信号提纲应反映: 1.本章或本节的前后顺序; 2.各信号的内在联系; 3.重点要求简单明了,既不丢失要点,又要有系统性。“练”即在完成三个环节之后。为了强化记忆,以教师拟出的练习题为中心进行操练。一堂课、一个单元的效果如何,一般要在此环节经受检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目的、有压力地进行自觉复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接受从学生那里反馈来的信息,了解学生知识上的漏洞,以便及时查缺补漏。

二、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全面复习

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对中学课本就要掌握透彻。不管是课文目录、年表、地图,还是正文、注释、插图,都要认真熟读,准确把握,千万不可孤注一掷地猜题、押题。应先统观全局,勾划出历史知识的基本轮廊,然后在复习单元、章节内容时,弄清其在整体中的位置,把片断的内容纳入历史知识体系之中。历史事件可分成原因、背景、内容、过程、表现、结果、意义、影响。对构成历史基础史实的人物、地点、时间等应重点记忆,反复巩固。只有这样,才能以基础取胜,靠苦战过关。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高三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复习时,教师要善于选择复习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如为使学生对早期资产阶段革命的特点有一个科学认识,在复习完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确立君主立宪制而结束,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请谈谈你的看法?”问题提出以后,同学们围绕如何评价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等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归纳整理,把握规律,抓住特征

为了做好灵活性、考能力且富有立体感的题型,在高考历史复习时,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的章节体系,以各种方式把同类问题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归类串联,整理成知识网络。即弄清不同类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这有助于把握其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再把古今中外容易混淆的史实进行分析比较,弄清此事物与彼事物的本质区别。

五、认真分析,掌握技巧

对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有关知识要抓实、抓全。对重点知识,具有共性和启发性的内容,要进行加工整理,组合重构,纵横贯穿,有序贮存。要善于从众多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加以总结、比较,得出正确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力争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等。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将历史问题中的信息、情境、内涵等加以鉴别、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加以分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说明 、论证。不仅如此,还要求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加以分析和评价,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应从他所处的时代来看待他,分析他的功与过。

历史的领域是广泛的、综合性的。它叙述和分析了人类的各个领域中追求和奋斗的活动,从社会、政治、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研究家庭、团体、国家、民族及世界上的各种人。对上述五个方面人类活动的分析,要注意把它们放在历史的时间和地理位置上考虑。

高中历史复习点范文第2篇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时代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

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迁移原因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

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的减少资源的枯竭、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s)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控制人口规模

2.

转变发展模式

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高中历史复习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建设;高压线缆;施工管理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下用电量也迅速增长,新增供电线路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限于城市规划、环境景观、线路走廊的要求,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受到了限制,城市 110kv 、 220kv 供电线路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压线缆转入地下敷设。高压线缆的敷设里程越来越长,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并相应地担负起主干线路的作用,因而对其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根据对高压线缆故障成因的分析统计,有相当比例的线缆故障原因,追根溯源是因线缆施工过程遗留问题引起,本应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为了提高线缆供电可靠性,降低高压线缆故障率,做好高压线缆工程建设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旨在从技术层面以及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做好 110kV 及以上高压线缆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提高高压线缆线路的建设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线缆供电的可靠性要求。

2 .高压线缆的选型、订货

工程立项、可行性研究批复后,建设单位即可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助下通过招标选择设计、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进行高压线缆的选型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线缆的使用条件、运行环境、投资控制等各个万面,参照DL401 《 高压线缆选用导则 》 进行逃型。110kV 及以上高压线缆的品种主要有油纸绝缘充油线缆以及交联聚乙烯( XLPE )线缆等,目前, XLPE 线缆以其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相对充油线缆比较存在着施工作业和运行维护方便等各项优点,加上近年来 XLPE 线缆在材料和制造技术上的长足进步, XLPE 线缆逐渐取代充油线缆。 XLPE 线缆的金属护套主要有铅套和波纹铝套两类,需要根据线缆的安装运行条件进行选择。通常铅套线缆为满足短路热稳定要求,可增加铜丝屏蔽,但应给予充分的论证、试验。在广州市区一个 220kV 铅套高压线缆工程订货时为满足短路电流热容量指标,在铅套内侧增加了大节距绕包铜丝,但是监理工程师在施工中发现,线缆在支架支承处由于小面积承受线缆整段重量,铜丝受外护套局部变形压迫,已对主绝缘外半导电层造成压挤凹陷的损害,并向主绝缘内形成突起,从而可能造成局部电场畸变。虽然目前未能准确评估对线缆安全运行的危害性,但是应足以引起各方的关注。

线缆供货厂家也应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综合考察厂家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能力、社会信誉、供货业绩各方面因素,在满足商务条款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能够全面积极响应技术条件要求的厂家。与厂家签定合同时应要求厂家对施工人员、监理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同时接受监造。在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完善的今天,建设方应要求监理工程师接受厂家培训并负责对线缆进行监造,从而使监理工程师对高压线缆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有更深人细致的了解,能够在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以及有经验的运行人员、线缆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设计者在会上陈述设计意图并解答各参建单位提出的疑问,与会人员对线缆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图纸会审是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质量控制,是把质量控制关口前移,也是有效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组织措施,建设初期发现问题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的损失。

3.线缆的运输保管

高压线缆的运输可由厂家直接汽车货运到现场,或者委托有经验的大型物件运输公司完成,在运输途中要认真做好交接装卸、运输固定和存储保管工作,避免可北发生的装卸冲击损害。由于高压线缆通常是按现场没计长度订做的,因此,收货时必须认真清点线缆及其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检查线缆的密封防潮情况。高压线缆存放时和敷设后摆放于现场准备接头施工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做好线缆的保护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受潮、外力损伤或被盗。

高压线缆的运输保管并不复杂,但又容不得有丝毫闪失,做好线缆的运输保管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参建单位的管理组织水平。监理从这一环节开始,就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组建安全监督委员会,将施工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

4.线缆的敷设

110kv 及以上高压线缆的敷设方式,设计单位需考虑线缆经过的地段环境、施工工艺要求以及工程投资等因素,经现场勘测选择采用槽盒直埋、穿管或者线缆隧道用线缆支架的托承等方案。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人工程实体施工阶段,工程的顺利推进要求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以及供货厂家协调运作,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进行管理,在现场要起到对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四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两管理”以及组织、协调的作用,通过落实汇报审批制度、定期协调例会制度等方式建立起畅顺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高压线缆敷设路径通常较为复杂,放线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线缆的竣工质量。在放线时技术人员要对线缆输送机以及牵引机的牵引力、牵引速度进行控制,在合适的位置布置放缆转弯滑轮和线缆输送机,线缆弯曲半径不能过小,必须满足厂家以及规范的要求,注意避免转弯位、穿管管口处对线缆外表面的刮划损伤。有的高压线缆外护套表面是一层半导电石墨层,其作用是作为测量护层绝缘时的外电极,石墨层的损伤脱落将可能造成护层绝缘降低,或者形成易受到侵蚀的薄弱环节。

线缆的敷设布置采用隧道支架敷设时,应考虑线缆的热胀冷缩.根据电级路径地形的变化,设置迂回备用裕量或采用蛇形敷设,在线缆支承点考虑支架的衬垫以及甩缆的固定形式,在合适的位置米取刚性固定。同时要考虑防火阻燃的设计,在重要的线缆沟和隧道中,按消防要求进行分段,用软质耐火材料设置阻火墙或装设防火门。线缆接头两侧及终端线缆头 3 至 5 米长的区段应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高压线缆采用直埋方式敷设时,埋设深度须满足规范要求,并埋设警示带。当遇到跨越不可穿越路障及穿出地表跨过桥梁等情况必须浅埋时,在浅埋处就要做好足够的保护措施,设计坚固的保护层,在地表竖立醒目的警示标志。特别是规划发展中的区域以及市政改造建设频繁地区,紧邻线缆地段的施工是高压线缆安全运行的最大威胁,钩机挖伤线缆及凿穿线缆护套的案例屡见不鲜。此外,在工程竣工后及时将准确的线缆沿布图提交城建规划部门,让其在周边地区施工审批阶段就对施工单位进行提醒告诫,也是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

5.高压线缆接头及终端施工

近年以来,高压线缆的接头及终端等附件很多已采用预制化产品,技术已很成熟,应该优先选用。预制化产品对安装施工人员以及环境的依赖程度较低,接头施工质量比较容易得到保证。接头安装施工需要良好的现场施工环境,过去我们曾对国外厂家要求的恒温恒湿施工场所颇有微词,但经过实践证明,按高标准严要求建立起来的施工场所,对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劳动效率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在室外线缆接头井的施工中,广州地铁二号线主变电站 110kV 供电线缆接头施工中采用无底集装箱形成空调封闭环境,地面彩条纤维布铺垫的方法搭建施工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压线缆终端和接头制作时,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高压线缆的接头、终端的结构,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电应力的控制,对附件中电场分布、电场畸变的控制,特别是线缆外屏蔽切断处的电场分布。因此,高压线缆终端和接头制作时,对工艺步骤、尺寸大小、缠绕包带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错误的缠绕包带的选择会导致附件电场分布的改变,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通常厂家在安装的时候派出现场督导到施工现场监管指导,随着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完善,委托监理对施工单位执行线缆终端和接头制作工艺规程情况进行监督是可行和有效的。监理工程师在设备监造的同时接受了相应的培训,使其在现场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技能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监:}彗和指导。工程建设的趋势要求工涅建设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逐渐推行“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建设方赋予监理方更大的权限,监理方负担起更大的责任。高压线缆接头施工是线缆建设最重要的环节,科学的工艺技术措施、严格的管理制度、相应的监督机制相结合,才能够有效地保证这一环节的工艺质量。

6.线缆及附件试验绝缘测试、耐压试验是检验高压线缆及其附件的生产、敷设、安装质量的重要手段,生产厂家应提供出厂前预鉴定试验报告供用户审查。在高压线缆中间接头、终端施工完毕后,先要做外护套的绝缘、耐压试验,这是检验线缆安装质量的第一道关口,也是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发现了绝缘薄弱环节必须及时修复,然后再进行高压线缆的每相导体绝缘测试及主绝缘的耐压试验、导体直流电阻和线缆线路参数测试等试验。在做 XLPE 交联聚乙烯线缆主绝缘的耐压试验时,因国家尚未制订高压电力线缆敷设后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的相应标准,选择何种试验方案常常引起争论。不少研究表明,采用直流耐压试验方式对线缆绝缘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直流试验后的直流残余电荷,投运后在其上叠加交流电压峰值将可能致使线缆发生击穿,即使通过了直流试验不发生击穿,也会引起绝缘的严重损伤。如果要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由于整条电力线缆容量很大,所要求试验设备容量、电源功率非常大,在现场安装后做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十分困难。根据 110kV 交联聚乙稀( XLPE )绝缘电力线缆订货技术条件中要求, 110kV XLPE 线缆交流耐压试验可选用在导体与金属屏蔽、金属套间施加电压110kv (Ue)持续5分钟或施加电压64kV (UO)持续24小时试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高压线缆现场耐压试验建议采用变频谐振系统进行。变频谐振系统相对 50Hz 交流试验设备和调感调容谐振系统来说具有品质因数高、需用功率小、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对油纸绝缘充油线缆,竣工试验还应包括油流动试验、浸渍系数试验和油样试验等。所有这些油务试验,特别是主绝缘的耐压试验,必须委托有根应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监理工程师审核其资质和试验方案,并旁站见证提取油样、耐压试验过程,做好清晰准确的记录。工程施工完毕后,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听取参建单位的汇报,现场检查工程实体施工质量,对工程资料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抽查复核。施工过程形成的文件作为现场第一手资料,各参建单位要对其真实、完整、准确性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中历史复习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有助于教师从多角度了解到自身教学的不足,还可以使教师从学生学习心理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保证历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高效。

1重视学生感受,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虽然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已经提高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但是笔者通过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感受的情况,由于历史知识本身与学生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要想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到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就要重视学生感受,为学生创设出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后期运用的顺利程度[1]。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普及的当前,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综合使用多媒体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呈现出与该历史有关的图片、影视资料、电视情节,使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历史情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搜集更多与有关的图片,使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情景,提高学生学习该内容知识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在日后回想起时,可以借助教师所提供的图片,更全面的回想起内容。

2抓住教学重难点,理清历史教学脉络

虽然对于学生来讲不同的高中历史内容都十分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重难点内容,重点内容为学生必须要深刻掌握、理解、记忆的历史知识,难点内容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高难度的历史知识,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反思,发现只有做好重难点知识教学工作,学生才能够构建出整体高中历史框架,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2]。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厘清历史教学脉络,明确整体教学框架;随后,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整体框架中明确标出教学重难点内容,并在开展该阶段教学内容时,提高对其的注意,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强化教学下,更扎实的掌握重难点历史教学内容,保证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3强化学生记忆,做好复习回顾工作

与数学物理知识相比,高中历史知识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更高,因此,学生需要反复学习、记忆该方面知识,从而加深对相关历史内容的印象,保证学生后期使用的准确性。但是,笔者通过对当前历史教学现状的反思,了解到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更重视新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旧知识的复习回顾,这样的教学结构呈现出不尽合理的现象,学生学习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当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出现疑问时,高中学生还会反思自身的学习能力,影响学生后期学习的积极性[3]。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象,历史教师需要在开展新课程教学内容前,仔细搜寻与该教学内容有关的旧知识,并通过复习回顾旧知识引入新的历史教学内容,在强化学生对旧知识记忆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新历史知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文学的繁荣》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引导,让学生在回顾该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快速的走入《文学的繁荣》一课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知识的记忆。

4加强教学中历史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融合

历史本身与思想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学生民族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因此,加强教学中历史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融合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讲授中国历史发展情况,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详细的了解到我国发展史,激发出学生自身爱国主义情怀;其次,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积极弘扬我国优良传统,使学生在相关历史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后,高中历史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正确的解答,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思想,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思想教育意义[4]。

总而言之,历史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只有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才可以使学生掌握到更多与我国文明、文化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基于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反思,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后教学中需要更重视学生感受、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做好历史知识复习与回顾工作、强化历史教学中文化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融合,为学生历史历史水平的提高做出努力。

作者:陈旭 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

参考文献

[1]马维林,黄敏.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及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54-56.

[2]杨波.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181-182.

高中历史复习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e学习环境 高中历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3-02

e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是新时期教育的大势所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开始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e学习环境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相结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有其深远的意义。

一、高中历史e学习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只是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勾画重点,然后让同学们课下死记硬背。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让许多学生对高中历史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使互联网信息逐渐普及,e学习环境正是基于互联网为基础而产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e学习的相结合可以让同学们更多的接触到新的技术,互联网学习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有了初步的联系,学生接触到新的事物,必定会充满好奇心,而且e学习中的教学方法和过程都与网络相结合,学生更会接触互联网上很多富有趣味性的东西。比如:在讲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秦朝的时候,教师预先搜集好关于秦制度方面的历史纪录片,讲课期间播放给学生,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通过互联网信息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还可以让传统枯燥的课堂讲课变得富有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鼓励同学们有时间就去群里交流学习。教师讲完秦朝的制度内容,课下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在群里讨论,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还可以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在群里上传相关视频资料,例如教师课上讲解了秦商鞅变法相关的历史,课下紧接着可以往群里上传学生们都感兴趣的影视剧《大秦帝国》中关于商鞅变法的部分,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剧不知不觉的巩固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通过以上形式的e学习模式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极大地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本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教师除了让学生死记硬背之外,还要搞“题海战术”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教师要求学生买各种样式的练习题,强制给学生布置作业。这种情况下学生手中会出现很多原本不需要也没有什么意义的练习册,不仅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还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学习成本的投入。而e学习模式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预先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经典习题,在讲课的间隙向同学们提问,让同学抢答,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课下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精选出本节课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上传到班级的群空间上面,然后通知大家去完成相应的任务,下节课进行检查核对答案。此外,先前学生如果课下遇到难题,自己就像个无头苍蝇跟教师和同学交流不及时、不方便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一直无法有效的提高。但是e学习环境中,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在班级QQ群里提问自己的疑惑,请求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进行随时的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通过与e教学模式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还能够让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e教学模式与高中历史课堂相结合,使知识的存储和运用更加便利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教师还要求学生对重点部分记录笔记,但是有的同学听写能力有限,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久而久之会跟别的同学脱节,追不上大部队。还有,教师课堂上让学生做笔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把原本应该是知识讲解的时间一部分时间用在了等待学生的笔记记录上。而且,长期繁多的笔记会使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杂乱无章,有时甚至为了找到一个知识点不得不去翻阅好几本笔记,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更严重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会给学生知识的存储和运用造成困难。而e教学模式就完全不必为这类问题担心,教师告诉学生不用课堂上再因为写字慢,记录不好教师的笔记而烦恼,也不用再准备厚厚的笔记本进行大量笔记整理而复习的时候一时间找不到自己要寻找的某个小的知识点而烦恼。教师课下把上节课的所有相关知识点做成PPT形式,上传到班级的群空间上,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下载整理。这样不用再占用学生宝贵的上课时间进行笔记记录,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也不用为了寻找一个知识点而话费大量时间去翻阅好几本笔记,只需要在下载的东西上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轻轻地点击几下鼠标,就能轻而易举的找出所需要的内容。总之,e教学模式的运用会让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点的存储和运用更加的便利。

四、结语

e学习环境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以及网络的普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e教学模式学习的兴起势在必行。另一方面,e学习的兴起必将影响传统的教育观,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数字化技术有效组织开展e学习。相信e学习环境与高中历史课堂必定是一个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兴东、骈昌贵.新时代下E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