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新课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给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全方位了解新课程的教材体系,探索出一套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模式,是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模式,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模式,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野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模式。当然,它也是与我们熟悉的传统教学有着血肉联系的课堂模式。具体地说,新课堂模式的探索应有以下的特点:

一、课堂模式以对话交流为形式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话交流”指的是方式,是对阅读课堂活动形式上的要求,但其中却深含着现念。以对话交流为形式的教学设计,体现师生间的和谐与平等,也可体现学生与学生和谐与平等,还可体现师生和文本、编者之间的和谐与平等。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与文本、学生、老师的多层次“对话交流”中,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更要学生“读出自己”,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以对话交流为形式,学生不仅从教材中读懂了生活哲理,找到了提高自我思想品质的途径,而且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平台中进行了深刻的思想碰撞与心灵的洗涤,达到教学互相提高的目的。

二、课堂模式以合作探究为手段

合作探究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也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探究为教学手段。通过合作探究,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智慧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合作,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和老师的合作以及学生和媒体的合作等。学生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不断进步。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同样,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探究,语文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也只有让学生充分探究,才能真正实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比如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可见,以合作探究为手段的课堂,将不断地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新境界。

三、课堂模式以实践活动为板块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生成语文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大量“实践”,就得有大量的学生课堂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又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之所在。在我们的教学设计意识中,应该理性地考虑到,“活动”是新课堂最直观、最本质的特点。我们要设计、创造、探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求知求乐、益智启智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也只有以实践活动为板块完成的教学,才会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完成教学,才会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打破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课堂模式以体验感受为脉络

课程改革,给课程以科学定位,它是老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因此,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既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以体验感受为脉络,就是让学生去亲自经历,去体验语文,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体验写作,体验实践,使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感受而又富于个性色彩的过程。

五、课堂模式以拓展为平台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语文学习的拓展延伸。的确,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老师要具有课内链接课外、链接自然,链接生活的本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为培养学习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2篇

语文学习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品味语文”。 品味思考的成果,更是品味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死坐冷板凳听老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品味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创设情境的前提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引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创设情景的方式有:语言描绘,如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教师小结后引入本堂课内容。老师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采用讲故事、释成语等方式引入课文。或展示有关图片、电影片段、预制的课件。也可以让学生表演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动了“情”,继而便有了“趣”。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限制的阅读时间内,完成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阅读的责任感,提高阅读效率,为思维创新作铺垫,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反馈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悬念设置巧妙得当,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你所讲的知识上,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拔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问题,这很容易让学生陷入一种茫然的境地。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我认为课堂教学,教师在设置悬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有利时机。在抓住有利的时机的情况下,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2、鼓励学生大胆讨论。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

3、挖掘文章中的趣味和情感因素。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4、抓住文章的重点。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

5、问题设计的要新颖。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所以问题设计的一定要新颖。

三、合作交流,激发创新

激发创新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提出创新性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允许不同意见在课堂上争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是大有裨益的。激发创新具体操作有以下五种方法:

1、设疑激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设立具有创新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讨论求异。教师设置疑问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灵活地获取知识,产生新奇的想法,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

3、想象创新。在组织学生进问题讨论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质疑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学生能够质疑,说明他们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洞察其内在本质,同时质疑能反馈学习信息。

5、创新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成绩应作出中肯的评价,一方面为学生提

出正确的创新方法,另一方面激励学生继续创新。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3篇

一、以基础应用为根基,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没有基础就没有提升,任何学习都不能忽视基础的作用。探索“三部九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

基础应用主要是采用独学、对学的方式对教材新知识的要点进行提炼、简单运用,使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目的是抓住本节教学中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为下一模块的知识拓展或提升奠定基础。教师通常采用抽查或抢答的方式来烘托课堂氛围,调动各学习小组成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演讲能够积累词汇,提高学生背诵、理解、口语表达等能力,在课前一分钟演讲中,我布置的内容多半都与每个单元的主题有关,这样安排内容也是对课外知识的延伸。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让他们为贺词配乐播音、为动画片解说,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上呈现出敢说、争说、爱说的景象。

二、以学习目标为导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目标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没有目标,做任何事情都会无所适从。每节课我都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使用叙述性语言,变宏观为微观,化抽象为具体。然后整节课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

在教授新课时,综合不同的课型,利用不同的形式导入新课。有时结合学生的演讲内容,有时利用文章的主人公,有时是作者简介或历史背景等导入,目的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产生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出示学习目标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简洁而明确,学生明白了本节课要学会哪些知识后,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其静下心来,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交流,自主探索,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可以圈画生字、生词、成语,找修辞方法等。此时的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巡视,并适时的评价与鼓励。

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自学。根据自学提示采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进行,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学会了合作,在展示时,学生都会这样说:“我俩研究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们俩的答案是……”

“展示即发表、展示即暴露、展示即创造、展示即提升”,展示点评环节是“三九”课堂教学模式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此环节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质疑、争论、辩解、分析、评价等互动形式,形成班内全员参与,积极探究,氛围热烈的场面,把课堂教学推向,使学生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

小组展示的形式通常是组长亲自挂帅,组长点兵,组内推荐,组员请战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展示有分工、有帮助,其他小组补充,这样让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当合作学习也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讲。

语文课堂最注重朗读,朗读有助于理解文章,感知文章传递的思想和情感。朗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高效朗读、快速阅读、有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指导读、教师范读、学生悟读、小组读、小组选代表读、对桌齐读等,在学生读后要有一定的评价,另外,对被评价者进行三度评价,这样既鼓励学生学会了评价,也培养了学生会倾听的好习惯。

三、以当堂检测为抓手,明晰学生学习效果

当堂检测是在基础应用和能力提升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体验感悟的基础上,通过一两个题目的限时检测,让学生充分体会自己对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对于检测或做练习册,我通常是每道题都限时完成,学生做题时,我关注最多的一是学生的科学坐姿;二是哪些题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对桌、小组内能完成的;三是哪些是必须由教师讲的,有些简答题需要学生记下来,我根据情况把学生不会的、较难的字写在前后的黑板上,学生根据需要寻找,然后对桌互批、小组长再查,小组长根据整理的记录汇报完成情况。

当堂检测的题目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区分学生的层次差异,可以出现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题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独立训练来检测自己的进步程度。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自主探究;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68-0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作为在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教什么,怎样教,为何要教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也是当今非常现实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教师们经常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但教学模式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教学的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把学生当作接收的容器,学生仅仅是配角,然而新课改的观念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需要我们的教学观念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发展等。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新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以下课堂教学模式,进攻通道仁人志士参考。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大教育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心理动力之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设良好的氛围。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教师富有激情的导语、教态和直观教具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例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采取先播放一段经过剪辑的影音文件资料,在画面上首先看到的是美如仙境的圆明园景色:宏伟的殿堂、玲珑的亭台、明镜般的湖泊……但接着便是在枪炮声中,一伙强盗对它肆意的劫掠、残忍的焚烧以及劫后的断壁残垣,这些动人心魄的画面强烈的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此时教师可抓住时机问:作家雨果笔下的强盗是谁?他们为何要远征中国?掠夺之后为何还要把它付之一炬?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这样的情景中,这些问题的提出会激发学生很有兴趣地去思考、去深思、去探究。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导入为学生的自学探究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会主动的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会带着问题自行预习课文、阅读课文、发现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以课本为起点突破教材,有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在新课改观念下,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让教师无所事事,让学生放任自流,只不过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主演"变成了现在的"导演",学生成了"主演",但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组织引导,给学生指明探究方向,与学生一起解决探究中遇到的较难的问题。二是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自主探究并非完全独立探究,学生除了要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外,还要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的合作,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还能消除学生的冷漠和自私,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有的认为这是聪明的举措,因为愚公面对困难能勇敢面对,有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而且锲而不舍,最终获取了成功。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太过呆板,缺乏灵活性,在当今社会,这种处事的方法不合时宜。在老师引导下,持不同意见的学生通过在一起共同讨论、合作探究逐渐统一了认识,理解了文章强调的是愚公锲而不舍、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我们要学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并非也让我们用呆板的方法去处理问题。这些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己发现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导演"。

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在合作中竞争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学模式创新是最为核心的因素,以学生更感兴趣的新颖模式组织开展教学工作,能够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领悟的效果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重视了这一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语文课堂当重视教学环节向前延伸

语文教学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大部分教师对课堂环节较为重视,而忽略了课前、课后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导致课堂教学空间狭隘。笔者在教学中充分重视了教学环节的前延,将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为教学的有力抓手,辅助和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首先,笔者高度重视课前预习环节,培养学生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让预习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内心,同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技巧。既要重视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要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与教学相关的背景资料等等,对教学工作起到较好的奠基和铺垫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充分的准备,不仅节约了基础知识学习的时间,而且对内容更为熟悉,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笔者在课后环节还积极开展拓展延伸,重视记忆技巧的掌握,重视课后巩固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及时回顾课堂所学。除了对教学目标中涉及的知识要点进行训练巩固,笔者还强化记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学习中掌握记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二、语文课堂当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语文教学改革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是针对多少年来的应试模式而开展的创新与改进。许多教师在学生主体地位上下功夫,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笔者广泛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进一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开展学习,不再被动等待教师的答案灌输,要开动脑筋对照思考题分析研究问题,这一过程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寻找问题的准确答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而且提高了集体合作学习的效率。其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独立自主获得学习成果。要在教学中多设计启发性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另外,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分析评价学习成果,总结梳理学习经验。每一节课的教学之后,都要求学生对学习的收获、学习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等方面进行自主总结,学生通过这样的深入分析和归纳梳理,能够将所获得的一些成果以经验形式提炼出来,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还总结出了规律,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语文课堂当重视分层教学要求落实

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滞后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满怀激情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如果仅仅着眼于前半截学生,以一刀切的高标准对待所有人,那么对学困生而言学习的难度增大,学习积极性将会明显降低。笔者在教学中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尝试以分层教学的模式组织开展教学工作。首先合理划分学生的层级,结合一段时期以来学生卷面检测、作业训练以及课堂表现等诸多方面因素,将学生分为数个不同的层级,每一层级具有相应的标准,为学生准确定位。其次,在教学活动中以基本教学要求为底线进行拔高性、降低,在班级形成优秀生目标难度提高、学困生目标要求降低的合理格局,使学生语文学习目标与自身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保持一致性。其次,在分层目标落实之后,更重要的是将分层要求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在预习环节中,优秀生和学困生所提出的预习要求具有明显的差异,学困生侧重于扫清基础知识障碍,而优秀生则要对文章内容以及知识要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究。课堂提问环节,不同层级学生提问的难度各不相同,既要保证教学重点难点的启发与突破,同时也要兼顾到班级不同层面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其中。另外,在教学考核方面也要体现分层要求,设置不同层级的试卷分别开展检测,以及在相应的能力考核方面设置不同标准,让学生自身潜能得到激发,缓解学习畏难情绪。

四、语文课堂当重视教学信息即时反馈

教学成效如何,包括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两个方面。对教育成效的分析,既可以客观反映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方向和依据。部分教师对教学信息反馈获取不及时,没有能够有效体现教学的机动性、灵活性,往往出现学生学习难点和教师教学方向脱节的现象,这就违背了教学规律,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每一节课都开展当堂检测,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运用作业纸简要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如果有时间限制则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代表性提问,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明确下一步教学应当强调的内容,达到拾遗补缺的效果。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当堂检测,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最为真实的信息,无论是对于学生自己分析学习成果还是对教师调整教学方向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价值。广大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教学信息获取方面下功夫,既要畅通渠道,又要保证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准确,使其成为教学工作中参考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是一项重要课题,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深入其中进行钻研,立足教学实际开展突破,既要保持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又要改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语文课堂教学绽放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锐.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学周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