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工艺和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教学形式改革—先实践后课堂
课程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课堂内容灌输,而是先进行工厂实践,实地考察化工企业,对于工艺流程有简单清晰的具体认识,将大大提高课堂讲解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顺序改革—先设计再讲解
将典型的工艺流程放手交给学生设计,考察学生的实践效果以及基本化工原理的掌握情况,然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和讲解,使得课堂教学深深植根于实际生产。
3教学手段改革—借鉴MOOCs的优点
大力提倡网络信息化教学,拓展教学的思路和深度,使得学生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结合平日的资料搜索和自我学习,尤其是借鉴和引入国外优秀的教学课程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加典型工艺的历史教学
关键词:工作页;学材;一体化课程
1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下文简称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2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亦称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一种典型课程模式,它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和序化,而开发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课程基本的要求涵盖三个方面,即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反馈)、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工作的内容、对象、手段、组织、产品、环境)以及知识内容的工作过程性。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并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内容,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多以“项目课程”“任务驱动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等形式实现,其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3 教材与学材的区别
3.1 教材
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很显然,广义的教材既包括课堂教学的教科书,也包括其他所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
3.2 学材
“学材”是广义的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它是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典型的有工作页和自学卡片(individual study card)等。在学材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设想出最终工作成果并进行自我控制的(独立或小组合作)学习。学材有传统教材无法替代的作用,表现在:促进有目的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从技术资料中获取和分析专业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直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方法能力等关键能力;帮助学生从实际经验和书本抽象的描述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
学材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它不是传统教材的替代品,而是传统教材的进一步发展,它甚至可以指导学生在使用传统教材方面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按照学材的要求,从传统教材及其他专业技术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完成学习任务。
学材的编写方式与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条件(包括学校、学生和老师)有关。学材(和教材)可分为分科型和综合型两类:分科型学材(类似传统教材)分别从相关学科领域中选择学习内容,彼此独立地安排学习内容,组成不同学科性质的学习材料;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一般采用综合型学材,即将针对某一学习任务的有关内容结合在一起编制而成。综合型学材的知识不限于一门学科,而是包含了多门与完成学习任务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
4 工作页及其内涵
“工作页”,是学材的一种,它是按工学结合与“教、学、做”一体化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学习理论等建构和设计出的“工-学”任务的一种纸质化载体文本。其内容包括工作要素、工作过程及学习任务,既是学生的工作对象(相当于待加工的工件),也是老师的教学工具。“工作页”的最基本功能是用于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从性质上讲,“工作页”是一种开放或半开放性的“工学课业”,是一种融汇了工学目标、工学内容、工学方法手段、工学组织方式、工学效果评价等的教学设计,正好契合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边做边教,边做边学”的内涵与要求。
从文本呈现形式上,工作页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结构的文本。其显性的部分,大多是提示性、启发性和框架性的引导文字和图形,并非是知识内容以完整逻辑、完整图文表述系统化的呈现。而不完整(空缺)、隐含之处,恰恰是“教、学、做、思”的过程来填补完整的,换言之,就是需要学生思考、学习、训练、解决的部分。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教学改革 实施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做中学、学中做,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工作经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意义
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让学生通过实施工作过程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一年来,笔者学校在2012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过程
2011年11月,学校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分会,随后开展了企业调研及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归纳出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8个学习领域,编制了相应的课程标准,2012年8月,完成了其中4个学习领域学习工作页的编写,为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奠定了基础。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做法如下。
1.建设一体化教室
为了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学校投入20多万元建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建筑面积80多平方米,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重点建设的专业实训室之一,一体化教室可同时容纳40人(分组)开展实训教学,划分为小组教学区、小组讨论区、工作区、信息检索区等区域。
2.多途径培养造就双师型教师
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2012年8月至9月,利用暑假期间,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实际工作任务,跟企业实践专家共同完成工作项目,参与项目管理。同时,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讲座,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技能水平与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3.模拟公司化管理,以技术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
把班级课堂管理模拟公司运行,任课教师任公司技术部经理,下设若干技术小组,小组设组长一名,带领5至6名同学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为了有利于合作及共同进步,在技术小组内安排有1至2名技术骨干,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指导2至3名后进的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4.以工作任务作为载体,实现学生学习即工作的目标
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学习工作页,作为企业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从而实现工作任务紧贴企业工作实际、管理和要求按企业标准实行,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
动力。
5.善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
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对自己在任务中所起的作用,作出的贡献给出自我评价,实现自我肯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对学生在小组内的表现及合作沟通能力等,小组内给予小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不但要关注自身技能的提高,还要关注团队间协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作为课堂的宏观管理调控者,根据工作任务综合评价小组完成工作的情况,并要善于观察小组内成员活动的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意见。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效果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随着技工学校招生面的扩大,学生入学后水平参差不齐,使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学生的差异较大,出现个别学生吃不饱,多数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厌学现象严重。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施,能使每一课题都能按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任务中掌握技能,在小组团队合作中学会交流沟通,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的技能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1?郾关注新课改,科学分析初、高中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
1.1新课改在初中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新课改带来的可喜变化是: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方式改进了,化学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提升了。但是也存在着不足:教师讲得少,讲得不精,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减少,学习能力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给高中阶段的教学造成不小的障碍,从初中转入高中学习的台阶增高了。
1.2初、高中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对比分析。
将初中使用的化学教材及新课程标准和现在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新大纲及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对比分析,发现初、高中化学知识内容要求不同,运用教学知识处理化学问题的能力要求不同,理解推理的能力要求不同,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化学问题的能力要求不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求不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不同。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研究,尽快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2?郾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
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知识的动机和持续的动力,常规的外部激励只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才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同时,生动的化学教学情境还有利于学生感知化学的美,感知化学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原动力,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运用过程中,学生又会发现化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潜力。
3?郾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比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发现高一化学无论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在各种能力要求上都比初中高得多。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进行相应的指导,否则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初中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是:“上课随便听听,考前背背,考试就会得到比较高的分数。”这种方法在中考中还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到了高中仍习惯于这种浅层次的学习方法就会“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傻”。针对高一学生,应鼓励、督促学生做好新课的预习工作,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勤思善问”,主动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养成积极的、有效的思维习惯;应指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又鼓励学生之间争论、讨论,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4?郾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不同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力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特殊性规律,认真做好“两极”学生的辅导工作;对于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开设化学提高班,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使他们更加优秀;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随时进行辅导,多给他们尊重、关怀和帮助,善于捕捉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鼓励他们克服每一个困难,最终完成预定任务。
关键词:兴趣化 理实一体化 电工课程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于现状,这其中也包括电工课程的教师,他们在教学上基本上都是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涉及的实践内容比较少,从而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那么,如何实施电工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现谈谈电工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一、知识点兴趣化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程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专业课程。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电工专业教师,自己应先是一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和想象力丰富的人。教师在引入课题时要有吸引力,导入课题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本堂课的内容中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例如,断电自感演示实验中与线圈并联的小灯泡可改为由几个学生手握手与线圈并联,接通电路然后突然断电,线圈与学生形成回路开始放电,学生就立即会感到强烈的自感电流的刺激,然后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小小的几伏电压竟有如此威力。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也许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许多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的过程中就是因为知识抽象,许多公式记不住,思维能力欠缺,从而导致分析题目不够透彻,知识学不会,从而失去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电工课程教学中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尤其在涉及一些重点及难点知识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但能把问题讲解得清晰明了,更能通过多媒体将一些过程和步骤采用极富动态的演示画面表现出来。当然,有的知识也还可运用CAD、protel等仿真软件制作相关教学资料,这对广大中职生来说,吸引力非常大。对于电工专业方面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优势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大力开展教学,最终定能获得良好的专业课堂教学效果。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
电工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将所学的理论内容在实践中体现出来,从而达到理实一体化。例如,《电工技能》里继电器、接触器、熔断器等元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仅凭死记硬背这些理论是没用的,主要还是要将它运用到实际的电路里。再如,在课堂上讲解一些故障的排除与维修方法,在实际的电路里是要看接触器工作的情况来判断具体的哪一条路径没有通电,从而看出这条路中具体是哪部分出了问题,最后判断元件中的线有没接错、没接好还是元件坏了等原因。
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我们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启发思考,用学过的相关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既是电工基础实践教学的补充,也是实践教学的延伸。例如,在讲完电工相关课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像焊接一些常见的简单电路,或者安装日光灯照明等之类的电路,甚至再复杂一点的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连接等等。当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的企业中去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学科讨论等各种专业方面的活动。如此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主体作用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习题就可以替代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得来的。
专业实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习的地方才是学生将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或者知识有缺陷,才能及时的补漏查缺;如果发现哪些方面的能力比较强,那么它就是今后求职的方向。
兴趣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结合既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让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从而实现了“教、学、做”三者一体化,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也在不断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电工课程教学改革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个教学改革逐渐趋向合理,注重了时代性和先进性,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了双向教学,增加了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实践实训教学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周主编,电工与电子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周绍编,电工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