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团队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时期的企业管理逐渐趋向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介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重要分析新时期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下的管理措施,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管理的对策研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越来越显著。企业信息化管理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加强了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变革创新,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企业管理中需要多加关注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分析问题找出应对策略。
1 浅谈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化指的是利用高端的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处理数据,并用于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管理,丰富了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如下。
1.1 企业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化工具,从而达到了智能管理的效果。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以及电子终端的发展,企业管理工作还可以从计算机终端延续到其他电子终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新时期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实现高效率的企业管理,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企业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逐步被我国很多企业所应用。
1.2 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是息息相关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一方面,我国企业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最大化。所谓信息最大化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终端机器等等,企业决策者能获取关于企业内部、客户、供应商等市场信息,以对市场、客户以及企业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通过信息化终端获得更为直观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存能力,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和创新水平。
1.3 信息化管理关乎企业生存与创新
信息化管理与企业竞争力息息相关,特别是新时期的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往往导致企业在缺乏竞争力,从而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淘汰。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管理能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我们都知道,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点,一个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只能在时代竞争中随波逐流,并不能从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导致企业管理工作迟缓,企业工作效率低下,从而丧失了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能力。
当企业迅速壮大时,原有的按职能部门管理企业的方式暴露出很多弊端。这时,管理流程创新作为一种不同于产品创新的另一种技术创新,更容易让企业实现稳健增长。IBM大中华区总裁指出:中国企业面对开发市场竞争的风险,针对关键业务,再流程创新中减少竞争风险、洞察新的商业模式、创造商业价值,已成为企业成长的捷径。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管理流程创新中获益。
2 新时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信息化管理的开展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不断积极面对新时期的企业管理问题,对外及加强交流,对内加强管理力度。近年来信息化推广不断加大,局域性施展的信息化管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点面式的信息化管理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信息化管理方式。由点向面逐渐推展开来,企业个体是点,各企业相互关联形成面,信息化的时代就要做到相互交流沟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但是要想发展就得开阔眼光,对外发展,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时代,企业不仅要在自己内部形成管理,也要全面发展。因此点面的信息化管理正在逐渐形成。
信息化的管理虽然慢慢发展起来了,但是在企业的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分析。首先,一些企业决策者没有信息化管理意识,认为人才是管理工作最为可靠的对象,依靠计算机并不能使管理工作简便多少,并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从整体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信息化的开展水平比其他的地区好很多,企业的实施力度也大于其他企业。
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也存在明显的缺点,有些企业急于求成,仓促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应该以管理导向为主要侧重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向导。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实事求是,从自身出发实施稳步展开,考虑企业的基础条件,从实用出发稳定发展。
3 新时期企业信息化管理对策分析
3.1 政府要营造环境,提高对信息化管理企业的支持
给企业更多地支持和帮助,明确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需求,是当今时代企业参与竞争,逐渐发展强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同企业之间的交流,关注企业的系统工程运作,了解细节,总体规划,分步进行,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承受力去实施推进信息化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政府应当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提升我国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对于处于刚刚发展起来的阶段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来说,政府要根据掌握的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与足够的支持与帮助,扶植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2 建立咨询评价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的支持体系
扶持建立一些对信息化管理需要的管理诊断,工程计划,管理监督,措施改善等方面的社会化中介机构。发挥各级的企业管理社会团体的作用,积极引导推进宣传,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项目做出指导和建议。从技术和管理队伍等多个方面给出监督管理和帮助。对信息化的管理服务单位的服务水平做出必要的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制约条例来引导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3.3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夯实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对于自身的内部建设要抓紧抓强,不能忽略了内在的因素,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更要加强对企业的内在建设。强化基础管理,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创新建设,积极应对时展需要,不断改革,不断总结,提出建设性的新目标,新要求。优化内部的管理氛围,加强企业人员的自我总结和反省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条例,不断优化管理环境,创建良好的氛围。以此同时,还需要提高企业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员工素质,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当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是需要循循渐进的,是需要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现状来定制相应的改革方案的。
3.4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队伍的建设
新时期优秀的人才才是企业应该重视的方面,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一个优秀的企业,出色的公司,必然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是信息化管理的重点。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用人策略,用人要精,用人要用在关键上。在提高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上,加强内部培训工作,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运用灵活的管理模式,不能照搬死板,强化专业力量,制定综合性的管理办法,信息化的时代,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要有具备足够专业技能的计算机技术性人才。一个好的团队加上优秀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很大的利益,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当然,要实现信息化管理,还需要企业购置一批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这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前提。
回顾这几年来在企业带领信息化团队的经历,可以说整个团队发展是非常快速的,不仅仅是人员数量上的增多,更是每个人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团队从最初仅能保持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即不出故障、不宕机的水平,逐步提高到了能够推动公司业务流程重组、改造,帮助集团信息系统来对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提高的程度。未来,信息化团队还会得到继续的发展,力争做到能够推动企业进行商业变革,帮助企业建立下一代商业模式的程序,这也是将来信息部门应该起到的一个作用。
4 总结与展望
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本文针对新时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根本应对策略给出了相应的分析,论述了当前的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给出了一些新时期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和应对建议。这要求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建立咨询、监理评价机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以及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
[关键词] 教学团队 ERP系列课程 SAP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可以看出,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对于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因此,学校应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学团队应该紧密联系学校的发展实际,结合各自专业特点,优化课程结构,协调不同课程之间关系,从课程教学质量入手,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主讲教师等方面下功夫,在精品课程建设上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本文结合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谈谈ERP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
一、教学团队的组成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不同角度来理解ERP。
1.从管理思想角度
ERP 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 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II)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2.从软件产品的角度
ERP 是综合应用了 B/C/S 体系、大型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成果,面向企业信息化(或数字化)管理的软件产品。
3.从管理系统的角度
ERP 是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制造资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以ERP相关课程教学工作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动,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ERP相关课程建设、ERP实训基地等建设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以及专业建设的队伍。
目前,教学团队主要承担企业资源规划、SAP Business One平台应用课程、SAP R/3应用课程、SAP R/3开发课程等系列课程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该系列课程既有ERP的基础理论课―企业资源规划,又有ERP的典型产品的课程―SAP Business One平台应用课程和ERP的高端产品课程―SAP R/3应用与SAP R/3开发课程,是发展较为完善和建设较为成熟的系列课程,企业资源规划课程是该系列课程中的基础而又核心的课程。系列课程构成如图所示。
根据学校的“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ERP基础理论,更注重ERP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技能。因此在课程总体设计时,既注重理论教学的设计又加大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典型ERP平台(SAP Business One)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对ERP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概念层次。另外,为了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针对那些对ERP感兴趣、想进一步深入理解或者想毕业后从事与ERP相关工作的同学,教学团队在《企业资源规划》理论授课结束后的实践学期,设置SAP Business One 平台应用课程,通过SAP平台强化学生ERP实际应用的能力,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同时针对学生对ERP高端知识体系的渴望,教学团队又开设了SAP R/3应用课程与SAP R/3开发课程。
基于这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总体设计思想,教学团队抛开了传统教学框架,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尝试。特别是2006年东软集团与SAP公司实现了战略合作,为教学团队的新型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与模式打下了基础。
东软集团与SAP公司的战略合作实现了将世界上著名的ERP供应商SAP公司的SAP Business One平台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体系中的飞跃,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知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学生讲解最优秀、最适合的管理方案;同时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学团队将SAP的开发技术ABAP纳入ERP的系列课程体系。
二、教学团队的特色
1.合理的教学梯队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梯次合理的队伍。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相对优化,团队中既有教学、科研骨干,又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还有相应的学科依托和支撑。
2.鲜明的团队精神
“让每一个人都成功”的理念是企业资源规划(ERP)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所倡导的团队精神,是整个团队的境界、追求、模式、标准的集中体现。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能够给予那些诚心、无私的奉献者以适当的回报,个人的价值也会因为这个团队而变得更大。民主和谐、理解信任、支持帮助,使团队形成有机的整体;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追求卓越,为团队的成功开辟道路;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同合作使团队目标得以实现。
3.明确的发展目标
“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应用型人才”是学院的培养目标,也是整个教学团队的发展目标。企业资源规划(ERP)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下,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成功和成才为目标,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中,设定明确、可行的教学改革目标,有相对集中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方向,工作有新思路、新措施,设计合理、实施有效。
4.显著的建设成果
通过多年不断地培育和建设,团队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建设基础和一定的教学改革经验积累,并取得企业资源规划省级精品课的标志性成果。教学创新团队同时取得较大的科研工作成果,并能够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引入企业资源规划(ERP)系列课程教学领域,有效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专业设置特色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列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支柱课程,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掌握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IT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开发及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本专业依托东北大学计算机学科优势、东软集团IT产业优势以及大连软件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环境优势,建立集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同时,通过学院与SAP公司的国际化合作,引进国际前沿的IT知识,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大量的SAP专业化人才。以此为契机,教学团队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培育与东软集团等公司的“校企合作”、“3+1”等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团队建设的创新性
1.学院强化IT技能实践、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根据东软的企业优势和软件学科优势,学院实施一种《面向领域的课程体系反向推导流程》,即根据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课程体系上,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以IT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为导向,采用素质、能力、知识的倒推流程,构建出全新的IT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以应用为导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有实验课、实训课、概念实习、技能实习、项目实习等多种形式。教学大纲按照“精讲多练”的模式,突出实践。
2.“1321”的教学管理模式
“1321”的教学模式,即1学年被安排成3个学期,2个学期基于案例的理论教学,1个学期的实践教学。根据学生专业学习进度情况,把整个学生在校实践分为概念实习、技能实习、项目实践、毕业设计四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均需进行答辩。“1321”的教学模式是学院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形式,它的实施加快了学生学业的进程,使学生有机会在SOVO公司、合作企业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践,保证了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广阔的视野。
3.以研发中心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训体系
研发中心是以项目研发及企业信息化实践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组织。研发中心是以完善的组织体系结构为支撑,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后盾,以培养与企业实现无缝链接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生实践平台。研发中心下设研发部,商务部,SAP事业部和研究生部。其中SAP事业部以学习、研究SAP的ERP产品为主要工作内容,辅以项目实践,主要分为SAP Business One和SAP R/3两个方向。研发中心最终由信管系专职教师负责,各部门由具有相关资质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在时时处处贯彻信管系的亲情教育精神的同时,集中的内部培训和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保障了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发中心致力构建与企业协作的桥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经验,真正的把时下的大学后教育移到学历教育中来。
参考文献:
[1]孙福权王晓煜吴迪王琨:企业资源计划(ERP) [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2]温涛梅丛银:Neusoft/SAP Business One 敏捷商务解决方案[M].大连:东软电子出版社,2007
近几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实现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发展的目标。
为了强化在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业务的处理能力,也为了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认识,各高职院校开始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从2011年至2014年,各省教育厅也开始将能够运用会计软件处理企业业务纳入高职的会计技能比赛中。
作为重点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让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需要,但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不足。
1.1 师资力量薄弱。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而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里会计电算化的教师不并多,大部分电算化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基本上都是从相关专业中经过短期培训出来的,而既懂会计又熟悉计算机知识的教师更在少数,这样在高职院校中常出现电算化教师短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1.2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由于会计电算化教师大部分都是从短期培训中出来的,所以很多知识需要他们自己边教边学边摸索,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仅仅是按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而且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外出学习机会少,缺乏与同行间的学习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1.3 教学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高职院校中,机房多为公共机房,为了便于管理,基本上都安装了相关的还原软件。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所有的学习环节都具有连续性,因此,学生的操作数据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备份,就会导致下次实训课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1.4 教学实践环节不足。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性,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其一,高职院校在安排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会计实训课程一样进行集中实训,这样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进度,有时会导致课程匆匆结束,没有深入学习。其二,没有安排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同步进行的实训。这样不利于学生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的操作技能。
2 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提高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质量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错误中进步,除了学生要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业务处理外,还需要学生掌握操作过程中常见故障解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加强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①演示过程故意设些错误障碍。会计电算化教学一般采用的是边讲解边演示的教学方法,在演示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错误障碍,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并进行修改,这样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②学习团队及教学进度表相结合教学。虽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讲解很详细,但是学生在实训操作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并且很多是重复的问题,就会造成教师授课的负担,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更好地提高。因此,需要我们不定期进行各小组之间的实训竞赛,以团队计分,计入学期末的总评成绩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加强了团队意识。(附教学进度表)
组别: __________学习进度表
[姓
名机位][任任任任任 你的小组自查 考核(分a、b、c
务 务 务务务疑难点 (分a、b、c三级) 三级)主要错误][项目][任][进][度][务]
③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双向控制。由于机房上课不同于教室上课,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时就可以利用机房教学软件,对学生上机进行控制。
④典型疑难问题示范讲解。对于学生共同的有疑问的问题,可以统一利用一次课的时间,再次进行演示讲解。
2.2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其一,在课时安排上,能集中实训,或一次能连四。其二,在学生毕业实训时,能手工和电算化结合实训,并且在会计管理软件的实训中不可单一,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市场上常用的会计管理软件,比如,金蝶,管家婆系列,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单位后很快适应工作中的需求。
2011年,云南铜业玉溪矿业的数字化铜矿山与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建设试点工程,入选工信部的首批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重点推进项目;同年,工信部公布了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的名单,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MES信息化项目从全国8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一切,不仅得益于企业在自主研发道路上的努力和探索,更得益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浴火重生。
完善管控流程,强化IT治理
纵观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铜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历程,2008年成为其信息化转型的关键期。在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关口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云铜集团还面临着一系列困境:起点低、差异大、认知低、要求高;无组织、无管理、缺技术、缺人才。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云铜集团面临着业态多元、管控模式多样的挑战,迫切需要完成4个转变:
(1)从重视销售收入转向重视利润和效益;
(2)从注重提高冶炼产能转向重点实施资源战略,加强矿山建设,提高原料自给率;
(3)从粗放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靠管理创新增效;
(4)从强调做大转向致力做强,走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为此,云铜集团制定了一系列IT发展战略,描绘云铜集团未来的宏伟蓝图。
首先,重新了构建组织架构,完善了管控流程。其次,紧紧围绕基础建设,在网络、数据中心、安全以及在灾备方面展开项目。第三,通过初级应用提高员工办公效率效率、改变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
(1)云铜集团建成3个视频会议中心、39个视频会议节点。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赤峰云铜、雪域高原的迪庆矿业、世界屋脊的拉萨天利等所属企业都能够通过电视传输画面,清晰、近距离地参加会议。
(2)云铜集团协同办公平台以OA系统为主,RTX即时通讯系统、短信系统、邮件系统与OA系统整体配合协同运作。通过LDAP服务器和活动目录域控制器,对用户身份进行统一认证。
(3)企业门户。
云铜集团企业内部门户包括信息门户,知识门户、应用集成、代办集成、协同平台、报表中心,单点登录、搜索等功能。在同一UI和VI风格的基础上,涵盖了总部和所有下属单位。
(4)经营管理系统。
经营管理系统在同一财务部,生产部、营销公司的数据提报口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把全公司生产、营销、财务的业务数据和主要经济指标及走势图标提报给公司相关领导,为其经营决策分析童工支持和帮助。
(5)实现OFFICE系统,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工程制图软件等的正版化。2010年7月21日,国家九部委(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国版联[2010]1号文,授予云铜集团“全国软件正版化工作示范单位”称号。
强化前沿性与技术引领性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云铜集团充分结合IT行业各类公司的特点,采取了“大+小、外+内”的合作方式进行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一般选取一家IT公司、一家本土IT企业,配合内部IT团队开展信息化建设。其中,国际一流的IT公司可以确保企业整体架构,规划、项目组织的前沿性和技术的引领性;本土IT企业能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支持,降低建设成本;IT团队能更好地做好后期系统运维。多年来,云铜集团投资上亿元,完善了内外网,建立了OA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云铜股份ERP,MES,玉溪矿业大红山数字化矿山,4S1P等系统;同时架构IT核心技术组件、加强团队建设,确保运维效果。这些系统的建设和举措,不仅让云铜集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更加强了云铜集团内部的管控力度,为集团内各领导层的正确科学和迅速决策提供了参考数据,推动了企业向两化深度融合迈进。
云铜股份的全面信息化建设项目灵活实现铜冶炼的“金属平衡”体系;采用“铜、金、银”拆分多金属线的方式进行生产物料(包括原料、产品、在产品等)的管理。2011年,MES系统获国家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称号。IDC进行项目评估后评价,该项目的五年收益率是325%,投资回收期是1.9年,即到2012年下半年所有的投资即可收回,开始产生净收益,五年的累计净现金流是1.8亿元。
根据铜冶炼材料和电解铜销售的模式及云铜集团营销的方式,云铜股份还在ERP项目的基础上,将公司内部管理触角延伸到港口、外站、铁路站等异地库存,建设了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支持企业内部矿山企业和冶炼企业的业务协同,辅助冶炼厂原料进厂及出厂物流数据的管控和结算,建立了云铜股份的电子商务前台网站(原料供需信息、结算品位信息、产品销售信息)以及电子商务的后台管理系统(原料采购管理、产品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品质管理、结算管理等),实现了内部市场的电子商务运作。
同时,为了强化管控、整合流程、优化协同,推动管理、实现科学决策,云铜集团自2008年底就开始筹划4SIP项目。2010年5月,该项目被列为云南省2010年重点培养的信息化示范企业支撑项目,同时入选云南省十二五项目集群规划项目库。并获2010年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扶持资金400万元。
据了解,云铜集团4S1P项目在云铜集团,云铜股份及下属企业进行实施,其内容包括:集团财务管理系统实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施、集团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总体架构设计、集团生产管理系统实施和企业门户平台措建。
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
在云铜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集团不断平衡局部和整体规划,以小见大,充分发挥个人、团队和部门的最大功能,其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公司CEO直接挂帅CIO,由于CEO对公司信息化规划、重点项目的推进都亲自参与,能够充分发挥决策作用。
同时,云铜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进步离不开核心部门管理信息化。云铜集团规划发展部负责整个云铜集团的发展战略制定、产业布局规划、经济政策研究、改革发展、结构调整、管理创新、运营转型和法律事务等工作。将信息化建设划入规划发展部进行管理,是确保云铜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势推进的根本保障。
2009年,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汽集团)成功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开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成功购买欧美汽车先进成套技术先河。此次收购获得了完整的萨博产品与技术开发体系,为北京汽车高起点发展自主品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绅宝就是北汽集团在全面吸收萨博知识产权后,依托总投资60.18亿元的现代化绅宝生产线,在严格质量把控下推出的,代表了北京汽车实力的国产B级车。绅宝汽车的推出,可以说是北汽集团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
IT助推北汽提速
北汽集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北汽集团已经成为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2010年,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大型企业发起组成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北京高端制造业。
2012年,北汽集团累计销售170.1万辆,同比增长10.3%;生产167.3万辆,同比增长10.5%;营业收入达到了2100亿元,利润170亿元,综合经营指标排名行业第四,已经成为北京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支柱。
据悉,“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的目标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目标,坚持国际合作和自主发展相结合,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全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
竞争力从何而来?来自齐全的产品线、完整的产业链、合理的企业结构和布局及高效的管理。在这些因素背后,信息化建设成为北汽集团快速发展的助推剂。
北汽集团信息技术部部长李晓龙表示,自2011年以来,以自主品牌乘用车研、产、供、销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建设为代表的北汽集团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北汽集团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全覆盖,实现了其他整车企业8-10年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先后建设了PDM、ERP、MES、DMS、SRM等核心业务系统。
“这一波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整个北汽集团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了财务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实现了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控,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精益制造的管理水平。”李晓龙说,北汽集团信息化建设完成了从信息系统贫乏期向成本中心的过渡,下一阶段的目标是要朝着管理中心发展。
据悉,北汽集团在信息化“十二五”总体规划中提出,要通过PDM、ERP、CRM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继承,实现北汽集团在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领域的全面支撑,并以此形成信息化建设与业务优化的互动发展。“各项信息系统不但要满足近期业务发展的需要,还要结合北汽集团将来业务的发展,来长远规划信息系统的扩展性,使其成为企业精益管理的有效工具。”李晓龙说。
正是在这样的总体规划之下,李晓龙带领着他的团队,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协调、资源共享、树立标杆、效益驱动、小步快跑、稳步前进”的规划原则,组织实施北汽集团的各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
李晓龙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形成贯穿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采购物流、销售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完整价值链集成,以辅助集团领导决策,支持企业战略实现。同时,北汽集团的IT部门会逐渐向管控中心和创新中心发展,并在未来形成具有一定能力和规模的专业化信息技术团队,实现将信息技术打造成北汽集团一项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让IT和业务匹配发展
李晓龙表示,在日常工作中他一直在努力避免“IT无用”或是“IT万能”的错误观点。
“信息化部门更像是发工具的人,业务部门要种树,我们给人家提供铁锹;业务部门要浇水,我们就给人家提供水桶。而不是在人家需要水桶的时候,强迫对方使用铁锹来浇水。企业发展遵循木桶原理,信息技术部门不能仅仅抱着技术片面地强调自己是企业发展中的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公司决策层找到企业发展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实现和业务的匹配发展。”
正是李晓龙的这种理念坚持,让北汽集团信息化建设在初期阶段,围绕战略、能力、组织等内容,实现了高起点建设,夯实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得以保障后续的高速发展。李晓龙专门列举北汽集团OA项目推广的例子。“近一两年来,由于大家对无纸化办公的要求一下提高起来,对于OA系统的压力也瞬间增大了,幸好我们之前就已经把架构搭好了,保证了系统的扩展性,不管是增加新的功能,还是说需求突然就爆长,我们都可以应对自如。”
在谈到未来北汽集团信息技术部门的发展时,李晓龙特别强调,未来北汽集团的IT建设将会走上一条外部实施与自主开发相结合道路。“IT要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东西。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必须有一些东西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首先要建自己的开发体系。我们可以先从小系统出发,比如说人力资源系统,然后逐步扩大到核心系统,掌握核心的代码。而且核心代码掌握在自己手里以后,就不会受制于供应商,整体建设成本也会降下来。”
在李晓龙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没有和家人一起好好过过一个元旦假期。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往往都是各种系统上线切换的时候。这个时候,李晓龙往往都是和各个一线业务部门一起度过的。“随着系统成功上线部署,当系统中第一台车发出去的时候,那时的感觉真的是不一样。就好比你生了一个孩子,然后突然间长大了,会让人觉得挺爽的。这种爽的感觉不是来自建设了多少成功的信息系统,而是在于在这建设的过程中,自己和团队,自己和业务部门、跟技术提供商一起,在一个战壕里面摸爬滚打,大家相互尊重,把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的体验。”
IT的价值来自尊重
在李晓龙的办公室,贴着两幅大型的图标,整整占满了半面墙,上面不但有北汽集团信息技术部的分工、年度工作目标及信息化团队建设理念等内容,除此之外还标着几个大字——“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尊重”。
李晓龙说,这几个字正是北汽集团信息技术部的工作理念。提出这样的工作理念,是在自己刚来到北汽集团组建信息技术团队的时候。当时,一切工作正面临着从头做起,需要梳理出一个工作的整体思路。
“IT部门是一个技术部门,而我们刚刚开始建这个团队的时候,人员非常少,加上我自己才两个人,所以不可能搞什么‘人海战术’来建设各个信息系统。于是提出了专业化的理念,即每个人必须是专家,甚至是一专多用的‘特种兵’,来做一些最有价值、最核心的工作。”李晓龙说。
据悉,北汽集团正在进行IT运维ISO20000认证的工作。这在国内制造行业里是比较少见的,特别是甲方来做这样的认证,北汽集团可以说是先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李晓龙认为,就是要以此来实现信息化建设“标准化”。
“一方面,标准化工作可以让我们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借鉴到国际先进体系的优势,减少建设中走弯路的几率。通过ISO20000的认证,可以对全部流程清理一遍,查漏补缺,完善一些制度。就好比我们有一条防线来阻挡敌人的进攻,原来我们可能只是部署了弓箭手,但是通过认证工作,我们会找到新的弱点,在这地方再建设几个堡垒,那整条防线就更加严密了;另一方面,通过认证,我们希望能建立起标准化的信息服务体系,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章可循,所有的员工按照这个流程制度去做工作,即便人员流动也不会带来业务的中断。”李晓龙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就有尊重的需求。在李晓龙看来,“尊重”对于北汽集团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及信息技术人员而言都显得至关重要。“信息技术部门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客户服务的价值,这里的客户不但覆盖了北汽集团内部的用户,同时我们将其延伸到了我们的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经销商。这种从内到外的延伸,尊重是第一位的。如果我们每个IT的员工,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话,而不是说从尊重的角度去为这些用户分扰解难的话,那么IT技术人员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了。”
所以在选择信息技术人才的时候,李晓龙特别注重个人的沟通能力,他认为,只有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素质,才能将“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尊重”的理念执行下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一名IT人员,第一他要有专家的风范,第二做事要规范,第三要有成本节约的意识,第四懂得尊重,那么这样的IT人员不管到哪里,都具备了新时代IT人的特质。”
“尊重”对于北汽集团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及信息技术人员而言都显得至关重要。
采访手记
平衡的智慧
李晓龙从事信息化工作已经有13年的时间,在他看来,作为一名IT主管,必须具备两个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