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第1篇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1]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谓问题丛生,具体表现如下。

    1.选修模块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围绕这五个系列,各个学校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选修模块,如“论语选读”、“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总体来看,这些选修模块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存在的缺陷。首先,选修模块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显然,选修模块的狭窄视野必然带来学生学习视野的狭窄。其次,选修课程模块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我国普通高中需要完成两个层次的教育任务,“第一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国家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使之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第二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高三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选择而分别进行升学教育与择业就业教育”[2]。而从现实来看,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只是关照到第一层次教育任务以及第二层次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这样,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时间保障不足。大多数学校往往在高二学年集中实施选修课程,以致学校无论如何加快速度,最多只能开设三个或四个选修模块。而《课标》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三个模块。”[1]显然,时间的保障不足可能带来选修模块的“走马观花”以及学生学习的“消化不良”,并且给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带来巨大的压力。

    2.选修模块限制有余而自由不足

    区别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其主旨在于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由与选择是选修课程的最大特征,这也是落实选修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囿于传统认识、教学设施、教学任务、教师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学在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上作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概况为三种:一种是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明确要求只开设与高考内容相关的几个选修模块,并且要求全体学生都选这几个模块,如此导致选修课程“名存实亡”,湮灭了选修课程的本真含义和价值。一种是由于学校师资、教学设施限制,或没有更多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或没有更多的教学场地提供给学生走班、自由选课,因此,学生只能“看菜吃饭”,统一时间、统一教室、统一教师指定选修课程。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必修课程任务繁重,高三升学压力较大,许多学校干脆大量挤占和压缩选修课程的时间,使选修课程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课程设计层面。

    3.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1]。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教师在选修课教学时,照常按照惯性思维大肆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至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意识等等或无从顾及或视而不见。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如开设“诗歌与散文”模块时,许多教师就选择古代诗歌、文言散文或诗词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开设“小说与戏剧”甚至“文化论著研读”模块时,也是把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专项训练的宝贵题材。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优化思路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优化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调控以及各选修模块之间最优化的组联方式。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凸现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课程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模块实施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言,“走班制”应当是选修课程实施的最佳方式。然而,考虑到高中教育需要保障相对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条件限制,高中选修课程实施要完全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转到理想化的“走班制”,在当前多少是不可实现的。因此,实行“双轨并行”应当是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路径。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模块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模块)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并打乱e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在选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安排上,许多中学基本上是先上完必修课程后,再集中开设选修课程。这种安排的弊端在于必修课上得太匆忙而没落到实处,而选修课过于集中导致学生身心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实行“同步穿插”的方式进行,即在时间上适当同步,在内容上必修与选修相互搭配,交叉安排,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拉长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在高中12个学段内(将以往的学期制改革为学段制,一学年分为4个学段,每个学段10周,其中9周学习,1周考试),第3~5学段开始设置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必修与选修同步穿插的课程实施模式,会给学生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上带来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中观结构——构建“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组联模式

    高中阶段,“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必修课程是主要和核心,选修课程只能是“锦上添花”,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选修课是在约束性下的选择性修习。因此,在高中12个学段的划分范畴内,学校在第1~2学段可只开设必修课程,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语文习惯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语文常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必修学习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的培养。第3~5学段可以开设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学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扎实,不能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性的选修模块,以防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二是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一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了可能;二是必修任务大多已完成,有充裕时间集中选修,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可在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主要解决高三学生分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选修课程模块组联模式,通过兴趣选修模块进入限定选修模块,再到专业提升和择业就业准备选修模块,模块切换频度适中,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更注意关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适当控制选修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3]可见,各个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遴选。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 必修课 选修课 语文教学

开设选修课是实施新课程一个最大的亮点之一,它打破了以往传统那种固定的单一的课本模式,不仅增加了语文学科的广度和深度,也拓宽了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新时期学生语文的个性需求。选修课也为我们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但同时也给我们语文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上好选修课?选修课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怎样的?选修课与水平考试、高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永州一中的语文老师已经努力探索了四年。归纳起来,以下几点是我们体会较深的。在宏观布局上,一是深入地钻研新课标;二是科学地安排时间;三是明确的分工协作。在课堂操作上,注意了选修与必修的联系;强调了选修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探索了选修与高考的关系。

先讲宏观布局:

一、深入钻研新课标

新课标是我们老师课改的指针。人人都有新课标,个个都研读新课标,每次集体备课都讨论新课标,这是实行新课标最初两年我们语文老师的常规“节目”。研读它是为了熟悉它,熟悉它是为了实践它。去年高考结束之后,我和几位老师利用暑假时间,在省市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新课程理念来研究教材,许多原先模糊的认识都变得明朗起来。对选修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新型师生关系的处理,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施,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上期开始,一中全校正在举行全员参与的以贯彻新课改理念为宗旨的上课竞赛,它必将进一步推动一中的老师更加深入地钻研新课标,实践新课标。

二、科学地安排时间

按照课程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时间分别是1.25学年和1.75学年。这当然是理论上的,如果按照这个进度,我们就没办法复习了。我所说的时间有三层意思,一是教材规定使用的时间,二是教师实际上课的时间,三是阅读与训练的时间。区分三个时间概念是为了突出选修课的特点,突出选修课的重点,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教材规定使用的时间,仅供参考。假如教师上课时间和学生阅读与能力训练(不是考试)的时间是3:7,那么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自我解读文本,发表见解,体验情感。当然这个时间不是权威的,不是唯一的,与学生的层次有关。但只要我们的老师认认真真研读了新课标,明确了选修课的要求,课堂时间分配也会相对合理,至少不会把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

三、明确分工协作

这是对备课组的内部机制而言。这种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集思广益、效果显著。集体备课是交流经验、协调进度、交接任务的过程。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不同之一在于,它既可以逐课上,也可以整个单元一次性上。所以分工协作显得十分重要。

再讲具体的课堂操作,也讲三点:

一、注意了选修与必修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句话说出了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区别与联系。必修课侧重于知识的掌握、积累与运用,而选修课更看重对知识的理解、感悟、体验、实践与探究;必修课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基础,通过学习做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而选修课更看重学生在选择后的兴趣培养、体验拓展、探究纵深,以及更鲜明的自主性;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教学方法更多地体现选择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照顾到学生的兴趣与要求,但两种课程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以必修①—⑤的“表达与交流”部分与《文章写作与修改》为例,前者具有普及性、一般性,后者明显侧重于技巧和能力,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挖与提高。所以对《文章写作与修改》这本教材,建议老师们不要专门花整块的时间讲授,只要在作文写作与讲评的指导中有针对性讲授,突出在“表达与交流”的基础上的技巧训练就可以了。这样就既不会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会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

二、在教学中强调了选修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提出选修课“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他们有疑敢问,有疑善问,有宽广的多元文化视野,学习阅读、鉴赏、探究、表达、交流的多种方法,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增加个人文化底蕴;以《新闻写作与实践》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写作实践能力;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外国小说欣赏》为重点,兼顾校本教材《柳子文学》,主要培养学生文化遗产、外来文化的借鉴能力、探究能力、综合学习能力。

三种能力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层次。

三、探索了选修与高考的关系

选修的内容同高考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开设选修课同提高学生素质适应高考并不矛盾,但实际操作时又有难度,有些矛盾会凸现出来。通过对两年的湖南卷分析来看,选修课有哪些要求,高考就会有哪些考查。高考的内容是有严格要求的,要兼顾必修选修的存在,要突出选修课的重要,因此选修课不能随意上,不能太宽泛,必要的时候,要针对高考来上。只要对照2010年湖南卷与选修教材,就会发现,试卷上处处有选修教材的影子。高考作文《早》,在《文章写作与修改》的第7–31页,能清晰地发现它的影子。选做题在考查《外国小说欣赏》和《新闻阅读与实践》,第19题一道探究题8分,虽然来自文学类作品阅读,但就探究能力而言,却是突出选修课的宗旨。至于古诗文默写、阅读理解、欣赏,必修选修兼顾的痕迹非常明显。仅以文言文《诸葛孔明》为例,它既是必修⑤名著导读的内容,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蜀相》《书愤》的内容。2011年高考来自书本的痕迹同样很重,必修选修也是各占半壁江山,在此就不赘述了。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第3篇

可以说,选修课的开设为高中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界,也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它从教育理念到课程文化,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理想并不等同于现实,必须看到,选修课的实施实践并不那么美好。选修课的实施,正处在摸索阶段,一切皆有可能又无从下手,使得一线教师往往感到迷茫。

选修课的核心在于课程的选择性,选课是选修课的第一个层面,这是毋庸置疑的。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福建省大多地市选用人教版选修教材,根据这一要求,总共编选了16本教材。教材如此丰富,课时如此有限,如何选课就显得至关重要。选课由谁来选?选课的标准是什么?选择怎样的内容?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说,只有掌握好选修课的“选法”,才有可能实现选修课的目标。

一、兼顾教师与学生的选课意愿

选修课由谁来选?答案似乎很明确:由学生来选。可是,从选修课的实施现状来看,似乎并非如此。首先,选修课所用教材均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参与到这个选择的过程;其次,选修课设计中提到的在课程自由选择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这种师生均非常感兴趣的形式,由于学校考核制度与硬件条件的制约,在大多数学校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书面字眼;再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选课有绝对的话语权,老师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非常便于操作,也非常自然。这样,选修课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特征就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那么,是否应该把选课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似乎符合选修课改革的精神,但是不现实。在走班制受到种种制约无法在中学普及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目前最佳的选择。班级授课制是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和喜好的。在采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放手让学生选课可能会彻底搅乱学校的教学秩序。

因此,选课必须兼顾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师集中统一,既要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个人兴趣爱好,又要考虑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进度的推进。在高二上必修五的课程即将结束时,将选修课程向学生公布,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在选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从两轮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小说类的选修内容比较感兴趣,选择小说欣赏的学生相对较多,此外选择《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的学生比较多。其次,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的问题进行选择。比如《语言文字应用》学生选得比较少,但实际上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比较匮乏,语言运用方面的短板是制约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最好能进行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学习与训练,所以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些比较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再次,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选择。比如《先秦诸子选读》、《中外传记选读》和《新闻阅读与实践》。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一个选择。比如学生选择了《中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总共九个单元,选编了古往今来十八部小说,其中大多是长篇小说。倘若整本教材都学习的话,其他选修课程就不用学习了。因此,教师要进行选择,择其精要而教授。

二、兼顾课内整合与课外延伸

语文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开放性,语文学习的课内与课外似乎是很难界定的。语言学习无处不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有道理。美国中学就没有所谓的“语文课”,他们认为在任何学科都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与机会。因此,在选课时,可以有效利用教材,精心选择,大胆取舍,做好课内资源的整合,同时还可以拓宽视野,纵深挖掘,将选修课延伸至课外。

课内的整合在于通过求同存异,将知识归类、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可以将所选诗歌进行归类整合。比如按照题材、诗体、诗人、时代、内容等。按题材编排,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记游诗、励志诗等。重新归类后,学生可以循着不同题材的诗歌,进一步明确其各自的特点及风格,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在学习散文部分的第一单元时,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按照这一主题,可以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同题材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白在塑造形象方面,诗歌散文是各有特点的。

课内整合是对教材横向的处理,而如果要纵向挖掘,就必须进行课外的延伸。课外的延伸首先是知识、内容的延伸。比如,《中国小说欣赏》选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情真意切释猜嫌》,凭这么一个片段不可能真正了解《红楼梦》,因此必须适当地进行课外延伸。

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不仅是知识内容的延伸,更应该是能力的延伸。比如:通过知识的延伸,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整理、概括、归纳、分析的能力。比如《文化论著研读》不仅要“整体了解论著内容”、“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要“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由此,选修课走出课堂,拓宽学习的渠道,尝试各种有利于学习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兼顾个性发展与高考备考

选修课关注的是学生个人兴趣与个性化发展,着眼于处理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志向和职业潜能的关系,因此选修课教材的编选是审美与实用并重,共性与个性并存。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行的人教版选修课的16本教材,都与高考的考试要求息息相关,只是有些关系直接,有些关系间接。因此,选课时应该兼顾个性的追求与高考备考。

高三的复习内容庞杂,任务艰巨,如果能够在高二选修时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考点有序地“化整为零”地进行渗透,高三复习就会轻松许多,从容许多。而且,从福建省高考的考试要求来说,有许多考点的复习是不能留待高三才进行的,比如“文化经典”的复习,绝非高三几个星期就可以完成的。选修课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将高考复习“化整为零”的平台。

在现行人教版选修课教材中,《先秦诸子选读》对应的是“文化论著”考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应的是“诗歌赏析”与“文言文阅读”考点,小说类欣赏与散文类欣赏对应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新闻、传记等选修课程对应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语言文字运用》对应的是“语言运用”考点,《文章写作与修改》对应的是“作文”考点。这些对应关系十分密切,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关于“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分别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正好与诗歌赏析的三个考点相对应:赏析古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赏析古代诗词的形象、意象、意境,赏析古代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相关的考点,但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莫大帮助。因此,在选修课的选课与教学过程中兼顾个性的发展与高考的备考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等教育;修辞教学

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是中等教育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说法,就是修辞能力。”修辞能力强的人,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达到预期目的。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以指导学生判断修辞格为主,不少人误将修辞格看成是修辞的全部内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的这样一个工作过程。要使修辞达到预期的效果,选择语言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应该围绕“选择语言材料”这一中心来进行。

选择语言材料的原则——修辞教学的基本内容

要准确地选择,必须把握选择的原则。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

符合题旨、力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是修辞的首要原则 学生若能掌握这一原则,在分析别人的作品时,就会下意识地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会其意”的同时“悟其巧”,在“悟其巧”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深刻涵义的理解;在言语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更好地为表达内容服务,而不是为了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而修辞。

切合语境、得体,是修辞的又一原则 一切修辞活动都是以适应语境为先决条件,检验修辞效果也要以语境为依据。学生只有明白修辞切合语境、得体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利用语境,根据语境去选择语言材料,甚至主动创造合适的语境,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还要切合语体 语体对语言的运用有制约性,某些词语、句式、修辞格等常常与某一语体相适应,修辞必须符合相应的语体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不同语体的修辞特点,并掌握这一原则,才有可能在运用语言材料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同义形式选择——修辞教学的重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言同义形式中进行选择和调整,是最普遍的修辞现象。有效运用语言的核心问题是对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语言的同义形式包括同义词和同义句等固定的同义形式,还包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构成的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其基本语义的语言同义形式,即临时同义形式。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首先来自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词语的意义,掌握和辨析词语的意义,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最基本条件。

正确运用同义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最为重要 同义词的差别,有的表现在语意的轻重或者程度的深浅上,有的表现在词义范围的大小和适用对象的不同上,同义词往往还具有不同的色彩,因而它们在使用场合上也各不相同。要准确地选择,就必须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教师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准确辨析同义词的差别,以便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能够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词语。

实词和虚词,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辞效果 应该根据目的、语境和语体等进行正确的选择。例如,要把人或事物表现得具体、生动形象,就必须认真选择动词和形容词。

要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有表现力,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句式中有些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选择句式,不但要考虑说话或写作的目的和侧重点,还要考虑上下文之间的递接关系,并且要切合语体的特点。学生只有做到对各类句式心中有数,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指导学生了解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掌握它们的表意作用和修辞效果,是修辞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同义形式的选择还包括修辞格与非修辞格的选择,以及修辞格中这一辞格与那一辞格的选择 理解和运用修辞格,是修辞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同类型的修辞格有不同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对不同特点的修辞格要采用不同的理解方式,或通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或结合语境,对句子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根据语意强调的重点、语言的气势、语脉的连贯等方面来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其“意”,品出其“巧”,使学生通过欣赏他人的技巧,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并通过模仿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比较——修辞教学的有效方法

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一直是由古今中外众多的优秀读物和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构成的。课文中提供了运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的范例。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比较法,容易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不同文体比较 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各有不同的写作目的,运用比喻的要求也不一样。记叙文多在感性方面使用比喻,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如临其境;说明文侧重于理性,目的是增强说明效果;议论文则是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长江三峡》、《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和《拿来主义》分别为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少的比喻句,将这三篇文章的比喻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在欣赏作品语言技巧的同时,感悟到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重要性。

同一内容、不同作家、不同写作目的比较 例如《荷花淀》的作者为了突出水乡游击战的特点,巧妙地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荷花比作“哨兵”,暗示着荷花淀即将发生一场伏击战,体现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的作者寓情于境,将暂得片刻逍遥的喜悦之情,挥洒在静谧醉人的月下荷塘的美妙之中。文中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舒展挺拔之美;将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体现荷花之美。两篇作品都以荷叶和荷花为本体,由于作者写作目的不同,喻体也不一样。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形象地认识到修辞必须切合题旨的道理。

同一作家、同一作品比较 例如,郭沫若的《梅园新村之行》中有两句感情色彩非常鲜明的句子:“特种任务的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三十号的周公馆,应该是这儿的一片绿洲了”。“狼犬”的比喻和“眼睛”的重复,突出了特务多如牛毛,到处都在窥伺盯梢,体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作者深情地赞颂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周公馆”是“一片绿洲”。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领悟到:选用什么样的事物作喻,受到选喻者的情感和对该事物褒贬态度的支配,修辞要注意感情色彩。

不同句式比较 语言大师和著名的作家都非常重视通过选用合适的句式,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如郭沫若在修改《屈原》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屈原深受冤屈,迫切要求申诉的心愿,将原来的疑问句“大王,可否容许我申诉”改为祈使句“大王,请容许我申诉”。又如鲁迅的《祝福》,在祥林嫂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的情节中,四婶先后有两句意思相同但语序不一样的话:“祥林嫂,你放着吧”和“你放着吧,祥林嫂”。第一句是常式句,第二句是变式句。学生通过结合语境比较这两个句子的表意作用,不难发现,变式句根据题旨、语境的要求,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句式的表意作用,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替换词语比较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此在学习者的方面,就必须知道了“不应该这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鲁迅的《药》中交接“药”与“钱”的情节,用词非常精确,表现力极强,对体现人物性格特征起重要作用。“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如果教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同义词分别替换上述句子中的动词,并比较原词与替代词的不同表达效果,从替代词的表达效果中悟出“不应该这么写”的道理,将有助于学生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体会到恰当选择同义词的妙处,而且对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的情感,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适合比较教学的内容 如材料相同、体裁不同的文章比较,不同作家写的同一题材的文章比较等等。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习,随时随地留意各种修辞现象,还可以在课堂上预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再让学生从生成的答案中,将成功的修辞与失败的修辞进行比较,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准确、得体地传情达意,需要将所学修辞知识与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断实践。运用比较法,可以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形象地认识锤炼语言、选择句式以及合理运用修辞格的重要性;在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的同时,养成认真推敲、仔细选择的良好习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2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2]《修辞》编写组.修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范文第5篇

 

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是中等教育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说法,就是修辞能力。”修辞能力强的人,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达到预期目的。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以指导学生判断修辞格为主,不少人误将修辞格看成是修辞的全部内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的这样一个工作过程。要使修辞达到预期的效果,选择语言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应该围绕“选择语言材料”这一中心来进行。

 

选择语言材料的原则——修辞教学的基本内容

 

要准确地选择,必须把握选择的原则。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

 

符合题旨、力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是修辞的首要原则 学生若能掌握这一原则,在分析别人的作品时,就会下意识地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会其意”的同时“悟其巧”,在“悟其巧”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深刻涵义的理解;在言语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更好地为表达内容服务,而不是为了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而修辞。

 

切合语境、得体,是修辞的又一原则 一切修辞活动都是以适应语境为先决条件,检验修辞效果也要以语境为依据。学生只有明白修辞切合语境、得体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利用语境,根据语境去选择语言材料,甚至主动创造合适的语境,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还要切合语体 语体对语言的运用有制约性,某些词语、句式、修辞格等常常与某一语体相适应,修辞必须符合相应的语体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不同语体的修辞特点,并掌握这一原则,才有可能在运用语言材料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同义形式选择——修辞教学的重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言同义形式中进行选择和调整,是最普遍的修辞现象。有效运用语言的核心问题是对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语言的同义形式包括同义词和同义句等固定的同义形式,还包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构成的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其基本语义的语言同义形式,即临时同义形式。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首先来自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词语的意义,掌握和辨析词语的意义,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最基本条件。

 

正确运用同义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最为重要 同义词的差别,有的表现在语意的轻重或者程度的深浅上,有的表现在词义范围的大小和适用对象的不同上,同义词往往还具有不同的色彩,因而它们在使用场合上也各不相同。要准确地选择,就必须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教师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准确辨析同义词的差别,以便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能够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词语。

 

实词和虚词,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辞效果 应该根据目的、语境和语体等进行正确的选择。例如,要把人或事物表现得具体、生动形象,就必须认真选择动词和形容词。

 

要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有表现力,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句式中有些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选择句式,不但要考虑说话或写作的目的和侧重点,还要考虑上下文之间的递接关系,并且要切合语体的特点。学生只有做到对各类句式心中有数,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指导学生了解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掌握它们的表意作用和修辞效果,是修辞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同义形式的选择还包括修辞格与非修辞格的选择,以及修辞格中这一辞格与那一辞格的选择 理解和运用修辞格,是修辞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同类型的修辞格有不同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对不同特点的修辞格要采用不同的理解方式,或通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或结合语境,对句子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根据语意强调的重点、语言的气势、语脉的连贯等方面来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其“意”,品出其“巧”,使学生通过欣赏他人的技巧,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并通过模仿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比较——修辞教学的有效方法

 

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一直是由古今中外众多的优秀读物和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构成的。课文中提供了运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的范例。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比较法,容易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不同文体比较 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各有不同的写作目的,运用比喻的要求也不一样。记叙文多在感性方面使用比喻,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如临其境;说明文侧重于理性,目的是增强说明效果;议论文则是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长江三峡》、《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和《拿来主义》分别为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少的比喻句,将这三篇文章的比喻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在欣赏作品语言技巧的同时,感悟到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重要性。

 

同一内容、不同作家、不同写作目的比较 例如《荷花淀》的作者为了突出水乡游击战的特点,巧妙地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荷花比作“哨兵”,暗示着荷花淀即将发生一场伏击战,体现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的作者寓情于境,将暂得片刻逍遥的喜悦之情,挥洒在静谧醉人的月下荷塘的美妙之中。文中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舒展挺拔之美;将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体现荷花之美。两篇作品都以荷叶和荷花为本体,由于作者写作目的不同,喻体也不一样。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形象地认识到修辞必须切合题旨的道理。

 

同一作家、同一作品比较 例如,郭沫若的《梅园新村之行》中有两句感情色彩非常鲜明的句子:“特种任务的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三十号的周公馆,应该是这儿的一片绿洲了”。“狼犬”的比喻和“眼睛”的重复,突出了特务多如牛毛,到处都在窥伺盯梢,体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作者深情地赞颂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周公馆”是“一片绿洲”。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领悟到:选用什么样的事物作喻,受到选喻者的情感和对该事物褒贬态度的支配,修辞要注意感情色彩。

 

不同句式比较 语言大师和著名的作家都非常重视通过选用合适的句式,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如郭沫若在修改《屈原》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屈原深受冤屈,迫切要求申诉的心愿,将原来的疑问句“大王,可否容许我申诉”改为祈使句“大王,请容许我申诉”。又如鲁迅的《祝福》,在祥林嫂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的情节中,四婶先后有两句意思相同但语序不一样的话:“祥林嫂,你放着吧”和“你放着吧,祥林嫂”。第一句是常式句,第二句是变式句。学生通过结合语境比较这两个句子的表意作用,不难发现,变式句根据题旨、语境的要求,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句式的表意作用,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替换词语比较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此在学习者的方面,就必须知道了“不应该这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鲁迅的《药》中交接“药”与“钱”的情节,用词非常精确,表现力极强,对体现人物性格特征起重要作用。“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如果教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同义词分别替换上述句子中的动词,并比较原词与替代词的不同表达效果,从替代词的表达效果中悟出“不应该这么写”的道理,将有助于学生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体会到恰当选择同义词的妙处,而且对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的情感,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适合比较教学的内容 如材料相同、体裁不同的文章比较,不同作家写的同一题材的文章比较等等。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习,随时随地留意各种修辞现象,还可以在课堂上预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再让学生从生成的答案中,将成功的修辞与失败的修辞进行比较,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准确、得体地传情达意,需要将所学修辞知识与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断实践。运用比较法,可以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形象地认识锤炼语言、选择句式以及合理运用修辞格的重要性;在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的同时,养成认真推敲、仔细选择的良好习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