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系统可行性

企业管理系统可行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管理系统可行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管理系统可行性

企业管理系统可行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转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43-02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推动高校转型成为很多大学的战略选择。转型意味着办学理念、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层次等都要提升,因此,高校原有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也相应地受到冲击。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MIS)研究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主要研究信息系统的组织、开发和管理。面对管理现代化的大环境,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MIS教学内容抽象,与实际管理工作结合得不紧密,与本专业距离远,难以接受课程的学习内容。针对这些问题,对MIS课程教学改革是必要且迫切的。

一、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MIS课程教学面临

的问题

(一)教材更新缓慢

MIS学科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科学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管理思想也不断地延伸,给MIS学科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知识的快速更新与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之一。课程教材的内容更新缓慢,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滞后。这就使得MIS的教与学不能适应实际需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相对滞后, 学生知识掌握的时效性不够。

(二)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MIS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相同的教学大纲,使用相同教材,分配相同授课学时。实际上,MIS的教学对象专业不同应该区别对待。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管理和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学生以一个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身份去学习管理信息系统[1]。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并没有根据学生专业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

(三)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MIS学科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MIS课程教学常以理论讲授为主,概念型和技术性的内容占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讲授方法,即填鸭式教学。教师一般采用“灌输式”的手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会压抑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好奇心,长此下去,将制约他们的创造性。

(四)考核形式单一

传统考试多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强调知识的记忆,忽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应用。考核内容基本是教科书和笔记的简单重复,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较容易地通过考核。这种考核形式造成的结果,一方面会出现“高分低能”,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平时不努力学习,以考前突击复习来应付考试。传统的考核形式单一,因此不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

(五)学生预修课程的知识储备不充分

MIS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现代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方面基础知识,也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初步的知识技能。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本专业知识基础比较好,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只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一门信息技术类的前期课程,不够支持MIS课程的学习[2]。由于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欠缺,给学生的感觉就是MIS课程内容很难掌握,因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MIS教学过程缺少足够的实践性环节,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MIS的相关功能、开发步骤和方法,但不能直观地感受到MIS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能真正掌握MIS的开发过程。其关键原因是缺少上机实践环节,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际,从而降低了课程的可操作性。另外,目前MIS课程所设置的实验课中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注重学生对MIS的操作和使用,强调学生对MIS的认知能力,忽视了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和系统开发能力培养,这种模式不适合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3]。

综上分析,传统的MIS教学过程,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信息管理人才,进行MIS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转型期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MIS课程教

学改革建议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针对以上M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教改对策。

(一)创新教材内容

目前社会急需既熟悉业务又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而在教学过程中MIS教材的内容相对落后,引进国外教材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因此,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面向经济管理专业的MIS教材已成为高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当务之急。面向我国当前经济管理专业的MIS教材应该具有以下特点[4]:使用对象准确定位于经济管理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内容适合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做到与时俱进

(二)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MIS课程教学,如果只用传统方法,教学过程抽象、呆板且没有趣味性。应该根据教材每部分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取以下教学形式[5]: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和角色换位教学。案例教学能够把乏味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课堂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经验,并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学习上的困惑大家共同解决。角色换位教学是指让学生与教师互换角色进行教学。通过角色换位教学,培养学生独当一面的胆识,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实行科学、透明的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包括主观部分和客观部分。主观部分由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成绩产生于平时教学过程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伴随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开展,也可以包括出勤、作业和课堂提问的记载,这样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验成绩则注重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敢于探索。客观部分的考核主要是期末试卷,期末卷面试题除了客观题以外,应包括一些综合试题,可以测试学生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符合专业培育目标,可以不设置标准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思考问题能力。

(四)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学习MIS的目的是为组织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信息意识,认识到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使企业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MIS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掌握基础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和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信息系统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包括MIS的战略规划、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工作内容;认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战略性作用,并能利用MIS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竞争优势;具备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使MIS充分发挥其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中的作用。

(五)规划课程设置

MIS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后,要慎重规划课程设置。MIS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一定是该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预修课程不够造成教学效果较差。管理类的课程应着重加强管理专业课的知识体系,适当补充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应该注重于实际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考虑到日后从事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既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虑能力的培养,从而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MIS课程的前导课除了管理类的专业课以外,还应该包括一些信息技术的前期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程序设计等课程。

(六)加强实践教学

MIS课程除了适当的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实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求职打下必要的基础。实践可以采用课程设计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一是通过实验锻炼学生对MIS的应用能力,体会MIS的功能和特点;二是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贯穿所学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能够进行认识实践,或参与MIS的开发与应用管理,这样能帮助学生深刻了解MIS的作用、功能、开发过程以及实施应用和管理的难度。

MIS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以素质教育为办学指导方针,用全新的视角,创新的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既坚持打牢理论基础,又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既立足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需求,又瞄准信息化、数字化企业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7.

[2]张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计算机,2011,(8).

[3]何京蓉,李庆,冉建宇.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4]巩晓婷,傅仰耿.浅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J].牡

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

企业管理系统可行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型企业;人事管理;浪潮GSP

1概述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企业无纸化办公操作的流行,小型企业的人事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采用更加灵活、智能、简便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使人力资源管理同时代并进,不落后于时代,将成为更多企业关心的问题[1]。目前,我国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对于专门、智能的企业管理系统的使用还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很多小型企业使用的是与自己的企业规模不匹配的管理系统,不仅达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还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激发企业的发展潜能,开发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2系统需求分

2.1系统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VisualStudio2015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软件,C#可以快速开发软件,并且还可以和浪潮GSP开发平台进行很好的协作。操作可行性:使用该系统的企业员工,需要掌握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个人电脑的知识,不需要掌握特别的技巧,花费很少的时间即可熟练操作[2]。2.2功能需求分析。员工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实现员工相关信息的新增、删除、修改和查询功能,另外还能在员工信息变化的过程中,进行自动记录。员工考勤管理模块分为员工日考勤管理和员工月考勤管理两部分。日考勤管理是为了记录员工每天的考勤情况;月考勤管理模块实现的是对员工日考勤信息的汇总和统计,存储本月迟到次数、早退次数、请假次数等信息。员工评价管理模块是对于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打分,最后的评价得分要在员工工资编辑部分展示。员工工资管理模块要对员工的工资进行自动核算,对满足条件的员工工资清单进行打印。

3系统设计

3.1数据库设计。浪潮GSP开发平台,是基于业务对象进行数据交换和集成的工具平台,能够处理各种业务系统内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业务。使用浪潮GSP开发系统,不需要安装MySQL、SQLSever等专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有的数据都由浪潮K-DB数据库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是在浪潮GSP开发平台客户端的可视化数据库操作界面上完成的。由数据对象负责定义数据库的字段值、数据类型、长度、完整性约束等信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实现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最终建立数据表单显示数据对象中存储的具体数据。本系统包括员工基本信息表、部门表、异动信息表、员工日考勤表、员工月考勤表、员工评价表、员工工资表,各表存储的信息如下所示。员工基本信息表包括:员工工号、员工姓名、员工性别、所在部门、职位;部门表包括;部门编号、部门名称;异动信息表包括:员工工号、原部门、现部门、原职位、现职位、变动记录;员工日考勤表包括:员工工号、工作状态、打卡地点、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员工月考勤表包括:迟到次数、早退次数、请假次数、出差次数;员工评价表包括:工作标准得分、工作知识得分、客户服务得分、人际交流得分;员工工资表包括:基本工资、考勤工资、评价得分、应缴税额、公司福利、实发工资。3.2系统功能设计。员工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中为了自动记录员工的异动情况,专门开发一个员工异动管理模块,用来实时记录员工的变动情况,其间不需要管理者特别的操作,只需要员工变动时的基本操作就可以实现,在员工异动管理模块中有某员工修改之前的基本信息和更改之后的基本信息,还有该员工具体更改位置记录。员工考勤管理模块分成员工日考勤管理模块和员工月考勤管理模块两部分。员工工资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员工工资自动核算和工资清单打印的功能。

4系统实现

本系统以浪潮GSP作为开发工具,Web端设计使用JavaS-cript、jQuery技术,原型设计使用PowerDesigner为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出了便于操作的小型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帮助小型企业从繁杂的人事管理中解放出来,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上。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部门管理、员工基本信息管理、考勤管理、评价管理、工资管理。员工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员工基本信息的更新和查询功能,其中修改功能是产生员工异动记录的关键,一旦触发修改操作就会自动记录相关的变动信息,在进行保存操作的时候,一条员工异动记录正式保存在了员工异动表中。员工日考勤管理模块的开发特别针对了工作状态为“出差”、“请假”的员工,管理者可以在员工日考勤管理模块进行一个简单的记录,方便在月考勤管理模块进行统计和汇总操作。员工月考勤管理实现的是对员工的日考勤相关信息的统计和进行汇总后的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本模块的实现是为员工工资管理模块做准备,员工工资管理模块的考勤工资的数据与本模块有直接的联系,具体联系通过考勤工资设置模块实现。员工评价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是对员工评价信息的记录和查询,本模块的设计也是为员工工资管做准备,在员工工资管理模块的的评价得分和公司福利字段的数据来源于员工评价管理的评价打分。员工工资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有对员工工资进行核算,以及对满足条件的员工工资信息的打印,还有基本的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本模块需要使用员工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员工评价管理模块和员工考勤管理模块的数据值,来计算本基本工资、考勤工资、评价得分和公司奖金字段的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