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背诵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教学衔接
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个学科在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变化可谓很大,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历史教师,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初中到高中急剧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从高中学生的角度来讲,必须做好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升级”,从而找到一把适合自己的打开高中历史学门的钥匙。
一、与时俱进,把握高中历史教材相对于初中历史教材的不同。
1.史实内容上。拿到高中历史教材,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老面孔,但是对于这些老面孔的学习角度、把握程度显然是和初中不一样的,要求更高。如果说初中历史多为“知其然”的话,那么高中历史则更加注重“知其所以然”。由于高中生年龄大一些,思维更加成熟,历史的线索及其规律性还有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中历史学习中更加注重的。
2.知识结构上。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它是在初中历史学得很好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专题研究,时空跨度大,更注重思维的连贯性和跳跃性,站得高,潜得深。
3.能力要求上。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比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高中历史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可以初分为历史事实、史学方法、史料解析、历史解释和文字表述。这五类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有相当多重叠的地方,每一类中还可以再分出若干小类。五类目标包含各种能力,如:记忆、分析、推证、想象、表达等,不是某类目标只测某种能力,而是一类目标往往可以测试多种能力。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等等。
二、自我升级,找到了打开高中历史学门的钥匙。
1.观念转变,抛弃“副科”之说。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3+学业水平测试(必修+选修)”模式下,历史学科是选文科必选的科目,选理科,也要通过高二下学期时的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学好每一门功课是高中生义不容辞的任务。虽然选修历史最终是考等级,但是江苏50万考生中要考到2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B,1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B+,10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A,2.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A+,与报考本科院校直接挂钩。所以观念要转变,不是初中的所谓副科之说,只有战略上重视,才能打好每一场战役。
2.高屋建瓴,记住编年史体系。因为高中历史是专题史,所以头脑中要先有一整套编年史体系,否则学起来会云里雾里,摸不着方向。最好先好好看看初中历史教材。如果连中国朝代更替顺序都搞不清楚,就学不好中国历史;如果搞不清楚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大概脉络,就无法记住相关史实,更无从做必要的横向纵向联系,更是无法做对题目。所以,记住编年史体系,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前提。可以编成歌谣记忆,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还有香港版本的:“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当然,还要记住基本的时间顺序,做试题时要用到。
3.重视基础,强化知识点记忆。历史作为文科,多背是应该的,必须把课本前的目录、单元结构、课文结构、基础知识都背下来。要不断与遗忘作斗争,就必须强化记忆。万丈高楼平地起,忽视基础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是华而不实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质的飞跃。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只要持之以恒,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就终会劳有所获。
4.讲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一是先理解后记忆。强化记忆固然是需要的,但不理解就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费力大,收效小,记不准,易混淆,记不牢,容易忘。二是尝试多种方法,如:特征记忆法、重复记忆法、回忆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归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重复是记忆之母。三是广泛阅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所以要多看书,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为历史服务,当然学好历史也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作好铺垫。
5.学会解题,提高解题能力。高考都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必须在多看书、多记忆、多思考、多联系的基础上动手练习,强化记忆,提高解题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做题,适当做一些典型习题,积累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历史试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要重视每一次考试,做到错过不能再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艳芬.现代历史教育呼唤新的理论成果――历史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观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4-7.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5.
[4]叶小兵.历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新课程;衔接;对策;学习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否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但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的前提是让高一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技巧。只有学生学起来轻松,才会对历史学习有持久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做好初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衔接,是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初高中历史学习的不同及做好衔接的策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区别
1.从教材内容的编排看
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模块。初中教材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其中,必修课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学习模块,选修课则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究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模块。高中教材的编排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但弊端是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
2.从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看
正因为初高中历史课本的内容板块设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这对于初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要求又有所不同:从《课程标准》来看,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基本上是识记、了解、理解,更多侧重于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应用及综合能力的考查,如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状况的分析
1.初中生历史学习状况
(1)初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2)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副科”,学生在初中时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由于思想上的松懈,导致历史知识的欠缺,这也给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了困难。(3)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
2.高中生历史学习状况
(1)由于初中大多数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而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这种脱节现象,导致高中生普遍感觉历史课内容偏多、偏深、偏难。(2)高中历史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及社会活动的体验、感受,但现在的高中新生在这些方面显然欠缺,这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3)在学习方法上,初中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并且,升入高中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转变学习方法,这就使学生产生“我全背过了,为什么题却做不对”这样的困惑。正是因为对所学知识不能透彻理解、融会贯通,也就无法实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述这些因素都会给抽象的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一定障碍。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探究
1.让《课程标准》来引领你的教学
可以说,《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灵魂和指南,是上好历史课的前提和保证。但目前,教师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也不能恰当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被教科书所束缚,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这不仅使教授内容更加庞杂、琐碎,使学生无法把握重难点,增大学习负担,还会使教师在规定的学时内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整合,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该删的删,该增的增,做到合理调整。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清晰、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既有利于弥补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也做到了与初中知识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接触高中历史时不至于感到陌生和无头绪,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初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习惯于全盘接受、死记硬背,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但在高中阶段,随着教材内容增多、加深,不少学生依然沿袭原来的学习方法,结果就出现了学生把课本背熟了,可考试时却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这在无形中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思考,逐步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思维习惯。只有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当然,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循序渐进地引导,以此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初高中学习的衔接。
3.上好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构建宏观的知识框架
上好第一节衔接课很重要。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清初高中历史在各方面的不同及在学习中应注意的相应事项,还可以利用“统筹全局导学法”在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粗线条地引导学生梳理所学教材的知识框架及宏观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构建起心中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知道这一学期主要学什么,宏观知识结构应该怎么学,具体历史事件应怎么分析。这种教学法让学生对新学期的学习任务、知识结构有了宏观把握,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这种教学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充满期待,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课是引领学生迈入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一步。
4.开展集体备课,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集体备课可以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有效弥补教师个体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帮助教师在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处理,取长补短,提高业务认识和教学水平。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应该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多听课、多学习,依据学情,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对于教学模式大胆地去探索、尝试。只有教师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创设出有趣、高效、受欢迎的历史课堂,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的课堂也会使高一新生转变对历史课堂的传统认识:历史课堂也可以妙趣横生,历史学习也可以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性自然会被调动和激发。高中新生也会在心理上接受历史并爱上历史,快速融入历史的学习中。
总之,高一是初高中历史学习过渡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实现其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调整、转变,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并需长期探究的课题。此外,我们也要认识到,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历史老师的努力和付出。只有我们持之以恒地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阚韶辉.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6
4.曾纪洪.开学第一课:谈高中历史统筹全局到学法.中学历史教学,2012.6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如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这种讲解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3年、1774年、1775年、1776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牢记历史教学的目标掌握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进行历史复习时的指导方针,应侧重从这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应试性的历史复习,应注意把握模式与事例的结合,即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答题的框架、结构,把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事例充当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即使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此种方法的应用是进行各种形式逻辑的练习,以加强自己的应试技巧性。
关键词:高三;历史教学;有效性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高考的选拔作用,高三历史复习往往特别重视短期效应,重知识,轻能力,重解题,轻思想,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会直接导致目前高三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偏低。因此,要想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解决高三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处理好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的几对关系。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到高考,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能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夯实基础知识,在高三复习中尤其重要。(1)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应考的针对性,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2)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准确把握主干基础知识,做到有的放矢;(3)精心设计教学案,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优秀的学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学案的编写要恰当处理好进度、广度、难度和深度的问题。(4)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进而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达到既掌握基本史实,又了解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目的。这样才能避免在学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时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可能在简单的背诵中获得,只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或是在教师的试卷讲评中逐渐提高的。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其次,应该提高其理论认知水平,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问题,全面地、辨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再次,要重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把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并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活动中。
二、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历史复习中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理解为单纯的记忆知识,而是将知识落实于应用中。高考中一切题目的变式、拓展、深化的根都在教材中,离开教材一切都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将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吃透、理解,并能在新情景下初步分析运用,坚决杜绝离开教材盲目拔高的现象。同时,要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教材的传统习惯,主动探寻每章节的关键词、中心思想等,将课本当材料用,把重点章节段落化、材料化,学会在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掌握资料,把材料进行筛选补充,运用变式教学将复习资料的使用和教材复习有机结合起来,以资料运用强化学生对教材的把握,杜绝材料过多、过滥,丢弃教材的现象。
三、精讲与精练的关系
高三历史复习不是单纯地复习旧知识,它要求学生既能“温故”,更要“知新”,也就是说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要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做到精讲、精练,才能使复习课的讲与练真正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能力的作用。
精讲,指的是有选择性、简明扼要地讲解或阐释历史知识、历史理论、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只有精讲,才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只有精讲,才能使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开拓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失为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精练指的是教师要精选练习题目,使题目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或是某一种答题方法与技巧,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同时练习要做到适度、适量。教师在选试题时,要注意三个方向:一是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培养创新意识;三是史学理论方面的内容,要从教材所采用的史学观点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中得出规律,并以题目的形式加以落实。在训练的过程中,题型要多样;教师要注意通过练习和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要突出思维方法、审题与解题方法的培养。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精讲与精练是相辅相成的,精讲虽依据各类重点知识,但却可以为精练提供依据。精练则可以将精讲付诸于实践,检验精讲的实效,实现历史复习课的最大优化。
总之,作为高中教学重中之重的高三教学所涉及的问题举不胜举。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想提高高三教学的水平只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以上一些观点只是笔者在从事高三历史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算是抛砖引玉,以求在别人的批评和指正中获得共鸣,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一、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编写导学材料,指导学生学习
洋思经验中的“先学后教”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关键要解决一个问题“学什么”。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实践中采取了编写导学材料供学生学习的方法。(1)补充性。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出现。对于教材重点内容但教材又没有详细阐述的,在导学材料中加以补充,力争使学生了解历史现象的全貌。(2)理解性。以“重点、难点、点拨”的形式出现。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历史现象和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3)指导性。以“典型题例”的形式出现。通过精选典型题目,介绍该题的特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答案要点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4)目标性。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阅读导学材料、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填充知识结构中的“留白”,对相关问题作简要回答等。
洋思经验中的“以教导学”的实质就是强调教师的“导学”作用。学生会不会学,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导学”的技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学校采取了以下方法加强学习指导。
首先是培养兴趣,使之“想学”。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对知识有兴趣,才能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成。(1)增强“教师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精美的板书、流利的普通话、传神的描述都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2)增强趣味性。改变说教式的讲课风格,注意讲课的艺术性,补充精彩的史实,都会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3)提高学习成绩。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会成为其前进的内在动力,会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有成就感,会激发其学习潜力,会直接促使其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
其次是指导学法,使之“会学”。“思有其序,学有其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法指导正是教者通过对被教育者的指导,使之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1)学会阅读:要求阅读时做到“眼到”、“心到”、“手到”。(2)学会思考:让学生顺着“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还有什么”的思序思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3)学会讨论:设计讨论题,鼓励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4)学会练习:重在加强解题指导。(5)学会归纳总结:每一单元结束后,要求学生用提纲、图表方式概括总结本单元的内容,提炼要点,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二、 “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质疑释疑
洋思经验中的“以学促教”系指教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针对性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实际上表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学生所缺、释学生所疑、解学生所困,是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有机结合的体现。
心理学认为,学生天生有四种本能:社会本能、创造本能、探究本能、爱表现本能。中学生正处于这些本能的高峰阶段,利用其中“爱表现本能”,通过提问解答争论优化答案四个环节的参与给他们足够的表现机会,有利于其他三个本能的挖掘和提升。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论”认为,师生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体现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这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建立了这个前提,就能排除学习的强制手段,事半功倍。基于这一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师生互动,双向提问,合作讨论,解决疑难”的教学方法。
该教法的程序如图所示: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第一,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孔子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了质疑的重要性。确实,没有疑问,就不可能有思想,当然更谈不上探索和创新。质疑是探索的原动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进行组合创新的过程。第二,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中,努力采取开放的、科学的、民主的、灵活的、合作的方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无压抑感的互动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以激发其聪明才智和高度的求异思维,弥补各自的知识、信息、经验间的差异与不足,共同得到发展。第三,教师努力锤炼自身“内功”。该教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成熟的经验和驾驭学生、教材、课堂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三、 “当堂训练,及时反馈”――限时训练,自主整理
洋思经验中的“当堂训练”同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罗素说:“教育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很难传授的原因是运用知识是一种很强的技能,知道了,理解了,并不等于就会运用。所以,要使学生的能力、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就必须强化训练。“当堂训练”有如下功能:(1)巩固性: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2)反馈性:充分暴露学生所学不足,为教师的针对性教学提供依据。(3)提高性:通过训练可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掌握解题技巧,使知识得到升华。(4)效率性: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对削弱,思维能力开始走向“低谷”,而强化限时训练能重新唤起其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从而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这些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限时训练”这一环节,进行强化训练。为保证训练质量,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体现:(1)选编题目注重针对性。主要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中的遗漏盲点;以往训练中出现的弱点。所以题目必须精选。(2)信息反馈讲究及时性。当堂训练,当堂评讲。因为此时正是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机,此时正确的信息对学生大脑的刺激是最强烈的,给他留下的印象也将是深刻的、持久的。(3)评讲试题重视指导性。不仅仅讲答案,着重讲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力求通过训练、讲解,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此外,考虑到历史学科的识记量大、头绪复杂、知识点内在联系多等特点,我们每节课还留部分时间供学生自主整理笔记,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整理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听课笔记、知识结构、正误笔记和学习心得。
四、 “日日清,周周清”――发挥督查功能,进行滚动式检测
洋思经验中的“日日清,周周清”强调了督查功能,但督查的目的和方式同样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统一的教学思想,该做法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为有效地发挥督查功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滚动式检测”的督查方式:(1)检测过程的长期性。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无论是一轮还是二轮,无论是高一还是高三,都长期坚持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督查工作。(2)检测内容的系列性。在编写默写讲义时,并不是随意选一些知识点进行抽查,而是根据新授课、一轮、二轮复习的特点,与教材相配套,编写系列化、专题化的默写讲义,既达到了检测、巩固的目的,又让该讲义成为学生以后复习的资料。(3)检测手段的多样性。有默写、有背诵;有集体检测、有个别补测;有老师检测、有学生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