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幸福感论文

教师幸福感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幸福感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幸福感论文

教师幸福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1. 物质需求与物质满足之间差距较大。

据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在稳定的工作、良好的教学教研条件、较高的工资福利等物质需求的重要性方面位居前列,且教师普遍认为个人报酬福利与同行相比偏低、所得报酬与贡献相差较大、工作环境差等物质满足程度与需求有较大差距。另外,由于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较少,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普遍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传统,办公环境比较差。

2. 教学任务繁重,身体健康不容乐观。

近几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的扩招,学生多,教师少,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而且大部分教师还兼任了班主任工作。由于负担重,压力大,这使得教师不仅无暇顾及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康,使不少教师患上了咽喉炎、声带损伤、胃病、下肢静脉曲张、头痛、失眠等职业病。

3. 工作缺乏成就感,职业理想难以实现。

教师的职业理想主要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教师本身也得到和谐发展。然而,中职生不愿学、养成习惯差的现象较严重,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时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面对数量众多的“学困生” “后进生”,教师呕心沥血地工作有时也未必能奏效,所以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成就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

4. 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挫伤教师工作幸福感。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对教师都采取了一定的评价考核制度,但评价方法无论是采用“末位淘汰制”,还是“评选最差教师”等方式,都不能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达不到考核的最终目的,反而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5. 职业道德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受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在一部分教师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现象,他们对工作没热情,消极应教,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教师道德失范,敬业精神缺失,把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丧失了最基本的教师道德标准。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在人类需要理论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构成一个需要系统,简要概括为五大类:(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2)安全需要;(3)情感与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首先,上述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感情与归属的需要为中间层次的需要,基本上也属于高级需要。其次,主导需要对人的激励有决定性的作用。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再次,人的需要是交叉的,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因此,要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必须认真了解、研究中职教师的各层次需要状况及满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各种正当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

三、提升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策略

结合上述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启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 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的职业幸福很重要,教师一个人的幸福不仅仅影响着其家人是否快乐,他更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的职业幸福会转化成一种教育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幸福的追求。

(1)转变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摆脱“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应看到,现在的中职生或许养成习惯不好,但对人很真诚;或许文化素质不高,但有艺术体育天赋;或许学习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很强。因此,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学生的成材发展。

(2)提升职业价值观,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所学,立足社会。对中职教师来说,这就是“桃李满天下”的职业价值所在。另外,教师要自觉学习《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通过系列的师德培训活动,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3)学会自我调适,注重健康。作为中职教师,一定要学会自我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善待自己,这是感受幸福的前提。教师不能仅仅只知道埋头教书,而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因为有了健康的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感受幸福。同时,教师要保持知足心态,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况且国家日益重视中职教育,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要适当降低物质需求,知足才能常乐,才能幸福生活。

2. 学校方面。

教师幸福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入职小学教师;职业感受;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17-0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很多。很多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升高,尤其是新入职的小学教师。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关注这样一个群体的状况。据中国教育报微信的一项调查显示。

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34%的教师患有轻微疾病。

25%的教师认为,来自应试、学生安全、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导致了教师的健康出现问题。

20%的教师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应对已经发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只能硬扛着。

……

超半数教师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职业幸福难以保证。

一、小学新教师的现状

“备课、上课、判作业、解决学生矛盾、了解学生动态、开例会、写总结、与家长沟通,还要应付各类检查,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一位老师说道。

有老师反映:“工作累,不仅仅是因为教育教学任务重,还承担了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如各类烦琐的教育检查评比工作也常常占据教师大量的工作时间。”

随着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增强,“教师不仅要负担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大众、学生家长的期望和干预以及升学压力、生源质量降低、学生人数激增等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位老师说道。

“我经常会失眠”,一位姓张的老师说,“学校里未解决的问题,我会一直惦记在心上。”

“每天批成堆的作业,还要写教案,如果你是班主任那就更忙了,每天要比别的老师早到,比别的老师晚走。如果遇上校庆或者节日,作为班主任老师,你不仅仅承担着班主任的工作,还要承担很多大队辅导员的工作,不仅要出策划,还要排练节目。”一位班主任老师说。

“很多的人都会羡慕我们当教师有寒暑假,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很难有一个完整的假期,我们的假期不能由我们自己支配,都要听学校的安排。各种比赛、培训以及各种会议你都得参加。”一位老师说道。

这些年来,教师承担了比较大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职业幸福感有待增强。

二、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在与一些新入职的小学教师对话时,笔者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工作压力远远盖过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一些刚刚入职的小学新教师,踌躇满志,热血沸腾,很想在那三尺讲台上大显身手,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工作不久他们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会欺负你是新教师,对你的话充耳不闻;面对新环境里的新同事,你要思考如何才能融入;整天忙于备课、听课、上课、管理班级、与同事相处、与领导相处、与家长沟通、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于是,新教师常常会感到身心俱惫,当初的豪情壮志已经被现实一点点磨灭,当老师的职业幸福感也随之减退。唯一能使教师感到幸福的时刻就是孩子们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

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幸福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良好的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感反映了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别人给予,而是靠教师自己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幸福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师的职业追求。对于新入职的小学教师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他们渴望的就是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非倦怠感。教师幸福感是每一位新入职教师对这个神圣职业的期待,是每一位教师都向往和追求的,但现实情况却并不能如愿。

三、新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新教师的健康难以保障。据中国教育报微信调查的结果显示,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34%的教师患有轻微疾病。其中27%的教师患有慢性咽喉炎,26%的教师患有颈椎疾病,还有部分教师患有腰椎疾病、胃病、静脉曲张等其他疾病。

另外,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常常感觉有压力,43%的教师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常常感到烦闷,仅有4%的教师认为自己身心健康。

对于新入职的小学教师来说,由于刚进入岗位,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只能拼命工作,以昂扬的斗志辛勤工作,以表现出最好的自己。然而时间长了以后,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心情烦躁……还有一些新教师由于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得了胃病;还有一些老师由于生病了不敢请假,拖延最佳治疗时间而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些健康问题看似是一些小问题,但是它一旦得上就很难恢复,会长期伴随着这些教师的工作,给教师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教师部分权利的丧失。对于新教师来说,很少有教师能完整地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假期,平时的周末都很难保证,学校领导一发话就得去学校工作或是开会。节假日加班也是家常便饭,由于自己是新教师,在领导面前不敢有半句怨言。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这些新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一定的侵害,但是他们却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新教师缺乏维权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另一方面是碍于情面,迫于上级压力,敢怒而不敢言。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正常地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之外还应该有一定的自由。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朵无法自由行走的云,是无法推动另一朵云的;一个被禁锢着的灵魂,也是无法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生命是自主的、自由的,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把学生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尊重他们的自由,那么更应该关注教师的主体性自由。生命化教育理念不仅给教师自由以价值上的启迪也为教师自由的实践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3.个人生活难以正常进行。“当了小学教师以后,再也没有过过正常的个人生活了。一切生活都围绕学校和学生在转。”一位新入职小学教师如是说。工作、家庭、个人本应该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但是对于大多数新入职小学教师来说,工作=全部。虽然说工作对于新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但个人的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新教师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导致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安排自己的个人生活,完全变成了一台“工作机器”。这样对于个人的长期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一些老师年龄很大了还没有对象,整天被家里催,弄得自己也很心烦。还有一些老师由于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或者是学校不提倡年轻老师怀孕,导致很晚才要孩子,有的女教师因为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导致不孕或者流产。还有一些新教师在学校里整天为班里的孩子忙着,却无暇顾及自己年幼的孩子。这些现象值得学校领导和教育研究者们进行反思:我们真的需要让这些教师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才能换来我们所谓的教育的成功?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平衡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她的职业幸福感也会随之减弱,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四、提升小学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个人

积极的生命状态就是一种幸福。对于新教师个人来说,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除了要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少一些负面情绪。如果心情不好可以选择运动的方式放松一下身体,进而放空一下沉重的大脑。再忙再累也不要忘记生活,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给自己一些自由的空间放松心情,冲洗心灵倦怠的尘埃。调整好自己的心境才能充满激情与热情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充分地感受教师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生活。

(二)学校

重视对教师生命本体的关爱。在学校,教师往往不敢病。请假看病,就得找人代课。其实,学校也应为老师病假创设应对机制。学校领导要多给予新教师一些人文关怀,能够让这些新教师有一个平稳而幸福的过渡期,避免刚入职就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倦怠感。学校要尽量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管理,多一些对教师生命本体的关爱。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靠若干能干的领导,更多的是要靠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老师和学生的配合。所以学校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要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给教师们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教师,作为赋予学生“教育自由”者,其自身首先应该是自由的,才能自由地赋予学生“教育自由”,从而切实地进行“自由教育”。即,教育自由的实现,需要以教师自由为前提。

(三)社会

多给新教师一些包容和关怀。社会上,人们往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象地概括教师职业。这一方面固然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教师的奉献精神,但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蜡炬照亮的是学生的前程,毁灭的是教师的青春;作为春蚕吐尽银丝,奉献的是教师的一生,这样,教师幸福感水平低就在所难免。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默默奉献的社会角色,但他们的工作却与千千万万的家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家长都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必然处于社会评论的风口浪尖。面对教育的加速发展,面对家长们的热切期望,教师肩负的使命相当神圣,教师承载的负荷更为沉重。因此,呼吁社会能够建立一种教师关怀机制,多给这些新教师一些包容和关爱,多一些支持和鼓励,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潘玉峰,赵蕴华.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81.

教师幸福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生 学习主观幸福感 研究进展 基本情况

从教育学上说,“教育与幸福”被分隔,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将幸福纳入教育学的研究领域无疑是一种尝试和拓展。近10年来,初中生幸福感逐渐成为幸福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已有研究大多从整体主观幸福感入手,即从多个生活领域(如家庭、朋友、学校、环境等)来综合研究,对与其发展紧密相关的具体生活领域,如家庭、学校等的幸福感的关注却较为匮乏,尤其是学习幸福感。因此,大力开展初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研究,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和学习幸福感。

1.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幸福是对人生重大意义的事情的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心理体验。根据幸福的定义,我们把学习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作为特殊个体的学生依据自己定的标准对其特定的生活领域即学习活动所作出的整体评价,即学生在学习前、学习过程中或者学习过程之后所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也可以把学习主观幸福感分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个方面。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目前学习状态的一种认识,是涉及理智的;情感是学习者对自己目前学习状态的一种情绪体验,是涉及感情的。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方面既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整体满意度,又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中某具体方面的满意度,如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努力程度等。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方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前者包括快乐、振奋、欣喜、自豪、满足;后者包括厌烦、抑郁、羞愧、悲伤、焦虑、担优。[1]

2.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2.1.1从研究对象上看。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成年人和大学生,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少,目前已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满意度这一领域。Huebner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和重要生活领域(家庭、学校、朋友、自我、生活环境)的生活满意度均表现为正性水平,即在中等水平以上。[2]对青少年跨文化方面的研究尤其缺乏,由于中西方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在西方研究所得出来的结论在非西方国家不具有普遍性。

2.1.2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对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于一般生活领域和总体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方面,多侧重于单一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问题探讨,缺乏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系统整合研究。

2.1.3从测量工具上看。对于青少年整体幸福感的测量工具而言,现在国外多采用成人的量表,如Diener(1985年)编制的单维的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上述量表,Campbell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3]Dupuy编制的《整体幸福量表》。虽然理论上说都可以应用于青少年,但是目前多应用于成人群体。目前开发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都是集中在生活满意度领域,如:Diener、Emmous、Larsen、Griffin(1985)编制的整体生活量表,Adelmand发展了感知生活满意度量表,Huebner编制了多位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但是关于测情感方面的工具极少,而同时测量主观幸福感的认知与情感成分的工具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比较全面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十分缺乏。而且以往采用的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多是采用相对独立的情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在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度和生活情感度两个维度结构基础上建立的针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的量表没有看到。

2.2国内研究进展

2.2.1从研究对象上看。我国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特殊群体的多,对青少年的研究刚刚起步。李志、谢朝辉对63篇论文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象比较丰富,包括中小学教师、高校的教师、大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留学生、研究生、老年人、城市居民、城市青年和青年学生等,而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占55.6%,中学生仅占39%,[4]针对已有的研究,丁新华、王极盛两位学者强调了研究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5]

2.2.2从研究内容上来看。我国学者大多从整体主观幸福感入手,即从多个生活领域(如家庭、朋友、学校、环境等)来综合研究,多集中在精神卫生、生活质量、老年社会医学三个领域,涉及具体生活领域的少。我们通过《CNKI全文期刊、专利库》输入“中学生或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关键词搜索到69篇关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其中涉及一般领域的有17篇,具体领域的有52篇,分别涉及气质、人格、家庭、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学业、朋友等方面。研究东部沿海地区学生幸福感的有17篇。

2.2.3从测量工具上来看。我国学者借用国外的量表,抑或是在国外量表的基础上加以改编。1994年,Huebner编制了首份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此后国内有研究人员借用此量表在小范围地区进行测试。由于年龄、群体、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间的差异,这使源自西方、成人的量表在非西方文化背景中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并不适用。近年来国内也有一些基于国外量表改编而成的关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量表出现。张兴贵博士在Huebner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这份量表与Huebner的量表相比,在家庭、友谊、学校和环境四个纬度上是一致的。[6]程灶火编制了一个儿童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认知成分划分为家庭生活、同伴关系、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知五个满意度维度,情感成分则包含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感情三个维度,该问卷的信效度指标较为满意,但是较大的一个缺陷则是没有涉及积极情感的测量,与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结构成分不太吻合。[7]总之,国内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量表不断地得到完善,从最初的一维、借用的成人量表,发展为多维、本土、专用的青少年主观幸福量表。

3.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进展

令人遗憾的是,国外很少有人写关于幸福与教育的书。在我搜索范围内,只发现国外只发现尼尔、内尔・诺丁斯、牧口常三郎、罗宾・巴罗提到了幸福与教育。尼尔曾经大胆地探讨过这个话题,但是很多学校工作者发现尼尔太随意。内尔・诺丁斯认为:幸福的首要特征便是没有痛苦与磨难,尽管幸福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却是教育的核心目的。日本教育家牧口常三郎将幸福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将幸福视为价值的创造。[8]罗宾・巴罗(Robin Barrow)提出了一种分析幸福的方式,指出这种分析对学校教育的意义,是探索幸福的另一种方式。

3.2国内研究进展

2007年10月13―15日在西安召开的“教育与幸福”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年会把幸福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本届年会共收到130多篇论文,填补了幸福教育研究的空白。总结现有的文献,可以分为:一是教育总论与幸福。主要包括幸福与幸福教育的概念;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二是教育目的与幸福。孟建伟认为教育具有培养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和物质生活层面的重要意义。扈中平认为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本身蕴含中许多幸福元素。[9]同时,人生幸福的教育,应该是和目的性的教育与自成目的性的教育的统一,是结果和过程的统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三是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张宝山认为教育的深层关怀便是幸福;东北师范大学的姚玉香认为教育是一切生活的目的,因此势必关涉幸福。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刘文霞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便是为了人的精神世界,幸福便是涉及人的精神世界。四是教育过程、教师、学生与幸福。在教育中如何让学生感到幸福,势必会关涉教育的三要素:教师、学生、教育过程。通过师生人格互动,对学生形而下的训练,注重教学的方法和课程设置,关注学生,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度。

4.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在总体生活满意度上,Huebner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和重要生活领域(家庭、学校、朋友、自我、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均表现为正性水平,即在中等水平以上,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青少年具有较高的不满。他对5544名9―12年级青少年的调查结果发现大约11%的被试满意度在中等水平以下,有7%的被试很不满意,其中较大比例的被试对家庭和学校不太满意,在各生活领域满意度中青少年对学校的满意度水平最低。国内的相关研究结果也基本上证实了这一趋向。王极盛等对我国中学生的研究发现,约有19%的学生总体幸福感程度低于中等水平以下,存在较多的不幸感,27.0%的学生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较少,应该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学习生活满意度中,王极盛等的研究表明,在低满意度中,对学习和教师的不满意分别占到了45.6%和34.7%,排在前两位。Huebner的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对学校不满意的为22.8%。马颖、刘电芝(2004)发现,21.1%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极低,61.5%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较低。[10]杨海荣、石国兴等人(2005)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学业满意度得分最低。因此,我国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这和国外的有关研究是一致的。[11]

5.不同类型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现状

在学校类型上,石国兴、杨海荣(2006)得出重点中学的中学生在学业满意度上大于非重点中学的中学生。[12]马颖、刘电芝(2004)得出中学生存在学校类型、年级、性别的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比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更低。这和石国兴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同时,马颖得出重点中学男女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非重点中学男女生差异显著。

在性别上,王若丹(2007)得出男女在学习主观幸福感中差异不显著,这和丁新华、王极盛(2004)的研究结论一致。[13]马颖、刘电芝(2004)得出中学生在性别上存在差距;初中生在“现有成绩感受”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和“希望学习成绩”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14]由于测量工具和地区的差异,对于在性别上是否有差异存在着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年级上,马颖、刘电芝(2004)得出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初一时最低,然后迅速上升,初二是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的年级,初二后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缓慢下降[15],王若丹的研究结果与此相同。

在家庭类型上,国内学者胡洁(2002)、王极盛(2003)、黄晓艳(2007)等人发现,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比放任型或严惩型的学生更幸福。[16]石国兴、杨海荣(2006)发现不同家庭氛围的中学生在学业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和睦家庭得分高于偶尔争吵家庭和经常争吵家庭,偶尔争吵家庭的学生高于经常争吵的家庭。[17]同时他们得出石国兴、杨海荣(2006)认为家庭收入不同的中学生在学业满意度上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月收入大于2000元家庭的学生高于月收入小于800元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洪岩.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9-66.

[3]范肖冬.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测查.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69-86.

[4]李志,谢朝辉.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2006,12,(4):86.

[5]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9-66.

[6]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3.

[7]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

[8]Dayle M.Bethel.Makiguchi the Value Creator.New York:Weatherhill,1994.

[9]扈中平.教育何以能关涉人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8,(11):30.

[10]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63.

[11]Huebner E S ,Drane W,Valois R F,Levels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ation reports[J].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0,(3).

[12]石国兴,杨海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4):239.

[13]王极盛,丁新华.北京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3,(11):868-869.

[14]甘雄,朱从书.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4):43.

[15]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61.

教师幸福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倦怠 语文教师 幸福感

语文教师是专业的语文工作者,阅读是他们的职业需要,也应该是他们的品质特征。

阅读能够给语文教师带来幸福感。夜深人静,独坐窗前,倚一缕柔和的灯光,不急不徐地读一本自己心爱的书,那份感觉真是人生一种莫大的快慰。

窗外是万籁俱寂的大自然。田野、村庄、河流全都在深深夜色的笼罩下悄然退隐到人的视线之外。夜,黑得那么彻底。远处不时有点点微弱的灯光亮了又熄了。遇上晴朗的夜晚,还可以透过窗子看到那深邃的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偶尔传来几声农家的鸡鸣或是狗叫的声音,也仿佛是一种天籁之声,而我却可以全然不管不顾,陶醉并遨游在书的海洋里。

轻轻翻开一本心仪已久而后终于可以静静品读的好书,顿感一阵阵的墨香扑鼻而来,心旷神怡的同时终于明白古人的智慧――这就是书香啊!书香其实不单在于墨香或纸香,而是因为书籍的内容可以怡情悦性、修身养性,不然,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古训?

读书,让人与自然在苍茫的夜色中找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对接点。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宁静高度重叠了,内心的强大与内心的孤独也同时出现了,喧嚣繁杂的世俗世界与高度自由的精神世界找到了平衡。阅读,在生理和心理的两个层面给了我们一种叫做幸福的感觉。

许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偏执,因为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或者过度追求自己想得而得不到的东西,迷失了自我。阅读,恰恰可以让我们跨越年龄和地域以及经验的差异,走进别人的世界,感受别人的心灵,学习别人的智慧,于是我们的人生开始变得立体、丰富而更加接近自然的本色,这时,我们就有了幸福感。许多年前,贝塔斯曼书友会的会刊上写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我一直奉为至理名言:将阅读上升为阅历!只要我们真正这样去尝试,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阅读中得到的提升,是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能够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地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获得的幸福是数倍于别人的幸福!

写作能够给语文教师带来幸福感。

教师要通过读书写作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前的我只满足教好课本上的知识,很少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探究,后来通过读书越来越感觉知识的贫乏,于是就不断地读书、反思、写作,渐渐地自己视野开阔了,知识面也广了,教学也变得游刃有余了,课得到学生的欢迎,自己也喜欢上了上课。不断思考,不断记录,因此你就会比一般老师多一点幸福感和成就感。

杜威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讲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不注意反思总结,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永远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何来进步和提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更要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教研论文、教育书信、写博客日记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最好的专业成长是伴随着时间的阅读和写作。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很快,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教师还要广博地阅读、勤奋地学习。不仅阅读课程改革类、学科教学类书籍刊物,还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钱梦龙等大师的著作,阅读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启迪与收获、困惑与思考。近年来,我身边许多教师借助一些教育学会等平台崭露头角不断成长收获成功,究其原因,无不得益于多读多写。总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在实践中反思、在阅读中积累、在写作中升华,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体验教育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既然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那么更能够给语文教师带来幸福感的就是学生的进步。

教学中,我们在享受语文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当学生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乘上文字的翅膀,遨游天空,写出的文章,你是第一读者。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了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后,同样语文老师也收获了自己的梦想。散文是株株百合,小说是大片的玫瑰,诗歌是带露珠的风信子,歌词是美丽的蒲公英。教学之余,笔耕沃野,书写情感,也是一种享受。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幸福,不仅要从教育的对象上寻找幸福,同时也要从自身成长的角度寻找幸福。因为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内心体验,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教师个人的幸福体验,所以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对教师的幸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常看到学校里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他们总是在工作中比别人更投入、更有激情;他们总是更易得到同行的尊重、家长的信任;同时他们往往更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更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的工作热情就是缘于他们体验到了工作的幸福感,使他们对工作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教书对于他们来说已不仅仅是付出,更有收获与提高。所以他们工作着,也幸福着。

教师幸福感论文范文第5篇

近年来,虽然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节奏加快、教师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和社会固有竞争的加剧,幼儿园教师付出的劳动强度已成倍增加。原来带一个班的孩子,上完半天课就没事了,现在还要搞课题、撰写论文、教育随笔、个案观察等;原来车子是两个轱辘的,现在要琢磨成四个轱辘的;原来单位下班后可径直回家了,现在晚上的时间还要再搭上……老师们在忙忙碌碌中,有时都找不着北了,更不用说去理性地思考一下幸福感的科学含义了。幼儿园教师的的幸福感来自何方?或者说当幼儿园教师幸福吗?我想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幼儿。

策略一:树立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收入条件也越来越好,教师学业上可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般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生活上已大可不必“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了。教师应该与全体人民一起富裕起来,而且要先富裕起来,无忧无虑、幸福自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去,这才是符合时展的教师幸福发展观。

幼儿园教师面对的不是默默无语的机器,而是一群超级可爱的3-6岁的小小孩,将来要不断长的。教师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细心、耐心、潜移默化地启发幼儿智慧、感召幼儿心灵、促进幼儿个性健康成长,使他们一个个健康茁壮成长。此时每一个当教师的都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人生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才是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感。

策略二:增加积极情绪累积

作为教师,我们应多看到幼儿的可爱、天真之处,满面春风地去面对孩子,让明媚的阳光照到幼儿心坎上。这样,即使是问题幼儿、让你怄气的“坏孩子”,也会不生气,你也快乐了,孩子和你的幸福指数都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相反,你如果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或者将自己不愉快的东西,转嫁到幼儿身上,那幼儿当然会不领情,你自己也会觉得不爽,半天时间很难熬,师幼感情都会大打折扣。

策略三:学会享受过程

其实教师完全不必关心你最后取得了什么成绩、什么荣誉,你把平时每一步做好了,最终结果是自有公论的。如果我们对每天的活动进行精心准备,与幼儿快乐地学习、游戏,你就会感到当幼儿园教师实在太幸福了,你还会找到逝去的青春,找到心灵的归宿,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宁静致远。

策略四:不盲目的攀比

幸福只能是主观评价,不能说一个乞丐就比一个百万富翁更不快乐。当老师也是如此,我们没有必要比谁挣的钱多、谁挣的钱少,谁取得的荣誉多、谁取得的荣誉少。眼红没用,发“无名火”更是没有意义。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只要你努力了,发挥最大力量了,你就无憾了。如果人人都当孙悟空,那还要猪八戒干什么。社会和谐、学校和谐,都必须建立在全体人员的和谐上。大家如何共同奋斗、发挥各自长处,这倒是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

策略五:多献爱心,从他人处获得幸福

幸福不仅是得到爱和关怀,更是用爱心去关爱他人,并从他人处去获得幸福。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都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多献爱心、多做善事,会使自己的幸福感增加;多献爱心、多做好事,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现在或者将来,我们社会肯定还会存在弱势群体、困难群体,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关爱、需要帮助,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做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社会整体和谐。

策略六:合理分摊自己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