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民的形象特点

农民的形象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民的形象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民的形象特点

农民的形象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农民旅游节;形象设计;梦幻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90-02

一、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农民旅游节是由全国特大型民营企业横店集团创意发起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旅游节,是全国独一无二为农民专设的节日。1999年创办,已在横店连办了八届,且每届各有特色,展现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名扬全国全球。但是这样一个代表八亿农民的节日,却还没有形象大使。旅游形象大使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程度加剧而产生的一件新兴事物和全新概念。它通过名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宣传、促销旅游产品的目的。旅游形象大使作为旅游地形象鲜活的代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旅游地的青睐。在激烈的旅游业竞争中,旅游形象大使可以使旅游地形象人格化,将旅游地与大众的距离拉得更近,使大众倍感亲切,达成心灵的共鸣,使大众开始认识、了解并喜爱上旅游地,诱发其出游的动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已有49个旅游地所在的23个省、市、自治区已拥有自己的旅游形象大使。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外对于旅游景区为提高其知名度需要进行景区形象设计及需要设立形象大使等的研究颇多。

《中国旅游形象大使活动开展的现状及策略》一文主要从我国旅游形象大使的普及情况、旅游大使的人员构成、产生方法和更换频率的角度对我国旅游形象大使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旅游形象大使活动的开展策略。

《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研究》一文站在企业的微观层面, 提出景区品牌形象问题, 将品牌化与形象结合起来, 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的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 为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提供一种思路。

《浅谈旅游形象大使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作用》一文阐述了设立形象大使的重要作用以及设立形象大使后对旅游地所产生的作用。

虽然很多文献资料对旅游形象大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针对农民旅游形象大使的形象如何设计的研究目前较少。

因此本研究以横店为视角,向世人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采、走上康庄大道新农民的豪迈以及经济建设的成就为目的。借助横店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产业,提取农民旅游节的特色元素,为中国农民旅游节形象大使进行形象设计,使横店的旅游胜地更加享誉中外,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二、中国农民旅游节形象大使形象设计的灵感源及设计阐述

中国农民旅游节充分展示横店民风、民俗、民情的特色,强调参与性、贴近性、互动性活动特色万民同乐,举城同庆。展示横店影视旅游等文化产业、现代工业及高效农业和新农村、新城镇、新文化建设成就体现横店集团“共创共有共富共享”的四共精神以大场面强冲击的视觉盛宴激发游客的欣赏热情。

中国农民旅游节的创办,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的新风采,展现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迹。横店中国农民旅游节,既是旅游节,又是丰收节,更是文化节,她已经成为了横店影视文化旅游的著名品牌。

中国农民旅游节代表的是横店的发展,农村城市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因此,在选择中国农民旅游节形象大使的时候我选择青春向上年轻有活力的18~25岁的女生。在形象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的形象是能代表时代进步的,富有美的气息的,时尚的,动感的,梦幻的,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的。

我的整个形象设计是以梦幻为主题,运用童话中清新的元素结合梦幻仙境的特点对整个人物进行创作,力求作品能贴近现实,又是广大旅游者喜闻乐见的。在此次设计不仅运用梦幻童话的元素,同时大胆加入自己的创新,对整个造型要求清新动感时尚的风格,用纱、钻、蝴蝶结等元素来制作整个服装以及配饰,使整个设计达到最佳效果。整个妆面主要的亮点在于眼睛部分,加强眼线的设计,使眼睛更加有神。在眼影部分的色彩也采用比较亮丽的颜色,突出妆面罗莉的特点。在腮红和唇色部分都采用粉嫩的颜色,这个整个妆面的设计也呼应了梦幻主题和服装浅色的搭配。发型方面,我选择带有浪漫的卷发也结合进今年比较流行的发型也有带点罗莉可爱效果的。但也不是完全的整头卷发,我把上面部分梳光发尾带卷,这样的设计不会使整个发型看起来那么蓬乱也会比较有层次。最后加上蝴蝶结饰品,增加整体浪漫的气氛。

三、形象设计展示(见右图)

四、小结

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 如中国农民旅游节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形象大使形象设计的主题,服装材料的选取、服饰的制作等。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经济、流行等因素,这些元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而且类似于本文的研究目前来说不是很多,缺少参考资料,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没有思路,缺少设计灵感。

目前本文只完成了一个总的形象大使的形象的设计。希望以后能继续深入本课题的研究,完成多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中国农民旅游节形象大使的形象设计。

参考文献:

[1]徐文荣.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中西书局,2011年6月.

[2]刘德艳.中国旅游形象大使活动展开的现状及策略[J].当代经济,2008.(09).

[3]李艳.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报,2003.(05).

[4]刘中洁.浅谈旅游形象大使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8.(09).

[5]乔国华.美发造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第121到133页.

农民的形象特点范文第2篇

一、两位作家都有意识地描写了大量的落后农民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落后农民有《阿Q正传》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药》中的华老栓,《风波》中的七斤、七斤嫂子,《离婚》中的爱姑等。赵树理作品中的落后农民有《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二诸葛,《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登记》中的小飞蛾的婆婆,《三里湾》中的糊涂涂、常有理,《福贵》中的福

贵等。

两位作家笔下的落后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迷信、守旧、麻木。《祝福》中的祥林嫂凄惨一生,但为了“赎罪”还要去土地庙里捐门槛。鲁迅对他笔下的国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一点在落后农民身上更是让人深有体会。《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受了一辈子穷,但他非但没有反抗的要求,反而还自轻自贱看不起贫苦农民。落后农民遭遇悲惨,本来值得同情,可是他们迷信、麻木,让人又不自觉地痛恨起来。

两位作家虽然都重在描写落后农民形象,可他们笔下的人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鲁迅笔下的农民不仅落后,还不觉悟;而赵树理笔下的农民虽然落后,但他们最终在政府的帮助下觉悟了。阿Q、祥林嫂、单四嫂子等人物至死都没有觉悟,他们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太深,因此,鲁迅的小说多是悲剧。三仙姑、二诸葛、福贵等人物在政府的帮助下都觉悟了,因此赵树理的作品多是喜剧。

鲁迅笔下多是落后农民形象,但赵树理笔下还产生了许多新农民形象,多了些翻身农民。赵树理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的翻身农民形象,并注意描写他们在政治上和精神上翻身的艰难曲折。《小经理》中的三喜就是农民新人。新人形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成熟发展,形象真实而又生动。

二、两位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都很成功在他们的作品中有许多被刻画得很形象的女性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们都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中国劳动妇女,她们勤劳、善良,但是她们却受到封建婚姻和专制制度的压迫,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鲁迅描写了这些女性身上的优秀品质,但他又理性地揭示了她们悲剧的根源并对这一根源进行抨击。

赵树理笔下同样有刻画得很成功的女性形象。《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登记》中的小飞蛾,与祥林嫂、爱姑等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她们生长在旧社会,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她们都是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嫁了人,她们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爱情。她们虽然都对婚姻不满,却并未能改变命运,只能是消极盲目地反抗。

三、两位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1.两位作家对人物采用的肖像描写都很成功

《故乡》中一开始是这样描写闰土的:“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我”后来见到闰土时是这样写的:“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个描写很好地把闰土的变化刻画出来了。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中是这样刻画干部老杨的:“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有二斤重。”就这么一小段描写,把老杨这一典型农民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2.两位作家都善于给作品中的人物起绰号,而且这些绰号很形象

鲁迅在大量作品中都给人起了绰号,如“红眼睛阿义”“花白胡子”“蓝皮阿五”“王癞胡”“假洋鬼子”“赵白眼”等等,这些绰号都起得很有艺术,并且很多是带讽刺意味的。赵树理在起绰号这个问题上也十分注意“写意传神”,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三里湾》中“翻得高”这个绰号很形象地表现了村长范登高,他借当干部之机,强占革命果实并发财,因此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得意神态。

3.作家在描写人物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祝福》最后一个情节中写到祥林嫂是在节日的鞭炮声中死去的,这样一个喜气的氛围更是从侧面烘托出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小二黑结婚》中对小芹并未做直接的肖像描写,而且通过许多男青年总是围着小芹这一细节来侧面烘托出小芹的漂亮。

农民的形象特点范文第3篇

《魔弹射手》全剧表现的是波西米亚大森林的故事,整剧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展示了森林深处猎人们生活情景,这在韦伯时代的舞台上可谓特色鲜明,剧中表现的稀奇古怪的事情,触动着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一、剧情线索体现农民的形象塑造

本剧是以波西米亚森林中某一庄园即将举行的射击比赛为事件起因,以猎人马克斯能否成功的取得射击比赛,娶到心爱的阿加特,成为新的一任护林官为主线索,期间马克斯受到了另一位心怀叵测的猎人卡斯帕尔的蛊惑,并且在卡斯帕尔的诱导下,闯入“狼谷”中,打造并取得由恶魔札米尔制作的魔弹;最终在射击比赛中,阿加特受到森林的隐士的帮助没有被魔弹伤害,马克斯受到了善良的人们的眷顾,而心怀叵测的猎人卡斯帕尔则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表现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这一主题思想。

通过以上分析,剧中的发展线索离不开农民的形象塑造,从射击比赛、选护林官、森林中的隐士甚至是传说中的“狼谷”,不难看出,猎人马克斯、库诺的女儿阿加特、邪恶猎人卡斯帕尔正是剧中情节内容表现的主要人物,这三个人物无论从身份属性、性格特点、声部配置都可以说是特点非常鲜明的,这些典型的农民形象,与韦伯时期一些神话歌剧形象相比,有焕然一新的特点。

二、音乐形象的刻画对农民音乐形象的塑造起到至关作用

猎人马克斯的境遇是整个故事中的重要发展线索,剧中正是由于他屡遭射击失败才不得不被人诱惑走向狼谷寻找磨弹。韦伯为了充分的表现马克思的形象,充分运用了咏叹调、重唱和合唱的手段。先是在第一幕第一场,在森林内的某一个酒馆的圆桌旁,因为猎人马克斯输掉了和富农戈伦的射击比赛,正在垂头丧气的喝酒,而在一旁高歌“胜利啦!能手万岁”的合唱曲的农民们,合唱曲中穿插着浓重的德国民间音乐,这种带有农民风格的合唱曲,表现了他们正在庆祝戈伦的胜利,这个场景鲜明的对比,充分的刻画了马克斯失败者的形象;其次在第一幕第二场,为了将森林深处神秘的魔弹暗示出来,猎人卡斯帕尔对马克斯关怀备至,诱惑他去狼谷寻找,从而引出了马克斯、库诺、卡斯帕尔的三重唱“噢!这个太阳,明天的日出真可怕!”;最后是在第一幕第四场中,为了表现出主人公马克斯对魔弹的向往,对胜利的向往,对爱情的向往,马克斯演唱了“穿过森林!穿过原野!”的咏叹调,这首咏叹调唱出后加重了马克斯内心矛盾的产生,从而更加坚定了他深夜去森林深处狼谷赴约的决定。

护林官库诺的女儿阿咖特深深的爱着马克斯,但是如马克斯赢不了这一届的射击大赛,她就无法与马克斯结婚了,但是,看到了马克斯消沉的情绪,她似乎有一些不详的预兆,为了表现这些不详的预兆,剧情中安排了一些有意思的场景和唱段。第二幕第一场中,由于家中挂的画像从墙上掉下来,伤到了阿咖特,她的好朋友银芯安慰她,用二重唱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不舒心的事对我来说是不受欢迎的人!”这是一首非常虔诚的咏叹调,通过这首歌曲的演唱,似乎让故事向悲剧性发展,让观赏者的情绪引起波动;紧接着在第二幕第三场,进入了一首重要的重唱曲,这是一首阿咖特、马克斯、银芯演唱的三重唱,这首重唱曲的出现是剧情的转折点,歌中唱到“什么?在哪儿?太吓人了!”这是一首有着很强的喧叙性的歌曲,由于音乐逐渐增强感染力,并且始终有向狼谷终曲的紧张感靠拢的音乐,乐曲结尾马克斯突然离去,似乎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将他拽走;最后在第三幕的第二场中阿咖特的咏叹调“不知道乌云是否遮住了上苍的太阳!”将不详的预兆推向,这时的阿咖特,跪在祭坛前,身着洁白的礼服,道出了这首优美的且含有忧郁情绪的歌曲,阿咖特在这里深深地信赖着天父的安排,愿意一切由他来安排。

农民的形象特点范文第4篇

听了这个节目,有这样几点印象较深:

一、节目的选材有新意。

这个节目通过一个边远偏僻小山村的一个江西农民形象,反映出发展变化着的世界给这个山村带来的影响,农民在思想观念上产生的变化。婺源县最偏远山村的农民戴向阳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也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家乡推介给了世界。节目中的主人公不是名人明星,不是英模先进,而是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这使得节目对于听众来说更具接近性。一个普通农民没什么新闻价值,一个典型的农民或许因为其典型性而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而一个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农民则因为其“非典型”性而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一个不拿锄头拿鼠标、不耕田地敲键盘的农民,不在田野里“脚踏实地”而是在网络世界里开博发帖的农民,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很新鲜的。这个节目的选材有新意、有新闻性。

二、节目塑造了一个有精神、有思想、有时代特点的农村青年形象。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更是一个不普通的农民,正如节目标题所言,是个“非典型农民”。节目中说,他放下锄头,拿起了鼠标;他热情好客,吸引了八方驴友;他善于思考,把山村里的茶叶卖到了全国各地;他喜欢收藏,6平方米的阁楼里存放着8400多份报纸;他的博客把自己的家乡展现在世界面前,让世界认识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小村落,给村民带来惊喜和希望;他要把农民的声音大声喊出来,让更多的人听见;他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对新农村建设的想法,对乡村制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江西日报》《上饶日报》刊出。节目通过这样一些细节,给我们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向往美好生活,敢于突破创新,有社会责任感的农村青年新形象,人物形象生动、丰富、立体、有灵气,有血有肉,触手可及。

三、人物本身出色的语言表达为这个节目增色。

听过这个节目的人,无不为节目主人公戴向阳的话语深深打动。节目中,戴向阳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语言自然流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给人以较多的信息量,让听的人不觉得累,不觉得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戴向阳清晰、生动、流畅的语言和他的故事构成了这个节目吸引人、感染人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样是这些事,同样是这些话,如果叙述、表达的主人公是一个木讷寡言之人,那绝不是这样的效果。这样的效果从何而来,可以说,这个范例给我们做专题节目两个启示:一是要善于寻找、发现社会生活中那些善于表达、敢于面对话筒、镜头的采访对象,要善于选择那些有利于突出新闻主题、有利于实现节目策划意图的采访对象。这一点有时虽然可遇不可求,但在同等价值的采访对象之间还是存在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二是记者要做好与采访对象的沟通和交流。戴向阳在节目中表现出的语言状态,应该少不了记者与他的充分交流。只有交流充分了,采访对象才会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记者也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鲜活材料。这两条,这个节目既遇到了,又做到了。于是,我们听到了一个优秀的人物专题。

四、释疑解惑,开掘“疑点”,使之成为兴奋点。

节目中,有好几次通过设问的方式对戴向阳的思想、行为提出疑问,这些疑问既是记者心中的问题,也是听众心中的问题。比如:“想法虽好,可酒香也怕巷子深,怎么才能让这里的茶叶和美景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知道呢?”这引出了戴向阳说出了上网的初衷。“不拿锄头拿鼠标,不耕田地敲键盘,这样的生活搁在一个农民身上,您也许在担心,难道他不用赚钱养家吗?”这引出了戴向阳开发农家乐旅游的故事。“这些年赚了些钱,为什么房子都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让人看到了一个痴迷网络世界、兴趣爱好广泛的农民,突出了戴向阳的“非典型农民”特征。“有人说,他这么做,不为钱财,难道是为名利?”戴向阳的回答让人看到他的朴实、真诚。节目中的这些设问,构架了节目的主体。对这些问题的探寻,打开了听众思考的空间。这些问题递进的内在逻辑,契合了听众对人物不断深入的了解欲望,引导着听众的收听兴趣。对这些问题的一一解答,一笔一笔勾画出这个“非典型农民”的形象。节目对这些“疑点”的开掘,在某种意义上又形成了节目一个又一个的兴奋点。

农民的形象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从业人员 培训

乡村旅游是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市场,以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生态为目的的旅游产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回归田园的需求日旺,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南宁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例如隆安、武鸣、上林、扶绥、宾阳、横县等县城,大力发展面向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加强各项旅游资源建设,旨在打造首府南宁 “后花园”。例如,近年,隆安县努力成为南宁“旅游休闲基地”,进一步全面完善全县旅游休闲产品规划与发展体系。

乡村旅游发展能够带动农业及农村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推进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环境卫生、乡村民主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包括了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服务的各方面从业者,其中以本地农民从业人员为主,比如旅游景区交通运输提供者、餐饮旅店管理及服务者、农产品及工艺品销售者等等。由于乡村发展比起都市来说,尚有较大差距,很难吸引久地人才,缺乏有素质高文化的旅游人才一直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软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多数是当地农民,因其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较低,这些都会影响旅游形象的建设和旅游竞争力的提高,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维护者与销售者,是旅游景区的形象传播者,因此,要提高乡村旅游的形象,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一、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影响要素

1. 接受培训的需求与动机

需求产生动机,所有的行为都源于需求。在农村发展旅游产业,对农民的生活与生产都会造成什么影响,会带来什么益处?对于村民们来说,有需要才有动力,只有当他们切身体会到旅游产业给自身带来的好处,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与聪明才智,投身于旅游产业建设与发展中去。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能提高农民家庭收入,安置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助于促进农民意识的提高,扩大农民视野等。

培训需求确定了培训的目的与出发点。通过培训,首先要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通过过培训,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积极营造干净优雅的服务环境,自觉地维护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培训,使村民充分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价值,从而主动地去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使得农村经济得以可持续、生态地发展;通过培训,扩大农民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全局意识;通过培训,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研究开发旅游的延伸产品,进而改善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

2. 培训对象的素质与能力层次

乡村旅游农民从业者主要有以下特点:(1)农民相对来说文化素质较低,接触面比较窄,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由于电脑普及率较低,知识信息更新慢。(2)思想保守,思维方式直线型居多,对于抽象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培训内容更应侧重具像的讲解及亲身练习。(3)学习决不是单单为了增加知识,其目的主要是致富,而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创新意识,思想保守,从众心理强,只有亲自看到身边的致富典型才跟随效仿。

培训要根据农民的特点,确定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在培训方法上,重现场实现展示,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生动活泼,贴近农民生活及思绪方式的授课方式会更受欢迎。

3. 培训者

针对村民的特点及培训的目的,对培训者的能力要求也比较多元化。不但应熟识旅游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更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及实际经验,能够真正指导及帮助村民们解决在当地进行旅游生产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 培训效果的评估

评估是对整个培训工作的总结,怎样的培训效果是合格的?培训效果的好坏影响到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理解与应用情况,决定下一次培训工作的开展。所以,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在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反馈,是有其必要性的。听取群众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对比培训前后村民对旅游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和发展经济的技能。

二、培训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任何的培训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适应性要求及范围,没有放之四海兼准的培训方法。必须要根据所培训的对象、地区、时期等多种特征,来展开有针对性、行多有效、命中要害的培训。 起码要考虑三方面:一是对象。不同的培训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农民。这要求根据受训农民的文化背景、年龄大小、性别差异、经济情况等因素,开展适合他们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二是适用时效。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培训需求和社会信息资源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信息化的发展如此之快,所有的培训内容都是有时效性的,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方案的设计都必须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来进行,必须与时俱进,体现出时代的特征,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三是适用地区。不同的地区存在着社会差异、经济差异、自然条件差异、文化差异等。这就要求不同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借鉴、建设及应用适合本地区的农民培训模式,而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

2. 目的性原则

农民从业者来参加培训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烈的――致富。所以,在实施培训工作之前,应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对培训需求也要有足够的把握,根据培训人员的要求与特点来精心安排培训内容,设计好培训方式。在内容上重实践,能真正帮助村民们解决在旅游业经营与管理当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在方式上要重具化,重操作,力求活跃生动,要体现出实用性。

3.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就是要针对农民、农民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特点,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与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农民培训,使农民培训能够顺利进行,且取得实际效果。

4. 循序渐进原则

参加培训的农民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为此,对农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应该注意进度的安排,尽量做到由易及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根据农民的自身经验及特点,系统安排好每个阶段的学习。

三、培训内容

培训要以实际操作为主,用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农民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手把手等行之有效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培训应在具备一定培训条件的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研究、教学的企业(园区)和教育培训基地进行。

1. 旅游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受训村民讲解旅游专业理论与基础知识,介绍旅游业的发展与最新情况,让农民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意义作用和相关政策。理论知识虽然并不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对于培养村民对旅游行业的客观认识,建立正确的服务意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纠正农民仅仅把旅游业当成赚钱工具的短视观念,有助于建立村民的全局观念,使得乡村旅游业可以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

2. 旅游服务培训

通过培训和训练,使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水平,特别是树立和提高正确的服务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增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培训内容一般包括:

(1)礼仪常识

主要介绍基本游客心理学;仪态与体态知识; 掌握如何用心沟通、微笑服务;掌握与人交往、沟通、服务礼仪。

(2) 餐厅服务

主要介绍掌握餐厅的布置与舒适环境营造; 能提供适合客人用餐需求的服务; 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制作、保存、运送知识;掌握餐桌的布置;掌握点菜、上菜、结账等服务技能。

(3) 客房服务

包括掌握客房整理技能;掌握卫生间整理技能。

(4) 前厅及前台服务

主要介绍问询礼貌用语;了解正确的商品介绍及商务服务知识;掌握房间安排、交接技能;掌握结账收款技能。

(5)导游解说

主要包括导游基本常识与礼仪;编写解说词和语言训练;如何介绍景点;如何推荐体验项目;如何做到体贴、细致、周到及应急处理。

3. 烹饪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和练习,让接受培训的村民了解烹饪基础知识;了解色香味搭配基本理论; 掌握主要主食、面点制作技术; 掌握家常菜品的烹饪技术;掌握一定的特色菜肴的烹饪及制作技术;掌握一定营养卫生常识 。

4. 卫生保洁技能

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的整理和保持知识;了解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常识; 会使用室内外常见清洁工具。

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技能

通过培训,让村民能够掌握“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的一般经营管理知识;了解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懂得如何突出农家特色;学会如何开办“农家乐”、组织各种节庆、文化活动等,怎样设计游客参与体验活动。

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基本类型

1. “学校+农户”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当地的农民,对农民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乡村现有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往往不可能通过正规学历教育来完成。这种模式,由当地政府提供资金,当地的旅游职业教育院校提供培训服务。这种类型的培训模式,一方面在培训当中更注意增加理论方面的内容,实行教学一体化,另一方面为学校提供一个“产学研”实验基地。

2. “政府+农户”型。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培训班、一对一帮扶、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和培训方式,为农民讲解国际国内开发农村旅游、开办家庭旅馆的先进经验,提高了乡村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旅游服务技能。

3. “研究机构+农户”型。这类培训模式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较受当地农民欢迎。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区,农民对生态农业高新科技的需求特别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解决农民在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能力、生态等方面的问题,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 “公司+农户”型。这是一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核心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公司为龙头,把分散的乡村旅游农户打造为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团队。在做法上由占股份较多的公司来组织培训,使村民具备旅游服务、参与旅游开发经营的技能,打造乡村旅游综合开发、经营、管理的经济共同体。

5. “旅游协会+农户”型。协会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有一定的向心力,能够把分散的乡村旅游经营者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改变以往农民个体型的粗放式经营,通过改善服务设施,建立经济合作体,实现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经营。能够保护农民自身利益,有效整合乡村资源。旅游协会充分发挥主要作用,使得乡村旅游更上层次、升规模。

从整合教育资源优势角度来看,由政府来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助学是搞好乡村旅游教育的最佳途径。各类型培训可以互相交叉、补充,不同的模式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培训有明显优势也是有一定缺陷的,实行多元化的培训体系,能够起到有效的互补作用,产生更为理想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德刚.田园季风――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