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三语文经验分享总结

高三语文经验分享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三语文经验分享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三语文经验分享总结

高三语文经验分享总结范文第1篇

不久前,我在本校上了一堂区公开课,授课内容为高三语文复习语言应用板块中的句式变换和重组。课后,我将学生整理的课上例题和练习的答案收上来批改。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批改的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语文基础好的同学只做对了十二道题目中的八、九道题,仍有少部分题目出错,语文成绩差的同学更惨,有的只做对了两到三题。惊讶之余我反问自己,我的这节课上得到底怎么样?一堂被同行评价较高的公开课,为何对学生而言效果却是如此的不理想?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学生的答案发现,学生做错题目很少存在方法上的问题,恰恰错在组织答案时语言的表述。

这节课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将例题和练习制成课件,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我来评讲,讲完学生再做巩固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把握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按理说这种教法已经改变了那种老师只动嘴、学生只动笔的老套模式,但是,我忽略了一点――就是“到位”。

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主导作用。那么,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就不能单看老师讲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学得怎样。如果学生在一节课上没有什么收获,那么,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也是一堂失败的课。

高三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教师都希望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学生最大的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一节课讲的内容多是否就是容量大呢?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如果一堂课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太多,从接受心理上来说,学生很难对每个知识点都留下很深的印象,更难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内容。与其面面俱到、浅尝辄止,不如就其一点,挖深搞透,让学生充分领悟,完全掌握。我认为真正的课堂大容量就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停地思考、交流、感悟、总结,不断地有收获。

高三复习的语文课堂,教师也不宜讲得太多,特别是主观题的复习,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掌握方法,总结规律,把握细节。学生思维过程不等同于具体的书面表达,这中间还有一个着笔时对语言的组织过程。例如,在句式的变换和重组过程中,由于句子通顺流畅的需要,学生在表述答案时必须增删或调整个别词语,而这些细节又容易被学生在对句子进行宏观把握时忽略,只有落实到纸上时学生才会发现。学生复习中欠缺的正是这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就难以获得正确的结论,也难以真正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更谈不上有所创新的思维和精神。这一点很容易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没有写的过程,学生就无法发现语言表述中的问题,语言运用的能力就无法提高。写也有多种方式,在讲义上做是写,上黑板板书也是写,关键是能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出来。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和体验。语文课堂如果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发现一些问题,那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无疑是一条好的途径。

新课程强调全面发展,这个全面不能仅仅理解为学生个体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应理解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容量大,速度快,对语文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说是好事,但对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课上的解题思路分析也许原本就听得一知半解,课后落实到纸上时,就无从下手,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的语文素质很难得到提高,与成绩好的同学之间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赶不上整体步伐,这就违背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程的基本精神。

思考过后,我在另一班授课时,就将这节课两大块的内容一分为二,对每块内容充实了习题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求快,不求全,让学生上黑板写出答案,充分暴露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集体订正,共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搞懂。课后,再将学生的练习收上来批改时,情况就比前一个班好多了,几乎没什么错误。

高三语文经验分享总结范文第2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鉴于吴文化在提高学生情操和发展学生素养方面起有重要作用,学校委托语文教研组、课题组研发了《吴文化与语文》这一校本课程。下面结合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作初步的探讨。

 

一、“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的建构

 

借鉴国内外课程开发中几个较为著名的程序,如斯基尔贝克程序、托马斯程序、吴刚平程序和王力红程序等,结合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我们建构了“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三个阶段九个内容的操作程序:准备阶段(确立课程目标、建立工作小组、调查现有情况)——实施阶段(课程内容确立、课程教材编制、课程组织实施)——反馈阶段(课程评价、课程修订)。

 

(二)校本课程建设内涵的确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把“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据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确立“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内涵。

 

1.课程理念

 

(1)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根本

 

新课标提出“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因此课程开发应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本。新课改后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和地方课程旨在满足学生整体的需求与均衡发展,而校本课程的建设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有个性地发展。

 

(2)以“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为指导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本校全体语文教师为主体,这就给了教师继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机遇,体现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师生在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的新课标理念。

 

(3)以“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为宗旨

 

新课标明确:“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就是为了利用苏州丰富的吴文化遗产,开发社区独特的吴文化资源,传承学校浓厚的吴文化建设底蕴,通过收集、筛选、整合、提升,编撰成永存史册的校本课程。

 

2.课程目标

 

通过“吴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课程目标。弘扬地域文化,实践文化传承,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积累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同时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内化文化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3.课程评价

 

围绕“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目标,提倡多元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采取多种方式(活动心得交流,小论文评阅,专题探究成果展示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如参加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活动中的表现等),兼顾学习结果,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反思、总结交流、合作共享、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吴文化与语文》校本教材的编撰

 

(一)收集准备阶段

 

1.成立教材编撰核心小组

 

教材编撰核心小组由语文教研组长(任主编,总体负责教材编撰,统筹人员安排及经费调拨)、三个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备课组的编撰任务分配,包括资料的搜集、筛选、修改整合、评价反馈、修订完善等工作)、江枫文学社总编(负责宣传策划、内容整合,编辑排版、校对刊印等工作)及校外语文辅导员(负责教材的评审工作)。

 

2.确定教材编写总体纲要

 

根据定向原则、目标原则、认知原则、个性原则将教材提纲拟定为如下六章:①名胜文化与语文;②名人文化与语文;③民俗文化与语文;④美食文化与语文;⑤曲艺文化与语文;⑥工艺文化与语文。六章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以“语文”为纽带的“吴文化与语文”教材体系。

 

3.收集教材编写相关资料

 

围绕提纲,通过以下途径查阅资料: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苏州大学各图书馆、苏州高新区图书馆、本校图书馆等)、互联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学术搜索、吴文化网站、百度网站等)、实地采风考察(博物馆、园林、景区等)、咨询相关部门、访谈专业人员。

 

(二)编撰修改阶段

 

1.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由各备课组教师具体负责:高一语文教师承担①②两章;高二语文教师承担③④两章;高三语文教师承担⑤⑥两章。每章内容由概述及相关的若干篇选文组成,每篇选文都包括作品原文、注释注解、作者介绍、评论鉴赏、问题思考等五个板块。这样的编排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有选择地探究。

 

2.教材修改

 

在广泛征求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细致的教材修改工作。先由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进行初审,再由江枫文学社总编进行二审,最后由主编进行三审。重点是对教材选文内容及相关资料进行校审与修改,确保教材准确无误。

 

(三)评审刊印阶段

 

1.教材审核

 

教材评审由高新区作协主席张斌川主审。本着客观、公认、求真务实的态度对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进行评审。具体包括:教材是否符合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观点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恰当(深度、结构、语言、文字、图片等)。

 

2.教材刊印

 

具体由江枫文学社总编负责。主要工作有:联系印刷厂、确定首次刊印数量、查看刊印效果等。

 

三、“吴文化与语文”校本教材的教学策略

 

笔者在实施《吴文化与语文》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一)遵循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原则

 

1.听说读写相互结合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听说读写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可有针对性地将听说读写中的某些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学习“名胜文化与语文”时,笔者将观、读、写相结合,先组织学生游览留园,再进行游记散文的练笔,然后阅读文本《留园记》,通过自评或互评作文,感受差别,体会游记散文的写作技法。

 

2.主体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在引导学生学习校本课程时,教师应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学生都应扮演主角。如在《留园记》的教学中,把学生的作文进行分享与展示,做成小报进行宣传。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会被充分调动。

 

3.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多样,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吴文化与语文”的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可课内学,也可课外做,可自主学,也可合作学,可结合平时学,在也周末安排实践。如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利用周末参观虎丘、苏州博物馆、花山等,收集积累大量吴文化素材。

 

(二)创新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形式

 

1.学科拓展类

 

学科拓展类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联系校本课程内容,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如可将《明史·周顺昌传(节选)》《周忠介公遗事》作为《五人墓碑记》的拓展阅读。教学时,除了对相关历史人物做链接介绍、与吴地人民精神风貌关联外,更要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以真正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2.文艺鉴赏类

 

文艺观赏类教学是指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等来达到赏析文艺作品,提高审美情趣的教学活动。如在介绍“曲艺文化与语文”中,可通过鉴赏昆曲《牡丹亭》中的片段《游园惊梦》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昆曲的特点及牡丹亭的人物和故事。文艺鉴赏重在“鉴”,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指导,恰当地将鉴与说,赏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所得。

 

3.社会实践类

 

社会实践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外体验社会生活,以提高自己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名胜文化与语文”时,可带学生参观拙政园、狮子林,体会园林中的吴文化。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时,应把游与教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游中学,在学中悟,真切体验吴文化的特色与内涵。

 

(三)改革语文校本课程学习方式

 

在教学“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中同样能贯彻落实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在“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自主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在“名胜文化与语文”学习中,教师可按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引导学生借助辞典和注释自主学习《留园记》与《归田园居记》。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共享文言文学习的成果。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形式是讨论与探究。如学习“美食文化与语文”中的“苏式小吃”时,可组织学生分组探寻各自最喜欢的苏式小吃信息,包括拍摄照片、采访地点、咨询制作方法与特点等,再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课堂交流,通过多媒体展示其风貌,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介绍。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方式。如在“吴文化与语文”的学习中,关于“冬至习俗”的学习,笔者就采用了探究学习: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分别探究“冬至大如年”的历史原因、冬至活动习俗、关于冬至的文学作品。每个大组又分为若干小组,如资料收集小组、汇编小组、审核小组、汇报小组。各小组将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由审核小组进行筛选,最后由汇报小组进行整合并以电子文稿或纸质文稿的形式向全班汇报,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校本课程的建设任重道远,高中语文教师既面临专业化发展的机遇,又面对专业素养提高和教学水平提升的挑战。“吴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积累了实践的经验。相信,只要一线语文教师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真正以全体学生的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己任,定能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中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