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request of registered engineers, and then analyzes the purpose and reform idea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in the e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
Key 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Engineering Economics;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44-02
1 《工程经济学》课程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能力要求的关系
随着建筑行业工程师注册制度的推广和执行,注册工程师成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认可的途径和标志之一。建筑行业注册工程师作为专业人才,除具备工程技术能力外,还应具备工程管理能力,包括工程项目的投资融资决策能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方案的比选能力等。工程领域涉及的这些经济类问题都是通过《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解决的。此外,《建设工程经济》也已成为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对他所提出的方案的技术可能性负责,还必须对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负责。在我国现行的诸多建设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工程经济学都是一门必考的基础课程(见表1)。通过学习,为合格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履职搭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目的与改革思路
2.1 教学目的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原理、资金成本的含义,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等章节对工程项目投融资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案的不确定分析主要实现对未来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设备更新的内容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直接相关。价值工程原理有利于项目管理者以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最佳的功能。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工程项目的经济决策方法,对从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过程中的投融资管理、项目的后评价等工作奠定基础。
2.2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①综合性。工程经济学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大类。②实践性。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来源于实践。③系统性。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集合体。工程经济学分析的对象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
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①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运用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必须正确地把握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运行过程。②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工程经济学对问题的分析过程,是从定性出发,通过定量,再返回到定性。即首先从工程项目的行业特点、分析的目标要求、基本指标的含义出发,通过资料的搜集、数据的计算得到一系列判别指标,最后通过实际指标与基准指标的对比,不同方案之间经济指标的对比,对工程项目各方案作出优劣判断。③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需要计算成本、收益和费用,其目的在于寻求成本费用与目标的平衡点、成本与功能的平衡点、技术与经济的平衡点。④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对工程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动态评价为重点,多练习多实践。
2.3 改革思路 ①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将本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就业、注册工程师考试联系在一起。②改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尤其是与注册工程师相关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③增加案例教学,以工程实例来介绍工程经济的概念,强化工程领域经济理论的重要性。
3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措施
3.1 教学方法改革 ①精心策划绪论课程,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都十分重要。在第一堂课上,要把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阐述得清清楚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好本课程的自信心,为教学双方的和谐促进奠定基础。具体措施主要有:首先要依附于实际工程案例来讲理论,最好是众所周知的大项目或身边熟悉的小项目。其次,通过问题来引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要真实而且不陈旧。②基本概念要准确详细讲解。本课程中有些概念贯穿始终,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如资金的时间价值、方案比选、不确定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因此,这些概念要细讲,直到学生掌握。③基本公式要讲透,这里主要指常用的复利公式、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举一反三,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课时。④灵活组织教材内容,避免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更要避免长期使用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博采众长,多利用参考书和优秀教材来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极大丰富教学内容,也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工程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与投资项目评估学、工程经济学与投资效果学等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相关知识进行对比讲解。⑤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解决好课时减少与学科知识容量成倍增长的矛盾。既要有细讲,也要有泛讲,还要有学生自学内容。⑥强化案例教学,增加课程实践学时,将复杂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工程案例中进行介绍。
3.2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本课程的计划学时数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特点,对课程群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综合考虑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设置最实用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3.3 考核方式改革 由于本课程具有实用性比较强,所以本课程的考核应该以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为主,既可以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项目财务评价练习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件编制、专题研究论文等非考试方式进行,或多种考核方式同时采用。
4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根据以上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加深了相关教师对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和注册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促进了专业教师对《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得到了丰富、考核方式得到了改进。
本课程的教学已获得的广大学生的认可、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日后的注册工程师考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琳,鲍学英,王恩茂.工程经济学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4).
一、小学后期管理功能分析
1.小学后勤管理为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持久、长效开展创造优质条件。后勤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开展与落实,除了对于校园活动的实质性开展具有促进作用之外,而且可为小学教学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与执行提供充足的财、物及人等各种物质支持。后勤管理工作的健全化与有效性,能够在学校区域内创造十分积极又活跃的校园氛围与环境,对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积极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起到很好的调动作用,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及教学品质的提高营造良好氛围。2.小学后勤管理能够为教师积极的工作状态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能够为教师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诸多助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教学器具,均需要后勤保障部门供应。此外,在校园各项设施的维修与保养,以及各种教学设备的维护上,同样离不开后勤部门的定力配合及积极参与。因此,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对于教师积极工作状态的实现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获取的作用。3.小学后期管理能有力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整洁、健康的校园环境,除了有助于小学生智力开发及学习之外,对于小学生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对于其优质品格的形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陶冶与熏陶作用,通过培养小学生积极又乐观的人生态度,达到增强其责任心与自信心的目的。
二、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
1.缺乏后勤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因在管理人才方面的缺失,以及在管理经验方面存在的相对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许多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未能切实落实或出现不到位状况,尤其处于比较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此状况更为凸显。因对后勤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另因长时间过于偏重教育教学方面,造成后勤管理工作失去原有地位与作用。2.后勤管理人员在自身技能与素质方面相对较低。针对许多小学后勤管理职位而言,通常由在职教师担任,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面对繁重、嘈杂的教学任务,通常情况下无额外时间与精力,专注于后勤管理工作,在后勤管理业务技能及工作经验方面也比较缺乏,所开展的后勤管理工作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没有专门为其能力提升提供培训的内容部署。因此,这些后勤管理人员通常具有较低的管理技能,具有相对低下的业务熟练程度。3.后勤管理制度规范相对缺乏。许多小学当中的后勤管理部门,实质上仅为临时性的采办,后勤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应的制度规范支撑。当发生突出事件时,更没有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这便造成小学后勤管理在较大程度上存在规范性严重缺乏的状况。
三、新环境下小学后勤管理改善对策
1.增强后勤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新环境下,除了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之外,在后勤管理工作方面同样要实现现代化管理,只有对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充分、合理化地运用,将现代管理人员的智慧最大化发挥出来,才能有效推进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与落实。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后勤管理工作者来讲,其所具有的责任意识及职业素养更重要。只有不断增强后勤管理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且将其当做一项长期工作抓,才能推进后勤管理工作从业人员在业务方面的精进及在素质上的最大化提升。2.做好、做实后勤管理工作财务保障工作。保障并支持其财务,乃是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关键。后勤管理工作归根结底与财力、物力及人力的支配密不可分。若缺少充足财务的有力支撑,后期管理的各项工作就难以有序开展,就难以长久维系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当然,当后勤管理工作具有充足的财务支撑与保障后,需要构建一套完备、详细且符合学校自身实况的财务管理制度,真正使各项内容公开透明,接受校内外监督。3.强化校园的安全与卫生。后勤管理工作在校园环境优化举措当中,可把校园绿化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软硬件的合理搭配,实现双向提升。此外,后勤管理还要加大安全防护力度,不仅要在校园内增加相应的设施防护,还要在饮食方面强化防护工作,将所有危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四、结语
对于后勤管理工作而言,乃是一项系统化又长期性的工程,其工作如何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学校未来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至此,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应紧跟新环境的内在需求,始终秉持先进理念,强化各项工作的建设与完善步伐,推动小学后勤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昕.基于新形势下的小学后勤管理功能及改进措施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9:215.
[2]殷祥仁.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后勤管理的功能与改进措施[J].戏剧之家,2015,24:203.
[3]崔长明.新形势下小学后勤管理的功能与改进措施[J].中华少年,2016,01:239.
[4]王兴伟.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后勤管理的功能与改进措施探析[J].好家长,2016,04:57.
[5]廖维.小学后勤工作中育人功能的挖掘与发挥[D].四川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示错情境”的功能及创设;研究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各个环节灵活的运用“示错情境”,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分析错误、归纳总结,并且养成小组合作的习惯,养成探究学习的方法。“示错情境”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关键词、易错处准确掌握知识点,掌握做题方法,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也会比教师讲解深刻很多。希望能够将“示错情境”运用到更多的教学当中。本文举例皆以苏教版高中化学课本为准。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示错情境”
有关高中化学教学中“示错情境”的创设方面,在引入“示错情境”的同时,应该充分暴露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易出错的地方以及需要学生自己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以拓展学生思维,掌握课堂重点,能够分清易混知识点为教学目标,更好的学习化学的相关概念以及理论知识。
其次,“示错情境”的创设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作业的批评以及修改,这个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作业讲评的时候,可以拿同学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为范例去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应该先提出错误的观点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并且小组交流各自的观点,说出来被举例同学错误的地方并且改正,更深一步地增加同学的记忆力和知识点的掌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最后,教师应该在自己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并且寻求一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乐于接受的“示错情境”,让“示错情境”的创设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对教学起到应有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去实现,也可以要求学校适当组织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参与其中,更好地掌握“示错情境”创设的要点。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示错情境”举例
以溶解度概念的讲解为例来进行说明,具体的案例分析如下:
1.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g;
2.在100g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8g氯化钠,因此我们称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8g;
3.当温度为20摄氏度时,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g的氯化钠,因此我们称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g;
4.当温度为20摄氏度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的氯化钠,因此我们称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5.36g的氯化钠刚好可以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的状态,因此我们说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6.当温度为20摄氏度时,36g的氯化钠溶解在100g的水中恰好形成了饱和溶液,所以在20摄氏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向同学们展示这些要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去判断所提出的观点的正确与否,通过自己的逻辑能力与已有知识去做出判断,获得辨别分析的能力,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自己判断一段时间以后,应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多听一听别人的思路,拓展自己的思维,多方面考虑问题,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示错情境”创设的功能以及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示错情境”的创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以及意义。第一,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它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模块,以一种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学习,并且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十分准确,记忆长度相对平时的教学形式稍长。第二,对于教师来说,适当运用“示错情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更快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并且让自己的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一步一步的推理慢慢地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死记硬背记住答案,从这点来说“示错情境”的创设相比较以前是进步的,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自身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以听课评课的方式让更多的教师更好地更灵活地在课堂上创设“示错情境”,在不断地接受吸收别人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四、小结
创设“示错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与“学”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更加深刻、准确地进行记忆,提高课堂效率与知识点的掌握度。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于高中化学中“示错情境”的功能及创设进行了研究讨论,分别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示错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示错情境”举例以及高中化学教学中“示错情境”创设的功能以及意义。希望可以起到实际性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老师注意到“示错情境”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有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狄红,刘丽君.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年4月第3期
[关键词]血液净化;肾功能衰竭;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
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构建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血管通路。深静脉置管是临床上一种临时性的血液通路,使用对象主要是血液灌流者、血浆置换者、没有建立永久性血液通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急诊透析者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我院肾内科在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共有98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并效果优于采用股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肾内科在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共有98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将其视为研究组。其中,男性59例,女性39例;年龄19岁至77岁,平均36.9岁。疾病类型:慢性肾衰竭无内瘘(或者内瘘急性闭塞)者5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26例,毒蛇咬伤致急性肾衰竭者10例,毒蕈中毒致急性肾衰竭者7例。选取同时期的92例采用股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其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21岁至78岁,平均37.9岁。疾病类型:慢性肾衰竭无内瘘(或者内瘘急性闭塞)者5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25例,毒蛇咬伤致急性肾衰竭者9例,毒蕈中毒致急性肾衰竭者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穿刺方案
①研究组穿刺方案:常规消毒铺巾和利多卡因局麻后,取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水平线交点作穿刺点,对颈内静脉行seldinger置管技术,针头指向胸锁关节后下方,针与皮肤夹角分别为30-45°进针,保持负压缓慢进行,进入到颈内静脉有落空感并能抽到静脉血,确认后调整角度并固定,取下内芯插入引导钢丝,退出套针改用扩张导管扩张,将留置导管在钢丝的引导下插入颈内静脉中,确定导管位置与畅通后用肝素盐水液冲洗管腔,夹住导管,戴上肝素帽待用。②对照组穿刺方案:选择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0.5-1.0cm、股动脉内侧0.5-1.0cm处进针,进针前常规消毒铺巾和局麻,进针角度为45°注射针逐层深入探查股静脉,进针2-4cm,如针管有静脉回血,拔出注射针,用刀片做一皮肤小切口,刺入穿刺针,见静脉回血后插入导引钢丝,退出套针改用扩张导管股静脉置管。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
2结果
研究组的1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导管误穿动脉率、导管栓塞率以及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且血液净化治疗时的血液流量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进针角度保持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最佳;第二,血压低者因回血慢,容易误认为进针不成功;第三,进针位置必须精准,否则反复穿刺极易导致血胸或者气胸;第四,严格遵守操作无菌规范。本组研究证实,对于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而言,颈内静脉置管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导管留置时间相对较长,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并发症较长少,比较适合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
参考文献:
[1]吴亿,赵洪雯,王殿珍,王军霞,彭侃夫,吴雄飞.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12):156-158.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功能定位;实践路径
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教育改革大潮中兴起的一种教师教育新模式。1986年霍姆斯小组发表《明日之教师》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概念。它是以中小学校为基础,将教师职前培训、在职进修和学校变革融为一体,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与大学结成联盟关系的“伙伴学校”,共同致力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水平,实际上是在中小学基础上与大学合作培训教师的一种新形式。
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功能定位
1.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在目前的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了避免传统教育带来的弊端,充分吸纳高校、进修校、教研室、名校的教育、科研、培训的优秀资源,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把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融于一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研促训,以训促研。同时,加强学、教、研、训过程中培训与教研科研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培训与实效考核相结合,以“问题导航、专业引领、行动反思、交流展示”为基本路径,积极采用专题讲座、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现场诊断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先导示范作用,为教师学习与交流、反思与总结、研究与发展、锻炼与提高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2.教师培养,注重行动
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提出“回归实践”的理念,不论是职前培养还是在职培训,都十分重视以中小学实践为基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是在实践中展开的,是向教师教育基点回归的一种努力。正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关注实践,所以教师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校本培训,突出特色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最为有效的途径。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校都会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并鼓励教师深入钻研本专业,充分发挥本人的专业能力和特长,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突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权。同时在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大力提升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真正践行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即课程”的理念。
4.引领示范,区域辐射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校本发展、个性化发展的人才高地,它从建设之初就重视发挥其示范辐射功能,通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校际结对、带教指导等形式,为区、市内外学校提供示范和服务。通过专题论坛、专题观摩研讨、挂职培训、结对帮带和资源输出的方式传播新理念、新动态、新经验,形成了多区域、多层面的示范辐射效应,不断提高辐射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基本上采用自主申报、条件筛选、任务驱动和动态管理的方式进行,其基本思路可以总结概括为:
1.自主申报
在自主申报环节,中小学及幼儿园需要简要陈述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形成的特色,并说明本校将在全市或全区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初步拟定一个大致的方案。
2.专家评审
教师进修院校组织专家团队对申报学校提交的材料进行评议,特别要参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有的功能进行资质审核。评议的形式既有书面材料的评议,也有面对面的实地考察。考察的内容与本身的功能定位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包括:考察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是否有整体规划,内容是否满足教育实践需要,形式是否体现灵活创新,管理是否人性化。在“承担市、区级教师培训的任务”方面,着重考察学校是否有能力开设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在“吸引兄弟学校教师的考察学习方面,注重考察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校文化的影响力,主要看是否以先进的理念为主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是学校制度的推动力,主要看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三是学校特色的吸引力,主要看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是否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是否对其他学校的实践具有良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3.任务驱动
在任务驱动环节,市、区两级主管教师进修部门结合学校特长和市、区两级教师培训的需要,向业已遴选出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委派任务,让这些学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并最终能够发挥示范引领功能。
4.动态管理
在动态管理环节,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针对运行中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行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针对承担的各种培训任务完成的质量进行多主体参与的综合评价,二是针对学校自身的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两者的综合评价中,确定为不能胜任的学校自动退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行列,新的、有条件的学校动态加入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1]钟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5,(04).
[2]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5.
[3]赵复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土实践的价值反思[J].教育评论,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