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医学的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不统一
国家明确了大专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为主要目标,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在目前专科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教材使用不一,教师各执其教。其次,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忽视技能提高。目前各专科院校针灸部分安排少量的实验或见习课外,基础部分无实训课,临床部分无见习和实习机会。再次,重点难点不突出。许多院校教师对中医学教学重视不够,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毕业生在今后的临床应用。
1.2教学目标与教学时数不匹配
按照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发展需要,专科层次中医学强调“三基”、“五性”、“三特定”、“必需、够用”原则。随着各院校近年来教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学计划不断修改,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课时数多少不一,最多72学时,最少36学时。而中医学包含中医基础、中药、方剂、中医诊断、针灸、中医内科、其他临床各科等7门主干课程为一体,要完成如此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显然不够,篇幅与课时不相吻合,教师只能走马观花式教学,大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1.3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一
各院校担任中医学教学的教师基本由老中青三个梯队组成。由于从教时间不同,教学经验及职称、学历有所不同,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不断补充,教学经验不足,教法欠佳,对教材的着眼点和把握能力不同,在具体授课时对讲授内容、重点难点、深度把握、技能突出上理解不一,教材内容取舍处理不当,由此产生了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不一,教学内容不一,没有起到真正培养技能的目标作用。
1.4学生层次不同致掌握知识不一
以平凉医专为例,临床医学专业招生学生分高中起点普通大专和中职起点三校生两类,前者没有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后者虽然经历了中职医学教育,但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参差不齐,加之使用教材不同,教师教学水平差异,最终导致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高出现偏差,对下一步进入临床开展中医诊疗造成差距。
2.改革课程结构
以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为先导,以注重提高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按照“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将中医学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中医学总论、中医学基础、中医学临床。按照1:2:3的比例安排计划、学时及进度,是理论与技能教学基本保持1:1。通过总论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思维特点,中华医药的伟大渊源和杰出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通过中医学基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医认知及思辨理论的核心,为下一步临床技能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中医学临床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完全掌握中/!/医基本技能,为临床中西结合诊疗常见病、多发病做铺垫。要求每部分内容依据教学时数精细编写,详略得当,达到学而致用的目的,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服务。
3.改进教学模式
3.1明确定位目标
根据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统一规划教材内容,明确层次目标、专业目标、技能目标,确定授课内容,以便更好的指导教师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2加大授课时数
许多院校对中医学重视不够,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轻视中医,偏颇中医,安排学时时只是为了完成部颁大纲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毕业生在今后的临床应用,对教学时数能减则减。按照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发展需要,专科层次中医学强调“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即特定目标、特定对象、特定限制)、“必需、够用”原则,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教学,应当至少安排96(理论60学时,实践36学时)学时数来完成整个教学内容,方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
3.3加强实践教学
3.3.1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在中医学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法(课件或影像资料)、病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抽象的中医理论简单化,转化为学生易懂、易学、易记的实际技能训练。对于绪论、中医学发展史等章节的内容可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对于中医学基本特点、病因病机可采取问题教学法;对于治则可采取讨论教学法;对于辩证、方药知识可采取病案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
;对于四诊、针灸基本知识等可采取实验实训教学。 3.3.2多开展在校实训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四诊、针灸基本知识、毫针刺法、艾灸法、拔罐法、推拿手法可采取实验实训教学,利用中医实体脉象仪、舌诊模型、针灸模拟人等诸多实训器材反复进行实训,也可同学之间模拟四诊诊疗。
3.3.3加强临床见习
中医的实践性教学,只有通过早临床、常临床、多实践,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加强中医基本诊疗技能的临床锻炼和培养,才能对疾病有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与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对疾病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根据不同的临床见习特点,采用参观法、实践法、病例讨论法和精讲复习法等不同教学方法,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不断提升临床见习效果。
关键词:眼科;多媒体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两个教学班共95名学生,男39名,女56名。同一学期中,选择一个班为实验组,51名,另一班为对照组,48名。两组学生年龄结构无差异。实验组51人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模式,对照组48人采用传统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模式,两组的授课老师相同。2.教学方法。教材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眼科学》,两组的课堂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一致。实验组由学生自由组合分7个小组,每组约7-8人。教师把有丰富多媒体材料的典型案例及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思考,初步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在授课前先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可通过微信群指导学生的资料查找、分析等过程,学生自行形成对案例的结论,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长陈述本小组对于案例的思考、分析和处理意见,并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及解释,本小组的成员也可回答相关提问(所有讨论及回答问题的过程均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教师则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简单总结。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讲授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按规定内容进行顺序教学。学期结束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5份。3.效果评价。期末采取统一命题和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试,然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期末考试成绩,并细分为记忆、判断及病例综合分析能力等三部分的考试得分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对两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包括学习效率、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以及其他基本素质的培养等分为十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百分制)为86.16±9.02,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72.45±6.52,平均分差为13.71分,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统计学分析(P<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将理论考试的内容细分为记忆、判断和病例综合分析三部分进行分析,实验组的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主要由多媒体案例为基础的实验组在理论知识的记忆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均明显优于按传统讲授模式进行教学的对照组。2.问卷调查情况。回收实验组和对照组无记名问卷调查95份,回收率100%。问卷分别从学习效率、主动学习、信息检索、沟通协作能力、课堂气氛以及学习兴趣等10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实验组在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易于掌握等方面肯定性意见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P<0.05),两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临床医学;中医学;体会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一大"国宝",是传统医学文化的结晶,其独特的辨治理论在慢性病、养生保健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其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着治疗疾病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任务。另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西医院各科使用中成药的概率并不低于中医科。由此可见,中药已广泛被西医临床各级医师使用。在西医院校中开设中医学课程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但是中医学 西医学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中医学设置在大三,对于接受了大量现代医学教育之后再接受中医学教育的西医院校学生,接受中医方面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
1中医教学内容
《中医学》 教材所含内容较多,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针灸学中的部分内容,而我校教学总课时70 学时,分两学期讲,第一学期讲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部分内容共36学时,第二学期讲中药、方剂及针灸学基础三部分内容,共34学时,其中有2学时中药实验及2学时针灸学实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果依然沿用中医药院校的模式 从概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腑辨证论治讲到中药方剂及针灸推拿等引经据典,以经解经地讲授,那就会使本就认为中医理论玄奥 枯燥 难学的学生们望而却步,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只有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 根本谈不上理解和运用了。为了达到《中医学》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起源、成绩及现状;熟悉中医学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治方法,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其进行适当改革。
2体会
2.1中医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但是中医理论是人与社会、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不脱离我们的生活。另外一些影视作品中中医通过切脉诊病,甚至切脉辨妇女怀孕情况以及辨所怀是男婴还是女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心理上对中医很好奇 希望印证平时所得的信息但又充满了一定的怀疑。所以在讲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时候,就用一些生活中大家比较常见到、听到的现象来加深对中医的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医理论其实很朴实,不光能够指导疾病的治疗,还能指导生活。如讲"五行"之间生克乘侮的关系,因五行和五脏对应,五行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同样应用在五脏之间,讲木克土时就跟同学们举例有些人为什么会一生气就不爱吃饭,肚子疼,有的甚至会拉肚子。这就是生气后肝木过度亢胜,对脾土有个过度克制。再如讲木侮金,讲有的人气性比较大,生气后气的吐血,这就是肝木过度亢胜后对金有个反向克制,郁滞的气化火灼伤肺络而出现咳嗽咳血。为什么炒西红柿鸡蛋里放点糖会更好吃?这也是利用了五行之间的相克的关系,土(甘)侮木(酸)。"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如在讲阳气的作用时,怎样能让学生们真正体会阳气的推动作用,让他们知道自己平时哪些过程是阳气推动作用的结果。给他们讲为什么上午上了一上午课后中午要午休一下,下午才能有精神学习,这就是一上午的活动都是人体阳气的推动作用的结果,在推动的过程中阳气会被消耗,推动功能会减弱,所以午休一下,使消耗的阳气得以恢复,下午才能继续有精力学习。为什么到了冬天天气变冷在还没有供暖之前,会有入睡困难?这是阳气的温煦和防御功能的作用。有句大家都听说过的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是为什么?这是人体阳气顺应自然界有个释放和收敛的过程,当夏天人体阳气由体内释放至体表时,内脏相对空虚容易感受寒邪,就用温热的姜来温暖一下内脏,抵御寒邪。同理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冬天吃萝卜了吧?这也在给同学们渗透内经上讲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摘要】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本文就医学院校各专业对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之处作一探讨,以便因材施教,能够提高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免疫学是涉及多种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医学院校中,免疫学这门课程对于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免疫学作为一门新兴前沿学科,现正处处速发展阶段,引领现代生命科学进程,学科知识系统强,逻辑紧密、更新迅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而且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前沿学科 ,使学生望而生畏。
在医学院校中,学科门类非常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药学及生物技术等学科,免疫学是所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而各个专业对于免疫学中需要掌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而在目前的各个医学院校,在大部分其他专业教学中仍旧使用与临床医学相同的教材,在免疫学的课堂教学中仍然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主,然而针对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虽然某些临床知识和重要疾病是学习的重点,但是由于其和本专业无关,学生很可能会不感兴趣。因此,在针对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免疫学教学中,应该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合理性,不应该拘泥在一个框架,应该因材施教,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不同专业免疫学教学内容改革作一探讨,介绍如下。
1 中医学专业的免疫学教学
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须同时兼顾学习中西医两门不同的医学体系的基础学科,故西医学科的课时相比临床专业的学生而言普遍被压缩很多。中医学专业的免疫学课程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多,学时少。如果讲课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只会事与愿违,造成教师越讲学生越糊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紧扣大纲,运用有限课时,令学生掌握本学科重点知识及体系。在讲课过程中要穿插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知识,例如我国医学历史上的“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免疫的思想。
2 护理学的免疫学教学
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系统完整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也必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对于免疫学这样的基础课而言,护理专业的学生通常更重视临床方面的知识,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越接近临床,越贴近生活,也越容易被护理专业学生接受,然而免疫学课程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此对教师而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扩大教学范围,多从生活中找到与免疫学的交叉点,例如接种疫苗、ABO血型鉴定、亲子鉴定、器官移植、过敏反应等等,增加教学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护理专业特点,将内容与相应的护理专业课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在护理一些特殊疾病患者时应该运用到的免疫学的知识。让学生对这个疾病有个全面的认识。
3 口腔医学的免疫学教学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专业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对基础医学理论教学要求更高。免疫学理论及技术在揭示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针对于口腔专业的免疫学教学中,要紧扣口腔专业的知识,加强两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兴趣,学有所得。例如在免疫系统的讲解中,可以讲解口腔的粘膜,淋巴组织、唾液、扁桃体等免疫系统;又如在讲解抗原时应当以口腔内的微生物为主。对于口腔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实际应用,可以在课堂上讨论牙周病、龋齿与免疫学关系及免疫学治疗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这些疾病,并且将知识与本专业相联系,会使学生时刻保持注意力和兴趣,可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4 药学的免疫学教学
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开设免疫学课程之前的生物学知识学习尚不够深入,而免疫学又比较晦涩,与药学类课程的相关性较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因此,在授课时尽量将知识点与药物开发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可以介绍介绍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病相关的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还有一些可以用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制剂,。也可以介绍与其专业相关的免疫技术,例如单克隆抗体技术,免疫层系技术及ELISA相关试剂盒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本课程的重要性。
5 生物技术的免疫学教学
生物技术专业与其它的医学专业不同,该专业侧重于生物产业,而本专业的学生也缺乏医学知识背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践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与其专业相对应。例如将与生物技术专业基本无关的一些临床免疫学部分如免疫器官、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病及免疫缺陷等内容予以删除。而应该针对于本专业特点增加一些特色内容,例如免疫学技术的应用,酶免疫测定,单克隆抗体技术等方面要深入详细的讲解。将免疫学教学与后续课程做好铺垫,为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基础教学是为其他医学专业服务的,随着各个医学医学专业的发展,对其基础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各个医学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兰香,何述辉.高校《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J].蚕学通讯,2013,33(1):53-55
[2] 梅建凤, 杨胜利, 陈建澍.结合专业特色,提高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质量[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966-968
[3] 吴杰连,吴照义.适应药学职业模式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01):59-60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五年制 三段式 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20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水平,能够从事医疗、预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因而,临床技能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着力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考试模式对于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阶段考核模式,是参考国家医药卫生行业执业考试有关政策要求,用合理的考核方式促进教学,充分发挥考试的杠杆导向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努力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①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应及时检查评价,充分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三段式考核模式就是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这一出发点提出的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特点的考核体系。
1 临床医学专业三段式考核改革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能力存在诸多问题,②如何把好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各阶段关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考核形式过于单一。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分出科考核和毕业考核,出科考核是在临床轮转实习后进行,其考核方式主要由临床科室制定。毕业考核是在毕业前进行,其考核由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组织。这两项考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临床技能的掌握水平,但是因为形式太过单一,难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
(2)临床教学条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③见习阶段临床可供病例缺乏,临床见习逐渐演变成了集体讨论,从理论到理论,教学效果不好。患者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高,同时,医院为了避免一些医疗纠纷,也在尽量减少或避免实习生动手实习的机会。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这无疑会影响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迫于多种压力,如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十分困难。
(3)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较多,学习时间较短,由于课时压缩,学生对所学内容不能及时掌握,这就导致学生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基础知识严重匮乏。④另外,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即使有临床动手机会也不会去主动争取。
(4)三段式考核符合国家职业医师考试改革要求。2010年8月,卫生部医政司召开医师资格三段式考试研讨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执业医师三段式考试在会议上展开讨论,并确定临床医学专业考核模式的发展趋势。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三段式考核模式符合国家医药卫生行业执业考试改革要求,对于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为提高我校毕业生的考研通过率和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打下坚实基础。
2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三段式考核实施措施
根据国家医药卫生行业执业考试有关政策的要求,结合我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际情况,分别在基础知识学习后、临床知识学习后和毕业实习后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以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1 考核组织与管理⑤
三阶段考核实行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两级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制定三阶段考试的原则和要求,二级教学单位负责所属专业三阶段考试的具体实施与管理,相关二级单位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三阶段考试改革的总体原则和要求,科学设计各阶段考试安排,制定计划,组织命题,合成综合试卷,组织考务工作。
2.2 考核内容设计
(1)第一阶段考核(基础知识)。在学生基础课程结束、进入临床学习前进行,是为了督促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临床实习打好基础。基础理论综合科目为:生理学(占20%)、生物化学(占20%)、病理学(占20%)、药理学(占20%)、医学免疫学(占5%)、病原生物学(占5%)、卫生法规(占4%)、医学伦理学(占3%)、医学心理学(占3%)。占总成绩30%。
(2)第二阶段考核(临床知识)。在学生临床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毕业实习之前进行,是为了考核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理论综合科目为:诊断学(占5%)、内科学(占30%)、外科学(占30%)、妇产科学(占10%)、儿科学(占10%)、神经病学(占5%)、医学影像学(占5%)、预防医学(占5%)。占总成绩30%。
(3)第三阶段考核(临床技能)。这项考核在学生实习结束、毕业前进行,是为了考核学生临床综合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本项考核按照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占总成绩40%。
2.3 考核命题原则
以学校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历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临床综合思维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应强调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对临床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必须是通过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
2.4 考核成绩记载
各阶段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记载,60分以上为合格。各阶段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第一、二阶段补考不及格者将给予降级或延长学制处理;第三阶段考试不及格将延期毕业。毕业总成绩=基础理论综合(占30%)+临床理论综合(占30%)+毕业实践技能(占40%),并视其总成绩合格与否准予毕业或授予学位。
3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三段式考核预期效果
(1)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三段考试能够提高学生临床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三段式考核模式参考了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为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临床实习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2)信息反馈,促进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临床三段式考核体现了以“素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构建科学、规范且富有成效的课程考核模式,建立贯穿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体系,有利于获得准确的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考核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学习内容的选择,一种良好的考试模式对教风、学风以及考风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注释
① 胡晋红,王卓.临床药师“三段式”在职培养模式[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4):246-248.
② 蒋惠芳,傅斌,杨伟吉.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三段式考试的成效分析和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No.13:229-230.
③ 毕晓明,刘振洪,周胜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3.17(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