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必背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1案: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罢:通“疲” ,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
颁:通“班”“斑” ;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板:同“版” ,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
暴:同 “同曝”晒。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桮:同“杯” ,酒器。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
倍:通“背” ,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
被:通“披” ,顶。动词。 “被明月兮珮宝璐。 ”
俾倪:同“睥睨” ,斜着眼看。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
“敝”:通“弊”,弱点。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
宾:同“傧” ,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不:同“否” ,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
材:同“才” ,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
裁:通“才” ,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遥远貌)而跃。 ”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
仓:同“苍” ,黑色。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
藏:同“脏”,脏腑。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2堕:通“隳” ,毁弃。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而:通“尔””,你的。代词。 ;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
蕃:通“繁” ,多。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反:同“返,返回。动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
拂:同“弼” ,辅弼。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 父。 ”
盖:通“盍” ,为什么。疑问代词。 “技盖至此乎? ”
干:通“岸”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
估:通“贾” ,商人。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
灌:通“盥” ,洗手。动词。 “媵人持汤沃灌。 ”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曷:同“何” ,什么。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
华:同“花” ,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 “焜黄华叶衰。 ”
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驩:同“欢”,欢聚。动词。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还:同“环” ,绕。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3还:同“旋” ,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皇:通“惶” ,恐惧、惊慌。形容词。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
皇:通“惶” ,恐俱、惊慌。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
怳: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怳惊起而长嗟。 ”
麾:同“挥” ,指挥。动词。 “麾众拥豪民马前, ”
惠:同“慧” ,聪明。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
惛:通“昏” ,昏乱糊涂。形容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
混:同“浑”,浑浊、污浊,形容词。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溷:同“混”、“浑”,混浊。形容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
火:同“伙” ,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 “出门看火伴” 。
疾:同“嫉” ,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棘:同“戟” ,兵器。名词。 “鉏櫌yōu(通耰,碎土平田的农具)棘矜qín(矛柄),非铦xiān(锋利)于钩戟长铩shā(古兵器“铍”,大矛也)。 ”
籍:通“藉” ,垫。动词。“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
纪:通“记” ,记载。动词。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
贾:通“价” ,钱。名词。 “如有营,予佐尔贾。 ”
简:同“拣”,选、择。动词。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
缰:同“强” ,强大。形容词。 “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疆:通“强” ,强壮。形容词。 “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介:同“芥” ,小草。名词。 “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4缙:通“搢” ,插。动词。 “缙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
菁:通“精” ,精华。形容词。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
景:同“影” ,影子。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迥:同“回” ,回转。动词。 “迥忆后街之屋。 ”
鸠:同“纠” ,集合。动词。 “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
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句:同“勾” ,勾取。动词。 “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具:通“俱” ,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距:同“拒” ,抗拒。动问。 “或走,或闭门旅距。 。
决:通“诀”,诀别、离别。动词。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掘:同“倔” ,顽强、横行。形容词。 “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 ”
抗:通“亢” ,高。形容词。 “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
亏:同“诡”,差异。动词“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
雷:通“擂” ,敲击。动词。 “擂鼓大震,北军大坏。 ”
儽:通“累” ,堆矗、积累。动词。 “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
纍:通“摞” ,捆绑犯人的大绳子,“捆绑”义。“君之惠,不以纍臣(拘系之臣)衅“釁”通“衅”xìn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衅钟)鼓。”
颠:同“巅” ,山顶。动词。 “栗深林今惊层颠。 ”
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名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
列:通“裂” ,分裂。动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
脟:同“脔”,切成块状的肉。名词。切成块状的肉。名词。
高中语文通假字知识5廛:通“缠”,量词。 “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 ,倡导。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五权宪法, ”
钞:同“抄” ,抄写。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
雠:同“仇” ,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
鉏:同“锄” ,锄头。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xiān(锋利)于钩戟长铩也。 ”
绌:通“黜” ,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 ”
从:同“纵” ,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 “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
厝:同“措” ,放置。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错:同“措” ,放。动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党:通“倘” ,倘若、偶然。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
道:同“导’ ,引导。动词。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
得:通“德” ,恩惠。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 ,落。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
读:通“逗” ,即现在的逗号。名词。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度:同“渡” ,渡过、越过。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诵读、鉴赏古代诗词,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古代诗词,从中汲取营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极其重要的一个方法。
新课标的出台,使诗歌鉴赏不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成了高考考查学生的重要范围。早在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此配套2004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高中部分的改革试验。新的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还存在若干误区: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三、有些地方教学手段单一;四、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五、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六、求速成而忽基础。古典诗歌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有的学校领导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应付策略,即狠抓高考不变,对内对外,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两套拳法。大部分语文教师观念停滞不前,有的教师置新课标要求于不顾,仍然完全采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对待古诗词教学只是读一读,正一正字音,意思翻译一下,背一背就过去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古代诗词教学的改革步伐,亟需纠正。
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读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2001年和2003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共选入诗歌48篇,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60首古诗。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体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更突出“诵读”、“欣赏”。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里共选有诗词23篇,总23课,占课文总数的20.3%。其中古诗11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40首古诗。在选修课本《唐诗宋词》中,它选有63首唐诗宋词,合计74首。如此大量选入中国古代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学教学大纲对古代诗词教学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对古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这条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与鉴赏能力的关系,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
课标中第8条目标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项目标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此。优秀的古典诗歌,“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从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意义上讲,它的作用是历史上其他任何典籍所不能替代的。
新课标十分重视古典诗歌的背诵。第9条目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目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加强积累,“一定数量”是其基础。记诵优秀的诗词、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他们的思想感情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到学生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推荐背诵的篇目,并没有硬性规定基本篇目,原有的一个诵读篇目也取消了,改为建议,很明显,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大了古典诗词选编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开设相关的古典诗歌的选修课程。苏教版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全书有63篇唐诗宋词,比之以往的教材在内容上,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这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此外还有唐诗选读举例中的要求:
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特点的唐诗组编在一起,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中发现:中学古代诗词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了,要求明显提高了,新课标更突出“鉴赏”、“诵读”,更强调“读懂”、“积累”和“运用”。新课标下的古代诗词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的侧重点和着眼点是不同的。新课标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特别是注重素养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学侧重的是理解,而新课标注重的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生 语文 兴趣 重点 习惯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072-02
作为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学习上的不同:(1)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全凭家长老师督促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2)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语文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悟;(3)小学以课堂上听课为主,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一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诱导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导入课文有许多方法,只要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例如,教学《口技》时,为学生表演了一段鸟叫,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有的同学自告奋勇模仿火车声、马蹄声,又有人说这些都没有相声演员表演得好。这时笔者说,他们不过能同时模仿三五种声音而已,明朝林嗣环写的《口技》更妙,艺人能同时发出几十种、几百种声音,话还没讲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课文了。
2.设疑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他们不是不会发言,而是未被老师拨动心弦。只要将“疑”设到学生的“兴奋点”上,他们便不能不发,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3.活动
活动的形式很多,说、辩、诵、唱、演均可。
第一,说:指导学生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某些抽象概念编成快板或顺口溜,课堂上说几段,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又能加强理解记忆。
第二,辩:找出课本上有争议的地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
第三,诵:教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时,不妨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小型的朗诵会,让学生的感情融进字里行间,又怎会不受感染而产生兴趣呢?
第四,唱:许多课文都可以与歌唱结,音乐与文学相通,书声与歌声都是语文课上的一道风景线,音乐不但能活跃气氛,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五,演:有一些课文篇幅较大,故事情节较强的,可以将课文分成几部分,请学生分组、分工演出。
4.竞赛
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使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因此,我们不妨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学习完诗歌单元后,笔者会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举行赛诗会,由学生为自己队命名。激烈的竞争气氛马上形成,老师再适时地在旁“煽风点火”,使得双方队员个个摩拳擦掌。当出现好诗、好句时,老师会竖起大拇指以示夸奖。两队的比分形成拉锯,离下课还剩5分钟时,都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的创作。
二 明确学习重点
就初一语文的学习重点而言,初一语文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如下三个板块:
1.文言文阅读
虽然因为中考文言文都放在课内,相对而言,文言文阅读不是中考中的难点,但对初一学生来说,小学接触相对较少,到了初一首先需要培养语言习惯。这就好像英语学习一样,必须将常见的实词、固定搭配等语言习惯掌握了,才谈得上理解和做题。因此,建议学生多读多背,不仅是背中考必背的篇目,最好能在时间较充裕的初一将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都背诵下来,这对接下来的初中学习很有帮助,同时其益处还能延续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因为文言文高中会继续考查,并且考的还都是课外的,如果初中有了较多的语感培养,高中将会轻松很多。
2.记叙文阅读
综上所述,文学类阅读是初中阶段学生的重点,具体到初一,文学类阅读主要呈现方式是记叙文阅读。这部分,建议教师多引导学生做阅读题,若有条件,还可以给做的题进行分类,并对解题方法加以总结。
3.作文
相比小学作文而言,初中作文从评分标准及规定字数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仅从字数来说,初中语文的要求就比小学提高了200字,并且中考高分作文的字数一般都在800字或更多,对于写600字以下作文的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需要刚进入初中就加以重视。
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常常谈论“学习”,即“学的习惯”。人生的每一天,都要学习新的事物。实际上,语文是一门趣味无穷的学科,这种趣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书籍文章、优美的散文、通俗的戏剧、朗朗上口的诗歌、情节生动的小说,这些都值得去学习。可利用初中语文学习的十大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地过渡初中,提前适应新初中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2)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3)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4)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5)记日记的习惯;(6)规范书写的习惯;(7)专注地听他人说话的习惯;(8)说普通话、注重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9)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10)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只要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生插上翅膀,飞得更快、更高。
四 在生活中学语文
一
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是以“言”(古代语言)和“文”(古代文学)的教学为内容的课堂教学过程,而“言”的教学是基础性的内容。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我们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有效地完成对文言文本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读懂文言文。
虽然古今汉语差异较大,但作为汉民族统一使用的语言,是有传承性的,可以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和古汉语词汇、语法是一致的。此外,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及语法基础,句子结构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语的语法位置是我们推断词义及用法的重要依据,文言文也一样。于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作了尝试。
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方式往往是以单个字词为基础,进而对句子、段落、整个文章进行分析鉴赏。如果学生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时,我们可以试着根据句法结构来分析这些词语是否存在通假或古今异义或词类之间的活用现象。如: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鸿门宴》)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
这两个句子词义及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语法一致,“走”为古今异义字,句中的“倍”若理解为“倍数”,“还”若理解为“还是”,我们便无法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根据句子结构分析他们所处的语法位置,很明显“倍”“还”前面有主语“臣”“秦王”,后面接的是名词“德”“柱”。考虑到“倍”与“背”,“还”与“环”读音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倍德”是“违背恩德”,“还柱”是“环绕柱子”的意思。
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是副词、形容词充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划分句子成分,用发散思维来推断词义及句义是比较适用的,尤其是在辨明词类活用时。如: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中“善”的意义是不同的。“见臣”作谓语部分,而“善”修饰“见臣”作状语,状语一般是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的,那么我们可推断出“善”应解释为“好好地”,而后句中“善”处于主语和宾语中间的位置作谓语,可以断定“善”作为动词,是“对……友善、友好”的意思。
由此看来,同一字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不同,其词义和用法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根据句子结构分析,得出正确的推断,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识记方式,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不仅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古今汉语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单个字词意义上,句式也是古今汉语不同的一种语言现象,如省略句、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这些句式有个鲜明的特点:不可直译。要正确翻译这些句子,就必须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这些句式的命名就体现了与现代汉语密切的联系,从“前”和“后”看出与汉语的最大不同。因句子结构组合相对现代汉语发生了相关部分的前移或后移,导致在语法上的位置不同,基于此认识,我在教学中这样处理:对句子划分句子结构。首先对句子进行以独立字、词为单位的分割,辨明词性,然后相应一一直译,最后调整位置,找出最佳译文来理解这些句式的特征和意义。如:
以(介)其(代)无礼(动)于(连)晋。
因为 他 无礼 对 晋国
译文:因为他对晋国无礼。
说明:介词结构后置句,“无礼于晋”应译为“于晋无礼”,而文中“于晋”在“无礼”之后。
做这样的尝试,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这些特殊的文言句式,进而尝试以文言文转换现代汉语的方式,加深对特殊句式的理解。
总之,结合现代汉语语法,梳理文言文实虚词和句式,初步消除文言障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
谢家贤在他的《语文教育学》中指出:语文学习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累。这就强调“语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吕叔湘先生也曾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的培养是一种能力培养,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文言语感的培养。
第一,组织诵读,引导学生培养文言语感。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心、眼、口、耳并用。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全心诵读,使文言材料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迅速地感知文章,捕捉信息,由感而悟地学习。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中“也”在句中表示停顿,断句为“其险也\如此”,而不是“其险\也如此”。
就“读”本身来讲,就是一种由口入心的体验过程,在消除文言障碍的基础上,实行多种朗读训练,让学生熟读成诵,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状态,培养学生语感,就能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二,引导学生吟咏,探究提高并强化语感。
吟咏,是以探究、意会的方式来把握阅读对象的,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吟咏。学生既与文言材料对话又与自己读出的声音对话,探究文言材料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调控自己的声调,语速做到需昂扬时昂扬,需低沉时低沉,不断调整两者的契合度,读出深度,读出韵味,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同时,在对文言文初步解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本运用对译、替换、保留、测试、调整等法进行口头翻译,思考该补什么、换什么、为何留、为何删,不断感知文言的特点。这样,对文言文本由形到音、由音到义、由表及里、化文为白,逐层把握,逐层感悟,便会强化学生对文言的语感。
第三,组织说写文言,丰厚语感。
说文言是一种在对文言字词句等综合把握的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为学生创设运用文言情境,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尝试用文言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归纳层意或概括式复述全文,培养学生自然运用文言文的能力,即达到检查学生掌握文言文的习惯用法的程度,也是丰厚文言语感的捷径。
考上大学之前,这首诗是高中语文课本里的必背项目,虽然知道这首诗是关于男女爱情之歌,但我们把它记得滚瓜烂熟的目的是应付各种形式的考试,至于这参差的荇菜到底是个神马东西,因为和考试无关,也木有时间好好研究。
考上大学之后,终于不用再过着暗递纸条暗送秋波的日子(大学的第一自由自然当推恋爱自由!),夏日近晚,约上恋人校园湖边石墩闲坐,湖中有开着黄花的睡莲几许,耳鬓厮磨,如何“浪漫”二字了得!只是慢着,开着黄花的睡莲,你确信?这是睡莲么?
仿佛美梦被人打断一般,你总不愿意在这浪漫当口被问这样无关实质的问题。睡莲不睡莲的,无非就这么一看一说,到底是不是,仿佛也无关紧要的。
但是,如果你有幸在校园遇上个“植物人”(植物爱好者),他马上会这么告诉你:“同学,你看到的这个像睡莲一样的植物,其实不是睡莲,而是荇菜哦!它在这个湖里已经住了很久啦,每年6月它都会如期开出漂亮的金红色的小花。”
如果再有幸遇上个博物学家,他会跟你说上更多:“荇菜,龙胆科,叶颇像睡莲或莼菜。茎分节,节上长叶和花莛。叶革质,花冠黄色,5深裂,5次旋转对称。花冠每个裂片边缘都长有较宽的薄翅……”
会不会有种脑洞大开之感?原来这就是那参差的荇菜!你叫不上名的当然还有更多。“君迁子、太平花、棣棠、木槿、凌霄、多枝怪柳、百华花楸、南方红豆杉、北美香柏、欧洲七叶树……”听上去这些陌生的名字,是我们校园里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风景。许多同学大学毕业,能想起来的校园植物寥寥,并非校园植物不多,而是实在认知有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如今恍然大悟,终于将植物的名字与认知联系起来时,你瞪大了眼睛,为自己过去的视而不见、见而不知感到几分羞愧,又有几分懊恼:“为何此处不见一块牌子介绍此植物?”而对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地质等进行观察、记录、分类等工作,恰恰是人文素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博物学实践。当我们把博物学对象限定为特定的校园空间里的大自然时,观察校园一花一草、认知校园飞禽鱼虫,乃至为校园植物分类挂牌、出版校园植物认知手册等等,都是博物校园的有趣实践。
植物学家、北大老校长许智宏说:“长期以来我们就是技术立国,倡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视对自然兴趣的培养。我在英国留学时有一段时间住在英国人家里,发现房东老太太自己园子里很多植物她不仅叫得上名,连拉丁名、属什么科都知道,我想这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了解我们周围常见的植物、动物,是一个公民必须知道的常识。我们的教育要更多地改进,使我们学生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
了解自己园子里的各种植物、不仅叫得上名字,还连拉丁名、属什么科都知道。在博物学家眼里看来,这位房东老太太具备了标准的博物学素养: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具备准确的植物学地方性知识。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因痴迷博物学而常自称“草民”的刘华杰老师告诉我们,博物学强调的正是地方性知识。如果你就读清华大学,能对清华园里各种植物如数家珍;就读中山大学,能对校园里榕树的种类特征了如指掌;就读深圳大学,能对校园各种荔枝津津乐道;就读北京林业大学,能清楚了解为什么种在图书馆西侧的鹅掌楸屡种不活……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博物素养。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高校活跃着一大群“植物人”“鸟人”等等痴迷动植物的神人、大咖,以及关注包括校园生态在内的自然社团如绿色协会等社团,做着爱花爱草爱动物等一切相关的事。2012年前后,陆续有高校推出博物校园手册:《燕园草木》 、《清华园树木》、《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收录武汉大学校园植物700多种,可作为武汉地区高等植物鉴定手册)等等,都是热爱博物的老师同学们在历年观察认知校园生物的基础上吐血编辑而成,刘华杰教授认为这些手册大可以“可用于高考招生宣传”或“新生入学必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