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生产最新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党的“十七大”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核心,通过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高安全管理本质水平,全力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努力把我局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上新台阶。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2010年,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一、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它始终贯穿到城管各项业务工作之中
在开展每一项工作时,都要考虑到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在组织重大活动时,一定要首先认真做好安全评估。在开展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与监理方和施工方签订安全责任书。在所有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中,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二、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继续贯彻落实“天天巡查,一周一报,月月通报”的检查办法,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治台帐,切实做到对一般安全隐患发现后立即整改,对重大隐患限期整改,做到整改责任、整改期限、整改措施、整改资金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隐患的跟踪督办力度,严格实行重大隐患逐项整改验收销号制度。
三、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继续实行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落实与市政府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的各项要求,与各单位签订新一轮责任书,层层抓好安全目标责任管理的落实。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和责任追究。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实施考核奖惩。根据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制订安全生产年度考核量化指标,力求考核体系、方式创新,以发挥考核的科学管理作用,调动各单位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推行黄红牌警告制度,对辖区内发生伤人事故的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和责任倒查;对发生死人事故或较大事故的单位实行红牌警告和责任倒查,其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
四、进一步完善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突破
我们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机制,重点完善安全员制度、安全督查制度、台帐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操作流程。要完善应急预案。对《深圳市城管局安全生产事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城管局防汛、防风、防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城管局道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深圳市城管局垃圾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进行修订。各单位也要根据形势发展的最新要求,并结合本身的实际进行修订。
五、突出重点,抓好专项安全工作
进一步抓好防汛工作,认真治理山体滑坡的地质灾害,对易涝路段、易滑坡路段加强检查和加固。进一步加大对道路、桥梁的检查、检测力度,继续狠抓道路桥梁安全管理,确保我局所管理的每一座桥梁的安全。继续狠抓所属物业的消防安全,防止发生各类消防事故。进一步强化对高压容器、填埋场、受纳场、游乐设施的安全防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运行。进一步抓好爱国卫生工作,加强防疫病物资储备,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加强疫情防控,切实提高应对突发疫情事件的能力。:
六、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增加安全保障力度
在每年度的财政预算中要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对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劳动保护。做好安全物资储备和安全防护工程、基础设施设备及技术装备建设,消防器材该换的要换,防护栏、防护墙该建的要建,设备该添置的要添置。
七、建设覆盖全局系统的安全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构筑安全管理电子政务、隐患排查整治、预案及应急管理、量化考核等综合信息平台,并能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市三防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气象中心等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保证安全生产信息准确、快速传递和应急救援能够快速启动。
(1)设立机电矿长和机电总工程师职位。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大力推进煤矿安全治本攻坚,建立健全煤矿安全长效机制,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务院办公厅以〔2013〕99号文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必须有相关专业和实践经历的管理团队。煤矿必须配备矿长、和分管机电的副矿长,以及负责机电运输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矿长、分管机电的副矿长必须具有安全资格证,且严禁在其他煤矿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且有3年以上井下工作经历。国务院对煤矿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非常明确和具体,按照规定配备和设置人员,建立健全以机电矿长为第一责任人、机电总工程师为技术责任人的矿级专业领导机构,是煤矿机电运输专业工作有序组织开展的基本保证。对大型的和装备水平高的现代化矿井,还应按照需要,或设置分管运输工作的矿长和总工程师。
(2)成立具有管理职能的机电运输部门。矿井机电运输管理部门是实施专业生产和安全管理的第一工作平台,是机电运输专业管理工作主要实施机构,应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设置,并赋予职能。部门应设置一名正职和若干副职的行政负责人员,能够有保证地承担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工作,按照矿井系统装备情况,配备充足分管技术工作的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按照业务需要,配备其它工作人员,完成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机电运输管理部门既要完成矿井主要机电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还要承担对矿井区队专业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是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3)建立专职的专业小组。一直以来,机电专业组是煤矿机电工作的重要基础,专业组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全矿井的机电运输工作水平,专业组应实行专职化,数量上应涵盖机电部门的主要业务,人员的技术素质达到〔2013〕99号文的要求。
2健全规章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煤矿要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规章制度既要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系统实际相对应,能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起到规范作用,又要与本单位的人员素质和传统习惯相适应,对安全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1)建立职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按照法律要求,从机电矿长、机电总工程师,到机电运输部门的负责人、技术主管以及其它工作岗位,都应按照工作要求,合理、科学地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明确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达到职责不重叠、无缝隙,整体工作全部覆盖。使全体从业人员都知道“谁应干什么”或“什么事应该由谁干”,避免应干的事没有人干,互相推诿,做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健全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专业管理制度。按照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和装备的实际情况,从保证系统、装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考虑,建立从系统设备采购、到货验收、安装、投运以及日常维护、检修等一系列管理要求,明确什么人(岗位)、做什么事、什么要求及相关责任等,每项工作都应该有流程,完成情况有记录,能够实现闭环管理。规章制度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对重要系统和装备的正常操作,要根据其性能和特点,制定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明确工作人员操作时应“怎样干”,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发生事故或发现不了潜在的隐患。矿井操作规程的目录应纳入制度管理范围,操作规程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批准,并对操作者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一旦制定,未经约定的工作程序审批,任何人不可擅自修改和变更操作,还应针对操作规程制定特别措施,应急处理操作失误引起的异常情况,操作规程应简练易记,便于操作者掌握,并设在现场操作方便看到的位置。
3配备完善管理手段
(1)搭建资料共享平台。机电运输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多,图纸、资料种类繁杂,有的资料使用期限长而且频繁,不易个人保管存放。对重要的资料进行科学管理,是机电运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运输管理部门内应建立档案室,设专人对共用资料、设备档案、相关报告和工作计划等进行规范管理,实现资料共享。
(2)建立学习交流通道。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政策、法规、标准不断更新,及时掌握和学习新技术、新规定和新要求,是任何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安全管理工作更需要如此。因此应建立一种学习机制,在机电运输管理团体内,定期进行学习、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多层面的信息动态,在内部及时最新的技术信息,使团队内的每位成员工作方法和思路都能与安全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3)配备检查试验仪器装备。设备系统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维修、保养、检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简单的工具和普通的仪器仪表难以满足管理工作需要。应不断更新、升级安全检测手段,对重要的系统和装备使用专用的仪器仪表进行检查、检测,准确采集数据,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作质量。
4用好外部资源
(1)认真接受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业务指导。政府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是违反了安全的基本要求,问题的存在对安全已经造成影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企业没有意识到的,自己发现不了的,是习惯性问题;有的问题是管理工作不到位,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因此,正确对待安全监察工作,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不断调整安全工作关注点和现场管理的切入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不断提升安全工作水平。
(2)积极配合安全中介机构的技术服务。安全中介机构按国家规定要求开展工作,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比较先进,人员对系统熟悉,操作能力强,能够客观地对系统和装备进行检测和判定,通过配合安全中介的技术工作,可实现对本单位日常检查检测工作的比对,确认自身工作的准确性。另外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消除,以达到外委检测检验的目的。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07)
摘 要:任何一个涉及旅游的安全事故,都可能给旅游者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都可能使旅游业遭受重大挫折。因此旅游安全生产是旅游业的生命线,事关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必须把“旅游安全生产”摆在首位,时刻警惕依法抓好旅游安全,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本文再次基础上对旅游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找出其原因,最终总结出旅游业安全生产的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 :旅游;安全生产;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188-02
1.旅游业安全生产管理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报告: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6100美元。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然跨越了人均GDP1000-3000 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这时,社会已经进入结构错动、问题增多、秩序失范、风险易发的时期,而这个时期也往往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和高发期。其次目前我国旅游业安全生产资源保障水平较低;现行旅游业安全生产运行机制与现行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旅游业安全生产执法环境有待改善,执法、监督、监察、管理手段有待加强。旅游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建全与《安全生产法》、《旅游法》相配套的法规有待完善;旅游业安全生产法规执行不严、落实不力;全社会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有待加强。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强;旅游业安全生产的执法部门多出,关系需要理顺,执法与管理职能需要协调;安全监察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手段等等问题,这是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研究旅游安全生产是保证旅游生命线的核心问题。
旅游业能否安全生产事关遏制旅游事故发生、实现旅游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发展,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但是从旅游安全生产实践上来看缺乏有效机制,从系统理论上来看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安全生产的问题。所以本课题对旅游安全生产的研究将弥补这一空白,真正做到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指导实践,做到有章可依。
2.旅游安全生产的内涵与管理目标
(1)旅游安全生产的基本内涵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它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安全生产是指旅游企业员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基本内涵就是指在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概括地说,旅游业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切行为。
3.旅游安全生产现状与挑战
(1)旅游安全生产现状
从2008-2012年年,旅游业安全形势总体趋好。总体上,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突发事件总量同比上升但死亡人数出现下降,交通事故仍是旅游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涉外旅游安全保障压力仍不断增大。2008-2012年我国旅游安全形势表现出如下特征:
从旅游分支行业来看,旅游住宿业安全突发事件呈现以传统安全突发事件为主,顾客或社会第三方的极端行为成为旅游住宿业安全突发事件的新隐患,尤其是黄金周阶段,旅游住宿业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2009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假日办共受理游客投诉334件,其中:旅游住宿的54件;旅游餐饮业的安全突发事件类型与特征明显,据统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的人数约为20-40万人,其中有70%来自餐饮行业,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2013年1至7月全国发生30余起旅游餐饮安全事故,共涉及游客1200余人,针对今年以来旅游餐饮安全较为严峻的形势,旅游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餐饮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旅游餐饮安全工作,加大对旅游餐饮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力度;旅游交通业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与伤亡人数仍居首位,据统计2010年以来,河南省内特大、重大公路客运交通事故的频发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问题早已引起从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其中涉旅客运交通事故比例不断攀升的事态和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已给我省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从分类型旅游突发事件来看,涉旅自然灾害频次、强度与损失较高;涉旅事故灾难未得到有效遏制,自驾游、包车旅游、以“驴友”为主体组织的登山探险运动、以水上运动等导致的事故灾难呈增长趋势。据2011年度河南省户外事故调查显示2010年统计在案的是事故19起,死亡5起,而2011年户外事故上升到27起最新的2012年的数据显示,户外事故依然是居高不下,但因此导致死亡人数却高达21人,为历年来最高。;涉旅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疫情为主;涉旅社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从安全管理形势来看,旅游主体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旅游安全责任 使命逐步增强,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范,旅游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安全保障逐步夯实。
(2)旅游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①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带来的挑战
从宏观上看,“十二五”时期,受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我国自然灾害进入多发频发期,安全生产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仍很突出,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方面也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
②旅游需求形式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从旅游行业本身看,旅游规模迅速扩大、旅游业行业特点决定和旅游者出游方式及出游行为日趋多元等因素,使旅游安全与保险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
从客观上分析,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规模大幅增长,2010年分别达到21亿人次、5566万人次和5739万人次,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114个,中国游客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旅游规模迅速扩大,增加了发生旅游事故的概率。
就旅游业行业特点而言,由于旅游业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抗风险能力弱,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可能给旅游者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都可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遭受重大挫折。
同时,目前我国游客正朝散客化、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驾游、自由行等出游方式,登山旅游、邮轮旅游、深度旅游等旅游产品以及高风险旅游项目兴起。旅游者出游方式和出游行为日趋多元,使得安全监管和服务难度加大,增加了旅游安全风险。
③旅游行政管理带来的挑战
从主观分析,部分地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职责不清,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旅游安全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对旅游保险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也是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
面对新的挑战,要充分认识旅游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加强旅游保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以游客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扎实做好旅游安全与保险各项工作,有效保障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树立“中国是最安全的旅游胜地”的形象。
4.旅游安全生产的应对策略
(1)政府的领导责任及机制
当下出现的旅游安全生产问题已不局限于景点本身,游客不购物被导游恐吓、游客随团就餐后呕吐腹泻住院、旅游大巴司机疲劳驾驶导致安全事故……各种旅游安全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旅游安全管理问题的复杂。而旅游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旅游安全包括的游玩、交通、住宿、饮食分属于不同部门监督管理,单靠旅游管理部门难度很大。专家认为,应在涉及旅游安全问题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常态化的合作沟通监管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领域、新形式、新类型的旅游业安全生产问题不断出现,如网络信息安全、手机信息安全等,旅游业安全生产问题呈现出多样化、新型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旅游者对旅游业安全生产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有关专家认为,要应对日益增多的复杂的旅游业安全生产问题,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统一的旅游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业安全管理机构。
(2)强化企业的旅游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基础。企业要实现发展突破,必须提高自身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科学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今后,要加强对夜班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坚决依法行使行政许可权,把好运输安全第一道关口,强化企业责任主体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强化技术防范,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为了将旅游业安全生产问题扼杀在源头,最重要的是政府相关产业部门,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规范,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四决不”,一决不把旅游安全生产技术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坚决不予审批,二决不对没有达到相应技术规范的产品准入审批,三决不对没有取得相应的资格的人员准入审批,四决不以旅游活动参与者的利益为代价换取旅游业一时的发展。
(4)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用法律手段规范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是国际通行做法。客观地说,河南旅游市场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数量不断攀升,旅游收入大大增加,管理创新逐渐增强,但也应该看到,旅游行业还大量存在着沉疴新疾,确已经到了用“重典”的时候。而这些原因正是旅游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就是旅游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因此要加强规范化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旅游法的出台,旅游还是要走上法制化的道路,也要加大旅游执法的力度,结合“治乱用重典”的管理思维,能有效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维护广大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旅游安全生产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郑向敏.旅游安全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2] 郑向敏,谢朝武.旅游安全蓝皮书:中国旅游安全报告(2012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关键词:一线员工 技能人才 人才队伍 培训与培养
前言:技能人才是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人才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出现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出现了一线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对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公司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科学创新实践、多措并举,强化一线员工培训与培养,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1.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公司由于经历主辅分离,广深分离,农电体制改革使人才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比较大,出现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战略性新兴业务单元人才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技能人才储备不足,冗员与结构性缺员现象并存,特别是出现了通信、调度、变电、配电等一线技能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一线员工素质偏低、整体技能水平不高,技能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这已成了公司的主要“短板”。
2.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员工,其扎实的岗位技能是电力企业安全、优质的基石,也决定了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能人才是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对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公司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
3.技能人才培养对策与创新实践
公司以加强班站长队伍建设和班组素质技能提升为主要措施,全面提升班组人员素质能力与技能水平,切实加强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生产一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近年来公司对一线人员在培训经费上帮扶,在培训政策上倾斜,在培养方式上不断总结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公司特色的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3.1技能人才培养思路
加大培训资源向县级子公司倾斜、向一线班组倾斜力度,以持证上岗促业务技能培训,以职业技能竞赛促岗位成才,着力提升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重点开展生产班组长业务技能轮训,围绕岗位培训规范推动个性化培训,提升一线员工适岗能力。公司在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思路上一直注重四项基本原则。
3.1.1服务性原则:培训的职能是为各部门和员工服务,即培训要服务和支持各部门工作需要和员工成长发展需要。
3.1.2实用性原则:培训要明确对象和目的,在内容上注重实用和适用,秉承:“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而不是个人兴趣导向。
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机制
3.2.1印发技能专家选聘工作方案,公开选聘技能专家。该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拓展公司技能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优秀技能人才留在基层,立足岗位成才。
3.2.2技能人员评价项目通过验收
通过岗位职责分解、问卷调研与访谈、专家交流评审等,最终形成了公司技能职系(生产类、营销类、通信类、物流类)42个班组247个“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以及与“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对应的技能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解决了公司技能人员缺乏能力管理标准的实际问题.
3.2.3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
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从一线技能岗位实际出发、自下而上倒推培训需求,促使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涵盖了公司现有的全部技能岗位,包括变电、输电、配电、营销、调度、通信、信息、物流等8大序列共42类班组。
3.3技能人才创新培养方式和成果
3.3.1大力开展一线人员准军事化培训
为锻炼一线班组队伍,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令行禁止,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班组技能和执行力,保障安全生产,大力开展一线人员准军事化培训。准军事化培训项目包括一线人员军事化训练、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提升训练、人员行为规范培训、物品定置规范培训和“十个规定动作”培训,通过军事化的训练,将服从执行、规范作业、克苦克难等要求,内化成员工的行为习惯,自觉应用到生产班组的日常管理和现场作业,有效提升了班组长队伍的履职能力。
3.3.2县级子公司生产班组长素质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准军事化训练、班组5S管理、绩效管理与班组团队建设、生产班组一体化手册、班组长施工现场风险管制等。通过培训,培养一线员工“令行禁止、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了县级子公司生产班组长素质技能水平,提高了基层班组团队精神和员工执行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于带班的“四会”一线直接指挥者和管理者。
3.3.3加强高技能人员培训
高技能人员培训以着力提升一线技能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的,重点就网公司对员工队伍建设的最新要求、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电网运行的新技术新技能等内容进行培训,采取课堂面授、双向交流、实操演练、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培训。充实的课程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活动,促使学员开阔视野,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增强适岗能力。
4.结束语
由于强化了一线员工的培训与培养,员工对安全生产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业务技能和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得到增强,岗位知识得到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显著提升,优质服务行为不断深化,牢牢树立“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意识;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生产安全和质量不断提高,平稳过渡了农电体制改革、阶梯电价改革、迎峰度夏,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随着老油田的持续开发,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油田的日常管理之中。油水井巡回检查维护工作,是采油厂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巡检维护情况,采油五厂在数字化油田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于2010年初,利用GPS巡检管理系统对员工日常巡回维护进行管理,通过信息传送,将相关现场信息传送到监控端,以此实时掌握现场的各项生产信息和员工的动态巡检状况,从而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一、GPS巡检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的必要性
采五油厂是一个从投产到开发已经运行了四十多年的老油田。随着开发历程的延长,油田生产能力已进入逐年递减阶段,综合含水高达91%以上;地面工艺系统存在着危及安全生产的腐蚀老化现象,主要设备也进入了更新维护的高峰期,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加大了操作成本,增添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又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因此,对现有工艺系统实施简化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2006年8月,在大港油田公司的积极推动下,港西油田完成了地面工艺系统的简化优化工程,解决了设备、流程的老化问题,解决了基层管理,组织机构臃肿和专业化管理问题,为老油田后期可持续开发规划了方向和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沿用四十多年的管理模式,在中国石油基层管理中创建了“港西模式”,使采油厂基层管理的架构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改变,实现了由小而全管理向集约型、专业化管理模式转变,建立起来一套集地面集输、计量高度自动化、管理相对专业化、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科技手段利用为一体的简单明确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工作界面清晰顺畅,各专业组织的工作内容更加充实,责权利相对统一,极大地调动了一线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较好地适应了变革后生产现场管理的需要。
地面生产工艺系统的简化优化,也对采油厂基础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即:生产现场员工的工作职责由原来的“量油、取样、看压力”的看井工,向“巡检、录取生产数据、分析油水井生产变化、解决相关生产问题”的管井工转变。因此,日常巡检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后续相关管井工作水平的高低和日常生产的正常进行。
1.通过真实巡检巡查,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在油田开发生产中,油水井的日常生产相对来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生产状态,需要基层员工每天对油水井进行巡回检查、采集和记录油井生产的基础数据,及时处理油水井生产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是油田管理的基本要求。对生产现场的巡回检查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依靠员工每天按照要求进行若干次的巡回检查,有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还要加密巡检次数,及时录取和处理相关生产问题。按照这样的管理模式,员工能否按照巡回检查制度的要求和生产指令认真完成好日常的巡检任务,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依靠日常对员工的岗位责任教育,要求员工按照各项管理制度自觉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但对岗位员工是否能够自觉地完成生产任务,始终没有找到一种科学、实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管理,因此就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直观的方法来进行落实,保证巡检工作和计划得到切实有效的完成。
2.通过巡检数据采集,建立生产信息系统
按照油田基础管理的要求,每天员工都要对所管理的油水井生产现场进行2次以上的巡回检查,巡回检查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采集、录取油水井生产数据、现场生产设备运行数据、电力设施、生产管线(管道)运行状况,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能处理的及时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进行上报处理,然后将这些生产数据进行汇报,再由相关资料人员将这些生产信息录入到生产信息系统中进行信息共享。
3.通过及时准确巡检,保证油田安全生产
由于油气田正常生产过程是一个涉及到水、电、气、高压、井喷失控、溢油污染等高危的行业,油水井生产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因此日常巡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巡回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处理、上报各种问题,将安全隐患解决在初期,就对油田企业的正常生产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既是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二、GPS巡检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实施的原则
1.1先进性
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构架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体先进性;实现巡检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1.2可靠性
系统硬件均选用成熟、稳定的产品,经历过严格的测试,能满足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进一步保证系统具有超强容错性和长期稳定性。
1.3.开放性
系统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系统的网络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的开放性。
1.4扩展性
系统硬件组合方式多样,功能配置灵活;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软件设计模式使得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升级和外部扩展,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1.5易用性
系统基于人性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使用人员易学易用。
2.GPS巡检管理系统的原理
GPS[1]巡检管理系统是可实时显示员工巡检路线、传送生产信息的工作平台,通过GPS终端到达指定位置后自动发送员工所在的位置信息,结合能够显示生产现场状况的电子地图,将现场各项生产信息通过移动通讯(GPRS)网络传输[2]到系统服务器,并上传至采油厂网络终端,使各级部门和人员更加方便的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生产信息进行查询与管理。该巡检系统由硬件及软件两部分组成:
2.1系统硬件组成
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员工手持的GPS终端及网络终端服务器两部分组成。
2.2系统软件组成
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系统管理软件、地图引擎平台[3]和网络系统三部分,通过监控巡更系统管理软件和地图引擎支撑平台与CS/BS结合的方式,向各级部门提供信息查询和管理服务。
2.3系统运行流程(见系统运行流程图)
2.4系统特点
2.4.1数据实时采集
实时采集及显示巡检情况,系统可对未按照计划正常巡检进行提示和报警。
2.4.2巡检识别终端功能
巡检识别终端记录巡检工作人员到达“检查点”的时刻,每个巡检识别终端通过GPS进行定位,可方便识别巡更具置,这样可以考核巡检工作人员的巡检到位情况。
2.4.3操作性强
系统集成度高、兼容性好、通信简单快捷;携带方便,确保巡检工作人员在不培训或稍加培训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巡检任务。
2.4.4适合油田网络
系统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油田局域网内的所有授权用户可以查询、分析、打印相关巡检数据。
2.4.5强大的信息处理与统计功能
2.4.5.1.报表生成。强大的报表功能,可根据时间、个人、部门、班次等信息来生成各类报表。
2.4.5.2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主要部分,通过不同的查询功能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得所需的结果,系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
2.4.5.3考核统计功能。主要功能是对巡检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检工作的统计,以便考核巡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主要包括:路线统计、到位检查、工作量统计、异常统计、漏检统计。异常统计用于统计设备有没有异常情况或是有哪些异常情况;路线统计、到位检查、用于统计巡检工作人员到达巡检现场各个检查点的时间,以及在各个检查点耗费的时间;漏检统计用于统计巡检工作人员在应巡检周期内未检查项目的条数。
2.4.5.4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多种级别、多种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用户组、用户以及设定每个用户组的权限和用户可以管理哪些路线。每个用户可拥有“完全”、“修改”、“浏览”、“禁止”中的一种权限。
2.4.5.5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满足了现代工业自动化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3.现场应用
自2009年6月开始在采油厂采油作业区的15个管理组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共计配发手持巡检仪80台,建立局域网的客户端,在相关主管部门、基层作业区中控调度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以便进行巡检计划的制定和相关数据的查询,并于2009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至今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取得的效果
生产数据是各类生产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生产决策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巡检管理软件是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载体,也是实施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GPS巡检管理系统》是采油厂生产管理的基础,为生产规划的实现、生产计划的实施、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日常管理的分析评介,都能为管理层提供完整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良好的企业管理。特别是作为专门针对石油企业开发的巡检管理系统,如果能和油田的数字化建设紧密结合,将会给油田生产的精细化、数字化、信息化带来更加显著的作用,在企业管理的可见性、控制力和效率方面作用更加明显。是能够充分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其推广使用,不单纯是推广系统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通过本套系统的使用,我们取得了如下效果:
1.实现了对日常巡回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的有效监控和查询,极大地促进了油田生产管理,提高了油田管理水平。
2.实现了对基层单位白班、夜班巡检人员巡检到位率的自动统计和分析,为日常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考核依据。
3.实现了实时对巡检人员的监控,及时显示员工在生产区域内所处的位置,对于出现的突况可以及时进行救援,从安全上保障了员工人身安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保证,促进了安全生产。
4.实现了对生产指令和计划的执行情况的监控,能够实时显示员工是否按照规定路线和内容进行巡查,对于出现的生产问题是否进行及时解决,有效提高了生产时效。
5.实现了巡回检查制度的分级管理,采油厂对作业区、作业区对管理组、管理组对员工的管理更加明确,提高了日常管理水平。
总之,该系统在采油五厂的成功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油田现场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了现场巡检工作的信息化,使各级人员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可及时采集到相关数据,对员工的日常巡查做到及时掌握和控制;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提升了安全生产的监控能力,使得油田管理向数字化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长远经济和管理效益显著。
系统运行流程图
参考文献
[1]袁安存.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与应用.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