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范文第1篇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可以说是环境中的人,而环境是人的环境,也就是说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建筑环境的形成过程应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目的。因此建筑室内外环境都应该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

室内中地面、墙面、天花板、窗户等这些环境要素的设计,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关系,针对不同的空间,这些要素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搞清每个空间的功能,明白人与各种环境的关系,是室内设计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思路。

2 刺激与效应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刺激是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效应是人对感官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当刺激量中等时,人会能动地做出自我调节;刺激量过大时,人会主动的调整或改变环境,甚至创造新的环境。

虽然构成环境的物质条件有许多,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本文主要探讨物理环境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其他环境作用不是非常大,这里就不一一赘述。由于物理环境主要构成因素是温度、湿度、气流、声、光等,这些对人的刺激,故而使人的行为效应具体表现为视觉、听觉、皮肤感觉等生理反应。正因为人的这些不同的反应效应,对室内各个构成要素设计有了不同的要求。

3 湿热和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湿热环境其实是两个概念,即湿环境和热环境。室外气候条件以及室内发热发湿源直接影响着室内热湿环境。湿热主要与人的触觉发生关系。由于我国处在北半球,而且南北纬度及东西经度跨度很大,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差也非常大。但不管哪里的人们对周围湿热环境的舒适标准要求是基本一致的,简单讲就是为维持生命,人体体温必须处于使各器官能够保证正常的功能运作。这个温度成为核心温度,绝大多数人的核心温度相差不大,也就是我们在健康情况下测温所得的温度。但周围的环境却要远低于这个核心温度,以此来使人感到舒适。

3.1 湿热环境对窗户设计的影响

对于室内湿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室内空调及暖气设备,以及人自身的着衣量和活动量。家中的窗户是接受太阳辐射的主要地方。因此要求对窗户的设计要合理,朝南的窗户要尽可能大些,以接受较多的光与热,并且要挂有窗帘或百叶窗,以抵挡夏日过高过量的热辐射;而朝北的窗户可以适当小些,减少冬日的寒冷之风。在窗户的设计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窗,这样对室内保温具有很好的功能。

3.2 湿热与地面、墙面的设计关系

同样,室内的墙面、地面的设计也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地面是人与室内环境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卧室采用木质地面为最佳,不仅可以保温隔热,还具有舒适性。但由于厕所、厨房等地湿气过重,应首要考虑防滑耐磨的陶瓷地面。同时为了避免过多的水渗入地面,对楼下造成影响,应注意在装修时涂抹防水材料。

墙面与人发生了视觉与触觉的关系。为了迎合湿热的影响,在不同的墙面设计上应有不同的材质装饰。卧室及客厅,这些人滞留时间长,又相对干燥的地方,可以贴上纤维质的墙纸,它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又可以软化墙面,不至于让人们触摸的时候有一种冰冷冰硬的感觉。而厕所等水汽重的地方,要考虑防滑防水的材质。

4 声、光、气与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这三种物理环境主要与人的面部器官发生关系。就室内声音而言,人们主要考虑的是噪声的控制。室内噪声来源主要是户外的交通噪声及社会喧闹噪声。光环境则分为自然光与人工光。人们依靠眼睛来对外界获得信息的频率最大,占所有感觉器官的87%。而光则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光环境的营造成了室内设计重要的考虑因素。气主要指室内的空气环境,这包括我们鼻子闻的出的气味(花香、烟气、秸秆燃烧气等),也包括闻不出来的气体(CO2、CO、微生物等)。因此最低限度的噪声影响,适度的采光,保持空气的流通成为家居设计中的重点。

4.1 声、光、气与窗户设计

窗户是所有建筑物环境构成要素中与这三个环境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窗户的功能历来都是采光和换气,随着噪声污染的严重,它又兼具着隔声的作用。首先在窗户开设的位置上就要注意,在南北的方向上要有能够相对的窗户,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使得室内污浊的空气最快的稀释散尽。在大小上,南面的窗户宜宽大,北面的宜小一些。在材料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对户外的噪声及有害气体可以降至最低。在色彩上一般选用透明玻璃即可,不用彩色玻璃,它会将光过滤,影响人们对物体色彩的判断,尤其不利儿童房。

4.2 声、光、气与墙面、地面的设计

由于墙面、地面是人们在室内中触觉和视觉较为密切相关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其色彩的应用。客厅是一家人用于交流的地方,因此光线应该是最为明朗的,在墙面的设计上,可以贴一些浅色系的壁纸,甚至不做任何装饰,直接是白墙。这样即便是自然光照射不到客厅内部,也可以通过墙面将光反射到厅内,夜晚开灯也可以将客厅的光照度最大化。而地面可以选择稍微深色的材质,不至于让客厅在夜晚开灯时显得过于“辉煌”,给人一种舒适的光反射就可以了。光污染渐渐也进入人们的视线,故不需要将玻璃、镜子等反射折射力强的材料作为客厅装饰的主体。

卧室的墙面就可以适当的暖色处理,毕竟那是私密的地方,休息的地方,柔弱温暖的光,有助于人的休息与放松。就地面而言,选择木质的地板最佳。因为木头有吸声的功能,在这些对安静度要求较高的空间,可以有效的降低脚步声。

对于厨卫的墙面,就要考虑清洗的问题。因为受长期的烟熏及水汽损害,墙面要易于清洗,以瓷质墙砖为佳。

4.3 声、光、气与天花板设计

如今,家居天花板的设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人在吊顶的设计中,喜欢在四周设计成凹状阴角,用以作为灯带,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吊顶本身就具有封闭性,这样做只会令顶部空气不流通,在阴角部位容易积尘、聚集细菌繁殖。再者,那些嵌在吊顶里面的灯具,通过槽口或反射顶棚,转向投光,其有效利用的光只有1/4左右。大部分光都被吊顶“吃”掉了。而设计师为了美观或者照明,会在吊顶某一边甚至每一边都安装这种凹槽灯或灯带,这样长久的开着暗藏灯具,会大大增加热量的散发,使室内温度升高,滋生细菌。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范文第2篇

根据《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5〕第12号)中第三条规定和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市局决定于12月30日前对区、县房地产管理机关未设立基层管理机构的农村地区,由区、县房地产管理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外来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外地来京人员出租房屋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

委托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依照《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全面加强对本地区出租房屋的管理工作;

二、建章建制,配备经过区、县房地局专业培训的专职管理人员;

三、负责本地区向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的调查摸底工作;

四、负责受理和审查出租人申请房屋租赁的有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并对出租房屋进行现场勘察;

五、负责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的登记备案手续;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性化因素;应用

1 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人性化设计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在设计领域,人性化因素被应用到很多领域的设计工作中去,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进一步和谐,娱乐身心,从而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当前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很多人性化因素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应用。本文就这一内容展开讨论和分析。

2 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工作是指设计工作人员合理使用工种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通过各种手段,充分利用客观空间条件,充分尊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合理安排各种材料,在充分保证安全、健康的基础上,尽可能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的工作。

景观设计工作十分系统且复杂,涉及的内容较多。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充分尊重“景观三元论”理论——提升景观环境形象、提高环境生态绿化程度、尊重大众行为心理。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景观设计就是设计人员为了提高景观环境的形象,并且在尊重人们行为和心理的基础上充分提高生态环境的股从额很难过。

基于此,在当代社会,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格局的不断推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阳光、土壤、植物等因素的需求越来越强。另外一方面,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十分高,人们生活压力巨大,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师适当且巧妙地使用上各种人性化因素。

3 景观设计与人性化关系之我见

1.景观设计服务人类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所有设计师都能够认识到,景观设计工作的受众在于人,也就是说,人是景观设计的使用者,景观设计必将最终服务于人类。从这个角度出发,景观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特别是在人们行为上和心理上的要求。

人是景观的评价者,一个景观设计工作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人们对景观设计工作的评价,其原因在于:只有景观设计充分尊重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程度上的愉悦感,从而实现景观在整个社会的成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助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反过来看,如果设计师标新立异,不顾当前人们在审美情趣、认识水平上的相关因素,采用稀奇古怪的设计理念,这样的景观设计作品得不到人们的认同,也不可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愉悦感,自然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是为败笔。

2.人类是景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景观设计和景观建设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存在性。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不断改造环境,也不断创造各种事物。景观就是人类创造的众多事物之一,但是景观是一种特殊的事物,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的自然景观的认识不断提升,对美好事物的评价能力越来越强,这就促使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催生了景观设计这一事物;其次,人们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后,进而开始进行景观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实践,人类在景观设计以及景观建设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

3.人与景观互动性较强

人和景观之间的互动性较强,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好的景观能够促进人们身心的愉悦,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另外一方面,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更加符合人类要求的景观作品的出现。

4 景观设计中人性化因素的应用

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使用人性化因素的过程中,要做到如下要求:

1.满足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在行为学研究领域,人类需求被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层次;安全需要层次;社会需要层次;尊重需要层次以及自我实现层次。显而易见,这五个需求层次是逐步逐步发展前进而来的,只有人们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才会对较高层次需求提高要求。

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这一要求,在人性化因素的应用过程中也是如此,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考察有无必要适应人性化因素,如果使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景观的要求较低,则无需过分追求人性化因素的使用,妄加使用,适得其反;另外一方面,在人性化因素的使用中,要注重匹配,要重点考虑使用者的数量、使用者对文化的认知程度,要选用合适的方案,只有充分的匹配才能够实现最佳效果。

2.景观设计体现人性化关怀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体现人性关怀主要从如下几点出发:

第一,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

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功能的实现,运动功能、休息功能、交往功能都可以在景观中实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景观的使用效率。

第二,满足安全的要求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避免一切有可能对人们造成各种伤害和威胁的因素,于此同时充分保证人们的隐私,要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加强人们对景观的认知能力。

第三,满足人们对交往和归属的要求

人类是社会性很强的族群,所以人类社会就是所有人为了满足自身各种要求而与其他人交往的集合体。从这个角度出发,景观设计就要充分考虑交往和归属方面的内容,要为不同的群体提供各自合适的交往场所,而且在格局上要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疏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满足人们基本交往的情况下,避免出现归属感缺失的情况。

第四,满足人们对尊重的满足

尊重的满足主要是基于人们对心理的满足,是感知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共鸣,需要人们建立足够的交往,这样才能够获得彼此的尊重,所以在各种人性化因素的应用上要充分考虑尊重这一议题。

5 结语

在当前,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以及办公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性化因素不断被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来。本文分析了人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景观设计过程中人性化因素应用的诸多要点,得出相关结论。

参考文献

[1]王伟;西安社区公共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 景观设计 城市

21世纪可以说是充满了各种可能与想象的世纪,“中国梦”“城市梦”的到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大都市里灯红酒绿,然而人们活动的空间却仅仅局限在那个百平方米的“盒子”里,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城市是什么?城市对于市民又意味着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更多的鲜花绿地、是满眼绿色的生态公园。[1]

景观设计在现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可以极大的改善、美化环境。然而,作为一门庞大、复杂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设计师对景观设计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却显得步履维艰。特别是在社会的高速运转推动下,对景观设计的需求不断接踵而来。大批量的设计需求使得设计者对于景观的建设、发掘、科研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与发展,整体认识流于一般的表象。没有从内在的文化角度去进行思考,无暇顾及景观设计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景观中所蕴含的历史元素得不到合理、科学的利用,无法创造出优美、独特的景观环境。这必然导致了景观设计的雷同化、概念化、表面化等一系列问题。鉴于这种状况,现代景观设计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景观的特色化问题,即如何处理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因素的表现问题,因此,历史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便提上日程。

景观设计学源于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存艺术”,而这门艺术在中国及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了。中国的问题已经和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2]

我认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实现主要依存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所固有的“属性”即历史、文化或者其他留给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戏剧性,它是这个城市独特的名片;第二则是景观设计师的思想即景观设计师是如何想象这座城市 、如何创建他心中的“王国”。然而人总是一种有意识的动物,设计师的历史文化和认知见识决定了他的“想象”,所以综合而言历史文化那种“形而上”的东西主宰了一个城市景观设计的原貌。

在全球化与一体化总体趋势之下,地域性观念的倡导是对景观文化内涵缺失的恐慌,对城市千城一面趋势的忧虑,对设计师自我表现的反思。景观的生命力决定了地域性对于景观设计的意义远远大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具有生命的景观特征与地域不可分割。[3]

天圆地方的北方思想

宏伟的故宫和高高的城墙见证了清军入关那浩浩荡荡的场面,四方对称的北京城更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的结晶。历史留给了北京城与众不同的文化,四四方方的小胡同里蕴含着北方大气、规矩的思想。现在的北京城在留有大都市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特征外更无处不体现着中国最古老的文化,无论是繁华的市中心还是在四环外的居民区,左右或者前后对称的景观设计都深深刻在了这座城市的骨髓里。北京甚至可以说北方的建筑景观设计体现了北方人所特有的大气胸襟和狭隘思想。

绵绵柔美的南方思想

水系孕育了人类文明,水系的历史承载了人类文明的轨迹。长流孕育了一代生命的同时也同时赋予了他们另一种柔情。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与水系关系密切,水系的波动变迁牵动着周围的生态圈,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生存的环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方男人的柔情、女人的甜美都是公认的。然而南方的景观设计除了受到来自南方的景观设计师思想的影响外也或多或少的留有南方所独有的特点――丝带式的柔美与开放式的想象空间。

水系文化景观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历史文化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系文化景观的构建关系到整个文化景观体系的完整性。古都开封虽然因洪水泛滥已经几次原址重建,城市整体风格依然沿袭了历史文脉,大部分古迹风貌依然保持原有状态,名胜古迹散落于布局中规中矩的老城区,城区内湖泊水系纵横交错。古都水系文化景观的改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这个契机可以在古都开封水系文化景观设计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古都水系的资源优势,再现以北宋文化为积淀的水系文化景观,使开封得以再现水系沿线宋韵文化景观绮丽的盛况,让国内外游客领略古都的北宋风韵。

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城市景观设计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受到本身思想见识的影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认识都是根植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是中国人所特有的风格。

大自然赋予人类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经纬线区域,地域景观都各具特色,从而使得每个国家因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独特的地域景观特色,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因其地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差异而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特征。中国多独有的历史文化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景观 设计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作为特定文化场景的一个延伸,景观文化设计更要彰显人性化的文化特征。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倡导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追求人性化的艺术需求,使得园林景观能够朝着形式多样的方向发展,在满足人们在视觉享受的基础之上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享受,从而也使得整个城市焕发出新的面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加强园林的人文因素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环境,使人们在满足自身情感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人文景观的设计,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1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概念

1. 1 景观

景观 Landscape 一词因立场不同对其概念的诠释便有了多种内容。地理学上对景观的定义为: “反应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和空间体系,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而在生态学上景观却被定义为: “人类尺度上,具有空间可测量性,由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的地质单元。”此外,景观是多种功能的载体,因而可以被理解为:风景: 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栖息地: 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环境;生态系统: 一个具有结构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符号: 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和思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1. 2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根据《牛津园艺指南》“是将人工和天然元素统一设计的艺术科学。”采用人工的和天然的材料―――泥土,山石,水,植物,组合材料,人为创造各种用途和条件的空间。随着社会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景观环境的重要性,对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也就成了关于怎样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安全环境的艺术科学。同时,也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创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设计是为了人的设计,换句话说也就是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人既是设计者同时也是使用者。因此,设计的中心和尺度也是人,这种尺度不仅包括生理尺度还包括心理尺度,而人心理尺度的满足则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性化设计的出现完全是设计本质所要求,决不是设计师追逐的风格。因为偏离了对人心理要求的满足,设计也就偏离了正轨,因此设计的人性化已成为评判设计优劣的一大准则。

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

2. 1 “人化”与“物化”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统一人类的设计总是能体现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伦理、道德、历史文化以及情感等等因素,这是物的“人化”,造物的“人化”。可是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和文化等精神因素又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表达,而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设计物一定承担了一些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也就是人类精神的“物化”,即人的“物化”。“人化”和“物化”组成了人与设计物的互动关系。设计就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有机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设计中的人性化绝不是什么“新花招”,而是人类设计本就应该具备的特质。设计师所做的便是让这种“人化”和“物化”过程更通畅、更和谐以达到人与设计融为一体的状态。中国古代所宣扬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便体现了对这种关系的辩证认识,所以这种统一也必然反映在作为设计一类的景观上。

2. 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景观设计的本质是为了其使用者服务的,所以就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的设计是没有任何存在意义的,只是单纯的摆设而已。另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避免危险和伤害的发生,尤其是在设计老年人和儿童活动空间时要更加注重安全性,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是人性化景观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保证不了这一基本要求,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了。

2. 3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体现出人文的关怀

“人文主义”( Humanism) 最早是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力的思想。广义上来讲,人文思想是对人性、人伦、人道、人格、人的文化、人的历史、人的存在其价值都愿意加以尊严与关怀。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就是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让使用者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尊重。另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文关怀表现为多方面与多层次,由最基本层面对人的生理关怀到高级层面的精神与情感关怀逐层上升。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人对空间场所的内在感受,特别强调提升环境的认同感与可识别性,达到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的效果。

2. 4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脉的传承

景观存在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都对景观有着巨大影响。首先,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会有普遍的相似性,过去熟悉的事物与形态能引起他们相似的情感共鸣,产生相似的联想,因此增强人对景观环境的认同感。其次,对该城市原有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对形成城市公园景观特色是非常有利的,富有较强烈的识别性和唯一性,就会自然而然地使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归属感得到强化。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城市公园景观之所以能得到使用者的认同感,一定是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充分地了解了该城市的文化背景、使用人群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等,并且在设计时把以上因素全部考虑进去,经过反复的推敲以至于把所有相关因素综合在一起,而且达到和谐统一。只有这样做出的城市公园景观环境才能让使用者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

2. 5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体现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

城市公园的使用者中还包括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主要有老年人、儿童、孕妇及先天或后天身有残疾的人所组成。虽然他们身有不便或是缺陷,但他们同样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权利,甚至是生活得更好。所以,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同样关注这一群体,而不是忽略他们。通过合理的公园景观设计来弥补他们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缺陷,让他们在人性化的景观环境中能感受到舒适、安全、尊严,而忽略了自身的缺陷。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也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人性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 6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是人类社会高科技发展的平衡点

人类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然而这种改变却是一把双刃剑,人类一方面享受着改变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苦恼和忧虑,那就是人情的疏远和感情的失衡。所以,在这种高科技的信息社会里人们必然去追求一种平衡―――一种科技与情感的平衡,一种理性和人性的平衡。科学越发展这种平衡愿望就越迫切越强烈,因此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景观设计的人性化。人性化的设计是科技发展与人类情感的一个平衡点。

2. 7 “绿色”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一个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管其是否可再生,但至少不会对人类资源的再生有影响,也就是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即“绿色”的景观设计。这就对景观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当代人的使用需求还要考虑后代的发展需求,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去考虑长远的影响。因此,要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负责,同时也是为人类长远的发展负责。

3 结语

“以人为本”作为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已被广泛的推广,但在具体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实践中人性化的体现方式却被片面地看待,特别是忽略了人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即人对景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本文通过对使用者与景观的研究提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强调对人精神与情感的关怀,尤其是对社会上的特殊群体的关怀,而这才是对设计人性化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丹]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加]艾伦・泰特. 城市公园设计国外景观设计丛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期刊更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经济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经济日报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