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活动教学 高中历史 应用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但是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认知的培养。因此除了书本知识之外学生还应该自己积极的探索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一、什么是活动教学法

所谓活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依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完善工作。活动教学法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范围比较窄,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因此在考试的时候学生都觉得没有知识能用,其实这就是学生的积淀不到位。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很少能够做到以点带面,这也是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扎实,没有办法全面宏观的整理和运用知识。而教学活动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之中以更加轻松的方式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学生的历史感就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会有极大的提高。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记忆的重要性

历史学习固然需要大量的记忆,但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过分了强调了记忆的重要性。实际上这样大量的记忆背诵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但是实际上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历史学科的记忆和背诵需要建立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并以此构建了扎实的知识体系才能够真正的做好记忆工作。

2.历史课堂教学形式沉闷

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气氛压抑。不少学生觉得历史学习太过于沉闷,历史知识只能记忆和背诵,毫无乐趣可言。时代背景不同,一些历史知识学生也很难真正的理解。如果教师讲述的不到位的话,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就会始终存在有疑问。这也是学生觉得历史课堂学习沉闷无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活动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之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活动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之中的运用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即教师方面、学生方面还有考核评价方面等三个方面除法。只有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真正将活动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之中。

1.教师方面要考虑什么

活动教学法的运用首先需要从教师方面着手。为了运用好活动教学法,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活动教学法的运用范围。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教学活动都可以运用到活动教学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需要运用到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单纯的理论讲授反而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立足实际教学内容,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除此以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应当尽可能的选择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相对来说确实比较枯燥和无聊,但是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是比较强的,如果利用好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升。高中历史教学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要从多方面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是教师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和侧重点都不一样,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2.学生方面要做到什么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当前我国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不少学生都等着教师教学,而不是自己主动求学。活动教学法的运用需要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去。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完全可以以历史事件为题材设计话剧等,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除此以外,因为高中历史学习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时间和事件,而这些内容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少学生之所以对历史学习有畏惧心理其实很大原因就是这些内容的记忆比较枯燥和无聊。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因此这些事件的意义和时间也是存在有一定的练习的,教师需要将其中的练习讲给学生听,学生则是要努力理解这些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从中我们发现,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请老师指点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3.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运用活动教学法的必然要求之一。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师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仅仅要看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等多方面内容。

活动教学法的运用对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对此给予积极的重视。虽然当前历史教学存在有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79-01

一、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在历史课堂上应多利用情境还原,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使学生悦耳、悦目、悦心。 从而还原了历史事实,并利用设问提问的方式,这既增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又不至于使学生负担过重,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

1.合理选取课件内容。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内容的选取上一是要仔细研读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围绕这两方面,认真思考教材内容的编排,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料;二是要研究学生的情况。师院附中的学生一部分来自于农村,农民家庭的学生较多,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对课本上的内容尤其是一些世界史了解的不是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在讲课过程中适当补充相关内容,以帮助理解。一节课45分钟,既要讲清基本内容,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还要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巩固。

2.创设主题德育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目前我们进行高中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场景,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

二、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进行授教,要对不同的知识内容,做出达标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营造了一个师生共学、共享的和谐课堂。

1.辩证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辩证教学法,指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观察认识历史,发现新知识、新观点,从而实现创新的方法。

2.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在历史教学中,从思维的形态来看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区别。从思维的指向性来看,可以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但无论如何,每一个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背后,都隐含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的内在联系。在具体历史教学中正是要利用这一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是创新的酝酿,顿悟是创新的突破,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空间。

三、高中历史课堂开展人文教学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要落到实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当中度过的,最关键的就是要走进课堂, “教师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就应该直接的依靠以至利用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对于课外活动则是对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有备而来的主动接受知识效果明显的优于没有预习的被动接受知识。

1.注意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核心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师为主,一讲到底的“一言堂”式的教学策略,坚决摒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好的教学方法虽然各种各样,不一而同,但其中必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作为历史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角色定位上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局限于教材,应具有开放性;三是应把注意力从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从注意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从注意学习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上来;四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从已知到新知,改变或提高其认识能力,而且要注意发展其非认识因素,如情感、意志等,“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会促使学生去学习、去探索。”;五是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除利用录像、幻灯等传统的电教手段外,还要更多地利用电脑网络技术。总之,就教学方法而言,从目前的历史教学来看,除提倡问题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方法外,应大力开发活动课,利用表演历史剧、搜集历史文献资料、故事会、调查、讲座、参观、写小论文等方式,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

2.结合时事,增添时代活力,在学习历史课中,教师应力主结合教材观点选择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为历史课增添时代活力,又能增强说服力。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因此,历史课应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保证历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能力。历史教师如果没有广泛的涉猎是无法应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

3.构建生动活泼的激情教学环境,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中有一个基本观点是教育的民主化,其中的核心之一则是提倡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观念认为,在课堂中学生应是主体,而教师则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育资源。为此老师要带激情教学,学生要在老师带动下以亢奋状态参与并成为课堂的主体。激情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老师让学生通过展示、表达或阅读途径激情,也可以是师生双方共同激情,但引导权在老师,只有老师激情了,才能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也激情,从而使学生最快进人角色,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谢春燕.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随想[J].知识窗: 教师版.2012,(05):22.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媒体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53-01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和通讯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它完全不同于我们长期以来“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就是不可能重演,也不可能用完全使之再现,这给学习历史带来了一定困难。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历史教学,让学生在视听刺激下接近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探索历史、综合历史、概括历史,从而为历史教学创造了更理想的授课环境,也有助于学生能力和情感的提高。

1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1.1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过去抽象、苍白、枯燥的历史形象、生动、真实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直接刺激了学生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全面调动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教学的基本要求。历史思维的对象或材料就是人脑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历史信息。多媒体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脑、眼、耳、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感官共同参与认识,由此获得综合感受,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快速掌握知识,强化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1.3优化教学过程,突破重点难点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历史课是一门与现实有较大差距的学科,许多知识点都是学生从未接触过也很难通过抽象想象来完成的。借助多媒体的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架构还原历史,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拓展思维,提高分析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的达到三维目标,也更符合高中历史学科注重能力培养的目的。

2 合理地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

2.1制作多媒体课件要科学合理

(1)合理收集利用资料。信息化的时代,资料来源十分丰富,种类呈现多样性,因此必须严格筛选课件制作所需要的资料。搜集下载的资料不仅要考查它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还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否有利于拓宽拓深教学内容,要比较哪个资料更有说服力,哪个资料更简明通俗,哪个视觉效果更好,哪个更有感染力等,精挑细选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同时,由于可供选资料过多,一些教师制作课件力求面面俱到,涵盖教材所有知识点,没有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种信息的贪大求全,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

(2)课件要紧密联合课本和教学。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中过多的加入其它元素,强调课件的视觉效果,这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学生对教学本身的关注,也不利于教师对课程的深度分析和理论升华,从而与教师的教学意愿相违背,脱离了教学实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尽量采用单色背景,在显示文字时减少不必要的、过于花哨的动画效果,以简洁、舒服为原则等。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减少学生视力上的疲劳,也可以更直接的重现教学内容,集中学生注意力。课件设计时,教师首先关心的是设计制作的课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是否有必要,是否有实效,不应该把它当成一种时髦的装饰品。每一个设计都应该考虑到是否在为教学服务,要紧紧围绕“实效”这一中心作文章。

(3)课件制作顾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不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主动的进行信息的加工。并且由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活动和推理方法均不相同,因此我们在选择所使用的材料和多媒体时应考虑到高中生的注意力、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不断增强的客观事实,选择有利于启发和诱导思维的资料和多媒体展示方式,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综合能力,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

2.2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1)教师要完全熟悉掌握课件。通常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老师难以持之以恒,便会借用他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是由于不是自己亲手制作,在课堂讲述中难免与自己的课堂设计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讲授与课件不配套,甚至相冲突的问题,便会使得教师的教学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听课热情。所以熟练掌握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一堂多媒体教学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讲课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有的教师上课时就依赖一张又一张的幻灯片,满屏的文字、图片,给学生眼花缭乱的印象。忘记了对整体教学的合理性把握,由“人灌”变成“机灌”,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接收能力,这样对教学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其实,教师可以只在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时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这就需要教师对多媒体所涉及的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可以随时在书本、黑板和多媒体三者之间进行交换,以换取讲课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已成为高中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从而达到高中教育教学的要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只有扬长避短,巧妙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才能真正使之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服务,为历史课堂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侯朝霞.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浅析[J].济南: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刘应涛.在历史学科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反思[J].郑州:光盘技术,2008,(7).

[3]黄奂.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南宁:广西高教研究,2001,(6).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探究教学;史料;实践

一、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索、共同讨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

与传统教学接受模式相比,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1.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合作探究教学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学生在主体意识下,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进程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进行史料的研习、信息的搜集和处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和意义的建构者。

2.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合作探究教学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在合作探究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载体是问题情境,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引领学生围绕问题情境,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4.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和小组整体性。以小组目标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是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

5.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指导和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发挥了个体和集体的思维优势,可以使学生从中养成科学的创新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高中历史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总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其基本框架如表一:

以“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课进行案例分析: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材料――苏联解体,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目标展示 理解交流】

教师:1.展示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引领学生再次明确学习目标,把握目标关键词。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分析突破。

2.通过组织互查和提问的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检查督促,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材料一: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二:

【史料研习 合作探究】

教师:展示材料和问题,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内形成对问题的统一认识。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并做好记录和展示交流的准备。

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展示交流 拓展提升】

教师:组织学习小组展示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和完善,教师注意对小组及成员的及时评价,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归纳解题思路,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答案,评价其他小组的发言。

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后,展示相关内容,鼓励创新思维。

【自主建构 练习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通过设问“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知识?请用结构提纲或思维图示或关键词语进行总结”,找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可展示自己设计的知识结构图供学生参考。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进行知识升华。

学生:回顾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让学生做学案上的巩固练习,要求限时训练(3~5分钟),小组内批改。

学生:当堂练习,并对习题进行展示解析。

【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

【课下作业】

1.整理学案,记忆相关知识点。(必做题)

2.以史为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作为正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选做题)

以上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探究学习为手段和核心的模式操作流程。其实质是将史料研读引入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探究历史问题的学习之中,通过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对信息进行研读、提取、加工,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

三、关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关于小组的组建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的基础,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组织保证和重要前提。因此,合理的分组、系统的培训、科学的评价应是小组组建的重点。

(1)分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学习小组。一般每组4~6人。组内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每一个成员因承担不同职责都有事可做,有责任感,人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这种组内分工要经常轮流交换,促使小组成员间的角色互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2)培训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因缺乏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而影响合作的效果,需要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培养学生仔细听取别人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按照“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产生新的问题”的流程进行合作学习等。

2.关于史料的选取和运用

在历史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史料作为问题情境创设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抓手,它的选取和运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关于史料的选取,应注意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准确、典型、有针对性的材料,既能代表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形式多样,利于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关注到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思维的拓展点、创新点,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空间,从而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在史料的运用中,应遵循“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原则进行史料的研习,还要多关注对非文字史料的解读和

运用。

3.关于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

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探究问题引领着学生的思维、行动,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关系着合作活动的成败。在设计探究问题时,要注意做到:

(1)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教师要围绕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进行问题设计,在把握课标、了解学情、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切入问题,使问题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2)难度适中,有梯度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和心理状况有了解、有预设,设计的问题难度适中,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要了解和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既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畅通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从解答问题中领悟到获取新知识的愉快体验,从而保持探究的热情。

(3)角度新颖,有启发性。新颖的、有启发性的问题会刺激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冲动,是保证合作探究教学有效和高效的基础。在合作探究教学中,要注意选取恰当的史料,为学生找到切入问题的准确角度,进行有启发性的引导,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从而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和

认知。

总之,“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情境的万能模式或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联系,没有一种教学方法与对策能够同时达成所有的教学目标。”多样性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资源、复杂的教学过程,决定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为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将会被继续完善和创新。让我们朝着理想的目标去探究理想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记忆联想化、知识网络化——有效复习的根基

历史知识的完整准确掌握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知识积累,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历史复习之中,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任务。然而,记什么?怎样记?会记吗?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才是有效复习的根基所有。历史知识繁多纷杂,必须理出一定的头绪,教给学生理解的规律和方法,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感觉历史知识的记忆有一个重要的思维规律,那就是联想。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在第一轮的夯实基础复习中,我们运用了“体系提示建构法”,即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创造性地开设了几个专栏。“我的联想”,即相关小专题总结,将几本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加以联想总结,有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的纵向联系法,还有把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横向联想法,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构建知识体系”的阶段性纵横联想尝试。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建构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的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有机整体。因此,我们的学生在一轮复习完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二轮通史专题复习的任务。相应地,我们把二轮复习和三轮的热点复习综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深化提高复习阶段。通过交给学生更多的复习自,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学会巧记、学会对比和运用。贯穿此过程之中的还有我们的特色项目——“超级无敌大默写”。不要只听此名称,它可有着丰富的内容,每一个题目就是一个关键词。如“改革”“创新”“民生”“争鸣”“理论成果”,等等。学生们可以就每个关键词自行组织,以知识联想与回忆、组织与表述、理解与生成等思维形式展开。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方法,也不再是采点得分,而是按照“SOLO”评价体系,分层、分级给予学生评分。这样的评价方法学生们很欢迎,因为既有知识的重现与反馈,还可以评价思维与创新的能力。此法一直坚持,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制定评价的标准,学生也会努力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这样,将教学、评价、目标三位一体,必然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二、练习情境化、答题哲学化——有效复习的关键

高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高考历史中往往出现大量新材料、新情境。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就要特别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各种教研活动的机会,通过大量搜集相关的情境材料,将历史知识隐含在新材料中,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或是静心分析,使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升认识,这样既可以避免反复的“炒冷饭”,又可以锻炼学生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一般把考试称之为“头脑风暴”,即通过新情境、新问题的呈现,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和调动一切有效的信息、记忆等,充分加以归纳和整合,解答问题。这样,考试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我们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给学生考试的试卷一定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且大多数内容是自己命题的,使学生们在典型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中获得解题方法的训练与提升。在校本教研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哲学观点运用的训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用发展的、辩证的思维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等,以练习带巩固,以巩固促思维,以思维提能力,以能力抬成绩。

三、热点敏感化、时政历史化——有效复习的点睛

以古鉴今,辨今思古,本来就是历史学科独特的人文意义,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相结合,考查学生对时政热点问题的历史思考,也是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历史不等于是呆板、陈旧的东西,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有效结合起来,赋予历史学科以独特的时代性和灵动性。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有比较强的时政热点历史化的敏感性,经常会不自觉地把一些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或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如的前世今生、民生问题的发展沿革、和谐世界的梦想追求等。关注热点、以史为鉴,关注社会、以史为证,关注人文、提升素养,关注世界、融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