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课程体系 变化分析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样如此。教育要跟现代化建设相合拍,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课程标准自从落实以来,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教育再现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史实,还使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深层问题,从而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种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
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出现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目的是在应试中获得高分,而没有将历史学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观发掘出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感触也比较僵硬。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这三个要素突出出来,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深刻挖掘,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轻对老师的依赖程度。
第二个变化是,高中历史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目标的概括十分具体,包括总目标、模块目标等,学生从这些目标中就可以得知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可以认识到具体的要求。比如高中历史“程朱理学”一节课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这些观点的提出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观点的文化本质是什么等等。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中都有详细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单纯背诵书本知识。
二、课程体系专题性突出
以往的历史教材编排中,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和从中国到世界的层次来编写历史教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都按照这个原则,这样编排有一个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复的,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就是改变了直线式的历史内容的编排,而转为专题性的历史知识编排。比如,必修一设置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涵盖了我国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国外的重点政治制度;必修二则设置为经济史专题,将我国不同时代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总。这种专题性的编排,有助于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而且与初中时代学习的历史没有重复,就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利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在历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不同的版块,这些版块也是一个小专题的汇总,不同版块之间既有独特性,又有割不断的联系,能够进行比较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兼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高中历史课程分别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新发明,但是新课标落实阶段的高中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与之前的必修和选修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尤其体现在课程的结构方面。以往的历史选修课,就是直接将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划归到选修行列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选修课的设置是将必修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细化,进行扩充,目的是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更多追求,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学历史的目的不只是应试,还在于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例如,选修教材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改革事件回顾”的专题,实际上是从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中延伸出来的,它讲述得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结合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共同思考历史,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论述了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的历史教材编排出现改观,不再是线性历史,而是专题性历史研究,不同的专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体系,进行归纳和比较;第三,高中历史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选修课不是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而是对某一专题的细致研究,能够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7(05).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2007(05) .
一、前言
均田制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切入点。不正确认识均田制就无法真正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本质和意义,也无法捋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展的脉络。但是在均田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很多学生,甚至有不少老师都对均田制的认识都存在两个明显的误区。一是认为均田制就是平分所有土地,二是认为推行均田制的目的是为限制土地兼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这两个误区出现的原因,排除错误的认识,加深对均田制的认识。
二、均田制就是平分所有土地
学生们为何会认为均田制就是平分土地呢?这是因为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过程认识存在误区,这当然也与我们的教材的编写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我们的高中历史教材,井田制瓦解后中国的土地就变成了土地私有制,特别是商鞅变法更是明确表示土地是私有:“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这样就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印象,战国之后就是土地私有制,所有土地都是私有的。而教材对均田制的表述则是“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选修I则相对表述的明确一些,是“国家控制的无主的荒地”。这两种表述方式都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既然战国之后是土地都是私有的,为何国家还控制有大量的土地?如果到处都是荒地农民自己种就可以了,为何还需要政府去均田?
其实,中国古代的土地私有权的确立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井田制被打破之后很长时间以后才形成土地私有权。秦汉的时候军功授田,西汉时候占田课田,北魏到隋唐的均田制,都是国家授田、百姓受田,这些土地制度都带有明显的土地国有的性质。直到宋代“田制不立”,才形成土地自由买卖的风气,土地私有权才完全确立。此后政府再也没有了所谓的均田行动了,因为土地完全变成私有的了。
战国之后虽然井田制被打破,私人战后大量的土地,但是国家还掌握大量的土地,特别是那些山川湖海等资源都是归国家掌握。这些区域还可以开垦出大量的土地,都属于国家所有。另外,由于土地私有权的不牢固,由于战争等因素导致某些地区人口稀少,出现大量荒田,这些土地也经常变成国家掌握的土地。宋代之后,即使出现战乱抛荒由于土地私有权的牢固建立,也不会变成国有土地了。北魏到隋唐实行的均田制都是把这些国家掌握的土地按均田制的规则分给农民,而不是把所有的土地另分。
三、均田制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
对于均田制的目的,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必修II是这样描述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选修I是这样描述的:“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这样的表述自然容易让学生认为政府推行均田制的目的就是限制土地兼并。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虑就会发现这样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实行均田制的前提国家掌握大量无主的荒地,既然有大量的无主的荒地、无地、少地的农民自然可以去耕种,根本无需政府去均田。事实上均田制的推行是政府与豪强地主争夺百姓的措施,与限制土地兼并无多大关系。
战国之后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之后兴起了一大批的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这些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实力非常雄厚,甚至影响了国家安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力打击豪强地主,他们实力曾经一度受挫。但随着西汉王朝的衰落,豪强地主实力再度加强。东汉政权就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所以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实力更加雄厚。这些豪强地主采用田庄式的经营,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农民。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无力消灭他们,被迫承认他们为地方的宗主督护。他们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更有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的重要的成员。等到北魏政权巩固后,自然不能允许地方割据势力存在。大量百姓不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不仅会威胁到政府的安全更会影响政府的赋税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推出了均田制,希望能用相对较轻的剥削来吸引百姓,取代豪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缺少的不是土地,而是劳动力。所以均田制的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政府剥削控制的对象,而不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选修课;教材整合
虽然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经不断深入,但是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某种层面上说,选修模块的教学设计要比必修课更加重要。因为这是学生自行选修的模块,教学中要更加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如果学生在听课中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觉得选修和必修模块没有区别,甚至还不如必修模块,就会否定选修模块,甚至会否定整个历史学科。因此,要想达到选修模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1]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将教材内容从不同视角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展现出选修模块的独特魅力。
目前的历史教材是按照“模块+专题”的结构编写,这种结构是将相关或者相近的知识加以整合形成不同专题,再以同一线索贯穿形成模块。教材之所以这样编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影响。在选修一《梭伦改革》这一单元课标的表述为: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人教版教材该部分对应的目录为: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教材深深刻上了课标的影子,本单元内容分为三个课时,分别以梭伦改革的背景、措施、影响为主线。通常教师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顺序也值得商榷。
这种“模块+专题”的结构它改变了以往教材编年体的“线形”结构,虽然让学生能够对某一专题得到全面的了解,但是也存在着“硬伤”。首先是它的时序不清、缺乏因果关系联系、逻辑性太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觉得简直是一团乱麻[2]。其次,时间利用率低。比如改革史部分讲到措施的时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肯定要再次讲到改革的背景,可是背景是上节课讲过的内容,重复的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时间的浪费。还有一点,各模块之间重复内容太多。比如关于,必修每一本教材会提到,选修也会涉及相关专题,就会让学生感觉学了很多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不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想要克服这些缺点,在实际教学中必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和诠释。
回想起以前课本是“编年体”的时候,很多教师会觉得相同、相似、相关问题过于分散,不利于学生全面的认识。例如发展的历程,涉及到好多历史时间段,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教师会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专题化”的整合,从而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其实无论是“编年”还是“模块”,教材只是承载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一种形式[3],它不是教学的依据,只是一种教学材料。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而非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编年”和“模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身也不是非彼既此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缺一不可,没有必要人为的去孤立这两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取长补短,让学生既有“纵”(时间)的思维又有“横”(专题)的思维。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然而然会进入情境,形成了对该段历史的画面感。当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长此以往,必定能形成选修课自身的特色。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要明确以下前提:首先要研读课标,领悟课标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其次,对教材进行有目的的调整、梳理、补充,应避免教师个人非主流的观点对于整合的影响,尽量保持教学内容的客观、严谨;最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适应学习规律、符合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下面笔者以《梭伦改革》为例,梳理核心展示对教材不同视角的整合,以期与各位同行交流。
视角一:对改革的认识。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而促进人类演进的方法就是改革,革命可以看做是过激的改革。改革仍然是当今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我们历史学科之所以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在于它“以史为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未来产生一个指引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改革”作为主题,从学生对于改革的切身体会出发,然后以史为例(本文以《梭伦改革》为例),让学生正确认识改革,从而也达到了梭伦改革的授课目的。
视角二:中庸的智慧。中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强调不偏不倚,左右调和,这种折中主义对塑造学生的人格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还不是很成熟,处事有时候也不够灵活,遇到挫折难免不冷静,甚至偏激。马加爵事件,包括其他在学校发生的类似事件,足以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启示: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时候,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因此,通过课堂案例的分析(本文以《梭伦改革》为例),告诉学生中庸的智慧,不仅在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视角三:改革家的魅力。改革家在改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的成败与改革家的个人素养密切相关,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选择。我们不赞成“个人崇拜”,但是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历史并非课本上描绘的那般平淡,它就是由无数个活生生的人演绎的无数个活生生的故事,同样,改革家也是鲜活的人,他们以强大的个人魅力创造历史,因此,我们可以从梭伦个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本单元的教学。
视角四:对当代的借鉴。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5],人类在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中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等。就梭伦改革而言,它在制度上的创新和思想价值基础给后世带来了许多借鉴意义。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设计,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学生可以突破国界、地域、民族,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而感受到梭伦改革的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通过对一个单元内容的重新整合来展示对选修课不同视角的理解,可能这些角度一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涉及过,但是并没有多少教师愿意以此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其实只要能够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保证学生的学习任务,更多的视角都应该被尝试,更多的整合方式都应该被运用到实践中。
就选修课而言,首先可以进行模块内的整合。由于同一个模块主题相似,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对比,找到共同点,区分不同点。通过整合,一定能让学生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还可以进行模块间的整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从必修模块角度看,它的内容体系更加完整,但是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等刻画不细致;从选修模块看,虽然它缺乏前后联系,但是对具体问题的描述细致到位,这主要是知识点在课程内容中的地位不同造成的。通过整合,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最后,还可以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早就有“政史地不分家”的说法,除此之外,历史学科还能同更多的学科结合起来,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的科目非常多,各学科的内容会出现重复也实属正常,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教师站在不同学科背景下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其实,进行教材整合的方式还有很多,只要教师愿意去探索,一定能把选修课设计的非常精彩。
总之,进行教材的重新整合,能够让选修课变得非常有魅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材整合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实践,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同时,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也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提高对教材和教学的理解程度。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对教材整合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而让学生最有效的学到东西才是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做到这点,教材整合才真正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郑林,侯桂红,吴波,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现状调查报告[J].历史教学,2013(3).
[3]陆安.实践与探索: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整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4).
第一个挑战:教师的学科知识必须拓宽。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课《历史Ⅲ》“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两个专题,选修课“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个模块,这些内容都是全新的,它们都是第一次进入高中历史教材。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就需要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拓宽。
第二个挑战: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改进。
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邃,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显著的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时代感强的长处;知识要点深邃,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如何践行这些学习理念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其次,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开展专题性课堂讨论一定要精心选题、周密安排。
为迎接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两个挑战,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了,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了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第二,备战高考,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
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首先,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教与学就是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高三历史复习 应用
如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因为它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和传递速度,还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引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很自然地寓教于乐,进而增强学习效果。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尤其需要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融合多版本的教材,扩大高三历史教学的容量。
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课堂容量大,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三个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穿、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选修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知识点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补充的部分内容,如果仅靠老师课上的口头讲述,学生就很难有直观的认知和理解,这样的课堂就会毫无生气,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佳。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其他版本教材的部分内容展示出来,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具有直观性,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反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使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客观性等特点,有些内容难以用语言讲清楚,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很难突破。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课件,则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进而加深理解形成记忆。
例如必修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一课,讲到隋唐时期曲辕犁出现,便于调节犁铧深浅。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即使使用图片教学也是静态观看,记忆效果不佳,如果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将《耒耜经》上记载的“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动态效果,就能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清楚地记住曲辕犁的进步之处。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而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根据高考的考试说明,简单地将考点罗列,学生很难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复习背诵时费时费事费力,记忆不准确。如果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制作成课件,并将知识结构图示化、形象化,边提问、边归纳,不仅能加强知识点的识记,更能通过知识结构图明确彼此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宏观把握历史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复习必修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时,由于人民版教材将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分成两课时进行,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侵略和反侵略事件对应上,如果用多媒体课件以画数轴的方式将各大历史事件展示出来,这样既系统地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节省课堂时间,又使学生加强对近代中国史的宏观感知,深切感受到历史的体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
两条线索:①列强不断入侵;②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又如在学习完必修三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我利用表格的形式把本专题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出来,包括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不同学习内容、不同特点、不同实践活动和不同的学习层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从而归纳总结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与救亡相结合的、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学生感受到近代国人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对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表格如下。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解题方法和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方式容易忘记,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容易记住,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解题中,才能理解。
使用多媒体技术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进行分类,从这两种题型中找出典型进行分析。选择题部分,可以先用EXCEL统计学生答题选A、B、C、D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的讲解,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原题,然后将其中的关键时间、关键词等重点显示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解题的关键,随后展示同类题型加强训练,加强学生对该类题目的熟练掌握。解答材料题时,使用屏幕投影显示材料,在重要的语句下划线或是闪现,从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段落大意或是材料的重点语句等各方面信息的总汇,准确提取材料中关键的有效信息,正确答题。或者也可以将个别学生的答题结果挑选出来,作为典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失误并加以改正,这样既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可在此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训练比较适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
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直观又增大课堂容量,可以及时进行反馈,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