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

兴趣是人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也是人们进行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要想搞好教学工作首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兴趣教学。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由于生物学科不属于中考科目,很多学生总是把这门学科看成是可学可不学的“副科”,再加上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过于单调、枯燥,对学生采取灌输式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生物学科本身的魅力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缺乏必要的兴趣。在这样既没有考试压力又没有学习兴趣的情况下,生物教学工作要想搞好就显得十分困难了。为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地去学习这门课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大到一些农业生产、医学发展,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生物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以细胞工程和遗传工程等为代表的的生物工程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从而使得生物科技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想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绪论课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认识生物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把生物学科的意义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总之,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个为之努力的学习目标,这样,有了目标动力的驱使,自然会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重视课前导入技巧的使用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但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能够带活接下来一整堂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努力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通过有效的课前导入技巧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用的导入技巧有很多,像是故事导入法、演示实验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承前启后导入法等,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例如,我在上到“计划生育”这部分的内容时,首先就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多子多福”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很多学生就开始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有的说有道理,有的说没有道理,接着我就让学生分别阐述有道理和没有道理的理由是什么,这样很多学生都说出了很多的理由。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整个课堂气氛都被带热了,就连平时不怎么爱学习的学生也不自觉地加入到这个讨论之中。其实,教师也只是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收到了那么好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课前导入技巧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三、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生物实验教学也就成为了生物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生物实验的生动性、可操作性、新颖性等特点,使得很多学生都对生物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妨可以利用生物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单位”这部分内容时,就把学生带进了实验室,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这样,在显微镜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让他们感到既新奇又兴奋,从而对这部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再继续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就会容易很多。当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一进入到生物实验室就忍不住东摸摸、西看看,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样既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容易造成实验器材的损坏。因此,教师在上实验课之前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实验纪律的教育工作,并且要制定严格的实验室管理规定,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实验课上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技能。

四、注意把生物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的时候也要努力把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我在上到“人体生理卫生”这部分的内容时,就结合着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同自己的身体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开始,并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养成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良好的走姿、坐姿等。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学生会发现,这些课本上的知识不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了,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东西,并且这些知识如果能够善加利用,会对我们自身产生有利的作用,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这门“有用”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多开展一些生物课外活动

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来自于大自然的学科,因此,我们在上生物课的时候也不能脱离大自然而只是从理论上来学习这些生物知识,而是要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能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物知识诞生的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为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一定要想办法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多开展一些生物课外活动,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郊外采集一些植物的样本、制作一些动物标本,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现象等。又或者,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生物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等,让学生学习的课堂不仅仅是局限在封闭的教室之中,而是把课堂搬到教室以外的任何地方,这种学习空间的变换不但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

六、有意识地联系社会热点,增加生物知识的时代性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1 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植物栽培过程中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 导语设计,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紧,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业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得到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了,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4 利用直观,激发兴趣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像,学生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兴趣非常浓;又如讲叶的形态这节时,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也相当不错。

5 互相转换,激发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要做到两种兴趣的转化,就需要努力通过教学刺激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当他们感到课上得有趣,喜欢这门学科,对生物未来产生浓厚兴趣时,直接兴趣就会自然地诱发出间接兴趣。根据兴趣规律,学生不可能从头到尾对学习都保持浓厚的兴趣,当学生对生物学科缺乏学习兴趣的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艺术,调动一切刺激因素,充分利用生物学科比其他学科更贴近生活的优势,逐步触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具有一种信念去学习生物学科,并把学习这门课程当作生活需要和实现理想的目标,这时间接兴趣就会向直接兴趣转化。

6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情趣:就是既有情又有趣。情,即情感,深厚浓郁的情感;趣,就是趣味、乐趣,绕有风趣,妙趣横生。教学的情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如果把课堂气氛努力地制造得情感充沛、趣味盎然,那么学生就会情绪激昂,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就会自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内心总是有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6.1 从教材的潜在内容上去寻找教学的情趣。我们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的精妙之处,去吸引、调动、激发学生的情趣。例如:我们在讲解“无性生殖”时,可以联系利用克隆技术繁殖出的绵羊“多莉”。

6.2 我们可以从教师的内在因素去找寻教学的情趣。上课时,教师一定要事先进行内心情绪调整,到教室讲课内心要充满激情,用深刻而含蓄的情感、生动风趣的姿态、抑扬顿挫的语调、漂亮的板书设计及绘画技巧,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炉。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一、用实践学习生物

脑功能定位学说表明,人类大脑由两半球构成,大脑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的管140理是交叉的,左半球的功能?侧重于逻辑思维,如语言、逻辑、教学、分析、判断等;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如空间、图形、音乐、美术?等。左、右脑半球犹如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系统,它们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思维活动。左右两半球信息交换的生理结构是胼胝体,它由两亿条神经纤维组成,每秒钟可以处理两半球之间往返传递的40亿个信息。传统的生物教学,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轻视形象思维的发展,不专注于实践的作用,同时影响着智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主攻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的锻炼。

感知是形象思维的源泉,人们认识生物总是从感知开始,主要通过视觉把所学的生物形象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当事情不在面前时,这种痕迹会再现出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人脑用表象材料进行思维,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没有感知作基础,表象就不会产生,没有表象作材料,就谈不上形象思维。那么生物谈何学好。因此,要为形象思维准备丰富的表象,在生物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①加强实验教学,这是形成丰富表象的主要途径,一个成功的实验,会留下深刻的表象,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实验过程,从中获得生动形象的表象。②运用形象教具,来丰富学生的感觉,如模型、图片、挂图等。③理论联系实际,广泛摄取表象,引导学生到自然界去识别生物、调查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等。④从声象教材中摄取表象,声象教材的优势,能同时唤起听觉和视觉的兴奋,促进左右脑协同工作,发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作用,以达到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在施教中,我们要提倡多种生物信息的渗透,以便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象。

二、研究性学习生物

所谓研究性学习,国内学术界有如下几种认识: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②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讨问题的学习方九③从课程结构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它包括三类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

??生物学作为一门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自然学科,在新世纪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致癌基因、从转基因动、植物到克隆基因。从线粒体基因到人类妈祖”非洲夏娃”、从餐桌上的转基因食品到DNA侦破技术等等,渐渐地成为有文化的公民必备的常识。其中“生命科学”、“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显示出了其领先科学的优势,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及“生物实验”’的普及,对“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物学实验中的验证性实验及探究性实验,非常适合初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上述学习,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有关生物体结构、功能及进化方面的理论知识。生物学与地理等学科结合,可以为学生创造探索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乱伐森林与沙尘暴、雪尘暴肆虐的关系,以及环境污染与人类疾病发生关系的调查。2.“研究性学习”渗透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前提,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为研究主题,以个人或小组活动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建立起师生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三、转变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生物学科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摒弃其弊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是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民主、互动的。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教师要适度允许学生在成长中犯错误,因为问题学生将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进步。教师应重视用教材教、重视学生自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如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个活动,正常情况下鼠妇会跑到黑暗的地方,但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光亮的地方鼠妇反而多。这有可能是鼠妇跑不动、时间太短或者假死等情况,不能说学生做错,要尊重事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学生通过不同信息渠道对生物学科相关知识已有一定的积淀,因而对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并不只是一张白纸,学生学习不仅仅限于已有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所以,教师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长久的积极性,进而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从根本上变革学习态度和方法。

开发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精挑细选、反复琢磨的结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当地生物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组织,进行再开发,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利用,进而达到让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如在讲“叶的形态”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上课,组织学生边听讲解边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的形态,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学习生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精心设计,做好教学衔接

好的导语和教学过渡能激发学生兴趣,为传授新知识搭建起新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教材内容对每节课的引入和教学环节认真推敲、设计。教师要预先设计好情境,准备好开场和过渡有关的材料,保证开场和过渡自然、简洁,使课程顺利进行,保证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如在教学中,教师可穿插一些生物学新技术发展前景、生物学家的趣闻轶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入教师生动而形象的讲解之中,对奥秘无穷的生物世界产生向往之情,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地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科学设问,提升提问价值

好的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避免用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过于琐碎又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尽可能多地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问题。如在教学中,提问“小肠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时,我不马上就叫学生回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间。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我也不马上打断,或者叫别的学生回答,也不代为说出答案,而是通过纠正、追问、补充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防止挫伤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松紧有度,保持适当节奏

生物教学不仅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新知和思维提升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好的生物课堂总是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松紧有度的节奏既能使教师的教变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把握重点,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体系。如在讲授某一生物知识重点、难点内容时,教师稍作停留,可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在学中得到收获。

运用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不但可节省教学时间,而且生动形象的媒体设计更能对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视觉刺激,从而使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有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计算机多媒体以其极强的交互性和模拟功能显示出它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人机交互不仅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比如,在教学“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不仅直观、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指导学法,帮助学会学习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一、阳光灿烂的“生本教育”

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教育家郭思乐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论,从高层次理论、深层次阐释和全方位的实践,总结出了适合民族传统教育特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生本教育”体系,指出了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和提升生命,是实现人的完满发展的教育理论。为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策略,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它彻底打破了师生授受的传统教育观,摆脱了师本教育的桎梏,使学生和教师得以完全的解放,学生的天性得以张扬,让学者乐学,教者乐教,教师真正成为一个“生命的牧者”。在其研究及实践中,广大经历者的亲身体验证明了这是一个符合时代要求、人的发展的重要教育理论。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已经显现出其无穷的生命力,在可预见的将来,“生本教育”必将成就生命教育的灿烂与辉煌。

二、高中生物教学呼唤“生本教育”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适应时代,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完满发展,服务于适合社会和人文发展的新型的人才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如何解放教育思想,实践“生本教育”,认真改革生物教学模式,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的重要和首要任务。我作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师,通过三年多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在对高中生物生本教学模式的探究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尝到了“生本教育”的甘甜与愉悦,体会到了“生本教育”的博大与精深,成为了一名快乐的“生命的牧者”。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和研究实验总结出来的,是“分娩”后的欢欣与鼓舞,与“师本教育”作彻底决绝的教育理论,是对“师本教育”全方位、多方面的改革,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生物学科来说,理所当然适应于“生本教育”。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是涉及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有着巨大影响。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发展,同时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符合教学内容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找到适于自身特点、富有个性发展前景、利于全面发展的学习途径,通过积极、主动的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内化与构建。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灵活性和前瞻性则更需要注重“生本”,这些都与“生本教育”的精髓不谋而合,与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相一致,在生物教学中全面贯彻“生本教育”有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学生生命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所以高中生物的教学更应该走在“生本教育”的前列。

三、角色转变的艺术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其中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就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内部自然的外在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学生的天性要依靠教师的成功发掘、积极引导,通过“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张扬其天性,完美其人生。这对教学过程教师的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要想真正实现一个成功的高效的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转变角色,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作彻底的革命,变“传授者”为“引导者”,把教师的所有活动变成学生“天性学习”的辅导力量,成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教师要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走出旧的教学模式,用“生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学生打造天性张扬的平台,既革新,又革心,做课程改革的建设者、发掘者、操作者。不要“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了角色,才能实现教师的解放,学生的解放,教育的解放,才能体验到“阵痛后的欢乐”,才能脱胎换骨,获得重生。

三、张扬天性,催生高效课堂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语)。学生就像花木一样,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个体的内在潜质和外在表现,他们是天性的个体和浑然天成的群体,是“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就要根据不同个体特性与群体的共性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模式,而“生本教育”恰恰是对这一要求的最好体现。在教学中,我通过个别谈话、阶段目标达成检测、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综合评价,获得了所教学生已有生物学知识结构与能力等级,同时对学生未来发展作出基础性的合理推断,分别把学生分为目标组、边缘组、特困组三个单元。在实施教学时,我把课时学习目标分成了高、中、低三个能力等级,潜移默化地把目标问题分别针对性地放下给三个单元,让他们都能拿到适合自己(理想)的问题,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把问题扩大、延伸,往他们想知道的地方去探究、去总结,最后,把三个单元研究的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质,又促进了学生技能与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充分体现自我能力(张扬天性)的成就感,同时也学会了释放、学会欣赏、学会审美、学会欢乐、学会尝试、学会成功,我也看到了学生久违的笑脸与开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许多,这样一堂高效课堂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生物高效课堂,“生本教育”的绚烂之花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一改传统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教师、学生、教材、课堂教学程式化,而代之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推行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力求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更多地强调教与学的灵活性和特异性,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持续性发展,这与“生本教育”殊途同归。生物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基于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教师要“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要在充分研究教材、教法、学情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天性的方法与途径,引领学生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尽情开发开放而富有的求知天性,通过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探究、分工与合作完成归纳总结、形成结论,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让课堂真正成为“木欣欣以向荣”的欢乐舞台,把一堂生物课上的遍地开花,香溢四野,由此而渐次推及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让“生本”之花万山红遍。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自觉与不自觉地实践着“生本教育”,并获得了不菲的收获,“生本教育”已经沁入我们的心脾,跳出“师本”的樊笼,身轻如燕的教育者必将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沐浴教育改革的大潮,踏着“生本教育”的阳光大道远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