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务局信息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促进本市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见》(京政发[20**])13号),特设立**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以下简称:流通发展资金)。

第二条流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本市现代流通的发展,促进建立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导向的发展机制。按照公共财政和WT0的规则运作。

第三条流通发展资金由市财政在本级预算中安排。

第四条流通发展资金的使用,应符合我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确保流通发展资金的规范和高效使用。

第五条市财政局会同市商务局确定年度流通发展资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向社会公布;对资金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组织重点项目评审,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绩效评价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安排流通发展资金年度预算,确定年度流通发展资金支出结构,下达项目资金指标,办理流通发展资金拨付。

第二章资金的使用原则

第六条公共财政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推进本市流通现代化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扶持社会服务功能强、社会效益好、满足群众生活和流通产业发展新需求的项目。

第七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流通领域技术进步,提高本市商业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支持在全市有示范引导作用的项目和企业间实施联合重组及资源整合,培育本市商业流通业大型龙头企业。

第八条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照市政府确定的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选定流通发展资金支持的项目。

第九条市、区(县)两级政府资金共同支持的原则。各区(县)财政部门应建立本区(县)支持流通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区(县)组织申报的符合流通发展资金使用范围的项目,区(县)财政部门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安排项目扶持资金的,市流通发展资金优先扶持。

第三章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十条加强流通经济安全及市场体系建设项目。

(一)支持市场安全和调控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市场监测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二)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三)支持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重点支持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资源整合、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发展和公共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及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等项目。

第十一条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一)支持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以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为主体的居民生活必需品投放体系的建设;支持市民需要,但市场调节不到位,具有公益性的项目;鼓励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业相关的项目和相配套的配送体系建设。

(二)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扶持搞活农产品流通,培育农村消费品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发展的项目。

第十二条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优化流通结构,提高流通效率项目。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行业结构调整。支持企业资源整合,培育大型流通龙头企业。

(二)支持在全市商业流通业有示范、引导作用的项目。

(三)支持连锁商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愿连锁;支持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改造等项目。

(四)支持传统商业升级、改造。用现代流通技术改造传统商业和老字号企业。加速流通信息化建设,鼓励建立新的经营方式和现代结算形式等项目。

第十三条其他项目。

(一)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

(二)支持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市场、商业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项目。

(三)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十四条已享受市政府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在同一年度内申请流通发展资金。

第四章资金的使用方式

第十五条流通发展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式为:银行贷款贴息、补助拨款、奖励等。

(一)银行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按照《**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项目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执行。

(二)补助拨款支持的项目: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项目。

(三)奖励支持的项目:公益性、示范性强且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

第五章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拨付程序

第十六条资金的申请审批:凡符合资金使用原则和使用范围的企业,均可申请流通发展资金。

凡申报使用流通发展资金的项目单位应根据市商务局、财政局当年的项目申报指南,按照市财政《**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及《市对区(县)专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上报项目申报材料,网上申报项目。

(一)市属商业企业申请流通发展资金,由市有关单位、企业集团向市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市商务局经过审核筛选后,进入市商务局流通发展资金项目库。

(二)区(县)商业企业申请商业流通发展资金,由企业向区(县)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区(县)商务局、区(县)财政共同研究、审核后,报送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审定。

(三)其他企业申请商业流通发展资金,由企业向市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由市商务局审核筛选后,进入市商务局商业流通发展资金项目库。

(四)市财政局会同市商务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筛选后确定的项目进入市财政局专项资金项目库滚动实施,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

(五)市财政局每年9月底之前,对符合资金使用原则和使用范围的项目,按照轻重缓急排序,纳入下一年度预算,经人代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拨付程序:对经批准的流通发展资金支持项目,由市财政局下达项目预算指标,并按市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八条项目实施单位收到财政资金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章监督与管理

第十九条市、区(县)财政局负责对流通发展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市、区(县)商务局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对项目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挪用流通发展资金。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范文第2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开始将对贸易统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为认真做好改革工作,推进全市贸易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改革内容

此次贸易统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法人在地统计,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企业统计数据报法人经营地统计部门统计;限额以上统计范围扩大到符合统计规模标准的个体经营户和产业活动单位,其统计数据实行“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建立重要商品购销存统计制度。通过改革,建立起一套以零售业销售为核心,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行业统计指标为主体,兼顾零售额、商业业态和消费市场等方面统计需要,用以反映市场、流通、消费和行业经营状况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

二、细化职责分工

此次贸易统计制度改革由统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如下职责开展工作:

㈠市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贸易统计制度改革工作,建设、维护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采集、审核、汇总、评估、上报直报单位统计资料;统计数据,开发应用统计资料;推动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法制建设、统计基础工作及企业统计规范工作;负责对各地各部门的统计业务指导、网上直报操作培训和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

㈡市商务局。负责提供限额以上符合统计规模标准的个体经营户和产业活动单位(以下简称统计单位)名录,督促其每月向市统计局提供统计资料。对不具备网上传输或直报的统计单位,协助做好纸质报表的收集工作,每月交至市统计局。

㈢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负责向市商务局提供年纳税额在6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个体户名单,年纳税额在15万元以上的零售业企业、个体户名单和年纳税额在60万元以上的批发业企业、个体户名单。

㈣市工商局。负责定期向市商务局提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个体户增减变化情况。

㈤市旅游局。负责建立星级宾馆(含酒店,下同)和规模较大的宾馆名录,督促其每月向市统计局提供统计资料,落实网上直报工作。

㈥市卫生局。将城区各医院的药房纳入统计范围,督促其每月向市统计局提供统计资料,落实网上直报工作。

㈦市教育局。将城区内所有学校食堂和各乡(镇、办)中学食堂纳入统计范围,督促其每月向市统计局提供统计资料,落实网上直报工作。

㈧各乡(镇、办)。负责落实法人在地统计。对本区域内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个体经营户进行排查,从中确定经营规模最大的4家纳入统计范围,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收集报表,按照“分级负责、保证源头”的质量控制原则,对上报数据进行审核评估,把好数据质量关,做好网上直报工作。赞阳办事处、光化办事处、孟楼镇负责做好调查点的宣传动员,规范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个体户月度抽样调查工作,指导调查对象记好帐、记实帐,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范文第3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引导,创新工作模式,以引导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发挥网络购物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带动创业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到80%以上,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到50%以上。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引导鼓励网上创业,开建网店。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个人间开展网上交易,活跃网上市场商品流通。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岗待业人员、残疾人员和农民等各类群体,利用个人间网上交易灵活便捷、成本低的优势,依托专业网站提供的大型网上交易平台,进行以C2C为主要模式的网上交易,拓展创业渠道和空间。支持个人卖家增强自身实力,提高信用水平,打造品牌网店,逐步实现C2C向B2C的转换。鼓励更多的网民通过在网上信息、开设网店等方式参与网上交易,调剂余缺,促进流通。

(二)支持企业发展网上虚拟经营。鼓励传统优势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发挥营销网络优势,积极开发B2B、B2C、B2B2C等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平台。鼓励商场、专业市场等传统商贸企业依托有形业态,开设网上品牌商城,举办网上展会和网上专业市场。

(三)拓宽产品网上销售渠道。鼓励网络批发和零售商(网店)通过授权经销等形式,为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多渠道、高效率的网络销售。引导产品生产企业注册网络品牌,加快网络分销渠道建设,在品牌宣传、货源组织、仓储配送、财务管理等方面为网络批发和零售商(网店)提供支持。依托国内著名第三方网络购物平台,建立“产品专区”,为企业、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快捷的交易通道。

(四)积极服务“三农”,加强网上购销对接。推进“万村千乡”农家店和“农产品现代流通”工程信息化建设,重点打造一批集刷卡消费、缴费、取现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农家店,推动农业网络购销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大型超市、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对接,支持涉农流通企业和批发交易市场的网络购销应用,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

(五)推进网络购物标准化,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规范和加强网络基础服务,推进银行网上支付业务与网络购物有机结合,促进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业务健康发展。支持物流企业加强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开发与网络购物相适应的配送服务,加快实物配送与网络销售信息系统融合。完善面向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的软件开发、创意设计、技能培训、管理咨询、信用评级、电子认证、融资担保、广告宣传等配套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快递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六)建立健全网络购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机制。促进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健康发展,对网络商品经营(服务)企业具备工商登记条件的,要求其进行实名注册,从事网络销售的个人逐步实施工商登记制度。完善网络购物售后服务体系,建立消费者投诉受理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在市推进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由商务、发改、经信、人社、工商、人行、银监等部门组成的推进网络购物发展专门工作组,市商务局负责网络购物发展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完善政策措施,共同做好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适应网络购物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有效引导信誉好、运营规范的网络购物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增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面向网络购物群体的信用销售和消费信贷业务。鼓励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举办综合性和专业性网络交易会、展览会。市商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要相应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国家及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为指导,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树立健康也是生产力的新理念,培育健康文化,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行动,创建全民健康环境,打造健康型社会,以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切实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其中,让人民群众成为活动主体,形成人人注重健康、人人追求健康的浓厚氛围。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把创建“健康城市”活动作为民心工程,紧紧围绕全民健康来开展,真正让全县人民身心受益。三是坚持立足实际、注重特色。从与广大群众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和具体问题抓起,深入开展针对性、操作性、现实性强的活动,充分体现群众意愿,体现地域特色。四是坚持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兼顾城乡人群的实际特点和不同需求,统筹安排实施,逐步缩小城乡健康距离,形成城乡联动,共促共进共享的居民健康发展格局。五是坚持开放创新、全面提高。加强交流,引进先进的健康理念、健康行为模式,全面提高健康水平。

二、活动目标和主要指标

通过5年的努力,到年,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全县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健康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指标为:

(一)健康环境指标

1.环保指标:全年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8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0%;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2.绿化指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进一步提高。

(二)健康服务指标

1.县、乡(街道)、村建立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服务能力达到B级,具备职业卫生监测、评价服务资质;

3.建立比较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紧急救援体系,形成完善的职业病防治网络;

4.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长效机制;

5.城乡社区有较完善的健身活动场所;

6.建立比较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7.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

(三)健康人群指标

1.全县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左右;

2.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

3.慢性病防治知识人群知晓率、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率、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

4.人群吸烟率明显降低;

5.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6.居民保持中等以上强度运动的比例、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大幅度提高。

三、主要任务

实施六大工程、25个重点项目。

(一)健康教育工程

1.健康教育进家庭项目,向每户居民免费发放《居民健康指南》,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营养膳食、居民健康素养等内容。(县卫生局、县委宣传部负责)

2.健康教育进校园项目。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学校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橱窗,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有奖征文、阳光体育运动、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追求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的健康氛围。(县教育局、县卫生局负责)

3.健康教育进医院项目。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开具健康处方,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引导活动。医学专家面向社会举办健康知识、卫生救护讲座,提高目标人群对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县卫生局负责)

4.健康教育宣传项目。各乡村、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医学专家深入社区举行讲座。(县卫生局负责)

5.媒体健康宣传项目。在媒体开设创建“健康城市”活动专栏,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在县广播电视台播放健康知识公益广告片,开办健康知识大讲座;开设“就医指南”、“健康讲坛”等专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宣传活动,扩大健康教育引导覆盖面。(县卫生局、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负责)

6.禁烟、控烟项目。从在校生和青少年抓起,广泛开展禁烟、控烟干预活动,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广大烟民禁烟、控烟自律意识;大力实施“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餐馆”、“无烟家庭”等创建活动,在禁烟场所设置专门吸烟区。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逐年递减。(县爱委会、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负责)

(二)健康服务工程

1.居民健康信息管理项目。为每人制定一个健康计划、建立一个电子健康档案。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左右,到年为全部城乡居民建立起健康档案。每年对城乡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科学分析和全面掌握健康现状。调查数据录入微机数据库,撰写和辖区居民健康状况报告。进一步强化政府卫生监管、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计生局负责)

2.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建设任务。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构筑20—30分钟的医疗服务圈。支持没有卫生室的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县每个行政村都建有一个标准的卫生室,一个能看病的医生,建立起基本药物的保障机制,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基本实现一般疾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明显提高。建立完善医疗紧急救援体系,加强县级医院的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实现科学化管理。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制定居民慢性病报销办法,引导居民到社区看病就医,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双向转诊模式。(县卫生局、县人社局负责)

3.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保障项目。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养、转岗培训、在职教育、社会招聘等多种途径力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县发改局、县卫生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负责)

4.慢性病干预项目。开展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干预措施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等活动。(县卫生局负责)

5.职业相关疾病防治项目。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培训,做好有毒有害岗位工人的体检和健康培训工作。职工健康体检率、建档率逐步提高。(县卫生局、县人社局负责)

6.精神卫生项目。深入学校、企业、社区,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及时心理咨询,实施早期干预策略,消除焦虑、抑郁、悲伤、恐惧、愤怒和成瘾等异常心理行为,引导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逐步提高。加快精神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加快建设功能比较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县卫生局、县教育局负责)

(三)健康饮食工程

1.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项目。对所有食品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相对集中食品加工作坊、销售企业、餐饮(集体食堂)单位、仓储场所进行全面集中彻底清查,严厉查处和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实行“五个一批”,即关闭取缔一批、停产整顿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派监督员入驻企业监控一批,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县工商局负责)

2.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长效机制。在食品安全方面,建立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机制、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食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等六个机制;在药品安全方面,建立药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药品安全检测预警机制、药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药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药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等五个机制,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县质监局负责)

3.放心饮水项目。加强城乡居民生活饮水卫生安全监测,建立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监测机制。集中式供水单位建档率达100%。(县卫生局、县水务局负责)

4.安全饮食项目。以治理抗生素、雌激素、农兽药残留超标为重点,加强蔬菜、水果、肉蛋奶、饮品、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测,倡导食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食品经营单位的管理。全面推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办法,A、B等级餐饮单位逐年提高。(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局、县工商局负责)

5.平衡膳食促进项目。倡导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实现“吃动两平衡”。倡导少盐少油饮食,倡导食用低钠盐、植物油。倡导集体食堂、餐饮单位对盐油实行总量控制、总量递减。倡导适量饮酒不过量,文明饮酒不劝酒,提高广大群众的自觉控制能力。为全县每户家庭免费发放一把定量盐勺和定量油杯,发放控盐、控油、控体重和酗酒有害健康的宣传材料。(县财政局、县卫生局负责)

(四)健康信息服务工程

1.医药卫生信息化项目。加快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为重点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和卫生行政管理水平。突出抓好居民就医“一卡通”,为每个人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县人社局、县卫生局负责)

2.医院信息化项目。积极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广患者满意度电子评价系统,加快远程诊疗服务系统建设。(县卫生局、县人社局负责)

(五)健康文体工程

1.全民健身项目。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切实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加快城市社区、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年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明显提高。倡导累加式、镶嵌式等多种形式的运动方式和工间操,在公共休闲和锻炼场所设置体育运动量的标识。(县教育局、县文广新体局负责)

2.文化活动项目。每个乡镇、农村和社区都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普及到每一个社区、乡镇和农村。创作健康教育剧目,定期举办农民秧歌大赛、社区居民歌咏大赛、中、小学生街舞、健身操比赛、国际标准大赛和交谊舞大赛等活动。(县文广新体局、县教育局负责)

3.民间组织健康促进项目。以现有各种类舞蹈、歌唱等群众健身团体为依托,发展一批新的有益健康的疾病康复类社团、健身中心、俱乐部等民间组织,全县民间健康、文体活动组织覆盖更多人口。(县民政局、县教育局负责)

(六)健康环境工程

1.碧水蓝天项目。以我县节能减排、企业治污减排、饮用水环境综合整治、绿化攻坚行动等专项行为重点,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改善我县城乡大气、水环境质量,使环境、绿化等主要指标达到环保目标要求。积极推广利用天然气等清洁和准清洁能源技术,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普及,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9.1%以上,管道燃气使用率达到83%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县环保局、县住建局负责)

2.厕所改造项目。大力推行“三格式”、“双翁式”、“沼气池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县卫生局、县农业局负责)

3.除害灭病项目。全县城乡每年集中开展两次大规模的卫生整治和“消杀”行动,将蚊、蝇、鼠、蟑螂等虫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和虫媒疾病的发生。(县爱委会、县卫生局负责)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年6月-年8月):制定方案。根据市《实施方案》,制定我县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年9月-年12月):组织实施。全面启动实施创建“健康城市”活动,年12月底前,六大工程、25个重点项目实现阶段性目标。推选出一批样板项目、精品项目、特色项目,发挥示范作用。

第三阶段(年1月-年):深化成果。巩固和深化前阶段活动成果。推广先进健康模式,建立健全全民健康的长效机制,推进此项工作持续向更深层次迈进,实现五年活动目标。

五、组织实施

(一)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由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县医改办会同卫生、财政、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对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实施具体指导。

(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对本部门开展“健康城市”活动作出相应部署,相应开展“健康县(单位、乡镇、村)”活动,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商务局信息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日光温室建设是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实现节水减地、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机结合点,也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型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之一。产品市场销售是日光温室产业取得效益的末端环节,也是将生产要素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县日光温室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未来几年,种植面积将更进一步扩大。大规模建成日光温室后,如何确保产品销售,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生产能否取得效益或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根本上要看能否抓住市场、占领市场。因此,日光温室产品销售工作不仅直接关系着日光温室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其效益的高低更直接关系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顺利推进。相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认识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健全完善营销体系,培育市场营销主体

1、鼓励发展龙头企业。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订日光温室产品营销激励政策,积极扶持、培育、壮大现有的华伟蔬菜保鲜有限公司等日光温室产品运销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销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农口各部门要整合国家和省上在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市场建设等方面的相关资金,积极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日光温室产品加工运销项目建设,力争到2010年,在日光温室优势产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恒温保鲜库4处以上,产品分级包装上市率达到50%以上,配置功能先进的冷藏运输车辆10辆以上。并从育苗基地、净菜鲜储、配菜加工、分级包装、远程运销等环节入手,探索完善订单、定点、合同销售机制,加快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对产业的服务功能,切实增强龙头企业对日光温室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2、规范发展合作组织。按照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人员等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蔬菜产业协会。农牧、供销、商务、民政等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和帮助各类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开展工作,完善和规范运行机制,使其充分发挥在市场开拓、信息服务、价格调控、品种推广、业务培训、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3、放手发展经纪人队伍。工商部门要大力宣传发展农村经纪人的有关政策,放宽经纪人准入条件,积极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构建以农民经纪人队伍为主体的市场营销网络,建立经纪人档案,表彰优秀经纪人,评选营销大王,定期举办经纪人培训班,提高经纪人素质。逐步加强经纪人和运销商的管理,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及时经纪人和营销商的信用等级、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4、加快建设果蔬产品交易市场。根据日光温室建设规划的重点区域,由县商务局牵头,县农牧、工商、供销等部门配合,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加快规划建设不同层级的果蔬交易市场。充分利用我县现有各类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进行日光温室产品交易活动。等乡镇要建设日光温室产品专营市场,在集中联片日光温室产品产地建立地头市场,方便外地客商就近收购,力争今明两年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管理先进的大型果蔬交易市场。同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选择原工交商贸企业的闲置土地、厂房改造建设果蔬产品交易市场。

5、大力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县商务、农牧、供销、工商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日光温室产品营销专业协会上接市场下连基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日光温室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建立农民与营销组织的利益联接机制。不断开拓市场,完善营销网络。加强同北京新发地等国内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的联系,加强同周边县区已经形成产供销体系、有规模、有实力的蔬菜公司的挂靠联合,力求建立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使销售市场由目前的西北市场为主,逐步向东南沿海地区拓展,进一步拓宽国内销售市场。同时借鉴周边县区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三、加强引导,强化对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工作的服务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日光温室产品生产、营销管理、协调服务、市场调研、运力协调、信息征集等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日光温室产品生产营销的管理,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日光温室蔬菜的销售工作,及时向上报送蔬菜产品品种、数量、质量、上市期预测等信息。加强横向沟通衔接,为种植农户和运销组织提供政策信息和服务。

县农牧局负责对日光温室产品品种、产销量、市场参考价、销售走向、上市销售期预测等信息汇总分析,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协调服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推进蔬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标识流通,对无公害绿色日光温室产品品牌创建进行有效指导。协同电信局以农牧网、田园网为平台,强化产品信息。

县商务局负责日光温室产品营销的综合协调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收集、日光温室产品供求信息,协调规划建设日光温室产品交易市场。组织国内市场考察,积极争取商务项目开拓国际市场。

县供销社负责日光温室产品的流通工作,加强基层供销社、直属公司、农民经纪人的管理和引导,会同县农牧局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光温室产品运销协会、日光温室产品种植营销大户进行管理引导,建立健全日光温室产品营销网络,协调各营销组织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组织结构调整优化。

县发改局、财政局和农办加强对日光温室产品营销方面的项目争取和支持。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城乡集市日光温室产品销售的管理工作,指导日光温室产品商品的商标注册,增加商品注册率,提高日光温室产品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县质监局负责对日光温室无公害、绿色产品的产品认证和品牌创建的协调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名牌效应。

县经贸局负责大宗日光温室产品铁路运力计划申报及协调工作,做到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及时发运。

县交通局负责建立农产品销售公路"绿色通道",组织协调货运车辆,保证道路畅通,保障日光温室产品的安全运送。

金融部门负责对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大户的信贷支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新闻宣传部门负责对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基本知识、动态信息的宣传报道。

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提升日光温室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推行标准化生产。由县农牧局牵头,县质监、商务、科技等部门配合,组织引导农民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和副食品市场营销的规范要求,进行日光温室产品的标准化种植生产。实行日光温室产品的标识流通。逐步推行日光温室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包装上市的日光温室产品,包装上要标明品名、产地、营销者名称、电话和地址,或者加贴有上述内容的标签。不能进行包装的农产品,应标明产地。建立分类查验检测制度。抓好日光温室产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工作,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要加贴或标明标志标识,加大原产地保护力度,大力培育特色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推行质量追溯制度。日光温室产品生产基地、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协会要建立日光温室产品田间生产和流通档案,完整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产品流向等情况。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查验检测凭证、记录和保存购销台帐等制度。

3、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各乡镇和县农牧、科技、乡企等部门要积极培育、引进和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优、新、特果蔬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引进和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日光温室生产新技术、新材料,为日光温室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产品加工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日光温室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小日光温室产品集中上市对流通领域的压力。4、推行不合格日光温室产品的责任追究和退出市场制度。经检测发现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日光温室产品不得转销其他市场,要报农牧和工商部门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集中销毁,对造成危害的要追究生产者、销售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对建立对接或签订销售合同的基地,如抽检不合格,实行限时禁销,责令其整改,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

5、重视日光温室产品保鲜储藏工作。充分利用华伟蔬菜公司气调库,改造利用供销社园林场果窖,发挥其蔬菜保鲜和销售季节调节的作用,保护日光温室产品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和经济利益,保障蔬菜营销组织的合理利润,保证市场供应的连续性。

6、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加快信息化建设。县商务、供销、农牧等部门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利用县政府网站、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中国蔬菜网、中国惠农网等网站或网页,定期或随时蔬菜营销方面的信息,让信息服务到基地、市场、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协会,使日光温室产品网上交易额达到总交易额的50%以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缩短运销时间、降低鲜活日光温室产品的霉变损失。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优化日光温室产品销售工作环境

1、加强对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日光温室产品产业化进程。县商务局牵头成立由农办、农牧、供销、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日光温室产品生产营销协调工作,受理和解决日光温室产品销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各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组织,确定专人积极开展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工作,全力以赴抓好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工作,为日光温室产品销售提供优质服务。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县商务、农牧等部门要认真筛选和论证一批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展示展销,对接洽谈等形式,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县投资从事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和加工项目建设,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投资经营环境,让外企发财,农民增收。

3、加强对菜农的诚信教育。各有关部门和日光温室产品营销协会要建立菜农诚信档案,实行失信惩戒制度,提高菜农的诚信意识,以良好的守信形象获取自身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