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庭院景观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由开发商或建设单位优选几家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的装饰企业提供装修样板房,标出综合报价及分项单价,供户主选择或参考。
3.户主参与设计,即挑选装修方案,并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对方案做局部修改和另提装修方案,然后确定分项的材料、色彩、纹样等,汇总成一份装修清单。
4.由开发商或建设单位或物业管理公司,代表全体户主监督整栋住宅楼的装修施工。核心词是用户参与设计,开发商代表施工。
例如这是某装饰公司成功运行的室内设计菜单模型:
一级菜单为户型和风格选择,,二级菜单为功能分区的选择和装饰构件的选择,设计公司同时提供每一风格和每一装饰的实拍图片,供业主对装修后的效果最大程度的把握。
经过市场验证,室内设计中的菜单式设计方法在住宅产品市场上得到广泛的称赞,为业主提供了方便,统一施工,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减少了分别施工带来的噪音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推广迅速。私属庭院是业主买来的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有着诸多相同之处,所有权都属于业主个人所有,都有功能和形式上的需求,因此,室内设计中的菜单式设计方法的成功实施,为私属庭院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私属庭院景观菜单式设计指的是开发商在开发出售别墅之时,将业主所需求的景观项目分类列表,业主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项目,并与开发商达成协议,由开发商负责实施。
目前国内主要有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双拼别墅、叠拼别墅、四种别墅类型,菜单式设计针对别墅庭院本身结构的不同,将每一栋别墅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设计,在每一特定的庭院范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景观设计作品。具体模式如下:首先分为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一级菜单指的是首先进行风格分类,主要是根据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现状和风格趋向,明确区分出几大主流风格,如美式乡村风格、英式乡村风格、欧式古典风格、现代简约式风格、中国传统风格、日式风格、东南亚风格等,这一类菜单主要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对自己的需求有一个大范畴的界定,风格确定之类,对庭院的设计就有了一个宏观的界定,接下来进行的设计和施工将会围绕这个风格进行,不会所有的元素一起用,更容易塑造庭院的整体效果,提升主人的品位。
二级菜单则是具体元素的细化,从别墅庭院的完整性出发,针对每一具体风格的特点,详细列举其所包含的景观构成素,在菜单式设计中主要包括绿化、小品、硬地、水体五大元素,分别详述每一元素所包含的种类和具体形式,总的说来,菜单式设计为业主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化又方便可行的设计方式。
通过图表一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古典式风格的菜单构成,一级菜单为中国古典园林式,二级菜单主要包括围墙、地面绿化、硬地铺装、观赏树、水体、小品、照明设施、其它辅助设施、每一具体元素下设置详细全面的备选方案,如行道树的可选植物的具体种类,或事先设计多种优化组合。在这一级菜单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植物和水体、小品时,要根据南北方地区的不同季节特点和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差异而有所偏重,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菜单式设计的人性化所在。
概括说来,菜单式设计方法的优点主要在于:
(1)人性化的体现,例如忙碌的人建一个以花木和宿根花卉为主的花园,而有养护经验和时间的人则可以建一个能观赏到四季时令草花的花园。
(2)避免了传统每家庭院景观都雷同的模式,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通过景观设计特有的手法,在私属庭院这个小空间里充分进行艺术表达,有利于提高别墅的整体档次。
(3)能通过集中设计集体施工等模式,统一维护,方面管理,大量节约人力物力,具有推广意义。
(图表一:中国古典式风格设计菜单)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
围墙
地面绿化
硬地铺装
观赏植物
水体
小品
篱
墙
栅栏
冷季性草坪
黑麦草、高羊茅、无芒雀麦
暖季性草坪
园路
铺地
绿篱
花篱
果篱
石墙
砖墙
木制栅栏
铁艺栅栏
观赏树
观赏花
规则式
自然式
其它
供休息的小品
结合照明的小品
装饰性小品
服务性小品
大叶黄杨、冬青、小叶女贞、海桐、龙柏、石楠等
金丝桃、栀子花、迎春、黄馨、六月雪、杜鹃等
十大功劳、南天竹、火棘、构骨、胡颓子等
早熟禾、紫羊茅、黑麦草、高羊茅、无芒雀麦等
狗牙根属、百喜草属、画眉草属、结缕草属、野牛草等
花岗石、大理石、地面砖、道路砖、鹅卵石等
广场砖、地面砖、大理石板材、马赛克、鹅卵石等
瀑布、地泉等
喷泉,跌水、生态水池等
樟树、枫树、松树、木槿、紫荆、合欢等
梅,月季,牡丹,水仙,金鱼草、米兰,含笑,茉莉,白兰花,桂花等
洗手池、栏杆、洗手池、栏杆、格子垣、废物箱、花坛绿地的边缘装饰等垣、废物箱、花坛绿地的边缘装饰等
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
花钵、饰瓶、日晷、香炉、水缸,景墙、景窗等
菜单式有其显著的优势,但是根据国内景观设计发展水平和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现状,目前实施推广菜单式设计方法还有如下几个的困难:
(1)景观环境具有特定性和唯一性,景观效果具有不可复制性,也就是说就算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外部环境不同、施工水平不同等原因,就算同样的硬件元素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2)植物、材料的时空限制,如何解决好设计、施工、造价方面的矛盾将是一个长期工作。
(3)消费者个性化要求强,菜单式设计难以囊及所有,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私属庭院与室内设计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强烈的个性化景观设计需求,因此,不能将室内设计菜单式的方法照搬套用,还需要更长的探讨过程,因此要求景观设计师,积极探讨并深入研究庭院景观菜单式设计方法,参考国外私属庭院时间较长、丰富的经验,结合国内不同地域的特殊情况,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合理的完善的菜单式设计方法,为国内私属庭院景观设计开辟一条新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外国造园园艺》陈志华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花园设计圣经》(英)蒂姆·纽伯里赵欣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吴为廉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二自然·当代美国景观》(美)加文·金尼著孙晶译中国电力出版社
[关键词]生态;乡村景观规划;内涝区域
[Abstract] There is a lot of frequent water logging in our country. We have not realized the truth which is the country building design in water logging areas. This article is writing about country planning which study on concepts and combines the parturition and lives of the farmer, thinking deeply to the countryside building design, trying to search for a ecological harmony, beautifu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for countryside building.
[Key words] Ecological;Countryside building plan;Waterlogging countryside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608271)基于3S技术的淮河流域乡村内涝地区集约型景观设计研究、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60061)我国内涝地区乡村景观的生态研究成果之一、2015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江苏沿淮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1501044C)阶段性成果。
乡村景观规划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融合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与环境美学等不同的学科知识,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使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关注环境的利用和村民的短期需求时,更加注重的是景观的生态完整性、观赏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有益效用。其目标是合理协调的使用土地,在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种生态上完备的、文化上适宜的、美学上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能够为乡村居民创建一种环保、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在坚持与时俱进与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凸显乡村景观的地域性特色。
一、背景介绍
我国是一个河网水系十分发达的国家,在面积较大的流域中下游,通常为富含冲积土的平原(图1)。这些平原地势平坦,且冲积土中堆集了河流沿途由动植物排泄物和尸体所形成的大量养分,所以通常比较富饶沃腴。这样的土地吸引了人群在此耕作与久住,通常人口众多,农业发达。但这部分乡村往往也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几乎每年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防洪、抢险、救灾等工作。这部分乡村的防洪工程标准通常不是很高,又往往临水而居,洪涝灾害发生的时候,损失情况十分严重;同时人与水争地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大规模地围湖造地,居住空间开发至浅滩甚至湿地等,这些行为在减少环境对洪水的行调能力的同时更增加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内涝地区的这一普遍性问题,本着防洪抗涝和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的想法,秉持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生态型乡村规划设计中地域特点的提炼及田园风光带的规划。
二、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概述
现在的乡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容易把景观规划理解成简单的绿化行为,盲目而批量地进行植物种植,把水系与人居环境的协调设计理解成简单的洪水处理,一味地开挖河渠增高堤岸,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如此做法容易导致乡村景观的低层次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只有综合考虑多种人为与环境影响因素,才能做出全面、合理的生态型乡村规划设计。
基于内涝地区生态型乡村规划的普适性与复杂性,其规划原则的制定应遵循一定的规范:(1)科学系统化原则。内涝地区生态型乡村的规划原则应该以科学合理化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依靠RS与GIS技术,对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人文景观资源、景观视觉资源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评价形成景观资源评价框架,根据规划地区的客观情况,统筹流域内的整体性发展,使规划区域与设计原则有机联系起来,达到景观设计整体功能最优,保证规划结果的全面、可靠、准确。(2)实用性原则。以构建带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型乡村的目的为出发点,做到原则简单,通俗易懂;同一流域内的乡村建设可以相互参考,形成带有流域特色的整体性规划设计。应以适宜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为原则;在保证规划结果完善、优效的前提下,便于乡村建设工作开展。(3)因地制宜原则。我国河网水系发达,流域特色明显,同时,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生态型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经验越来越丰富,运用的措施越来越广泛多样。因此,在进行生态型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流域内的资源、地势,抓住规划设计的关键节点,根据具体的环境有所侧重,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带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三、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一)基于科学系统化原则的设计方法
进行科学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就必须要提到“斑块―廊道―基质”的基础景观概念。“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由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福曼在《景观生态学》一书中提出,是景观生态学中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构成了现代宏观尺度的景观规划的理论基础。
其中斑块是指与周围背景不同的,相对而言比较均匀的非线性区域。在内涝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将大小自然斑块分派到乡村景观之中,这不仅能够满足乡村景观的丰富性,实现生态美学的目的,还能够增加土地的洪涝调蓄能力,使乡村景观的生态环境更加稳固,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在此我们引入生物浮岛技术。该项技术将高等水生植物或者经过改良的陆生植物种植到浮力足够大的材料之上,在营造水上植物景观以及净化水质的同时构建了一系列完整的水生
生态系统。即使在洪水泛滥时期,浮岛上的植物生长也只受轻微影响,还可以为为鸟类、水生动物等提供休憩和避难的场所。水生植物浮岛的种植技术要点是浮力设施、种植平台以及植物种类的选择。浮力设施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大的浮力,且除污能力效果好的植物。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图2)是两边均与本底有显著区别的狭带状土地。拥有防洪泄涝,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产保护,游憩等多种功能。在一般的乡村建设景观绿色设计中,为追求形式美,设计者较少考虑乡土植物,而选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栽培浇灌的外来名贵物种,并且植物品种单调,合理丰富的生物群落无法成形,在洪涝灾害发生的时候往往损失巨大。着重关注乡村建设对于生物以及环境的影响方面来设计生物廊道显得尤为重要。
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最具连续性的背景基础。在最近几年中,乡村景观基质的构成由自然景观的面积略大过于人工景观,变成了以农田、水产养殖塘等人工景观为主。高收益的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水产品采集、粗放式的芦苇种植等产业。不正当的建设、人居环境争夺水源地、建筑区扩展至浅滩甚至湿地等加重了行洪缓慢甚至难以行洪的状况。在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必须要重视湿地滩涂的作用,预留出足够的湿地面积,才能在洪涝灾害发生时给出足够的行洪泄涝空间。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需要探寻乡村景观中的环境因素,特别要维护和增加生态斑块、景观廊道以及绿色基质建设等。这对建立景观模型以及进行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基于实用性原则的设计方法
实用性的景观构造方法应该成为乡村景观规划的主要方法,应以实用性为原则,在乡村景观建设中依据区域特点具体实施。例如乡村道路绿化的布局应以当地乡土乔木树种为主,适当配置灌木和草木,兼顾景观效果,形成落叶阔叶树与常绿阔叶树复层配置结构,并且带来层次鲜明的绿化视觉。村口的道路风光带,采用“乔木-草本”的配置模式,为村民保留通透的风景透视线,达到绿、美的视觉效应。下文将就生物行洪带、绿色庭院与灌排系统等三个例子展开叙述。
生物行洪带应该依据乡村水岸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和陆生耐水湿植物,形成“乔木-灌木-草木”、“乔木-草木”和“灌木-草本”等多种配置模式,构建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发挥其巨大的蓄水行洪的功能。需要指出的是,在洪涝治理的过程中,不是靠洪水来临时一味地加高堤岸,而是在洪水未来临时就预留出足够的行洪带。行洪带在水位较低的时候,可作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则允许其被淹没,作为行洪带。这区别于传统的治理方法,该做法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治理节省大量的用于堤岸建设与灾后治理的资金。
其次应该充分利用乡村庭院有限的空间,打造绿色庭院(图3)。根据不同庭院的立地条件,选取攀援植物和立地植物,在住宅的各种构筑物和空间结构上,包括屋顶、墙面、阳台、廊、柱等,进行栽植或者铺贴。乡村绿色庭院的构建可以增加乡村景观绿地面积,减少汛期的地面水量。同时不同地区的植物种类搭配选择可营造出当地所特有的景观文化。植物选择上应当以乡村本土植物为主,选取吸水耐涝能力强、繁殖周期短,适应能力一流的植物,同时结合滴灌、植生袋和节水型容器等新型技,营造科学环保的乡村住宅绿色庭院。
最后应该构建农田河网布局,做到灌排分开,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灌溉与排涝系统。沟、渠、田、林、路应该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统一布局,由干河以及大、中、小沟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灌排系统。干河为总排水河,大、中沟主要负责满足引、排需要;小沟则负责排地表径流和降低地下水。排水按日雨200mm两天排出设计。大沟间距2~3km,底宽4~5m,挖深4m左右;中沟间距500~600m,底宽2~3m,挖深3m左右;小沟间距100m,底宽0.5~1.0m,挖深1.5~2m左右。灌溉采用区域布局,提水站布置在大沟或中沟边,渠道采用两级或三级,斗渠设在中沟边,农渠设在小沟边。新、老垦区水系布局相互联系,新垦区引水干河,上接老垦区的主要引、排河道,并在引水口门建闸控制。结合老垦区泄洪、排涝,同时也有利新垦区引水灌溉、冲淤保田,改善水质(图4)。
(三)基于因地制宜原则的设计方法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乡村衍生了大量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景观及人文特色,形成了一种完整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带有流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风貌正在快速、大面积的丧失,严重缺乏保护意识的旧区改造,使得名树古迹一次次面临灭顶之灾;传统民居、宗祠的破损无人问津,景观空间不断被挤占缩减,传统的水系、街巷的肌理已不复存在。在面对城市化的强烈冲击下,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原生态、景观原真性、减轻环境负荷,体现人与自然自由交流的和谐境界,开展乡村景观建设原真性保护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中,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构建原生乡土植物群落,包括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等四个方面。要结合实地条件,以原生植被群落中的乡土植物为主,依地就势,充分利用乡村的水面、片林、地形等条件,构建生态效益高、稳定性强、具有自然维持和演替能力的植物群落。
在规划过程中,要选择性地保护和发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景观,维护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设计出带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景观。例如在乡村中,许多村落都保留有“风水树”和当地居民膜拜的“神树”。古树名木具有生态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具有动态性、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洪涝灾害中,往往就是这群古老的树木为生物提供了休憩、避难的场所。但因为古树生长年限长,目标保护范围大,洪涝灾害对其伤害往往是巨大的,许多古树在这一过程中生长衰弱甚至趋向死亡,所以利用技术对其采取系列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依据实地情况进行刚性支撑或弹性支撑等,并在设置围栏保护,定期补打微量元素营养液。同时围绕乡村的古树名木,重点设计一系列的休闲娱教场所,使其形成当地所特有的景观文化。使村民在享用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图5、6)。
结语
乡村是我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在绵延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村落形成了极其复杂的、统一与多样、无序与有机相互交织的空间形态,其古朴的风貌和完美的肌理令人感动,但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不断地开拓新的居住面积,侵占土地空间,乡村规划建设盲目地模仿城市建设,无度地开发涂滩、湿地,使乡村的水文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乡村面临着资源破坏、文化缺失、特色没落、洪涝灾害频发等一系列建设、文化和生态难题,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政府必须加以积极引导并进行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全社会协同保存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特色文化。景观设计是长期的投资和建设行为,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探索,不断进行理念和实践的创新,惟其如此,才能为乡村居民营造出一个舒适、美丽、和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闫攀,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思思.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J].风景园林,2013(02).
[2]刘海龙.景观水文:一个整合、创新的水设计方向[J].风景园林,2014(01).
[3]刘滨谊,戴岭,王南.以环县为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的水绿调配规划与增长机制[J].中国城市林业,2014(05).
[4]刘滨谊,王南,戴岭.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以甘肃环县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04).
[5]成玉宁.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学[J].中国园林,2015(07).
[6]袁D洋, 成玉宁.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研究[J].中国园林,2015(07).
[7]宗净.城市的蓄水囊――滞留池和储水池在美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5(03).[8]刘海龙,张丹明, 李金晨, 颉赫男.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的融合――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设计[J].中国园林,2014(01).
[9]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闫攀,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思思.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J]. 风景园林, 2013(02).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基于前人在景观学中对于园林和徽州建筑研究的启发下,参照于九华山柯村老城区原建筑中的景观形态的运用进行案例的研究。将从原徽州文化理念融入到新城区改造,主要结合观光旅游特色来进行新城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布局。以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建构出一个新的体系框架,即是对于特定地理环境位置景观中的徽州文化建筑形态的应用,以及对于景观设计原则和对布局规划理念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如何将九华山新城区的风貌既延续老城区文化传统及地域特点,又能够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这个问题,并设计出符合地域文化特色新九华山柯村。
关键词 :徽州文化理念;观光旅游特色;景观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33-04
1 九华山柯村景观基地概况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北俯长江,南望黄山,西接池州,东临太平湖,方圆120㎞2,国家4A级旅游区。旅游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都飞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些许矛盾,比如发展与潜力、开发与保护、管理与建设等等之间的矛盾。由于接待量的增长,居住人口的增多,建设规模的扩大,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特别是中心景区九华街的容量处于超饱和状态。国务院于1988年批准实施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其中明确指出要保护九华街寺庙的建筑特色,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统一迁移到柯村新区,同时开辟旅游后勤供应基地,并切实加强对九华山风景资源的保护,恢复并增强莲花佛国的浓郁氛围,加快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近一步提升九华山的旅游品味,实现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将九华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的目标。
九华山柯村位于九华山风景区北部,在九华山的山脚下,其中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北部主入口在九华山的山脚,也是安徽省的“两山一湖”,即为九华山、黄山和太平湖。此入口也是九华山风景区的重要游客集散地,游客到了山下,将车子停在柯村,然后乘坐大巴直上九华。“柯村交转中心”也是进入佛国的必由之路。九华山柯村在功能上集商业购物、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民俗风情及接待住宿于一体。
2 九华山柯村景观规划模式
2.1 观光旅游型的区域特色模式
区域特色模式即是虽然地处乡村,但是由于地理或历史原因自然形成的混合着许多不属于乡村,或者乡村特色并不明显的产品组合,如度假村等。此类模式一般都具有不是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资源优势,是后天人为的加工创新景观,这种模式的产品要素是休闲娱乐,亲近自然。国务院于1988年批准实施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其中明确指出要保护九华街寺庙的建筑特色,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统一迁移到柯村新区,切实加强对九华山风景资源的保护,恢复并增强莲花佛国的浓郁氛围,加快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近一步提升九华归的旅游品味,实现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将九华归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的目标。
所以在九华山柯村景观设计中,以观光旅游为目的,挖掘区域特色,突出皖南特色。本方案结合九华山柯村的总体规划,将老村改造、新区建设的具体规划设计可按照保留、更新和混合三种模式进行。
保留模式,对距离较近的村庄进行集中建设,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还能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更新模式,是保留原先居民区,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公共活动中心和公共设施,满足村民活动、娱乐方面的要求。
混合模式,有的村庄规模比较大,人口众多,村民居住比较分散相距较远。这类村庄规划时要形成几个独立的居住点,就近合并村民小组。
2.2 体现徽州地域文化的规划理念
九华山柯村规划以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总体导向,树立全局观念,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方针,最大限度的考虑山下与山上之间的文脉联系,以及景区与基地之间的景观关系,总体与局部的关系,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旅游接待既然是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这一特定区域服务,必然有别于其他风景名胜区的接待区。本规划方案在规划理念上以地域文化为依据和出发点:
(1)九华山地处古徽州范围的边缘,历史上一直受到徽州文化的影响,是徽派建筑的扩展区域,在村落建设、建筑设计上都具有徽派建筑的特点。九华山柯村景观规划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徽州村镇的地域风貌。
(2)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长期发展的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和四川峨眉山同时位居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柯村的景观设计也因此充分的体现出佛教文化特色。
(3)九华山地处安徽池州市的青阳县境内,当地仍保留着质朴的风土人情。因此,在柯村的旅游接待区内设置不同种类的民俗风情活动点,在丰富接待区内的游客活动的同时,又为风情民俗的活动提供了场所。
2.3 规划原则及思路
立足于规划的理念,柯村景观设计遵循以下规划原则。
(1)整体原则。柯村的景观设计做到了从整体出发,最大限度的符合九华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思路,与九华街整治规划及柯村新区的总体规划相互协调。九华山的旅游接待区迁移至柯村,承担起九华街部分下迁的功能,在做到了山上服务山下,同时也缓解了九华街区混乱拥挤的现状。柯村新区也做到了以行政中心为主,游客接待区为辅,两者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2)生态化原则。以调研区域生态系统机制与特色为前提,充分考虑资源发展和利用的可持续性,从而确定基地开发的相关内容、方法、规模、措施以及强度,并做到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
(3)可操作性原则。为了便于启动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并结合基地研究的现状、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从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4)特色原则。要体现出徽州传统的佛教氛围和村落肌理,应当重视接待区与周边自然山水和田园景色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便于营造出街巷的空间形态,塑造特色。
3 九华山柯村景观规划设计
3.1 总体布局
九华山柯村景观规划以用地具体状况、建筑性质、规划理念及原则为基础,以徽州传统村落的宗祠及附属广场为中心,将其中一条主要街道作为轴线,向双侧发展,呈现出一种有机生长的布局特征,且强调自然的有机形态。为了形成徽州村落的新风貌,在整个用地范围里,在整个形态上呈现出“点状中心、线性延伸”的态势。
3.2 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既充分考虑基地与外围基地、交通线路和景区游览线路的连接,还满足了柯村旅游接待区分区布局的要求。整个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保证了柯村旅游接待区的有机性、完整性及特色性。
接待区的道路设计以人行通道为主体,如遇特殊情况可以车行。同时将空间景观组织与交通功能结合,从而强调了转换与对景,亦是参照了传统的街巷式布局手法,以形成步移景异的变化空间。为了把基地中心的田园风光和外围山水风貌组织到接待区,便要对道路系统进行有效的组织规划。步行道路的设计注重空间尺度和比例的和谐,注重与周围环境和建筑之间的相互配合。考虑到人们在步行交通中观赏街道空间的视觉景观需要。采用对比、协调、凹凸、尺度、重复、韵律、肌理、色彩、风格特色以及轮廓天际线之间的变化等空间的处理手法,创造出连续、优美、线性的整体街道空间景观,使人在步行中身心愉悦、轻松。在保证整体风貌和谐统一的基础上,为避免街道景观的单调,在空间转折等一些重点节点处规划标志性建筑及标志物,从而吸引人们的目光。充分体现出徽州传统街巷的节点空间特色,应注重道路节点的设置,以便变化得体具有弹性空间。在铺地上为统一整个接待区的风格,选用地方材料—条石,强化地方特色,营造整体感。
其特点是所有交通路径与公共开放空间(广场、商业步行街)垂直相交。
老村:北部为老村居住入口,南部为商业步行街入口。保留三条人行石板小路。新通6米宽车行道,与人行小路相接,设回车广场。南侧改造成商业步行半边街,街区保留其原有的曲折形态,石板路修旧如旧。修砌青石岸边和观景平台,保留天然水塘。保留原有自然形态的大径树木和草地,种植成行的树阵,形成林荫广场。
新区:鱼骨状的道路系统形成人行入口和车行入口,保持原有村落形态中宅院向心封闭,外部开敞的方式,车行和人行分流。车行路南接新、老区之间的道路,北接外环路,将新区划分为四个组团。步行小径穿行于住宅山墙之间,连接庭院、绿地、广场,是居民邻里交往的内部交通。广场和底商住宅结合布置,是自然形态的步行街区,不同于城市里的大面积集会广场。
3.3 景观设计
柯村基地的整体景观环境规划充分考虑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三要素,即是“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景观设计分为老村和新区两个方面。
老村:徽州村落的景观形态是由街道组织的曲折立面通向村外的开放水系空间。保留村中重要的对景老建筑,三条石径连接北部居住入口和南部开放空间,适当插入新建住宅,曲径通幽处,青苔石墙、小院人家。要在交通流线上做到步移景异,应在设计中保留村落中的高低错落的地形特征和大片的绿化空间。在景观线上展示不出不同的立面形态,要在新建的住宅朝向上略有变化,不同于城市中行列式的住宅布局。南侧步行街上保留一层住宅,修旧如旧,商业不拘于形式,根据原有住宅的模式:有内院式、前厅式、场院式等。
新区:景观序列: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组团半公共空间宅前半私用空间小院阳台私用空间。这四层空间形成了由外向内,由动到静,由公共性向私密性逐渐过渡的空间组合,弱化了四者之间的区别,使景色为更多的住户共享。曲线:布置独院家庭旅馆;矩形:庭院式联排住宅。车行路组织交通,人行石径穿越不同质感的空间:草地、广场、宅院、山墙,景观收放有序,引导人们回归恬然的生活。
村落营建中重要内容就是水系的组织,徽州传统村落规划就对水环境的处理高度重视。水体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徽州传统村落中“水系蜿蜒、依水而居、活水穿村”的景观意象。柯村水体设计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势地形,一方面将九华山景区规划中百米大佛脚下的“八功德水”及上游水库来水引入;另一方面,结合建筑形成水街,对现有水流进行改造并局部扩大,形成一条以水为主体的景观区域。控制水位与落差,调节水量,筑堤设坝,都为保证四季都具有充足水流。用梯阶拦水坝的方法对上游水体流下来的小溪进行设置,形成阶梯状水面景致;中心区基地南侧小溪及水面向九华河出水口处则设置为滚水坝,可以保证洪水来袭时的泄洪要求,还能满足日常的赏景要求。规划中水系蜿蜒曲折,充分发挥线性水流的灵动性,局部结合地势设置人工小平台以利休息观景,并对水岸进行自然化处理。净澈的溪流配上依稀可见的卵石,在接待区中呈现出幽静淡雅的意境,也是佛之静心的寓意。
5.3.4 沿街空间
老村:南侧是曲尺形展开的商业步行街区,根据原有住宅改造后的商业空间形式多样化。避免那种紧贴街道空间直线形的门面形式。北侧沿路基本保持原有的景观,有硬质空间——门面,半硬质空间——小院,软质空间——绿化,是一种典型的皖南景观形式:随遇而安。
新区:沿南北两条主要道路布置下店上住式、前店后坊式住宅。北侧沿街住宅顺路成弧形,南侧住宅与道路成错落的布局,围成场院。软质空间——绿化和硬质空间——铺地相结合。
3.5 独院式住宅
九华山地区乡土建筑在地域上属于皖南徽派民居。徽派民居特点是“适应皖南山区多雨潮湿而冬季寒冷的气候,采用内天并,四落水屋面,敞厅堂,两侧厢房,回廊或半廊,二三层楼房,外墙高直,小外窗。内部施以精良的装修,外观褐瓦白墙朴实无华,防卫功能强,且冬暖夏凉,舒适大方。
柯村的住宅户型设计因此也尊重皖南民居的居住模式,以徽式客厅组织各个房间。天井采光形式,内天井墙面镶嵌徽式砖雕。住宅入口分主入口和辅助入口,作为家庭旅馆,则分为住宿入口和登记入口。住宅体型变化丰富,退台、错接、高低楼层。立面上灵活运用徽派建筑符号,白墙灰瓦马头墙,坡屋面、门楣、窗棂、砖雕。
4 结论
本文从景观规划的角度,针对九华山柯村建设的问题来进行探讨,从总体规划设计来看,柯村的景观设计,是建立在柯村老街的建筑风格上、在建筑群的构成体系、及景观构筑物、道路规划、绿化植物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体现地域文化的魅力,突出新柯村以观光旅游文化的地域特色。
具体设计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在保留有价值的传统特色的同时,创造出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新柯村景观环境。针对当前出现的一些矛盾,应该注重挖掘和提炼传统建筑的空间特色,与新柯村景观设计进行结合,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在新柯村景观设计中,要有特色有地域性,就需要与传统建筑进行结合,在保持了自身个性的同时,与周围环境很好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奎。新农村建设中村落街巷景观改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
(2)苏放。新农村建设中的住宅建筑风貌塑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3)王新。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4)倪萌。新农村景观规划的更新与保留[D]。南京林业大学,2009.
(5)王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
(6)胡云平。农村新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
(7)刘萍。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
(8)官卫华,刘正平,叶菁华。试谈我国农村新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及配建模式——以南京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
(9)王长俊.景观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刘黎明,李振鹏,张虹波.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2004,13(3).
(11)刘黎明,曾磊,郭文华.北京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方法初探[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3).
(12)谢花林,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19(3).
关键词:现代景观;景观设计;视觉艺术;发展趋势
1 引言
景观设计的出现,说到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为了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满足人类生存的新需求,景观设计突破传统风景园林的束缚应运而生。18世纪60年代以来,两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将人类文明推向了一个。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改变,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然而,有利就有弊。城市发现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劳动力的缺乏。于是,大量的乡村人口不断涌入。市民居住需要用地,工业发现需要用地,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急剧增加。长此以往,环境恶化,资源锐减,使得人类文明必须摆脱旧有框架,寻求拓展方式和空间形态上的动态发展。
景观设计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理论上,景观设计是一门工程应用性学科,包含了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个要素。这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视觉景观形象。那么,什么是视觉景观形象呢?顾名思义,就是从人类的视觉感受出发,运用艺术设计方法,将空间实体景物打造成符合美学规律而又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2 景观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历史发展
2.1 历史主义倾向
历史主义创作倾向的出现,是当代视觉艺术思潮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主义景观设计者给予各个民族的文化以充的分肯定,也尊重并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但是,他们坚持视觉艺术的历史传承,倡导景观的视觉艺术必须遵循空间环境和地域文化的限制。他们从传统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寻找设计语言,试图用更加抽象或者隐喻的方式来赋予景观更深邃的意境和内涵。从这一点来看,历史主义景观视觉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简洁、纯粹截然不同。典型代表作品:1970 年C.Scarpa在意大利威尼斯创作的 Brion.vega 公墓景观【1】。
然而,遵循历史传统并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更不代表传统艺术的复兴。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运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去表现具有历史特点的主题和内涵。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日本的著名景观设计师铃木昌道。他善于通过抽出、混合、拼接等方法,将景观创作中的传统手法和现代风格相结合,从而让设计作品身上的时代气息和传统韵味完美共存【2】。就拿他设计的东京湾喜来登大饭店环境景观来说,中心庭园大瀑布、屋顶花园流水庭、枯山水风格庭园等等,众多小型设计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结合起来却又相互映衬、水融。庭院中有环境,环境中有庭院,相辅相成。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位于中心庭园南侧的大瀑布石景堪称奇迹。高差变化丰富,用料讲究,造型独特,与大瀑布共同形成大饭店庭园的中心。
2.2 追求高技术倾向
追求高技术倾向的景观设计者,主张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创造。设计者们站在传统设计优势的基础之上,积极吸取新技术,对现代工业材料和加工技术严格考究,从而形成了一种现代工业魅力特征明显的夸张设计风格。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精密机械结构的运用,现代气息精炼、简洁。例如,彼得・沃克设计的伯奈特公园的喷泉,金黄色不锈钢做池壁,视觉极具冲击力;玛莎・施瓦茨瑞欧购物中心,庭院内的黑色水池池底的分格条,风格立异;佩拍等设计的北站公园陶艺大地艺术作品用了浅蓝色陶片,犹如透明的水彩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埃里克森设计的罗宾逊广场,竟然想到让很大的水池从屋顶倾泻而下,化身成为逼真的壮观瀑布,将人工景观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约翰逊的休斯敦落水,这是在当代社会支撑下方才能真正做到的夸张尺度。
2.3 解构主义倾向
解构主义倾向的景观设计,在西方文明中较为突出,属于一种先锋式的视觉艺术流派。解构主义景观设计者们希望能进行一次美学艺术的空前变革,最好将传统主义彻底颠覆。他们带着怀疑的眼光审视一起,对传统的景观设计进行批判和创新【3】。代表人物有埃森曼、屈米 、盖里、利伯斯金德等。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能呈现出耳目一新的现代气息,能将人们的审美疲劳彻底唤醒。
简单来说,解构主义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法则就是统一与变化。统一强调整体性,注重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变化强调的是差异性,要求在统一的前提条件下有秩序或局部的变化。依据这个法则来看,传统的景观设计显然只是一种多样的统一,根本不符和解构主义景观设计的变化原则。解构主义不需要“中心”,传统设计中的“主题”、“对称”、“秩序”也遭到了摒弃,他们希望在自然的基础之上,恢复文物原有使用功能【4】。对不具备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条件的使用文物保护单位和个人,应采取措施予以外迁,修缮、腾退文物并改善其使用环境。典型代表作品有:赵信隆酱园店开辟为甜油生产展示场所;将徐家大院开辟为名人展示馆;西典当开辟为典当行业博物馆等。
3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现代视觉形象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然而,这并不代表将原来的传统建筑修改得面目全非。现代视觉形象设计的一大历史意义,就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现代景观设计者们只是重点对建筑内部进行调整和修改,增加一些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原有的建筑结构总体保持完整,只在局部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下,单纯性地增加历史建筑的现代生活功能。这一历史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将历史建筑按照价值的综合评估,划分成商业展示、参观博览和文化活动类建筑。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
除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外,现代视觉形象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的突出作用,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现代景观设计者们通过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和设计,在照顾到传承现状及载体环境两方面的同时,深入分析建筑自身特色,评估它的可发展性,对其进行简单的修葺和恢复【5】。例如,窑湾古镇历史镇区的重建和改造,就是在保护和规划两个原则之下进行的。既重点传承和发扬了窑湾古镇悠久的传统工艺,又积极发展了商业、会馆、宗教等现代文化项目,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同时又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
5 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国目前较为重要的一个文化发展目标。所以,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单一建筑保护演变成整个历史文化环境的综合保护,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这样从有形物质资源的保护到无形文化形态的保护,转换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无非就是现代景观设计了。景观设计既要符合历史留存的要求,又要起到价值重现的作用,加深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利用。在满足现代人视觉享受的同时,要注意古建筑的保护,这时候现代景观设计就在宣传和立法工作中,派上了用场。另外,建立健全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也是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 曹昌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8 ―99.
[2] 李雄飞.城市规划与古建筑保护[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0―106.
[3] 刘学洋.造型基础 平面设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建筑风格;配套景观;搭配
1、建筑风格和住宅配套景观内涵的解读
1.1建筑风格及其内涵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呈现出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技术的制约;同时不同的建筑设计思想和观点、审美情趣不同,也影响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
1.2住宅配套景观及其内涵
住宅配套景观设计是指:在住宅区内按生态学与美学原理对局地景观的结构与形态进行具体配置与布局的过程, 包括对视觉景观的塑造。
"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2、建筑与配套景观的关系
在现代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当景观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作为建筑外部配套环境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是配套景观应该配合其主体建筑共同营造或者是起辅助作用,帮助主体建筑营造出一个空间整体,并突出建筑的风格和个性。景观设计完成后所制造出的氛围以及物理环境的改变也直接影响到建筑主体的某些方面。
可见,住宅的建筑风格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审美思维也在不断改变。我们认识到,只要将建筑风格与配套景观合理的搭配起来,才能起到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作用。
3、常见的住宅建筑风格及景观配套设计
3.1 地中海建筑风格及其景观配套
3.1.1地中海建筑风格.
地中海建筑风格是现在社会常见的住宅楼盘的建筑风格,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等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主的住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就慢慢产生了比如法国普罗旺斯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逐渐成了一种豪宅的符号,慢慢的传到了世界各地。
地中海的建筑风格,在其形态上,经常会出现不对称设计,尤其是西班牙的风格建筑。设计师会采用很多圆弧形结构,比如墙体、护栏、门窗框架等的等等。
3.1.2地中海建筑的景观配套
地中海建筑风格的景观配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入口景观设计
入口是小区的门户,是小区对外展示的窗口。入口的设计可以以简单的中心绿化带为主,在入口处设置门房,道路以沥青路为主。配以棕榈树环绕,强化了地中海景观给的感受。入口中心景观可以设置树阵、喷泉、花池、墙景等等景观。
② 重要节点景观设计
花钵跌水:水是地中海建筑风格中必不可少的配套景观,设计一个跌水景观是以动打破静的景观,放置在小区的道路的交叉点,成为幽静景观中一处灵动的音响源。
坡地绿化带:以坡地组团绿化形式展现改建筑风格中的绿色是很好的展现方式,丰富的植物配置景观,让小区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③ 种植设计
(1)、高大的乔木,密植而形成树阵。夏季树阴给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外环境。
(2)、各种花灌木杜鹃、鸢尾等,冷绿色的树叶与紫色、玫瑰红等多种颜色交织,呈现出斑斓耀眼的颜色,映衬了地中海风格的丰富颜色特征。
3.2法式建筑风格及其景观配套
3.2.1法式建筑风格
法式建筑不追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以浪漫典雅为基调。
法式建筑对建筑的整体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面下大功夫,整个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恢弘的气势,豪华的居住空间等。
3.2.1法式建筑的景观配套设计
①入口设计
入口处除了大门之外,法式建筑可以配套独特的雕塑设计,雕塑的设计大气而不失典雅,庄严而不失情怀,是法式建筑的良好配套景观。
以梧桐树设置在道路两旁,既有绿色氛围,又让人仿佛处于大自然的怀抱,舒适而轻松。
②重要节点景观设计
在重要景点设置欧式花园,在小区里各个节点设计欧式花园。欧式花园与法师建筑相得益彰,既便利舒适了人们的生活,又更好的体现出法师建筑的浪漫情怀。
③ 种植设计
法式建筑的植被应该选择乔木为主,以高大的乔木配合细软才草坪,分布在欧式花园和小区的各个地方。
3.3英式建筑风格及其景观配套
3.3.1英式建筑风格
英式建筑空间灵活使用,流动自然。多采用蓝、灰、绿灯富有艺术的感配色处理,以此赋予建筑动态的韵律和美感。
淡绿的草场、深绿的树林、金黄的麦地、点缀着尖顶的教堂和红顶的小楼,构成了英式建筑最美丽图案。
3.3.2英式建筑风格的景观配套
英式风格的建筑需要大量的水系运用,因而我们在小区的入口广场中心处,小区的中心处,小区的各个景观节点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水系景观,例如;喷泉;假山;跌水。
植物迷宫是英式建筑标志性的特点,因而在比较大的小区,可以以灌木为主设置植物迷宫。这种植物迷宫既给住户提供了乐趣体验,也体现出英式建筑与其他风格建筑的独特不同之处。
另外,英式廊柱、英式雕塑、英式花架也可以匠心独运的运用到景观配套中来。
3.4北美建筑风格及其景观配套
3.4.1北美建筑风格
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建筑风格,更多的体现在别墅的建筑上。北美别墅简约大气,集各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简洁大方,轻松舒适,具有人性化。
北美建筑风格的很大特点就是混合型,它是一种混合风格。不像欧洲建筑风格是一步一步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北美建筑具有注重细节,有古典情怀,简洁大方等特点。
3.4.2北美建筑风格的景观配套
北美建筑风格在入口处及入口广场可以设计叠水景观,这种叠水景观在北美常见,是符号北美建筑风格特点的特色景观。
在小区的文化墙可以设置北美风格的景墙,涂鸦是北美文化代表性标志,因而可以设置一个涂鸦墙,和北美风格的建筑相得益彰。
在小区的庭院中可以设置北美风格的亭、廊、架、墙、雕塑等特色景观。
3.5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及其景观配套
3.5.1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以简洁的造型和线条为标志,塑造的是线条鲜明,轮廓鲜明的建筑表情。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展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问题。
现代主义建筑简单轻松,舒适自然,强调时代感是他的最大特点。
3.5.2现代主义建筑的景观配套
由于现代主义强调实用性和经济性。因而小区内的绿化主要是宅前带绿化和节点绿化相结合的方式。
植被主要以桂花树、万年青为主,既给人以芬香四溢的感觉,又可以一年长青,是住户保持良好的心境。
为了方便实用,用碎石和人造铺地材料营建清幽的小径,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景观石和休憩的石凳,满足用户需要。
参考文献:
[1]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