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答题方法

初中历史答题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答题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答题方法

初中历史答题方法范文第1篇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建设部以建质[2009]87号文,自以来至今已两年有余,各地纷纷按文件的精神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了专项方案,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组织了专家论证,参加论证的专家们也进行了论证并形成了专家论证意见。这对于提升安全技术的认识,确保工程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全管理又增加了一道屏障,取的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但在文件实施过程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①专家论证意见书所提的意见如何落实,出现重大变更又该如何处理,如何保证不出现管理缺位现象的发生?②对出现规避专家论证的项目部如何有效管理,如何加强有效监管?③专家队伍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④专家费用支付来源、支付标准如何明确?等等。

二、原因分析

专家论证意见书落实不到位及出现重大变更难以处理的原因。

①按照建质[2009]87号文件精神,组织专家论证工作工作由施工单位落实,施工单位往往要求项目部加以具体施行,项目部对专家如何邀请并不清楚,选一些自己熟悉的,并对自己工作有利的专家,在小范围内选择,所选专家有些不一定具有专家应有的素质。可能论证报告不一定完全科学、合理,在具体落实上可能存在先天缺陷。

②由于专家组是临时机构,会议一结束,各奔东西,所提出的论证意见,经修改后,是否完善再次确认工作没有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常由安全资料员在落实修改事项,修改结果的科学性安全资料员并不清楚,基于时间、经费考虑,施工单位不愿再次组织专家们进行论证认可。

③经专家论证过的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与总监负责督促落实,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或安全意识不到位,对安全监理停止点,疏于管理,听之任之。

④对出现重大变更,未及时与专家组联系,存在不按程序操作现象。如出现建设方擅改方案,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例如:某一工程项目深基坑论证方案时对某一边坡采用放坡处理,专家们认可其做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边坡上有中型汽车运行,加上又遇到两季施工,只得改喷锚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后,建设方要求分包方不按设计方案要求打入规定深度的锚杆,结果导致边坡道路裂缝,土方坍塌,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该责任该由谁负呢?

规避专家论证的现象。

许多项目,如高支模其高度超过8.0m,项目部明知要进行专家论证,说通监理人员,上级主管部门不查,不了了之。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专家论证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出。

有些项目部明知要组织专家论证,索性高度造假,如高支模8.0m多一些,做报批资料时,将其高度降至8.0m以下,有些项目部模仿专家签字,自编论证报告,其目的在于减少开支,不支付专家论证相关费用,及规范施工所带来附加费用。

3、专家人员的选择问题

按照建质[2009]87号文件第21条规定,专家组成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诚实守信、作风正派、学术严谨;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或丰富的专业经验;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由于有上面这些要求,许多市、县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量不足,加上专业多,再加上相关参建方技术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讨论会,无形中又减少了一批专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建专家库很困难。

由于文件规定可由施工方组织专家论证,而非独立的第三方中介组织,专家组成员的挑选受施工单位喜好的限制,可能欠公正。

4.专家劳务费用来源,支付标准不明确。

由于是市场经济,邀请专家参加论证,总得来付点劳务费,而这一部分如何支付在招投标中并没有单列,项目部总认为是额外的支出,不愿支付该费用,支付标准政府部门也没有加以规范,存在管理上的缺位。

对策探讨:

对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必要加以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

建设行政安全管理部门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宣传力度,以具体案例说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不组织专家论证的危害性,提高全社会对安全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安全管理部门督促监理单位,特别是对总监的管理力度更加需要强化,专家论证意见的落实,最终要落实到总监的身上,总监必须按论证意见逐条加以督促落实,及时协调好出现重大变更过程中的相关工作。

建立专家库,可以采用相邻市、县相联合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以避免人才不足的现象。

加大图纸审查力度,建议安监管理部门对所报审的图纸进行专人审查,查其是否需要专家论证,以免出现管理盲区。

初中历史答题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综合探究活动课 有效方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08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初中课程,教材每一单元都设有探究活动课(以下简称探究活动课),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如何开展好这些探究活动课是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探究活动内容形式化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比较多的探究活动设计,这样有为“探究”而设“探究”的嫌疑。探究活动重复大部分课堂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内容与课堂内容相互矛盾,有的将一些不具备探究特质的教学内容罗列到探究活动之中,让人感觉探究活动内容没有太大的意义。

2.探究活动答题化

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着力点。目前有不少教师将探究活动演变成问题解答活动,“师问生答”成为探究活动开展的主要模式,提出的知识训练型的问题比较多,启发思维类的问题太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

3.探究活动浅层化

探究活动在内容上的形式化以及形式上的答题化导致探究活动的浅层化。如果学生不主动探究问题,只是顺着教师预设的问题来学习,那就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

二、解决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存在问题的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应向何处去?这已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笔者作为一线的教师,基于自己与同行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策略,试图提高探究活动课的实效。

1.恰当运用探究活动课强化知识重难点

新课程《历史》教材的知识点多但往往是概括性过强,跳跃性过大,甚至是一笔带过,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感觉有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探究活动课来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兴趣,设计开放多维的问题并加以正确引导

探究活动课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毕竟学生参与的兴趣直接影响其参与的程度与效果。加强启发诱导,设计开放的、多维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应该是教师在上探究活动课时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3.充分利用家乡历史文化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课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综合探究内容与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比如可以辅导学生阅读和整理出家乡历史变迁过程,收集整理家乡历史文化名人资料,了解前辈的光荣事迹和生活情况,参观山西地区的古运河、桥梁、寺庙、书院等历史文化古迹,并了解其破坏程度和保护情况。

4.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运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方式打造民主的课堂

在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究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感觉到是和老师平等交流,开展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共享,让学生收获探索历史的成就感。

5.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活动课,积极拓展学生视野,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历史答题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历史的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改实施之前为了最大程度的适应考试的要求,历史课上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则是一个个的听众,而新课改则要求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因此新的形势下,初中历史老师应该寻求历史教学的新方法,最大程度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一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出炉以后,初中历史的传统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以外,必须加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与之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历史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备课。研究发现,教师的备课环节对初中历史教学来说起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历史教师在授课之前做足授课准备、精心的计划和组织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上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认真听取教学内容,有效地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给教师更加深入的讲解历史知识,可以明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然而从近段时间以来的有关调查和研究来看,大多历史教师对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把握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教学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历史教育观念当中,还不能适应新课标所提出的各种新的具体要求,对于课前备课之一重要环节还不够重视和用心,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极度缺乏。

(三)学生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同样重要的,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还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大多数

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近乎整堂课的教学时间进行历史知识讲解,学生失去了主体性地位,成为了被强行灌输历史知识的客体,在课堂上没有自我思考的时间,听完就算,就算是教师安排了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也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作用。

二 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兴趣的重要作用,而对于比较好动的初中生来说,其重要性更是不能否认的。因为初中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调

动起他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对于将来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如今的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知识比以往要丰富得多,这就必然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学习上,所以如何能够调动起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才是重中之重。

(一)抓住契机,合理调动。其实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是提出疑问,并最终解决疑问的过程。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回答参与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接着可以让学生回答的最终结果如何。当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出失败后,可以追加这次改革为什么会这么快地遭到失败,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基本上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候我们要抓住契机,让学生们讨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之下大家总结出了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过于懦弱,力量薄弱,以及反对派的围追阻扰等等。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唤起了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点燃了他们学习的激情,最终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历史故事,引发兴趣。从人们一贯的思想认知来看,历史不过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了某一事件。大多时候由于考试的需要,我们都要求自己的学生按照特定的条条框框机械地记忆这些历史事件,这样的结果就是磨灭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其实,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索然无味的,只是被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体情节也在不停地变化着,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插入一些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中的小故事作为课堂的小插曲,唤起学生对于历史的求知欲,还能适当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文学等领域,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要加强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利用历史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该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创造性的人格。历史地课堂,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赖,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机会,只有学生大胆的质疑,大胆的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才能够使得学生消化和吸收历史课堂的知识,从而推动学生的对于历史的充分认识,促进自身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另外,培养学生创新的坚强意志,创新是一个社会的普遍行为,但是,知

识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和精神,才能够不断的收获创新带来的成果。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充分的学习和借鉴历史,以历史为基础,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应当以科学的思想观念为指导,立足于教学现状,运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去探知目前及预测未来即将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作为湖南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更应当有机结合本地的历史信息和其他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剑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新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2] 饶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

初中历史答题方法范文第4篇

一、目前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的功能和价值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课堂实效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效,有的教师对教学思路没有理顺,只顾教师讲评,轻视学生接受,洋洋洒洒有千言,学生收获较少。二是无效,有的教师把教学任务当成负担,只顾应付课堂,忽视学生感受,只对问题正误,不言出错原因。试卷讲评过程草草了事,对学生知识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的效果。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过于单一,只是单纯依据课本评价和定位,不能有效挖掘其他材料来拓展和深化。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能客观的做出分析和评价。三是负效,有的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出现表述前后不一致,互相干扰,只顾随心所欲,无视对知识迁移的影响,虽然“八方联系”,却非“浑然一体”。如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混淆知识层次,专用术语表达模棱两可,对历史知识点的细节要求过多过滥,导致学生在建构知识时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二、相关教学策略在提高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效性中的运用

(1)自主学习策略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的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主要用于课前纠错和讲评课后学生目标的制定。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纠错的方式可以对相关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另外,自主学习的方式对于考试以后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单元考试讲评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制定出短期的目标,在考后反馈测试中评选“奋斗标兵”,让学生体会超越自己的愉悦;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坚决防止“形式”上的自主,教师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中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它会让优秀的学生更加游刃有余,脱颖而出。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找准自己学习的切入点,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迎头赶上。

(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的运用。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主要运用于课堂的试卷讲评时疑难问题的解决。在个人纠错遇到难题以后,组内纠错就显示出巨大的力量,组员之间相互切磋,相互提醒,很快就会让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在彼此的交流中,知识得以巩固,成员之间增加了信任,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氛围。在组内纠错中,当对方提出难题向另一方求助时,集体的力量得以彰显,他们心中的集体责任感会油然而生。因此,真正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将学生置于小组中,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

(3)问题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的运用。问题教学的积极倡导者波利亚对“好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思维起于疑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更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习者的一种模式。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分析试卷时,适当地拓展和知识延伸是非常有必要的,是一种问题教学的策略,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学生的已学的技能和知识,大胆设想,开拓思路,把支离破碎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设问形成知识体系。

初中历史答题方法范文第5篇

初中生,求知欲、好奇心较强,但自我控制力较弱,注意力易分散,学习还需要教师的监督;概括、分析、归纳等能力不强。这些特点,使作为执教初中的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钻研教材,准备课程内容,把握课程的重难点与考点,更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年龄所具有的心理特点来备课,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热情,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课堂活跃,让初中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呢?笔者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多年的执教过程中,有一些心得。

首先,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利用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学生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阶段,既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学习的自制力还比较弱。生动的课堂教学,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减少他们上课走神的情况。而用故事来导入课题,是引起学生注意及兴趣的一个较好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八上第9课《》时,笔者以的招婚广告为导入,“蔡老的择偶条件为:(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这极大吸引了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与探知热情,为《》这一课开了一个良好开端。

其次,顺应素质教育的大趋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创设的情境尽管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要使之能一直保持这份兴趣,并能喜欢上历史这一学科,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参与并从中找到成就感,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正是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求,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导地位。

而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方法有很多: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学生抢答、小组讨论、辩论,历史情境表演,课堂训练等等,丰富多样,形式要灵活选择。当然这些方式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一蹴而就。因而教师应该从七年级第一节课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要反复地训练,使学生能不断地进步、成长。记得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时,如果问题只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第三,借助多媒体手段。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图片、影视等文献资料,且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使教师无法能简洁、有效地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向学生直接展示图片、表格等材料,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更可以用动画、影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情景,使学生获得一个直观立体的认识。这就大大减少了教师用于板书和讲授的时间,丰富课堂容量,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声像结合,有助于突破、解决知识的难点,强化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演示;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诱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和强化记忆;扩充了自己的视野,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第13课《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放映了在过程中的一些影片资料:《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等,学生能快速地从这些影音资料中直接感受到在路途中的艰难险阻,并能体会到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等。

第四,利用现实热点问题,浓厚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