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

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

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范文第1篇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在企业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资源,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科学化程度,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生产自动化。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以及计划,每项内容之间不仅应该保持独立,也要有一种联系,使企业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及时做出反应。

(二)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确保特定的质量、成本预算以及时间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工具确保能顺利、高效完成任务的管理技术。项目管理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全面考虑到时间、成本以及范围等因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广大用户的实际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最终目标。通常项目管理的流程包括项目的启动、策划、执行、监控以及完成等几个过程。

(三)项目管理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项目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依存,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项目管理作为支撑,而项目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基础。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目标基本一致,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改造项目管理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企业为了适应管理需求,一定要制定具体、详细的流程,同一个信息化系统中也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统一的组织架构,也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每一个流程之间都不能有盲点或者重复。换言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将项目管理进行细分的过程。而且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水平。总而言之,项目管理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项目管理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仅可以对企业各细分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有效控制,而且也可以有效协调、组织各项目的关系,保证能顺利实施项目。同时,实施项目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优化配置企业当前拥有的所有资源,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实施项目管理的最大作用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使企业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时间成本。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项目管理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

1.需求分析,确定目标项目的初始阶段应该深入、全面地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宏观市场,总结企业自身状况,认真、客观地分析新产品或者新系统的可行性,而且应该细分整个过程,基于效率、时间以及成本等各方面对每一个分阶段进程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得出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2.制定实施计划如果经过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该项目可行的话,应该组织专业的项目团队共同讨论,相互合作,一起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尽可能做到没有重复的项目,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应该结合企业宏观战略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不仅要求可执行性高,同时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3.执行计划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计划后,应该具体细分整个项目,结合项目执行计划进行测试,并且分析、总结该计划项目的可行性。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并且制定一套科学的阶段性评估体制,客观评估项目实际运行结果和预期项目管理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且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修正,不断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以及项目价值。4.收尾阶段到了收尾阶段,团队领导者千万不能认为已经结束了,一定要持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客观、科学的评估整个项目实际运营的情况,如果出现较大问题,应该及时修正,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工作质量。

(二)项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计划阶段项目计划阶段,项目管理团队应该全面分析客户的需求,并且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方案,同时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分析后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客户需求编制最终的项目计划。全面收集信息,并且进行数据调查分析,合理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2.组织阶段正式开始实施项目之前,应该准备好项目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整体分析项目策划后进一步细分,将每一个细分项目合理分配给不同的工作小组。同时应该做好团队成员的协调沟通工作,使团队成员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完成项目目标。3.领导阶段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领导阶段的持续时间最长,因此完成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必须将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严格控制每一个项目小组的实施进度,组织、协调好每个项目小组的工作,才可以确保能够高效、按时的完成项目。4.控制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具体细分整个过程,并且严格控制每个阶段,才可以确保能够顺利完成项目计划。因此企业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项目控制体系,及时对比实际实施和项目目标之间的差距,及时进行整改,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实施项目管理的步骤

(一)项目组织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仔细分析企业的宏观环境以及企业当前发展现状,这些都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数据来源。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后,应该组织每一个细分项目,这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项目管理的第一阶段。具体而言,项目管理团队应该全面分析企业的需求,明确具体的企业信息化项目目标以及大体的组织方向,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任务,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也可以避免浪费不必要的资源,缩短项目实施时间。其次,应该做好项目团队的内部沟通,这样才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使员工之间、部门之间能高效协调、配合。

(二)项目计划

项目团队成员分析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战略需求后,应该制定一套可行性高的项目实施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细化项目目标,合理分配项目目标,明确主次关系。对相同的问题应该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经过相互协商后筛选出最佳解决方案,尽可能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同时,应该制定一个工作流程图,全面分析每个项目,预估实施项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尽可能优化项目实施流程。

(三)项目实施以及控制

分解整个项目计划后,对每一个项目成本进行核算,明确每个分项目的先后实施次序,一步步实现项目目标。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是能充分利用企业当前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工作人员,组织工作人员有计划的开展每一个细分项目。签订合同后,企业就可以按照项目计划开始实施,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应该由企业领导者带队,和专业团队一起实施项目。在实施项目的过程还需要进行有效地监控,每当完成一个细分项目后应该将实际完成结果和事先制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差距及时进行修正。有效的监控有利于确保项目实施质量。

(四)项目收尾阶段

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范文第2篇

战略情报,即指对解决全局或某一特定领域中一些带有根本性、方向性、政策性、总体性并提供科学依据的情报。战略情报的形成要经过高度的逻辑思维活动,并且具有明显的预测性质,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企业很多决策的失误缘于“非对称信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存在。《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是对情报重要性的经典概括。在战略方面运用情报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和“以全争于天下”。“不战”和“全”的追求,充分体现了情报的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制约中小企业提高战略情报搜集与分析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约束以及人力资源匮乏,企业无系统收集情报的平台以及专业情报人员,这影响了企业对战略决策的抉择。中小企业的情报研究仍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短板”,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本文将重点对中小企业战略情报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进行研究。

二、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战略情报研究

(一)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联盟中小企业最贴近市场,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可以迅速调整策略,但单纯依靠决策者的本能和直觉进行生产的粗放式管理就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因而需要专门的一个监测和分析市场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情报系统。目前,在我国各地,中小企业已呈现一定的集聚规模,包括温州模式(以私有民营的家族企业为主体)、苏南模式(以集体乡镇企业为主体)、东北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和珠江模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体)等。这些集聚模式不仅使得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集聚效应构建信息化战略联盟,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分散单个中小企业承担的风险,而且可以优势互补,是有效的竞争形式。因而,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联盟,完善其战略情报系统,就成为中小企业战略情报研究的必然选择。

(二)中小企业战略情报联盟的构建流程1.确定信息化战略联盟主体及形式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联盟的第一阶段是要确定参与信息联盟的主体。参与信息联盟的主体应是集聚区域内的关联企业(包括核心企业、供应商、销售商)、政府以及周边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能力,如情报专业人才、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料和网络优势。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不同的形式来构建信息化战略联盟。横向战略联盟是相对松散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形式的战略联盟通常没有统一的竞争情报战略联盟机构,各企业会选派一些相关人员,通过设立分散的竞争情报采集、分析小组来共享竞争情报。垂直战略联盟是一种紧密型的战略联盟形式,通常设有专门的、固定的竞争情报战略联盟机构,对联盟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全方位整合联盟企业的竞争情报业务工作。中小企业究竟应实行哪种形式的战略联盟组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2.创建集群情报中心企业联盟的情报收集工作主要由中小企业战略联盟信息情报中心负责。企业外部政策、竞争对手与外界的交流、公开出版物、数据库等都是情报中心收集的主要数据。尽管构建了信息联盟,但依然要注意信息的成本收益分析,战略联盟的竞争情报工作应以特定项目、特定需求为重点,围绕特定项目开展,收集的数据应是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不适合搞大规模的地毯式情报搜索。3.收集并分析情报(见图1)情报中心应进行环境监测、市场调查(包括国内外)、对手分析,同时,所收集的情报应有一定的战略预警功能。在信息收集时,要采用并行收集的方法,由于集群各个主体利益不同,对情报的需求不同,各个企业应选择性地筛选自己需要的情报。信息的存储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集成技术,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竞争情报战略联盟成员存储信息的格式,以确保不同来源的信息皆能转化成相应的格式。在信息收集与存储的过程中应注意弱信号的收集与整理,有预见性、模糊零碎、形式和来源多样是弱信号的主要特征,从竞争情报角度看,弱信号由于其信号含量不大,涵义不明确,通常被企业所忽视。信息分析应有专门的有较高能力和素质的专业情报人员来从事,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与先进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4.战略决策与预测为企业科学的决策和预测提供依据是情报分析最关键的目的,也是战略情报研究的最终目的。战略决策是在对企业进行内外部环境的系统化分析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竞争情报而制定的。战略情报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在预测时可运用的方法有属于文献计量法范畴的技术路线图法(预测未来市场所需的技术和产品需求)与属于非文献计量方法范畴的德尔菲法和情景分析法。5.反情报研究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联盟收集并分析情报的同时,要积极进行战略情报的防御。在获取外部情报的同时,也应确保企业自己的核心情报不外泄,提高企业的独立防御能力。各个企业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核心信息不被联盟内其他企业获知,也应协助联盟企业做好防御工作,从而有效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提高企业的防御能力。

(三)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联盟建设的模型分析我们可以用以下模型来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建设的模型分析。用a表示企业进行信息化联盟建设:a=0为企业进行信息化自建,a=1为企业进行信息化联盟建设。C(0)为企业进行信息化自建设成本,U(0)为其收益。P为企业信息化联盟建设成功的概率,U(1)为企业获得的收益,成本设为C(λ)(协调成本、妥协成本、整合成本以及维护成本),λ表示企业联盟规模,通常λ越大,成本就越高。

三、结论

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字:信息化 物流管理 流程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一、 信息化与物流共通的服务特性

尽管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八十年代以后,伴随着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计算机集成制造或计算机集成企业(CIM/CIE),决策支持系统(DSS)等一系统信息化项目的出现,企业信息化的神秘面纱已经逐步被揭开。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协同发展。

随着信息化项目在企业中的普及,不难发现,无论信息化项目以何种管理角度切入,为什么样的管理层次呈现数据,信息化是一种管理的支持手段,是服务于管理过程的工具。以ERP系统为例,整个管理过程都是通过“某某单”的形式传递的,这些单据就是计划、执行和统计结果的记录。信息系统可以理解为手工记录的另一种载体,引入这种载体以后,是可以提供更加快捷的查询服务和统计服务,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数据进一步分析,深入挖掘。与信息化相比,物流概念为中国企业所认同的时间尽管推后了二十年的时间,但物流及其相关理念在企业中的推广速度和普及程度并不亚于信息化。无论是在物流管理分散于企业的各个职能机构,还是集中于物流部门,物流管理对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包括售前和售后服务都起到支撑和服务的作用,换言之,恰恰是由于物流的配合,才能使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顺畅的运作。

无论是信息化还是物流管理,对于企业来讲都不过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他们都具有共通的服务特性,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 肆意而为的“拿来主义”

恰恰是由于信息化和物流这种共通的服务特性,使他们在企业中不断地被“拿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如何更快地应对市场的变化,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尺,同时也会折射出企业效益的优劣。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变化,很多大中型企业能够以成立项目组的方式及时地响应,与此相伴的是一个“新”的业务流程,如果该业务稳定,且业务量可观,为了保证科学化管理,企业就会为其开发信息系统,如果该项目涉及物料的配套,也会为之设计物流作业流程,以支持该项目的实施。伴随着业务类型的扩展,相关的配套建设随之产生,这一现象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并不少见。表面上看,企业信息化建设繁华似锦,以某一国有大型企业的实际来看,涉及该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有四、五十之多。一旦深入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的现象非常严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很多依靠人工的数据采集,数据输入来完成,效率低下,统计困难的问题非常突出。

与业务扩展和信息系统交错建设现象非常类似,物流业务流程的设计也是一种割裂的局面。企业的业务是应市场之需而变,而企业的业务流程设计又是针对每一个业务的要求而设计,在倡导物流管理一体化的同时,物流部门却要满足不同业务部门、不同服务项目的特定要求,由此引发产生了多个类别的物流业务过程。物流部门为了满足企业的要求,只能通过增加职能部门和作业人员来解决,长此以往,往往会出现职能部门责任不清,人员过剩的问题。

在大力倡导信息化管理和物流管理的今天,上面所提到的问题,也可以打着信息化建设或者物流系统建设的旗号写入企业的功绩簿,但企业实际的效率却在多个系统、多个流程的不断切换中消耗掉了。由此引发了我们对所谓的信息化和物流热背后的冷思考。

三、 一体化战略,适度前瞻

要解决上面提到的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企业从战略规划上着手,本着一体化的战略思路,立足于企业现有的业务,适度前瞻。

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思路上一方面应对可能产生的新型业务形态进行估计,初步设计出新业务的执行部门,抑或规划出新型业务的分类原则和归属原则,当有新业务产生时力争不要出现不同业务部门盲目争取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信息部门或者物流部门设计出合理的“言路”。尽管这些部门本身就是支撑性的机构,但鉴于上述部门在其专业领域的经验积累,应适当提高这些服务性部门的“地位”。在新型业务的设计过程中,鼓励这些服务性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支持、配合或是简单顾问的层面上。企业除了要进行整体的战略规划,对于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也应进行战略层面的规划。

企业除了要进行整体的战略规划,对于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也应进行战略层面的规划。

2002年,计世资讯公布物流管理软件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物流信息化水平初具规模,大部分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较重视,高达94.3%的物流企业内部使用了管理软件,但是仅有14.3%的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这说明物流企业由于本身不成熟等原因,使得他们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有一定的盲目性,进而导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

四、 规范化流程,以不变应万变

作为信息部门和物流部门本身,在其运作过程中也应不断地积累经验,规范化本部门的流程,力争以不变应万变。

以物流部门为例,若要提供实物的配送服务,首先应对配送服务流程进行抽象。而后,再充分考虑可能提出配送任务的部门、配送服务的对象、配送任务的优先级、配送费用的结算、配送过程的绩效评价等问题,结合上述信息,规划出几套配送服务套餐,以达到标准化配送作业的目的。当新型的业务开展起来时,不要盲目地跟进和配合,而是先把现有的配送服务套餐提交给相应的业务部门,在既有的流程中进行选择。如果新型业务确实有些新的需求,现有的套餐都不能满足,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业务流程上进行适度扩展。但扩展的前提依然是在标准流程上进行,基本的流程、参与岗位、单据和绩效评价指标,就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延续。如果变形确实较大,可以形成新的流程,但一定要及时地总结。

希望企业能够认清信息化与物流管理的服务本质,从一体化的战略规划角度出发,规范化企业业务流程,使信息与物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启申.信息孤岛的要害是割断业务流程[J].制造业企业信息集成网上研讨会,2004,3:45-47.

[2]王胜勇.认识ERP的逻辑[J].e-works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2007,6:56-58.

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化 航运企业 服务创新

在当前的环境下,海洋运输竞争日趋激烈,航运企业不仅受国内同行的竞争,同时也受到国际上实力强大的航运企业的挑战。由于,我国航运企业运输方式和服务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货主和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当今时代是科技和信息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航运企业服务变革,进而为顾客提供更为综合的水路运输服务,是提升航运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将航运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创新结合起来,借信息化建设之力推动服务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航运业的内涵及航运企业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航运业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它不直接生产任何有形的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等物质产品,而是提供运输服务,使物质产品产生位置移动,提高物质产品的附加价值。航运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而且,不通过运输,所有物质产品也无法达到消费的目的。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航运企业是从事海运业的企业,或称为海运承运人。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航运企业仅仅是海运承运人显然是落后的,应该向现代物流服务融入和拓展,最终成为全球承运人乃至全球综合物流经营人。有鉴于此,国内不少航运企业积极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创新,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还不尽如人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少中小企业对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服务创新缺乏深刻理解,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革新步履缓慢,服务创新非常被动。二是简单认为利用信息化进行服务创新就是购买软件到使用软件的过程,缺乏对企业流程变革的思想,创新效果不佳。三是过于重视顾客能够体察到的前台服务,而对顾客不能直接接触的后台服务不够重视,比如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动态顾客关系管理方面还差强人意。四是把服务完全外包给专业性企业,致使航运企业没有相应技术的研发能力,而过分依赖企业,导致企业的服务创新滞后于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航运企业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创新体系构建

在信息化背景下,航运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改造服务流程,从而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1.构建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由于,当前航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不高,信息服务的水平也比较滞后,而航运服务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对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综合物流服务是航运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方向,因此,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必须具有前瞻性,构建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航运企业为客户不仅提供物流信息,还可以融合该信息的服务。航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不仅需要有询盘、订舱、电子数据信息的交换,单证的流转和翻译、集装箱实时动态跟踪、货物信息查询、网上报关,账款结算等基本功能,还必须具备有相关的金融服务,航行沿途的天气预报等,甚至是综合以上的各种信息,为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物流方案决策,比如通过国际贸易软件系统,对易产生价格波动的运载货物进行分析,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市场信息,在价格最高时船舶抵港交货,这就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提供了航运本身以外的服务。通过这个平台,所有的参与人都能够自由交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更为流畅,服务增值功能大大加强。

2.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流程再造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流程再造已成为航运企业战略变革的核心领域,是航运企业树立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现有的服务流程、信息流程等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衡量标准。流程再造要求从接受客户运输请求订单到完成运输服务,交付收货人的一连串企业作业活动,按照“所有工作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原则,这就打破了原有的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将业务处理的前台(与用户的界面)与后台(与操作部门的界面)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上下联动,从而使航运企业服务得到企业各方面资源的充分支持。基于信息化的航运企业服务流程必须能够将客户服务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只有当各环节的需求同时满足时,流程才能执行,并在流程执行的全部过程中,对各环节的运作过程做出调节,使各环节的运作协调一致。通过对航运企业信息化新型服务流程的再设计,可以建立对客户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分析流程中的主要活动对流程运行的影响,找出问题所在,使得流程能根据实际变化进行调整。

3.基于电子商务的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方式创新

我国的航运中小企业存在船舶周转率较低、耗时过多、船舶总装载率低等问题,同时由于信息资源的缺失和信息传递的断层等因素的存在导致航运作业效率较低。另外,由于现有的服务手段的滞后,收货人、提货人、码头、等环节无法做到顺畅链接,经常由于信息滞后或缺乏获取信息的路径而导致航运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波动性较大,这是制约航运服务发展的瓶颈之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给航运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服务创新将会大大简化手续,增加便利的服务,加快服务的反应速度,提高服务效率。航运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提交订单,也就是向船公司的信息平台录入预交付托运货物的具体信息。航运企业随即就可以收到这些信息,避免过去依靠书面申请带来的诸多不便,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另外,货主可以利用其中的运价查询系统,对运价进行咨询,大幅度降低航运交易的盲目性,减少了市场竞争中的黑箱操作,保证公平竞争,维护了货主的利益。第三,货方还可利用电子订舱系统,可根据船期公告和自己的特殊要求,进行网上订舱,使得承运人能够直接接收托运人的货物托运信息,提高运输作业前信息服务水平。第四,托运人可以利用货物跟踪系统,根据自己持有的单证号码,在承运人的网站上查到所托运货物的实时动态,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可以马上采取相应措施,减小风险,增强了快速反应能力。托运人还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外部链接系统,与银行,海关等机构打交道,实现网上金融结算和报关等服务。最后,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延伸航运企业的服务内容,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订单处理;向下可以延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规划与制定,提供物流决策等。这些延伸服务是最具增值性的服务,但是也是最难提供的服务。

4.基于EDI电子提单的流转服务创新

海运单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海运单据,它于1997年开始被大西洋之间部分运输采用,是运输高速化的产物。随着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海运提单将会被EDI程序所取代,而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的使用恰好为实行EDI单据做准备。由于电子提单不能像传统提单那样经背书转让,如何保证货物转让的安全性是关键的一环。可以利用EDI系统根据特定密码并通过网络来实现转让。承运人在收到发货人交付托运的货物后,将一份电子提单连同一个密码回传给发货人,发货人再转送至提货人处,就可以持该提单凭密码提货。可见,使用电子提单后,安全性得到保障,手续也较过去简化了,让客户“放心交货,安心提货”。传统提单只需提单所有人和受让方之间依靠背书方式即可完成,而电子提单的转让需要提单所有人出让方、承运人,受让方三方参与才能完成,承运人在其中承担着按提单所有人的意志签发、取消、更换密码及核实密码后放货的义务。可以说,在使用电子提单后,承运人为客户服务又多了一个步骤,承运人参与了提单的转让过程,在转让过程中始终本着为客户提供承运货物安全,顺畅的交接的理念,起到了把关作用。在过去,提单可能会在转让过程中丢失,被第三人非法获得,而承运人在卸货港的凭提单签发提货单后放货,就造成了货物丢失,落入非法提货人手中,给货主造成了极大损失。而加密后的EDI电子提单,就有了安全保障,货主只要按规定交付托运货物和转发提单,指定的收货人就可以准时提货。

5.基于信息化的航运企业服务的拓展

航运企业不仅要按照客户需求完成物流服务,还要为客户提供他们想不到的背后的服务。未来信息化服务创新将要求企业从服务项目内容的改进向外延式服务方向发展。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时,更加注重外延服务,应该能够把外延服务与核心服务更好地衔接起来,变局部服务为全面服务。航运企业服务的范围将由物流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即从传统的实现货物时间与空间转移的基本航运服务,向个性化服务延伸,充分体现不同企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航运企业的延伸服务主要有运输方式与承运人航运企业选择,运输作业与计划安排,实时动态信息反馈跟踪等。服务功能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通过允许客户参与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衔接起来,为客户实现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一站式”服务,帮助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实现从顾客满意到顾客忠诚,以及顾客成功的转变。服务的内容将从实物流向信息流服务延伸,航运物流信息包括发船到船通知,送达签收反馈,订单跟踪查询,海运单证的签发及流转,货物在途跟踪,运行绩效监测等,这就是信息化条件下服务的增值作用。船公司要与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就要与客户一起参与物流管理,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协同运作,及物流和信息流最大程度的吻合,达到“二流合一”。

三、结束语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航运企业要有稳定的货源,充足的运输量,就必须用新颖的服务去赢得更多的客户,就需要企业时刻关注服务创新,站在客户的角度,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信息化条件下的服务创新,对航运企业来说,能够提高产出效率、减少成本,增加收益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对于客户来说,可以简化沟通流程和节约沟通成本,更安全快捷地获取信息。

参考文献:

[1]蒋旭辉李六:我国航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水运,2004,(01):29-30

[2]杨家其郑勋:基于物流服务的航运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中国航海,2003,(03):57-60

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调研;发展;局限;网络运用

引言

目前网络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势不可挡,在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除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外,可以利用网络高新技术手段为企业做好市场环境调查研究,对所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做出分析,从而对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网络调研概述

(一)网络调研内涵是指,利用网络的新手段和途径,针对具体目标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市场信息,重点探求市场需求状况发展现状,为企业制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降低经营管理的盲目性和风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里重点是发挥网络调研独特的特性:1、实施便捷和低成本;2、信息及时共享;3、可控度高;4、时间空间限制小;5、问卷答案较可靠客观;6、互动充分。

(二)目前网络调研常用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法,另一类是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在网络上收集原始资料。具体方法有:在线问卷调查、直接线索观察、平台专题讨论、网络界面实验法。间接法是网上的二手资料的收集。具体方法有:利用网络信息库;利用各类搜索引擎;访问各类网站。

二、目前网络调研的发展现状研究及局限性分析

(一)在网络调查中,网络调查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目前市场调查理论知识和网络理论与技术结合的不好。如何把获得访问对象网址的清单、建立抽样调查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技术这些工作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很艰难的事情,这样就要求调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和素质,具备综合性的技能。要求调研人员不但掌握调查统计理论方法,还要会熟练运用计算机相关知识,当然对网络技术也要擅长。能够对网络数据库进行管理,掌握一些网络调研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可是我国目前这样的复合型网络调研人才非常缺乏。我们只有在网络调研出现的新问题中,在实际调研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研究出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网络调查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并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二)网络调研中,调研问题的网络安全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网络调查中是存在着众多危机性的。以电子邮件调查问卷为例,一个被网络调查者收到一个调查邮件问卷,调查者会误认为是垃圾文件或电脑病毒直接从邮箱永久删除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调研结果和要求了。如果出现这样的结果,只有调查人员不断研究,改变一下调研的方法和形式,才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调查研究目的。与此同时,网络的信息技术也是调研问卷涉及的问题很容易就被其他公司获取,可能会泄露本不想让别人了解的商业机密。

(三)网络中的垃圾邮件混乱。网络调查有个拦路虎,就是到处是垃圾邮件,让网民深恶痛绝,这无疑是很大的阻力。调查问卷常常会被当作垃圾邮件删除。受访者不知晓调查机构的真实身份、信用度安全性,无法确立信任。因此,利用调查机构的数字签名、身份验证技术,或者通过大家都知晓的第三方平台,可以提高网络调查机构的可信度,打消受访人的疑虑,充分参与到调查中来。

三、未来网络调研的发展前景

网络调研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是这离不开我国网络市场调查的法律法规的健全与支持。必须把调查法律建立为国际性、可持续、可执行性的法律体系,并且和传统的市场调查法相互兼容,避免两者发生冲突,保证市场调研法的权威性,这样有利于网络调研的实施和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加强网络调查人员的知识培训,要求网络调研者必须具备以下知识素质:1、掌握调查统计理论与方法;2、掌握计算机理论网络技术应用;3、熟悉调研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

总体来看,网络调查作为一种新兴的统计调查方法的发展,是更好的运用合适的保护方式来维护企业的利益,同时发挥网络手段及信息化的优势,为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测服务。

四、提高企业市场调研的网络手段运用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政府要为企业信息化创建平台,建立健全的公共信息网络。公共信息网络是开展网络调研的基础,当前,我国政府对企业信息资源开放有局限,信息不完整,更新不及时,导致企业网络调研不能及时反馈市场的需求,所以政府必须加快改进。中小企业规模小,并且人数少,不能自己组织大型的网络调研,只能把调研任务转拖给调研公司了。但是调研公司调研的结果很难让企业满意,这样需要政府出台一些规定,把研究产品的质量和实物产品结合起来,使市场规范有序。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调研人才的培养。在我国中小企业调研人才是极其缺乏的,需要政府的扶持,应该大力培养能够从事调研、研究、统计、预测、分析管理、策划、广告等人才。

(二)企业本身也应该重视对网络调研人才的素质修养,树立长远的战略目光。不能只重视短期广告效应,必须完整全面的调查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同时,要结合传统的调研方式的优点,充分发挥网络调研的新优势,只有树立新的观念,认识到网络调研的重要性,根据市场的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调研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建立素质队伍的同时,企业也可与一些比较有实力的调研公司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更好的进行市场调研运作。

参考文献

[1]冷伏海.网络环境下市场信息行为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3

[2]敏学.网络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13-215

[3]谢泽明.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66-67

[4]同泽.市场研究方法与技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36-37

[5]何光瑶.统计调查理论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5-8

[6]高丽.网络调查的方法与问题[J].国际商业技术,2001,(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