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新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历史课堂死板沉闷,以教师讲授为主,并没有充分带动学生参与教学,导致学生对高中历史的积极性难以提高,教学目标得不到保障。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主要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教学变得更有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一、依据学情确定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这就意味着教学本质要与学生需求相符合。由于高中生的条件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在教学目标设置时,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高一历史教学应当以储备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使学生的高中历史知识有一个基础铺垫,为以后的高中历史学习提供有效保障。而且,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将所学历史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将难易知识进行区分,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授,让不同基础能力的学生都能有效掌握高中历史知识。
高二学生对高中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个阶段教师应当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分开文理科,学习目标也会随着分文理科而更加明确。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因此在高二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知识进一步深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等多种能力。同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讲解,使学生的优秀人格得到塑造。
高三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高考,这个时期的学生已进入学习冲刺的阶段。因此教师在面对高三学生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考场上取得好成绩。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习题演练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并在不断测验中查漏补缺。
二、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有价值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新课程下的教育体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有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保障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少讲。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以教材为依据进行讲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对许多课程仍是一头雾水。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抓住教学的主线,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并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保障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使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
其次,把握专题主线。高中历史教学主要依据教材,教材中涉及的知识量较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主线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思路,对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紧跟教师思路。
2.“过程与方法”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直接决定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喜欢课堂,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教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保障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在体例、内容、结构上做了较大调整,增加了原始材料。这种教材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参与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历史的热忱度得到保持,并促使学生将生硬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例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学内容设置历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并掌握历史知识。
3.灵活使用教材,实现课程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依据教材提高学生能力。首先,整合教材资源。高中历史教材中单元设置较为宏观,教师应当整合这些单元与模块,通过单元和模块的内在联系设置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历史意识。其次,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高中历史教材的设置并不适于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根据学生的思路设置教学顺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历史学习思路。
4.高度重视教态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神情体态就是教师的教态,教师的教态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从而决定教学目标的落实。高中历史在学生心中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体态方式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历史知识。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并掌握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规范化办学逐渐深入的今天,如何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尤其是高考仍被人们深度关注的今天,如何适应新课程下的高考?本文就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一、什么是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
优质高效的课堂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获得最大进步与发展。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艰巨任务。打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能力培养上,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尤其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
(一)要吃透教材与课标。一节课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关键是教师是否吃透了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组织教学和高考命题的指挥棒,只有紧扣课标,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知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下则要求通过合适的方法、不同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要编好学案。学案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就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学案教学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学生装的弊端。它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成“乐学、活学、易学、会学。”
(三)要了解学情。无论是在学案的编写上,还是在课前的准备上,还是在课中的讲解上,一定要了解学情。比如每节课上课前,一定要检查或抽查学生的学案。一方面是督促学生要认真完成学案上的内容,同时要了解学生每道题的做题情况,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只有这样,你在课前任务的分配上和课中的点拨,讲解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四)课前要认真备课,课上要灵活应变。课堂上瞬息万变,学生不一定会问到什么问题。这就要求课前老师必须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学生提出的问题弄得手忙脚乱,不知所云。同时要求老师要又灵活的应变能力,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既要小心地呵护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又要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去探究,而不至于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对细枝末节问题的扯皮中。
三、优质高效历史课堂模式初探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学校也在努力,我们历史学科也在探索适合我们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模式,现将我们摸索的模式和最初设想介绍给大家。
(一)预习。预习主要是在课下完成。学生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等各种方式,完成预习内容。预习很重要,预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展示是否精彩和课堂是否有效率,预习的差距也决定了成绩的差距,所以要给学生讲到预习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通过检查或抽查督促学生预习的完成。
(二)展示。展示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将展示内容写在黑板上。之所以要利用课间十分钟,是因为如果学生上课后才将展示内容写在黑板上,将会占用不少时间,往往会出现每节课都讲不完,每节课都拖堂的情况。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在每节课之前,提前把任务分给各组。 第二个环节:上课后前5分钟,通过抽查或提问的方式,检查上节课的复习情况和本节课的预习情况。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预习时要有意记忆。 第三个环节:各组学生代表对展示内容进行讲解,其他同学质疑,老师及时点拨。这个环节大概需要20-25分钟,也是整个环节最精彩的部分。这个环节最能锻炼学生胆量,最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个环节,展示学生只有在预习充分地的情况下才能展示精彩,其他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讲的情况下才能提出质疑。当然这个环节对老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因为学生在展示和质疑时,什么问题都有可能提出,什么错误都有可能出现,教师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点拨才能及时,到位,才能真正起到指点迷津,拨云见雾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同时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课堂小节能使整节课知识网络化,体系化,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记忆。当堂检测能起到巩固和检查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做到及时纠正。
当堂检测能起到巩固和检查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做到及时纠正。 这就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模式。当然,针对历史学科,尤其是在新课程下专题体例,我们除了每节课要求学生将课文内容问题化,网络化外,我们还非常重视单元小结,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分为基础测试和能力测试。基础测试主要是将单元内容问题化,然后检测基础知识的落实。能力测试主要是出一些立意高的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找寻信息,提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燕,赵牛新,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国科教研究杂志,2014年第12期;
[2]马永华,赵海涛,高中历史教学之我见,中国教育学刊,2015第4期;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正确使用历史教材,使高中历史教学符合新课程要求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讨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使用为核心,阐述了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包括教材与新课标、必修与选修、模块与模块等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摆正历史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位置从而促进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使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需要解决如何正确使用教材的问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一方面,历史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与要求,正确使用历史教材意味着要综合把握与教材相关的多重关系;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学具有特殊性,正确使用教材还意味着要把历史教材摆在教学活动的正确的位置上。
一、正确认识几个关系
(一)历史教材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将新课程教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应准确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二者间的关系,使教材使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教材编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是课标原则和思想的具体化。所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历史教材编写的纲领性文件指引了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反之,历史教学活动应当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与要求。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深入解读和探讨新课程标准,尤其是准确理解其规定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历史教材和教学活动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应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符,在教学活动中和对历史教材的使用中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对历史新课程教材的解读和研究,综合多种主客观因素灵活处理教材使用,包括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因素,对教学内容与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便引导其逐步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中,必修课和选修课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两种基本类型。作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必修课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其系统化地了解古今人类社会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方面以及科技、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等其他领域。与之相比,历史选修课的专业性更强,其授课对象是历史基础知识较好、对历史这门学科有浓厚兴趣的部分学生(多数省份理科生只修读必修3册,文科生需再修读选修中的2-3册),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热情,开拓学生的历史眼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想深入学习历史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毫无疑问,多样化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有很大帮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时序,要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一册,与必修一在内容方面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尤其是主题、理念以及知识线索等方面与必修课内容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将必修一中的相关知识引入到该专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温习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本质上的不同,教师应有所侧重地以新的角度讲授该专题,即不同于必修一对于政治文明历程发展脉络的侧重,该册书更加强调各国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对策以及对各国改革范例对后人影响的讲解。
(三)必修模块间的关系
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有三个互相渗透、彼此联系的必修模块,它们以各自的不同视角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与线索,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关注历史事件的联系性,充分利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灵活整合三个模块,对于每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要加以一定的灵活性策略调整,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角度解读历史,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完整地掌握专题知识体系,建构起该阶段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增强其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师在进行某一模块的教学时应适当建立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对岳麓版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的相关内容。又如在讲解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时可适当引入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的相关知识。总之,要在实际教学中处理好模块间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同一专题间的关系
在编写体例上,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选择了以专题的方式呈现历史,各个专题以所在模块的某个宏观问题为中心展开探讨,与此同时,在专题内部,又按照不同的小问题分成多课,这些小课构成彼此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恰当把握好同一专题内部的关系,综合新课标的规定与学生具体学习状况两个因素,合理增删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可分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两个主要问题,对于后者新课程标准规定“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教材中,这些内容被编为两课,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对之进行阶段性划分,将中国近代发展分为产生、初步发展、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以及统治后期的困境这五个基本阶段,借助于对各个阶段出现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该专题的基本内容。
二、摆正教材的位置
(一)钻研教材,细化新课标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材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用”的,换言之,教材不是教学对象而是教学所借助的材料、资源和工具。在我国,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师参照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则以教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深入钻研教材,科学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有效的“动态性资源”,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历史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注重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对整个模块的课程标准有所忽略,所以为了在教学中摆正教材的位置,教师应加强对模块课程标准进行宏观性的整体解读。以整体解读岳麓版选修六第17课“全村同在画中居——皖南古村落”一课为例,可以从其他章节中提炼相关内容为该课教学选取所需材料,如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包含了与该课相关的内容,可将其视为该课的序言和纲领,对该课的教学很有价值。根据第一单元“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的教学要求,可在讲授该课时引导学生思考西递村和宏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自然环境保护与文化环境保护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在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后,教师还应认真钻研教材,搜寻各个版本的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带着一定的问题有目的地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对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第一,要通过钻研教材提炼核心知识点,其依据有二:一是新课标,二是各版本教材的共有或相似内容。第二,对于同一版本内部的相似知识点要注重对比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融合,在此基础上筛掉偏离课程标准较大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的质量更高,提高教材使用的质量。第三,要认真核对细化后的新课标要求与教材钻研成果,查漏补缺,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对新课标要求的遗漏,将其他版本教材中的内容或其他相关材料补充到教学计划中,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
(二)广泛涉猎,精选教学素材
高质量的教学素材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仅凭历史教材中的教学素材是不够的,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广泛涉猎,认真阅读重要材料,在此基础上以教学要求为依据有所取舍和调整,最终筛选出最佳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应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获得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各种类型的必要教学素材。广泛涉猎是精选教学素材的基础,前者仅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在完成素材搜集后,如何使用这些素材使其对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更为重要。在素材选择过程中,通常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选用素材,每个素材都应起到一定的作用、达到特殊的效果,即促进新课标要求的实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要坚持直观化优先的原则,假如教学素材比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更直观、更易被理解,那么就优先选择素材而放弃教材中的相关素材;第三,忠实于教材原则,素材要尽可能地符合教材,史实和理念不应与教材内容有大的出入,这不但更符合课标要求,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第四,要恰当地处理“质”与“量”之间的关系,选择素材时不要过于求多、求全,而应在适量的基础上求精。
(三)整合教材,构建新思路
正确使用历史教材,要求教师充分整合教材,寻求教材使用和教学的新思路。高中历史课堂上涉及的知识丰富多彩,从另一角度上讲,则可以说庞杂纷繁,假如没有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将多样而细碎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那么教学内容会显得混乱无序,对学生听讲来说也十分不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对教学内容感到一头雾水。因此,在细化课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精选素材后,还应整合教材,努力寻求教学新思路。在教材整合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和教材外有关知识的整合,将它们进行有目的的增删和取舍。需要注意的是,重新整合并不等于拼凑,还应对选定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使其结构和顺序不断优化。在教材整合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历史课程的课型,防止将历史课设计成理论过于艰深的高校历史专业课,也不能使其成为徒有其表的“导游课”。虽然整合教材与建构新思路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但在实践中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材料需要以新的思路为指导,而新思路的建构则需要来自于材料整合过程的灵感。整合教材与建构新思路之间并非是对等关系,创新思维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教学新思路同样需要历史教师在学习、教学甚至生活中勤于思考、博闻强识。
三、结语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材料和工具,是连接课程标准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师的授课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参考,如何使用教材关系着课程标准能否达成,更关系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使用而言,要正确处理好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多重关系,准确把握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中的定位,同时要细化新课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精选素材,并积极整合教材、构建新思路,从而使教材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教学综合系统中发挥更大功能,达成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作者:杨建雄 韦震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邱浪平.高中历史教材在新课改中的有效使用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11(33).
一、高中历史改革存在的困惑
1. 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发生冲突。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较多新的教学内容,使得高中历史教材的容量过大,但是教学课时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产生了教学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对此,很多历史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省略了课堂教学中一些对学生思考有意的探究环节,学生的自主性思考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发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教材内容。
2. 走入了“少讲多活动”的教学误区。主要表现是:对于课堂中的专题教学,很多历史教师一般只讲10~15分钟的内容,剩下的课堂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进行“参与式”小组活动,在过多的课堂时间里,学生都在收集资料、进行课堂辩论等。如此,虽然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得到了发挥,但是主动性思考能力却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没有较好实施。
3. 学生的学习认知跟不上教材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程改革增加了教材难度,很多学生都跟不上专题教学的学习进度。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来看,很多学生没有较为强硬的历史学习基础,对很多历史知识都不清楚。由此,在开展专题教学时,对于教学内容中一些没有交代因果联系的事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没有较大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教学进度缓慢。而且,高中历史教学课时又少,教师很难向学生细讲每一个基础知识,这就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对策
1. 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鉴于有限的教学课时与大容量教材内容的冲突,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对于历史专题的教学,有必要按照“三讲三不讲”原则来进行。向学生讲授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此为“三讲”。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或者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就掌握的历史知识可以不讲,对于那些即使教师讲了学生也不能理解的历史知识也不要讲,此为“三不讲”。高中历史课程具有较为庞大的知识体系,教材容量又大,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教学标准对教材内容加以有效整合,删减不必要的内容,做到有详、有略、有重点,尽最大努力节省教学时间,优化课堂教学。
2.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更为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能够在课堂上多讲,教师要走出“少讲多活动”的教学误区,做到教学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想学生多讲授一些重点的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问题,用互动的方式解决学生难懂的问题,如此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对于一些学生可以自己理解的历史知识或者通过课前预习就可以解决的历史问题,教师完全没有必要用课堂讨论来解决,浪费课堂时间。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06-01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就是指在历史教师指导下,通过师生互动,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达到尽可能多且符合历史教学要求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作为指导,努力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改善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现在短短的45分钟内收获最大的课堂效益呢?下面,首先总体上介绍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然后提出渗透在教学模式中的几种能够有效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要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必须要做好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相当于设计教学提纲。教学提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最重要的基础保障。
1.1知识导入。教师要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检查对以往知识掌握情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入新的知识,就要突出重点,用简单、新颖、通俗化的方法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纲挈领引出重点难点。
1.2自学阶段。教师在解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重要的工作就是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明确自学目标,布置自学任务(可以是向学生提出几个基础性的问题作为自学任务,如某一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指导学生自学方法(如结合图示、史料以及老师布置的任务认真阅读教科书,提炼重点)。
1.3教师引导课堂。通过检查学生对自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就是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检查自学效果。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本节课知识,把内容进行归纳、补充、进一步深化和条理化,构建起知识框架。
1.4课堂合作。在教师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把知识点逐一进行细致讲解、归纳后,教师可以根据重点难点提出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对历史知识的探求中。
1.5课堂反馈。课堂快要结束时,要及时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堂小结。教师要求学生当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关键位置
高中教学新课改下,已经明确地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那么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就是教学活动的关键。这是因为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就会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可循。首先,在课前知识导入中,如果把课堂教学演变成一种向历史奥秘探索的活动,就会在课堂的开始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比如可以讲一个相关的历史小故事或者谜语、悬念、成语来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历史事件。例如,可以播放与相关的影视片段来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的历史背景,很快就将学生带到了一个清政府腐败落后,列强恃强凌弱的情境中。通过对历史题材电影的观看,学生就能更加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教师还要注意把听起来与学生生活比较遥远的历史事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能够从历史事件中学习到很多道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因为,人的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探究活动的内在动力。
三、要注重在教学中多选用史料深化知识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除讲述教科书上的知识以外,还要注意引用充分的史料来完善历史背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考察教师知识储备的一个重要指标。有些人认为扩充史料属于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可了解也可不了解。实践证明,这是目光短浅的做法。从长远来看,向学生扩充历史背景资料,能够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运用更加灵活。
教师选用的材料可以是历史照片、人物言论、历史著作等,要注意发挥史料的情境性、开放性、多样性。在选用史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避免过多运用史料。随着教学现代化媒体的运用,有一些教师大量使用史料进行教学,不仅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而冲淡了教学的主题,与教材知识脱离。教师要注意运用史料不要贪多,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有限,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应该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史料的扩充。②充分利用史料反映现象。比如,历史图片作为一种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高中历史教材相关资料中拥有大量的历史图片,是高中历史教与学的宝贵资源。一幅历史图片,往往会带给我们很多信息。教师则要带领学生,点拨和引导他们观察历史图片里的人物衣着、背景、表情等来剖析历史时代背景的特点,或者观察图片里的人物、地点、从事的活动来理解图片反映出来的内涵,使学生逐渐养成从历史表象到历史本质的图片解读能力。
总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只有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的技巧,积极探索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策略,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说明:1."语言类型"用A\B标记(评价语言A、启发语言B)。2."语言功能":教师的语言表述属于"激感、发展思维、消极回应"中的哪种,下面打"√"。3."声音":语调(高\中\低)语速(快\中\慢)语气(亲切\严厉\生硬)。
这份表中,我们对观课老师培训时,就尤其要说明课堂上哪种类型的语言要记录?如何判断它的功能?如何描述学生的状态?课堂中在哪个位置观课比较好?等等,这些培训到位了,课堂上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致于手忙脚乱。
三、进行严谨的课堂观察及课后诊断
课堂观察需要老师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走入课堂,从课堂中广泛搜集真实的教学现象和数据,然后用这此事实和数据来分析课堂。课后诊断,更讲求技术性,绝不是简单地用以往的方式说说课的好坏,怎么改进就可以了,如老师们听了一位李老师《钓鱼的启示》一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一观察点后某位老师写的的观课报告: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组老师分"初读、议读、拓展读"几个环节对老师的课堂语言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们记录了课堂上李老师的评价性语言14处,激感的占65%,发展思维的占28%,消极回应7%,可见李老师的评价语言是及时的,评价中多用的是激励性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思维将思考引向深入,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从学生的状态和反应就能看出来,比如:一位女生朗读声音小,李老师给予评价:"你太温柔了,你的惊讶老师没有听出来,你再试一次。"这位女生再次读抑扬顿挫很到位,李老师及时评价:"看,比刚才进步了许多!"在这样的激励评价中,让这些内向胆怯的学生获得自信和勇气,同时也感染调动了其余学生的积极性。
……
这正印证了"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住学生。"总的来说,这节课上,老师语言饱含深情,由此感染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