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经营信息化

企业经营信息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经营信息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经营信息化

企业经营信息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措施

作为一个企业,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向型企业,也无法回避全球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竞争,即使企业完全面向国内的市场,企业的所有资源都来自于国内,但是企业的客户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环境中,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可以从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中进行选择;企业的供应商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同样可以为世界各地的客户供应产品,和企业讨价还价;企业竞争对手也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已经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信息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把企业管理的全部流程、标准、制度等深入细化,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使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管理、生产实现自动化,把标准强化到企业经营的细节中去。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把流程、职责、权限、指标等各方面都深刻的规范到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来。原本很多不合理的企业经营过程,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需要重新的设计,直到符合流程的要求;原本很多不清楚的核算、审批,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必须细化到个人;原本很多含糊不清的事情,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都必须明确职责,明确数据指标。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企业的科学化决策;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业务办事程序的合理性;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率;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给企业一个很大的交流平台,使企业更快速、更准确的得到先进的经验和成果。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大的阻塞了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弊端与漏洞,加快了企业运行的节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生产、销售的全过程,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模式选择

1)以现状分析为决策依据。我国企业在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模式,首先必须依据于对企业情况的客观分析,而不应该走赶时髦,追求所谓的“先进”。否则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2)以ERP为主流模式。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流模式是ERP,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动以ERP为主;二是多数企业对ERP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三是ERP软件比较成熟;四是ERP系统的实施国内外企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SCM、CRM软件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多数企业对于实施SCM及CRM的认识不足,CRM、SCM软件自身还不是很成熟,我国多数企业实施CRM、SCM系统的基础条件还有待于改进。3)以集成化为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管理思想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软件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说的主流模式只是相对于某一时期的。集成化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选择发展的趋势。

三、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1、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把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结合起来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建立在科学管理之上的,健全的管理体制、合理的管理制度、稳定的作业流程、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完善准确的原始数据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管理工作程序化、管理业务标准化、数据资料完整化,企业的信息化才成为可能。为此,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应加强对基础数据的管理,要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数据库的建设。企业信息化不只是信息技术的延伸,更主要是企业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延伸,是更高层次的一个全新的管理革命。它对企业传统的沟通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营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体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演进历史表明,管理的需求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应用又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管理创新;信息化的实施需要企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同时,管理创新也只有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信息化产生效益。管理创新既是信息化发展应用的结果,又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应全面转变和更新企业经营观念,重构业务流程,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施制度创新。

2、做好规划工作,制订企业管理信息化目标,逐步推进

信息化是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面向未来的眼光。未来的企业肯定是纵横交错、互相协作、随时能实现分离重组的、竞争又合作的一种社会组织。对于这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有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等实现形式,那么企业就应该参考己有的这些形式,同时预测未来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还会有哪些支持,基于这些分析和预测一个信息化建设3-5年的中期规划。如果能看得更远一点,做一个长期规划也未尝不可,只是信息技术发展太快,做一个5年的规划都有些困难。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个信息化规划必须与企业的目标和企业整体规划结合起来,以实现或适度超前企业目标为依据,而不能盲目追新求大。如果不协调好信息化的规划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将会为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留下一个可怕的陷阱。做好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以后,就要将这个规划分解为若干阶段、若干个项目予以实施、逐步推进。

3、政府方面的支持途径

1)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政策支持。2000年初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制定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统一规则,相关规定与标准,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针对企业的特点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专项基金”的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引导,组织实施各种引导工作,士曾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信心。2)紧密配合经营体制改革。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而且是将一些不适合企业运作的方式和模式进行变革。而企业改革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变革的深入进行。

总之,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根据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先进的方法和经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我国的经营管理信息化理论。■

参考文献

[1]甘利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企业经营信息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 信息化 信息化战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截至2006年底,中国的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四位,国际贸易总量也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并形成了世界“制造中心”和“经济引擎”的强势地位。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内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出于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国际化经营战略,并付诸实施,如海尔、联想等为代表一批中国企业已经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并取得不错的业绩。但是,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步骤,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同时也应量身定做企业自己的信息化战略。

一、对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理解

信息化战略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在多年的信息化实践中,许多逐步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建设要想进一步推进并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必须有明确的信息化战略,或者说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信息化。一些国外的大公司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加以考虑,而不是简单的把信息化当作改善管理流程的工具。

企业信息化战略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战略是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方针以及实施步骤做出的系统的和全局的统筹规划。信息化战略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的,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优化生产流程,改善客户管理关系,实现企业的管理提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和再造的一种系统的、全面的规划。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各个方面的效能,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它贯穿于企业的各业务单元和各功能战略中。

实际中,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相互影响。一方面,信息化战略要围绕企业的总体战略来制定,要充分考虑企业总体战略的意图。在制定和执行信息化战略时,要坚持信息化战略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间的协调。在实施信息化战略的进程中,要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战略相融合,充分考虑信息系统之间的衔接和各个部门在不同阶段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的普及也会对企业总体战略产生影响,企业通常会借助新的信息技术应用重新定位发展战略以获取新的竞争能力。从总的趋势来看,信息化战略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而不断变化,在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对企业总体战略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

二、国际化经营背景下的企业信息化战略选择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或选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特别是在企业竞争全球化及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背景之下,信息化战略选择不当会成为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应在把握一些原则性、策略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

1、树立以信息化战略支撑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战略,对有些行业、企业而言,能否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有效的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使国内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有一个相对平等的起点,对提升国际竞争力有积极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企业有国际化经营战略,就不能忽略信息化战略问题。在许多情况下,信息化战略会直接影响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效果,甚至决定企业国际竞争的成败。当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竞争的新平台时,当信息技术实质性介入企业的产品战略、服务战略、营销战略时,以信息化战略有力支撑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就成为必然选择。

2、信息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90年代初,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出现,该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资源、知识等的积累、整合过程,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积累和整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后,才能为获得超额利润提供保证。

在以速度和品质竞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竞争中,许多企业建立了对市场快速反应系统,比如海尔的市场链理念和业务流程再造,有效的提升了其国际市场竞争力,但海尔市场链理念和业务流程再造的实现都是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信息化使企业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实际上,现代企业管理已经演变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管理,国内企业要想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顺应潮流,适时实施信息化战略,建立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以信息化增强企业在产品、市场、成本方面的竞争力。

3、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保持协调

前文已经分析到,信息化战略应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一部分,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应有助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企业总体战略清晰的情况下,信息化战略应围绕总体战略制定。但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往往是企业较大的投资活动,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加之其中技术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信息化战略与总体战略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同时,信息化战略蕴含的先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成为企业新的资源,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些可能是总体战略制定时未能考虑的因素,适时调整总体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保持一致也是必要的。

4、信息化战略要适应企业的发展阶段,准确定位

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阶段,在内部管理上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信息化的需求是不同的。按照传统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发展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仍然在于创新与发展。企业发展过程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因此,信息化战略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战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把握自身所处的阶段和企业战略目标是信息化战略确定或调整的关键。从目前的信息化实践来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与信息化战略如下表所示。

5、整体规划、突出重点

企业不管选择哪种信息化的方式,都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和资源拥有的情况,从整体进行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企业应将核心业务环节和最需要之处作为信息化重点,根据企业的目前的能力和今后的发展计划而有步骤地实施。现实中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往往缺乏预见性,总是更关心某个流行产品和技术,而不是通过仔细研究自己的确切需求和未来信息技术发展去制定信息化战略,盲目建设,结果造成信息化建设脱离企业实际,出现“信息孤岛”、“IT黑洞”现象,信息化应用偏离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因此,企业应首先制定自身信息化战略,明确方向,然后有重点地逐步实施,直到信息化战略目标全面实现。

6、预先考虑战略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业务流程再造

企业中任何层次的信息化都会涉及业务流程的改造问题,只是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已。海尔的信息化就是以业务流程改造为基础和平台来展开的。实践证明,只有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彻底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许多信息化案例一再说明,用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及对应业务流程去驾驭信息化必然走向失败。因此,企业在制定信息化战略时,必须对业务流程重组和再造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哪可能是一场彻底的管理机制创新,其中的阻力和困难超出预期。信息化战略中体现业务流程重组和再造的方案是必要的,避免实施中迎头撞上而措手不及。

7、注重信息文化和信息语言因素

对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而言,企业的一些分支机构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产品和服务面向语言和文化各异的政府、组织和个人,其在各种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所在地法律法规,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出也应符合所在地的惯例。这样难免形成不同地区的信息管理问题,如不同语言表示的信息或不同类型的信息如何统一和集成,以便于分析、汇总和使用。在信息化战略中考虑这些语言和文化因素是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志坚.信息系统与公司竞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6-112.

[2] 吴刚.经济增长的引擎一信息化[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95-106.

[3] 李占祥,卢馨.中国企业如何创造跨国经营竞争优势[ J ].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6:65-68.

[4] 程刚.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及实施保障体系[M].上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89-102.

[5] 陶勇.企业信息化战略制定方法论,省略.

企业经营信息化范文第3篇

(一)自动化程度低 在传统的财务流程中,企业间的财务往来多数是靠人工完成。随着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交易的完成只需短短几秒,但是相应资金的流动却仍然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操作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例如,从卖方将商业发票给买方,到买方核对发票和订单再将订单交与相关管理人员层层审批,最后才能将核准的账单送达银行转账。可见使用手工管理十分耗时,也容易出错,大量占用了企业的营运资金,降低使用效率。

(二)信息化水平低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已实现会计电算化,并且有部分企业成功运用了ERP系统来为企业的运营提供服务,但我国企业整体的财务信息化水平还是相当低的,企业中各部门的数据、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及流通,造成信息孤岛,由于得不到相关信息支持,在采购活动、生产活动以及销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对实现目标利润和提升企业动态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缺乏实时性 事实上,不管是在人工条件还是电算化环境下进行财务管理活动,因为传统财务流程的限制,财务工作的特点大都为事后核算,缺乏实时性,对企业的决策支持作用没能很好发挥。如企业难以及时准确的制定相应的采购和销售计划,以及对它们进行有效跟踪和考核,使企业不能有效防范运营风险,难以在“超竞争”环境中生存。

此外,企业相关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联系不够紧密,传统财务流程设计时忽略大量管理信息而降低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的相关性,引起部门间信息隔阂。这些客观存在的缺陷使企业财务能力低下,因此,需要对已有的财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

二、基于供应链的财务流程优化

(一)基于供应链的财务流程优化 企业中的“资金流”在供应链中通常表现为双向流动的方式,因为供应链中全部成员在随着“物流”的移动时都会伴随着支付行为的发生。由此可以得出企业中资金的流向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传统的财务流程中资金的来源以及使用情况缺乏一定的透明度,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会增加现金管理的不稳定性,进而增加企业的总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企业财务流程信息化的基本技术已经具备,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将目光移向了如何优化供应链中“资金流”的问题,提出了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时分析,为企业提供优良决策,进一步提高企业利润和增加市场份额。

财务供应链(FSC)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及金融机构间的业务整合,优化收付流程和减少支付成本,有效管理企业的营运资本占用,也就是供应链中的现金流。而财务供应链管理(FSCM)就是指对从客户下订单、单据核对,到付款给卖方所有与资金流动有关的交易活动的管理。通过将供应链中各个部分进行整合优化后,企业财务交易流程就更加安全透明,能够让企业对现金进行更好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如SAP公司将企业内部重要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存货管理之间的信息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与流通,消除了“信息化孤岛”的存在,财务部门实现了为企业提供实时控制所需的分析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以及自动化程度。据此,可以进一步提出将信息技术延伸至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将涉及到的相关现金交易信息也进行相应的整合,优化交付流程,给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控制。根据传统供应链模型,可以构建优化的财务供应链模型,如图2所示。

(二)优化的财务流程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优化的财务供应链结构,将一些相似的流程归结一起可以建立起适合流程的模块,这些模块能够起到配合企业相关职能部门运营的作用。

(1)信用管理模块。该功能模块主要用于对供应商或者购买商进行资格审核以及信用评定,以此来决定交易的对象。一般这个环节都是发生在商业交易之初,在交易双方进行洽谈之前或者洽谈的时候,企业会通过各种渠道对交易方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目前这项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的状态,成本高并且影响交易的速度,各部门信息共享性差也造成同一客户在企业内部不同的信用等级。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信用评价所用到的指标(如供应商的业务结构、生产能力、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以及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建立先进的模型再借助信息收集系统(多渠道、搜集交易方的信息,保存并实时更新),自动完成对交易方的资格审核工作且各部门共享,降低了在此环节上所花费的时间。

(2)交易管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从供应商或者购买商的选定到订单生成的阶段,使企业能在资金预算的范围内成功的完成交易。该功能模块也相应的设立了“产品售价信息”、“客户选择”和“风险/担保管理”三个子功能模块。在“产品售价信息”的子功能模块中,应及时反映需要交易产品的售价及数量信息,总结售价趋势并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制定出适合的参考价,也为企业制定产量计划和库存管理提供动态的决策支持;“客户选择”子功能模块,对之前的客户信用评价信息和产品售价信息进行了综合评定,列出能够进行交易的客户信息,供管理者决策;“风险/担保管理”子功能模块用来降低交易中所会存在的风险,主要是财务风险。在交易中企业一般需要防范的是货款和货物不能及时到达或者是无法到达的风险,如果交易金额很大,那么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就很惨重,因此交易时都需要对方提供财务上的保证。该模块按照企业所采用的方法自动为客户创建信用额度,并将信用管理模块和票据管理模块中的信息以及收款信息进行整合,当进行新交易以及有货款到账时,做到实时更新信用额度余额。当余额不足时,自动进行提示并终止交易直至信用额度恢复。交易管理模块保证了企业交易顺畅,实现交易成本最低化,也降低了交易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风险。

(3)票据管理模块。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中票据的管理大都是手工完成,对于开票、收票及相关票据的检验占用了销售阶段大量的时间,不利于企业资金的流转。为了解决传统财务流程的这个缺陷,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及EDI技术,改变票据传递的形式,将进货、销售环节信息导入票据管理系统,然后自动生成电子票据,利用电子票据进行传递,给财务流程中的后续交易提供了保证,能更及时、更高效地完成票据审核以及之后的收款等流程。 该票据管理模块又相应的分为“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两个子功能模块。分别负责企业应收与应付账款信息的管理。

目前,电子发票呈递与支付系统(EIPP)在一些企业中得到应用。其中含有账单信息的文件可以用PDF、HTML或者XML的方式列示,用户可以用PDF、XML或者CSV的方式下载账单数据,或者直接导入自己的系统模块中。这体现了信息技术在财务流程中充分运用。

(4)争端处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处理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产品破损、不适合的履约和数据错误等问题。争端的出现会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争端出现时处理得越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越小。传统的处理方法已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企业现在可以利用电子化网络的方式,加快争端处理的速度。可以将所有与争端有关的事项通过在线信息、电子邮件、呼叫中心等及时的沟通方式,迅速让交易双方所共享,将整个处理过程透明化、及时化。这也要求交易双方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进行软件系统的整合。

(5)现金流管理模块。该模块整合了前面各模块的信息,根据企业运营需要提取相关的财务及管理数据,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支持。如:可以通过已到货款和应付货款等项目知道企业的近期现金流量状况,并提供现金流量预测,实时进行企业现金的管理。使财务部门更好的支持企业决策活动。

以上五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建立动态的数据连接,可以为企业内部整个流程的管理决策提供实时信息支持。由此可以构建出优化后的财务流程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

三、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改善财务供应链流程管理 现阶段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基本解决自动化和无纸化财务流程所需的基本技术。在软件开发中也有相应的关键技术进行支持,例如:当前成熟、主流的系统开发平台――J2EE,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基于Web Based的架构,增量复制技术等。可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改善财务供应链流程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在技术上可以采用数字加密、数字签名、虚拟专用网(VPM)等方法解决。

(二)从战略层面把握财务供应链管理 先进的信息技术是财务供应链优化的必要前提,但是,如果没有将战略作为导向,财务供应链的改进很可能是徒劳。进行财务供应链管理不单是为了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优化企业流程,消除企业中的非增值作业,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和企业竞争优势。因此,财务供应链流程优化的目标既要把握功能层面,更要把握战略层面。战略层面的把握,需要企业能从高层到一般员工都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更需要企业高层积极参与其中,真正将财务管理信息化视为涉及企业经营理念及模式、资金运作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的系统工程。

(三)利用网络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 利用网络信息集成和共享的特点,可以打破企业各部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壁垒,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集成信息,采用合理的控制方法,快速整合内外部资源。在企业内,不仅优化了财务流程,财务人员可以实时获取信息,对采购、入库、付款、出库、销售、财务等形成的物流、资金流进行控制,根据市场需要快速的进行资源配置。在企业外部,形成以本企业为核心的财务供应链,依靠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支持,利用信息流来协同本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实现网上采购与付款、网上销售与收款、网上报账,网上银行结算等模式的应用,达到整个企业网络的增值。

四、结论

企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企业的主要功能领域,财务管理中简单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基于供应链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优化企业财务流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企业经营信息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72-02

1 经济效应分析

1.1 正向经济效应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促进企业生产增长的要素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进入现代经济社会后信息的作用加大,信息已成为第五个生产要素。实践证明,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对这个五个生产要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转变企业利润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对西部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1)促进了信息要素在生产中的乘数效应。

美国国会关于贸易与发展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表明,信息对生产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尤其在落后地区,信息要素对企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促进了信息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竞争力增强,新市场得到开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所有这些都促使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信息与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不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贸易和管理上所需的分析能力,而且改变了企业价值创造方式,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法。

企业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函数内部结构中的各种要素如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等要素,都离不开信息要素的作用,信息的这种作用是一种“乘数效应”。它可表示为如下等式:生产力=信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营销+培训+……)。信息的这种“乘数效应”揭示了在生产力的内部结构中,除原有的独立的和非独立的物资形态要素外,信息要素更为重要,生产力各要素与信息结合对生产力的提高将产生放大若干倍的乘数效应。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充分发挥信息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是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路径。

(2)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有效的突破了传统经济环境带来的成本问题。企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市场交易双方搜寻信息的成本。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经济行为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减少交易中因决策产生的风险成本。西部中小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大大减小了企业的资本支出,对于资本较东部匮乏的西部中小企业来说,其效用更大。

(3)改善西部地区的就业结构。

随着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企业信息化设备完善,为吸引人才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证,有利于推动形成人才引入机制。一方面,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西部人才需求层次的提升,以及国家鼓励人才到西部就业相关政策的实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部专业人才到西部来。另一方面,企业在由传统经营模式向信息化转变过程中,加强员工的培训,对员工隐性知识的不断开发与显性化,促使企业技能型员工向知识型员工的转变,提高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与形象,有效的减少了人才外流,促使西部地区就业结构和层次得到改善与优化。

(4)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软件的开发、计算机技术服务与咨询、网络建设、通信设备与服务等,这就要求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据统计,在2008年,我国西部信息产业增加值占西部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西部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志就是各产业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长为主导产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对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5)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工业产值及实现利税也在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我国西部地区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整个西部的60%和40%,在近几年的西部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约占60%。这些数据表明西部中小企业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今后我国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1.2 负向经济效应分析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劣势及建设误区,这些又会对企业及西部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忽略隐性成本,加重企业负担。

企业的隐性成本是企业本身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性成本相对于企业在市场上能够买到或租用到的生产要素的显性成本是易于被企业忽视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程度较高,企业领导、员工思想较为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熟悉新环境,企业间通过网络沟通越来越频繁,这些都为东部企业信息化开展奠定了基础。与之相比,西部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预算时,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隐性成本,预算资金在实际执行时由于诸如人员培训、人员转换、数据移接、集成测试此类隐性成本增加,致使投入显得捉襟见肘,不但遏制了项目的实施,而且导致实际收益远远小于信息化总成本,利润甚至为负,信息化反而成为企业累赘。

(2)过程轻率,实用性不强。

西部企业在追赶东部先进时,往往产生急于求成心态,而不能统筹全局,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内部缺乏各个部门之间协作,整体意识不强,只注重在某些部门购置相关设备,忽略协作在信息化中的重要性;在企业外部,缺少地区企业间的合作,包括上下游企业及同类企业间的合作,不利于行业规模经济形成。由于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与取得收益时间较长,而多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保持持续的参与热情,在持续的时间规模上考虑不够宏观和长远。这种建设过程中的轻率行为直接导致企业信息化不能得到实际有效运用,达不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重“内”轻“外”,外部经济环境有待改善。

与西部企业信息化相比,东部企业在注意企业内部信息化投入的同时,其外部环境也在悄然变化,开始支持企业信息化。如苏州移动分公司成立了“移动信息化培训基地”为苏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立公共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可见,在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如政府相关职能、通信公司服务等因素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正在制约着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信息化绝不是企业自身一家能解决的,而是企业内外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良好的外部信息化环境,就没有完善的企业信息化。

2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正向与负向经济效应分析,从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两个角度提出如下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成本――收益观念

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以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西部中小企业立足自身特点树立正确的成本-收益观。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在制定企业信息化预算时,即要考虑硬件设备改善更要注意软件实力的提高,眼前与长远相结合,优化投资结构,正确估算总成本,最终实现企业以信息化有效运转。

2.2 优化人才结构,发挥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推动作用

引进和培训信息化人才,是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对西部中小企业而言,人才的发现比引进更为重要。由于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人们在选择到西部就业还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因而,西部企业为满足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应重视内部员工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信息化培训学习,将已有生产、销售、客户联系等经验与信息要素相结合,这个过程实际也是将普通员工向企业所需人才转化的过程。把内部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最终提高员工的整体信息化素质。

2.3 注重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

在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企业应重视对内部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加强内部研发、生产、财务、运输、销售等各部门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从而达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只有最优的资源整合利用效率,才能实现在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利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2.4 培育建立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内部生产要素的整合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在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对企业发展所需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对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汲水效应数理分析发现,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可以通过税收和信贷政策变量的变动来实现,而且采用税收政策比采用信贷的效果要更好,同时这也符合凯恩斯认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的论断。在西部地区,还应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西部通讯公司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合作,由通讯公司协助搭建企业的信息化台,既满足了信息化的需求,又加强了双方联系拓展了通讯公司的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白云川.多种模式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翔 [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8).

[2]汪安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J].中国科技论坛,2004,(1).

企业经营信息化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薪酬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的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向是遵照市场规律运行的。民营中小企业在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仍然存在劣势,造成人才流失,限制了其持续快速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健康发展。本文即试从民营中小企业薪酬制度的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薪酬制度优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民营中小企业 薪酬制度 优化 路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整体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具体而言,管理模式水平较低、人才观念相对落后、人才流失,福利待遇不合理,薪酬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薪酬制度方面,薪酬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民营企业的更好发展,就必须在薪酬制度上进行优化。

一、企业薪酬制度优化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向是遵照市场规律运行的。完善的薪酬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很大促进作用,薪酬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市场的性质。人才的竞争越是日趋激烈,劳动力市场与企业薪酬战略结合越紧密,企业薪酬制度与人才市场的接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1.薪酬制度对留住人才有关键作用

随着企业薪酬结构的改善和薪酬水平的提高,企业中的管理、技术、操作层的各类骨干人才普遍得到认可,尤其各项配套措施的深化,包括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为各类骨干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与此同时,由于迁移成本日益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人才外流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

2.薪酬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薪酬制度的改革,使员工逐渐认识到各类岗位的差异,对岗位评估、岗位分类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这就促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严谨地对待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估工作。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考核流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如:考核方法、考核指标和考核人等因素,都会很好地进行监督。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高绩效考核工作质量的动力。

3.薪酬制度推动了企业用人机制的变革

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客观地反映了前面若干管理环节的成效,但却无法调整前面的工作环节。因此,考核、竞聘等用人机制必须与薪酬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新建立的岗位职级体系,拓宽了广大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根据企业类别和岗位级别确定员工薪酬,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薪酬制度优化的具体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国内的许多学者和相关企业积极探索引入国外先进的薪酬制度与管理方法,推动了企业在薪酬制度做出必要的转变与改革。然而,在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为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薪酬制度的优化:

1. 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

在进行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紧密联系起来。良好且具有导向性的企业薪酬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从人力资源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来推动企业发展经营战略的实现。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往往就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然而,薪酬制度又是一个企业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薪酬制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进行薪酬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之与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紧密联系起来。

2. 改变原有“薪金万能”的薪酬制度方式

原有的薪酬制度往往过多的注重薪金的作用,以为通过多为员工发放薪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久而久之,“薪金万能”被一些企业经营者奉为圭臬。虽然对发放薪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但是薪金毕竟不是万能的。员工除了薪金方面的需求,还需要在其他一些方面得到满足。一般来讲,当企业员工处于较低层次的时候,通过多支付薪金可以有效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然而,对处于中高层的企业员工来说,这个层次的企业员工更多的看重自身成长以及专业能力发挥空间的大小,这些因素对他们而言比薪金具有更为重要的吸引力。因此,企业必须摆脱“薪金万能”的思维窠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各个方面来满足员工的具体需要。

3. 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

薪酬激励是企业内部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手段,也是最为重要的管理工具。相对于保健型因素,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如果一个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员工比较懒散,想加大激励力度,可以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对较低层次的员工应重视其对于薪酬需求的保障条件,因为对此类员工绝大多数人来说,薪酬仍是考量转职与否的主要因素。但对于知识人才与管理人才,则因其薪酬通常较高所以应着重于非现金与福利规划相关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张俊慧.探索人力资本理念下的企业薪酬结构.铁道工程学报.2005(11).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