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智慧;文化传承;中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70-01
由于初中历史属于升入高中考试中必考的科目,同时它承载着我国的智慧与文化,这也是升学考试必考这门课程的原因。但是由于教师仍然按照原来的方法进行初中历史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知识缺少浓厚的兴趣,并且由于教师对于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等诸多原因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效率极低。因此,我们必须对初中历史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教师看来,历史这门课程属于中考的必考科目,并且具有繁多的知识点,必须在课堂上将知识大量的灌输的给学生,因为只有掌握的知识越多才才可以取得更高的分数。但是在学生看来虽然老师是为了自己取得高分,但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使学生感觉老师在强迫自己学习。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下降。通过分析学生的看法可知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必须树立将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教学理念,在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并主动的去学习历史的知识,并且逐渐提升自身自主学习以及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程时,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分析出现三国鼎立的原因,猜想最后谁进行了统一,以及能够将其统一的原因所在,这样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能够将其求知的欲望激发出来,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其主观的能动性,提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整理归纳信息的水平和能力,对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从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更加有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智慧的结晶。
二、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研究发现,兴趣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学习兴趣对于教学质量以及学习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表明对于历史的学习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主要原因是历史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脱节,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较小,并且历史教材缺少生动以及趣味性,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进而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样的状态也没办法保证学习效果的良好,因此,广大教师需要通过多个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结合故事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将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与事件着重突出,并且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向学生阐述,这样有利于学生感知与理解历史,更能促进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常根据教学的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运用,这样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2课的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首先可以和学生阐述李世民所发动的玄武门这一历史记在,使学生们能够了解李世民作为统治者拥有的雄心和谋略,还可以和学生讲解其在为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人物进行深入了解的兴趣十分有利,并且还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与方位对李世民高尚道德品质以及历史功绩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于把握本课时的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
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来传射历史教学的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十分快速,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到历史教学的领域中,由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将文字与声音以及视频集于一体,将教学的内容真实生动的展现到学生的面前,从而为初中历史的教学开辟一个崭新的教学天地。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并有效的开展历史教学的相关活动。多媒体可以将革命精神以及其革命烈士的爱国之心全部生动且形象的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使学生们能够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境当中,这样可以充分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历史学习的思维,并且对于以后历史课程的讲解的专注也十分有利。
历史可以将现实社会充分的反映出来,并且承担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智慧这一重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更应该将提倡的先进教学理念还有优秀教学方法能够真正灵活的运用到教学的实践中去。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搭建良好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促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内学习并体验和成长。
通过本文的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初中历史属于升入高中考试中必考的科目,同时它承载着我国的智慧与文化,而大部分的教师仍然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模式,然而这些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们实际需求,以及历史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采取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灵活的运用其教学的方法,并使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历史中的文化以及智慧,使其学习好历史的同时,爱国情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义美,王玉琼. 中学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索[J]. 技术与市场,2012,05:339-340+342.
【关键词】初中历史 应考能力 题型解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08
初中历史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系统,首先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学生记忆起来有规律可循,只要理出大的枝干和框架,学生的大脑里就会有系统的知识点,在做题时可以直接调动知识点,不用绞尽脑汁的苦想,大大提高了做题的效率。另外,初中的简答题内容也比较单一,所以在面对考试时学生只要审对题拿分其实很容易,而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在面对考试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善于审题
选择题一般来说是将几个相似、相近或者相反的选项放在一起以达到混淆答题者的目的,如果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不认真,就很容易落入编题人设好的圈套。因此,在平日的训练里老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审题技巧,识破出题人的圈套和陷阱,做题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在平日做练习题时老师可以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起来审题,审题包括审题型、审题干、审题这几个方面,学生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目,明确出题人出此题的目的,另外要读懂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是选正确项还是选错误项,是选做法还是选意义,明确题目要求后就要带着问题找答案,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会有很大的迷惑性,学生要根据题目要求逐一排除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老师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审题思路: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目,出此题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哪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题目要求选出什么样的答案,根据题目要求可以直接排除哪个选项。通过进一步审题,其他选项分别是因为什么被排除以及选择正确选项的原因,通过这一思路学生可以将题目进行透彻的分析,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就能够掌握熟练的审题技巧。
(二)了解题型
了解题型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明白出题意图,迅速作出思考判断,以提高审题的效率。初中历史的选择题题型可归纳为:年代人物类,选择正误类,材料分析类等。年代人物类要求学生选择在某一时期,某一年生的事情或者是某个人的思想做法等,做这类题要求学生把四个选项发生的时间或者是涉及到的人物都写出来,根据题目要求直接选出符合的一项,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选择正误类则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明白题目要求是选出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避免出现南辕北辙的低级错误。材料分析类是初中历史选择题所占分值较大的也是较难审题的一类,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求学生会分析材料并能从选项中选出符合材料要求的一项,因为历史材料题会涉及到文言文,所以学生如果不能准确审题很容易出现理解误差,因此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功底,如果实在读不懂题目要求也要通过捕捉关键词来推测题意。
(三)学会检查
学会审题和了解题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而学会检查则是为了保证答题的质量,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出现不该犯的错误。首先学生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即使是平日里的训练也要坚持检查,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大脑会保持长时间的兴奋和紧张,一旦做完题学生紧绷的神经也会放松下来,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检查,而如果学生在平日里就养成了检查的习惯,在做完题后学生依然能受习惯驱使进行检查。另外,在检查时不要轻易修改答案,如果这道题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选错了,那么则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果这道题在第一遍做的时候就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在检查的时候依然无法确定答案的话,那最好就不要因纠结而修改答案,人的第一感觉初始判断往往是大脑最深层的记忆,在记忆模糊的时候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往往是最可靠的。
二、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一)读材料
历史的简答题多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托的,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作答,因此做历史材料题首先要学会读材料。阅读文言文材料时要学会抓重点,我们做的是历史试卷并非语文试卷,所以无需逐一分析材料中的所有字词,但要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材料的重点所在,并能迅速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然后找到课本知识与材料的契合点从而明确答题方向。
(二)分析材料
分析材料是为了更透彻的理解问题,学生在作答材料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材料理解不透彻,只是根据问题照搬答案,而作材料题时往往都有题目要求是请结合材料进行作答,所以完全脱离材料照搬课本的现成答案的做法是得不到高分的。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生应该对历史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出题人要求结合材料进行作答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进行作答。
(三)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审题错误,学生在落笔作答之前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看清题目是让回答什么问题,从哪几方面回答问题,很多学生看一眼问题就根据课本上老师画的标准答案全部抄上,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但实际上,历史材料题的问题都比较细致,不会出现那种太广泛片面的问题,所以学生在作答之前要审清题目要求,按照要求作答,不要漏掉要点但也不要多写一些与题目要求无关的答案。
(四)组织答案
一、熟悉考纲,把握方向
结合考纲,学生要熟悉《中考考试指导用书》里对每一单元的要求,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强调学生把初中所有的教材,相关地图册全部备齐,教师进行全面讲解复习,速度可以快一些,一节课复习一个单元。同时要求学生背书,对于历史大事件要求学生能不看书背出来,学生全面了解教材知识,做好相关的笔记。培养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快捷定位,查找考点
对于任何一个考点,都要求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学的。具体说,中国史中清朝以前是初一内容,清朝以后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年代进行,应熟练掌握,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哪一课,并立即定位。其次是教法,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最后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子目录抄到课本总目录上,这样打开目录能更快地找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三、循序渐进,分化梳理
在复习中国历史第三册时,先将中国近代史划分阶段及概述主要内容,让同学们对1840年-1949年这段历史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然后再分成两个阶段,即和来分别复习,基本的历史知识让学生看书掌握,我只讲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如让同学们把列强发动的五次列成表格,将战争的名称、时间、原因、签订的条约、结果或影响归纳整理在一起,然后根据表格内容找出时期的一条主线,两大矛盾,三大条约等。一条主线即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大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三大条约即《》《》《》。
四、融会贯通,全面提高
每次月考结束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失分多的地方,进行分析、总结,全面综合知识时提供典型练习加以训练,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时让学生在读课本的基础上,指出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条主线,然后以线穿珠,把近代史上的英、法、美三个国家的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俄、日两次维新改革和德、意的统一都串起来,指导学生以线带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线索,找出联系。
二是勤作比较,如:时期国共两党的不同政策及表现,两次世界大战等等。训练时,逐步增加跨度与难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三是指导评价,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组织团体。教师要充分指导,教会学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予以评价,其基本策略是一分为二,分清主次,评述结合。
五、分类练习,复习巩固
在复习了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想想前边的内容是否掌握牢靠,为此可以为学生设置专题训练,如:将侵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日、美、俄的史实及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战争与探索的史实等,利用选择、材料解析、简答等多种题型进行巩固练习。还可以进行适度的分类强化训练,根据选择题、列举题、材料题、问答题这四种基本题型教师挑选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在考前集中练习一下,这种集中练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频繁接触知识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熟悉,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以前的知识得到巩固、强化。
六、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前提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究其原因,以往“教什么”是固定的,教师没有选择的余地,因而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也往往是固定的,过去的做法是照搬教学参考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目标的制订不能再照搬教学参考书,制订适合课标、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制订教学目标的原则如下:
1.整体性原则。要从学科的整体要求出发,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力求三个维度有机结合。
2.可行性原则。目标要适度、恰当,符合学生实际。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发展性目标优生能“吃饱”。
3.可操作性原则。课时教学目标主干要鲜明,数量不能过多,否则难以落实。
4.阶段性原则。明确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
5.科学性原则。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做出具体而恰当的描述,严格把握分类的准确性和描述的严密性。
二、编写学案、课前预习是基础
预习这一教学环节虽然不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但它是一次新的学习的开始。如何让学生取得更好的预习效果,最有效的做法是编写实效性强的学案。学案编写的实效性指的是学案的编写必须以学生为本,既符合课标要求,又与教科书相一致,更能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历史学科的学案编写一般分为以下六部分:课标要求、学习重难点、知识网络、重难点解析、跟踪练习及课后反思。对学习重难点的分析要从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出发,而不是根据教师执教多年的经验,要着眼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的兴趣。历史学习的核心环节在于使学生能自己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自制、互相评比,领悟构建方法,逐步科学完善。重难点解析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用相关的材料拓展学生思维,或者结合史学界定论、新观点等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跟踪练习方面,问题的设计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决不随随便设计。
三、激发学生兴趣、突出主体地位是关键
1.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摈弃那种“教师是权威”的心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待好生差生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让所有学生(先进生与后进生)互相合作,共同学习。
2.采用探究、讨论等方式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广泛的讨论交流。教师要求学生全部参与,尽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地就历史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是主要途径
1.激情导入,激活思维。教师紧扣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图画、音乐、故事、小品表演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方式导入新课。
2.自主预习,发现疑难。学生根据课前分发的学案进行预习,教师要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具有个体性,则可以个别启发引导;若具有共性,则留在讲授阶段统一讲授。
3.互动交流,展示成果。学生围绕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和课堂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
4.魅力精讲,点亮课堂。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系统、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块(面)的完整过程,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5.巩固拓展,应用创新。即进行课堂检测,课堂检测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课堂检测除了常规的书面测试外,还应该增加口头回答的测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课堂检测的量要少而精,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
[关键词]乡土;初中历史;教学;整合
2001年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纲要》为乡土知识走进历史课堂打开了一个通道,也为乡土历史教学课程化提供了政策保障。
历史教师在用好教材之余,还要善于开发历史教学资源,尤其要发挥好乡土历史知识对教材的辅助作用。用乡土历史知识辅助国家材的做法,既能够体现国家教材的主体地位,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简单易操作。作为泉州人,笔者对泉州乡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积极探索泉州乡土历史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路径与方法。
一、导入过程,用乡土历史知识吸引学生
新课导入是每节课的点晴之笔。导入首先要有新意,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认为教师应协助学生在既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累积新经验。相对国家教材所涉及的世界和国家历史知识,乡土历史知识就是活生生的既有直观经验,对学生而言,是既亲切又有新鲜感、既熟悉又充满情趣的崭新的学习天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以乡土知识导入新课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改革开放》一课,由于学生在政治课中也学习过相关内容,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一课一定提不起多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伊始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乡土知识作为本课的导入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国家政策就在身边”。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介绍石狮发展史的材料:“石狮脱胎于农村,原是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的一个农村集镇,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直接升格为省辖县级市。1993年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经济实力百强县,排列第26名,1994年跃居第17名。1995年已经跃居全国县市先进行列,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2.5亿元。在石狮建市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经济总量的增幅来看,一个石狮已经变成了十个石狮。”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材料中的数字,通过分析感受到家乡变化与国家政策变化息息相关。这样的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过程,用乡土历史知识点化学生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很多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都汇集在讲授的过程中,而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如果把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运用到初中乡土历史教学中,就能够较好地发挥乡土历史知识对国家教材的辅助作用。所谓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学习的很多方面,如已有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等。学生所掌握的乡土历史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已有的知识,教师可以把学生对乡土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等技能迁移到对国家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认知和应用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对乡土历史知识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有效迁移,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讲授《思想文化》一课,本课涉及的思想文化知识高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会觉得太抽象难懂,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了解泉州学生比较熟悉的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的思想性格入手,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根源。因此,了解李贽的其人其事就成为本节课教学的突破口。
首先让学生了解李贽的家乡和家庭情况,使他们感受到李贽的生活境遇与商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李贽个人的经历后剖析其性格特点,了解李贽离经叛道、不畏权威和善于思考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李贽的思想主张,学生就会觉得李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政治主张合情合理,他代表下层人民发出了一声呐喊,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这时教师再做深入讲解:这些下层人民在城市中就是所谓的市民阶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要求摆脱封建统治对他们设下的层层束缚,李贽把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如 “人皆有私,物质享受是人的自然本性”“男女应当平等”等。由此可知,在高压的封建政策下,李贽被称为“异端”也不足为怪,其命运的结局也是可以预见的。
在讲完李贽的思想性格后,可以先带领学生归纳关于“思想”的学习方法,即从思想者所处的社会经济生活出发,结合思想者的性格来分析其思想主张,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著名思想家的主张,从而实现历史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迁移,使学生树立“历史无难点,只要有方法”的学习观。
三、巩固过程,用乡土历史知识检验学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他形容只顾传授知识而不注意巩固,就等于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结果什么也没有留下。学生容易遗忘所学的知识,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习而未经自己亲身感受的间接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全部运用于实践。因此,及时巩固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识记可以有效防止遗忘。如果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这些知识是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乡土历史知识巧妙设置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既能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课堂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年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精心组织几次高质量的活动课,让学生广泛参与,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巩固。比如,在教学中国历史时,应尽量把中国历史所述内容与乡土教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让二者有机统一、融为一体。在讲到三皇五帝时,可以与泉州的舜帝纪念堂联系起来,并带领学生去参观,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舜帝在德孝文化方面的贡献,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有关真善美的教育,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有助于他们从源头上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讲到台湾时,可以联系古时俞大猷抗倭、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施琅等事迹,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可以借此让学生了解到,海峡两岸的关系对泉州影响巨大,两岸都说闽南话,两岸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讲到泉州历史文化名人时,可以把俞大猷与戚继光共同抗击倭寇的事迹联系起来,顺势介绍俞大猷其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家李贽、李光地,文学家欧阳詹等人都是泉州的名人,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些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凸显出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这种对比联系有助于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身边历史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历史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家乡事,体会更深的家乡情,努力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