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思想政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考制度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在《雍也》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指出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缺少了兴趣,学习必定会成为一个被动和乏味的过程。
一、新高考时代迎来新机遇
(一)学生自由选择科目打破文理界限新高考时代,学生将不再进行文理分科。众所周知,在此之前,理科生升入高二年级后,要开始分文理科,这些理科生由于高考不用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便不用再认真学习。这必然也将一部分喜欢思想政治的学生“拒之门外”。新高考时代的来临,将打破这一界限,考生不再文理分科,可以自己选择科目进行考试。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在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的对象上注入了一些生机。高一的学生是从注重育人、生动形象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直接过渡到注重知识积累、抽象难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这其中学生适应程度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副科,因此,他们自己并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高考制度改革后,若教师们从高一年级便开始注重思想政治课的教导,改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这将为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迎来新的机遇。
(二)学科压力消失,兴趣是天然动力家长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在今后的择校以及就业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我们以考试为本位的教育制度可以说是科举考试的“加强版”,它很少启发学生的知识审美之心,一切都围绕分数与考试转,它的最大祸害就是扼杀了对知识由衷的兴趣。来自家长的压力,学校的压力,把知识兴趣扼杀了。而德育的缺乏,形成了类似马铃薯退化的现象,便成为了老师口中的“一代不如一代”。认为“学习高中政治课没有用”的学生是越来越功利了,还是越来越理智了?社会在进步,学生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未必不利于我们开展教学。学科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而思想政治对学生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影响将持续很久。这就是思想政治的秘密武器,也将成为思想政治课俘获学生芳心的一大机遇。
(三)教师提升专业知识显魅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许多学校和教师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的掌握知识上去了,也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这几乎成为了老师们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当然,学校里完全不背诵也是不行的,但它不应该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有一部分老师的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参抄到教案上,应付了事,现在的教学设计往往变成了复制粘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们并不能为其解答,没有专业知识为依托的思想政治老师自然不能使学生信服。师生相处融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程度。因而,在非功利考试的大环境下,老师们应该主动迎接挑战,以学生为本,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让学生自己爱上这门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高考制度的改革,为思想政治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新高考时代带来新挑战
(一)考试科目变化为高考选科带来更多选择高考应该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因为它是当下最公平,也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考试,它的每次改革都与我们息息相关。2014年9月4日,国务院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考试,而是改成“3+X”模式,即由必须参加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分数再加上由考生自主选择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三科各科分数共同构成高考的总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参加高考只需考六门学科,即除了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学科,学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七门学科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三门学科参加高考。新高考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课这门课程而言,是一项挑战。高考文理不分家,选科完全消除了“捆绑”,于是到底有多少学生会选择思想政治这门课,就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必然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学科压力变化使学生学习兴趣成未知数1.伊宁市三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调查分析(1)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学情分析伊宁市三中是伊宁市最好的高中之一,在实习期间,本人分别从该校高一、高二年级选取六十名学生,即优、中、差学生分别二十名进行访谈调查。高一年级的学生从原来的初中升到高中,思想上还不成熟,对待事情上都有好奇心和新鲜感,但由于政治课程突然由初中浅显易懂的知识转变为抽象、枯燥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容易受挫,并产生厌烦心理;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后,思想行为上都较之高一年级学生要成熟一些,加之即将面临高三备考压力,学习上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但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足。(2)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访谈现状在访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必修一经济生活和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内容枯燥甚至离自己的生活较远而不感兴趣,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内容比较简单,上课气氛轻松活跃。其中,在高一年级的六十名学生访谈中,有五十二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还有三名学生特别讨厌思想政治课;高二年级的六十名学生访谈中,有五十一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两名学生特别讨厌思想政治课。由此可见,目前,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多是被动,而且思想政治课中抽象、枯燥的概念让学生难以理解,学生望而却步,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这都严重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率。2.高考制度改革学生的心理变化当这一百二十名学生被问及,若是高考改革后,学生还会选择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考考试课程之一时,90%的学生认为自己将不会选择思想政治课程,这其中很多人认为学习政治课需要背大量抽象难理解的知识,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没什么用。那么,通过这一访谈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高考制度改革后,思想政治不再成为必考科目,学生会因为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而选择这门课程的概率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将是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三)教师上课艺术成为学生选择的加减项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来讲,有些思想政治教师也认为思想政治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小,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应该浪费太多时间,主动为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所谓的“主科”让路,或上课缺乏激情,课堂气氛不浓;课下让学生大量背书,学生苦不堪言。有很多学生表示老师上课只关注前排学习好的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严厉对待,很少鼓励和表扬他们,老师课下与学生并无太多沟通交流,甚至有些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待优差生态度差异,这将严重打击差生的学习热情。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老师上课照本宣科,不能解答学生的疑问等等,这些都将成为学生在做选择时的减分项。相反,若是将思想政治课真正的上到学生心里去,让学生对其感兴趣并爱上它,那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去选择这门课程也是大有可能的,老师上课的艺术则成为学生选择的加分项。
三、创新思维引领新发展
新高考时代已经来临,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缺乏什么?学生又需要什么样的课堂?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这就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引领思想政治课的新发展。
(一)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课堂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机械的学习,往往出了考场便将知识还给老师,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学生如果不思考,便不能称之为学生,而应该称之为学习机器。当然,这也需要教师的启发。在上课时,老师可以渗透社会热点让学生思考。例如,在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市场配置资源》,其中“市场配置资源”这一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那么上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热点新闻某养鸡厂产品滞销,当地政府强制让当地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人员必须每月买20只鸡。利用现实的、更为贴近生活的材料,使学生更加感同身受,同时上升为学生自身的意识反映,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政府硬性要求职工人员每月买二十只鸡来解决企业危“鸡”的做法对吗?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如果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寻找另一种解决办法呢?你认为这种办法是什么?从一连串的设问探究来启发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相信课堂效果肯定与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好很多。
(二)把简单的内容教出厚度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看待问题方法。教师要熟悉课本每一个知识点,在上课讲解知识点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点本身,提醒学生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问题,在做题时用区别和联系分别阐述观点,教会学生自己研究课本,总结知识点。在新高考时代来临之际,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这对当下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柳汐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答[J].中小学管理,2014(10).
[2]王国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挑战[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
[3]肖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趣味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高中 思想政治 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76
一、农村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的原因
(一)农村的生活环境比较封闭,信息来源很少,大部分村民对政治生活几乎没有敏锐性。
(二)农村高中学校一般以应试教育为主,而思想政治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比例不大,学生对它的学习兴趣不大。
(三)政府对农村高中学校投入少,教学设备比较落后,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获得提高。
(四)高等教育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让家长和学生认为读书无用。
(五)一些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没有心思读书。
二、提高农村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途径
(一)从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入手
农村高中生容易受到任课教师的影响,特别是那些自身修养好、理论素质强、授课质量高的教师,更加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思想政治课比较特殊,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学习兴趣。
(二)备好课
1.备课程标准,备教材
备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2.备好时事政治
思想政治教材具有基础性、生活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贴近社会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并具有时代性,因此要求政治教师更加关注时事政治。
3.备学生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课堂上有表达见解的欲望,但逆反心理强,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
1.要重视课堂导入
(1)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提出适既符学生实际又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创设冲突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引起学生的兴趣。
(2)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根据教学内容,引用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而导入新课。高中学生虽然对枯燥的政治理论兴趣不大,但对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比较关心,教师如果能将这些重大事件与政治课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3)利用故事导入新课
利用故事导入新课,要注意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导入的故事,尽量做到融思想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于一体;另一方面,在运用故事导入时,要通俗、生动地创设故事悬念,设置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投入新课的学习。
(4)利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名言,寓理深刻,耐人寻味。如果能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人名言导入新课,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必修2前言时,笔者引用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说明为什么在高中阶段设有政治与生活这个课程以及学习这些内容对学生有什么意义。
2.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巧设问题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巧”,但要做到“巧”并不容易。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不宜直接将概念、原理设置为问题。教师要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达到对概念、原理的深刻认识,使学生觉得教师不是为了提问而设置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产生浓厚兴趣。
(四)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政治教师要做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生活上的朋友,多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思想上的困惑,建立起团结、互助、友爱、平等、互信的良好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五)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
[关键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实践;教育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86-02
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是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总的来看,我国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良好,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高中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高中生较之初中生来说,思想和心理都更成熟了,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结合多种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高中生的生活
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就必须结合新颖生动的内容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形式多样化,高中学生才不会觉得课堂死板或无聊。
(一)开展生活实践,内化高中生行为习惯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仅靠课堂教学这一组织形式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实践要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存在。生活实践是深化思政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形式。比如在学新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成立调查小组,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总结,并回归课本。
2.让高中生走进社会,尽其所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通过社会服务,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例如到社会有关单位、场所参加义务劳动,进行法律宣传,帮助有困难的人,做好事,等等。让社会服务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转换为行动。这样处理教材,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实体验。
3.高中生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不同层次高中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郊游、踏青、野营等户外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提供各种义务劳动,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合作的重要,增强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有了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感悟生活的机会和舞台,在实践中让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将优良的思想道德转化为自己的品质。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例如,在讲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发挥自己在决策中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一次听证会,让学生体会参与决策的感觉。首先确认听证会的主题,其次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扮演不同角色,各小组准备资料,再次模拟听证会的程序,由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最后听证会主持人作总结。这样一个过程,比教师站在讲台上枯燥地讲述知识来得生动,也让学生印象更深刻。巧用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设置人性化的教育氛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
(三)开展纪念活动,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利用纪念活动,在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思政教育。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可以开展参观烈士陵园,纪念烈士丰功伟绩的活动。可以用向革命烈士鞠躬献花、学生代表介绍烈士的生平及功绩、扫墓活动等来对学生进行全身心的思政教育。这种形式不仅能有效实现教育目的,更能增强教育效果。因为利用纪念活动开展思政教育,学生乐于接受。将重大纪念活动与日常思政工作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回顾历史中受到思想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要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高中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到加强政治学习的重要性。
2.利用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将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高中生的现实情况有效结合起来。
(四)学科讲座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科专题讲座来实施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选题要让学生感兴趣,其次要结合课本知识和国内外重大事件,通过讲座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五)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所关注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知识竞赛,如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组织“爱国知识竞赛”;为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可以组织“时事政治知识竞赛”等,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六)课外阅读
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思政教育理论读物的活动。课外阅读可以单独进行,也可成立有关阅读小组,这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W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指导,如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目,选择的书目不能超越他们可接受的范围,最好选择在故事中展现各种知识理论的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利用互联网,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高中生
当今社会遍布着互联网的身影,高中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当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风貌和三观。如何利用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高中生的生活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其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可利用网络、多媒体将教育思想融入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网络掌握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动态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都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和家长应该在网络中掌握高中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关注一些问题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通过经常关注其在网上发表内容的变化,掌握问题学生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对于其言论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引导,进行有效的网络干预。另外,对于高中生而言,网上的教师信箱和校长信箱等,使用的方便性比挂在墙上的传统信箱高得多,应充分利用。
(二)教师和家长可以与高中生在网上进行日常的思想沟通
网络对于高中生而言具有平等性,在网上他们可以完全敞开心扉。教师最好以很平常的聊天作为开始,这样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能把心里话以及烦恼告诉你并寻求你的帮助。作为教师要积极开展与学生的网络讨论,网上谈心,与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在看似聊家常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教导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可能在实际生活中不善于与人沟通,这时候要求他向教师敞开心扉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在网络上与其交谈,则很容易进入其内心,比较顺利地解决各种问题。
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堂,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
(一)作为学生,学校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里,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途径
其中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使政治课堂成为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政治课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用各种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高中政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引路人的工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显得枯燥无趣,而毫无兴趣的东西学生不爱听,容易走神,没有激情学习。所以利用政治课堂,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很关键。要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把生活融入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感受和体验。例如有一节高中的政治课,教材要求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这时候就需要政治教师改变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其打开思路。教师让学生由竹子想到什么来发言,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思维想象。由于学生熟悉竹子,所以很快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踊跃。
(二)切实把思想政治课重视起来,抓好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用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权威者自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客体和改造对象,教育内容缺乏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教育变成了强制灌输,这种以升学率为根本指标的功利性思维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为高中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提高高中德育实效,就应该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主张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相一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社会生活,在教学中确立高中生的主体地位、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引导高中生积极参与,关注高中学生个体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成为当前提高高中德育实效的必然选择,这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所散发的生活气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的表现
(一)教育目标理想化,忽视高中生的主体差异性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以高考为指挥棒,承担着为高等院校选拔学生的任务,因而高中教育变成了专才教育和精英教育,而非通才教育,由此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抽象的概念,目标过大、过高,偏于理想化和政治化,成人的标准、整齐划一的要求偏离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对高中生个体的现实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关注不够,忽视了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水平,没有尊重高中生在现实生活成长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忽视绝大多数学生,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大众基础,很难为学生所认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进而使学生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二)教育内容过于知识化,远离高中生复杂的社会生活
在旧课程标准中,高中思想政治遵循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双基”标准,强调常识和社会科学常识教育,使理论知识变成带有理想化色彩的规训和教条,导致教育内容过于贫乏和空洞,忽视了高中生学习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和社会实践,内容编排与高中生的生活进程没有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没有紧扣时展的脉搏和高中学生成长的实际,不能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不能充分发掘和利用现实生活的生动教育资源,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停留在理论和抽象的层面,与社会生活相分离,不容易被高中生所接受和理解,不利于提升高中生的生活品质。
(三)教育方法理论化,脱离高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受“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教师的说教为主,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高中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机械地执行,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这种静态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教育活动中所蕴涵的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相连的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因缺乏生活的气息,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从而造成高中生不能将已有经验和新学习材料联系起来,很难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关注高中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同时注重开发高中学生的禀赋和潜能。
(一)教育目标注重层次性,体现个体差异
1.确立由精英到大众为实践基点的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以广大的高中生为对象,从他们的现实需要出发,并为广大高中生服务的,即从广大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确立由精英到大众为实践基点的目标。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回归到广大高中学生,以广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从现实生活出发,制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
某一部分高中生群体,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2.构建由单一到多层的目标体系。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层次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根据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层次的思想意识和人格素质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梯进式特点,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这种层次性的目标是由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思想品德状况的层次性和它的梯进式发展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时,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由单一层面走向多层次,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区分不同的层次,构建由单一到多层的目标体系,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使不同思想层次的高中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不以服务高考为唯一定位,进一步体现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育内容要立足现实,联系生活
1.教育内容贴近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生活来决定的,它取材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更要立足于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确定教育内容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中生的实际,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尽可能多地研究生活、融入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取材,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思想的、社会的、价值的、道德的问题与困惑出发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只有从我们的实际生活出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活力,不至于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从现实生活出发有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教育内容应“知行”并重。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之间彼此交流,互相增长知识的过程。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充当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他们的生活中去深化、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不仅要知道和掌握知识,更要在现实的生活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去,把生活当成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真正做到“知”与“行”、“学”与“做”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生活体验所得到的结果。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误区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有类似的见解,他提出了教学走向生活,主张“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但是,在素质教育大范围推广的今天,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并不是很理想,还存在着很多不利于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因素。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首先,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仍旧没有脱离应试考试的目的,学习方式也没有脱离传统模式的窠臼。在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必修课,计入高考总成绩。在升学压力之下,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依旧以课本知识点为基础,围绕课本知识来展开课程的教授与讲解,课程缺乏新意,学生大多数时间靠死记硬背。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透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同现实生活中的联系,知识的现实应用少,学生对于社会常见问题理解不清,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其次,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内容很多都是关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更多培养的是学生对于整个社会运转方式和运转规律的看法。虽然规律性的东西很多都是一成不变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经济学上的观点都发生了变化。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并没有追赶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再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一致。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这种经济上的差异直接造成了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别。虽然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社会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但是仍旧不可否认东西部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教育目标的需要
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服务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行为,加深学生对生活概念的理解。只有坚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才能调动学生主动感知社会和探索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主观能动性的推动下,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面临选择时,可以做出更加符合社会思想道德目标要求的判断。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提升学科价值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因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而缺乏课堂的生动性,学生对教师固化的理论讲解兴趣程度极低,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可以改变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出新的兴趣点,让原本索然无味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n程的功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科在整个高中教学中的价值。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践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合理有机地融入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社会生活问题之中,借此来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既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又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和要求的。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育的最终目标,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在层层深入的生活化教学结构中确定生活主题,探究生活问题,解决生活疑惑,设计生活范式。
(一)用鲜活的生活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今的高中教学中,思想政治学科并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思想政治学科本身政策性、规律性和社会性的知识点比较多,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讲,理解这些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就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们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想引起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兴趣,首先必须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高中生对于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理解都不够透彻,在学习高深的规律性知识和社会性知识的时候,会觉得力不从心。如果教师能够切实联系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接受课程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动力。比如,在讲解“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结合银行手段,讲解了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市场上的走势,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知识点,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探究社会、政治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营造和谐的生活化教学氛围
很多教师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长大成人,已经有了成熟的思想和较强的自制力,再加上高考升学的压力,因而不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脉络的梳理和试题、真题的讲解分析上面。其实,高中生毕竟还是青少年,他们对于社会与世界的认知仍旧是懵懂的,由感性引导的。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的生活化教学氛围的营造同样重要。
首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姿态,切实倾听学生的需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课堂上讲解时要耐心和细心,绝对不能嘲笑讽刺学生,辩证地分析学生的答案与表现,更要有的放矢地对他们的学习问题对症下药。
其次,做好生活化教学的备案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组织一些联系实际的课堂活动。比如,在讲解法律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设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在情境模仿中掌握相关知识。
(三)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比较枯燥,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克服课程的枯燥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加强体验实践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很多生活化的知识,教师只要注重将这些知识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往往就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果。加强体验实践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时,将适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并且设计合适的形式,将知识点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在讲解“银行与储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设计一项合理的理财计划,然后让大家互相对理财计划进行对比分析,评判谁的方案比较好。学生将定期储蓄、活期储蓄、贷款基准率等等知识点综合运用到自己的方案中,加深了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四、谨防生活化教学的误区
(一)强化了生活化教学,却淡化了知识目标
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与原理,本质上仍然是教学。因此,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不可将知识目标淡化,一味地进行生活化教学,而是要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知识目标,以实践检验学生的掌握水平,更好地促进教学。
(二)忽略教材热萦肷活化的整合
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作为生活化的素材,整本或者整套教材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化教学体系。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课程设计,大部分都是单独的一个片段,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的结合程度仍然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材的研究以及课程的设计上下功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机整合。
(三)忽略学生实际水平,一味地生活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生活化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知识与能力水平。按照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对事物和知识的理解能力,采用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手段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做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需要。在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才能将生活化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田文山.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考试周刊,2014(45):124.
[2]王利民.构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活化”[J].科学导报,2013(0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