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化学导论

工程化学导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化学导论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开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困难问题。其中,除了存在有当前社会就业岗位总量不足的矛盾外,更多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与现有岗位技能结构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根据各地情况反映,目前的就业市场是求职者众多,合适者寥寥,大学毕业生难以与就业岗位匹配,使得许多企业无法招到满意合适的员工,这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尤甚。据笔者了解来自企业的声音归纳为:1)理论与实践有较大差距,大学毕业生的实践才干需要单位培养;2)毕业生缺乏自身明确定位,眼高手低;3)毕业生就业不稳定,容易跳槽;4)不易融入团队,协作能力差;5)责任心不强,害怕承担责任,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因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在对待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上,不能仅认为是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不足,将其归结为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更多地是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认为开展全程化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并把它列入教学计划,或以系列讲座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就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1.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分年级实施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兼顾学生个人特征与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从就业的角度看,大学阶段其实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前系统的准备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在于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能力,用职业理论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帮助学生做好从业前的准备,把价值观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并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将德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列入大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开设。

(1)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愿望,渴望通过四年的学习成长为有用之材。他们非常关心自己今后的就业问题,迫切希望了解所学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对学好专业,树立人生理想有着强烈的追求。因此,这个阶段是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最佳时期。大学一年级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有:介绍就业指导概论、介绍职业指导的主要理论、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等。大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应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

(2)大学二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二年级是转入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此时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定位十分重要,这时的就业指导应在大一就业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和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初步拟出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大二年级的就业指导在授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测试的具体操作,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定位个人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3)大学三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三年级已全面进入了专业学习阶段,也是最初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此时的就业指导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职业发展目标学习专业知识,增加和选修有关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开展创业教育,掌握如何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大三的就业指导主要是以咨询和分类指导的形式进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创业意愿选修课程,参加社会实践。

(4)大学四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此时的就业指导应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期望值,选择好第一份工作。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毕业生准备自荐材料,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大四的就业指导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当年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方法,以及求职应聘的方法技巧。并开展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

2.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材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都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而不是面对全部在校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全程化分年级进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目前还未开发出来,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编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应该是一本比较权威的教材,该教材主要包括:社会职业与职业理想、就业制度与就业环境、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设计、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与心理调试、求职择业的程序与方法、就业规则与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该教材内容全面丰富,但把整个内容都放在大学生的毕业阶段进行,显然是不够恰当的,应按年级分段教学。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应增加以下有关内容:如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指导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专业定向,介绍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测评系统的操作程序等等,并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和案例补充进教材,并根据分年级指导的要求,分册编写。

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除课堂讲授外,还可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企业家、有成就的校友等知名人士举办专题讲座,并充分利用网络,例如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卫星专网等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引入名校名师、名企名家为大学生剖析就业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并组织一些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多样化、多形式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指导教育,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从业能力。

3.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问题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教育兼属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范畴,软件工程的科学教育属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人类意识与智慧进行科学理解、增强运用软件本质特性(构造性与易演化性)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软件工程的工程教育属性主要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等科学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提炼和固化知识,通过创建软件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然而,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05年10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我国2005年毕业的60多万工程技术人才中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的不到10%,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系统偏于理论,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Project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这对我国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挑战,也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1900多所普通高校中虽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但与当前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差距较大。为了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应用技能的工程型实用软件人才,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对此,本文结合CC2005、SE2004、SWEBOK、国内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有的研究成果,探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1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计算学科本科教学常用的课程体系设计策略主要划分为:课程启动策略、课程组织策略、特色课程设置策略。课程启动策略主要包括:1)围绕算法设计展开的算法优先策略;2)自底向上展开的硬件优先策略;3)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4)强调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优先策略;5)强调系统使用命令优先策略;6)从面向对象展开的对象优先策略。

课程组织策略主要有:1)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它把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域组织成一门或几门课程;2)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它把每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置成一门或几门课程;3)混合模式,在课程设计时不考虑区分前两种方法,兼而有之。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主要依据本校办学特色和研究专长来确定。

由于软件工程教育兼属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范畴,其科学属性和工程属性决定了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规划,一方面要强调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另一方面要强化基础软硬件知识在解决复杂软件构造和应用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对于课程启动策略而言,传统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启动方式并不适合于本专业,但工程优先策略似乎也不适合于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本科生;同样,在课程组织策略上,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更多地具有科学研究属性,而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又不利于基础知识强化;此外,特色课程设置时,有时会缺乏全面综合考虑,因人设课会造成特色课程系统性差问题。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方面,应根据软件工程学科自身属性,综合考虑以上各种策略特点,全局思考,统一规划,避免课程系统性差、教学内容重复和遗漏并存等现象。

2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架构模型设计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其课程体系采用“夯实基础教育、提高系统认知、强化软件开发、推进工程实训”为主线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分层次、互动式、工程化”的课程体系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共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知识教育层、系统认知教育层、工程设计开发层和工程实践训练层。各层次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逐层递进的演进关系。该模型简化了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数量,突出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沿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路径,力图实现“基础与编程一体化、编程与系统一体化、系统与工程一体化、工程与职业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工程型实用软件人才教学目标。

2.1 基础知识教育层

基础知识教育的设计思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编程意识,实现“基础扎实和编程意识强”两个目标。基础知识教育层结构具体划分为:数学基础类课程模块、外语类课程模块、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其他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根据各模块自身特点,全面考虑各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做好彼此之间的衔接。在课程启动策略方面,主要采取基于基础的编程优先策略。在数学基础类课程模块中确定一门衔接较好的基础课作为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的启动,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率先启用软件设计基础课程,力图达到“基础与编程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组织策略方面,采取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2.2 系统认知教育层

系统认知教育的设计思路: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对软件系统的认识能力,实现“编程能力强和系统级认知”两个目标。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对硬件系统和系统软件的知识要求,系统认知教育层结构划分为:数据库系统类课程模块、网络系统类课程模块、操作系统类课程模块和编译系统类课程模块。在课程启动策略方面,主要采取基于编程的系统优先策略。通过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的数据结构等课程和系统认知类课程模块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并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的系统级认识能力,实现“编程与系统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组织策略方面,采取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简化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数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3 工程设计开发层

工程设计开发的设计思路:以工程化方法为手段,依托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锻炼学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系统级认识,实现“更完整的系统级认识和软件系统工程化设计开发技术”两个目标。根据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流程,工程设计开发层结构划分为:软件过程类课程模块、软件设计类课程模块、软件架构类课程模块、软件测试类课程模块、人机交互类课程模块、特色项目类课程模块、可扩充类课程模块。该层综合考虑核心专业课程和特色项目课程设置,基于专业方向设置若干动态可扩充课程,全面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强调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学生在这个层次必修一些工程设计开发系列课程,选修可扩充类课程,达到“系统与工程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程启动策略采取基于系统的工程优先策略。课程组织策略采取项目的组织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2.4 工程实践训练层

工程实践训练总体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训练、专业实习、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依托校内 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校外实习实训、自主实习实训、校内实习实训和外聘软件工程师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场素质,实现工程与职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工程实践训练层结构具体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验与实习类课程模块,另一类是工程实训与毕业论文类课程模块。其中,实验与实习类课程模块的具体设计思路,通过基础实验、系统体验、编程能力训练三个环节,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完善学生的系统级认识,强化学生的开发技能;而工程实训与毕业论文类课程模块的具体设计思路,通过“软件工程项目实训”这个载体,采取“企业+实训+论文+就业”捆绑的运作模式,与多家国内知名IT公司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综合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技巧与职业素质结合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上述四个教育层是彼此联系和互动发展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衔接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交流、沟通、讲演、写作的培养更多体现在第二课堂科技学术活动中。

3 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3.1 课程设置原则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即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和模块化。1)先进性: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需反映国际上先进的软件技术发展成果和软件企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2)灵活性:课程设置需具有灵活性,应根据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3)复合性:课程设置需包括技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综合技能和基本素质。4)工程性:课程设置面向软件工程实践,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从事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5)创新性:课程设置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能力。6)模块化:课程应按照模块化准则设计,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交叉。根据软件技术最新发展、当前市场需求及专业培养方向、学生目前具备的领域知识等,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3.2 核心课程模块设置

1)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设有:计算机硬件基础、软件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2)操作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操作系统原理、LINUX系统基础、嵌入式系统基础等课程。3)网络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集成、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网络协议与网络软件等课程。4)数据库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ORACLE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等课程。5)编译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编译系统原理、编译技术等课程。6)软件过程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工程、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模技术UML等课程。7)软件设计类课程模块设有:C++高级程序设计、J2EE与中间件、.NET架构技术、设计模式等课程。8)软件架构类课程模块设有:大型软件系统构造、软件体系结构等课程。9)软件测试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与评估等课程。10)人机交互类课程模块设有: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11)特色项目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工程项目案例解析、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实训等课程。12)可扩充类课程模块设有:手机游戏开发、网络游戏开发、计算机图形学、嵌入式Linux网络及GUI应用开发、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手持设备软件开发等课程。

4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是基于软件与工程的复合,将软件工程与领域应用相结合,强调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的同时,将专业课程重点放在软件新技术和软件工程新技术方面,通过对实践类课程工程化改造,增设软件工程项目实训环节,开设部分技能课程,试图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4.1 建立英语为主日语为辅的外语教学体系

根据IT市场的实际需求,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除正常开设四个学期大学英语外,增开两个学期标准目语和一个学期专业英语,坚持外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旨在为学生选择日企或对日外包企业就业提供方便。

4.2 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四年不断线、三个层次相呼应、两大措施为保障”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四年不断线”是指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每个学期至少有一个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全过程”实践;“三个层次相呼应”主要是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考虑的,包括第一层次教学实验,第二层次课程设计及专业实习,第三层次工程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两大措施为保障”主要指教学计划保障和考核制度保障。

4.3 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程

针对工程化软件人才应具备的个人开发能力、团队开发能力、系统研发能力和设备应用能力,以必修课和选修课形式,开设四类特色化、阶梯状工程实践学分课程,即程序设计类实践课程、软件工程类实践课程、项目管理类实践课程和网络平台类实践课程,构成了系统全面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4.4 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验课时量

除个别侧重理论教学的专业课程外,80%以上的专业课程包含实验或实习环节,实验或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以上,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以上机考试和答辩作为最终考试方式。

4.5 开设部分技能课程

在技能课程中,与该领域内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在课件共享、教师培训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设计、讲授和评估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提供的专业认证考试,或参加国家相应的专业资格考试,对此,学院将计算机网络、Oracle数据库、J2EE与中间件等认证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中,全面体现学生的“多证多能”。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工程实践;成熟度模型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建院以来,学院建立以软件工程本科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等多层次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数学、工程和职业基础知识为基础,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核心,以软件应用、软件工具和领域知识为扩展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强化学科专业基础、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产业人才需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及实验、实训、工程实践一体化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1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是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是软件学院遵循的人才培养规范。在人才培养链的探索过程中,软件学院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软件人才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形成了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60%以上的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训课、工程实践、论文及答辩构成了软件人才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链条。基础语言课、听说语言课、人文课和讲座、创业课和讲座等构成了软件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链条。英语和日语成为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

图1和图2分别是软件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链示意图,图中圆括号数字意义如下:

①在编教师;②IT公司教师;③境外教师;④公司团队教师(多位教师按角色上同一门课):⑤工程实践基地导师。

2 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型

2.1 模型框架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型,又称为软件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Soff-ware Talent Practice Capability Maturity

CSDA涉及的15个知识领域Model,STP-CMM)。STP-CMM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面向认知的实践级别(认知级)、面向课程群的实践级别(课程级)、面向项目案例的实践级别(项目级)和面向软件工程的实践级别(企业级)。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型是软件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3所示。

2.2 模型等级

2.2.1 等级1――认知级

在认知级时,学生刚刚入学,一般不具备软件项目实践的基本知识,对于软件行业也没有清楚、系统的认识。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和软件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导论等,还要掌握一门基础性编程语言,如c语言等。

等级1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基本为零,因为他们的行业背景比较弱。所以该阶段的实践内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和编程领域的起步。

等级1的关键过程域如下:

(1)掌握高级编程语言。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一门高级编程语言,能够独立自主完成一些初步的编程问题,开始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的一些基本知识。

(2)行业接触。本阶段学生的行业背景相关性弱,所以在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了解一些行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增进对软件行业的认识。

2.2.2 等级2――课程级

在课程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本科一年级的课程,对软件工程领域有了基本认识。这一年,学生将接触软件工程基础核心课程群,如软件工程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原理等,专业知识和编程能力比等级1都有阶段性提高。

等级2时,学生的实践能力比等级1有了质的提高,能够高效完成核心课程涉及的项目实践,还能够实现一些行业内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工程管理细节。

等级2的关键过程域如下:

(1)核心课程实践。学生要能够灵活运用课上学到的核心课程的知识,编程实现其中的实践内容。

(2)实现问题解决方案。本阶段的学生需要灵活运用学到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和编程技巧,实现行业内一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现过程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2.3 等级3――项目级

项目级时,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实践,已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并且具备了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这一学年,学生上课学习的是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内容,例如需求工程、数据库开发、软件构架实践等。

等级3时,学生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实践课程内容上了,要慢慢开始接触各类中小型项目级别的实践活动,开始体会项目团队开发的流程,包括角色扮演、团队协作等。

等级3的关键过程域如下:

(1)提出并实现问题解决方案。学生对软件行业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编程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这时他们需要分析一些行业内的特定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编程能力实现提出的解决方案。

(2)开发角色模拟。本阶段的学生要开始组成团队,完成软件项目,学生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担任团队中的具体角色,与其他团员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及沟通能力。

2.2.4 等级4――企业级

在企业级时,学生已经到了毕业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已经得到良好锻炼,职业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在这一学年,学生主要接触一些专业方向课程,如前沿技术和领域动态讲座。

等级4时,学生最重要的目标是提升职业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体验业界真实开发环境,扮演企业级项目开发团队中的角色。同时,学生还要具备提出并实践行业深度解决方案的能力。

等级4的关键过程域如下:

(1)领域问题接触。本阶段的学生除了要提出并实现行业内某些单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要对领域问题作深入调查研究,以锻炼学生提出和实现行业深度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2)企业级开发管理。学生已经在等级3体验过中小型项目管理流程,本阶段将更进一步体验企业真实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管理流程,具备更良好的职业素质,毕业后更快更好地实现与企业的对接。

(3)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学生即将踏入社会,这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工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模型内涵分析

在介绍了STP-CMM的四个成熟度等级后,我们对STP-CMM模型进行一定的分析说明,其特征和目标总结如图4所示。

图4中的“表现方式”一栏清晰地说明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成长过程。在认知级,学生初步接触软件工程领域知识,对学到的基础课程知识不能进行系统级别的认识,所以各科知识呈分散状态。到了课程级,接触了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群后,学生已经能够将各种知识组织成一个聚合的系统,但对于学科间内容的交互还没有明确认识。然后是项目级,通过中小型项目的锻炼,学生已经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科知识交互 解决问题,也开始接触项目团队开发流程。最后是企业级,学生已经能够在企业化开发管理的框架内,通过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编程能力,遵循特定的企业文化,合作完成企业级项目开发的目标。

3 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践与特色

2001年12月,原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华中科技大学首批设立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2002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同年开始招收全日制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学历研究生。2002年9月,软件学院同时招收四年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两年段软件工程专业2+2本科生;2003年起停止招收两年段软件工程专业2+2本科生,开始招收在职申请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

2006年底,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训实践环节得到了好评。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均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分别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湖北省教学成果奖。我院的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着力构建产学合作的教学框架体系。软件学院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努力争取行业、产业等各方资源,以创新的思路构筑校企合作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平台与环境。学院建立了以系为核心的教学组织架构,每一个系都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和组织机构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院所合作的办学模式,建立学校教学与产业实践互动,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成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工程型软件精英人才基地。

二是优化配置三三制师资队伍结构。由于软件产业发展快、升级迅速,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软件学院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应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并及时跟进。为此,我们提出构建面向软件产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的三三制结构的师资队伍,即教师队伍由学院专职教师、IT公司兼职教师和境外外聘教师组成,实行动态管理、结构优化。

三是精心设计工程化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链)。为加强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学院构建了理论教学、课程实践、项目实训、工程实践一体化的软件人才培养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行业需求和教学计划,与企业联合制定分层次、阶梯式的综合实训实践方案,丰富理论教学内涵,弥补实践教学不足,做到软件工程能力综合实训、实践不断线,循序渐进,校企合作,共同实施。我们强调实践能力层次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定阶段能力目标分步实施实训实践教学计划,并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最终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目标,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训网络

作者简介:许强(1976-),男,湖南湘阴人,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重庆 400067)杨佳(1973-),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重庆 40005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32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11-02

教育部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这一数据充分显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大众教育的形成促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尽快由知识型、技术型向学习型和能力型转化。

目前我国工科专业学生的比例约占1/3,虽然工程技术人员已达到一千万人,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产值,我国仅为美国的1/16,德国的1/13,说明我国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我国的高校工程教育在人才结构和人才类型方面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在工程知识、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等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这表明我国的人才市场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一方面大量没有工程培训经历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很难找到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需要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践培训几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和工业化需求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本质是应用与服务两者的协调统一。通过调查研究,一方面发现我国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没有将实际应用与为企业服务作为办学目标,导致大量用人单位招不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另一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全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人才培养出现过剩。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传统的“专业对口”人才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毕业后能立即成为某一专门技术岗位的专业人员,使得在教学计划上,形成了以某一狭窄专业的专业课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窄,综合能力差,就业和工作范围比较局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更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

第二,缺乏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表现在教学内容更新慢,没有反映最新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成果等方面,导致学生专业面不够广,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另外,缺乏结合工程运用的多学科知识的教育,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第三,没有建立一个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就“工程化”教育而言,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高教界和产业界之间互相依存、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的有效机制。这与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传统优势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二、建立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要素,其特点是更加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服务性,是以培养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服务一线生产的专门人才为目标。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分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探讨在实训、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如何与企业合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与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企业需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践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建立了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把本科的四年教育分成了3个阶段(2+1+1模式)。

第1阶段,用2年的时间完成文化和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学习,为工程认知能力和工程实验能力培养阶段。

第2阶段,用1年的时间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为工程设计能力培养阶段,包括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等。

第3阶段,用1年的时间完成工程认证企业培训,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阶段。根据企业需求,其中一部分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参加实际项目培训,由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实训内容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在这一年的第一学期完成开题和设计规划,第二学期完成整个设计内容。根据实训设计成果及技术人员的考核成绩,企业人事部门对学生推荐工作。另外一部分学生进入校内的实训基地,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出题目,进行工程实践培训。

在第一阶段确保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第三阶段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际项目的训练,通过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着“需求牵引、工学交替、创新实践、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1+1”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使该培养体系既能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又能使学生在某一技术领域形成特长,体现个性需求,同时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培养方案中将课程体系分为:基本数理方法培养模块、人文教育及工程设计模块、计算机能力培养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高级课程模块。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大平台+多模块”的高度综合化的课程体系。

“通才教育平台”以公共和学科基础课程为主,注重精选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技能,增强学生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才教育平台”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以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工程电磁场与波、控制理论、CMOS集成电路设计、电力电子技术为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两大模块:一是集成电路模块,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面向IC CAD的软件技术等;二是电力电子模块,包括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系统计算机仿真等。

四、实践教学改革

该体系从第一学年“基础层”、第二学年“专业基础层”、第三学年“应用设计层”到第四学年“综合实践层”,构建了由基础到应用、由理论到实践(“正三角形”)的一整套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开设渐进式工程系列的实训课程,每个阶段完成一种能力的训练,逐渐提升学生对工程的认知、实验、设计能力。方案从时间的安排上充分体现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不间断性,学生在校的四年间,每一个学期都有工程应用能力课程安排。特别是在第四年的综合实践层,根据企业的需求,从三个方面联合企业实施人才培养:第一,用人企业直接反馈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企业实际要求来开设相应课程;第二,兼职的企业技术人员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第三,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应发挥企业在应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

五、校内外实训网络建设

研究校企合作的不同层面、不同形式和不同特色,进行多方面校企合作。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以实践基地为平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校企合作模式。

1.模式一

学校根据行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并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学生在企业完成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毕业设计。

2.模式二

学校与企业相互协作,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进行定单式培养,实现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的有机统一。

3.模式三

由企业提供设备,对学院原有的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进行改造与整合,校企协商,建成多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校企双方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度融合。

几年来,重庆工商大学与达内公司、普天通信公司、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并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硬件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春游,王国权,侯久阳,等.论教学服务型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12):35-37.

[2]李山,贺晓蓉,郭燕.以“大基础、大工程”创新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11,(7):12-14.

[3]李山,贺晓蓉,郭燕,等.以新理念完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22-25.

[4]王晓煜,吴迪,宋萍,等.“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4):15-19.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CDIO;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群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为“信管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下属二级学科,其核心课程体系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带有非常明显的工程性特点,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能动性不足、教学水平不尽如人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等4所国际一流工科大学发起并创立的、我国教育部大力倡导的先进工程教育模式。目前,汕头大学走在工程教育改革的最前沿,提出了EIP-CDIO工程教育理念。文献[4]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兴趣和自主的CDIO教学模型IACDIO。文献[5]把CDIO人才培养理念引入到课程建设中,提出了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课程建设方案。

CDIO代表构思(cone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CDIO工程教育模式倡导工程教育应该以项目的CDIO全过程为载体,将实践与课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项目的研发过程,使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提高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的适应与调控能力。在“如何培养人”方面,CDIO采用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并通过CDIO的12条标准指引工程教育的实施方法,这12条标准从基本理念(标准1:背景环境)、培养目标(标准2:学习效果)、课程体系(标准3:一体化课程体系;标准4:工程导论;标准5:设计实现经验;标准7:一体化学习经验)、自主学习模式构建(标准8:主动学习)、师资与环境保障(标准9:教师工程能力;标准10:教师教学能力;标准6:工程实践场所)和考核与评估(标准11:学生考核;标准12:专业评估)等各个方面指导工程教育的实践,围绕培养目标一体化而实现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

针对信管专业工程类课程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分析了信管专业的工程性特点,并基于CDIO的12条标准,从培养目标、课程群组织架构、自主学习培养模式和学习考核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信管专业工程类课程群建设方案。

1.信管专业的工程性特点

信息系统是实施信息管理的基石,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是信管专业知识架构的核心,而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学和过程都借鉴了工程化思想,即要以工程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来指导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因而使得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带有一定的工程性特点。

在培养目标上,信管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工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也多是信息管理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实施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工程类职业。

在教学内容上,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信管专业知识架构的核心,其相关课程与实验、相关课程设计构成了信管专业工程类课程群。如表1所示是信管专业工程类课程群主干课程,显示了各课程及其在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定位。其中,“软件工程”是整个课程群的核心,它提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论,也就是说要以工程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来指导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

2.工程类课程群培养目标

不同的地区性产业,不同的学生生源,决定着教学手段的差异性。经统计,我们发现中南民族大学有三成左右的生源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基础相对薄弱,导致学生在文化背景、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各种能力素养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中南民族大学信管专业的定位应当与生源状况相适应,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增加更多的基础训练环节。

根据CDIO大纲以及CDIO标准2,同时考虑工程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职业素养,信管专业工程类课程群的培养目标是讲授信管专业工程类课程群的相关知识,以工程实践为教育的内容和背景环境,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价值观,使其具备工程技术能力、基本的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师职业道德、团队工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达到CDIO大纲要求,能够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人才。

3.工程类课程群组织架构

依据CDIO标准3、4、5和7,以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的内容和背景环境,增加实践、实习和操作训练,以指定项目或自选项目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将信管专业工程类课程群构建成一个图1所示的鱼骨型的阶梯递进式组织架构。

阶梯递进式组织架构分为结构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毕业设计3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把算法(“C语言”与“数据结构”)和数据(“软件工程”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组织起来,进行课程传授和实训;第二阶段,按照面向对象方法,使用JAVA、JSP语言和UML,传授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并进行相关实训;第三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引入“IT项目管理”知识,提供实训平台,让学生自主创新完成毕业设计。

在实验、实习与操作训练的组织形式上,按照“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设计”的阶梯递进方式,从左至右按时间顺序组织相关教学内容(标准3),使学生通过图1的阶梯递进式组织架构中的3个递进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3个级别的设计实现训练(标准5),使其获得一体化学习经验(标准7)。其中,“课程内实验”提供基础级实现验证训练;其后进阶为“课程设计”,综合基本方法和工具,提供进阶级课程设计训练;最后,进一步上升为“综合设计”,分阶段递进式提供3个阶梯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训练。另外,“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为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训练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支撑,但不提供设计实现训练,在图1中用虚线框标注。

3.1基础级实现验证训练

3.1.1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形式展开。课内实验以指定的典型案例为依托,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指定技术手段,完成指定内容的验证与实现。实现验证训练成绩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审定,并计人课程最终考核成绩,一般所占比例为20%-30%。

3.1.2内容组织

为进一步夯实基础,在表1中除专业基础类课程外,其他课程均需组织课内实验,以保障充分的实现验证训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按照CDIO标准4,特别引入了“工程概论”的知识内容。

3.2进阶级课程设计训练

3.2.1教学方法

1)教学组织。

以二级团队为单位,2-3人一组,按照二级团队自主学习培养模式(见4.1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2-3周左右的集中时间,完成课程设计。

2)指导团队。

由一名指导老师和2-3名助教构成指导团队,指导所有的二级团队。

3)设计选题。

课程设计选题应该是操作性很强、复杂程度不高的设计类题目,大多数是由指导老师指定,亦可由学生团队自选,但自选题的可操作性和复杂程度需由指导老师论证。

4)所用技术。

课程设计的技术手段由指导老师根据课程指定。

5)成绩评定。

按照二级团队成绩评定方法(见4.1节),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评定成绩。

3.2.2内容组织

进阶级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和“JSP课程设计”,即图1中的中心水平线上方的课程设计。其中,“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要求使用“c语言”组织相关的数据结构,进行诸如DES加密算法、大数四则运算等中等难度算法的实现训练,以帮助学生熟悉C语言,完成算法的实现与优化。“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按照软件生命周期的流程,完成指定的诸如校园图书馆、超市等环境相对熟悉的案例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SP课程设计”则要求使用JAVA和JSP语言,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学,完成与“数据库课程设计”相同案例的设计与实现工作,以帮助学生熟悉JAVA和JSP语言,掌握面向对象方法学。通常,同一个二级团队的“数据库课程设计”的选题要与“JSP课程设计”的选题相同,这样,两个课程设计完成之后,所得的数据库和JSP程序就可以集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

3.3综合级系统分析与设计训练

3.3.1教学方法

1)教学组织。

以一级团队为单位,4~6人一组,按照一级团队自主学习培养模式(见4.2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开发任务。

2)指导团队。

1-2个一级团队配备一位指导老师。

3)设计选题。

课程设计选题应该是操作性较强、中等复杂程度的分析与设计类题目,大多由学生团队自选,但自选题的可操作性和复杂程度需由指导老师论证。

4)所用技术。

课程设计所用的技术由指导老师根据课程指定,或由学生自选。

5)成绩评定。

成绩按照一级团队成绩评定方法(见4.2节)由指导老师组共同评定。

3.3.2内容组织

综合级系统分析与设计训练主要包括“结构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和“毕业设计”3个阶段,均串联在图1的中心水平线中。其中,“结构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要求学生自选题目,按照结构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流程,让学生在6-10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中等复杂度的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如果条件允许,学生(优秀学生)可自选语言实现该系统。“面向对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要求学生自选题目(自选题可与“结构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选题相同),依托面向对象方法,按照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流程,使用JSP语言,或自选语言形式,让学生在6-10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中等复杂度的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任务。而“毕业设计”则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题(需经过老师论证,也可由老师指定选题),自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在15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复杂度较高的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任务。通常,在“毕业设计”环节,每一个选题可考虑组内配备1-2名学生负责完成所选题的项目管理工作。

4.自主学习培养与考核

针对图l所示的课程群组织架构,我们按照CDIO教学大纲和CDIO标准8与标准11,构建阶梯式自主学习培养与考核模式。考核小组由指导教师团队与学生评审团组成。该培养与考核模式也相应分为3个级别:基础级、二级团队级、一级团队级培养与考核模式。其中,基础级培养与考核模式依托课程群,主要在课程讲授和基础级实现验证训练中体现。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接受老师的课堂传授,配以课堂作业、实现验证训练以及学生课堂汇报环节,辅以多种形式的答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级培养与考核模式基本基于日常教学,操作形式相对简单,在此不予赘述。

4.1二级团队级培养与考核模式

4.1.1自主学习培养模式

二级团队面对的是操作性强且复杂程度不高的训练任务,因此在进阶级课程设计训练的实际流程中,引入敏捷开发、极限编程以及测试驱动开发等概念,相对精简地组织二级团队的自主学习培养模式。

二级团队的任务不进行分工,所有工作任务均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团队成员在任务期内共同作息、共同讨论、共同接受老师的指导、共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协作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为帮助二级团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指导老师在任务期内,每天均需与所指导的团队碰面,以帮助成员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答疑过程中,指导教师不要求直接回答二级团队的疑问,但要求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自己掌握“渔”的方法。针对典型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我们组织相关二级团队进行现场展示,并由他们回答其他二级团队的问题。通常,二级团队的现场展示每两天进行一次。

4.1.2学习考核模式

由学生自行推选优秀学生组成学生评审团,学生评审团人数通常占学生总人数的10%。二级团队完成工作任务后,组织答辩会,由团队成员介绍项目完成情况,由指导老师和学生评审团共同进行评审。最终评审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定成绩(60%)和学生评审团的平均成绩(40%)加权平均获得。

二级团队的考核主要从知识掌握程度(涵盖原理与方法掌握程度、语言熟悉程度和工具熟悉程度等)、课程设计成果(包括实现的程序以及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文档)、个人贡献与能力(涵盖工程技术能力、工程师职业道德团队、团队工作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个方位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4.2一级团队级自主学习培养与学习考核

4.2.1自主学习培养模式

一级团队面对复杂程度较高的实际项目任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用整合与划分,即“分为治之,合而击之”的团队协作思想,由学生在团队内分化项目任务,由学生自主控制项目过程,完成团队任务及答辩。

一级团队项目开发与过程控制的主体均是学生团队,教师只负责监督、指导与答疑。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主要由学生团队自行分解项目任务、组织项目开发过程、进行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完成项目任务。

为了保证项目任务的有效完成,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借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思想,以周为时间管理的基本单元,要求一级团队每一位成员每周周末向指导老师提交周报和下周计划,并在本周周末或下周周一由指导老师主持召开周例会,实时监督项目的完成情况。其中,周报是项目成员完成本周工作任务后的总结性文档,要求与上周计划对应,主要包括每个工作日的工作进展、学习情况以及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周计划是项目成员展开下周工作的纲领性文档,周计划的制订要兼顾本周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和项目的总体计划,以便于解决本周存在的问题,推进项目进度。周例会是每周指导老师与学生的碰头讨论会。在会上,项目组成员介绍本周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下周计划,并在指导老师的主持下,针对项目成员所遇到的问题及下周计划展开讨论,以给出解决方案或合理化建议。

此外,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及时完成项目任务,指导团队建立“一周一讲”机制,通常在周中进行。在项目初期,“一周一讲”主要由指导老师主讲,介绍项目开发的相关方法、语言、工具以及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项目中后期,则主要由一级团队的项目成员主讲,介绍其近期所学到的新知识、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样,既可以帮助项目组成员互通有无,拓展知识面,使其学得更多,学得更快,也可以提高项目组成员的团队工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4.2.2学习考核模式

由全体指导老师一起组成评审团。一级团队完成工作任务后,组织个人答辩会,每个成员在会上独自介绍项目完成情况,由指导教师评审团进行评审。最终评审成绩由该一级团队指导老师和其他指导老师的成绩加权平均获得,其权重分别为70%和30%。

在二级团队考核的基础上,一级团队的学习考核添加了过程考核和创新考核两个环节。其中,过程考核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工作情况,依据周报、周计划、周例会以及“一周一讲”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过程考核。而创新考核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新方法的原发性创新能力和相关技术手段的模仿性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