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企业中的产品随之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不同系统软件产生的某些信息的互通性相对较差,因此查找其正确的数据则变得越来越难。所以,产品信息的管理已经成为其提高生产效率的最为关键性问题。而进一步寻找到企业的合理发展途径也是其企业发展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的特点

(一)企业的管理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人才与不同的技术随之而来。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会将创新列为其重要的显现结果。对于管理来说,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管理方法与经验,但是其管理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的。

(二)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实施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组织与管理变革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员工参与才能使员工进一步了解并且明白企业的改革,进而鼓励员工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想法来促进其变革的进程。若想使得员工全部都参加变革,管理员则需积极调动并且尽快深入到信息管理中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

(三)全球化的企业战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信息技术也发展迅猛。随着其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传统的时空观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对来说,企业的竞争已经不会再是单一的某个区域内部而是已然扩展并进入到全球化的舞台当中。企业战略目标的全球化与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是建立在全球范围之内的资源配置以及寻找市场与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发展过快导致信息化变动频繁

在企业发展中,某企业发展过快将导致其信息化的需求量变动过于频繁。然而,对于业务发展过快的中小企业来说,整个业务发展情况会倾向于“朝令夕改”方向。而其信息化的需求刚刚出现不久,甚至还未得到任何的推广便会原来的需求而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

对于各中小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力,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因为在某些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内部,其对于吸纳人才并没有准确的方法。因此无法更好的且过多的吸引信息化专业的人才。

(三)企业不规范的业务

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的中小企业,由于其业务没有较严肃的规定。因此其内部的分工便较为松散毫无规矩可言。对于企业内部业务的不规范性则导致了其信息化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相对于其模式而言,一些信息化基础并不是很好的企业,则相对于其他的企业来说更具有挑战性。

(四)在信息化方面企业的投入资金压力过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小企业的关键则在于发展。由于各大企业中的竞争压力过大,则导致企业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在市场研发方面。为此,信息化则常常处于一种“零投入”初始状态。

三、解决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途径

(一)规划信息化建设

无论在何种简单与复杂的系统下,每个系统中都会存在着“快波”和“慢波”两个影响因子。在这其中,“快波”的作用时间短但是其效果大;相反的,“慢波”则是作用的时间长却作用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然而,在这复杂的系统过程中,这两种因子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过程中,还应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做一次完整的规划。如此一来,便可以使得企业在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当中去实现信息的快速有效收集。以此来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更加有利的信息。

(二)应加大力度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企业的内部员工应该加大力度挖掘并进行培养。应该使得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熟悉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模式,可以使其尽快的加入到信息化管理中来。而且,应该在不同时期对一些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同时应该强调培养员工的创新思想,使员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并完成其创新生产。然后便要加强对企业外部的人才的吸入。因为随着企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其需求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不断提高。如此一来,企业如果在再内部人员还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便要将企业外部的人员吸纳进来,以此借助外来人才的才能来提升企业内部人才的自身工作能力。最后便应该加强合理的企业考核制,以便更好的留住人才而帮助公司服务,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利益。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对于各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工具和手段。而中小企业的首选则是财务管理,没有财务管理就无法推进其企业的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而现代企业中,首先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进行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其次会建立起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并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最后则是积极地向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当中,应自觉处理好引进以及自主开发之间的关系才是整个企业的关键所在。

(四)在信息化方面进行其扩展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属于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也可以是经过不断优化以及改进并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尽量考虑到扩展性的问题。其中,在硬件、软件等各种系统的建设中都应该更加注意到企业今后的发展需求,进而才能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加有序的进行。

结束语: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很多活动都不会脱离信息的支持而独立存在。因为在各个企业中,信息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了其企业管理的重要辅助。而这种辅助工具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信息管理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增加社会的市场竞争力。如此一来,便可以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并赢得一份光明。

参考文献:

[1]赵宇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范文第2篇

在信息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都有赖于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企业内部的人员、工作等整合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战略作用,提高自身生产率,加强与外界的协同和合作,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现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问题,这包含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性问题,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研究的就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战略性问题,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研究的则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最大竞争优势的问题,二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1 企业信息化管理概述

1)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研究意义。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内外部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决策水平以及经营效益。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对象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管理模式却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企业的组织框架、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信息化的实现目标实际上与美国著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家、IRM理论奠基人霍顿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的“3E”目标――高效、实效和经济,是一致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信息技术,但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企业经营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问题,它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2)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框架、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改变,这实际上是企业内部组织与管理的变革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要有正确的变革导向,即为整个变革过程制定计划,通过变革导向和领导方式、全员参与等变革管理,实现员工工作绩效和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通过不同的管理视角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企业相关业务的高效运作,这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研发、生产、销售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决策、制度、技能、绩效等企业目标与组织的管理,企业入口、电子商务、Web服务等企业间协作。企业信息化管理在具体实施中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运作过程管理三方面内容,其中,信息化实施运作过程管理又包括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五方面内容,以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1]。

2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内容框架

1)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

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能够对企业信息化工作涉及到问题给出参考框架,为信息化工作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主要包括战略性管理、需求管理、规划过程管理、实施过程管理、运行维护过程管理、业务运作管理和支持性管理等内容。其中,战略性管理是从战略一致性和信息化变革的高度来指导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视图;需求管理是从业务运作的需求出发,采用相应的管理机制获取和规范业务需求,对企业信息化业务需求进行总结和整理,从而对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制约业务效能提高的瓶颈环节进行分析;规划过程管理要完成对业务的战略规划,实施过程管理则要使信息技术能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信息维护过程管理则是要保持信息技术的优势,确保信息系统可靠运行;业务运作管理涉及到的主要是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支持性管理则是为企业信息化工作提供相应的标准。

2)基础部分与战略规划。

基础部分指的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对信息化进行明确定位,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工作,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战略规划主要涉及到企业业务战略规划、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资源战略规划以及战略一致性模型与战略一致性匹配方法等内容,通过有计划性地开展信息化工作,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蓝图,为后续信息化管理工作确立指导原则和控制框架。

3)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

管理控制部分涉及到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信息化成果评价等内容,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主要包括信息项目选择、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和风险管理方法、信息系统实施、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增值,以及IT服务管理等内容;信息化成果评价主要包括信息主管设置、信息化项目岗位设置、信息化考核和评价办法,以及信息化工作进展评价体系等内容。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使能技术,这是为信息系统构建、运行、管理提供的支持性技术,主要包括集成平台技术、建模技术等,此外还涉及到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技术等基础技术[2]。

3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

根据美国管理系统协会设计的企业集成成熟度模型,可以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设置为五个级别,即无管理、单机级管理、技术系统级管理、IT服务级管理和战略一致性管理。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战略一致性管理,该级别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最高级别,在此阶段,企业成功的建立了支持企业战略业务目标的企业级以及跨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使信息化战略规划与业务战略规划保持一致,业务与IT技术全面融合,借助有效的IT服务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和信息系统的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能够为企业提升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方向上的指导[3]。

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

1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需求分析

1.1 计算机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⑴对企业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大型国企、民营企业、流程企业和离散型企业都要首先对自己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⑵信息化目标模糊:不管企业对信息化管理持什么样的态度,都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⑶对企业信息化的理解存在偏差:这一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比较普遍。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往往会曲解企业信息化概念。再加之资金和技术实力有限,他们在信息化转变中更是步步小心。不少中小企业在投入后抱有很大希望反而忽视了如何将自身管理特质与企业信息化相匹配。

⑷资金短板: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道路往往会因为资金问题陷入两难境地,其实在任何企业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短板。在信息化起步初期,资金链断裂会大大影响信息化进展,并未后续的技术提升埋下隐患。

1.2 正确认识当前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

成本核算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是首当其冲的。传统企业管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主要依靠人力,面对海量数据运算,人工处理显得力不从心,效率低下,很可能造成信息延迟,影响管理层决策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再者,成本核算管理需要可靠的计算机平台。要想掌握市场动态商业数据,就必须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企业基础管理和规章制度落实与计算机系统休戚相关,包括生产资料分配、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进度安排和精细化施工等。尤其在财务信息管理领域,传统方法存在很大弊端,财务信息延迟和市场动态性过高都是造成这一劣势的原因。

2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 缩短企业空间距离,实现各部门近距离关联

腾讯通和OA系统等技术大大拉近了企业领导层和员工的距离。这种管理令公司氛围更加和谐,也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快了公司管理结构优化,另外也促成管理层次升级,实现企业扁平化管理。举例说明,网络会议和视屏会议的出现,节约了参与者时间,大大加快了企业运行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通讯软件更新换代很快,这些软件使得企业各部门的沟通更加顺畅。

2.2 计算机技术帮助管理者准确高效的分析企业信息

准确把握和分析市场信息是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的可靠依据。企业内部信息量正比于企业规模,大量的信息处理依赖于专门人员的分析归纳。但人力分析效率低下,错误率高,难免出现信息丢失和信息延误,影响企业管理层的正确决策。计算技术准确率极高,存储量大,很好的弥补了人工的不足。将信息技术同企业管理有效结合,能帮助企业节约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同时信息技术处理过的信息可信度高,能够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财务管理

⑴利用信息技术监控企业财务数据,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财务系统是企业的重要部门,财务系统数据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方向。计算机技术具有高度集成性,能全面掌握公司财务动态,使管理者及时掌握公司财务状况,并据此作出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策略。

⑵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财务数据分析。目前各种财务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可以满足企业财务运营方方面面的需求,并生成饼状图、柱状图、表格等一类的直观数据处理结果,实现财务数据分析的科学化、模块化,最大程度规避人工误差,这对企业的正常运转意义巨大。

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⑴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计算机技术藉由人力管理模块集成,实现人力资源数据化分析和动态管理,保证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人力动向和前景,提高企业抗险能力和预警意识,尽可能避免人才流失。另外,计算机技术拥有先进的信息收集系统,这为企业储备了大量备用人才信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输入和人才后盾。

⑵计算机技术使得企业采购物流储备系统有条不紊。计算机技术通过专门模块实现采购、存储、物流的最优化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企业产品供应计划一般都是既定的,良好的采购物流资源配置,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益。科学的计算技术有着人力无法企及的效果,强大运算能力使其成为调配重心,及时帮助决策者作出正确的调配方案,维持企业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杨晓光.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1,4.

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范文第4篇

(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福建 永春 362617)

摘 要: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成为了企业获得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同时对于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倘若不能有效地实现以前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的对接,反而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危机。因此,对于企业如何成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改造的研究在当下就有了十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84-02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林文珍(1978-),男,汉族,福建莆田人,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管理。

一、引言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引进计算机技术,将企业的各运营流程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通过企业运营的信息交流发现企业运作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造低效率业务流程,将企业运营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可以使得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标准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以及对企业职员的相关信息技术培训,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除此之外,通过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还可以使得企业的相关信息有效储存,及时流通。便于企业管理者在处理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企业运行的原始数据资料,从而使得管理者能够及时应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层不够重视企业信息化管理

我国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对企业运行效率提升的重大意义。由于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在成本上需要很大的投入,而其效果又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同时信息化改造也不一定百分之百成功,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基于这些考虑,对于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动力不足。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进行信息化改造的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必将困难重重,因此企业管理层的不重视也将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隐患,只有下定决心,从思想上重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改变这一现状,这样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才能得到普遍提升。

(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尤其是在开始建立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信息系统又需要跟企业的实际相结合,需要根据企业的运营流程不断改进相应的功能,因此给后期维护也需要一定的物力人力的支持。只有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达到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目的。因此,这样符合企业个性特征的管理系统就需要长期的投入,而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当下经营利益的考虑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即使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但建立的信息系统只是标准化低投入的,很多地方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企业日常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企业信息系统日常使用不足,反而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

(三)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需要的人才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专门的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符合型人才,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以及教育模式的滞后,我国从整体上来说,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满足市场中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企业的管理层中,普遍管理人士年龄偏大,虽然这些管理人才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但是由于这些经验的束缚使得他们对新生事物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普遍不高。从而无形中也对企业的信息化改造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这些企业很难实施信息化改造工作,同时由于外部引进人才的成本高以及与企业文化相符合的人才更难找到,因此,很多企业受制于人才缺乏的问题难以进行信息化管理。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过于盲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企业的信息化可选择的改造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但是由于相关经验的缺乏使得企业在信息化改造的过程反而显得比较盲目。企业管理者在信息化改造中对成本和效益的权衡也使得企业在选择改造方向的时候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困难症。尤其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在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忽视了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真实需求,从而导致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能很好地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三、改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信息化管理

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也许在实行信息化管理初期会带来很多问题,但当这些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就是企业效益飞速提高的时候。联想集团的信息化管理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从联想实行信息化管理后的四年时间里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各项财务指标也改善明显,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明显,人均业务量提升了20多倍,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断学习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向信息化管理成功的企业看齐,敢于在企业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投入资金,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二)开发符合企业特征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经济市场中,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而有效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够强化企业的管理优势,尤其在企业经营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上将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将精细化、科学化。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立足企业的特色,着眼于企业独特的管理文化,打造具有企业特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完美结合,提高企业各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再先进,要最终发挥效力关键还在于使用信息技术的人。而我国现在信息管理人才缺口很大,因此不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国家层面都应该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来说,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再完善,与企业的结合再完美,没有相应的人才,最终都不能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同时处于引进人才的成本和难度考虑,企业应该开拓内部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这样既可以降低信息管理人员与企业的磨合成本,又可以降低企业的引进人才成本,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培养的人才是基于企业的实际出发的,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人才的忠诚度。所以,我国的企业不仅要加快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应该加大企业内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打造企业的学习文化,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四)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审视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取长补短。不断发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弥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不足。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中,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方向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一致,从而形成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合理。

四、结语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涉及到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是决定企业未来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我国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这一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推动的信息化改造,通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控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为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邱梅利.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中存在问题简析[J].企业研究.2014(04).

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网络技术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7. 031

[中图分类号] F270.7;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7- 0048- 02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个层次、环节之中,积极推广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内部、外部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建立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效率、水平与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关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只有加强管理创新,以提升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途径,以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效率为目标,以规范管理流程为保证,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1 转变思想观念,建立信息化人才队伍

我国中小企业起步阶段多数采用原始的家族式管理,由于缺乏现代管理思想和长远发展目标,对于市场全球化、经营模式更新、互联网应用等认识不足,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面对企业信息化潮流时会比较迷茫和不知所措。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从转变管理理念入手,学习、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抓住发展机遇,来扩大企业的市场经营和发展范围,与大企业同台竞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基础和根本途径就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规模上的有限性,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大,所以,中小企业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步建立自己的信息化团队,这才是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和有序发展的出路,具有现实可行性。

1.1 团队培训

团队培训可以采用在职培训与非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养自己的信息化团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在职岗前培训,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轮流派遣员工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或者到信息化成功的企业学习,提高员工对信息化理念的认识,优化其知识结构。

1.2 人才引进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来源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和较低层次的员工,他们的特点是实践经验较少,对于他们的培训就会显得较为容易。中小企业可以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例如员工入股,竞争上岗等),把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联系到一起,使他们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此外,我国中小企业还要建立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吸引信息化人才,包括员工推荐、猎头引进、高薪招聘等。

2 根据企业特点,科学规划,合理调配资金

(1)我国中小型企业涉及的行业众多,每家企业都有其个性化需求。市场上多数信息化管理系统只能提供标准化模块,无法准确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系统过程中,首先必须对企业自身的现状、实际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通过与企业所有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明确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方案。对于标准化的信息化产品,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技术需求,进行整合、删减或者增加,使其更加适合自身特点,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严格管控信息化项目资金的预算。受企业规模所限,中小型企业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去完成信息化软件开发,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应借助外部市场或者其他社会力量拟订开发方案,委托软件开发商按企业需求定制开发,既有助于降低成本,缩短开发时间,也可以学习被委托方各种经验和技术,培养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信息化方案之前,必须做好项目建设的经费预算,并做出详细的论证,这样才能确保实施过程中既不会出现资金短缺和延误进程等问题,又不会造成资金浪费和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

(3)建立信息化经费使用监督机制,保障在实施过程中经费运用的合理性和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中小型企业在人员、经费等方面都会存在局限,这一特点决定了真正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不可能太多,甚至无法一次到位,所以,信息化工程也不可能一步实现。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对资金使用进行检查监督,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去完成任务。

3 改变企业管理模式,适应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实施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内部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中小企业要想使得自身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实施与运行,必然需要改变本企业管理模式,使其与此相适应。实施信息化,简单理解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系统将财务、业务信息全部输入系统之中,并通过系统控制各种流程来进行工作。

因此,通过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企业内部管理可以实现规范化和合理化,并可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客户关系、供应链衔接等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具体的做法有:建立、健全实物管理的相关制度,定额、计量、统计、物料及产品编码、名称管理标准化;建立票据即时录入制度,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建立严密的内部审核制度,保证数据录入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整个系统的规范透明运行。

4 依托信息化系统,规范内部流程

当前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二是关键控制点没有得到有效管理。那么,通过实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使得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既相互合作,又彼此牵制,最终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规避。

麦肯锡公司研究认为,企业信息化和组织创新既相互促进,又互相依存,二者是相互制约和推动的关系。单纯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作用比较有限,我们必须有组织有创新地进行相应的配套建设,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化的倍增效应和最大化发展。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就是以管理改革为手段,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将企业信息化与管理流程的改造进行有机结合和综合利用,促进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创新。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要制订总体规划,这是根本;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严密的论证和确定量化指标,将集成管理、研发、制造模式和业务流程系统建立起来。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配套进行管理创新,调整组织架构,转变管理方式和模式,并通过信息化建设,及时抓住发展机遇,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争取与大企业同台竞争。积极争取把本企业的各项管理技术、研发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整合。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要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创新、产品研发和设计理念创新、产品制造创新,从而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总体上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制订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并严密论证,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团队,改革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使得企业市场范围得到拓展,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慧玲,杨明川,谭国权.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思考[J].电信科学,2010(2).

[2]武晋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4(7).

[3]章方勇.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成败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