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审计过程

简述审计过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审计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审计过程

简述审计过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防渗漏; 施工技术; 建筑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s related to the life of the buildings, structures, and us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health conditions are an important content.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causes because the reasons of the leakage, put forward specific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words: leak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建筑渗漏水现象是房建工程中的质量通病,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用年限,有的还危及建筑物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渗漏水现象已成为用户反映强烈且极为普遍的问题。不仅是施工单位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而且也是物业管理部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1]。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设计、材料都有关系,但施工原因是直接因素。

1、建筑渗漏部位原因分析

1.1屋面渗漏的原因

屋面产生渗漏水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虽然无问题,但施工质量较差,或选用的屋面防水材料不合格,屋面防水层开裂而造成渗漏水。(2)屋面找平层细部处理不当,使其成为薄弱环节,在此产生渗漏。(3)泛水高度不够或收口不严,收口处的木砖、木条未进行防腐处理等,也会造成屋面渗漏。(4)雨水口、泄水口部位的油毡铺贴不规范,也是造成屋面渗漏的原因之一。(5)变形缝处理不当。(6)穿过屋面的各种管道周围混凝土灌缝不密实。

1.2地下室渗漏的原因

由于施工中振捣不实或漏振,混凝土不密实,内部存在孔隙,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甚至孔洞,形成渗水通道,造成混凝土表面渗水。施工缝处理不好,掺有杂物,水通过施工缝渗入。穿墙管道或预埋件未做止水片,或周围混凝土不实,防水层翘起,形成渗水通道。由于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砂石含泥量大,施工中温度控制不当,养护不及时,形成干缩和温度裂缝,水从裂缝处渗入。

1.3卫生间渗漏的原因

(1)施工时,大便器存水弯的排水口与铸铁管的承口衔接处的杂物、尘渣清理不干净,密封材料难以填充密实,大便器与存水弯之间连接不牢,密封材料嵌填不实,造成了顺排水管滴水现象。(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浇筑时振捣不密实,内部存有微小孔洞,铺贴马赛克时勾缝也不密实,使楼面积水沿着马赛克的缝隙渗到现浇板面,然后又沿着混凝土微小孔隙渗到下层。(3)高水箱冲洗管与大便器间的皮碗用铜丝绑扎不牢,高水箱放水时有部分水从接口处流出,也是造成渗漏的原因之一[2]。

2、建筑渗漏问题的施工解决方案

2.1确保找平层的施工质量

找平层抹灰前的工作:应注重砌体批灰前表面的湿润,喷洒水充分,砌体部分与混凝土部分交接处的外墙面在抹灰前要用 200mm宽16#钢丝网片覆盖并加以固定,以反抗因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开裂。对混凝土墙面的浮浆、残留的模板木屑,露出的钢筋、铁丝一定要清理干净,以利抹灰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

防水涂料进入施工现场也必须进行复验,对沥青基和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应检验其延伸率、固体含量、柔性和不透水性;对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应检验断裂延伸率、固体含量、低温柔性、不透水性和拉伸强度,对使用材料的轴检与材料要求相吻合易掌握其合格与否。防水涂料的施工必须均匀一致,不漏刷;在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增设胎体增强材料的宜铺附加层,其宽度以70-100mm为宜。若空铺过小,则涂膜防水层的延伸性能和耐疲劳性不能满足分格缝变形的需要,空铺宽度过大施工难度加大,也加大了热老化面积。

2.2重点保护部位的防水层施工

铺贴卷材防水屋面时,檐口、檐沟、天沟、变形缝、天窗壁、板缝、泛水和雨水管等处均为重点防水部位,均需铺贴附加卷材,做到粘结严密,然后由低标高处往上进行铺贴、压实、表面平整、每铺完一层立即检查,发现有皱纹、开裂、粘结不牢、起泡等缺陷,应立即割开,浇油灌实,并加贴一块卷材盖住。屋面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卷材贴在立面上的高度不应小于250mm,一般用叉接法与屋面卷材相连接。

在进行门窗安装前需对门窗洞尺寸进行检查,对尺寸偏差较大的要进行处理,以免因窗框周边缝过大或过小影响塞缝质量,一般要求框边与洞口间缝宽约 20mm。安装必须按规范,横平竖直,进行固定,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窗框固定好后,经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对窗框周边进行塞缝,塞缝前先刷一道水泥防水砂浆以利于砂浆粘结,塞缝要压实、饱满,绝不能有透光现象出现,检查确认塞缝质量后方可继续进行窗框周边抹灰施工。

2.3地下室防水施工措施

孔洞漏水堵漏方法:a.直接堵塞法适用于水压不大(一般水位在2m左右)、漏水孔洞较小的情况下。以漏点为圆心剔成直径为10-30mm、深20-50mm的圆槽,槽壁必须与基面垂直,不得上大下小,剔完后用水将槽冲洗干净,随即用水泥胶浆(水泥:促凝剂=l:0.6)捻成与槽直径接近的锥形体,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将胶浆用力堵塞于槽内,并向槽壁四周挤压严密,使胶浆与槽壁紧密粘合,持续挤压半分钟,检查无渗漏后,再抹上防水面层。b.下管堵漏法适用于水压大(水位2-4m)、漏水孔洞较大的情况下[4]。根据漏水处空鼓、坚硬程度,决定剔凿孔洞的大小和深度。在孔洞底部铺碎石一层,上面盖一层油毡或铁片,并将一胶管穿透油毡埋至碎石内以引走渗漏水,然后用水泥胶浆(水灰比约0.8-0.9)把孔洞一次灌满。待胶浆开始凝固时,立即用力沿孔洞四周将胶浆压实,使其表面略低于基层面10-20mm。经检查无渗漏后,抹上防水层的第一、二层,待其有一定强度后,拔出胶管,按直接堵塞法将管孔堵塞,最后抹防水层的第三、四层即可。

2.4卫生间防水施工措施

1)为避免楼面面层在墙根处开裂,防止积水吸附至墙内造成渗水,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振捣一定要密实,靠墙根转角处应抹成半径为l0mm的圆角;墙面贴瓷砖、地面铺贴马赛克寸,底面砂浆一定要饱满,勾缝一定要密实,楼面应按规定进行找坡,坡面均要向地漏。2)墙面出现反碱粉酥的部位,首先应当凿除并清理干净,然后再用灰砂比为1:2.5的防水砂浆进行修补。3)大便器与排水管存水弯间的密封材料一定要填实,其连接处的渗漏,必须拆开重新施工,并严格遵守施工验收规范,高水箱冲洗管与大便器间的皮碗要用铜丝绑扎牢固。4)为提高卫生间楼地面的抗渗能力,在铺贴瓷砖和马赛克的水泥砂浆中,应当加入适量的防水剂,其防渗效果更好。

2.5确保门窗施工质量

在进行门窗安装前需对门窗洞尺寸进行检查,对尺寸偏差较大的要进行处理,以免因窗框周边缝过大或过小影响塞缝质量,一般要求框边与洞口间缝宽约 20mm。安装必须按规范,横平竖直,进行固定,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窗框固定好后,经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对窗框周边进行塞缝,塞缝前先刷一道水泥防水砂浆以利于砂浆粘结,塞缝要压实、饱满,绝不能有透光现象出现,检查确认塞缝质量后方可继续进行窗框周边抹灰施工[5]。水泥砂浆粉饰的窗套天盘必须做好滴水线。水泥砂浆括糙后面砖贴面的天盘外口必须比里口低。门窗安装、粉饰成型后,要进行产品保护,门窗不能被破坏。

3、结论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渗漏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只要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能够很好的预防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江河. 某高层住宅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J]. 福建建筑,2009,(04).

简述审计过程范文第2篇

1、传播媒介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传播媒介与社会人文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人类借以传播信息的辅助工具,一方面,媒介传播内容彰显人文精神,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体现的人文精神通过不断地媒介接触传递给受众,并进一步通过普遍的价值规范引导和制约社会人文精神的形成。另一方面,人文精神推动媒介进步,人文精神强调的严谨理性的思维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强大智力支撑。人文精神倡导的自由、人本和理性思维不断地推进传播技术进步和新闻理论的发展,加速了新闻事业的自我完善。

2、传播技术创新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追述传播技术的发展历程,其中比较具有技术意义的有四个阶段:印刷技术阶段,广播技术阶段,电视技术阶段和网络技术阶段。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革新,高速印刷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廉价报纸应运而生。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广播和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人类传播活动已经进入了网络传播时代,通过网络不同时空被连为一体,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活。

传播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传播媒介不断进步的历史,也是传播效果不断强化的历史,媒体功能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媒介接触时间越来越多,这也给人文精神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当前,对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类对传播技术的过度依赖和传媒负效应的扩大两个方面。

人类对传播技术的过度依赖主要表现为部分媒体在新闻制作报道过程中对于技术设备的过度依赖,以及公众对全新的文化娱乐享受的过度依赖,新媒介强大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不能自拔,加剧人类的自我封闭,给人文精神投下了浓重阴影。

传播媒介负效应的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媒体暴力戕害公众心理健康。影视、游戏、网络等媒介信息内容中的暴力倾向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逐步增长,频繁接触,会使公众对现实暴力反应迟钝,增大模仿概率,使暴力传播、扩散。第二,新技术强化了媒体刻板印象。媒体是公众形成自身观念的参照标准,媒体有意或无意的刻板成见,如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也会影响受众,使媒体或媒体人的刻板成见演化成普遍的社会刻板成见。第三,媒体分众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普遍的社会文化标准。媒体依据不同的特性将公众分为不同的群体,针对性强,但传递的内容也很容易造成多元价值并存。第四,形形的广告,使充裕主义盛行,唤起人们无止境的占有欲和享乐欲,势必会造成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无视其他物种的生存,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表面上似乎是对人文精神的强化,而实质上却是对人文精神的彻底颠覆。

3、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人文主义精神的重建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缺失就是社会文化道德倒退,重建人文精神不仅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我国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良好的社会政治保障,媒体和公众的觉醒是牢固的杜会基石。

重建人文精神主要有三方面途径,即媒介、受众和社会。

第一,媒体提升媒介素养是重建人文精神的关键。媒介传播的信息是影响社会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因素,媒体自身应以受众为本,关注公众需求,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是媒介自身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塑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媒体人应以身作则,坚持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升报道质量和人文内涵,做社会人文精神重建的先行者。

第二、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是人文精神重建的基础。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受众分辨媒介信息真伪对错,进而形成普遍的社会价值观的关键,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对社会人文的认识,公众不仅要明确评判传媒的标准,还要积极科学的利用传媒资源,监督媒体的传播行为。

简述审计过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果鉴定;申请表;应用领域;技术原理;撰写研究

1. 前言

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中,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简称申请表)的填写是其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首要和必经程序。依照规定,该申请表由成果完成单位负责填写。

目前,国内科技成果鉴定用的“申请表”格式大同小异,所填内容基本一样。以2012年河南省成果鉴定的“申请表”为例,其标准格式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申请表”中,内容涉及:成果名称、完成单位、申请鉴定单位、任务来源及经费、内容简介、技术资料目录、主要完成人员、申请鉴定单位意见等等。其中,“内容简介”是其核心的内容,另外,由“申请表”后附的填表说明可知,其“内容简介”的撰写,包括:① 任务来源;②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③ 性能指标;④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⑤ 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⑥ 作用意义;⑦ 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近些年来,我单位在申报科技成果鉴定的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内容简介”中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的撰写表述,是其难点之一,应给予重视。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在上述“申请表”后附的填表说明中未具体告知如何撰写,另一方面目前在市面上以及网路上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范例可供参考和借鉴,故此,使得单位有不少科技员工在填写时,感觉疑难,不知该怎么办,不知该如何更好地表达项目所应属的应用领域及所采用的技术原理,因此,随着我单位科技成果鉴定申报工作的持续推进,该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应用领域的撰写研究及应用

2.1 存在问题及撰写要求

就其“应用领域”撰写,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除了科技成果鉴定的申报者不知如何着手撰写外,还表现在:① 申报者易将其撰写成广义的应用领域,如将项目撰写成笼统泛指的机械或化学、物理领域等;② 申报者撰写形式虽可多种多样,但撰写的篇幅过大,不简明精炼,且层次不清,答非所需。

前已有述,在“申请表”的填表说明中,虽未明确规定“应用领域”如何撰写,但作为成果鉴定所需撰写的应用领域而言,应当是申报项目直接应用的具体领域,而不是上位广义或相邻相近的应用领域,另外,该部分内容撰写,还应简单明了、层次清晰。

2.2 撰写思路及撰写实例

撰写思路为:申报者应结合申报项目的内容,并参照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所属技术领域的撰写方法进行,即可按照“应用于(或属于)……,涉及……”的形式实施撰写。具体见如下的两个撰写实例。

实例1,《程控称量在线检控随流孕育装置及配套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应用领域的撰写,如下:

本项目应用于铸造领域,尤其涉及铸造浇注时的随流孕育及铸件孕育质量的提高。

实例说明:该项目系我单位2008年申报并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鉴定结论为: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实例2,《大型有芯工频加热保温电炉应用技术的深度开发》项目。该项目应用领域的撰写,如下:

本项目属于钢铁冶金和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领域,涉及使用工频电源供电、额定容量在30吨以上、用于铸造用铁液保温的有芯电炉的应用技术的深度开发。

实例说明:该项目系我单位2012年申报并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鉴定结论为: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3. 技术原理的撰写研究及应用

3.1 存在问题及撰写要求

就其“技术原理”的撰写,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同上科技成果鉴定的申报者不知如何撰写外,还表现在:① 申报者过多地介绍项目的背景、意义和立项必要性,忽略项目实施所采用技术原理的介绍,即出现重点不明的表述;② 申报者未充分利用该部分内容介绍,突显成果项目实施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存在的技术难点,即体现不出项目研究的范围和深度;③ 当项目应用多个技术原理解决存在的多个疑难问题时,申报者不注重分层、分段撰写,出现层次不清、表述混乱的情况。

同上,在“申请表”的填表说明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技术原理”如何撰写,但作为成果鉴定所需撰写的技术领域而言,除了应当简洁、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外,还应当撰写项目实施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或攻克的技术难点以及为达项目目的所采用的技术原理,包括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方法等。

3.2 撰写思路及撰写实例

撰写思路为:申报者应结合申报项目内容,按照“应用什么技术原理(或采用什么措施、方法) 研制什么器物(或确定什么参数) 解决什么问题 (或攻克什么难点) 达到什么目的(或起到什么效果)”的形式依序撰写;另外,为了更清晰地表达所应用的技术原理,申报者还可先期对项目背景进行简要说明以及对项目难点进行简要概括,随后依据前述的撰写思路实施撰写。具体见如下的两个撰写实例。

实例1,《轮式拖拉机总装线电控接车下线设备的研制》项目。该项目的技术原理撰写,包括以下几点:

① 应用螺旋升降组合、编码定位、起重制动等技术原理,且通过电控程序,可使其设备的接车台面可依据需要实施“平升平降”或“台面倾转”,满足不同机型的大、中、小型轮拖总装完成后的自动轻松随线上台及顺坡轻松下滑下线的需要;

② 设计升降辅助支撑装置,解决升降机在承受非轴向载荷情况下的升降,即,解决升降丝杠变形弯曲的技术难题,保证其直线升降运动和动力传递功能的实现;

③ 接车台板与4个升降顶杆连接,采用卡放式结构(非铰接合页式),可使其在满足升降功能前提下,解决3个电机驱动4个升降点所带来的同步性升降误差难题,有效避免因同步性升降误差、接车台面承受载荷不均所造成的台板扭曲变形问题;

④ 应用光电传感原理,且与轮拖总装线的板链运行实施联锁控制,可有效解决总装后轮拖与接车设备台面上的轮拖相撞以及与正在倾转的接车台板尾部相撞的难题;

实例说明:该项目系我单位2011年申报并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鉴定结论为: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实例2,《动力换挡传动系离合器毂与齿轮合件制造工艺研究》项目。该项目的技术原理撰写,如下:

近年来,本单位研制的大马力电控动力负载换档轮式拖拉机,是目前国内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大型轮式拖拉机,系采用电液控制的离合器总成结构,其中,该结构中的离合器毂与齿轮合件是其极为关键的核心零部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精度要求高,其制造工艺的难点,集中体现在四个“变形”上,即在其合件制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机加工变形、热处理后变形、压装后变形和焊接后变形,以保证合件能够满足其制造精度及承载性能指标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所应用的技术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① 针对薄壁桶状结构的离合器毂,采用粗车后二次正火工艺,释放锻压及车削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有效地改善晶粒组织,减少后续加工及热处理所产生的变形;

② 针对薄壁桶状结构的离合器毂,设计制作带弹性胀套的内胀式夹具,减少精车时的切削力以及夹紧时夹紧力引起的机加变形,借此提高装配时的定位精度;

③ 针对薄壁桶状结构的离合器毂,设计制作专用胎具 —— 淬火芯轴,并采用压入淬火芯轴、内撑离合器毂内花键小径的方法,有效控制离合器毂热处理后的变形;

④ 优化离合器毂、齿轮的热后精加工工艺,避免剩余磁力,防止在后续电子束焊接过程中,因剩磁引起束流偏移所造成的焊缝与压配面配合直径不同心的现象发生;

⑤ 通过试验,确定离合器毂与齿轮止口压配公差,满足微过盈配合要求,且采取分组压配方法,既保证二者的同心定位,防止因配合间隙过大所造成的同轴度超差,又防止因过盈量过大所造成的压装后离合器毂桶口变形的情况发生;

⑥ 针对离合器毂与齿轮合件,通过试验,选择高能密度电子束焊工艺方案,且结合压配环带面宽5mm的特征,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及相应工艺措施,既防止焊接变形,又保证其合件的精度及承载要求,其中,包括依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优化调整相应的焊接工艺参数;

实例说明:该项目系我单位2011年申报并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鉴定结论为: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另告知,该项目技术原理的撰写,系先期对项目背景、项目难点进行了简要说明和概括,随后依据前述的撰写思路进行撰写。

4. 研究效果与结论

简述审计过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投资审计 管理 应用 绩效评估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后,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日渐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创新开发利用投资审计管理平台来管理单项工程结算审计,经过几年的运行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升级完善,不但实现与投资审计日常操作的完美融合,更提高了项目审计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各方相互监督的力度,达到了加强项目审计管理、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的目的,取得了创新应用与节约资源的双丰收。

1.投资审计管理平台的创新应用

1.1操作便捷 处理高效

一是自身项目,一目了然。各方(审计单位、中介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入系统后能了解到所负责的项目的基本情况,二是发文稿件,自动生成。由于每年的项目数量较多,需要处理大量的文书工作,平台现实与WORD文档模板无缝连接,上述文书在平台中能自动生成并直接打印,减轻了项目主审人员的工作负担。三是数据汇总,快速生成。在平台使用前,各类数据的汇总需要通过EXECL表格进行半人工统计,使用平台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相当方便,能在秒级层次上提供各种统计服务。

1.2监督到位 服务完善

一是透明审计,相互监督。平台中将项目分为未动、补资料、现场已看、已对账、已出初稿、提交复核、完成七种状态,各方进入后对于自己负责的项目状态一目了然,提高了项目审计过程中的透明度;平台别添加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使用权限,这使审计局在对项目审计过程中对协审单位审计质量进行监督的同时又受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监督,通过这种方式的相互监督,使投资审计的项目审计质量及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二是限时办结,责任清晰。平台中按送审项目的送审金额大小自动生成限时办结的审计时间跨度,从理论上要求协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审计任务,但由于影响审计任务完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协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原因。通过平台,详细记录了影响项目审计时限的原因,对未及时办结的项目有了清晰的责任认定。三是以人为本,操作简便。平台尽量以最简便的操作方式、最少的人工输入及最快速的信息反馈来达到改进的目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以“看”为主,协审单位以“传”为主,主审人员以“点”为主,各方充分利用网络功能互动,减少在审计过程中各类纸质文书的传递,缩短信息反馈路径。四是费用计算,准确无误。项目审计的劳务费用涉及到项目的基本费、核减金额提成、初审的误差率及复核费用等,通过平台,各类数据记录在案,财务人员只需选取相应的时间段,就能立刻生成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项目劳务费用并导出到EXECL表中,方便财务人员计算各家协审单位的劳务费用。五是关键节点,短信提示。在项目审计过程的几个关键节点中,平台根据节点自动生成提醒短信,并与短信机的联接达到自动发送短信功能,及时提醒建设单位补充审计资料并下载审计结果,也使审计人员及时了解项目的审计情况,达到项目审计实时控制。

1.3程序规范 质量可靠

一是审计程序,自动把关。平台按照“接收分配初审复核完成”这五步对投资审计的审计过程进行规范,下一步的执行必须建立在上一步完成的基础上,如果上步未完成,在平台中就无法进入下一步程序,使项目的审计过程得到较好的控制。二是重大项目,交叉复核。为防范审计风险,平台对100万以上的项目进行交叉复核,通过交叉复核,建立协审单位间的相互监督机制,保证了项目的审计质量。三是资料信息,充分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为协审单位的审计人员提供部分特殊材料的价格查询,同时,借助平台的管理及部分电子稿件的上传,有利于后续审计项目的档案管理及信息化档案建设。

2.投资审计管理平台的绩效评估

平台经使用以来,得到了审计人员、中介机构、建设单位等各方的好评,现通过定量对比分析、定性分析二方面对平台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2.1定量对比分析

将平台使用前的审计方式与使用平台后的审计方式进行对比,计算提高的效率与节约的资源,将效率与资源的量化结果与开发投入进行对比。

根据以上表格统计,平均每项目可节约人工8小时27分,每项目节约交通费用160元。按年均300个单项工程结算审计项目,人工费人均30元/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约人工费76050元,交通费48000元,共计124050元。平台开发成本为10万元,短信机费用5000元、年,服务器2万元共计12.5万元。经对比,一年节约的费用与投入成本一致,后续年度净节约11万左右(扣除平台维护成本约1.5万元)。

2.2定性分析

(1)投资审计管理效率更高

通过投资审计信息化建设,平台集项目管理、自动办公、统计分析、信息互享、短信提醒为一体,将审计中的大部分手工过程转换成计算机的自动过程,体现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高效与便捷,具有管理效率高、统计速度快、分析数据准的优点。

(2)投资审计监督更全面

平台通过审计项目自动分配,实现分配环节的公平、公正、公开;通过历次初稿的上传,在平台上留有审计记录,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监督;通过现场记录、审计问题统计分析等功能对建设单位的管理过程进行事后监督等等,更通过限时办结预警功能,在审计发挥监督的同时也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监督。

(3)投资审计服务更完善

建设单位与中介机构在平台上能查询自有项目的审计情况与审计结果,平台为各方提供了项目管理服务。特别是初稿上传下载与定案表打印二项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完善服务的同时大大节约了审计相关各方的人力与物力。

(4)投资项目审计质量更有保证

简述审计过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作者简介:梁国栋(1977-),男,河南新乡人,北京英大长安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业务一部主任,国家注册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经济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83-02

随着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先后出台,国家部委和监管机构日益重视央企风险管理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在公司总部的正确引领下,正在大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建设,并在完善组织架构、运营体系建设、专项领域研究和风险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内部审计职能作为电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三道防线,需要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审计方法,对已有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客观、真实和有效地评价,责任重大。然而,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一项尚未完全成熟的审计职能,仍需对其进行不断研究。

一、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理论简述

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指出“本准则所称风险管理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独立、客观地对本组织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和咨询,提出改进和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见或建议的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指电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各业务循环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核活动,从而实现对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工作适当性、有效性的评价,促进电网企业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风险管理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崭新领域,与传统的财务审计、制度审计等相比具有两方面的差异。

一是风险管理审计与企业目标直接关联。传统内部审计将着眼点放在财务结果、经营管理活动等方面,并没有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相联系。而风险管理审计则是立足企业经营目标,对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的管理进行审计,把握企业整体和各流程、各部门的风险,通过“目标—风险—管理—审计”的路线将审计对象与企业目标直接联系,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是风险管理审计将原有审计关口前移。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审计的目的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检查和分析,从而揭示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差错和舞弊。而风险管理审计则立足企业重大风险,对风险的管理过程和效果进行测试、评价和反馈,充分体现事前审计的思想,由原先消极的以“发现和评价”为主的内部审计活动转向积极的防范和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活动。

电网企业面临的高风险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带来了自身风险管理需求的提升,如何有效评价风险管理工作是引起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产生的内部背景,与此同时,电网企业风险点众多,内部审计部门还需要对重大风险点进行风险管理专项审计。因此,电网企业引入风险管理审计需求强烈。

二、风险管理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

电网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搭建公司级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流程体系和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又要整合原有风险管理工作成果,例如安全风险管理(涉及电网、设备和人身)、财务风险管理、营销风险管理等。为确保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对风险管理进行持续监控必不可少。

在电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管理层在做出风险管理决策方面负主要责任,而审计人员在管理层的风险决策方面可以提供建议、质疑或者支持,通过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为电网企业管理层提供有关决策参考。

因此,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就是内部审计部门采用系统、科学的审计方法,结合风险管理工具,对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三、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开展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国网公司系统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一个设计完整、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即公司层面风险管理体系和业务层面风险管理体系,内审部门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内容,应立足上述两个方面实施,具体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电网企业内审部门可以采取“立足一个体系、抓住两个层面”的工作思路,从公司层面对电网企业开展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从业务层面对电网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具体工作的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

在整个风险管理审计过程中,内审部门在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审计中往往不用花费过多的精力,而业务层面风险管理则是整个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般而言,针对业务层面风险管理的审计可采取如下方式:

1.立足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是电网企业面对公司各类风险的态度,它包括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等内容。风险管理策略制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风险管理“策略制定程序的合规性、策略选择方法的科学性和策略选择结果的适当性”这三个关键问题。

2.关注企业目标设定

风险的定义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因此在风险管理审计过程中,要首先关注目标设定是否恰当,是否是管理层或各部门的关注目标。一旦目标发生偏移,则再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也将毫无价值,因此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应关注设定目标的准确性和适当性。

3.抓住风险识别范围

在目标设定的情况下,风险识别的结果将会对电网企业风险状况的了解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内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风险识别的方法是否适当、过程是否严密、结果是否完整。一般意义上,针对设定目标识别出的风险应该是穷尽的,而且是基于原因的(对目标实现有影响的原因或者因素)。

4.分析风险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在一定意义上是电网企业风险偏好和承受度的直观反映,风险评估标准涉及到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审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评估标准在电网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下,其风险承受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是否与标准相符,因此在开展该阶段审计时,应重点关注风险管理标准设计的前后一致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5.判断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往往都是针对重大风险而设计的,因此,针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审计,首先要特别关注该控制措施是否是对重大风险有针对性;其次要关注控制措施设计的全面性;最后要关注所设计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审计关注重点可包括风险成因分析、措施制定情况、工作节点安排、具体责任归属和控制预期成果等方面。

6.审视监督改进机制

作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内审职能还应对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闭环管理机制进行审计和评价,以判断其监督改进工作是否开展?如何开展?以及有效性如何?从而为管理层判断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因此,审计的关注重点应放在机制是否按照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反馈的闭环回路进行。

7.追踪重大风险预警

针对重大风险的监控和预警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内审部门在有限的审计资源条件下,有效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重点。电网企业每年年初都会针对当年的风险情况进行识别、评估,确定重大风险,从而集中优质资源予以管控,并设置预警指标予以监控,内审机构可相应地跟进上述过程,并保持应有的职业敏感性和判断力,从相对独立、客观的角度保持对重大风险的追踪,从而对重大风险的管理工作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

四、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内审人员针对需要调查了解的风险管理体系构成要素和风险控制点,设计拟调查的问题条款,形成调查问卷以了解风险管理情况的方法。调查问题的提出,应紧紧围绕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控制点及其管理措施,即对控制点设置的各项控制措施逐一设计调查问题。问卷调查表的设计一般可分三步进行:一是确定风险管理审计目标;二是根据审计目标,确定所要调查的风险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三是根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拟定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题。调查问卷的格式,通常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其要素一般包括: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调查问题、被调查人、审计负责人和审计调查人等。

2.流程图分析

“流程图分析”是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的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内审部门可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流程图通常包括风险点、控制点、审批环节等,能够直观反映流程中的风险分部情况。然而,流程图中往往难以直接显示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因此还需借助风险控制矩阵、权限指引等表单,以配合对流程图的理解。

3.自我评估法

“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 Self Assessment,简称CSA)是IIA协会力推的一种风险控制自我评估方法,在发达国家的企业内审工作中应用比较普遍,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而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自我评估的方法。其有三个基本特征: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自我评估。内审人员可积极推动企业管理层和部门负责人引入与推广该方法,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自我评价。

4.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指的是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项目的价值链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并且找出其重大风险,进而对重大风险上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还对价值链的内部联系和纵向联系进行风险分析,查找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不适当、高成本或者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做出重大风险管理措施有效性评价并且提出审计建议的一种工作方法。

5.专家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是指审计人员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向专家征求意见,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针对某个风险管理活动的风险管

理情况评价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6.概率分析法

“概率分析法”又称风险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频率及其对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而对风险的等级做出判断,并对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的优劣作出判断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常用于对大中型重要若干项目的评估和决策之中。

五、结语

风险管理审计尚处于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尚不普遍,还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随着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内审部门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其承担的监督检查职能日益重要,内审部门相对独立、客观、科学地评价风险管理工作成效将是今后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Z].2006.

[2]石贵泉,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