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设计与施工

景观设计与施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设计与施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景观设计与施工

景观设计与施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景观;软景空间;设计;现场效果把控;后期养护

Abstract: through the eastern county landscap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al estate landscape design of landscape space of soft landscape plant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factors. Mainly from the schem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stage, pla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arden afforestation effect and late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ree aspects to simply explained.

Keywords: real estate landscape; Soft scene space; Design; The scene of effect; Later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真正的房地产市场放开是在2000年以后,很多房地产项目的设计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十年来,景观行业的变革还是很大的,近年来随着住宅开发质量的不断提高,开发商也越来越重视小区的景观设计,购房者的眼光也出现了变化,他们考虑的首先是环境,然后才是房子,因此房地产的景观从开始的先有建筑,然后景观设计师再在留下的空地上进行景观设计,发展到现在房地产开放商在方案设计阶段基本上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同步进行,在房子销售之前先完成景观样板区的实景呈现,让购房者提前感受到以后的实际居住环境。

而在居住区景观空间的营造、组成上,软景景观空间一向是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是景观设计最可变的因素之一,对于创造丰富、自然地小区景观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主要从设计、现场效果把控及后期养护阶段几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地产景观中的植物设计和施工

1、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景观方案设计阶段的绿化设计主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把握绿化设计的效果:

1.1对小区景观设计方案的解读和绿化设计的构思

在东方郡东区的景观方案设计阶段,植物设计方案的风格为了与青年、动感的景观设计风格相协调倾向于现代规则式植物造景。小区中心花园主要的植物布置以队列的形态布置,而到了施工图深化设计和施工阶段,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多次到现场对植物、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原设计方案中利用植物对称和队列等手法将景观空间布置成以几条轴线为主的景观节点,将使整个空间显得规则、呆板,与整体小区景观效果有偏差。

1.2植物空间布局与硬质景观的衔接

规划设计方案中的轴线空间无不反映了整个小区景观空间布局的相互关系,并在施工阶段对植物与硬质进一步细化和表达。在空间的营造上,除了用建筑、墙体和景墙等硬质元素外,更可用丰富的植物来创造宜人的空间,而用植物营造的软景空间要利用叶色、花色随季节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空间。

1.3配置手法和植物的选择

在植物配置中,简单的上中下的高低分类已无法满足植物造景的需求,因此同一层中即有高低不同的变化出现,最终平面图看似简单,但在立面效果上会有极为丰富的层次表现。

上层是整体的主要骨架树种和林冠线,形成张弛有度、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变化的林冠线。以银杏、沙朴、香樟、无患子等高大树种形成整个景观的骨架;其下又增加玉兰、香柚、含笑、桂花等以丰富林缘植物品种,使整个上层林冠线更为丰盈。

中层是整个小区植物造景的基石,也是空间分割和氛围营造的主要角色。采用最多的即为各种规格的桂花、茶花、含笑以及樱花、海棠、紫薇、红枫,色彩搭配高低组合,形成厚实而变化丰富的中层。

下层植物的应用,综合应用各种开花灌木如茶梅、毛鹃、红花檵木、红叶石楠、龟甲冬青等组成色彩各异、层次丰富的灌木层;同时在草坪与灌木的衔接处、一些树丛下种植地被以丰富植物景观效果;在重要的景观节点如小区入口、入户单元口及重要的对景、框景处增加花镜的布置。

2、植物种植施工及现场的效果把控

每一项工程设计领先固然重要,但设计理念和意境的具体体现是施工过程中的再创作,尤其是园林工程项目要达到理想的境界,主要有赖于甲方、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等各方面的全力合作、全面沟通和全力以赴。

我认为作为甲方的工程师是整个项目各方总的协调人员,为保证绿化设计的景观效果和植物种植现场效果的把控主要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点在项目的概念设计、方案设计阶段要与设计方密切沟通,让设计方很好的理解本项目的背景、设计风格的要求,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么样的东西,这样设计方就能够提供业主一个合适的方案,而不是仅仅把理想化的方案抛给甲方让甲方去选择和调整,需要设计师准确把握甲方设计意图来做方案,这一点很重要;第二点就是要分清楚设计各个阶段的比例关系,目前很多甲方过注重前期的景观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的视觉张力和表现力,而扩初、施工图以及现场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是最不受重视的阶段;第三点就是怎么样协调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在具体景观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细节问题。

2.1小区主入口植物景观营造

小区主入口是景观营造非常重要的部位,要有简洁流畅的交通流线,根据小区的规划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有效的人车分流。入口的标识指示需清晰明确,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不显突兀。合理安全的门岗和适当的灯光设计应与建筑风格相协调,体现项目整体形象和气质。

东方郡东区主入口主要在南面和西面、西区的主入口主要在东面和南面,均采用中间为车行道,两侧为商铺人行通道,为了增加小区入口景观的障景效果和入口的标志性,在两侧增加了两个花坛。由于主入口花坛绿化面积较小,绿量不大,为保证小区入口一年四季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景观效果,选择常绿的乔木作为主要的植物,并搭配红枫、鸡爪槭和红花继木、金叶胡颓子茶梅等色叶灌木球类。

对东区南入口及西入口的绿化景观进行了调整。公司要求对小区入口的景观进行重点设计、施工,入口的景观要有视觉冲击力,要给人于眼前一亮的感觉。按照这个要求我们要奥雅对两个入口重新设计,并于效果图的形式来表达设计内容,在此基础上请专家再次审核优化。

2.2小区入户植物景观营造

景观设计与施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工程施工;矛盾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07-01

一、景观设计起源

景观设计作为专业术语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里克主编的《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中提出,景观规划是在较大范围内,为了某种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的地方安排最适合的利用;而针对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二、景观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目前状态

近年来景观设计发展迅速,业内设计人员鱼龙混杂,目前从业的设计人员大多毕业以后就直接从事设计工作或者是从其他相近行业转过来的,虽然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范围很广,但大多涉入不深,毕业后只是初通皮毛,真正遇到需要细致严谨的地方就不知如何解决;而那些相关专业转过来的从业人员则对景观设计的认识也是不够的,或是片面的。

景观方案设计,其立意、表现方式等反映出的是一个设计人员的基本功和文化底蕴的积累高度,另一方面,把这优秀的想法真正的付诸于实施,在深入进行施工图设计和绘制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一些稍微复杂的建筑结构弄不明白,对施工材料不了解,植物搭配南北不分,随意堆砌,季节性和整体造景混乱,比例失调等等。

三、景观设计与现场施工常见矛盾分析

有很多作品本来方案设计立意新颖,别具一格,但是由于深入到施工图设计时基本功太差,土建、结构方面的知识太少,做出来的施工图不标准,有的无法施工,有的设计超标,造成浪费等等。

还有的是缺少现场经验,做设计之前现场勘查不仔细,到了现场随便拍几张照片,测量一下面积,有的甚至都没有去现场勘查只是凭借业主的口头叙述或简单的设计范围就开始进行方案设计,这样不认真的设计态度往往在后续工作中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例如:1、施工阶段,现场出现设计图纸上没有的采光井、配电箱等设施。2、看似非常详细的铺装图纸到现场施工时才发现尺寸不对,导致已经定制到场的花岗岩板报废。3、中心水景施工出来后才发现设计尺寸比例失调,雕塑体量不是小了就是大了。4、设计图中运用大量310*310,180*180等类似的不合理的花岗岩尺寸。5、围墙上一水景到现场施工时发现施工图纸的标注水景高出围墙顶面标高。6、买来一棵大树到现场栽植,图纸中设计位置竟然是个污水井。

像这些设计方案和现场施工互相矛盾的问题还有很多,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有的可以和甲方以及监理进行洽商,做工程变更处理,虽然是现场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左变更一处右变更一处,变来变去,岂不是把原来的方案改的面目全非?哪还有美感可言?有的只能返工重来,那之前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时间都浪费了,还会影响施工人员的情绪。如果是这样一个景观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会非常劳心费力。

四、设计与施工的矛盾问题的反思

上述这些问题,我们有没有反思过是哪些因素的出现导致的呢?还是我们在整个项目操作过程中忽视了某些重要环节呢?这是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行业始终是往前发展和往合理的方向推进的。我就自己的一点工作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几点看法:

无论是设计公司还是甲方在设计阶段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现场勘察

1、本行业对设计公司水平的考评太过重视方案设计能力,而忽略了扩初、施工图设计能力. 对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般设计公司招几个施工图经验丰富点(画过几年施工图设计)的带一大帮刚毕业的人进行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由此导致施工图设计人员对方案的解读力不够。

2、设计公司对现场了解太少,一切基本都以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为准,忽略了现场勘查的重要性。

3、设计阶段建筑、景观、水电等各专业在设计阶段各自为战,配合度严重不够。

4、在方案阶段跟甲方的沟通还是比较多,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后沟通就不够深入好像完全是由设计单位主导。

5、对现场的跟踪服务不够。目前行业施工图设计师一个项目施工图纸交底完成就算完成任务。很多情况下项目从设计开始到施工完成,都未去过现场一次,这样设计与现场施工完全脱节的现象应该尽快改善。

参考文献:

[1]丁圆.景观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祺.园林工程建设现场施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景观设计与施工范文第3篇

【关键字】道路绿化;设计施工;探讨

道路建设是城市施工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文明城市构建的进程加快,要求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展现城市景观风貌,创建舒适优美的城市生活环境。政道路绿化景观具有净化空气,提高城市道路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皮肤优化市容作用。市政绿化是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必须考虑文脉问题、可持续问题等等,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设计施工资质;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分析;行道树营养面积和铺装的透气性问题;苗木问题;资金到位;及其设计;施工与养护的统一等方面对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几点思考。

1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作用

所谓市政道路绿化,也就是城市道路景观绿化,主要有如下几个作用:

第一,净化空气,改善城市道路环境。随着城市现代化脚步的逐渐加快,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在市政建设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其中作为严重的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主要问题有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造成的空气污染,汽车商场等等造成的噪声污染,市政工程施工造成的污染,玻璃摩天楼造成的光污染等等,更有甚者,甚至在城市里出现酸雨,雾霾等现象。这些污染大大的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合理的城市绿化可以净化城市空气,绿化带还可以起到吸收噪音,吸附灰尘等等作用,使城市环境大大优化。第二,改善城市皮肤。良好的市政绿化环境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品质。优秀的景观设计还可以减少司机的驾驶疲劳,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市政绿化还可以起到保护公路,优化市容的效果,协调公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2 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必须考虑问题

第一,文脉问题。市政绿化是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设计施工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底蕴,要尽量设计出与城市文化底蕴相互协调的市政绿化,不破坏城市原有的肌理。第二,可持续问题。市政绿化工程耗费巨大,养护费用也是十分惊人,所以在设计施工之初,就应该考虑到绿化工程的可持续问题,根据不同种类的绿化植被设计出不同的景观带,并且用最适合的方式施工,以做到市政绿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

3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3.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是公路环保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反应出公路形象。为了获得较好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进行生态公路修建。因此道路绿化景观在施工过程要避免对自然的地形和地貌造成破坏,对当代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还要使其具有美感,使驾驶人员感到舒适,提升公路的使用价值,使公路发挥应有的功能。

3.2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分析

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内容主要有地形改造、铺装施工、建设工程设施、植物移栽等。道路景观施工设计中要保证道路的主要功能确保行车视线清晰。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道路交叉部位以及弯道内侧树木种植不能对驾驶员视线造成阻挡,确保足够的行车视距;第二,弯道外侧树木要进行整齐种植不能对驾驶员视线造成诱导。第三,道路设计中有相规定的宽带和高度范围作为车辆行驶空间,因此树木种植不能进入此区域。第四,绿色植物选择要求为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性、抗病虫害、方便管理;不对交通造成影响;树木根系发达、适合多次修剪等。

4 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内容

4.1设计施工资质

对于市政绿化工程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把关。设计单位最好拥有国家甲等设计资质,而施工单位则须通过绿化资质审查通过的专业资质,方能进行设计施工。对于使用的植被,一定要通过相关检测确保达到了国家规范要求的标准。在这些硬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守与控制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4.2施工前的场地清理

在市政道路绿化施工前,对于场地质量的控制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场地的清理。通常在施工之前,都要对场地做一个评测,在场地中很可能会存在城市垃圾,施工废料等等影响施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施工前清理干净。并且,施工之前对于场地土质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土质是影响植物生长的直接因素,对于土质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硬度,土层深度等等,都需要进行准确的测评。增施有机肥,清除建筑垃圾,对酸性土质的可采用大水浇灌或在土壤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予以解决,根据土层的深度可以选择植物的种类,根须较长的植物不适合种植在土层较浅的土壤中。

4.3行道树营养面积和铺装的透气性问题

城市道路下方多埋有城市管线,因此,可以留给市政绿化,尤其是行道树的营养面积相对较少。所谓营养面积,一般指的是树木从土壤中可以汲取到营养的范围,也就是树木根系可以到达的范围。按照营养面积学说,一般的树木,其营养面积即为其树冠在地面上垂直投影的面积,而有些中老年树木甚至还要大于此范围,如果在绿化施工中,给予树木的营养面积过小,就会导致起营养不良,而提前枯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多种途径,设计透气铺装是期中比较有效的一种,在树木的周边设计透气性,渗水性好的铺装,河以有效的解决营养面积的问题。对于一些特殊的树木,甚至可以通过增大树池来加大其营养面积,而为了避免踩踏,河将树池抬高地面,砌筑混凝土维护,或者用铁栏杆维护。

4.4苗木问题

解决好了施工的硬件问题后最为重要的就是苗木的选择与培育问题,在设计施工中,由于对苗木的认识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了解,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有:设计施工中所使用的苗木买不到,设计施工时由于对于苗木性质并不了解而导致结果与设想偏离,茁木的生长,颜色,品种等等足以影响到最终施工效果的因素散乱不统一而造成设计施工困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搞好苗木的定向培育,也就是所谓的设计施工标准化。在定向培育老品种的同时做好新品种的研发与培育,做好苗木的储存,以适应反季节施工。在引进新品种时,须做好驯化工作,以免破坏原有的市政绿化环境。

4.5资金到位

在城市市政绿化设计中,如果按照城市规划标准应达到30%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仅仅只有5%到10%,这样的资金储备显然做不出市政绿化应有的效果。因此,如果要解决市政绿化的施工问题第一个需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资金到位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

4.6设计、施工与养护的统一

(1)道路绿化设计必须与道路主体在设计,施工与养护上同时进行,以符合国家“三同时”的原则。(2)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须做好沟通,在图纸交接的过程中做到无缝连接。绘制施工图单位须正确理解设计单位意图,将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准确的落实在施工图上,而施工单位更需要做好良好的沟通,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监理工作,使最终施工出来的成果质量得到保证。(3)养护问题是施工完成绿化的最大问题,这就需要在设计之初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原则上施工单位应做好对于工程的定期养护,但是实际上一般的施工单位仅仅对于绿化养护一年,由于施工周期与经济利益,施工单位常常对于施工的成果质量并不严格把控,导致设计之初考虑到的问题一再出现,使用的苗木规格小,密度低,养护差等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工程验收的时候,脸收单位往往只关注到眼前的状况,无论质量好坏都照单全收。这样设计与施工脱节,管理相对松散的情况,会导致非常多的施工问题与养护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应在管理上作出回应,严格控制工程进度。

5结语

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绿化工作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直接对城市全部的景观和生态造成影响。因此要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组织,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力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捉进城市环境取得更好发展。我们要不断研究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和施工技术,从而为我国城市绿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07).

[2]张庆费.城市绿色网络及其构建框架[J].城市规划汇刊.2002(01).

[3]王鹤,姜岩.园林景观设计及其环境的艺术性追求探[J].现代园艺.2011(05).

景观设计与施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城市游园;硬质景观;形成原因;改进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garden city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hard easily appeared quality and detailed analysis, find out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details of the landscape in hard more human, make visitors comfort and safety activities increased, let a garden more beautiful for long.

Key words: a garden city; Hard landscape; Formation reasons;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游园是城市景观的核心,随城市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者拓宽对街头景观的研究,适应社会的要求。尽量使设计出的景观更加以人为本、亲近自然。虽然现在的游园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园区的道路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园区道路一般分为,可以供车辆通行的主园路,供人们直接到达景点地的次园路, 游人休闲散步用的景观步道、健康步道。其中主园路的损坏是最常见的,道路大面积的损坏多属过载使用及施工质量问题,但一些边缘和局部的破损常关系到构造技术。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有:

问题:园区出入口至城市干道之间路段,路面容易出现碎裂和塌陷;与干道相接处出现拱起和碎裂,损坏严重。

原因:道路设计标准不当。园区道路一般是根据区内车辆特点设计的,车流量和轴载较城市干道小,而在出入口外常有不进入园区的车辆停靠, 使车流量较内部高,同时干道上错车或掉头等原因, 也会使其受到重车的碾压,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行;道路间的接缝未做处理。常见交接处整浇相连,由于两条道路的走向不同,在变形的影响下接缝处发生破坏。

改进措施:设计中将这段园区道路按实际车流情况或按相连干道的标准设计和施工;在与干道的交接处设变形缝。沥青混凝土路面可加铺平石与干道的路缘石相连, 两石间留适当的缝隙;现浇混凝土路面可在接头处用钢板留缝。缝内下部填缝板( 如木纤维板、沥青橡胶嵌缝条),上部填沥青橡胶等。

问题:主园路在与次园路或景观步道交叉口处路面出现纵向和斜向裂缝,进而下陷。

原因:次园路和景观步道一般路基较薄,路面常用易渗水的材料,在交接部位雨水容易渗入车行道路基,使路基承载力降低,造成道路下沉开裂。当较高的人行道向车行道找坡时,在接口处雨水径流较多,破坏情况更易发生。

改进措施: 将道路交接处的路缘石深埋,减少渗水对路基的影响;将主园路基层向次园路加宽,在交接处铺不透水的平石或地砖。

问题:主园路路面在靠近立缘石处开裂,并随着车辆的碾压出现翻浆和下陷。

原因:立缘石构造处理不当造成。在园区内一些构造较薄的道路中发现,立缘石安装既无基础又没铺在道路基层上,而是直接放在土基上,下面仅垫干砂,外侧回填杂土, 造成立缘石固定不牢易向外倾斜,水从立缘石与路面间的缝隙及立缘外侧进入路基土层,使土层软化,路面开裂,进而水从裂缝进入路基造成翻浆下沉。

改进措施:严格按道路工程的要求施工,立缘石做灰土基础或铺在道路的基层上,并用石灰砂浆粘结,外侧用足够厚度的灰土固定,立缘石间用水泥砂浆粘结,立缘石与路面的接缝用沥青填塞。道路较薄时可将立缘石处的基层局部加厚。

二.园区广场设计与施工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雨后广场地面积水时间过长;局部地面和排水口周边塌陷,影响游人活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原因:广场地面不平整及没做适当的排水坡,造成排水不通畅;地面垫层不均匀密实,排水井壁没做防渗处理造成塌陷;地面材料选择不当造成积水时间长。

改进措施:做好场地的找坡。较小场地应向周边找坡,较大场地分区找坡;"组织好排水。较大场地内部需设排水明沟或暗沟,排水沟除了位置选择要合理外,明沟与地面的交接要圆滑,暗沟排水口的位置要恰当;做好排水口井壁和井底的防渗处理, 防止外部土壤流失造成地面塌陷。可用混凝土浇筑;砖砌井壁应用水泥砂浆砌筑,内外两侧抹防水砂浆,外侧规范规定范围内回填灰土夯实。井口水篦子空隙应在以下, 避免轮椅的小轮和拐杖的尖头掉入; 合理选用地面材料, 除有剧烈体育活动的场地选用硬质地面外,休闲活动场地宜用透水或半透水地面,避免积水。

三.在休闲和游戏场地上的涉水池、沙坑等常有池壁和隔墙,其构造不容忽视。

问题:池壁、隔墙等构件断面形式、连接方式存在锐角尖刺等危险隐患,构件的尺寸或色彩不当,易造成忽视和错觉而发生危险。

原因:构造设计欠细化和深入,施工操作欠妥。

改进措施:设计中对待常与人特别是儿童接触的构件,表面应选光滑或有弹性材料( 如面砖和橡胶),棱角处做成倒棱或圆角,最好用橡胶保护层;金属焊接应将焊点磨光,螺栓连接应控制螺杆长度并用圆头螺母封头;高度较小或相对尺寸差别较小的构件要醒目。

四.挡土墙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构造当地面有较大高差和设花坛时会用到挡土墙。 问题:清水砖墙表面泛碱、风化,混水砖墙饰面空鼓剥落。

原因:土中的水从背部和底部进入墙体,造成墙面泛碱、风化,在高温或冻涨作用下造成墙面的起鼓剥落。

改进措施:优先采用混凝土墙或石墙做挡土墙;砖砌挡土墙,应用水泥砂浆砌筑,与土接触的内侧做防水层( 如用防水砂浆抹面后涂热沥青两度),在墙内高于地面处设防潮层,墙上留泻水口。为使块材地面铺设时调整方便及接缝隐蔽,挡墙根部可内收。

五、景墙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粗糙的墙体表面污染严重。在贴面类饰面中饰面层空鼓剥落。

原因:墙体污染主要是顶部灰尘被雨水冲刷渗入墙面引起,也有空中灰尘的附着;"装饰层剥落有面层粘结不牢和基层未干透就做饰面等施工原因; 也有因顶部或底部构造不合理造成渗水,在冻涨作用下造成开裂,寒冷地区尤为明显。

改进措施:顶面面砖铺贴尽可能减少接缝并做排水坡;顶面面砖压盖侧面面砖,避免出现朝天缝,墙面采用光滑密实材料, 面砖接缝要密实。若顶部能做挑檐效果更好;"采用砖、砌块等多孔材料砌墙时,墙脚处应做防潮层, 防止地下水气进入墙身。

景观设计与施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防洪工程;景观设计;城市规划;滨水地区

Abstract: Many cities are Bangshui built, the birth of the city's development is oft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rivers, lakes, oceans, rivers, lakes harmonious combination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will have become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national emphasis on city building levees, the city government to further enhance the grade of the city,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irmly grasp the relevant state policies, quickly set off the development of flood control projects in the development boo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conducting harmonious design.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flood control project with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ir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building blocks for urban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perfect fusion.Keywords: urban flood control projects; landscape design; urban planning; Waterfront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代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生态平衡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如何在城市工程建设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兼顾两者利益,是众多学者思考的问题。城市防洪工程的设计与建筑不仅系着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关乎着城市的未来发展,被城市规划设定为不可忽视的一环。如何找到一条促进与协调城市防洪工程及景观设计共同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就广西田阳县城区右江左岸河段防洪整治工程及周围景观设计关系进行详尽研究。

城市地区防洪与景观规划分析

1.1地质水文概况

广西田阳县城区位于右江与田州河汇合口处的河岸阶地上,总面积2392.5km2。高程在104~112m之间。田阳县城区基本没有防洪工程设施,洪水常常冲刷河岸造成塌岸,遇暴雨或受右江和田州河洪水顶托,城区则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现象。田阳县城区基本没有防洪工程设施,洪水常常冲刷河岸造成塌岸,遇暴雨或受右江和田州河洪水顶托,城区则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现象。

右江流域在田阳县境内河长63km(包括右江区和田东县的界河),流域面积为2229 km2。本次工程重点为右江左岸河段堤防工程(狮子山公园至凤马码头)。

1.2工程地质和任务规模

1.2 工程地质

田阳县城区位于右江河谷平原,处于右江和田州河汇合口地带,县城地面高程较低,高程在104~115m之间,而沿江两岸目前基本上没有防洪工程设施,易被洪水侵袭。本工程所在的中心城区,地面地势较低,大量的民居住所沿河而建,右江发生洪水极易从右江左岸冲入主城区,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右江沿岸属于城区规划范围内的狮子山~凤马码头均为自然堤防,受右江洪水冲刷影响,河岸已多处产生塌滑和开裂。

1.2.2 任务规模

本工程根据田阳县城自然地理及规划要求,以泄为主,堤路景相结合,因地制宜,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

(1)防洪任务

本工程河段采用护岸方案,局部地势较低的堤段采用修建土堤进行加高防护,使防护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洪水标准。

(2)排涝任务

对兰地排涝沟入河口进行适当扩宽处理和衬砌防护,使防护区涝水自排标准达到20年一遇年最大24小时暴雨产生的洪水保护区内不成灾。

1.3工程布置情况

工程堤线起始于凤马码头,结束于狮子山公园,总长8360m。堤基沿线地面高程在97~100m之间。本工程以护岸为主,采用复式断面结构,在101.00m高程设置亲水平台,亲水平台临江侧坡脚设浆砌石挡墙或抛填块石;亲水平台以上部分主要对原状边坡进行平整削缓至永久稳定边坡,坡面采用三维植被网草皮护坡。

由于目前本堤段大部分河岸沿线无公路可通,为满足堤防护岸工程日常管理、维护和抗洪抢险需要,本次设计结合施工临时道路,防汛抢险路总长8491m,路面宽6m,采用混凝土路面。

1.4景观规划的现状

河岸沿线景观大多被损坏,长时间受到洪水侵袭,生态多样性严重缺乏,水土流失严重、污染严重、大量路堤面积;河道清水水源被严重破坏,水源与生活生产污水混合,水质恶劣,岸线硬化,河岸沿线环境容量低,缺乏环境管理与生态工程,人文景观未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急需治理。

城市地区防洪和景观规划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2.1规划设计遇到的问题分析

整个工程区沿线地势比较平坦,附近无高大山体存在,景观层次单一,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景观、文化、生态结合有很大难度。同时,由于河岸沿线长期受洪水侵袭,附近景观开发不尽人意,开发程度不完全,没有统一标准,周围道路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跟不上时展步伐。工程施工砂砾石料比较缺乏,需要在右江河中采捞,对水中鱼类生态平衡造成一定影响。

2.2地区防洪的措施研究

2.2.1 防洪方案

本工程为田阳县城右江左岸防洪整治工程,上自田阳县城区凤马码头,下自狮子山公园,全长8.36km,与下游已建的田州河右岸防洪堤形成封闭的防护区,防止右江洪水由左岸进入县城主城区。工程措施主要以修建防洪堤和护岸为主,本次防洪堤与护岸分开布置,护岸建筑物布置基本沿河岸进行,护岸长度8.36km;而堤线布置由于在右江左岸凸岸段岸边已规划为城区绿地、休闲区,因此防洪堤堤线考虑与近河岸的城区道路相结合,堤线沿城区规划道路布置,防洪堤长度8.491km。

2.2.2排涝方案

田阳县城区右江仅有兰地1条排涝沟, 兰地排涝沟出口以上城建地面高程基本上比设计洪水位高,局部受淹面积多为菜地,影响不大,因此兰地排涝沟不需要建排涝闸,只须对该排涝沟进行疏浚、清淤、局部扩宽处理即可。

2.3地区防洪和景观规划的对策

2.3.1 保护工程与河流的生态环境,尽量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

田阳县右江受到多次洪水侵袭,生态受到极大破坏,系统结构改变未进行及时恢复是灾情再次发生及加重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避免灾害的频发与减轻洪水危害,最基本的措施就是保护好工程与生态环境,尽量在第一时间恢复已坏的生态系统,对于不能恢复的生态系统选择重建。

2.3.2 针对田阳县实地情况加强防洪战略研究,及时发现并修订防洪规划与工程项目设计。

2.3.3 加强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研究。

如建立专门的水文观测站,对水文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开展城市暴雨洪水预测预报研究工作,制定专门的城市暴雨洪水预报方案,制定预报警系统等等。

2.3.4 制定相关河流管理法律法规,明确防洪措施制度

对河流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硬性规定禁止在河道挖掘砂砾、禁止大面积打捞生物、禁止砍伐烧毁林木等等,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态平衡稳定发展。

城市地区防洪对城市发展的制约

3.1地区防洪对城市发展制约的条件

右江历史洪水众多,今年在2001年7月5日,受第三号强热带风暴“榴莲”的影响,大半个县城淹没在洪水中,共有博爱、中山、维新、解放、三雷等8条街道被淹,倒塌房屋162间,被洪水围困人口9307人,全城5.1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424亿元(当年价)。随着田阳县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右江沿岸的中心城区将聚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和商贸区,频繁的洪水灾害,造成的洪灾损失也越来越大,已严重威胁了城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了城区社会经济发展。

3.2地区防洪对城市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就目前的防洪措施与方法来讲,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保证相关路基工程顺通,能够在洪汛来临及时进行治理;另外一个方面是工程防洪防汛措施。

(1)、对天气状况进行接收、分析并针对变化情况提前做好防范对策;

(2)、所有的应急器材在雨季来临前就必须准备好,由专人专室管理。对于应急用电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是否能正常运转。

(3)、施工现场储备草袋若干,在洪汛来临便于装土制作围堰。

滨水地区防洪景观设计原则及景观功能模式

4.1景观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4.1.1 尊重自然水体,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尽可能保护自然水体边界,自然成景能够减少自然灾害与最大限度体现周围环境生态平衡。在对右江进行规划过程中最好营造与保持河道天然状态,使多种生态植物自然生长,让水生生物与岸边植物形成天然生态环境。具体来讲就是在达到标准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使用,形成自然生态驳岸。

4.1.2营造立体景观与丰富内容的亲水空间

众多防洪工程建成后,一眼望去,整整齐齐的河岸、单一枯燥的生态植物、清可见底的河道,没有立体感可言,更没有亲水空间可言。防洪工程在主要作用前提下还要保证整个环境景观和谐,在纵向、横向、竖向上具有丰富层次感,相互依靠穿插,给居民多方位、多角度的观景视点。亲水空间塑造应该根据其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与自然生态的连续性而定,结合不同位置与规模,布置多变、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活亲水空间。

4.1.3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地方特色与历史传承

田阳县城区右江隐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痕迹,对增加景观特色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设计相应相关主题,尊重地域特点,保护发掘历史传统人文景观资源,塑造和谐新形象。

4.2 景观规划的模式选择

景观特征:建立多层次空间绿化为主要手段,追求景观里面层次与平面形态的自然化及与背景环境协调统一感觉,避免设计出现过度城市化,尽量保持生态原貌。

景观形态:在满足生态功能的风景地带、湿地生态园中建立小型的休闲娱乐生态建筑如:休憩亭、走廊、茶室、小卖部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率控制:绿地85%,铺装广场及道路10%,建筑占地面积5%以下。

滨水区景观要求及亲水性特征

滨水区的景观作为城市中介空间的表达形式,是直接对滨河环境的多方位诠释。其主要由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人文景观组成,自然景观中主要包括了地形地貌、水体、各种生物;人造景观中主要包括了建筑、道路设施等;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了各种历史文化景观及人各类活动。

5.1 滨水区景观要求

从上文叙述我们得知滨水区景观的重要性与代表性,因此,地形地貌必须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合理布置景观节点;水体必须结合周围景观进行促进与衬托,可以借助亲水平台与人工沙滩;各种生物必须根据其状态、色彩、芳香、习性及四季特色进行搭配。人造景观必须与自然景观进行多方面考虑,如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等等。人文景观中历史文化景观必须进行深度挖掘与继承,充分表现历史文化气息,形成独特景观;人的各类活动则可以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分区如:晨练、太极拳、郊游、钓鱼等等,进行专门活动专门划分区域,对本地人来说是方便活动进行,对外来人员来说是一种独立特色。

5.2 亲水性特征

本工程位于田阳县城区,且处在鱼梁航运枢纽库区内,正常回水位附近设置亲水平台,平台高程按鱼梁正常回水位加安全超高考虑,确定为101.00m,非汛期时可作为一条河岸景观带。同时,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必须满足“视觉可达性”、“行为可达性”、“水、陆的延伸与交融”、“环境品质”、“交通体系与滨水环境协调”、“地区景观与文化特点”等特征。

6 地区防洪和景观规划的协调选择

地区防洪工程与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冲突的,防洪工程因为造价大,很多材料的选择与开采都是就近选择如:砂砾、砂砾一般都是就近河道内捞取,混凝土用水也是河道水,碎石、配料及搅拌过程产生的废水等等会对景观规划造成一定的影响。

景观规划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规划后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规划与施工相博弈的情况出现,遇此情况时间不允许再找相关人员进行详尽沟通、讨论并作出决定,因此需要从大局出发,就二者之间重要程度进行协调选择。择其重要方面进行施工规划。城市的河流对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整个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点,也是城市景观重要体现所在,并且担任着防洪等多项功能。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防洪工程修建与周围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河流、景观、人文有机结合,河流治理与景观规划相互结合,才能够促进现实社会、经济、环境稳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汝敏,黄凌.城市防洪工程与景观设计新思路探讨[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8):161-162.

[2] 闫博文.城市防洪工程与河流景观结合设计探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46(8):35-36,38.

[3] 杜志明.我国城市滨水地区防洪景观设计模式[J].山西建筑,2007,33(1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