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本大学排名文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范文第1篇

大学趋同化是导致我国大学过度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大学趋同化,一是专科多升为本科,学院升为大学,本科点升为硕士、博士点;二是理工类大学多扩张为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普遍办起了非师范专业,使中国大学“千校一面”。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在于:

一是大学行政化倾向。行政官僚制的特征之一是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长官们总在谋求机构、人员及利益的最大化。只要大学行政化倾向存在,大学长官们扩张学位点、谋求各种“升格”的冲动就不可避免。

二是集团利益。在大学教育上,教职员与考生间存在组织不对称现象,前者形成了利益集团,后者很难形成利益集团,形成利益集团者比未形成利益集团者更易获取利益,因而大学难免更多地为教职员着想。例如,尽管中国社会目前不需要那么多思政、社工及公共管理等专业人才,但是一些大学社科部的教师因不满教公共课,被人看不起,很想成为专业课教师,所以一再向领导诉苦、公关,领导一旦招架不住即会向其“开恩”:开设这类社会不甚需要的专业。中国理工类大学的很多文科专业都是这样办起来的。

三是不合理、不负责任的高校评价制度。一些大学排名所重者是学校总产出而非教职员人均产出,重总量而非人均的排名制度,使大学校长们迫于排名压力而不得不将所谓学科建设(即扩张专业)置于首位。传统的理工科名校由于理工科已十分成熟,本、硕、博学位点该有的基本都有了,想增加学位点就只能向文科类专业大举扩张;反之,传统的文科名校则不得不向其不擅长的理工科专业发展。这样一来,大学当然难免“千校一面”。而在学位点扩张高于一切的追求下,一些社会根本不需要或人才已严重过剩的专业也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张、升级。尽管大学领导们明知有些学位点毫无意义,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为了学校排名也毫不犹豫地投入人力、物力,十分卖力地“跑点”,甚至造假。因此,笔者认为,教育部目前最该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规范大学排名,若无法规范那些只重总量不及人均、甚至连基本数据都无法准确掌握的大学排名,则应明令禁止之,以免其既误导考生,又迫使大学校长罔顾社会需求,扩张无学或无用的专业。

不少普通甚至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时常深有感慨地说,大学四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学不到东西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大学大多没有确立学生本位论,教师们大多不重视、不认真教学,以致学生虚度时光。在不少大学,教学对教师几乎没什么压力,教师的主要精力多不在教学,而在所谓科研三项——课题、论文、奖励。所谓“领军人物”,多是“忙!忙!忙!要么忙于参加各种会议,要么忙于出席这些会议的路上”,而非 “诲人不倦”。不少教师都是一门课程一套讲义,一套讲义一用就是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考试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乃至学生背背前几年的考题答案,即可轻松过关。在该活泼一些的中学生越来越沉重的同时,不该轻松的大学生却越来越轻松,是所谓 “中学生累死了,大学生闲死了”。

事实上,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过度扩招使我国大学教育日益变成了不负责任的教育。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德国尽管现代化程度极高但其本科以上教育仅占高等教育的28%;在经济发达、服务业兴盛的新加坡,职业教育也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只不过其职业大、中专无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课程设置、职业训练均绝非鸡肋,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职场的需要,而非我国目前那些形同批发文凭的职业学校。

由上可见,要扭转技术性民工高度短缺、大学生过剩的局面,降低人民教育重负,国家有必要将很大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大、中专学校,将其办成精品职业学院,以适应职场的需要。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范文第2篇

(一) 国内竞争力比较

北京的普通高校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11%左右,科研机构达到全国总量的36%,研究生培养机构占到全国总数的1/5以上;北京市有23所高校进入“211工程”,占到全国总量的1/5以上,居全国首位,“985工程”中北京的高校占到全国总数的1/5以上。衡量教育机构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师比,北京高校的生师比一直大大低于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的平均水平,说明北京市师资比较充裕。

全国前十大教育服务出口的城市和省份为: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广东、山东、浙江、黑龙江和湖北。其中北京市招收的留学生人数远远大于第二名的上海。据统计,2008年来华留学生总数为223499人,其中北京地区66316人,占总数的近30%;上海3.5万人,天津1万人左右。而且,北京市招收的留学生规模逐年增长,2009年达到7.1万人次(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31%);2010年达8万人,分别来自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学历生占留学生总数的35%,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占学历生的25%。北京市具有接受境外留学资质的高校共有81所,上海有23所。国内大学留学生人数超过千人的院校共计20所,北京市占有9所,上海有6所。以上数据说明,北京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在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 国际竞争力比较

尽管北京市教育服务出口能力在国内绝对领先,但是其教育服务水平较之世界上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这也导致很多北京高校的优秀毕业生选择去发达国家留学,造成境外消费服务贸易的逆差。目前北京已有27所高校开通了出国留学直通车,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选择去国外留学,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定居国外,造成我国人才的流失。

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主要出口对象是亚洲国家,而进口对象则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据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8年北京自费留学人员当中选择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的人数占到了自费留学人员总数的近六成。其中澳大利亚人数最多,占总数的21.9%,美国约占19%,英国约占18%。由此可见,北京教育服务贸易对发达国家大量逆差。

按OECD国家平均水平,外国留学生应占在校生人数的3%。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生比例都在15%以上,比如哈佛20%,麻省理工21.7%,斯坦福21.8%,牛津22.5%。而北大只达到10%,清华只有5%,说明北京高校与世界著名大学还有很大差距。

2011年9月5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了201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排行榜前10名的大学被美国和英国瓜分,美国6席、英国4席。北京高校首次进入前50强,其中北京大学排名46,清华大学排名47,较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也进入了前500强。北京高校国际排名的提高有利于教育出口的扩大。

二、北京市境外消费教育服务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地集中

北京高校招收的留学生以亚洲地区为主,而亚洲地区又以韩国为主。2008年北京市高校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中有来自亚洲的学生15460人,占总数的61.9%;欧洲的学生4615人,占总数的19.3%。生源地集中不利于规避出口风险,而且也不利于文化交流的多元性发展。

众多亚洲学生选择留学北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缘和文化的相似性。比如日韩在历史上都有来华留学的经历,现在还保存着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化习俗,其文字也和汉字有一定渊源,因此学习中文有一定优势。

而欧美发达国家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北京高校能进行全英文授课或者双语教学的专业为数不多。语言的障碍将许多想来北京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挡在了国门之外。

(二)非学历生比例大

来京留学生仍以非学历教育为主。2008年北京市高校共接收留学生23872人,学历生共5159人,仅占总人数的21.6%,其中本科3806人,占总数的15.9%。其余近80%的人皆为非学历教育,大多是短期生和语言生。这反映出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主要还停留在语言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上,出口的竞争力不够。

除了语言文化、中医等课程具有他国不可替代性以外,外国留学生选报教育、法学、工科、理科、管理、经济类课程的比例相当少,说明北京高校在这些通用学科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相比较,北京自费出国留学人员以学历教育为主,其中攻读硕士学位生占到38.94%,攻读学士学位生占到28.4%。

(三)收费偏低导致逆差过大

根据我国1997年颁布实行的《自费生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以人民币计算,文科专业:本科生每年学费1.4万-2.6万元,硕士研究生1.8万-3万元,博士研究生2.2万-3.4万元;理工科专业比照文科标准上浮50%-100%。在欧美,留学生的学费是本国学生的2-4倍,普遍在1.5万-2.5万美元之间,哈佛大学更是高达3万美元。即使在教育进出口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国也会遭受巨大的逆差。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都对留学生教育采取全成本回收策略,我国却还在采用15年前颁布的收费标准。是时候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了。高等教育服务价格上的差异其本质仍旧是服务水平的差异,所以要扭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逆差状况,最终手段还是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服务竞争力。

(四)对外推介不够

发达国家意识到教育出口能为其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如英国政府称每个海外学生一年给英国贡献的财政价值约是15000英镑,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各国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美国成立了联邦协调委员会,法国有“法兰西教育专署”,德国有专门的海外学生服务公司,澳大利亚更是在海外设立许多咨询服务机构,使海外学生猛增35倍,2010年达到20万人,创汇高达72亿澳元。

相比之下,北京高校缺乏营销意识和品牌意识,没有充分利用其优厚的教育资源,在海外进行包装推介。海外学子很难有畅通的渠道找到中国有留学生招生资质的学校介绍和自己想报的专业。一些外国学生说,来中国前,他们只能拿到北大清华那几个顶尖学校的介绍。这说明北京高校对外宣传做得很不够。

(五)留学生医疗和打工制度不完善

为了吸引海外留学生,有的发达国家为留学生提供免费医疗。在英国,留学生可以拿着护照到自己所住区域的诊所注册,工作人员会给他(她)一个注册号,并为其安排一个私人医生,只要记住注册号,就可享受免费医疗,即便是住院,也是会受到很好的照顾。而北京的高校通常要求来华留学生自费购买中国境内的医疗保险,一般600元一年。相比之下,去英国留学对海外学生更具有吸引力。

北京市在2003年以前禁止留学生打工,之后出台“外籍学生勤工助学”政策,允许他们到市内其它学校担任外教等工作。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留学生打工政策方面给予很多便利。在英国,学生硕士毕业之后可以申请两年的工作签证,可以找正式的工作,也可以打零工,并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每周有15-20个小时打工的权利;日本允许中国学生每周打工20小时;从2007年起,新西兰允许在其境内学习一年以上的交换学生也可以享受每周20小时的打工机会。留学生打工限制太多,会降低一些家庭较困难的海外学生来京留学的意愿,也不符合欧美学生自食其力的生活理念。

三、促进北京市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

(一)推动汉语传播,加强双语教学

通过孔子学院的广泛设点,可以使更多的外国人熟悉掌握汉语,提高其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从而增加来华留学的意愿。据北京市教委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北京地区有17所大学(其中部属院校11所,市属院校6所)和8所中小学在世界33个国家举办了66所孔子学院和5个孔子讲堂、2所中外双语学校。国家汉办称,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达4000万,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万人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地位不断提高,全球已经掀起了“汉语热”。这个趋势必将导致中国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留学目的地。

为了吸引更广泛地域的海外学生来京留学,北京高校应该围绕自身优势,着力打造几个英语授课或者双语教学的留学精品专业。经过多年努力,北京高校开办的英语授课项目已经有很大数量的提高,但是从质量和数量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挖。北京市拥有全国最优越的师资,海归学者比例最大,理应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提升英语授课项目的质量和数量。

(二)找好市场定位,增加学历教育

留学生中学历生的比例代表着一国教育产品的质量。北京高校总体教育产品品质不高,体现在每年吸收的学历生仅占1/5左右。北京市高校应该在保证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学历生的比例,并优化教育产品结构。特别是要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扩大交流学生的数量,通过海外推介打出自己的品牌。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留学生学历教育就做得很成功,留学生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0%以上,且学历生的比例达到了71%。目前该校面向外国学生招生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近40个,其中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均开设有全英文授课的专业。

推动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学分互认也有利于学历生比例的提高。中国入世时已于33个国家签订了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的协定,但是发展中国家占多数。北京高校应该继续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发达国家之间经常使用的学分互补互换、学位接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互补等方式。艾迪国际称,中美学历互认取得进展,中国传媒大学等36所国内高校所修学分已受到美国7所高校认可。

(三)加强对外教育推介

国际学生选择来北京留学可能从以下几个渠道了解信息:世界大学排名;教育博览会或推介会;留学中国门户网站;正在北京留学或者留过学的朋友。大学排名不在北京高校的控制范围内,北京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到海外举办或参加博览会和推介会,大力宣传介绍首都的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留学政策、文化氛围等,塑造北京学府的形象。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来看,教育部已经排出了2012年度境外推介活动的日程,等待各地高校的申报。北京高校一定要抓住机会,到海外去宣传自己。

北京市连续五年举办了北京教育国际博览会,期间邀请了全球很多国家的各级学校、各类学校来北京展示他们学校的风采,同时也把北京的教育借博览会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博览会吸引了很多国际的教育友人来参会,考察北京的教育。北京高校要利用好这个阵地,宣传自己的特色。

(四)加大奖学金发放力度

欧美发达国家为了吸引优秀学子,都发放种类繁多、金额巨大的奖学金。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留学生来北京学习,北京市于2006年设立了“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2010年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共投入1.9亿元,先后有49所高校获得奖学金支持,近1万5千名优秀外国留学生受益。各个大学也对留学生设立了奖学金,如中国人民大学会根据留学生在校表现发放“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奖”、“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留学生社会活动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留学生干部奖”及“学习进步奖”。

(五)办好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范文第3篇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制度是在继承欧洲高等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在保留传统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使专业学位不但层次分明,而且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专业学位体系。当前,美国最常见的研究生学位有硕士和博士两种规格。硕士又可以分为学术型的文理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类: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为了毕业后担任中小学教师和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而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侧重培养某一职业的人才,是获得某一专业执照的先决条件,专业硕士学位前常冠以学科名称,如教育硕士、工商硕士、新闻硕士等。有报道称,近期在美国所有的硕士学位中,专业学位的授予率高达84%。这显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已超过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美国的博士学位分为哲学博士(PhD,学术型博士)、专业博士和文科博士(DoctorofArts,教学博士)三类,与前两类相比,文科博士更直接地反映了现实需要。

哲学博士强调培养研究人员,专业博士培养专业化人才,而文科博士则是为了满足培养大学本科教师的需求。英国的学位教育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固守传统已被认为不合时宜。在传统的学位基础上,英国现行的研究生学位体系增加了许多新型学位。一般硕士学位是以学习方式来区分的,分为研究型学位(ResearchDegree)和课程硕士(TaughtMaster),前者以专题的深入研究为主,论文的科研水平要求较高,合格者授予MA(即传统的“文学硕士”)、MSc(新型的“科学硕士”)和MPhil(这是从硕士向博士过渡的学位)等研究型学位;而课程硕士则是通过教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而获得的学位,但也有一定的科研要求。[2]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研究已成趋势,并不断催生新的学位。从2002年秋季学期开始,剑桥大学和大西洋彼岸的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成立的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所(Cam-bridge-MassachusettsInstitutionofTechnology,简称CMI)提供了一整套新颖的一年制的硕士学位。这种学位建立在麻省理工学院跨学科计划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个案研究和与工业的互动作用,授予包括化学工程实践、生物科学规划、环境工程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政策等四个领域的硕士学位。

除了由剑桥大学的Judge管理学院(JudgeInstituteofManagement)和工程系(DepartmentofEngineering)的教师授课外,大洋彼岸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也会通过网络或亲自到剑桥大学授课。该学位提供的课程持续9个月,除了四大部分关于技术政策的综合课以外,提供的选修课涵盖了管理、工程和生物技术三大模块,其中管理和工程部分的选修课均多达十几门,例如管理部分的选修课就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要素、宏观经济、全球化等等。英国不仅大力发展课程硕士教育,而且开始增设与之衔接的博士学位,力图建立新的学位体系。目前英国设置的教育方面的课程硕士有:教育研究硕士(MAEducationalStudies)、教育管理硕士(MAinEd-ucationalManagement)、数学教育硕士(MScMathematicsEducation)、科学教育硕士(MScScienceEducation)、宗教教育硕士(MAinReligiousEducation)、儿童文学研究硕士(MAinChildren’sLiteraturestudies)、艺术教育和文化研究硕士(MAArtsEducationandCulturalStudies)、戏剧教育和文化研究硕士(MADramaEduca-tionandCulturalStudies)、艺术和设计教育硕士(MAArtandDesignEducation)、音乐教育和文化研究硕士(MAMusicEducationandCulturalStudies)、教育社会学硕士(MAintheSociologyofEducation)、英语教学硕士(MA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等。在此基础上,伦敦大学和沃威克大学(TheUniversityofWarwick)等校的教育学院先后在20世纪末开始招收在职教师攻读教育博士学位,从而使英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形成了完整的体系。[3]

二、招生范围扩大化

英国的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一直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自20世纪70年代起,研究生教育开始大幅度扩张。但英国研究生教育的扩张大部分集中在修课式(taught-course)研究生和部分时间制研究生,从1966-1967学年到1974-1975学年,修课式研究生增长75%,同期以科研为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增长31%;从1982-1983学年到1987-1988学年修课式研究生增长24%,而以科研为主的硕士研究生增长19%。[4]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近几年,尤其在2000年,部分时间制研究生增幅是全日制研究生的两倍(6%比3%)。[5]而且,攻读修课式研究生学位的大部分是部分时间制研究生。部分时间制研究生能大大减轻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经费负担,学生又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修课程,较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位深受大众欢迎,从而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范围。在20世纪后半期的美国,随着社会运动的广泛开展,妇女、青年和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从而推动了美国研究生教育招生范围的扩大化。以往在美国,妇女获得的研究生学位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但近几十年来情况有所改变,在1975-1995年20年间,女性在工程、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获得的硕士学位大大增长。1975年,自然科学硕士学位获得者中只有21%是妇女,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中只有3%;而到了1997年,这两项比例分别上升到43%和16%。[6]同样,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少数民族学生获得的研究生学位也大幅增长。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本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被看作是发达国家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国一些世界闻名的大学都拥有为数众多的海外留学生,2000-2001学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总共有1,095名研究生,其中有11%的学生来自世界46个国家。[7]英国大学的兽医学、农业和有关学科、商业和金融学科以及工程(尤其是土木工程)和技术这四个学科领域,外国留学的研究生都超过了英国学生,到80年代后期,留学研究生数量空前。[8]扩招海外留学研究生不仅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交流和教育国际化,而且有利于被留学国选拔人才、赚取巨额留学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更有利于他们扩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英美不仅把本土的研究生教育办成了巨大的产业,而且积极开展正规的海外研究生教育计划,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办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效益。

三、课程内容综合化

从研究生培养方式来看,英美两国越来越重视课程的学习,尤其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美国就很重视课程的学习,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修习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30-36个学分)规定,并有主修和辅修(9-10个学分)之分,像重视科研一样重视课程学习,目的是夯实基础,拓宽视野。近年来,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在生产、管理和教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以及学科综合的趋势,美国在研究生课程上更重视跨学科、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设置,如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就开出诸如蛋白生化、化学物理等课程,该系还非常重视和论文相关的课程学习,尤其鼓励博士生跨系、跨校选课,以提高研究能力和增强专业的、社会的广泛兴趣。近期,英国为提高修课式研究生教育质量而推出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增设了高级课程,它包括:高度专业化的课程;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加深知识了解和新学科开发的课程;结合新实践的课程。通过课程的调整,强化研究生教育的质量。[9]可见,在研究生人数日益增多,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系统的课程学习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综合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生实际技能的薄弱已引起了用人单位的广泛不满,于是,强调实习、经验学习等教学方式被引入研究生教育。经验学习的方式很多,有教学实习、临床实习、小型研讨会、实地研究、合作学习、学徒式学习等等。在美国研究生院的法学院中,一种新型的“临床教学法”深受欢迎,它要求学生在离婚案件、财产没收案件、种族歧视案件以及其它常见的民事诉讼案件中担任某种角色,让学生体会揣摩当事人的心理,学会向委托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掌握实际办案的技能。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授亲临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取证、与证人谈话、起草诉讼书、规划诉讼等技能,还通过模拟和扮演角色来传授谈话技能和调解技能。如今,这种经验性的教学法不仅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广泛应用,甚至在生物、语言和历史等文理科硕士教育中也有所体现。在英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强调通过现场工作和实习等方式,在实际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斯特林大学(UniversityofStirling)计算机科学系的软件工程专业硕士课程计划共计18个月,完成9个月的课程学习后,必须花6个月的时间去有关公司参加实际工作,剩下3个月则回校完成课题。

目前美国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过分局限于某一狭窄的领域,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毕业后只有1/3进入学术科研部门,而有2/3在非学术部门就业。因此,美国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TheCommitteeonScience,Engineering,andPublicPolicy,简称COSEPUP)近期重新审视科学和工程研究生计划后,在《重塑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美国研究生教育》这份报告中强烈建议,博士学位课程的设置应拓宽,不仅要提供跨学科的课程,更要反映就业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需求。而美国大学协会、研究生院协会于1993年联合发起了《为将来大学教师做准备计划(PreparingFutureFaculty,简称PFF)》,他们在进行了数项研究调查后发现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将来就业后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巨大差异,也竭力提倡博士研究生教育要提供一个更宽的学业选择范围,架起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将来工作的桥梁。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与课程的提供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为研究生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可能性。这不仅能缩短师生和学生之间的物理距离,方便他们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流,还能扩展有限的学习资源。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一个全国性调查,1995年美国有1/3的高等院校通过视频、音频或计算机技术提供15,600门本科和7,500门研究生远程教育课程。[10]美国印第安纳大学Kelly商学院曾被《商业周刊》评为美国MBA20强,该学院的MBA课程完全通过网络来传授。英国的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所,大洋两岸的知名教授正是通过因特网传输电视录像信号进行授课和开设讲座的。

四、质量管理规范化

英美两国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规范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也就势在必行,自20世纪末,英国就努力构建新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统一的评价机构与评价标准。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除了依靠高等学校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实施自我监控外,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证,于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ualityAssuranceAgencyforHigherEducation,简称QAA)于1997年3月成立,其核心任务是评估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标准,这主要通过审查高等院校管理和整体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标准的方式、评价每一学科领域内的教与学的质量来实现,从而为英国的高等教育提供整体性的质量保证,巩固和加强公众对高等教育提供服务的信心。

从2000年开始,QAA在英格兰和北爱尔兰所进行的学科教学评价产生了很大影响,备受媒体关注。该评估采用打分评价方法,根据六大指标(课程设置与组织;教学与评估;学生发展与成绩;学生支援与指导;学习资源;质量管理与提高)评价教学水平。从2002年开始,QAA与高等教育部门合作推出了“学术评价”(academicreview),这是一个聚焦学术标准和质量的建立、保持与提高的崭新的整体性评估体系,每个评价周期为6年,在此期间,英国每所高等院校及所有学科都将得到评价,该评价是在QAA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推进学位资格、学科基准、课程要求、实施规则等基本规范的编制和实施基础上,从学术标准、学术资源、学校对学术标准和质量的管理等三个相互独立的领域进行学科层面和院校层面上的评价。[11]英国的高等教育评估除了上述由QAA实施的教育质量评估外,还有从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科研评估”(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简称RAE)。如果说前者侧重于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的话,后者则偏重于博士生和研究型硕士生教育。RAE是由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forEngland,简称HEFCE)、苏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Scottish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简称SHE-FC)、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会(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forWales,简称HEFCW)和北爱尔兰教育部(DepartmentofEducationforNorthernIreland,简称DENI)联合对全英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的。首次评估始于1986年,至今共进行了5次(1986,1989,1992,1996,2001),评估周期为3-5年。RAE的目的是提高高等学校科研质量,增强国家投资的效益。高等教育基金机构运用科研评估的排序把科研基金拨给其资助的大学。各个高等教育机构所采取的拨款方案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有选择地进行资助———科研质量越高,基金资助越多。2000-2001学年度,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对得分是1或2的高校没有拨款,而对于同样数量的科研项目,给得分是5的高校拨发的科研基金是得分为3的高校的近4倍。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艺术设计;工业技术;发展

前言

因轻工业推动了与其相关设计专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各大高校也纷纷设立这些专业。据中国艺术网2011年的粗略统计:国内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已经达1400多所。这些高校中含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艺术类院校,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高校。其余则海涵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以理工类专业为主导的综合重点高校,并且占有近50%的比例。[1]这种形势也导致艺术设计这门学科面对着更多样的发展和选择,而如何有效地融入工业环境中让艺术设计转化为更直接的生产力,也是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工业环境下产生的问题

(一)专业的学科特性被弱化:艺术设计专业有自身的独特性,首先这个专业的教学过程是教与练同步进行的。教师需要将设计要领、设计依据等内容结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学生需要通过研究设计案例、推敲设计内容来进一步领悟其中的道理。其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形式是较为灵活的。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教室和图书馆,事实上最前沿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成品更多的在商品、展览品中出现,参观和采风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更直观的认识设计发展和设计要领。再次,设计教学应该是一种惯性认识的加强,很多高校安排它的教学进度同其它专业一样每周仅几学时,一直缓慢授课到期末。其实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迅速认识到设计的关键性问题和设计的要领,并把他投入到设计作业中去,较漫长的教学进度不利于学生对设计要领形成整体性认识。

(二)课程结构模式化:艺术设计课程可分为基础课、实践课、专业课几个方面,基础课大多倾向于手绘练习和一些基本艺术理论,通常在大一时全部完成。此外,基础课多是不分专业、方向的统一化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基础课和设计课被清晰地划为两个阶段两者关联性很差,使学生在懵懂阶段就进入设计学习,导致大量的教学内容没有被吸收,也错过理论实践的最佳时期。

此外实践、实习环节薄弱。设计能力需要在真实操作中历练,可由一定成员形成设计室,日常设计活动在设计室内完成,学习者可以在设计室进行交流,集思广益;也可以将设计资料存放在设计室便于查找。教师可以随时到设计室进行设计指导而不拘泥于授课教室的限制,同时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实践课的形式应结合理论教学和设计作业在专业教室内完成。

(三)忽略艺术性:目前中国高校除了纯粹的美术类院校外,大多在教育教学上有环境导向性,譬如文科类的高校会强调其文科特性,而理工类的高校也会把主导学科的特征强势的加到其他学科的发展模式下。但艺术设计是不同于纯粹的人文类或工业类,这种偏执的观点很多情况下会影响这个学科的正常发展。艺术设计专业不是简单的制造和完成,它需要和艺术审美、艺术修养、文化脉络、人性关怀相结合,这部分内容时常会因大一统的管理模式而忽略甚至无人关心。这确实是一个人为性的遗憾。

二、工业背景的优势

最前沿的技术可以有效的被设计师掌握,在美好的构想遇到操作或实现难题时由技术人员的帮助,这些都是形成优秀设计作品的重要因素。以同济大学为例,良好的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基础大大促进了该校景观设计的大幅度发展,已建成的优秀资源平台也同样给室内外装饰设计提供了养料,使该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了名列前某的佳绩。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基于树木育种和木材性能、加工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的家具设计专业也有着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可见技术能行之有效的协助设计的表达,减少设计思路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使学生能有效、直接、明确自己的设计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尽快投入使用。此外,这类大学多为有一定实力的综合类大学,学科全、分类细有助于不同设计方向的多学科交叉,有助于从技术领域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而理工科类高校有着严明的管理机制、明确的惩罚规则,这些在某种程度上督促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学生的懒惰、懒散。这种管理制度也随之附着在教师的授课中,使教师的授课有极大的规则性、严密性,这种严密的管理有助于形成一个严肃的学习风气。

三、顺应优势弥补不足

(一)发挥技术优势:如前所述,技术优势是工科高校的独特之处。结合技术的发展,扩充艺术设计学生的从业技能,是有效提高学生竞争力的手段。在高校可以倡导开放式的授听模式,让艺术设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方向,适时地旁听相关的技术类课程,譬如工业产品设计的学生可以选择机械制造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可以选择建筑、城市规划相关课程深入学习,而包装、广告类的学生可以适当的了解排版印刷的实际操作和技术要求等等。在这方面很多综合类工科院校都有相应的学院承担这部分课程,以开放课堂的形式让艺术设计的学生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拓展他们的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拓展设计思路、开放眼界,结合多学科交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开展多方位交流:多方位的交流主要目的在于补充工科类高校缺失的艺术和人文气息。目前可以采取的手段有增加相关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比赛、聘请艺术类高校教师为客座教授莅临指导、积极促进中外设计类高校的交换生工作。讲座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额外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形式上也比较轻松,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方法。大型的比赛可使设计者接触到不同从业人,同台竞技可以使他们在其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格、制作,快速认识到自身的差异和不足。交换式的学习和交流在线在设计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领略国际流行的设计风向,掌握最新的设计技艺,形成多文化、多内涵的思路碰撞。

(三)调整授课方式:设计专业有着综合性强、品评标准多样化、制作时间长、流行趋势多变的特点。因此需要较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减少局限性,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展览、展会,从中汲取最新信息,因展会时间多不固定,学校可增设机动性学时,使教师可以根据展会信息及时带领学生参观。在授课方面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可以由班级划分小组,由教师带领各小组进行多样化的考察,包括实地考察、现状调查、使用回馈、问卷调查、历史沿革和预期发展调查等。通过调查学生可以从实际需要和市场发展等角度揣摩设计品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现实情况,扬长避短、补充不足、提高设计水平。

四、结语

因时展交叉性的学科会逐步浮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摆脱旧有的模式,以学科发展为目的积极地适应这种环境。因此尊重专业的学习特性、适应专业的发展背景才是积极有效展的主导途径。由此可知理工科技术、知识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两者并非无关无缘的独立体,良好的推行政策、合理的管理会使艺术设计专业借助工业背景锐意进取的发展。

二本大学排名文科范文第5篇

高考改革;主要特点;分层教学;准确定位

中学教育界讨论最多、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高考改革。2014年9月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的进度和目标,即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此,教育部推出《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明确了将来的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外语科目可提供一年2次考试的机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并首先在上海、浙江试点新高考。我们必须寻找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办学模式的改革、教育运行机制的改革相配套的正确教育行为,高考高招才能走出原来的“差中选优”“矮子里面挑高个”的尴尬局面!

一、理解新一轮改革的新特点,思考其改革的目的

特点一、不分文理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意见》指出:“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

笔者认为,文理分科容易引起学生学科偏向和学科知识不完整,不分科更有利于学生特长和兴趣的培养。改革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让文科学生有理科素养,理科学生有文科素养,对高校招收综合素养高的人才会很有好处。不分文理打破了原来高二分班重组的节奏,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反而更简化了。另外不参加高考的科目,只要修完对应的必修内容,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即可,这样对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一定的作用。

特点二、外语一年两考,不再“一考定终身”

《意见》指出:“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笔者认为,多一次机会就多一种可能性,外语一年两考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焦点。 “一考定终身”是现行高考方案受到诟病的重要原因。国家首先在英语学科打破“一考定终身”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以后扩展到语文和数学学科。外语科目一年两考,对于缓解考生的精神压力是有帮助的。改革起始阶段是一年两考,以后也许还会一年多考。另外外语一年两考,使外语学科和人文学科、自然学科进行了区别,意味着外语学科的工具性作用更加突出了。

特点三、高考选拔,不再“唯分数论英雄”

《意见》指出:“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改革还提出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学生升学参考。

笔者认为,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高考不再仅凭分数选拔人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为高考成绩“硬指标”,不仅改革了一直以来高考“以分数论英雄”的弊端,且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完即考”,所谓“一门一清”,自主选择分数,能有效减轻学生的高考负担。另外高中学校要向高校提供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综合素质入档案则有利于改变用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这种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如果在执行过程中能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那样一定会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当然,任何政策肯定有其不足,笔者认为,新一轮改革主要不足有:1.考试机会增多引起考生刷分等现象。考生可能会考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就会增加考生的负担。2.由于新一轮改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这样城市考生由于基础较好,就能较快适应改革的各种变化。而农村学生基础差,各方面比较薄弱,这样在新改革面前,可能会使城乡教育差距更大。3.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会参与人为因素,难于客观准确的评价,是难于保证公平公正。

二、高考新一轮改革对策

高考改革引起课程设置和考试设置变化。课程设置方面: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13门科目。学校应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过度偏科。

考试设置方面:按上海模式,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4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

普通高中要深入领会改革引起的课程和考试设置变化,及时变化教学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准确定位、合理规划,尽快适应新一轮改革。

(一)积极变化教学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分层教学和走班制管理

新的高考改革将给高中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带来比较大的冲击。原来学生只能选择文综、理综,因此多数学校都可以按照文科班和理科班来进行教学,而现在学生可文理兼修、文理兼考,选择自由度很大,算下来,可以有20种组合,按照学校原来的固定班级上课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必须根据政策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1.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即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科目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是否选为3门选考科目而在教学内容(选为选考科目的必修加选修,非选考科目的必修)和难度上有所不同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这对教师要求更高。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通识培训,使得教师能清楚必修和选修的内容和能力的教学要求,针对农村学生人文学科的基础薄弱的问题,农村学校要加强语文和数学科目的师资培训。

2.走班制管理

因为要分层教学,也就是同一科目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入对应班级听课学习,“走班制”将成为大势所趋。这些变化,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一个班级根据不同选择进行走班,就会有几个科目同时进行,那么这几个老师都会被‘捆绑’起来,任何一个老师有特殊情况,调课都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对学校来说,排出一个科学有效的课程表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学校必须提供足够的教室以满足其流动性(建议教室的数量至少增加为原来的1.5倍),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电子录播室、电子图书馆等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提供平台。

(二)引导学生准确定位、合理规划,尽快适应新一轮改革

1.准确定位

学生应尽量全面了解高考招生的政策规定,弄清自己有哪几条升学通道,今后喜欢或擅长从事哪些工作,想读哪类专业和学校,高中阶段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学生要主动与老师、家长和同学沟通交流,还要适当关心高校的人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拓宽视野,丰富阅历,以便更好地找准定位、自我发展、服务社会。中学可以把各专业大学排名贴在了校园的显眼位置,方便学生及早考虑想读哪类专业和学校,知道在高中阶段应做好哪些准备。学生毕竟只有十六七岁,对未来要做什么并不非常清楚,但很多人最起码知道自己不喜欢做什么,先可以用“排除法”缩小选择范围。学校应该做一些“家庭中无法做到的事”,家长则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成为学校的“补充师资”。

2.合理规划

相关期刊更多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外语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当代日本中国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早稻田大学现代中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