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供需理论

经济学供需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供需理论

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报酬递增;供需曲线;局部正反馈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21-03

报酬递减假说长期占据了经济学主流思想的地位,但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始终未引起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第一个完整地阐述报酬递增原理的经济学家是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以制针工厂为例分析了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自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效用递减和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构筑了均衡为核心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后,斯密的报酬递增思想相当长时间被忽视了。直到1928年阿林・杨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重新发现斯密定理后,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才逐步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相关学术文献覆盖了经济学基础理论、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新产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广泛的学科门类和分支,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

纵观报酬递增研究的学术文献,我们发现:第一,虽然报酬递增在现实经济中的存在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它始终无法融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报酬递增的假说和主流经济学的均衡理念之间存在着逻辑上明显和尖锐的矛盾;第二,对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给方的分析,重点探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递减、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企业组织、产业集聚等等,忽视了对需求方的关注,导致供需双方报酬递增研究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第三,如果将报酬递增思想从供需双方的研究中贯彻到底并推向供需的结合即市场的研究,主流经济学的均衡思想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布莱恩・阿瑟为代表的正反馈学说就可能获得比较坚实的经济学分析基础。

本文将在综合供给方报酬递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需求方报酬递增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供需曲线倒置原理的大胆猜想,并以此为基础模仿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出局部正反馈机理,促进主流经济学、报酬递增与布莱恩・阿瑟正反馈理论研究的对接和融合。

一、供给方的报酬递增和供给曲线的下倾

根据杨小凯的概括,供给方报酬递增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专业化分工的思想是斯密定理的核心,专业化与分工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杨小凯1999)。

专业化是指单个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中“边干边学”导致熟练程度增加、专业化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上升的趋势。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对此作了精辟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斯密关于专业化经济的思想在主流经济中缺乏应有的重视,生产理论和供给理论关注的重点是生产的短期决策分析,即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问题,边际成本曲线首先是短期的边际成本曲线,呈现出边际成本递增报酬递减的规律。这一假定确保了均衡思想的逻辑严谨性,但却与现实经济越来越远。生产和供给理论的这种静态特征导致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一直处于外生变量的地位。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静态的,缺乏解释现实中经济动态长期变化的说服力。1962年,阿罗发表了著名的《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一文,在飞机制造师怀特的经验曲线(学习曲线)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边干边学的理论。这一理论很好地揭示了专业化与报酬递增的基本机理。在阿罗边干边学理论的基础上,卢卡斯和罗默进一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和内生技术变化模式,为新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学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舒尔茨1986年发表的《为实现收益递增进行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无疑是关于专业化导致报酬递增理论研究的阶段性综合。

与专业化经济相比,分工导致报酬递增的思想在经济学说史上走过了很长的弯路。自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报酬递增的源泉是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后,经济学家的注意力一直将报酬递增和规模经济捆绑在一起(杨小凯1999),事实上报酬递增的另一个源泉即分工经济应该是指多个生产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体现在企业的组织、市场的形成、制度的构建和产业的集聚,分工就是组织,就是制度,就是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会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生产成本的递减、总体生产和供给的效率提高和报酬的递增。因此,从分工经济角度,报酬递增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制度经济学四个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报酬递减和均衡思想占核心地位的主流经济学中上述四大理论分支相当长时间被视为另类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的理论发展已经为供给方的报酬递增理论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事实上,专业化经济揭示了生产的长期成本递减、报酬递增现象;分工经济则阐明了生产者的集合导致社会成本递减、报酬递增的规律。前者是一个时间分析坐标,后者则是空间分析坐标,也就是说如果引入报酬递增的相关假定,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和供给理论将从短期分析转向长期分析、个体分析转向群体分析。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组织、产业集聚、市场结构和制度的分析都可以纳入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与传统的报酬递减为核心的生产供给理论相比,这一分析框架拥有更广阔的分析空间和更强的现实说服力。

二、需求方的报酬递增和需求曲线的上扬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证明了需求定理:即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价格PD)下降;随着消费数量下降,需求价格上升,即商品数量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关系。这一需求定理反映在几何图形上,需求曲线呈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

究竟会不会出现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呢?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异口同声地持否定态度,张五常教授就曾在《经济解释》连载中,围绕需求定理反复论证,强调不可能存在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究其原因,显然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仅仅关注了单个消费者短期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的效用规律。如果考察消费者的长期消费过程,考察消费者群体消费的现象,效用递减、效用递增和效用不变都是可能出现的现象。我们发现,早在30年前,加里.贝克尔就开始系统地研究个人的长期消费现象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问题。贝克尔引入了消费人力资本的概念(包括个人资本和社会资

本),采用广义消费论的分析框架,阐述了个人长期消费过程中的效用递增现象(成瘾型规律)和社会相互作用导致效用递增的现象。如果采用贝克尔的成瘾性理论和社会相互作用理论,需求曲线倒置不仅不会成为无稽之谈,而且是对主流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人们通常认为,偏好会随着某些上瘾商品的消费而发生变化。譬如,长时间的吸烟、喝酒、注射海洛因通常会增加个人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并促使人们不断增加消费量。马歇尔在讨论人们对“美妙”音乐的偏好时,就已经提到这一点。贝克尔和斯蒂格勒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在保留“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最大效用”这一假设的同时,贝克尔将内生性偏好纳入到效用最大化的研究方法中并加以扩充。这一扩充首先是通过引入个人资本存量的概念来实现的。如果用表示个人资本,则扩展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成:

U=U(Xt,Yt,Zt,Pt)

上式中,X、Y、Z分别表示不同的商品。

贝克尔认为,效用函数本身是独立于时间之外的,但如果现在的选择会影响将来的个人资本水平,那么,仅仅由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本身所决定的次效用函数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会随着Pt的变化而变化。显然,传统需求理论的偏好稳定性假设受到了个人资本存量的冲击。

效用函数中引入个人资本后,边际效用可能递减,也可能递增。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他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可能增加,需求曲线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个人长期消费效用递增和需求曲线倒置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学习效应,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用中学”,积累消费的人力资本。个人人力资本在长期的消费过程中的学习效应与“干中学”导致长期边际成本下降的规律是相似的。

在需求曲线被杰文斯、瓦尔拉斯、马歇尔等人系统阐述之前,经济学家也曾讨论过包括社会名望、好名声、仁慈等需求的基本决定因素(Bentham,1789;Marshell,1964)。但是,随着需求理论严密性的加强,这些变量逐渐在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消失。消费者被假定生活在鲁宾逊世界里,消费效用完全由个体的偏好和商品的特性决定,而与其他消费者的存在无关。加里.贝克尔提出了消费的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他把影响人们选择的社会力量用社会资本S来表示,并把效用函数扩展成: U=U(Xt,Yt,Zt,St),

上式中,X、Y、Z分别表示不同的商品。

社会资本对消费效用影响的典型模式即所谓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表明,随着某种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对个人的效用会随之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价格也相应增加。比较形象的表述方式是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s Law)。该法则论述的是计算机网络的价值和网络中计算机的数量两者间的关系。它指出,网络的价值以其节点数量的平方速度增长,即V=n2(V表示网络的总价值,n表示网络的节点数量)。

当我们在效用函数中考虑到的社会资本的存在时,主流经济学的将个人消费简单相加得出市场需求曲线的方法就不再可行。引入贝克尔的消费社会资本概念,考虑消费者的社会相互作用,社会群体消费的效用规律就不同于单个个体的消费规律的简单相加(需求曲线叠加)。当社会相互作用正效应时,边际效用随社会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增(正网络效应,“梅特卡夫法则”);当社会相互作用负效应时,边际效用随社会消费量的减少而递减;当社会相互作用不存在时,边际效用不随社会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社会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简单叠加,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成立。

到这里,我们就推出了,当个人资本或社会资本在消费过程中起作用时,需求方就可能出现报酬递增现象,随着个人长期或社会群体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将上升,需求曲线就出现了上扬。

三、正反馈现象的形成机理

图1是人们熟知的局部均衡分析图。采用马歇尔的分析了供给曲线倒置的可能性,但是,即使需求曲线不出现倒置,仅仅供给曲线倒置就会严重破坏市场分析对称性的形式美,并且触动均衡的核心。这一点萨缪尔森很早以前就曾探讨过。在著名的《经济分析基础》里,萨缪尔森就指出,如果出现供给曲线倒置,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倾斜方向同向,就可能不相交或相交。如果不相交,均衡就不存在;如果相交,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萨缪尔森称为稳定的均衡和不稳定的均衡。其实,我们认为萨缪尔森所说的不稳定均衡就是反均衡,即正反馈。

一旦局部正反馈猜想成立,许多经济理论困惑将豁然开朗,经济理论研究的视野和空间将大大拓展,现实中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将求得合理的解释。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发现,免费赠送与创业投资、知识产权与技术垄断、网络经济和高科技经济、企业制度的创新原理、纳斯达克暴涨暴跌的机理、微软反垄断案的争论等等都与是否承认存在正反馈经济世界有密切关系。局部正反馈原理从形式上看是与局部均衡原理相对立的,但事实上,正反馈与均衡是互相补充的两套原理。思路(而非瓦尔拉斯的分析思路),E为均衡点,即当Q=OE时,PD=PS,市场出清。如果市场出现偏离E的情况(扰动),就会有一种自发的力量使市场回复到E的状态。因此,E点就是均衡点。从系统控制理论角度看,E点就是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点,市场为负反馈系统。

与局部均衡图(图1)相反,如果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出现倒置(见图2),F点就不是均衡点了,而是均衡的对立面即反均衡点。根据系统控制理论的说法,F点就是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点。尽管在F点,当Q=QF时,PD=PS,市场出清;但是如果市场出现偏离F的情况(扰动),市场的自发力量将会导致越来越远离F点。具体来说,当Q=Q1时,PD<PS,即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市场交易无法达成,Q1无法实现,出现过剩;当Q=Q2时,PD>PS,即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市场交易能够迅速达成,Q2能够实现并出现短缺。

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造性破坏;转基因产品;经济学分析;市场规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诸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13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的我国,随着现代工业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保护耕地与增加农业产量已越来越成为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紧迫课题。转基冈产品的不断问世,似乎为解决这一难题开启了一扇有益之门。

一、理论探讨

(一)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著名的观点:经济创造过程是改变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经济创造使经济不断地从内部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有价值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米源、新组合的竞争,也就是占有成本上或质量上决定性优势的竞争,这种竞争打击的不是先有的企业利润边际和产量。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

梅特卡夫(J.Stmdey Metcalfe)在《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中强调: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中知识盛=产和扩散过程的不可分割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政府技术政策的任务不是预测哪种创新将会胜出,而应当是构建一个基础设施来支持企业,促进创新多样性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使创新涌现更为容易。泰勒,考恩在《创造性破坏》一书中指出:技术正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广的选择菜单。技术除了推进一个社会内部的选择菜单之外,也往往使社会“创意能量”的来源更为丰富。

(二)淡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英国学者霍奇逊(hodg-son,G.M.)根据小体论、方法论和隐喻这3个标准,界定了他所认同和主张的演化经济学。他的观点基本反映了演化经济学的宗旨:①本体论的标准――是否对以下假定给予充分的强调,即经济演化过程包含着持续的或周期性出现的新事象和创造性,并由此产生和维持制度、规则、商品和技术的多样性;②方法论的标准――是否反对还原论(reductionism)。演化经济学应该是反还原论的。即复杂系统在其不同的层次上呈现出突显的特性,每一个层次都不能被完全地归约到另一个层次,或在另一个层次上得到完整的解释,对更高层次的突现特性的分析不能完全还原基本的元素层面上。③隐喻标准――即是否在理论上广泛使用生物学隐喻。使用生物学隐喻的动机在于取代支配着主流经济学的机械论范式。许多演化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在其性质上更接近于生物系统而非机械系统,对经济生物学的隐喻_史为恰当。在这3个标准中,生物学隐喻的标准是个“软”标准,因为霍奇逊最终在为不同经济学家分类时,只采纳了前两个标准,也就是说,只要某位学者符合这两个标准,而不管他是否赞成采纳生物学隐喻,他就可以被看做“演化经济学家”。

截至目前,国内关于转基因产品的研究并不多。且大部分集中于转基因产品的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标识管理、发展现状等等。为了我国转基因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并进一步规范其市场的有效竞争,木文借鉴创造性破坏理论。结合新兴生物技术的跃辽模型,以演化经济学的观点。结合供需理论,剖析和破解在转基因产品市场中转基因产品供求关系的经济力量对创造性追求是利还是弊?

二、转基因产品的特征及其发展现状

所谓转基因产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或结构,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产或孕育出的产品。均可称为转基因产品。

与传统的非转基因产品相比,转基因产品之所以有着神秘的魅力,是在于有着以下显著的特征与优势:第一,可以极大地改善转基因产品品种,增加营养成分,降低致敏物质和有毒物质的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延长产品的保存时间。第二,可以方便有效地改变粮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比例,以改善其食用品质或加工特性,满足不同人群的膳食需求。增加其附加值。第三,作物被植入了抗虫性状基因后。赋予作物抵抗病虫害的体能,从而减少和避免农药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生态。第四。通过基因修饰,可以使植物产生亚油酸,并能使作物对恶劣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增强,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五。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

我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已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其科技发展计划,经过近30年的努力发展,生物技术研究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独立研制抗虫棉花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目前,我国已成为转基因产品的主要进几国与生产国。我国进口转基因产品的贸易额逐年攀升,其主要产品为转基因大豆。同时,我国也已成为转基因农产品大国,天间试验和商品化生产面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延,居世界第4位,一些种类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三、对转基因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一)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觉的经济学分析

随着世界人几的增加,不断地对粮食的增长提出新要求,生产工具的改善和科学的增产一直是人类努力的方向,绿色革命之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创造更多产量的同时所带米的列耕地土质和环境的破坏已经越来越让人类感到不安。现代农业的生产已不再是早期的农耕生产,而是纳入到工业化范畴的太规模生产。出于要满足低成小和高产量的需要,涉及大量的工业处理过程,采用化学方法求利避害。而转基因对农作生物物改造方式成为这种上业生产方式的替代过程。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实质也是一种试探性试验的后期过程,在实验和理论论证其无害后,其真正结果也只能在推广后得以显现。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埘称的地位,甚至无意识地成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试验品。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必有之路,也是人类创造新事物必须承担的破坏成本。

(二)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学分析

生物体的变化离不开进化论的范畴,达尔文进化理论有5个方面。第一,物种并非永恒不变的。第二,所有的物种都来自共同的祖先。第三,进化是逐渐的。第四,物种的增殖。第五,自然选择。从第一和第二点来看,转基因作物只是将生物基因库中的基因进行了人为选择和表达,并没有凭空制造生物。生物体本身是复杂的,转基因作物由于引人外援基因增强其在某方面的特质,因而其是跳跃发展的,这和第三点相悖。第五点的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其借助斯宾塞的术语,将自然选择表

述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虽然人类主观的意愿,使得转基因作物获得某些人类所需要作物具有的特性。但对于复杂的生物体。人类改变其部分基因后的结果是其原有荩冈和新越冈共同构成的产物。赫尔也认为,即使原有的稳定常态因环境变化和新荩因引入种群而受破坏,然而作为种群仍然必须在动态过程中保持与环境相适应。基因作物这种在自然选择环境下的动态结果和优势是不是和科学预期的相同,这便产生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人类对转荩因作物不同态度的根,小由米。

(三)基于供需关系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服务的。而对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需要不断进行技术优化和改良去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要。保持粮食增长的方法只有增加生产面积和提高单产。全世界已经没有新的可耕地了,提高单产就成为养活每年新增8000万人口的关键。以农药化肥及杂交育种的方式提高单位作物产量的绿色革命养活了世界上更多的人口,但杂交育种的作物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具备优势,农药化肥和温度调节等方式增加产量,其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也已减弱。且农药化肥等用量已趋于饱和,其造成的污染却在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极端气候的增加,造成作物减产等不良影响也在增加。导致人类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威胁。从增加粮食产量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转基冈作物可以增加其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继而保护环境,增加粮食产量。因此,这项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是符合供需理论及人类发展需要的。

四、转基因产品市场的未来及其启示

转基因产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新的科技产物,目前尚存在诸多争议。但更多的科学试验表明。至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持此观点者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科研者抱有高度的负责精神。第二。传统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大量农药来保证产量,而抗病虫的转基因作物则无需喷洒农药,既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又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第三,一种食品是否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无受体和能否被代谢掉,转化的肚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产品及其市场将得到更加规范和完善。

基于这一观点,结合前述对转基因产品的经济学分析。本文认为转基因产品及其市场与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严格的规章和规范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严格按照不对人类与环境有害的立法规程去操作,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才会是健康、有益的。我们的餐桌文化和社会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革命和转基因产品的不断问世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绚烂多姿。我们同世界各国一道,皆应为此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英]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美)泰勒・考思,创造性破坏[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美)理查德・福斯特等,创造性破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

[5](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6]吕娜,转基因技术――人类获取食物方式的伟大变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04).

[7]钟甫宁、陈希,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市场份额――以城市居民超市食用油消费为例的验证[J],经济学,2008,(04).

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宗商品;定价机制;价格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一、对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研究综述

对于大宗商品及矿产资源的定价机制的研究,国外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大致遵循两种路线:新古典主义路线和新制度经济学路线。

新古典主义路线以Carlton(1979)学者的多元价格理论为代表。它的假设前提是市场主体具有完全理性且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主要探讨市场主体对于不同定价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定价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寡头竞争理论、各种战略行为的博弃模型(如伯川德竞争、古诺竞争、契约合谋)与主导型厂商模型。高丽敏(2009)运用博弃论的理论根据铁矿石市场双边垄断的结构特征,分析出口商之间、出口商进口商、进口商之间的双方三种博弃的过程,认为铁矿石定价机制是各方博弃的结果;姜南、霍佳震(2008)使用进化博弈论探讨中国钢企与铁矿石三巨头之间的价格谈判,有利于中国钢企的均衡点方能达成,而这个均衡点的值受到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中国对三巨头的依赖程度的影响。李艺、汪寿阳(2007)提出大宗商品定价权问题,并从铁矿石市场结构分析了国际铁矿石的供应和需求结构,通过对供需形式的分析得出供给和需求方的议价能力。

新制度经济学路线则以Coase(1937)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契约理论为基础。该学派认为经济世界中的行为主体为将交易成本最小化而结成各种各样的契约安排(或治理结构)组成形式各异的经济组织。包括最早Nash(1950)提出的讨价还价模型,以及Muthoo(1995)提出的重复讨价还价模型、Fudenbergand Tirole(1983)的完全信息序讨价还价模型等。国内学者董方军(2010)在融合契约理论与多元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国际铁矿石市场契约安排频谱的概念,构建了铁矿石市场主体通过选择契约安排实现市场整体均衡的价格机制模型。内部转移定价理论则由Ronenand McKinney(1970)等则讨论了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后的定价规则。

另外,还有学者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机制进行了分析。如在石油市场的定价机制研究上,张建新(2006)将美国霸权与国际石油机制结合起来,论证了二战后美国霸权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对李纪建、管清友(2007)分析了石油的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属性,认为石油价格涨跌都是在既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下实现的,以利益分配为基准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浮动。欧阳旭、舒先林(2010)通过探讨石油贸易中各国在计价货币上的政治经济博弈,认识到石油定价领域的金融属性与政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特征及规律的研究综述

在对长期价格趋势的研究上Paul Cashin(2002)对1862-1999年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国际大宗商品实际价格在长期有下降趋势,而且波动性越来越强。Eduardo Borensztein(1994)从供需角度对1970-1990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技术革新导致了大宗商品供给的增加,加之前苏联地区国家需求的减少,最终结果是大宗商品实际价格的下降。Paul Cashin, Hong Liang,C. John McDermott对1957-1998年初级商品价格进行研究,认为供给和需求冲击影响是长期的,短期调整政策无法起作用。杜丽永(2011)认为各类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长期周期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并且在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从而意味着任何致力于平滑价格波动的政策将具有很强的时滞性。Morrison(1984)认为1957-1982年的非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总量的变化、由于通货膨胀引发的进口国的替代产品价格的变化以及供给的变化正相关,与进口国对美元的汇率的变化和世界利率水平变化速度负相关。

在对短期价格波动的研究上,主要是对期货市场的研究。短期价格波动反映了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现货市场的非均衡调整,来自产业需求者和农业加工者的风险以及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稳定的出口收入。研究短期价格波动的必要方面就是检验短期价格波动是否为随机游走。例如Barkoulas et al.(1999)证明了价格序列能有非线性的方式产生。通常来说,关于商品价格形成的主要关注集中在评估市场效率和提高价格预测上,大量研究是针对价格数据样本本身的。

在对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上,一是认为是研究宏观经济指标及货币政策与价格有关联性。王华俊、代英、赵然(2010)认为有色金属价格趋势与GDP高度相关。王云(2011)通过对五种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工业总产值、美国实际利率和美元指数分别进行MS-VAR建模,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与中美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次贷危机是对大宗商品和中美因素发生状态转移的主要诱因;中国工业总产值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有推动作用,在次贷危机后,其推动作用增强;美国的货币政策因素是在次贷危机后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的重要因素;次贷危机对铜和原油的状态转移的影响先于总指数、黄金和大豆。Dombusch(1985)发现用工业化国家所处的经济周期和美元汇率这两个需求方面的因素能很好地解释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巴曙松(2011)对经济危机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农产品能源属性在增强,能源及工业品的金融属性是否增强有待考察。

另外一种从供需角度研究,认为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孙大利(2010)认为供求关系的变化时石油价格波动的内在原因,产能控制和投资生产的滞后性是价格波动的外在原因。陈玉财(2011)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金融和联动等因素影响。近几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对我国的物价水平造成的冲击不断扩大。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在国内传导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渠道和间接渠道。秦源、茆健(2012)选择从供给、需求和资源稀缺等方面,分析不同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幅度的差异。研究发现产出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两者之间正相关,而均和价格涨跌幅度负相关;储采比是决定大宗商品产出价格弹性和价格涨跌幅度的重要因素,储采比较高将抑制商品的价格涨幅。

参考文献

[1]董方军.铁矿石市场价格机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

[2]方建春.中国资源性商品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研究―以石油市场为例.浙江大学,2007

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品房预售;政府规制;价格飙升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69-04

房地产既属经济学上的概念,又属法学范畴,更是民生的大问题。商品房预售即指房地产开发商将“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出售给预购人,而由预购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关于房地产预售制度,是基于西方经济学的“预期收入”理论,以美国代表的模式等在理论上较完善,特别是订金的第三方保管以及封顶的预售设计,使得其制度能较好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现状,对外经贸大学、西南政法和吉林大学多做了制度本身缺陷的理论探讨,数年处于存废争议的激辩中。虽然多数网民及部分学者强烈要求取消,因为该项制度是房地产市场严重不规范的关键因素;但作为一种商业的运作模式,许多学者不赞同采取行政手段硬性废止。另外,一部分学者及代表指出,关于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其原因并非制度本身的存废,重要的因素则是预售行为极不规范和所配套的机制未够健全。

2010年最为激烈的房地产价格飙升造成的民生问题,凸显市场的失灵使政府规制行为变得急迫。基于商品房预售市场的一系列问题,课题组历经二年多的时间,对北京、天津、河北等主要地区的商品房预售市场做了调查。调查发现:一是房价飙升调控艰难,民生性和公共信心出现危机;二是商品房预售市场严重不规范,使购房人利益严重受到侵害。究其原因,一是制度设计和法律本身存在缺陷,二是政府规制监管尤其是货币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另外,我国房地产市场缺少政府有效规制,过于强调市场机制作用也是问题所在。房地产预售市场具有高风险性、民生性和公共信心维系性等特征,需要加强规制和监管,以救济市场失灵的负面效果,进而保证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共利益,这也是本课题应对性策略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商品房预售市场中价格的规制问题

规制是政府面对市场失灵时,采取竞争替代性的一种政策治理机制,以最大化的社会福利为目的,“制定并实施的干预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特殊行为或规则。而房地产既是经济学的概念,也是涉及民生的大问题。面对金融危机下房地产期房价格飙升市场现状,基于经济学规制理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愈发重要。

(一)从非主流经济学观点看,预售商品价格存在一定垄断性

部分经济学学者认为,房地产的垄断性来自于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和空间的固定性两个方面,房地产期房市场价格势必存在一定垄断,需要加强规制和监管。

价格标准是扩内需促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关键。课题组调查,2008年各地政府都曾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2009年,各地政府又推出了补充意见,从落户政策的放宽到直接刺激消费,从土地分宗出让、分期付款,到公积金政策的放宽,都无疑大大缓解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困难,促进了期房市场的销售。但是,价格飙升又抑制消费者的购买需求。由于开发商的资金困难期已度过,解决住宅空置率居高则成了扩大内需的关键,但价格飙升又抑制了需要居住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而这个群体大多为中低收入消费者。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特性,使得房地产开发商不肯提供价格低且数量多的房地产,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效率损失,阻碍房地产市场健康内需和稳步发展。课题组认为,关于开发商的利润限制,我国法律目前没有任何规定,垄断的市场只能导致房价畸高,进而影响资源的非最优配置,“难以实现帕雷托最优”。如果我们仍忽视政府的作用及其政府的社会责任,只强调市场机制而忽略垄断特性,房地产市场症结的根本所在难以有效得到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在调查时还发现,非法预售行为普遍,这不只是开发商的无风险融资手段,更是先期了解市场以抬升价格的序曲。由于非法预售屡禁不止呈泛滥态势,使买受人更加惧怕开盘后的房价飙升,不得以卷入其中,不得不受制于不平等强盗条款,使得开发商轻易地掌握着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绝对话语权。飙升的高房价带来社会净福利的损失,使得消费者剩余移转向开发商。但笔者认为,房地产的垄断性虽能抬升一定价格,并不是价格飙升的根本原因。

(二)从主流经济学观点看,预售商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

经济学主流理论认为,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市场决定的,所以房价的调控应围绕着市场进行。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年年暴涨,有经济学家把原因归咎于土地财政,归咎于开发成本增加;有的归咎于市场供需,归咎于政府对廉租公房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不足;还有的归咎于通货膨胀预期和货币供应过剩等等。笔者认为,预售商品房有其特殊的不动产属性,价格飙升有市场的原因,也有货币政策的问题,存在着两方面的互动:一是货币供应量飞速增长,通胀预期使资金需要寻找投资方向;二是居住效用是投资效用存在的基础,也就是市场需求引导了资金的投资方向。

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第5篇

一、对信息混淆与信息滤波概念的界定

对于现实经济生活,信息混淆与滤波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济行为的一个理性选择是对信息的偏好,如对知识、数据、计算机、网络、新闻消息等各种信息的依赖。与此相伴生的是,现代生活所提供和生产的信息量增长速度迅猛。这样,必然的一个结果是,人们在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相关决策时必须首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大量的信息中分辨、剖析、寻找到最满意的信息,以备使用。然而一旦考虑到信息在经济生活中具体存在的形式,实际的选择并不会轻易地得到。

信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多是以混淆的形式出现的,对于混淆的信息,人们是无法用肉眼、感觉等去进行直接分辨的。混淆在一起的信息,是以单一信息的面貌出现的,而这一信息虽然是以一个单元出现,但实质上则包含着若干个不同单元的单一的信息。例如,一些产品销售具有周期变动的特点,其销售周期就可能包含了销售的趋势因素、季节因素以及不规则的变动因素等。混淆的信息,它围绕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周围而存在,其中一些信息是有用的和非常重要的,而可能更多的信息则根本是无用的。人们面对众多混淆的信息又怎会轻易地找到自己满意的信息,以供使用和相应决策呢?

因此,在对信息经济的研究中,对信息混淆和信息滤波概念的界定便成为首要的工作。

信息混淆,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它就好比通讯中受到各种噪音干扰后最终接收到的信号,是混有噪音的一样,人们观察到的最终的信息也是混有噪音的信息集合。由此,信息混淆也决定了信息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独特的方面。但限于这一认识,则是不够的。对混淆在一起的信息,必须要能够对它们进行识别,就如同人们必须滤除通讯中的噪音一样,将失真的信号还原为原来的信号,我们也必须将经济生活中混淆信息中的噪音滤除,从而达到充分利用那些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带有混淆性质的信息。因此,这就进一步提出了对信息混淆进行滤波处理的客观要求。对信息混淆进行相应处理,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将混淆的单一单元的信息,按经济实质过滤出混淆前的原来的信息。这种技术,就被称为信息滤波。根据对信息混淆定义的类似方式,信息滤波被界定为:信息滤波就是将信息单元(A)消除作用力,还原为以前信息单元(B)的技术。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信息滤波是针对信息混淆问题产生的一个方法问题。与信息混淆相比,信息滤波则明显具有技术方法研究的特点。如果说,信息混淆是对信息表述方面的研究,信息滤波则是对信息处理方法方面进行的研究。

二、传统信息滤波理论的发展

对信息滤波方法进行较为理论性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信息科学中对通讯信息的研究,其后,这一研究则蔓延到经济领域。

滤波思想在信息科学中由最初提出,进而发展为其主要学科分支——控制论中的一般滤波处理方法。信息科学的研究指出:信息由信源发出,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内部环境和外部噪音的干扰,常常会出现种种失真的情况,为了尽量减少信息的失真损失,达到较优的传输和接收效果,在信息论的具体研究中就提出了滤波理论。因而,一般滤波思想主要针对的问题是通讯与控制中的信息干扰处理。具体来讲,指的就是从获得的信号与干扰中尽可能地滤除干扰,分离出所期望的消息,或者说,是通过对一系列带有误差的实际测量值的处理,得出所期望数据的估计值。

一般滤波处理方法的研究中,较为典型的有维纳滤波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理论。而在这一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主要有维纳(Wiener)、柯莫哥洛夫、雅格洛姆、卡尔曼(Kalman)和布西(Bucy)等人。维纳滤波理论比较集中地表述在维纳-辛钦定理中,其主要是采用偏差反馈方法,用于滤波处理。卡尔曼滤波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初提出来的。1960年和1961年,美籍匈牙利学者卡尔曼和美国学者布西提出了递推滤波算法,成功地将状态变量方法引进滤波理论中来。

尽管滤波理论的提出,最初并非出于经济学的目的,然而有关一般滤波理论的思想及对信息处理的相应方法,在经济学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信息混淆状态的分离、辨析,一般滤波理论提供了一套方法论。经济学中所指的信息尽管同通讯、控制中的信息不同,然而在对信息所反映现象的本质上,两者却有着非常类似的描述,在这一点上,两者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差别不过是所反映的范畴不同罢了。因此,经济学中的信息处理,同样可以将通讯、控制中的滤波思想和方法吸收过来:经济活动中所获取的各种经济信息变量中,排除信息混淆状态,分离出所期望的信息变量。

经济滤波的研究,是将上述对信息科学中的信息滤波处理的思想引入到经济领域中的结果。这也可视为是一般滤波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的扩展应用。但是,即使我们将经济滤波视为一般滤波在经济领域的扩展,经济滤波也不能简单地视为是一般滤波在一块“新的土地”上的翻版,因为:第一,信息科学中的信息论,本身是统计学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统计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和科学,它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应用,而且在社会科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滤波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因为,方法论是具有一般性的。第二,一般滤波理论在经济领域中被引入后,某些方法出现了新的创新,比如,时间序列的理论和方法出现后,既推动了对一般滤波在信息科学领域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增加了将滤波方法和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研究的可能性;第三,一般滤波与经济滤波在研究对象上虽都是信息,但信息在信息科学与经济科学中所实指的具体含义毕竟是不同的,因而,滤波处理的思想虽是相同的,但滤波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目前,对滤波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拓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主要有穆斯(Muth)和卢卡斯(Lucas)两人。穆斯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信息滤波问题。在弗里德曼的研究中,可支配收入可以分为两个分量:一个是持久收入,另一个是暂时收入。穆斯将这一研究结论系统化,并提出了从可支配收入变化中观察持久收入变化的原始滤波方法。穆斯(1960)总结为,一些经济现象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持久现象,另一部分是暂时现象。根据穆斯的结论,人们能够得到的观察,只能是持久现象和暂时现象的合成现象,而不能分别观察到持久现象和暂时现象。如果要从合成现象的变化中,观察它的两个分量的变化,这就构成了一个滤波问题。卢卡斯在自己的研究中,则从区分相对价格变化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着手,考虑信息混淆与滤波问题。他在继承魏克赛尔(Wicksell)价格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价格变化也应区分为相对价格变化和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重要观点。就企业产品价格,卢卡斯指出,可分为两个分量:一个是相对价格变化分量,另一个是一般物价水平分量。企业的决策是依据相对价格分量的变化做出的,因为只有相对价格分量的变化才能提供市场供需的信息。

值得指出的是,穆斯和卢卡斯对信息混淆和滤波的研究,并不是出于直接目的,他们都是在对理性预期的研究中,接触并进入到这一领域的。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信息混淆和滤波的研究,是出于对形成预期的要素研究的需要。出于这种目的,信息与预期被联系在了一起。穆斯在对预期概念的定义中,直接就将信息的充分利用作为一个界定条件。

三、对传统信息滤波理论的认识

尽管信息混淆与滤波处理理论的相关思想已在经济学中明确提出,然而,在经济研究的实际中,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及动态性的高度关联,对信息混淆的滤波处理在现实中仍然很难确凿把握。不过,在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已趋一致:

1.动态的经济系统与动态的信息系统。尽管信息作为客观的表象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存在就能被充分发现。经济系统是动态发展的,人们对信息混淆的认识,不能只看到其静态的存在,对其价值释放也不能只做简单的概括。而且,人们可能更多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实质是“有效信息”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原始的信息集合中,分离出应该能够反映这种变化及需求的信息预期变量,谋求其能量的释放方式。由于信息作为系统的存在是呈动态性的,混淆也是呈动态特性的。简单地将信息混淆划分为可观测的变量及不可观测的变量,这种方法虽然很有效,但并非是科学的完全概括。

2.信息混淆的内涵可能是多样的。经济理论的发展,从一般均衡到动态均衡,取得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的实质是理论的探讨对经济生活本质描述的复归,但这种描述可能还远远不够。可以说,现代经济理论的难点仍然是对经济生活本质描述的细致性探讨。信息经济学的崛起,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从信息的角度,对经济现象抽出其主要的线条,这可能会使经济学的探讨更接近于本质,更具有规律性,使复杂的问题(信息集合)分离成众多的单独信息变量,而且更宜于操作。作为信息集合的分离难点,显然首先来自于信息混淆的确切类型,其次才是滤波处理的具体方法。信息混淆内涵无论被归纳为长期信息与短期信息的混淆,还是被描述为名义值与实际值的混淆、内生变量影响与外生变量影响的混淆,这实质上都是反映信息混淆的某些类别,除此,还可能存在着上述概括以外的大量信息混淆类型,而涉及后者的判别,可能更多的是需要涉及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领域。然而,人类的认知及相应处理的方法,在此显然是不够的。

3.由于信号作用而产生的信息混淆。已有的分析,基本着重于各种因素对信息的信源和信道的影响,从而造成信息混淆。如果从信号分析着手,那么在经济学方面,信号所传递的最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价格信号与质量信号这两类信号,当然,除此还有其它一些内容。若对价格信号与质量信号这两类信号进行干扰,则由此而造成的信息混淆便是价格信号混淆和质量信号混淆。对于价格信号及其混淆,我们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市场的作用是建立在价格机制充分发挥效能的基础上,因而,价格作为信息符号,作用着供需双方,从而影响均衡态势。如果价格信号产生混淆,供需同样受到冲击,进而冲击均衡。价格信号混淆的典型例子便是蛛网波动。质量信号一般都被忽视了,阿罗(Arrow)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并未走得太远。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近几年来,人们在这一方面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

4.对信息混淆进行滤波处理是具有机会成本的。滤波理论对信息混淆的处理较侧重于对信息量的分离上,对每一信息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并未重视。信息是具有多维性的,出于单一的目的,对信息采取滤波处理,在精确分辨的同时,必然导致同一信息在其他用途方面的损失。

5.搜寻理论实际是滤波理论在现实中的一个具体体现。斯蒂格勒(Stiger)放宽完全信息假设,提出的“搜寻”理论,试图说明买卖双方若要查明市场价格,需要提供一定的代价,即所谓搜寻成本。在该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即为价格信号。价格信号的分散,使寻找必须付出成本。在这里,寻找的过程,实质就是对信号混淆进行滤波处理的过程。另一方面,滤波处理是有成本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对滤波处理的方法选择或其在实际中的运用进行了约束。而约束边界的有关问题,是需要借助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来完成的。搜寻理论充满了滤波的思想,主体要对分散的价格信号进行优化选择,就得去对信号进行处理,这种处理直到搜寻成本等于预期边际收益为止。

四、统计滤波理论的提出

从传统信息滤波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该理论对于信息混淆的处理,多是从经济理论范式进行的探讨。现有的滤波理论着重于对实际测量值进行修正,以期得到有关信息变量以及变量值,这种思路和继之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明显不足是,具体的滤波处理技术缺少量化方法的支持,并且这种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因此,在对信息混淆滤波处理的研究中,就提出了统计滤波理论。

统计滤波理论,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的一种滤波理论。依赖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统计滤波理论从经济统计角度人手,对信息混淆的处理进行了量化突破,并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滤波处理体系。相比传统信息滤波理论而言,统计滤波理论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经济生活中的信息所做的观察更为系统和全面,进而对信息混淆进行的滤波处理更完整些。由于SNA严格按照复式会计原则及经济帐户的方法对包括国民收入诸量进行核算,以相互连接的平衡结构方式对现实经济进行描述,从而系统地、完整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动。.这保证了统计滤波对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宏观经济信息进行系统量化的基础。不同于传统信息混淆及滤波理论的根本地方是,统计滤波对信息的描述和对信息混淆所做的相关工作及进行的滤波处理,体现在国民经济运行的流程描述中。并且,这种滤波处理更明确地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研究,首先是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的不同分解或模拟上,这实质上是起到了改变信道环境的作用。

如果将统计滤波理论视为基础性的宏观经济滤波理论,很显然,该理论对传统信息滤波理论进行了重大的发展。它不仅使信息滤波理论更系统化,也使滤波处理技术变得更有操作性。

参考文献:

①J.E.Stiglitz,1985.InformationandEconomicAnalysis:aPerspective,TheEconomicJournal.

②JohnF.Muth,1961.RationalExpectationsandtheTheoryofPriceMovements,Econometrica,Vol.29,No.6.

③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