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的技术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审计 财务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很多企业,事业单位在会计的核算上都开始采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所以在审计工作中需要新的办法。当前计算机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已经逐步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在会计领域也不例外,当前计算机审计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与原来传统的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审计人员将审计工作用计算机进行的一种办法,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人员的时间。
一、计算机审计技术
对于“计算机审计”,目前尚无结论性的定义。有人认为,它是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为对象范围进行的审计,因此,又称为EDP审计。本文认为,计算机审计是指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将审计与计算机的功能融合,并结合管理学、行为学、统计学等学科,进而进行审计的一种新的模式。在计算机的审计中主要是从审计单位的原始数据着手,然后基于信息系统进行监测测评,在底层对数据中间表进行采集、转换、清理,最后再进行数据的分析,采用各种模型构建以及数据挖掘技术,最终实现审计的一种办法。
二、计算机审计内容
(一)计算机审计的对象
计算机审计对象是指在法律、法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管理对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内部控制,数据计算等相关事项。
(二)信息系统审计
1、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
是指检查和分析信息系统内部对单位的业务管理、经营决策以及财务核算,同时评估当前的信息系统是否具有可靠性、是否具有安全性、是否存在经济上的问题,然后针对有问题的提出审计建议,从而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2、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
(1)检查系统是否可靠性
主要是检查被审计的单位的系统软件以及关键业务是否能够满足单位正常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管理是否有效;在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传输中是否合理的控制;不同的系统是否能够兼容,是否能够对接;基础信息是否是安全可靠的。
(2)检查信息系统是否安全性
是否在国家登记保护下执行审计工作,是否按照国家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去贯彻,系统是否采用了安全设施保护。
(3)检查信息系统是否经济性
检查单位的业务能力以及建设目标是否符合;建设目标能否达到预期的收益;单位目标是否在建设中出现的现象等。
(三)数据式审计
1、数据式审计的定义
数据式审计,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不必将数据转换成规定的电子账套,而是直接对数据进行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数据式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对数据的直接利用。
2、数据审计的对象
电子数据和系统内部的控制,对计算机底层的数据库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包括传统的财务数据以及业务数据以及外部数据。
3、数据审计的步骤
(1)对数据进行采集;(2)预处理采集的数据;(3)对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4)归档。
三、计算机审计的方法
(一)信息系统审计采用的方法
1、源代码检查法
重点抽查一些若干程序的源代码,根据源代码对计算的金额,授权的业务以及其他关键数据进行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以及缺陷。
2、日志分析法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日志,在检测的时候可以筛选分析日志,检测是否有一些没有经过授权而更改数据的非法操作,从而判断信息系统是否合理化。
3、平行模拟法
将需要审计的单位的数据分别用审计人员以及审计单位的程序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二)数据审计采用的方法
1、数据的挖掘技术
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挖掘,深层次,海量的进行选取。对一些事先不知道的,潜在的数据进行提取。
2、审计数据查询的技术
直接利用数据库进行查询,可以实现快速的获取完整、真实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测试,能够快速获取审计证据,查找疑点。一般审计的查询主要是对工作的底稿进行查询、法律法规进行查询以及数据进行查询。
3、审计统计分析的技术
在计算机审计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办法就是对数据进行收集以后直接用来分析,目的是为了发现审计数据的一些规律,从而发现审计存在的一些异常的现象,找到突破口。
4、联机分析技术
由于审计单位的数据多而复杂,所以在进行决策问题的数据访问以及分析的时候,可以直接采用联机分析的技术。因为;联机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多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就是我们熟知的多维度分析技术。
5、审计自动化计算方法
计算机审计拥有自动化的功能,在计算机程序中可以有效的实现审计的自动计算,可以自动判断数据是否具有真实可靠性。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审计将逐步取代原有的手工审计办法,但是就目前为止,计算机审计办法还需要逐渐完善的。
参考文献:
[1]王灵宇,孙天竹.计算机审计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1,(24):72-72
[2]胡明友.略谈计算机审计[J].企业经济,2006,(9):152-154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最显著的一个诉求就是降低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是对注册会计师的最起码要求。在接受委托之前,注册会计师会对项目的审计风险进行确认,若是认为其风险多大,便不会答应聘请要求;若是确认之后,风险能?虺惺埽?注册会计师便会签订审计聘约,占领风险“高地”,降低诉讼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有两个特点:一个就在于其强调审计的全过程风险性,另一个就是评估固有风险。明确了固有的风险,科学评估,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财务报表发生错弊的可能性,以便注册会计师分配审计资源,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提高审计效率。
2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现状
跨国企业的独立审计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传统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其中不但包括审计风险、控制风险,还包括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基于这个模型的独立审计有很大的局限,那就是注册会计师是否实施审计程序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实施,完全取决于对检查风险的评估,而评估检查风险又依赖于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
在实践中,关于固定风险的研究虽然不少,但要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却并不简单,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风险评估,主要的精力需要集中在控制风险评估上。若是将控制风险控制得较低,实质性测试工作就可以减少许多,但这种做法显然存在隐患。之所以会出现隐患是因为存在内部操纵的可能,一旦出现了员工、管理层操纵,之前所做的工作将失效,势必对后续的审计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提高审计风险。此外,我们还需要看到,企业使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企业的会计报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不但包括行业状况、企业性质、经营风险,还包括监管环境、经营及发展战略等。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若是出现了重大舞弊,且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对其进行控制,内部控制就会失效。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在进行审计的时候,若是局限于内部控制,不能拓展审计视角,遭到蒙蔽、欺骗是在所难免的。
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转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区别于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的不同。传统风险导向风险审计存在审计隐患,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很难对高风险审计领域进行有效的识别,出现了审计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对后续的审计程序、结果产生了不利影响。相较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如下几点转变。
31审计重心转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以往的审计有了诸多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要属审计重心的转变,在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之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优化、调整了自身的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中,测试是整个审计的重心,风险评估效力偏弱;而调整之后,风险评估重新作为整个审计的重心。这个转变并非形式上的改变,而是植根于风险导向理念的改变。在新的风险导向理念下,审计更注重对风险源的评估,将一切审计归于本质,有效地避免了假象的迷惑,对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审计结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了“主动审计”。
32风险评估重心转变
在以往的风险导向审计中,控制风险评估是整个审计的重心,而调整之后的“现代审计”则确立了以重大错报风险为重心的综合分析评估方法。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若是出现了舞弊的情况,其中绝大部分要归咎于管理层,因为制度的完善使员工舞弊的可能性无限降低,而管理层的舞弊“敞口”要大得多。企业出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企业管理舞弊关系紧密。之所以对风险评估的重心进行调整,就是为了更好地消除、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积极应对、发现、整治企业的管理舞弊现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作为一个大系统,十分注重于管理当局、治理当局的沟通,对企业的管理舞弊出示了“警示牌”。
33风险评估结构转变
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比较零散,而调整之后的现代导向审计更为结构化。结构化的改变让审计业务流程得到了优化,使审计能够更好地贯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体系中,源于审计对象的关键风险被分割,形成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别对两个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虽然看似更为明确,但是审计的整体性却大为下降。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审计的整体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其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在这种新的评估分析结构中,更多的风险因素被引入,对宏观、整体地评估、分析审计风险有重要意义。
4对完善跨国企业审计技术方法启示
41调整跨国企业审计理念
相较于民间审计,跨国企业审计的职责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审计的范围虽然也是经济领域,但是审计的内容却涉及跨国企业和民众利益,跨国企业审计机构需要做的就是对涉及这些内容的权力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跨国企业审计涉及四个重点,其中不但包括财政资金审计监督、金融资产审计监督,还包括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社保资金审计监督。这四个方面对跨国企业经济领域影响重大,财政资金与经济政策制定息息相关;金融资产关系直接关系到金融风险水平;社保关系则影响到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和社会稳定;国有资产对跨国企业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上几个方面的内容都是跨国企业审计的重点,一旦与腐败相连,势必会对经济领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需要对重点内容加大审计力度。
审计监督的重点在于资金的审查,在审计的过程中,不但要了解审计资金的分配、支出情况,还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合规性等进行审查。一旦发现其中不符合规定程序的操作,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只有如此,才能规避暗箱操作,起到抑制腐败的作用。跨国企业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改革深水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根本的区别,固有的经济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跨国企业出现了很多比较特殊的经济现象,一些部分、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钻了改革的“空子”,给跨国企业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此外,部分权力制约失效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在权力未得到有效制约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钱权交易的情况。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下,跨国企业出现的腐败问题是复杂的、多样的、顽固的,若不开展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的审计,势必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42前移跨国企业审计重心
目前,跨国企业审计机构主要使用两种审计模式,一种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另一种是账户基础审计模式。这两种模式侧重的是对错差风险的审计,对其他风险的关注较少,审计的局部性比较强,在财务报表整体审计及把握上存在很大的局限,只能由局部到整体。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会混乱,不能对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人事,实施有力、有效的控制,势必会影响审计效果。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则确立了新的审计模式,从风险源分析入手,以风险源为导向,结合被审计对象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并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而一步一步地推导和落实审计的范围和重点,确定相关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给审计人员把握、控制审计风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这种审计模式下,??计人员的审计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因为准确抓住了风险源,审计人员的思路更加清晰,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判断更为清晰、准确,只要在接下来的审计程序中完成好取证、调查工作,就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审计工作。总的来说,跨国企业审计工作重心必须前移,只有树立整体、系统观点,确立以风险为导的审计模式,实施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审计战略,才能更好地促进跨国企业审计的发展。
43完善跨国企业审计程序机制
在新准则中,审计程序被重新确定,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三个方面,以下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风险评估程序。这个程序主要是对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进行全面、翔实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也包含其中。之所以确定这个程序,目的有两点:一点是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另一点是确定重大错报风险的等级。其二,控制测试程序。完成了风险评估程序后需要需要开展控制测试,所谓的控制测试就是对内部控制(目的是为了测试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和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并据此一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三是实质性测试程序。完成了如上两个程序,就需要进行实质性测试环程序,改程序是为了对前面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检查,并确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传统的审计建立在审计测试的基础上,随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建立和应用,传统审计暴露出很多的问题,风险评估为中心的审计模式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该模式建立、应用之后,加强了风险评估程序,贯彻、执行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在跨国企业审计技术方法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民间审计的程序。上文已经提到,管理舞弊也是跨国企业审计的高风险区,在实际的审计程序确立过程中,跨国企业审计机构还是应该将管理舞弊风险评价作为切入点,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并且对管理层的诚信度进行评价。完成评估评价流程的基础上,要根据结果,判断被审计单位内控风险、管理舞弊风险的层次和等级;依据确定的层次和等级,制订审计计划,审计计划的制订除了依据层次、等级认定,还需要考虑到管理层诚信度、内控效度,致力于实现审计资源配置利用最大化。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舞弊风险属于固有风险,在审计过程中,通过直接评估很难有所发现,所以应该将重点放在账外,辅以必要的间接评估手段,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不断发展,导致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审计人员如何利用一些必要的计算机技术来分析被审计数据,从中发现审计线索以确定审计重点、范围,这将成为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当前,审计人员采取的数据工具以Excel与SQL Server为主,本文就将针对这两种工具与R语言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探究R在实际审计工作开展的可行性。
二、R语言简介
R语言是S语言的一种实现。S语言同C语言一样,只是一个标准,而围绕它有很多实现。S语言的最初实现版是S-PLUS,但S-PLUS作为一款商业软件,价格十分昂贵,其受众面较窄。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ss Ihaka与Robert Gentleman共同开发出S语言的另一种实现-R语言。R是一个免费开源、能够自由有效地用于统计计算和绘图的语言和环境,在UNIX、Windows以及Mac OS系统中均可以运行,它提供了广泛的统计分析和绘图技术,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类和聚类等建模方法。
R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制图软件系统,拥有一套开源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由一个庞大而活跃的全球性社区维护。与其说R是一种统计软件,还不如说R是一统计分析与计算的环境,因为R不仅提供若干统计程序,而且还可进行统计分析,只需使用者指定数据库和若干参数即可。R的思想是:它可以提供一些集成的统计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提供各种数学计算、统计计算的函数,从而令使用者能够灵活地进行数据分析,甚至创造出符合需要的新的统计计算方法。
三、R与当前审计方法比较分析
(一)利用Excel分析
Excel作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早在中学时期便为我们所接触、熟知,Excel能被审计人员广泛接受,一方面与其高被使用频率以及在使用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地位相关,另一方面与其易操作的特点、能够满足大部分数据分析要求的功能密不可分。Excel在审计人员进行非大数据分析工作时,不失为首选工具,能够帮助审计人员高效快速地分析数据并以此发现审计线索,但日前,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入,数据量大且结构复杂,Excel可能并不能很好地协助进行审计工作,将其与R进行比较,可发现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同,同时,这也直接反映了R的优势。
1.Excel所能处理的数据数量受限。Excel满足于非大量数据分析要求,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计算、统计等分析过程可能并不能应用自如。本部分仅针对该公立医院2015年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尚可满足数据分析需求,在针对该公立医院多年的药品数据进行分析时,运算速度较慢,同时会出现软件闪退及程序停滞无法运转的情况,而现今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数量不断增加及其繁复程度不断提高,这必将为分析数据的工具提出更高要求。而R作为大数据统计软件,能够实现大量数据分析,同时,只要下载安装合适的程序包(关于R中的包将在本文第3部分详细介绍),便能读取包括Excel、SPSS、SAS、Stata等甚至从网页中抓取的数据,基本没有R不能读取的数据形式,完全满足国家审计人员实际大数据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
2.Excel可视化功能有限。Excel中对分析结果进行图表展示的能力有限,以常规的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图形形式居多;此外,难以将大量分析结果在一张图形中进行展示,同时对于大量数据展现的观赏性不强,难以为审计人员分析决策提供帮助。而R是现今最受欢迎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之一,基于R语言可制作多种精美的图形,允许众多分析结果以代表各自的图形形态在一张图中进行展示,可方便审计人员对分析结果进行宏观观察、分析。
(二)通过SQL语句查询分析
SQL查询是SQL最常用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目前审计机关针对特定条件、事项进行的查询分析,通过编写简单的SQL查询语句来询问特定的问题,之后数据库通过执行这个查询便可提供回答这个问题的数据信息。SQL的易理解、易操作、易上手等特点成为目前国家审计机关人员重点培训的使用工具之一。但将应用SQL语句进行查询分析与基于R语言进行统计分析过程进行比较,R语言仍具备两点优势:
1.R语言分析数据的功能更为强大。众所周知,SQL语句作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在数据查询方面具备强大的功能,优势明显,但在数据挖掘层面,比如进行聚类、回归建模分析等应用时,SQL可能并不如R语言使用得心应手;同时,面对一些高级查询,可能需要通过编写连串的、大量的SQL语句,而R自带多种函数及功能强大的程序包,涵盖统计学、生物学、数学等多个领域,而R又作为免费开源软件,使用者还在不断创建新的包来更新丰富R的使用功能,通过简单的几步函数运行便可实现多种统计需求;除此之外,R语言是用来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图的一种语言,除了自身包括强大功能的函数及多种程序包能够满足审计人员进行多种统计分析的要求之外,还可以作为一种可视化语言,能够将分析结果以各种精美的图形展现以帮助分析决策。而进入大数据时代,软件的数据可视化能力至关重要。
2.R语言的应用范围更广。SQL侧重应用于数据库软件,能够方便使用者作相关查询分析,而R作为大数据统计工具,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诸多方面,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之一,其包含的众多具备不同功能的函数、程序包,可满足数据分析人员众多需求。
一、鉴别发票本身造假
(一)从发票质量上鉴别。假发票质地较差,用的纸张是普通纸,其印刷字体、荧光度与真发票相比都有质差,无税务水印防伪标志,即便有也印制不清或印制突出。
(二)从发票是否已作废鉴别。有的已经在工商部门注销的单位,其税务发票未全部收缴销毁。此类发票若被不法经营者使用,不但经营者逃避了税款,也为某些单位伪造经济业务提供了方便。核查的关键是通过调查工商、税务部门的企业登记、注销情况,核实发票是否作废以鉴别真伪。
(三)从发票刮擦奖区覆盖层鉴别。假发票覆盖层较薄,且质地硬滑不宜刮出奖区隐藏文字,假的商品销售发票奖区覆盖层背面没有重叠“8”字码。
(四)从发票代码编制规则鉴别。通过咨询税务机关可以核查出发票代码设定的涵义和单位税号,再与具体印制发票单位和发票开具单位的地理区域、服务类别相比对,可以核实发票真假。
(五)从发票印制内容上鉴别。假发票存在内容印制不全或不规范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或根据税务机关提供的各类发票彩色票样核对发现。
二、鉴别审查虚假经济业务
(一)篡改发票。发票内容涵盖广,属消耗品或更改商品服务名称不易核查。目前被公认的虚假经济业务开具的发票内容多为“办公用品”、“电脑耗材”、“打印纸”、“烟、酒、茶”等,如在大型商场用于购买代金券,大都分成若干办公用品发票开具。有些发票内容涉及“培训费”、“宣传费”、“会议费”、“维修费”、“修理费”、“网络维护费”等事项,且发票金额较大,如酒店餐饮类发票往往被改开为会议费,公费旅游支出篡改为培训费。以上可疑经济业务,可通过延伸审计进行追踪检查。比如对发票存根、发票明细表、购买的实物或办公用品、电脑耗材等实际消耗量进行调查,确定支出事项是否合规、合法。
(二)套开发票。分开填写发票存根联、记账联、报账联,报账单位可通过在限定额度内随意填写金额达到多报账的目的。可通过查看发票字迹、填写是否错位、复写痕迹及调查发票存根等方式发现疑点。
(三)近似限额发票。比如千元版发票,开具金额可达到999元。此类发票可通过银行查询、实物查证、询问排查等方法确立疑点。
(四)号码异常发票。发票号码连号,可能是假发票且属伪造经济业务事项;一项经济业务连开多张发票,断号号码间隔大或者时间长,可作为疑点经济业务。出现上述情况,可通过直接询问和追查发票来源确认是否属于虚假经济业务。
(五)异地虚假发票。如:异地报刊发票,差旅费中有异地住宿费而无车票等情况,可通过积极函证和银行账户查询法核查。
(六)异常情况发票。大致分成三种情况,一是频繁使用同一销售单位开具的各类商业发票。因与开票单位的特殊关系,容易取得发票而频繁使用。二是小商店大发票。由于零售小商店提供商品服务有限,而从零售小商店累计开具高额发票,属异常情况。三是多张餐饮或差旅发票一次报销。多张餐饮及差旅发票间隔时间长,所属不同地域,票据新旧不一等情况,都可以确认为疑点。可通过银行账户查询、询问调查和实地考察取证等方法查实情况。
(七)印章反常发票。一般违规、违法的经济业务不会像正常业务一样,印章清晰,商品单位价格及合计数值合理。从销售单位的角度来说,提供假发票将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所以,总会不情愿或者有意用印模糊不清,或印章单位本身就是一个杜撰单位,此类大额发票可作为审点予以查实。可通过咨询工商、税务部门证实单位的真实性、询问调查或延伸开票单位进行核查。
【关键词】肾积水;病因;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6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2-0096-02
肾积水是由泌尿系统及其邻近各种病变引起输尿管梗阻引起尿液排出不畅而造成的肾脏积水,扩张,肾实质变薄,继而导致肾功能异常,严重的可引起患肾功能衰竭。所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明确肾积水的发病原因,然后针对病因采用合适的的方法治疗肾积水显得尤为重要。
1病因
肾积水的原因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以及泌尿系外与下尿路病因造成的肾积水。
1.1输尿管节段性的无功能:好发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上段输尿管,由于此部位有肌肉缺如、发育不全或解剖结构紊乱,导致此段输尿管不能正常蠕动,而引起动力性的梗阻,最后导致肾、输尿管扩张与积水。
1.2输尿管内在性狭窄:这是由于过量的胶原纤维长时间存在于梗阻段的肌细胞周围及细胞中间,导致肌肉细胞受损,形成无弹性的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狭窄段,使尿液的传送发生阻碍。,狭窄段通常为1-2毫米,也可长达1-3公分,大多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产生不完全的梗阻和继发性扭曲,从而形成肾积水。
1.3输尿管扭曲、粘连:多见于儿童与婴儿,几乎占肾积水先天性发病原因的三分之二。常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腰段,此可为先天性也可能为后天获得。
1.4输尿管受压:最多见的为异位血管压迫,约占肾积水先天性病因的三分之一。而其中又以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的前方的异位肾门血管压迫输尿管最为常见。其他有蹄铁形肾和胚胎发育时肾脏旋转受阻等。
1.5输尿管开口过高: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因肾盂周围纤维化或膀胱输尿管回流等引起无症状肾盂扩张,导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相对向上迁移,在术中不能发现狭窄[1]。
1.6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囊肿、双输尿管等。
1.7后天性原因引起的梗阻:结石和外伤及外伤后以及炎症或缺血性的疤痕引起的狭窄,或者是膀胱输尿管回流造成输尿管扭曲,加之周围纤维化后输尿管最终形成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的梗阻。原发或转移性的肾盂与输尿管的新生物:肿瘤、息肉等。
1.8外来病变造成的梗阻:包括胃肠道病变;女性生殖系统病变;盆腔的肿瘤、炎症;动脉、静脉的病灶;腹膜后纤维化、脓肿、出血、肿瘤等腹膜后病变。下尿路的各种疾病造成的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肿瘤、膀胱颈部挛缩、结石甚至于包茎等,也都有造成上尿路排空困难而形成肾积水。
2手术治疗方法
2.1肾切除术。肾切除术分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而腹腔镜手术又分为经腹腔途径和后腹膜途径等。而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创伤下,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现阶段应用得最多的还是经经腹腔途径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此手术的操作过程为:在患侧脐平面腹直肌外缘穿刺制备人工气腹,腹腔内压力为12mmHg。把套管及腹腔镜监视镜从该点放入,再分别在脐与肋弓连线中外三分之一处和脐与髂前上棘中外三分之一处置入套管,并将相应的操作器械置入。自结肠肝曲开始沿升结肠旁沟切开侧腹膜和部分肝结肠韧带,调整相应的,将腹膜及腹腔内容物推向对侧,将肾筋膜于髂血管水平剪开找到并离断输尿管,在肾门前分开肾周筋膜,游离肾动静脉,并用用钛夹夹闭肾动静脉再将其剪断,将肾脏沿肾筋膜表面游离。扩大下腹部切口,将肾脏及输尿管取出,并留置腹膜后引流管,将腹腔内气体放尽,常规缝合腹壁切口,手术完成。
2.2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此种手术方法的适应症是针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泌尿系畸形而引起的肾积水。主要病理过程是尿液从肾盂不能顺利进入上段输尿管,而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肾脏集合系统进行性扩张,压迫肾实质而引起其萎缩,最后导致肾脏分泌功能减退[2]。而这种泌尿系的畸形如果合并中、重度肾积水者多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从而保护肾功能。其手术方法很多,而成功率可达90%以上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最为经典[3]。
2.3输尿管球囊扩张术。此种手术方法适用于输尿管狭窄合并肾积水。其方法也很多,而输尿管镜下丝状电极内切开加球囊扩张法的操作过程是在直视下从尿道外口进镜,注意膀胱及双侧输尿管口情况,将输尿管镜在输尿管导管或超滑导丝引导下置入病变输尿管的狭窄部位,通过狭窄部位将输尿管导管或超滑导丝置入肾盂,并引导丝状电极或钬激光放入,以不损伤到脂肪为标准,在12点和6点方向把输尿管狭窄段纵行切开。然后在输尿管狭窄段放入球囊装置,用水泵加注18-20 cmH2O压力的水到球囊内,并维持10分钟,缓慢减压后撤去球囊扩张装置。如果镜下观察狭窄段通畅满意后,留置五六号双J管各一根,将其两端分别置于肾盂内和膀胱内。
2.4肾造瘘术。肾造瘘术在肾积水治疗中应用也比较多,尤其是对于不能行输尿管逆行插管或插管失败者,肾造瘘就成为解决尿路梗阻合并肾积水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在因梗阻而造成的肾功能受损时应为首选治疗方法[4]。其具体过程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并铺无菌巾,用超声引导定位,局部组织利用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下,经皮经肾以18G PTC针穿刺进入扩张的肾盂,拔出针芯,如果回抽见尿液后置入1根8F PTCD引流管,PTCD管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以防脱落,手术完成。
2.5其他。如置双J管内引流术,输尿管狭窄钬激光切开术等。
参考文献
[1]郭应禄,周利群主译.泌尿外科学(第九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1265-1287
[2]郭兆坤,王红,等.小儿肾积水肾功能的评价[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5):37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