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三的语文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效率教学;培养兴趣;方式多样;教学创设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模式应被积极运用和发扬,教师应该越来越重视和利用其巨大优势来付诸于实践中,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内涵。
教师应在新程课越来越深化的大背景下,积极不断地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积累所需的知识层次,转变和创新教学方法、方式的多样性。同时也要积极加强自身素质教育修养,要深化研究教材有关内容,深刻理解教学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组织和创设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潜力。
一、创设积极且有效的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高三年级语文教学创设中要多运用多样化、现代化教育方式和理念,比如心理学、数学推理论及语言传播学等有关的理念与方法来解析高三年级语文出现的问题,创设中找到问题、剖析中解析问题、定估中实践问题结果,在实践证明的基础上改进、发展、创新出一种新的理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高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讲解,大部分都停留在书本基础内容的解析,教师通常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忽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现,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有很大的出入。最根本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创设教学目标时没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我认为有效性课堂教学创设应重点把学生放为中心,鼓励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针对性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化的环境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性的特点,制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案,促进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进一步创设科学性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加强自身素质,同时也要对高三年级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解析,剖析教程基础教材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来明确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真正地理解语文的中心思想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践和学习交流,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创设更加合理、科学。
3.课堂教学理念、方式要多样化
在课堂上教学的理念、方式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创新时,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性的特点,制定出差异化的方案,积极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来激发和培养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二、积极培养和营造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氛围
在学习中最好的导师是兴趣,它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源泉。正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何为兴趣呢?兴趣就是指学习语文时很乐意做的事。大量的心理实验表明,兴趣并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成就感是诱发兴趣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没有成就感而言,这样很可能打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对语文学习厌恶了。反过来,如果能使其有所成就则能使其兴趣增加。兴趣增加了,就会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效率自然就会相应得到提高。
而成就感如何产生呢?它基于学生的进步思想,想要取得进步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多组织和实践自主学习的活动,比如开展语文知识大演讲活动等等,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身上差异性的特点,制定最佳教学方式,使其学习能感到成就感,积极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落实、实现目标并有效利用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高中三年级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此我们要充分保证现有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同时积极去探索、研究和创新出一些新的课程必要的课程资源,来充分地保障课堂教学能顺利实施。教师处于课程资源的中心地位,这也是由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善和积累既有特征决定的。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创新理念,深化探究性教学,开发、创新新的语文教学资源。
总之,我们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其中的主力军,要积极运用优质而高效的教学方式,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要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焕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三语文复习成效提高方法
教师在高三语文教学与复习中所采取的题海战术,在应试成效上的确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这种方法是不尽科学与合理的,师生在精力投放与时间安排上付出了很多,有了一些成效,但是不对等。教师不仅要开展一定强度的复习教学工作,而且要在提高效率上做文章,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抓住规律,激发热情,讲求方法,有效开展高三语文教学。
一、遵循心理规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以往的高三语文教学中,不仅是任教高三的语文教师,就连许多家长也认为,在高三阶段需要大量的强化与巩固练习,高三阶段是最紧要的阶段,不苦不行。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高三语文教师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罗列”,大量搜集各种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习题、试卷。在教师看来,大量的习题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对应试考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反复机械训练来强化掌握,是许多高三教师常用的手段。
细究这种教学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否定教师的出发点,但是教学成效非常低,缺乏足够的科学性与操作性。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一味地增加练习、考试的频率与难度系数,并不能够使教学成效得到明显提升,这是由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与数理化学科知识不同,语文并不能像理科那样,通过大量训练可以巩固对规律的掌握与运用,语文强调的“懂”、“悟”,不是简单进行重复与训练就能够提升的。相反,如果教师将高三语文教学的重心投放到无休止的练习与考试当中,学生根本无法对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与运用,还会感到身心疲惫。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缺乏了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变成被动的应付,而不是主动投入,教师在教学中要潜心研究高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特别是心理发展方面的规律,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摒弃题海战术,取而代之的是高效、针对性强的训练,做到数量适当,简单重复的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删减,让学生有效巩固与消化吸收;二是强化学生的心理引导,通过前景规划、精神激励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成效。
二、调整深度密度,有效增强成功心理体验
高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多注重的是对学生的知识点的考查,关注的是学生已经有多少内容掌握了,还有哪些部分没有掌握等,而对于学生在学习成功感受及心理满足体验等方面关注较少,其实,这与高三语文教学成效高低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高三学生在年龄上已经20岁左右,在心理发展上具有较为成熟的观念,自尊心也更强,对于学习成功体验的需求更加强烈,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可以对教学成效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抱怨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基础差,在一部分学生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但是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却和落后的语文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联系,过多的重复练习挤占的是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消化、吸收的时间与精力,消耗的是学生的学习激情,加之一些练习或测试过于追求难度,给学生带来的是学习效果与能力上的迷惘,甚至会在学生心中增长失败的消极情绪体验,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高三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对练习的深度与密度仔细分析,进行适当调整。
有经验的高三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会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训练难度适中,二是数量适宜。进入高三阶段学习后,过浅的练习不利于师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过深的难度不仅超出高考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基础,而且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训练难度的适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习信心,使学生能够思索、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复习活动。适宜的训练频率也可以让师生有反思的空间,对“教”与“学”开展拾遗补缺。
三、科学进行引导,切实提高复习针对程度
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要对教学时间与精力进行科学分配与合理使用,要注重对学生复习方式的指导,坚决摒弃一味增加学习时间、增加训练容量及施加学习压力的简单做法,要尝试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从学生自主学习、内化吸收及灵活运用等方面入手,实现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高三语文知识复习中,一些教师注重了训练广度,却没有多下功夫,主要表现在开展大量讲述,没有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消化互动空间,开展大量训练,其中参杂着重复内容,浪费时间与精力,从而造成了“投入”多而“产出”少的奇怪现象,久而久之,“久则钝兵挫锐”,语文复习成效密度与强度偏高的讲解与训练中消耗,还会带来较强的心理压力,致使部分学生在语文复习中丧失进步的信心与信念,影响士气。
关键词:高三 语文教学 效率 策略
高三语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高三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要想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三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习题训练缺乏创新
虽然目前国家不主张以应试教育作为教师研究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在客观上,高三学生正面临着高考,这一时期语文教学的效率,关系到许多高三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高三阶段,实施语文习题训练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高三课堂仅仅靠现成的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习题的内容是编者根据自己所在地编写的,所以在教学方面实用性不大,教师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习题内容,是导致高三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教师受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语文课堂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导致学生不能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出来。如果教师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学习负担不断加重
高三,对学生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时期。所以家长与教师认为给高三学生加大学习任务量是理所当然,但是家长与教师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学习的成绩与考试的频率以及难度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加大任务量并不等于提高学习效率,反而只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二、提高高三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式,创新习题训练
首先,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的习题训练具有时效性,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整合学生习题训练的内容。只有这样练习,才具有实际的学习效率,才能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次,高三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降低习题内容的难度,尽量将重难点的内容,以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学生,并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改变教学方式,发挥主导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高三是整个高中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科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某些教师还是将自己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处于课堂的被动位置,这样的教学很难使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应该以学生为主,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的策略,以高效率的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施效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还应该在课堂上面带微笑,积极鼓励学生说出对课堂问题的见解,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三)掌握学生心理,适当减轻负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需求。成功的高三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降低学生考试的难度,降低平时考试的频率;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减轻高三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选择科学的练习内容,根据学生心理情况和学习情况,适当增加难度恰当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积极去发现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优化重构;语文复习;阅读教学;阅读训练
众所周知,在高考的应试、升学压力下,高三语文课堂很多时候变得生气全无、死气弥漫。大量的复习课和讲评课,经常让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涨。因为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很多都是复习旧的知识,毫无新鲜感和趣味性可言,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得到提高和发挥,而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那么,怎样在保证高三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升高三语文的课堂活力呢?笔者认为,转变观念并重构、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升语文阅读的效果,是摆脱目前高三语文教学困境、改革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根本出路。那么,在高三语文复习中,该如何重构我们的阅读教学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走出题山题海的包围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绝不仅仅只是高一高二年级的专利,即使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我们做老师的也依旧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文性”。我认为,复习课、讲评课一样可以有也必须有思想感情的熏陶,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帮助学生提高生活、思想的认知水平和道德修养。这不但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所在,并且,知识的传授也只有依托于人文性,和思想感情、人文精神水融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太注重一些公式化模式化的内容以及一些所谓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规律,太在意自己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可交代性。其实,这样的教学和素质教育思想以及语文教学本质都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反复、机械、乏味地复习、做题、考试、讲评其实并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成绩。而应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最起码让他们看看报纸,读读短篇的励志文章,读读笑话,既可以无形中放松学生的身心,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在潜移默化之中给学生以学习或生活的指导,更能让学生在愉快和不经意中积累一定的素材。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情绪体验、情感愉悦和思维,可以增进学生的成就动机意识,促进他们进入语文学习动机的良性循环轨道,使语文学习主体对学科产生稳定的学习内驱力。
二、重新圈设阅读范围和阅读数量
现在高三语文复习一般遵循这样的路子: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强化。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的封闭性,它基本上是在教材和试题中转圈子,不注意与外部的联系,不注意教材的延伸和迁移。少数老师到了复习阶段,不让学生看书读报,生怕影响教学质量,可是,学生不了解社会,语言单调乏味,思路闭塞不通,思想观念陈旧,怎能学好、考好语文?所以复习时,一定要打破这种封闭、僵化的体系,彻底更新观念,引进时代活水。我认为,其首要任务就是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二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课外读自己喜爱的新闻、社论、时评、散文、短篇故事等,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有了这种愿望,何愁学生学不好语文?
在文言文阅读方面,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定位很明确也很稳定,那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然而,现在很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不仅偏长偏难,并且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且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基于这种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坚持按以下三个标准重新选择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①篇幅简短。高三上学期,字数一般在200字以内,下学期可以适当长些,但最好不要超过500字。
②故事性强。目的是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强化阅读和记忆的效果。
③语言浅近通俗。目的是利于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只作简单的提点即可。
④富于生活哲理。目的是能结合社会实际,能指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
三、努力转变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除了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之外,教师选择恰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对象、内容和教学任务,可以选择不同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在这么多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应该是朗读型阅读教学。我认为,在讲风盛行的高三语文课上,把朗读这一传统用十分有效的方法重新请进高三课堂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提倡让学生多朗读,有感情地反复诵读,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体会,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揣摩作者心境的空间,感受作品的韵味和气势,进入到作品的内层,受到熏陶、感染,产生审美的愉悦。在朗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高三的语文教学在高考的压力下,应一如既往地追求“本真”与“素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朗读,诵读,默读,听读,齐读,个别读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具体的语境中积累高考必考的拼音、字词、成语等知识,揣摩、感悟严谨流畅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技巧,提升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积累丰富而鲜活的写作素材等等。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高三是特殊而关键的一年,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取得成效,教师应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高三学生通过阅读,达到既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又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应试成绩的效果。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虽多无益。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过程一般应该是由表及里,又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具体说,阅读者先要通过对读物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感知,进而把握读物的思想内容,这时候,对读物的理解还处于较浅的层次;然后,在正确把握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对读物的词语、句子、篇章再下一番咀嚼、细心揣摩的工夫,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运思和表达,并作出自己的评价,这时候对读物的理解才达到了较深的层次。学生明确了正确的阅读过程,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做到开卷有益。
如果说高一高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抓的是基础,重的是长效,那么高三的阅读教学就应该突出“短、平、快”的特点。“短”指的是阅读的篇目应尽量短小精悍,如果高三了还去读什么长篇巨论显然是不现实的;“平”指的是阅读的内容应尽量贴近现实生活,不能艰深晦涩,以免学生望而却步,心生畏惧;“快”指的是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后给自己语文学习带来的进步,特别是在阅读的速度、阅读的方法、写作素材的积累等方面尽快让学生尝到“甜头”,从而产生不竭的内动力。
近几年来,我们借鉴了外地同行的经验,重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重构、改进,努力坚持在阅读中复习,在复习中阅读,把阅读和复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用两条腿走路,在短期内(高三一年)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光明而宽阔的语文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巴班斯基.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的要求与现状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最大要求便是高效。高一、高二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文学积累和语文素养,而高三学生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高考,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试卷上书写规范且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高三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及答题技巧方面的指导。“题海战术”固然不可取,但必要的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三语文复习课是整个高中学习任务最繁重、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而相比于其他学科,高三语文复习课似乎更难处理。当前最紧要的应是找准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最佳切入点.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能使知识得到必要的巩固与强化,从而开发最高效的复习课堂。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
“翻转课堂”是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最大特色便在于“翻转”二字。所谓“翻转”即是“颠倒”的意思。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的颠覆,是对知识传授与内化的逆向安排。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一般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巩固内化的过程则放在课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因此也就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分解,事先录制好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并整理下发相关任务单、学案等资料,帮助学生发现、思考、总结问题:而在课上则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下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翻转课堂”以颠覆性的自信姿态袭来,为教育变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如若恰当利用,必将有利于打造高三语文复习的高效课堂。
三、“翻转课堂”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的具体作用
1.变机械为灵活,有利于学习个性化
就高三学生而言,他们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础素养不同,他们在同一时间接受知识的速度与效果也就不同。因此,利用传统课堂进行高三语文统一复习,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翻转课堂”主要由课下预习和课堂讨论两部分构成,这样的拆分形式就弥补了传统课堂机械死板的教学短板。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虽是规定学生在课下自学完成,但是何时观看,如何观看,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也可以在听不懂的地方随时暂停,进行思考或者在学习平台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快进观看,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利用“翻转课堂”的灵活翻转性,可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
2.化零散为系统,有利于知识链条化
高三复习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而语文学科更是具有知识繁杂、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如果单纯利用每节40分钟的课堂进行知识讲解,不仅耗时巨大,而且效率低下。在“翻转课堂”中,可以利用微课将知识进行点化处理,从而使得每一个知识点得到聚焦。虽然每节微课时间约在15分钟左右,容量有限。但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每一专题知识进行规划,一个知识点录制一节微课,致力于将其讲清讲透。然后将这些微课视频进行编号,形成微课系列。如此,学生在课下自学时,便会条理分明。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其知识链条便自然而然地清晰化了。
3.转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学习兴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