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生产成果

安全生产成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生产成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生产成果

安全生产成果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 安全生产 管理 经验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加大了对水利行业的资金投入,各地水利工程项目纷纷开始动工,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并且在实践应用中愈来愈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尽管从2005年以来就已开始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但各地安全事故仍频频发生,贯彻安全法规和标准,深化安全生产的思想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已日益迫切需要。

一、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1、水利工程多涉及水库、大坝、渠道衬砌、堤防、涵闸等施工项目,受汛期和季节影响较大,必须保证雨水和冻害等因素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而以上因素均与气象有关,很难预测并准确把握,属于不可抗力范围,对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较大隐患。

2、水利工程往往是施工战线较长,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施工班组类型较多,相互之间联系很不方便,整个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难度大。

3、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多为“露天式”作业,无法进行非常有效的封闭隔离,对生产人员、交通车辆、工地设备、施工对象、工地材料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4、水利工程施工中,当前使用的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较为落后,防护设施不够齐全。如模板受材料影响可靠性较低,搅拌机、振捣器、挖掘机等施工机械安全保险装置落后,容易造成机械伤害,这也对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

5、水利工程工地招用的工人中,70%是农民工,普遍文化层次较低,他们的知识水平、安全意识等,还无法很快适应水利行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不了解水利工程的建设规程,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安全教育,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应变能力较弱,为自己和他人增加了安全隐患。

二、水利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个由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组成的复杂系统,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事故的原因往往取决于人、物、环境,而这三者又都受到管理的制约。

1、人的因素。即指管理人员、操作工人、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等。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是重要致因。主要包括: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危险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工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操作等等。

2、物的因素。即指设备、工具、原料、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物质基础,是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条件达到时就会转化为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安全防护装置失灵;材料强度不够,工具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物品的堆放有缺陷等。

3、环境的因素。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指的是:生产环境的异常,即指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音、振动、采光等方面;自然环境的波动:土壤、气象、水文等的恶劣变异。

4、管理的因素。管理的原因是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它包括: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错误;劳动组织不合理;技术缺陷,指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存在问题;没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或不健全,未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等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上的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对今后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和探讨

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首先,使项目部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水利工程中能否重视安全生产,施工单位管理层领导和工程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的态度起很关键的作用,为此施工单可以位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奖励制度:若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则追究相关领导责任,视情节严重程度罚款或扣工地补助等等;若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则执行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此来激发从项目管理层到项目执行层狠抓安全的自觉性。其次,针对民工普遍文化层次较低来说,在他们进驻工地前,先从作业场所防护、个人安全防护、安全检查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切实提高民工对安全的警惕性。

2、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教育。从企业法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安全生产负责人,从班组长到各具体操作工人,层层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制定的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应既有通用性又有针对性,并且可操作性要强。制度一旦制定,各级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安全生产,而且要接受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教育。

3、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各环节进行安全管理监控。每个工程投标时都会同时撰写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应包含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工程的施工特点、交通情况、天气状况等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这样可以在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提前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安全事故。

4、严格加强总包或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认证和施工队伍组建时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选择总包或劳务分包单位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证件齐全并能保证到位的施工企业;组建施工队伍或施工班组时,要选择技术过硬、安全质量意识强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还要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5、完善相应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法规。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可按照一定的标准酌情扣减标书得分,相应项目经理在一年内不得参加任何投标;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视不同情形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暂停投标(一票否决制)或降低资质等级等处分;而对于连续几年未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作为对于施工企业优质管理成果的肯定,在参加以后的工程投标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商务标评标时增加企业安全生产评分权值。

6、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由于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许多施工机械较为传统,施工方法比较落后,难免发生很多人为的错误。通过采用高科技含量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进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减少手工操作,增加机械作业,这样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成果范文第2篇

【关键词】炼油生产 检维修 危害因素 对策 安全管理

在炼油企业中,动火、破土、进设备、高处施工、起重、临时用电等作业,很容易发生涉及人身安全的伤害事故,因为这些作

业都是由人直接实施和参与,所以直接涉及到安全这一永恒的主题。由于炼油过程所用物料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工艺过程具有高温带压、生产连续性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因腐蚀、疲劳等原因引起队伍越来越多,安全管理难度大,如何做好对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已成为摆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我厂根据生产过程中动静设备多,检维修施工作业项目多的特点,逐步建立起有针对性较强的作业环节安全管理体系,细化对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管。

1 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作业管理职责不清

在对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中,“谁发包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职责落实不到位,在布置、制定作业计划、作业方案的过程中,随意性强,不能同时制定安全措施,对作业缺乏有效的控制,在作业过程中不检查、不过问,为作业安全埋下了隐患。

1.2 承担作业任务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薄弱

部分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安全资质,挂靠其他承包商承担作业项目,对作业安全管理不重视,没有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下,缺乏相关的安全作业知识,造成作业过程中违章现象屡屡发生。既不确定因素更多,不受控情形更复杂。

1.3 作业过程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不落实

不能结合每项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危害识别,部分危害识别由安全管理人员独自编制,其他专业(工艺、设备)不参与、不清楚,造成识别结果不能客观的反应作业环境风险,直接造成安全措施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也无法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作业过程随意性强。

2 对策措施

(1) 明确各部门在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职责。

(2)严格施工单位QHSE资质审核,把住安全准入关。认真执行《陕西延长集团炼化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办法》和《永坪炼油厂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规定》,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施工单位应具备在有效期内《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有效资质》证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施工单位作业前《QHSE作业计划书》、施工单位作业前《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表》、《应急预案》等,在此基础上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3)做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外来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分为厂级、车间和施工单位及甲方施工监督人的三级安全教育进行,教育内容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安全教育管理规定》的内容执行,分别编制了专门的《外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教材》及培训幻灯片课件和炼油化工典型事故警示影像资料教育培训,安全培训教育考试;强化和落实每项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直观性。今后将融入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让安全文化更深入人心,更能贴近工作和生活。

(4)检修期间提前审核废弃物排放审报情况及现场的安全管理。装置的大检修,会进行装置的降温、置换的工艺处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排放,其一车间要针对这些排放制定相应的措施,落实责任人。其二车间从源头控制:

①吹扫中的油品用泵送到次品罐,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②污水井、地漏口封堵:一是与大气隔离,二是隔离井内出来的油气,断绝与大气的污染,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其三安环科要对整个装置的排放情况进行总体分析掌控,避免不同介质在进入下水系统中的反应,造成新的危险源。通过这些工作的落实从管理上制订绿色检修的保障措施,减少系统排放。

现场安全管理:

①对现场可燃物的清理要彻底,地面障碍物、高空平台的易坠落物,在检修过程中要随时清理;对地面的积水也要清理,防止造成电路短路;对挖开的沟、坑、平台、破开的护栏设立安全标志,防止伤人。

②在整个检修过程中,要统一指挥,实行工作票制度,对每项工作要实行确认制度,落实责任,防止在不安全状态下违章施工作业,同时禁止非检修人员进入现场。

③所有检修人员都必须佩戴好安全帽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5)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对重大施工作业项目要进行危害辨识,由作业所属车间及相关部门的生产、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队伍的作业人员参加,参加人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运用适当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识别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或潜在的危险,并逐一进行风险度评价。危害识别工作要按照系统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如生产过程的危害及装置、设备、管道内存有的危险物质等)、作业过程自身存在的风险(如用火作业造成火灾、高处作业造成坠落等)等方面进行。参照辨识评价结果编制施工方案或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各专业部门和施工所在单位风险评价的结果和安全措施,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做好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员清楚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 需特别注意的事项

(1) 检维修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每一项作业都会涉及生产、工艺、安全、设备等各个专业和部门,需要各专业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各专业和部门在检维修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各自的安全责任制,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安全提示,多一些照章办事,做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一项施工作业才能顺利的进行。

(2)每项作业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要把作业的全过程都纳入到安全管理范围之内,要随时随地掌握作业的进程和作业条件的变化,无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还是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当不再具备施工作业条件时,都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施工作业。

4 结束语

通过对作业环节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2010年至今克服了各种不利影响,确保了作业安全,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1)理顺了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在作业过程中各专业的安全职责,并得到了有效落实,为各项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高了对作业过程的控制能力。通过作业项目上报、施工进度反馈信息和安全监护检查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作业项目自立项直至完工的全过程,全部处于各部门的有效监控下,为作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

(3)调动了各部门、各专业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作业环节安全职责的明确、考核奖励制度,提高了全体职工作业管理的安全意识,真正做到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确保了各项作业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安全生产成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 职工 劳动保护用品 管理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82-01

在我公司生产的几十年实践中,劳动保护用品为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做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为保护工人的安全生产和身体健康,每年都要花大量资金购置劳动保护用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工人阶级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文就建立煤炭企业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安全生产过程中使用劳保用品的重要性及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1、重要性

在生产当中,一部分人因为劳保用品穿戴不全或不正确而造成了伤害,有的后果很严重。但更多的人因为劳保用品穿戴齐全而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我们绝不可轻视劳保用品的作用,低估它的安全保护能力。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劳保用品的功效,在行动上杜绝不穿戴或不正确穿戴劳保用品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各级领导,特别是车间主任,班组长要把劳保用品穿戴当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来抓,既要让职工认识到穿戴好劳保用品重要性,让职工自觉严格按规范穿戴好劳保用品,又要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查处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的违章行为,使劳保用品真正成为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保护神,从而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7月16日下午5时许,抚顺钢厂轧钢分厂在给二压工段轧机现场修复电风扇的电源时,由于送电工人没有与操作电工联系,突然送电,正在接线头的维修电工刘某右手触电,全身颤抖,双臂麻木,但没有造成事故。这主要是刘某劳动保护用品着装齐全,当天新换的绝缘胶鞋绝缘良好,380V电压没能击穿。由此可见,现场操作工人一定要按照各工种关于劳动保护用品着装的规定穿戴齐全,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2、现存问题

有的企业不管劳动保护的需要,不按规定发放,或发放的标准不统一,效益好时多发,效益差时少发或不发。个别企业领导、一部分职工,对新时期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保护职工劳动权益、维护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仅仅停留在安全规程操作的监督和简单的安全帽、安全带、矿靴、矿服等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上,还存在着必须要监督的被动局面,与新时期企业安全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企业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很差,有的竟是假货,而劳保公司照进不误,根本没有把关。例如,有的高温鞋,里垫衬竟是厚纸片,穿不到一星期就坏掉,有的高温鞋只穿一个月全部脱线。电焊手套、布手套,女工的手都伸不进去,何况男工人。还有防尘口罩写的十二层,其实只有六层。劳保用品是预防职工生产中发生事故和职业病的一种措施,用好、管好劳保用品,是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但是,在检查中发现,有的职工将发的劳保用品拿回家,留在班组的劳保用品很少。如口罩是用来防尘的,可是在工作中,没有几个职工把它戴上,一问为什么不戴口罩?几乎是一致回答:怕麻烦,有个别职工开始也带口罩,经过大家的讥讽,也就不戴了。一些监督部门和人员也不予教育和纠正,失去了劳动保护用品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劳动保护用品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1、建立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卡片制度

就是给每个职工发给一张劳动保护用品登记卡片,由小组安全员统一保存,领新保护用品时,必须由安全员或本人持卡片来领。由于在卡片上要详细记载工种、品名、发放时间和使用期间,就能避免个别人不到期就来领取的混乱现象。

2、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健全制度是基础。解决劳动保护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劳动保护用品管理水平,我们首先从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入手,结合我矿实际,对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和重建,修改制定了《孙村煤矿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劳动防护的意义,规范了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及发放等程序,增强了操作性,健全了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的制度。同时,加强学习教育贯彻,使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工作都有法可依,使管理更加具体有效可行,大大提高了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水平,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

3、加强对劳保用品生产部门的监督管理

对于劳动防护用品公司,劳动部门要加强管理,禁止他们向非定点劳动用品厂家进货,同时各地市多搞几个劳动用品定点商店,引进竞争机制,打破过去劳保公司独家经营,非买我的不可的局面。使企业在购买劳保用品时,有选择余地,另外劳保商店的服务态度也会由此从冷变热。

4、对安全护具,用前必须仔细检查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对于在用的安全带、安全网、高压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安全护具,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如能及时发现这些护品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就能及时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80年代,我厂一名职工在六楼宿舍擦玻璃,系好了借来的安全带,以防万一,结果真的出了事,从六楼坠落身亡,安全带没有起到保护作用。事后检查这条安全带,3股尼龙绳,有两股象刀切一样断开,估计是使用前断裂的,另一股是由于身体重量及下坠力拉断的。对高压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应定期对其绝缘性能进行检查,如鞋底磨薄、硬物扎伤时,可进行耐压试验。

5、建立交旧领新和丢失赔偿制度

凡领取新品,必须交回废旧品。如丢了旧劳动保护用品,必须按新品价格的百分之五十进行赔偿。因为如果不严格实行丢失赔偿制度,有些不自觉的人就会以丢失为名,领新不交旧。所谓“丢失”,有的是由于没有节约观念,不爱护国家财产,只知伸手要,旧的弄丢了或是甩掉了,确实无旧品可交了;有的则是保护用品还没有用坏,或是根本没用过,而舍不得当废旧品交,但又不愿延长使用期。便既想保留还能使用的旧品或根本没有使用过的新品,又想重新领到新品,达到“一举双得”,因此,就假说原来发的劳动保护用品“丢失”了。所以只要严格实行丢失赔偿制度,就能堵塞这些漏洞。

结语:

劳保用品是预防职工生产中发生事故和职业病的一种措施,用好、管好劳保用品,是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涛. 劳保用品不能“带而不用”[N]. 工人日报,2013-09-10006.

[2] 甘心孟. 浅谈职工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与管理[J]. 中国劳动防护用品,1994,02:22-24.

[3] 钱朋寿. 劳动保护用品的现状和改进对策[J]. 水利电力劳动保护,1996,01:26-27+29.

[4] 彭小毛. 对当前劳保用品生产、使用过程几个问题的探讨[J]. 化工劳动保护,1997,06:29-30.

[5] 李丹. 劳保用品要正确穿戴[N]. 中华合作时报,2009-04-14C02.

安全生产成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措施组织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安全生产,离不开相关的管理工作,只有做好管理工程,才能保障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人员、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管理工程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对建筑工程建设产生很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也制约了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提高。因此,探讨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加强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往往出现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的情况,他们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忽视相关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的采用,往往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如果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施工安全的自觉性,规范施工人员的各项行为,有利于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水平和建设质量。

2、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使得建筑工程的各项工作得以更好的完成。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对施工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比如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按照施工计划顺利进行,促进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从而更好的完成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

3、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建设效益。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有利于合理安排施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行工程建设,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减少返工现象,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整个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的措施

根据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工作。

1、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第一、建立总工程师负责制。总工程师负责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负责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对技术设备、技术方案加强管理和审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第二、落实施工图纸审核和会审制度。在会审图纸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问题,保证图纸设计既符合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也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项目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其它相关人员都应该参与图纸会审,并认真仔细的进行会审,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量避免和减少施工中的矛盾和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第三、落实技术交底制度。做好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分项工程交底,对于交底应该分级进行,分级管理。第四、落实材料构件试验制度。加强检测和试验工作,促进检测和试验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使用的材料和构件必须出具相关的合格证明材料使用。第五、落实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分级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等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进行竣工验收,办理验收手续,归入技术档案。第六、落实工程技术档案制度。对于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移交给技术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以后施工、科研的资料。

2、推行相应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组织措施。第一、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该有书面资料或者作业指导书,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履行签字手续,保存相关资料。项目经理部相关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并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作业。第二、特种作业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对于机械工、电焊工、电工、架工等必须加强培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考核合格之后持证上岗。操作证还必须按期进行复审,合格之后才能继续进行特种作业。同时,在进行特种作业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保证作业的安全。第三、加强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和安装验收工作。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应该根据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检测,当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安装机械设备,并且安装的时候需要按照平面布置图进行。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应该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并做好登记,确认性能良好、能够安全运行之后才能投入使用。机械操作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保证安全运行。第四、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场地设施管理,按照施工平面布局图,做到物和图相符合,保证物品布置合理有序。还应该加强材料、卫生、设备等的管理工作。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包括安全网、围护、洞口盖板、护栏等等,应该保证其齐整和有效,不能随便移动和拆除。对于基坑的四周应该设置防护栏杆。设置相关的安全宣传标语,危险地点还必须悬挂规定的标牌,对于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应该设置红灯示警。

3、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开发的管理工作。技术开发能够保证企业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施工单位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很多的企业都十分重视采用新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和工程建设效益。技术开发是一项复杂和艰难的工作,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技术革新是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更新,以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水平,具体方法包括改进施工工艺,改进操作方式方法,改进机械设备,改进组织管理结构等等。技术改造主要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来武装施工单位,改造施工单位现有的设施、生产工艺条件等等,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综合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都不能忽视技术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组织措施、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文章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主要提出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能够对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发挥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倩.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李俊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

[3]李建云.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2)

安全生产成果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动传送;直线执行器;隔离;防殉爆;安全防护

引言

我国是工业雷管生产大国,由于工业雷管的生产特点和管理等诸方面的原因,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按工业雷管生产环节统计,其安全事故发生率分别为:装配占42.0%,制药占34.0%,包装占6.0%,贮存占3.0%,运输占2.5%,销毁占9.5%,其它占3.0%[1]。工业雷管在装配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最高,是困扰工业雷管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而雷管装配过程中自动化传送目前未完全实现隔离生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给操作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对雷管自动化传送过程中安全防护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我国近十年来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国家一方面对民用爆破器材的需求无论从产量还是从质量方面都在逐年提升,另一方面我国民爆器材生产企业为了追求民爆产品生产的高效率和高品质,同时也新建或引进了大量的自动化生产线,同时对传统生产线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自动化改造。尤其在雷管生产方面,由于雷管相对炸药来说较为敏感,工序也较为繁杂,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工序间物料在自动传输过程中安全防护就显得特别重要。此外,根据民爆产业政策的要求,需要加快淘汰落后设备与工艺以及陈旧、污染大、能耗高的生产线,加快技术进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按照规定的目标控制在线人数。因此,伴随民爆行业技术进步和对生产线本质安全要求的提高,实现雷管生产自动化、连续化作业是工业雷管生产的必由之路,而其中雷管生产的自动传送是实现雷管生产自动化、连续化的基础。

1.雷管殉爆及其条件

雷管在空中爆炸输出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冲击波、破片和爆炸气体。对于金属壳雷管,由于其束缚作用较强,雷管爆炸后,管壳形成飞片,在空气中得到加速,达到一定距离后受空气阻力作用而逐渐衰减,实验证明这种破片可以飞得很远,且衰减很慢,不象爆炸气体压力随空间距离增大而迅速下降。因此,金属壳雷管在远距离以飞片作用为主,而近距离时起爆要素之间的作用不易区分。爆炸产物的作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膨胀作用,产生对飞片的推力;另一部分是传热作用,传热时间较长,而引爆时间较短。

关于雷管等含能材料被殉爆的临界压力判据问题,Seay和Seely在1961年提出了冲击压力P必须大于临界压力Pc,含能材料才能引发。压力的量纲为F/L2=FL/L3,则临界压力表示输入单位体积内的临界能量。此判据说明输入单位体积内的能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含能材料才会被引发[1]。

冲击波是一种脉冲式压缩波,它作用时首先是它的压缩作用。均相炸药受冲击波作用时,其冲击波阵面上一薄层炸药均匀地受热升温,当温度达到爆发点,则经一定的延滞期后发生爆炸。非均相炸药受热升温发生在局部热点上,炸药由热点扩散,然后引爆整个炸药的爆炸。通过主发雷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经过一定距离衰减后作用在被发雷管上。如此时的超压仍足够大,超过被发雷管装药的临界起爆压力时,则被发雷管产生殉爆。

2.雷管自动传送的形式及特点

我国目前在雷管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群模工艺,如基础雷管装填生产线及编码生产线等,模具所承载雷管通常为50发、20发或10发;为适应这种工艺,模具的传送方式一般采用皮带传送形式或直线执行器传送形式。

2.1皮带传送方式

工业雷管(火雷管)自动化装填生产线是国家提倡发展的,其所具有的生产线人机分离、自动添加药、自动在线检测、自动剔除废品、自动安全报警、自动安全连锁是工业雷管生产的发展方向,而皮带传输是自动化雷管装填生产线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工业雷管是一种爆炸危险品,本身具有殉爆的特性。一旦传输皮带上某盒雷管意外爆炸或者其他工序发生爆炸,在皮带输送的雷管容易引起传爆和殉爆,造成重大恶性事故。

雷管被殉爆是由于雷管的装药受到了主发雷管爆炸发生的作用,因此采取防殉爆措施的基本思路就是弱化主发雷管爆炸产生的冲击载荷,使得被发雷管的装药接受的能量小于其临界起爆能。雷管皮带传输的防殉爆措施,就是增加皮带上雷管之间的距离,弱化主发雷管产生的冲击载荷,从而达到雷管防殉爆的目的。如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皮带上的雷管之间距离小于殉爆安全距离, 雷管爆炸输出的冲击波 、破片和爆炸气体作用在被发雷管上,当冲击能量大于雷管装药的临界起爆能,必然导致皮带上的雷管发生殉爆。

为防止雷管在皮带上传送过程中发生殉爆,就必须对皮带的传送方式及结构进行必要的研究。皮带自动传送方式目前有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方式是皮带从雷管加工设备中心穿过,设备或工序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或钢甲隔离防爆(如图1.a所示);另外一种方式是传送皮带独立于设备外侧,皮带与设备分别采用钢甲或钢筋混凝土隔离防爆,模具仅是在皮带上输送(如图1.b所示);据有关文献报导,承载50发金属壳雷管的模具间的防殉爆安全间距最小为1米,故在考虑工艺设备布局时,应力求设备或工序间距大于等于1米[2]。另外,通过比较两种方式的实际运行效果,由于方式a对模具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且只要生产线有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将造成全线停车,故笔者认为方式b综合效果较好。

2.2直线执行器传送方式

所谓直线执行器传送方式,就是采用气动无杆气缸或电驱动(防爆)直线执行器作为工序或设备间模具的输送媒介的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此种方式组建的生产线不受传统的传输皮带必须是直线输送的限制,组建生产线较灵活,工序各生产设备不必“一”字排开,可以布置为折线或回转形式,各工序间同样可采取钢甲或钢筋混凝土隔离防爆。但这种传送方式受直线执行器价格高昂的限制,模具传送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