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知识讲授阶段;四化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良好的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在日常教学中,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怎样的课堂知识讲授阶段的教学流程,才能有效地够提高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策略之一,通过长期的实践,本文中论述的“五化”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成为一种较为实用的知识讲授阶段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1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进入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起始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建立,在与小学阶段相比较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反应强烈,求知欲望旺盛。对于接触到的新事物本能的表现出“追根溯源”的天性。认知具有明显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能主动地对课本内的知识进行自主地揣摩和识记。在认知的过程中,能够对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自发的进行内在联系构建,在知识构建中还表现出一定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但他们受到认知年龄、经历、经验等原因的限制,对知识构建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精确性和概括性还不是很准确、很到位。而初中这一阶段,初中生在认知过程中对知识的记忆亦变得主动起来,记忆能力也明显增强。在认知的过程中,他们对新接触到的知识具有较以前更大的关注度,课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明显加长,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得当,必将在学习认知方面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强调概念教学,致力于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内容设置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活泼、有趣、涉及面广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共计10个单元模块的内容。知识点的层次浅显易懂,但不失学术性和科学性。通过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从小学进入到初中新学习认知阶段时,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科知识认知从自己思维中原有的“大而阔”的自然科学知识认知范畴中,分离出来重新构建新的、较为完整的、独立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为初中生物学科知识承载的重要使命。

3构建有效的初中生物课堂知识讲授阶段教学流程,即“四化”流程设计

3.1知识问题化

教师在备课阶段,“知识问题化”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通过知识问题化,教师可以将一节课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炼出来,对于教师而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兼顾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及课文中必要掌握的重点词汇和生物学重要概念,如果教师多加思索和创新,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且兼顾趣味性的问题,那将有助于教师在一节课中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达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在设计问题时,按照目前的初中生物课本内容的安排,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量的把握应该以每节课3~5个问题为宜。问题设置过多时,课本知识点易于被分散,对学生进行课内知识总结活动产生影响,不便于他们进行构建课本知识体系;其次过多的问题也不便于教师课堂内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3.2问题过程化

“问题过程化”就是教师基于之前设置的知识问题,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讨论、实验、观察、调查汇报、归纳总结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众多的生物学概念知识点,在问题进行回答的过程,应该引导孩子进行大量的举例环节,这样会更好的促进他们对重要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使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在问题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针对于某一问题的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该问题所要呈现的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即某个知识点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其次要把握活动的设计在实际课堂中的可操控性和实效性。使问题解决的过程效果最大化。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二节《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有关“化石”的学习,我们将这一知识点在课文中,有对于化石概念的描述,和举例,但对于化石对生物体进化的证明,提出的并不是很明显,我们通过备课,将这个概念剖析成三个部分:①化石的定义;②化石的分类;③化石证明生物是进化的。设计活动时,教师先举例大量的化石图片,让学生感知化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化石的定义和分类;再通过展示不同地层中同种生物化石和不同种生物化石的埋藏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化石对生物进化的证明作用,教学效果达成良好。

3.3过程结论化

鉴于初中生对事物认知过程的精确性。每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结束后,都要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即知识点的概括。关于知识点的概括,必须注意这两点:一是必须要以学科专业术语进行描述,以便建立他们的学科意识,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二是在知识点的概括过程中,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权威”意识,教师就学生针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概括要进行纠正、完善甚至重复,以便告知全班学生就某个知识点的概括更为准确的描述。对于实验性质的活动过程结束后,我们必须把握必要的对实验结果或结论的总结以外,还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在实验技巧和技能方面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样他们不仅获得了必要的知识,还同时获得了额外的技能,更能突显教学效果的达成。

3.4结论体系化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为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规定了如“探索生命的奥秘”等10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化单元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章节内的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学生知识储备中的生物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在每节新课知识学习结束时,进行一节课的知识框架体系构建,章节单元以此类推,最终构建起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框架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时,首先要注重课本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其次要注重教师在最后的纠正与补充。来帮助学生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

作者:滕春利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2篇

一、注重教学氛围生活化,提高生物学习兴趣

每一位初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许多知识以及对于事物的看法都来自于这些生活经验当中。学习前,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在自己的生活活动当中,学生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学习观念,积累了一些生活知识。生物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知识进行应用,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应当是双向的,学生吸取知识与知识的传递应当具有互动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关注。加强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需要教师在生活中与工作当中,加强生物相关生活资源的收集。在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资料进行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生物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解“远离烟酒”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有关拒绝烟酒的广告、警示语等等。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对这些生活资料进行展示,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举出一些烟酒的危害。教师可以将自己身边人吸烟、喝酒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展示,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很密切。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生物知识学习欲望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生物作业生活化,端正生物学习理念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教师利用作业进行教学反馈,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提高自己的生物学习水平。生物学科知识具有丰富性,生物所触及的现象也是丰富多彩的。而传统的生物作业较为呆板,使得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受到影响,造成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布置生物作业时,教师要勇于大胆创新。教师尽可能选择与我们的生活相近的教学内容,利用作业来帮助学生解决生物课学习之前不能解决的生活问题。通过生活化的生物作业,让学生对生活与生物学科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具有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提高生物作业的人性化水平。

比如针对“植物种子的萌发”进行作业布置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观察。教师可以设置出动静两套作业方案。一是让学生针对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总结,可以自主举例,利用一种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进行文字叙述与图画描绘。二是让学生自主挑选一种植物种子进行培养。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的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于初中生物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初中生物学习当中来。

三、注重生物活动生活化,加强生物知识应用

加强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需要将初中生物知识引入到生活实践去。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物知识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发现生物学科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与生物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生物知识的运用,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在生活中,很少有学生可以做到从生物的角度对生活问题进行观察与解决。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带出教室,带到生活当中去。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与应用生物知识。

比如在学习“食品保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预习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对家中的食品保存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观察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询问家长来总结食品保存的方法与问题。在这样的预习中,学生会掌握观察现象与收集信息的方法。在生物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享。这些信息中,会出现因保存不当发生变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到的生物知识进行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针对一种食品进行食品保存实验。在实践中,学生利用不同的保存方法对同一种食品进行保存,观察保存效果,确定出正确且高效的食品保存方法。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大拉近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现实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生物学习水平与生物应用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希望教师针对生物教学内容,多多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措施

G633.91

一、目前我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僵化

在目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当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现状,具有极大的僵化性和传统性,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在这种僵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由于学生长期没有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课堂主体地位的影响下,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会不断降低,进而降低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生物教师缺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及对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我创新能力的降低,影响以后更加深入的生物知识学习。

2.传统教育观念的不利影响

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和教学模式还没有彻底根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升学率,从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以后的生物知识学习。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一地传授学生生物知识,而不传授学习方法,这就造成了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差异下的学习成绩分化,极大地降低了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初中生物教学的学科知识很多都是可以同生活相结合的,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很少关注到这一点,不利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

3.学生缺乏对于生物实验的本质认识

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初次接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初中人教版生物教W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于生物学习会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生物实验。尽管学生对于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物实验具有极大的学习兴趣,但这只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不是对于生物实验具有锲而不舍的探索学习精神,对于那些没有明显实验变化的生物实验,动手操作都不愿意参加。学生在观察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大都只是留于表面,没有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缺乏对于生物实验的本质认识。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教学的课堂效率,在初中人教版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正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接受的知识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够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性思考,这时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应知识幻灯片、动画、录像等的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达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目的,达到学生课堂学习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细胞分裂这一内容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播放课前制作好的细胞分裂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细胞的分裂过程,更好地进行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2.加强对于生物实验的重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实验的本质

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初期,由于学生对于新设生物课程的好奇心理,学生才会热衷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大都只关心生物实验的表面现象,而不去关注其内在的本质内容和相关知识。例如,在进行动物、植物细胞观察时,学生只是简单地对两种细胞进行了分别观察,而很少有学生去关注两种细胞有没有差别以及差别在哪。所以,生物教师就要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琢磨分析,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实验本质的探索兴趣,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的生物实验,创设出具有趣味性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更好地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课程效率的提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对于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初中生物课程也不例外。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对于生物课程的足够兴趣,就不会自发主动地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甚至可能产生抵触心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趣味性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生物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就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课堂上的主要角色,学生只是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缺乏师生之间的科学交流和合理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环节,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一项专业性以及系统性都相对较强的教学活动,涉及范围较广,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引入情境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教学策略,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侯红梅.加强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87.

[2]赵艳红.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6,20:63-64.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人文精神;培育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唯科学主义泛滥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断对科学理念进行反思,加强对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视,将人文精神培育与科学教育发展相结合。而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科学意义,只有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避免唯科学主义的泛滥。因此,各初中生物教师积极探索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方法。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文精神培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文精神培育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但是,这些年来,我国的人文精神培育状况十分不理想,尤其是生物、物理等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导致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还要加强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需求

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来改造自然,进而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而人文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操,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并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较强的联系性,科学教育能够推动人文教育的发展,是人文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文教育有利于促进科学教育朝着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促进科学变革,为科学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密不可分,学校教育需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生物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生物教育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生物教育割断了生物学科与初中学生的生活,以为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知识和生物现象,而没有将生物现象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生物学习仅仅局限于对教材内容的背诵,缺乏对生物美的认识,没有养成生物美的审美观念,导致学生在枯燥的生物学习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而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中人文内涵的学习,了解生物学科中的生物美,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培养正是现阶段我国生物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原则

1.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主要指对没有事实依据的公理、认知、描述等的显示推理,要求一定的科学法则和科学原理作为支撑。而人文性主要强调人们在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世界的思考,包含着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精神与态度。生物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时候应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强调学生对科学的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对生物现象的科学推理判断,也要重视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培养,培养学生理性与仁爱相结合的生物学观念。

2.以人为本原则

生物教学的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人,而人文精神培养的对象和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此,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需求。并且,生物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人文教育,将人文精神培养与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相结合。另外,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灌输式教育,强调学生对生物知识中人文精神的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1.优化生物教材编写

在编写生物教材的过程中,编写人员应充分重视生物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生物课程中的人文教育,突出人文精神,增加生物教材中人文精神的内容和人们精神的相关练习题。例如,在讲解生物圈知识的时候,需要向学生介绍生物学的相关发展职业和生物现象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加强生物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练习,运用引导性语言来为学生讲解生物学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中人文精神的兴趣。并且,教材编写人员应加强重视现阶段世界上比较严峻的生物问题和生物现象,并引导学生探索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增强人生物教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时代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跨学科联系,将富含人文精神内涵的诗句引入到相关课程知识点的论述中。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来对被子植物的特点进行形容。在增添生物教学人文精神的同时,提升生物教学的趣味性。

2.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此,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增加生物人文教学内容,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生物知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其次,生物教师可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生物学科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家的生物研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生物学习态度。例如,将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勇敢而执着的生物学研究精神与事迹对学生进行讲解,以其伟大事迹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进行培育;再次,初中生物教师应在课堂上渗透生命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强化学生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知;最后,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例如,在对被子植物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对其繁殖过程的讲述,开花—授粉—双受精—结果—种子,最后再到新一轮的开花,结果,让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的珍贵。

3.提高生物教师素质

教师在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中发挥着主导型作用,因此,初中学校应积极提高生物教师的素质,增强生物教师的人文精神培育意识,使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此,生物教师应积极学习生物学科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生物教学中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且,初中学校应加强对生物教师的培训,组织生物教师参加生物教学培训和生物人文教育培训,引导生物教师学习先进的生物人文精神培育方法和生物教学手段,提高生物教师的人文精神培育能力。另外,初中学校应不断提高生物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引导生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让生物教师学习与生物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不断完善生物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学校应加强对生物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让生物教师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认真对待工作,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曹磊.浅论生物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科技资讯,2007,(03).

[2]孙珍英.生物教学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困境 分析 对策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面临困境

1.应试理念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在一些初中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对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着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个别同志认为生物学科知识是考试项目中的一些“小”学科,所占分值不大,也有一些同志认为生物教学平时不重视没有关系,最后多要求学生背一背就可以了。在这样的片面思想引导下,一些学校对生物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生物教学工作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难以有效实现教学成效的大幅提升。

2.教学设备配套不全,设施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各种现代教学设备逐步走进平常教学课堂,各种实验仪器相继购置,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这样大的投入中,一些学校往往重视数理化教学科目的设备配套工作,对于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投入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专职师资相对缺乏,教研力量不足。一些学校在生物教学师资的配备上存在薄弱环节,将生物教学岗位作为照顾老同志的岗位,导致从事专职生物教学的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或者将生物教学作为兼职学科安排给语数外教师或是班主任,因为教学时间经常被挤占,教师教学研究工作停滞不前,师资业务素质提升不快。

二、对初中生物教学困境的分析

1.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够到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部分同志仍然对新课程理念缺乏足够的理解深度,没有建立起全面的教育理念,从而导致思想还是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框框,在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过程中出现对生物教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影响了生物教学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2.教学器材的投入存在缺口。一般来讲,对各基层学校的教学设备投入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教育主管部门配备与学校自购,其中自购比例较大。在部分学校管理者的眼里,财力应该更多地投向所谓的数理化“大”学科,从而挤占了原本应该用于生物学科的投入,导致生物教学的正常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师资配备与培训严重不足。基层学校人手本来就非常紧张,一些生物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往往出于教学安排需要,改任语数外等学科教学,专门师资严重不足,半路出家的生物师资较多,加之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专门培训,数量与层次也相对不足,师资业务素质提升不快。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培训,树立全面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是强化校长培训。校长是学校办学理念与方向的最终决定者,校长的理念出现问题,整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利用各种时机,强化对校长新课程理念的培训,进一步树立全面育人的科学理念,使学校教学的各门学科实现同步推进。二是强化教师培训。生物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强化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使他们对于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更加全面与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三是强化课改培训。各种教学研究活动,都应该成为灌输新课程理念、实践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阵地,要将新课程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育管理者与教学工作者的内心,以全面的育人理念引领生物教学工作。

2.多方争取,加大教学器材投入的力度。一是向教育主管部门争取。作为学校一级单位,要加强办学设备投入,主要途径还是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争取,特别是地处农村的边远学校,在这方面的缺口较大。学校负责人要将本学校生物教学设备的配置情况,以及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的差距,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汇报,力争取得政策上的扶持与投入上的倾斜。二是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除了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尽量争取之外,对于一些投入规模不大的生物教学配套设备仪器,学校可以从办公经费、三产收入和场地租金等项目中,统筹安排调度可用财力,依靠自身的力量,逐步、适量地添置一些教学设备,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求。三是拓宽合作互补的途径。一般来讲,即便某一地区在生物教学设备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在整体布局安排规划上面,会建立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在这一个区域之内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在教学资源相互补充方面进行尝试,提高运用率,实现资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