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的主要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机处理器的作用:
1、一部性能卓越的智能手机最为重要的是它的CPU,它是整台手机的控制中枢系统,也是逻辑部分的控制中心。
2、通过运行存储器内的软件及调用存储器内的数据库,达到控制目的。
手机处理器:手机处理器的性能不仅取决主频的高低,其采用的架构、缓存、带宽、GPU以及系统优化等都对处理器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审计主要是是对财政收支行为的监督,每年审计机关的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对财政收入征管,支出结构,依法理财,制度管理,财政改革,财政监督等方面进行审计,另外,还对各项涉农专项审计,以及社会关注的社会保障基金、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等开展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在促进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保障财政资金依法有效使用方面有效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
但由于多数资金项目都是在收支完成后进行的事后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审计只起到了事后的监督作用,而对资金的前期收拨和使用中的预警、防范方面没有发挥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审计监督应和财政监督结合起来,互相沟通和交流,通过财政监督、审计监督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真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首先财政监督部门建立一个财政资金数据库,主要包括年初下达的部门预算数据,税收征管和完成情况,各项专项资金的来源和支出计划等,全部输入到这个数据库里,建立和完善后的财政资金监督数据库与审计机关共享,让审计机关随时掌握到每一项财政资金的来源以及资金的流向情况,从源头上进行审计监督和跟踪审计,真正起到审计事先防范、预警和警示的作用。
二是审计机关通过专网或文本的形式,及时把每项审计结果报告反馈给财政的监督部门,让财政监督部门随时掌握资金在流向过程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了解资金是使用过程中是否偏离了当初的计划轨道,是否出现挪用、滞留和挥霍资金等现象,使财政部门随时掌握情况,提前起到防范,随时控制资金的拨付和收缴,及时收回和谨慎拨付下一笔款项。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在经济结构转变和企业目标调整的环境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审计理念。通过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案例分析,从增值审计的审计质量、组织形式、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促进增值型审计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增值型内部审计;问题;改进措施
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的审计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增值型内部审计阶段。但我国企业的增值型审计模式的发展并不顺利,风险评估和防范、治理的规范化和完善化等对我国审计行业的学术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较少。[1]因此,对增值型审计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加快审计企业转型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影响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因素增值型内部审计,是由传统的审计模式发展而来,应用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审计方法,以帮助审计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完善企业职能、实现企业价值为目标的全新的审计理念,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2]影响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主要因素包括:独立和咨询性、增加价值、规范化方法、风险管理与治理、组织目标。[3]其中,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最大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保证性是以加强企业管理、规避管理风险、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目标而提出的保证;增加价值,是指审计企业以委托人和消费者为目标对象,以改善经营状况、为企业创造价值为服务目的,最终实现增值目标而提出的价值;规范化方法,为实现审计企业的增值发展目标,必须要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审计方法;风险管理。当今的审计企业在管理方法上增加了针对风险管理的措施,以期实现审计企业的增值目标;组织目标。新时代下的组织目标是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而提出的,实现了管理目标的最大化与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的结合,是传统审计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应用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应用发展中的问题
现阶段,审计企业在价值增值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可概括为:[4]
(1)缺乏对增值作用的认识。增值型审计要求审计企业在保证发挥传统的审计作用的前提下,拓宽服务类型,特别要求在风险预防、控制和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期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做出贡献。[5]然而,实践过程中,审计工作的增值作用并未得到充分认识,增值型的审计理念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2)增值作用被弱化。审计行业管理中,可以通过监督和咨询职能的行使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然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其增值作用也在企业的发展中逐渐弱化。
(3)增值效果不显著。从短期的增值效果看,审计企业的风险管理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增值效果也不显著;从长期的增值效果来看,审计企业的管理效果和内部环境并未因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作用而得到显著改善。此外,一些审计企业将价值增值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概念相混淆。
(4)审计质量不高。目前,我国增值型的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是:审计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审计资料准备不足以及对审计环境缺少必要的调查,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审计工作的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问题。
2.原因分析
(1)对增值作用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的认识仅停留在“监督者”的概念中,审计的增值作用也没有得到董事会的认可。此外,审计内部各部门间缺乏配合,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进展。
(2)增值作用被弱化的主要原因是,审计企业没未履行其应有的监督职能,管理层未将企业的治理同企业增值相联系,增值型内部审计得不到认同而导致其功能弱化。此外,审计机构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高,管理层对审计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导致在企业治理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增值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审计企业仍沿用传统审计的工作方法,对增值型审计起到的风险防御和治理的作用认识不足,有些企业甚至开展很多咨询工作,这无疑违背了增值原则,浪费了企业资源。[6]此外,一些审计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增值型审计理念的成果,如一些风险防御和治理相关的建设性的意见没有得到利用,导致内部审计的增值效果不明显;
(4)审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在审计工作的准备阶段,即计划阶段所表现出的资料准备不充分,调查研究不详细,忽视对审计环境的考查、方案的操作性缺乏等问题,直接导致我国内部审计的质量不高。此外,审计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合理性、实施质量不高也使得审计效率无法得到保障。
二、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改进措施———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为例
1.案例分析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针对规模大、组织多、管理复杂、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发展问题,成立了审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加强风险管理、增强内部控制。而且与国际企业加强合作,学习外国优秀企业的增值型审计模式,不断调整内部审计职能,使得武钢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武钢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增值型审计模式可以促进监督和防范等职能的发挥,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内部价值、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成功的原因在于:
(1)致力于审计理念的认识和创新。从传统的审计模式,拓展到以风险防御和治理、内部控制为中心的增值型审计模式,使得审计机构的作用得到发挥,经济的增值效果显著。
(2)致力于审计制度的完善和信用价值的提升。武钢制定了《审计职能条例》、《审计规划策略》等一系列的制度,并将投资、财务、人力资源和技术等部门划定为内部审计部门,共同行使审计职能,防范和控制风险。
(3)“三•三矩阵”和预警机制的建立。武钢将“项目质量、速度和投资”三大目标与“绩效、内控和风险”三大价值相结合,形成“三•三矩阵”的发展模式。此外,还对采购、企业改革、工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增设了预警防范机制。
2.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改进措施
(1)重视基础建设、完善管理机制。第一,加快审计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审计机构的地位,将增值型的审计功能、风险防御与治理功能与内部控制一并写入管理机制中,细化审计实施制度。此外,还要将增值理念融入到当代管理理念中,实现新旧理念的协同、创新发展。[7]第二,提升审计人员的知识素养,不断优化审计人才结构,定期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关的教育培训讲座,提升审计人员对审计增值作用的认识。第三,加入科技投入,促进审计信息化。重点强调基础的信息化建设,改善不平衡、重复性建设的发展现状,完善数据系统结构、优化企业内部以及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实现审计需求和信息流之间的整合。
(2)审计机构发挥其控制与监督职能,提高审计质量。第一,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相关者责任明确化,采用奖罚分明制度,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第二,审计监督部门要行使其监督的职能,及时纠正审计效果,规范审计行为。第三,完善审计考核体制,对增值型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客观评价实施成果。
(3)加大增值型审计理念的思想路线建设。第一,在以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为目标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应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具有指导性的信息,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第二,要妥善处理好企业内部关系,加强各机构间的协同,提高审计效率。
(4)强化审计机构发展的独立性。以坚持独立自主为发展前提,设置科学的审计机构,完善组织功能、配备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具体应开展两方面的工作:第一,避免一人任职多部门以及不同机构的领导相同的情况发生,确保责任分工明确。第二,不同审计部门的职能划分清楚,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分开设置,以期实现不同的职能。
作者:刘宇婷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凤华.内部管理审计增值功能探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1):31-35.
[2]卢胜波.以增值型内部审计推进公司治理[J].董事会,2009(7):80-81.
[3]孙建云.浅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作用及相关实现[J].商场现代化,2010(27):163.
[4]王薇.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途径的探讨[J].财经界,2010(22):249.
[5]赵娜.基于功能拓展视角的内部审计增值路径探讨[J].财会月刊:综合版(中),2010(6)64-6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党政领导干部的行为对于单位和部门的各项活动与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于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而且对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党风廉政工作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而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指标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重要量化形式,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建立与完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大小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关系,是行政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建立与完善的意义
首先,进行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行政事业单位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客观要求,主要体现在经济责任审计本身作为领导干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领导干部经济权力制约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科学、合理、标准、完善的审计评价体系,对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评价,是领导干部管理部门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本身、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所以说建立与完善审计评价体系是权力制约机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要求。
其次,完善和建立审计评价体系作为审计职能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对于党政领导干部财务责任以及绩效责任完成情况的一种监督、评价和鉴证,因此,通过建立与完善审计评价体系,实现对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工作的本质与内在要求。
最后,建立与完善审计评价体系是审计规范化与法制化的必然要求,主要是指由于常规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之间的不同,使得常规审计的标准、规范不能够满足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而为了促进审计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建立与审计工作相适应的制度标准,因此,建立和完善审计评价体系也是审计工作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难点分析
结合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审计评价的实际情况,在审计评价实施中面临的工作难点主要体现在审计评价依据缺乏比较严重、审计评价的内容定位模糊和审计评价标准比较笼统等方面。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审计评价依据缺乏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在实际工作中,在领导干部的账面财政以及财政收支审计评价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比较明确充分,但是在对于财务数据所反映的经济决策以及内部制约、经济效果和非财务数据领域的审计评价中,依据缺乏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审计评价的开展比较困难。
其次,审计评价中,审计评价内容的最基本要求是尊重事实、客观评价,不对于审计范围以外的事项进行评价,这一基本要求强调了审计结果及其评价的局限性,并且对于如何评价到位,不出现越位、缺位情况,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审计评价内容定位比较模糊,影响审计评价的实施。
最后,审计评价中,审计评价标准在遵守财政纪律和廉政纪律等方面的标准都比较明确,但是在进行领导干部责任区分上,主要是按照领导责任以及直接责任进行划分,但是对于具体的违法违规行为或者是涉及经济效益大小方面的评价标准,却没有对其责任轻重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审计评价的标准比较笼统,影响审计评价实施。
三、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由于领导干部的任期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跨度,并且其管理范围也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政治、经济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审计评价,需要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并逐项进行客观评价。结合审计评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财政财务分析评价指标、客观事实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
首先,在审计评价中,按照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其他评价等不同评价标准,财政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按照定量评价标准,财政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中,行政类的财政分析指标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农科教费用、招待费用比率等,事业类财务分析指标包括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公用支出率、人员支出率等,它们主要是进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以及资金收入、支出情况评价的指标,用来进行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财政财务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按照定性评价标准,在进行财政财务收支以及内控制度、管理水平等的审计评价中,需要与经验相结合进行审计评价实施。最后,在通过数字指标,即不管是定性或者是定量标准进行评价时,需要结合领导干部任期期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其次,审计评价中的客观事实评价指标是指在对于财务分析指标评价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以使经济责任评价更加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其中行政类客观事实评价指标包括任期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与合法性、任期资产情况、任期负债情况、代政府管理的各项基金与资金管理与效益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管理制度、任期廉政与遵纪守法情况等,事业类客观事实评价指标包括任期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资产情况、负债情况、专项基金、结余资金、遵纪守法等。
最后,综合评价指标包括任期目标、实际完成情况与前任实现对比、同行业对比等。
四、结束语
总之,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利加强对于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工作的开展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分析,有利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作者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勇,王飞.浅议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J].交通财会.2011(12).
(一)经济责任审计前的调查和过程中的实施内容不完整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监督和鉴证所在机构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和评定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定经济决策等状况。而在目前我国的实际审计执行中,工作人员明显偏向于审计领导干部所在机构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财务报表和预算等财务资料是审计证据收集的主要来源;而对财政、国资部门的访谈调查也是实地考察的主要对象;最后制定的审计方案也就顺理成章地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履行责任情况。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审计倾向于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资产使用效率的监督,从而无法将财政资金流向作为全面深入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出发点。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欠缺 只有大量高专业能力的审计工作人员来开展工作,才能应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范围大、内容多、难度深的特点,确保审计质量。然而我国现实中的情况却是,审计工作人员的配置状况无法解决审计任务繁多和审计力量欠缺的矛盾,其素质也满足不了工作要求,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欠缺。(1)审计质量受审计任务繁多审计力量不足矛盾的限制。随着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年度审计工作中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当领导干部换届选举的时候,上级委托的项目更加地集中、给与审计人员的时间更加有限,从而使得实际工作中审计力量配置的不足和审计工作内容的繁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高强度的审计任务和捉襟见肘的审计时间对机关审计力量的配置提出了很高要求,审计力量短缺导致审计人员不惜通过减少审计程序和缩小取证范围等手段来提高应对繁重的工作量,从而势必影响了审计质量。 (2)审计质量受审计人员素质不足的限制。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保证之一,而对难度更大的经济责任审计更是如此。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大、内容多、难度深的特点,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具备或掌握包括基本的账务审查能力、口头沟通和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宏观经济法律环境等知识等。同时,由于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工作绩效的全面评定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尤其是近年来经济领域问题越来越复杂、违规违纪手段越来越高明,因此综合分析能力理所当然成为审计人员工作素质的极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我国的实际审计中,受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限制,查错防弊是基本状态,合规性审计为主的理念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制约了审计质量。
二、审计监督作用环节提前的作用与意义
(一)提前审计监督是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保证 任期终结审计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以来,始终是其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审计形式。虽然任期终结审计,在二十多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始终无法解决其与生俱来的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薄弱。审计时间紧张之间的矛盾,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审计质量。
第一,领导干部3到5年的长久任期,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中所要审核处理的会计文件涉及时间长,问题复杂,任务繁重。加之,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的频繁变动,导致现任审计人员对一些稍微久远的重要事项不熟悉,无法深入审计。这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第二,我国当期的干部管理机制中,企业领导干部的调配并没有规定的标准时间,而更多任意性,审计部门无法提前对经济责任审计做出计划,只能被动地临时接受审计任务,这样就会导致审计人员配置、年初工作计划安排调整等出现无序的状态。同时,对于党政机关换届选举时大量的、临时的、复杂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在当前的工作方法下很难在紧张的时限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准备,从而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第三,审计量配备欠缺。目前审计机关只能涵盖5%的审计对象,目前县级审计机关中,基层审计人员和经济责任审计专员总和不足15人,难以达到“有离必审,先审后离”的审计状态。只有将审计监督的环节提前,在不同时段分解工作量,才能保证审计质量,控制风险。
(二)提前审计监督能够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效用 正确处理和运用审计成果是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实质性效用的关键,将审计监督的作用环节提前,能够有助于审计成果的处理和运用。将审计监督的作用环节提前,提高对于任职前的预防和任职期间的控制的关注度,能够为干部管理考核部门提供领导干部如何履行经济责任的动态信息,从而便于更加科学地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弥补了当前干部考核制度的不足,这对于更加客观公正地考察、选任领导干部,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益大有帮助。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难以进行有效处理,是离任审计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因为领导干部离任后或是换岗或是升迁或是退休,无论哪种情况都给审计结果的执行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使得前任违反法纪所造成的后果,很大程度上只能由继任者来承担,从而给继任者造成很大的被动。一旦将审计监督的作用环节前置,提高对于任职期间审计的重视度,根据任中审计结果来考核领导干部,便能够更好的监督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履职行为,使其自己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