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第1篇

高等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一:本科计量经济学论文

1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存在对计量经济学的不合理认识

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经济学教师不能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产生偏差。很多高校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介绍理论方法,除了一些课后习题和文中例题外,几乎没有关于结合理论进行应用的专门章节,即使有也特别老旧。有很多经典著名的国外教材也是如此设计。然而国内的很多高校教师仍然是不加修改的照搬国外的经典教材。此外,这些教材中很多例子适用于欧美的经济情况,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不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补充。而且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看不到它与经济学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就更加难以理解它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会觉得它是一门应用数学类课程,这种想法无形中会影响到学生,致使部分学生反感这门课程。由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数学、统计学、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数学推理,使得学生将计量经济学当作一门数学课进行学习,因此达不到这门课程应有的效果和目的,无法使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过多的强调理论公式的推导,使得计量经济学很难被经济学类的学生接受,陷入理论推导的怪圈,降低了经济现象方面想象能力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理论部分的理解又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需要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此专业中的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文科生。而对于文科生而言,数学基础会稍微差一些,对数学敏感性较差,逻辑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也较低。因此,当接触到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时,若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不难很难理解到理论计量的精髓而且也很难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证研究。大部分学生就会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学或者数学,对其自身经济学科而言是不需要的。这种负面思想也会影响到下届学生。

1.2教学安排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计量经济学每学期54学时,因为课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着重理论课程方法的介绍,而并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当前,我校计量经济学在授课过程中以基础课程为主,而对于处理实际经济问题涉及较少。原因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介绍理论及其推导;第二,如果讲授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则需要如下过程:首先建立或选择需要的模型;然后收集相应的数据;其次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等计量经济学检验,然后使用学到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估计模型中的待估参数;估计参数后,利用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例如,经济现象的分析,政策建议,经济预测等。而计量经济学设定的课程学时较少,课时有限,故不能完成此种程度的教学任务。Eviews等相关计量经济学软件是在实际应用分析常用的统计软件,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学生上机进行实际软件操作的机会少,训练不足,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后出现不会应用的问题。实验环节在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部分,经济管理类的实验环节比理工类要薄弱很多。另外,为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近年各高校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地提高和改善。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应用。由于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副,这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思考负担和思维强度,使得学生对必要的需要数理推导的理论部分无法理解深刻。

1.3教材内容分布不合理

现阶段计量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理论知识的介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介绍的较少。学生在刚接触计量经济学时,就会看到大量的公式和数学符号,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在学完计量经济学后,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大量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的符号并没有统一,同一术语不同的教材用不同的符号,使学生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入手。

2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具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计量经济学强调理论、案例和实验三者的有机结合。为了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了解,知道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达到预定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己数年的教学经验,有下面几点建议。

2.1教师应正确理解计量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应用并重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位置及重要性。挪威的经济学家RagnarFrisch作为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33年曾经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中对于经济学数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即使部分经济理论有数量特征的,但经济统计学、一般的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也不能将计量经济学简单地看作是数学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只有真正的清楚经济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将其结合着理解,我们才能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内涵及本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由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计量经济学看作是经济学、统计学、或者应用数学在经济学上的一种应用,而应将其看作一门在经济学科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次,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当理论与应用并重。计量经济学笼统的可以分为理论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部分。理论计量是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为主,以数学推理为基础,强调理论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应用计量侧重理论的应用,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尤其应侧重结合我国国情,设计相关的实例分析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应用模型,加深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理解和训练。教师应当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作为经济学人才所需掌握的基本方法论来设计。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方法论原理,就具备了解决经济学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应当坚持应用和理论并重,着重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案例,加深对计量理论的理解程度。再次,对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思路是优于数学过程而更加需要重视的部分。描述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离不开抽象的数学语言叙述过程,但让本科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些数学过程,一方面是具有难度的,另一方面,也是不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从而掌握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而有限的时间内,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脉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建立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思路。例如,某一种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其思路的关键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壮大的学科。在冗繁的模型和方法中,能够建立整体的框架和思路尤为重要。是学生能够提纲挈领的感受到淘汰旧的理论方法的原因以及发展新的理论方法的驱动力,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灌输。比如新产生的方法怎样突破旧的理论框架,解决了原来没有考虑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教学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框架和思路,因为思路不仅反映了方法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更主要的是学生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这些,才可能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所以,在整个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应该秉承这一思想,给学生介绍整个计量经济学体系的脉络。掌握好这个总的脉络,就能够提纲挈领,提高对计量经济学的整体认识。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改革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软件,积极挖掘学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从而安排相应的结合其专业的案例和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计量经济学原理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将计量理论应用于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中去,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计量的理解和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时间在课堂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且切身体会到计量经济学在其相应专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学校应该在原54课时的基础上增加课时,增加的课时用于是学生掌握必要的经济和统计学软件的使用。使得同学不仅学完统计检验、参数估计等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在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由于当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是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际的经济例子、软件操作,经济理论分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授课时应选用一种软件,比如Eviews,在讲授完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后,结合具体的经济实例,首先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来实现相应的理论结果,不需要解释为什么使用软件,只是让同学知道软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简单的工具。比如,在学完前几章的参数估计和检验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然后使用Eviews软件完成参数的估计和检验,最后让学生对所得到的估计和检验结果做合理的解释,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掌握了所学习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而且也提高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分析能力。

2.3教材内容存在问题的合理改善

首先市面上不同的教材应该进行符号和内容统一,对于一些内容不同的理解应该给于详尽的解释。;其次,教材的编写应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区分,对于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建议删除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结论所需要的数学推导过程,主要侧重于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而对于研究生教材,不仅要着重详尽数学推导过程,也要注重对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内涵的理解,同时也不能放弃理论方法与实际相结合。最后,无论本科生教材,还是研究生教材都要引进最前沿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高等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二:高校计量经济学论文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考核方式还是比较陈旧的,灵活性也不强。有的高校完全依据期末考试成绩,而有的高校则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一定占比的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的给出主要是以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和平时的课堂、课后作业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只是简单考核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和计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能体现计量经济学实践性强和工具性强的特点。计量经济学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靠短时间临考前的死记硬背蒙混过关,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为了突出本学科的特点及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其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经济学课程。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真正实现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结合,教学内容应涵盖模型设定、数据诊断、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全过程。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含如何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如何分析和诊断数据,这应成为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

①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层次划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层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教研室需要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进行反复讨论和界定,比如对于本科层次尤其是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要做到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原则;而对于研究生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要做到重探索、重科研、重理论的原则。

②紧跟学科的前沿发展,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计量经济学学科本身在不断发展,除了一些经典的著作,国外一些新教材不断涌现。国内高校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也要紧跟国际上的新发展,注重教学内容及教材上的适时更新。

2.实验教学的进一步重视深化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即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指引和工具支持。针对目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弱的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首先是强化基础性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保证实验教学的课时,不能因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博大精深有失偏颇,然后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精选实验项目,先是教师的演示讲解,而后是学生观摩学习,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师则从旁予以适时纠偏,从而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其次是大力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是指教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特点,引导学生借助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对本专业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并以课题申报形式组团完成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国际贸易相关数据深入探讨某一问题。通过基础性和探索性实验教学双管齐下,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解,掌握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以达到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第2篇

 

一、对中国农业经济学有重要影响的三种农业经济理论

 

目前对中国农业经济学影响较大的理论大致有三种:一是由前苏联农业经济学教科书演变而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也被称为“传统农业经济学”;第二种是以美国的农场管理理论和西方农业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第三种是二战以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的农业理论。

 

所谓的“传统农业经济学”是在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中国农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形成的。从形成的渊源上看,它有两个理论来源。一个是来自前苏联的农业经济学,这是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融进了前苏联农业政策解释。到20世纪50年代己经演变成了一个教条体系。第二个渊源则来自中国经济建设政策的诠释,是在中国农业政策寻求理论解释过程中对引进的理论的改造结果。“传统农业经济学”就是这个体系较常用的称谓。

 

也正因为这个体系有上述两个主要的理论渊源,所以,这个体系理论形式上一方面注重理论的逻辑演绎,注重从“经典”出发进行理论的推演,表现出极强的思维理性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偏重于对现行政策的解释,这种解释往往又与己有的理论严重脱节,显得十分牵强而缺乏理性。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几乎贯穿了传统农业经济学体系的全部,成为它的一个主要特征。

 

另一个对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农业经济理论是西方的农业经济理论。作为现代农业经济理论,它是近二十年才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该种理论基本上是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具有强烈的经济理性。就其理论本身而言,它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以美国的农场管理理论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微观理论。这种研究是以既定的宏观农业政策为前提,立足于农业微观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致力于农业企业(农场)的微观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西方农业经济学的这种微观研究己经有越来越多的微观管理理论渗透其中,出现了与管理学理论合流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农业政策的研究者更多的是理论经济学者,也就是说,农业的宏观经济理论在西方己经融于一般的经济理论之中,任何农业经济政策的研究都是以更大的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背景,而农业经济理论只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内容或方面。所以,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第三个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的开发与发展为目标,用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増长与发展,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学领域。严格地说,发展经济学是一个“理论群%它是由众多学说集合而成的。在发展理论中,农业经济理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为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是不发达的农业国,农业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研究这些国家的经济増长与发展,不可能不以农业的増长与发展为其开端和立足点。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理论系统中的一个内容,它的理论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又直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发展经济学的进展己经越来越多地引起发展中国家农业理论研究者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经济学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相关学科融汇在一起。西方学者在研究发展问题时更倾向于使用“发展理论’,他们主张将经济开发与社会进步的研究融于一体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视角研究经济开发,成为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其他相邻学科一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对发展问题的积极介入,引致发展理论在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上的创新,使发展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微观领域所提出的宏观政策主张更注意其微观基础和可操作性。

 

二、三种农业经济理论的评价

 

对经济理论的评价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背景、目标和准则,评价将不可能科学地进行。对三种农业经济理论评价的目的在于探索中国农业经济理论发展趋向和路径,这个探索应该植根于中国现实的经济运行和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因此,对这三种农业经济理论评价也是立足于中国经济的现实和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这个评价应该在三个层面上的进行:理论的目标、研究方法和经济学的价值观。

 

“传统农业经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之上的,受到政治经济学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强烈影响。因此,它作为“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将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新的农业经济体系,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这个探索因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而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50年代初,中国从前苏联引进经济学理论以及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并在以后的本土化过程中不断地被强化和走向极端。相反,苏俄时期那些有价值的农业经济理论,如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理论(或被称为小农经济理论)却从未为中国的农业经济理论研究者们所关注。因此,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探索从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人为的误区,这个探索除了人为的设置了许多禁区外,在研究方法论上也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即从“经典著作”中找到既定的“最优解”,然后设法寻求达到这个最优解的路径,而从根本上忽视了这个‘最优解”的基本前提。在这种方法论引导下的理论探索,只能越来越远地脱离中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不可能对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作出准确的描述、分析和判断,最终必然远离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目标。

 

中国农业经济之所以在50年代能迅速地接受前苏联的农业经济理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固有的平均主义特质是一个重要原因。前苏联的农业经济理论中突出的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和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价值观有较高的一致性。前苏联的经济理论在中国没有遭到任何排斥和抵抗,价值观的暗合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潜在功能。

 

“传统农业经济学”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到今天己经具有了更多的政策解释倾向,这种越来越强的政策解释和政策解释取向,使中国农业经济理论陷入停滞和封闭,日益脱离作为其母体的理论经济学的发展。

 

西方农业理论(在中国被称为西方农业经济学)是以西方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的,它甚至没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也就是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是在解决其工业化的问题中完善起来的。因此,西方的经济理论从其开端即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它随着国民经济的一体化逐渐将其理论延伸的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西方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较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一体化过程,很少有前苏联和中国这样的条块分割的经济现实,所以,不可能有相对独立的“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但却不乏将一般的、抽象的经济理论运用于部门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西方的农业理论就是以一般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研究框架,它就是理论经济学的一部分。

 

在西方的农业理论被引进中国时,人们往往愿意农业经济理论的时候,斯大林模式的农业经济理论被将西方的农业理论“拿来”直接解释中国的农业经济现实,企图在这种解释中完成对传统农业经济学的改造。这种努力多归于失败。在传统的思维模式引导下,将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部分的农业理论割裂出来作为“西方农业经济学”学习和应用是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效率优先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可能不影响西方的农业经济理论和农业微观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经济学领域曾发生过的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其实质就是传统经济学面临西方经济学大举“入侵”时的一种必然的、本能的反应,即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并不是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在研究的技术路线上,西方的农业理论更倾向于用实证的方法,以效率为目标去选择技术途径,而不是企图用制度去创造技术。

 

发展经济学沿袭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在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同样表现出强烈的经济学理性,这种经济理性以西方的价值观为基础。所以,在早期的发展经济理论中蕴涵着根本的、甚至是致命的矛盾,即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在发展理论切入了发展中国家较深层次问题时就凸现出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早期发展理论引导下,虽然获得了短暂的经济増长,却付出了沉重的社会发展代价,最终延迟了经济増长。

 

早期发展经济学是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经济结构的研究,而没有进入微观领域。这种研究其实是以发展中国家具有与发达国家相同或相似的微观结构为隐含前提的,这个前提下的宏观研究提出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也许能畅行一时,但在进入更深层的经济领域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的重新分配等领域时,这个经济理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发展经济学一旦进入了发展中国家微观经济结构,立即强烈地意识到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研究,仅仅有经济学的理性是不够的。经济学的理性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结构规律,但在结构的深处,却可能遇到诸如价值观这样的非理性因素的强烈抵抗,这是经济学的理性无法逾越的,也不能要求经济学的理性具有解释和消融这种非理性因素的扰动的能力。所以,现展理论的外延远远超过了“发展经济学”所能覆盖的范围。影响经济増长与发展的诸多非理性因素进入了这个理论的视野,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融合在经济増长与发展中的意义;注意非经济行为对微济増长和发展的拉动或阻碍等等,这些都引起发展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发展理论的这种变化,己经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者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农村微观社会的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増长和发展关系,“农业经济学”己经悄悄地演变成为“农村经济学”。

 

与此同时,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也有了许多变化。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如边际分析在发展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现展理论除了一如既往地使用经济学的经典方法外,越来越多邻近学科的方法论被吸收成为发展理论方法论体系的内容。其中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对社会结构研究的方法大量地被经济学研究者吸收,用以在微观和宏观的层面上研讨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这样,发展经济学在进入微观领域后就突破了经济学的传统边界,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相融合。这种方法论上的突破己经影响了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者,从而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带动中国农业经济学全面突破旧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

 

三、中国农业经济理论未来的展望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过去20中己经逐步地开始了对自身的理论改造。这个改造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将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一个产业部门,农业经济学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部分,农业经济学也因此渐渐融入理论经济学之中;②将农业经济现象与农村社会结构结合在一起研究,农业经济学的研究逐渐由过去的“部门经济学”演变成为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渐渐地演变为农村经济学;③由政策解释功能转变为政策研究功能。

 

(1)农业经济学融入理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经济。在旧的条块分割体制下,特别是50年代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格局中,农业经济的运行相对地独立于其它经济部门,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在对这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封闭的农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解释中形成的传统农业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封闭的研究方法。这种传统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虽然如此,现代经济学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己经很深入的影响了传统农业经济学,并逐渐地改造了它,农业经济学作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部分正在融入现代经济(2)由部门经济学向区域经济学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按国民经济部门的分工来划分的。这种学科划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的经济运行状态是一致的。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被冲破,农业经济的研究对象被扩展为农村经济。传统农业经济学要继续解释农村经济的新情况,就必须改变旧的研究框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在对改革过程的不断跟进和解释中,逐渐朝具有区域经济理论特征的方向演变。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碳交易;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F1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01-03

针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各国纷纷采取行动进行节能减排以控制温室气气体排放。为此,国际社会经过漫长的谈判过程,终于达成了一系列多变法律框架协议,取得了显著的合作减排的成果。从某种角度来讲,全球合作应对气候问题的举措与其说是一个环境条约,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贸易条约。因此,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制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碳交易的定义与内涵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20世纪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即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授予国家或私人以一定数量合法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权,允许对排放权视同商品进行买卖,调剂余缺,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碳交易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密切相关。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以下简称《公约》),并于同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该公约由序言以及26条正文组成,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公约》将全球各国分成两组:附件I国家和非附件I国家[1]。前者是指那些对气候变化负有重大历史责任的工业化国家; 后者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和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要求对气候变化负有重大历史责任的工业化国家采取具体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源”是指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任何过程的活动; “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同时,《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2]。但是,在此公约中,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对其确立的“最终目标”——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个安全水平中的概念“安全水平”予以量化界定。只规定各国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由附件I国家首先采取行动,在2000年底以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本国1990年的水平。因此,它也成为了后来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

(二)《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及发展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3次缔约方大会上,经过了复杂激烈的谈判之后,终于通过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议定书》比之《公约》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和时间表,它是各国政府第一次考虑接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或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第二,它建立了一系列旨在削减温室气体减缓成本的、创新性的“合作机制”,即国际排放贸易(Interb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IET)、联合履行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 、清洁发展机制(CDM)[3]。IET允许附件I国家之间相互转让它们的部分“容许的排放量”(“排放配额单位”);JI允许附件I国家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投资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中获取减排信用,结果实际相当于工业化国家之间转让了同等量的“减排单位”;而CDM允许附件I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认证的减排量” 。

因为有了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约束,各国的碳排放额开始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也具有了商品的价值和进行交易的可能性,并最终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由于二氧化碳是最普遍的温室气体,也因为其他五种温室气体根据不同的全球变暖潜能,以二氧化碳来计算其最终的排放量,因此,国际上把这一市场简称为“碳市场”。

二、碳交易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在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之中,产品是市场需要的产物,通过市场的消费,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从而产品的生产者实现他们的利益[4]。环境问题的产生也是根植于生产活动这一人类最本质的活动的。在从事生产活动的时候人们面临要处理的两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自然的作用与被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和紧张,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侵害直接反过来又威胁到了人类本身的生活状态,环境治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和需要,这也是全球环境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这种论点直接来源于科斯(Coase)的产权管理思想的经济学解释。现代产权理论是对传统的外部性理论的扩展,主要讨论了外部侵害导致的“社会成本问题”。它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如何达到最佳配置,并且依据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主体性范畴和力量模型来分析“个人和企业实施一定行动的权利转让及其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假设产权明晰和没有交易成本,拥有产权的各方可以在不需要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讨价还价协调利益,实现无成本的优化管理。由于对于大气等人类共有资源,产权不易界定,于是国际组织或政府之间通过谈判分配许可额度,来建立许可额度的交易市场。因此,这也可理解为一种市场优化的配置,也是一种对产权管理方法的近似值。西方学者在应用这种经济学理论分析气候变化的问题时,将大气作为人类的共有资源。温室气体排放表现为全球外部性,在非合作的条件下,一国的减排水平决定于本国的减排成本与全球总边际效益曲线交点的局部最优;在合作的条件下,减排水平取决于自身的减排成本与全球总边际损失曲线的交点,即社会最优。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看待各国,所有国家都希望自己获利,而此时一国拥有的廉价减排机会为全球共享,同时它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国际资源转移加以补偿[5]。现实当中,在非合作条件下,不同损失情况时的减排都主要集中在欧盟和美国,撇开发展中国家不讨论,因为这些国家相对减排成本太高;在合作条件下,全球减排1个百分点,全球总福利上升,CDM机制中的附件I国家也获得了GDP的净增值利益。

(二)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一词是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并在《社会成本问题》中对交易成本的含义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科斯指出:任何一项交易的达成,都需要契约的议定、对合约执行的监督、讨价还价以及了解有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与需求的信息等,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就是“交易成本”[6]。由于市场交易不是处于一种没有摩擦力的真空状态,所以,“零交易成本”是不可能存在的。相反,有时候因成本过高而使交易无法达成。为了克服市场交易的固有缺陷,企业应当尽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奥立弗·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交易成本还分为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前者是指起草、谈判和保障契约履行的成本,后者指的是调整契约、纠正事后的不适当而进行讨价还价的成本、与管理结构有关的组织与操作成本、约束成本等。①

在科斯定律所假定的零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交易来改变初始的权利界定。这说明,在这个假定世界里,法律规定对于资源效益配置是不起作用的,就好比摩擦力相对物体运动在真空世界不起阻力作用一样(第一定律) 。然而,这个假定正是为了证明在有交易成本的世界里,法律制度所起的作用: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制度,则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第二定律) 。

在研究方法上,交易成本理论从法律降低交易成本的基本功能出发,为论证法律的合理性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进而通过主体对交易规则的理性选择而实现法律的优化。正因如此,交易成本理论才成为经济分析法学之法律经济分析的基本路径。

竞争与合作是国际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态,变动不居、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国际关系,总是表现为竞争与合作混合状态。由于权利的稀缺性使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常态,也正是由于权利的稀缺性促使国家必须进行权利的交易以满足各自需要。而全球化的浪潮更是“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交易的前提是权利的界定,原则是构成国际秩序的基石。国家作为国际市场的平等主体,在各种形式的国际交往中让渡着自己的国家权利。而这种国家权利的存在是正常国际交易的前提和实质性内容。在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世界中,任何国家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与其他国家展开广泛的交往。要想实现正常的国际交往,国家之间必然需要相互出让各自的某些权利。因此,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国家间权利的相互让渡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国家间的交往形式也以明示或者默示的契约形态表现出来。可以说,以“契约性条约”②为基本形式、以国家间的权利让渡为主要内容是国家间交往的核心和实质。国际法之经济分析的理论意义在于,当汉斯·摩根索和爱德华·卡尔等现实主义学者对国际法作用产生质疑的时候,国际法的经济分析论证了国际法在国际社会的基本功能。国家以条约确定彼此间的权利归属,用准确的语言设定权利义务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交往的不确定性和促进稳定的预期。国际组织将国际交往的规则固定化,并以组织化特征使国际法的强制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国际组织的监督机制和大量的国际司法及仲裁机构则构成了国际交往的外部监督机制。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

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问题的合作路径上,交易主体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理性地选择最有效的国际法律制度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对国际法本身的优化,这是推动国际环境合作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之一。比如,为了降低缔约成本,《京都议定书》的出台便是循着这一路径达成的条约。所以,对国际法各个领域的经济分析也应该成为国际法学的新的研究路径。

(三)福利经济学理论

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这一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该理论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可选择的思路。

外部性理论即是指一种向第三人施加其并不情愿的成本或者效益的行为,换言之,是一种其影响无法完全体现在价格和市场交易之上的行为。外部性又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性。当一个人发明了一种治理污染的好方法时,这一方法所带来的益处将被其他很多人所享用,但这些人却并未向发明者付费,这就是一种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性。同样的,负外部性又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排污的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引起负面影响的行为,而排污者并未将这些负面影响纳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因此,若排污者从排污行为中获益,而治理污染的费用转嫁到他人身上,就形成了所谓的外部不经济性。

对于环境资源这样的公共物品来说,因为产权难以界定,环境资源易有被滥用的问题。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免费使用环境资源,减少在排污行为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庇古教授提出了“庇古税”的说法,即根据由权威机构或者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了一个合理负价格,据此征税。“庇古税”根据排污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来征税,以此弥补私人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这是一种运用经济调控的手段,具有极强的理想色彩,在实践操作中却面临很多的困难。比如说缺乏确定最优排污量标准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庇古税”的征收标准的确定必须以对边际私人纯收益和边际外部成本的确定为前提条件,而边际外部成本的确定是十分困难的,环保部门要了解并掌握边际私人纯收益曲线也是困难重重,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使排污者向政府如实报告其成本和收益情况。

虽然这样的一个理论带着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也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实践中,通过拍卖的方式取得温室气体排放权指标,超出排放许可向大气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要受到行政处罚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的体现。

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是西方学者进行法律研究的常用方法。随着经济学这一学科的演进,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环境保护法律合作的领域,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考察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气候合作的理论支撑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250.

[2]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M]. Switzerland: IUCC,1992:6.

[3] 《京都议定书》.coi.省略/question/q208a..htm 2006-12-22.

[4] 王亚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4.

[5] 陈迎.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J].世界经济,2000,(5):65-73.

[6] R. H.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 Law & Econ,1960,(1):15.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bon trading

CHEN Guan-ling

(International law college,south-west politics and law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20,China)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协同学理论的不同角度,对供应链生成机理进行了经济学诠释。研究供应链管理,不能脱离经济学理论基础。

研究供应链管理,不能脱离经济学理论这个大环境。国内外学者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中,运用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有委托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并行工程等。如,对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管理寻求理论上的解释,以委托理论最为常用,其次是交易费用理论;对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加盟、选择、评价及开发供应商的问题,寻求理论模型的分析及指导,博弈论是最主要的分析工具;对供应链的结构模式的重组和优化问题,是利用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并行工程等理论思想加以阐释。下文将分别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协同学理论的角度对供应链生成加以理论阐述。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1937年科斯(Coase)在其代表作《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科斯是最早开始关注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和边界问题的学者,他认为企业组织与市场可以看作是两种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制度,只不过企业组织是通过内部监督管理来实现资源配置,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产生的交易都要发生交易费用,企业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就是监督管理成本,市场的交易费用就是寻找价格的相关费用,两者的相等之处就是企业的边界所在。交易费用理论为分析企业与市场组织的替代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架构。针对将企业简单的看作资源配置的制度,而忽略企业的本质是进行生产和销售的观点,迪屈奇指出,企业制度存在的基础是企业组织、市场和中间组织这三种不同制度带来的效益比较。这一观点是对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框架的有益补充,他认为中间组织是一种既可以节约单独利用价格机制或单独利用行政权威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又能够使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常见的资源配置结构。

交易费用理论为解释介于单纯市场交易机制和企业科层管理体制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供应链这种依靠稳定的交易关系所形成的企业合作模式就是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它是一种涵盖了不同的过程和活动的由上、下游企业链接而成的网络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纵向一体化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状态,利用一体化的长期关系性合同取代利用市场交易的短期合同,达到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作为一种既节约单纯利用企业机制可能产生大量的组织成本,又节约单纯利用市场机制可能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的一种更能够节约总成本的治理结构,供应链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天然合理性。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的一个分支学派,它又被称为企业能力学派,另一个分支学派是企业资源学派。企业能力学派是由以普拉哈拉德和Robert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来的,逐渐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理论之一。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一种强调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来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思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能力是分析企业的恰当切入点。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呈现出一种动态的非均衡状态,随着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企业目标的变化,能力持续不断地积累、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形成正反馈的增强回路。核心能力来自组织内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从企业的角度和层面研究竞争优势的问题,着重于企业内部的能力分析,认为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为阐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的选择和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选择合适的企业来组合成供应链,能够创造出比组合之前单个个体所带来的利益之和更多的利益,是因为这些被选定的厂商将各自的业务集中于其所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上,而它们的核心能力对于供应链的需求来说是最匹配的,在供应链运作中也是最有效率的。这种组合保证了整个供应链运行的协调有效性和高收益性。

价值链理论

在最初的基于制造业的观点中,价值链被看成是一系列连续完成的活动,是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的一系列过程,这些活动和过程分为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而是要重新创造价值。在价值链系统中,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而价值已不再受限制于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

Hines把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Hines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价值链,从而大大扩展了价值链的范围。在Hines定义的价值链中,价值活动沿着价值链的流程比较合理的建立,而不只是存在于生产作业之中,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等。Rayport提出了开发虚拟价值链的思想,认为当今每个企业都在两个世界中竞争,即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两条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不同,实物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活动构成,而虚拟价值链是非线性的,有潜在的输入点,形成网络状的结构。虚拟价值链在任一阶段的价值创造过程中都包含五项活动:搜集、组织、选择、合成和分配信息,通过这些活动,收集的原始信息就可以增加价值。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价值链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向价值网的方向发展。

传统价值链理论的思想就是让企业中的不同经济活动单元通过协作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随着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企业间的协调思想、信息和信息技术等共同推动了价值链理论由传统的价值链发展到虚拟价值链,并进一步向价值网的方向发展,价值链理论的范畴也扩展到所有价值网的理论模型描述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其理论思想扩展为,让所有的企业成员在基于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紧密合作,利用彼此的互补优势和资源同步协作。因此,扩展的价值链理论能很好的解释各相关企业被选择从而组建成供应链的原因。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1977年正式问世,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ermanHaken)。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为数很多的这类系统在从无序过渡到有序状态时,其行为中显出一些惊人的类似,这一点有力地表明,这些系统的功能服从一些相同的基本原理”,这里所指的“相同的基本原理”就是以协同效应原理为核心的。协同学认为:系统总是要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即有序结构,这是系统的目标,一旦系统离开了目标,就不稳定,就要通过其内部的序参量的作用重新达到一个稳定状态。这表明系统具有整体性,是一个相互链接的有机整体,它不是内部各子系统简单加总的结果,而是产生“1+1>2”的效果。

因此,只要存在这样一个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都要达到各自的目标,当它们通过合作,更好地实现整体目标或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同时更好地实现子系统目标时,即符合协同效应理论。协同效应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优化资源配置研究。

结论

价值链理论则为人们指明了这些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能力的载体之间通过关系(契约)而长期稳定的连接起来,是因为这些不同的核心竞争能力可以组成一条能够创造无限价值的流程,这个流程以链条的形式展现出来,各个合适的核心竞争力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同步运转,从直观上理解是供应链,而从本质上理解就是一条价值增值链。供应链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通过合作,更好地实现整体目标或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更好地实现子系统目标时,即符合协同学理论。综上所述,交易费用理论让人们认识到供应链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它是由多个企业通过某种关系(契约)连接而成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告诉人们这些相关的企业实体是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能力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哈肯.协同学[M].原子能出版社,1999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第5篇

一、经济学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经济学类课程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教材为中心,缺乏对内容的精简和逻辑梳理。课件内容基本上是教材中的概念、标题、案例等,几乎是电子版的教材,没有图像、视频等材料,课件的呈现形式单一。

二是以纯理论为中心,缺少与实际的联系。教师偏重于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介绍,例如,在讲授《国际经济学》时,教师只告诉学生贸易保护理论是李斯特提出的要素享赋之谜是里昂惕夫提出的国际分工理论出自赫克歇尔-俄林的创见等,但是不能联系经济现象向学生生动阐释理论的由来,导致学生感慨外国人提出的理论太多,混淆不清。学生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完全是被动接受,更不会主动地去发现身边的经济学,并利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或解决身边的问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三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不注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授课方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没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中。

四是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不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依然以知识的灌输,学生满足于授课内容的死记硬背,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考试而学,考完后就忘了,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

五是以多媒体为中心,忽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在快速的屏幕翻页中,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教师盯着电脑界面,进行讲解,自问自答,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学生望着投影幕布,抄录课件,不声不响,被动地跟着鼠标移动。由于教学信息容量大,教师为了将内容讲完,课堂上几乎不给学生思考或讨论的时间。学生忙着做笔记,无暇与教师互动交流,消化吸收的少。

以上方式导致教师授课没有创造性,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学生在被动、僵化和单调的教学氛围下学习,从而无法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造成以上情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高校量化式科研考核造成教师科研压力大,忽视对教学和管理等软指标的关注。依据国内现有的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教师数量与高校的排名直接挂钩,成正比例关系。为了在大学排行中取得靠前的名次,高校给教师的科研任务层层加码;加之,的难度越来越大、代价越来越高,造成教师的科研压力逐渐增大。迫于科研压力,许多教师把关注力放在职称和科研等硬指标上,降低对教学和管理等软指标的关注,因为前者带来的效果更直观、实在。所以,教师很难将太多的精力投入教学,更没有心思创新教学方法。

第二,对多媒体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大学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作用被片面夸大或使用过度,以致照本宣科,多媒体成了一媒体。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对多媒体应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适时、适量、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并综合采用演讲式、提问式、启发式、探讨式等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经济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一)采用课堂提问法

如何打破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了解学科的逻辑体系,又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而非死记书本内容。较为有效的方法是课堂提问法。

课堂提问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模式,锻炼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既可以是关于经济理论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在这一章学该经济理论?为什么该经济理论能或不能解释某一类经济问题?为什么提出该经济理论又产生了其他相关的经济理论?问题也可以是经济现实问题,如次贷金融危机等。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当场提出来,检验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是否一致,在哪些方面有自己新的理解,哪些方面可能还不是很全面。如果每堂课都坚持提问,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加深了对基本知识和经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知识机构和体系,就不容易遗忘。

经济学类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章节之间有很强的逻辑联系。以《宏观经济学》为例,开篇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其次是国民收入的决定,接着是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紧跟其后的是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学习国民收入核算是为学习国民收入决定做铺垫,学习了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后才能分析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才能了解产品市场的失衡问题,进而才能有效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学生运用课堂提问法,就能把整个知识的逻辑体系串联起来,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逻辑体系图。学生只有理解了整个知识的逻辑结构,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此外,在课堂提问法的训练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和理论都会问为什么,在深入理解经济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把握理论精髓的前提下,能熟练分析并解释现实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总体而言,课堂提问法不会影响课程的教学进度,学生经过持续的训练,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反而会变得更轻松,对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组织热点问题讨论和数据分析

分析能力,是指运用已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经济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现实中的经济政策、经济问题、经济形势等内容融入课堂,而且要鼓励学生了解并关心当前的经济形势、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小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经济类报刊上的评论板块、热点专题。在下次课上课前,利用5-8分钟进行热点问题讨论和经济现象分析。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既可以帮助其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经济学离不开指标数据,因此要注重对数据的收集。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数据收集能力,而且要运用数据说明或解释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常用的数据网站,如IMF数据库、WEF世界经济论坛网站,美国商务部BEC数据库、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数据库,欧洲经济论坛、中央银行网站,中国的国家统计年鉴、经济景气月报等,让学生跟踪并发掘国际、国内重要指标的最新数据。在课前5-8分钟中,组织学生运用这些最新的指标数据,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数据背后反映的问题。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而且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研讨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发言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均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允许学生就教学中的问题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研究能力。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

与大多数学科不一样,经济学类学科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并且各种经济学流派并存,相互独立、相互批驳。因此,在讲授经济类课程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研讨式教学是将研究和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通过研讨式教学,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换言之,经济学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思维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被动听讲,怠于主动回答问题,更不愿积极提出问题,出现这种状况实际上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那么学习效果会得到明显改善。

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模式,需要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只要学生努力尝试讨论和发言,就给予表扬,即使回答得不正确,也应给予鼓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营造学生勇跃发言、积极讨论的学习氛围。

(四)尝试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案例教学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等特点,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在西方国家己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理论、规范和模式。

与其他社会学科不同,经济类学科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总结,直接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并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日常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对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加深其对经济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帮助其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然而,在高校经济学类课程的传统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迅速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业务发展需求。与中国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经济管理人才的目标,相距较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国内外著名公司的经济活动或者重大经济事件作为教学案例,精心策划和指导,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和专业术语的组织运用能力。

案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尝试欲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辨别和分析能力。

三、结语

经济学类课程是一个内容庞杂的体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完善经济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遵循教学规律,更新教学内容。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任何教学模式的核心都是人,不能忽视教学中人的因素,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中,以人为本,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同时,教学内容不仅要注重基本理论、方法等的讲授,而且要引入国内外的经济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眼界,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经济问题。

二是要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勇于创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质疑问难,从而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激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