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审计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妊娠;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ephritic syndrome during pregnancy(NSP) and approach its disposal strategie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taken to 42 cases of NSP from 2002 to 2006,including their pregnancy outcomes,complications,modalities of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Perinatal outcomes and therapy methods.Results 38 pregnancy women complicating ascitic fluid,34 terminations of pregnancy by uterineincision delivery,8 inductions of labor with water bag,6 perinatal deaths.Conclusion Severe dropsy and ascitic liuid are outstanding features of NSP,2 complication during pregnancy,by which mother and infants prognosis was severely influenced,and diagnosis earlier and disposal properly is the key point to improve mother and infants results.
【Key words】 pregnancy,nephritic syndrome,complication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NSP)是产科少见而严重的疾病,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因此,提高对NSP疾病的认识,了解其临床特点,掌握其处理策略,预防并发症发生,对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是十分重要的。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0月共有12 680名产妇分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86例,其中42例为妊娠期肾病综合征,NSP占分娩总数的033%,占重度子痫前期的147%,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29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3例,确诊疾病的孕周分布在17+5~37+3周,平均30+5周,其中<28周2例,28~32周24例,32~34周11例,>34周5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①所有患者均以水肿、高血压就诊,3例患者感头痛、头晕、视物模糊,1例患者抽搐入院。②收缩压145~200 mm Hg。③白蛋白为182~298 g/L,24 h尿蛋白定量为39~128 g,血清总胆固醇为79~144 mmol/L,7例尿素氮升高,4例肝功能受损。④42例患者腹部检查及彩超检查胎儿均小于孕周。
13 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按《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1]:①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 g/24 h);②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777 mmol/L);③高度水肿;④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
2 结果
21 围生儿情况 42例患者中双胎1例,围生儿共43例,42例系早产儿,终止妊娠孕周为28+3~37+4周,新生儿体重850~2 500 g,平均1 830 g,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714%(30/42),新生儿轻度窒息15例,重度窒息4例,围生儿死亡6例,病死率139%。
22 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 1例子痫患者35+3周妊娠,死胎,胎盘早剥,入院后给解痉、镇静、降压、减轻脑水肿,子痫控制2 h即行剖宫产术,产妇恢复好,1例34+2周妊娠患者入院时并发HELLP综合征、肾功能损害、血小板2×109/L,在输血小板情况下急症剖宫产,母婴结局好。其余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如出现母婴严重并发症随时终止妊娠,无并发症者保守治疗到34周,在确定胎儿成熟的情况下终止妊娠。42例NSP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34例,水囊引产或配合缩宫素引产8例。
23 并发症 腹水38例,腹水量200~2 000 ml,胸水6例,肺水肿3例,胎盘早剥3例,HELLP综合征2例,高血压脑病1例,羊水过少11例,妊娠并发贫血22例,产后出血4例,其中1例系胎盘早剥子宫卒中,经按摩子宫、热盐水敷子宫出血停止,其余3例均采用BLynch外科缝合法缝扎止血获成功。
3 讨论
31 NSP发病机制 近年来,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大量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可以从免疫发病机制加以一元化解释,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移植免疫的机制相似,由于母儿间异常免疫及胎盘与肾脏具有共同抗原,滋养层细胞抗体与肾脏交叉反应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子宫及胎盘的毛细血管壁上,引起肾小球肾炎样改变[2,3],NSP免疫反应的靶器官可能以肾小球毛细血管为主,故肾脏损害表现较单纯性妊娠高血压疾病明显。
32 NSP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
321 蛋白尿: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补体激活与氧自由基释放等损伤其屏障,引起肾小球通透性异常,致蛋白尿发生。NSP患者蛋白尿特点是发病早,蛋白尿量大,文献报道,85%NSP发生于妊娠32周以前[4],本组病例最早发生于17+5周,24 h尿蛋白定量最高达128 g,而单纯性妊娠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且以28周后更常见。对蛋白尿的处理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因激素可抑制反应,稳定细胞膜,减少渗出,减轻水肿和蛋白尿,对近期需要终止妊娠且胎儿不成熟患者首选地塞米松,既可减轻尿蛋白又可促胎肺成熟,但地塞米松进入体内需要经肝脏转化才能发挥作用,而甲基强的松龙进入体内可直接发挥作用,起效快,水钠潴留少,副作用小,对需要保守治疗长时间(大于1周)的患者,首选甲基强的松龙。而对32周前发病患者,因保守治疗时间可能更长,则首选强的松30 mg/d,病情平稳后可减量至5~10 mg/d维持。
322 高脂血症:NSP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由于血浆蛋白降低及胶体渗透压降低刺激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分解代谢减慢和脂库动员增加所致。妊娠期患者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NSP患者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浓缩,再加上高脂血症,使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明显增加,有血栓形成倾向,并使胎盘血管粥样硬化,易致孕妇胎盘早剥,严重的供血不足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因此对高脂血症不可忽视,可口服阿司匹林50 mg,每天一次和/或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6 250 U,12 h一次,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粘滞度、降低血管阻力,既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又可预防和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5]。
323 高度水肿:高度水肿是NSP患者的突出特点,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水肿,发病越早,疾病越严重,水肿程度越重。本组38例(909%)患者有200~2 000 ml腹水,与张新泽等报道一致[6],6例患者有胸水,3例患者发生肺水肿。钠水潴留是水肿的主要原因,NSP时钠水主要潴留于第三间隙,即组织间液增加,当组织液的容量增长超过5 000 ml时,即出现临床上可见的指凹性水肿,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因肺间质压力比较低,当左室充盈压稍上升,即可出现肺水肿。对水肿应积极处理,在发病早期控制液体的异常潴留是预防病情加重的重要措施。不主张单纯使用利尿剂,因NSP患者本身存在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盲目利尿只能加重血液浓缩且可致电解质紊乱,可在应用白蛋白的基础上利尿,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组织间液吸收至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腹水量多少与胎儿预后密切相关,大量腹水产生往往提示母儿预后不良,应尽早终止妊娠。急性肺水肿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具有致命的威胁。NSP患者肺水肿多为非心衰性肺水肿,重在预防,避免输液过多及输液过快,一旦发生,应紧急处理。
324 低蛋白血症:由于大量蛋白经肾脏从尿中丢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痉挛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导致蛋白生成能力低下,胃肠血管痉挛使蛋白吸收障碍,因而引起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输入白蛋白可改善低蛋白血症,配合利尿剂可明显减轻组织水肿,但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输入的白蛋白在1~2 d内即经肾脏从尿中排出,补充白蛋白并不能达到纠正病理状态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补充白蛋白,反而增加肾脏负担。因而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临床上可输注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增加蛋白质的合成。
33 终止妊娠时机 NSP患者多发生围生儿预后不良,因此终止妊娠时机选择尤为重要。NSP系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妊娠不终止疾病不缓解,其治疗原则是在孕妇不出现危险的状况下维持妊娠,以争取胎儿更好的成熟度,如果胎儿出现宫内危险,继续保守治疗将失去意义。对于胎儿宫内安危的监测和胎盘功能的监测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无负荷试验(NST)假阳性率比较高,脐动脉血流S/D比值的监测更能反映胎儿宫内安危状况,可每周二次给予监测,终止妊娠时机参考以下情况:①发病孕周早、病程长、治疗效果差。②腹水增加迅速。③明显的FGR治疗效果不好。④脐血流监测提示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消失。⑤妊娠已达34周,胎儿成熟度提示胎儿成熟。⑥孕妇伴有严重合并症,如心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危象、胎盘早剥、严重的HELLP综合征等。
【参考文献】
[1] 秦佩俐.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2.
[2] 姚天一.妊娠期肾病综合征[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4):202.
[3] 李小毛,刘穗玲.特殊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594596.
[4] 刘映磷.高危妊娠监护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6263.
【关键词】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临床特点
为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减少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象发生, 对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 男49例, 女31例, 最小年龄8岁, 最大年龄76岁, 平均年龄50.9岁;原发病:29例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 10例患者为出血性脑血管并, 9例患者为周围神经病, 5例患者为脊髓病变, 2例患者为病毒性脑炎, 25例患者为其他。
1. 2 方法 本组80例患者均由专职医生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判断, 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及送检标本进行统计, 并且对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 1 医院感染部位 本组80例患者中48例患者为呼吸系统感染, 占60.0%, 其中22例患者为上呼吸道感染, 26例患者为下呼吸道感染;18例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 占22.5%, 9例患者为皮肤软组织感染, 占11.25%, 5例患者为其他, 占6.25%。
2. 2 患者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最短为5 d, 最长为118 d, 其中12例患者住院时间42 d, 占63.75%;即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越大。
2. 3 抗生素使用和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8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使用了抗生素, 其抗生素使用种类最少2种, 最多6种;其中13例患者在病原学送检前盲目使用抗生素, 占16.25%, 7例患者在感染及控制时仍使用抗生素, 占8.75%, 2例患者伴有明显病毒感染现象, 但继续使用抗生素, 占2.5%;上述22例患者均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占27.5%。
2. 4 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80例患者中57例患者行导尿治疗或吸痰治疗, 占71.25%;5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占6.25%;且本组80例患者中2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 占26.25%, 18例患者需安装呼吸机, 占22.5%。
2. 5 病种和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80例患者中27例患者为脑出血感染, 占33.75%, 18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 占22.5%, 16例患者为脑梗死, 占20.0%, 10例患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占12.5%, 9例患者为其他, 占11.25%。其中56例患者为昏迷患者, 占70.0%, 24例患者为非昏迷患者, 占30.0%。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重症肌无力、脊髓炎、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作为神经内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而忽略了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及研究的重视。神经内科疾病往往具有较高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且其还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 一旦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现象, 往往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严重时神主会引发其他并发症[1]。因此, 加强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预防的重视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关研究表明患者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等是导致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种常见因素。因此, 作者认为为有效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生感染现象进行预防及控制, 应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重视。
①控制医源性因素。其应包含医疗操作、用药情况、治疗方式等几方面。医护人员必须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 尽可能减少抗生素用量及侵入性操作, 从而有效的降低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2]。②加强对危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视, 给予危症患者相应的营养支持, 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及及抗感染能力, 从而可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现象发生。③加强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医护人员应确保病房的干净卫生, 且要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及次数, 且要尽量减少陪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者口腔清洁的重视, 确保口腔清洁的彻底性;另外, 护理人员还应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干净, 从而尽可能减少医院感染现象发生[3]。此外,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合理的对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 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 认真对病房及相关物体进行消毒通风, 从而防止患者间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同时在给予患者侵入性操作时必须要严格无菌操作, 且要尽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从而有效的减少院内感染现象发生。
本次研究表明呼吸道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 其次为泌尿道, 然后为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等;脑出血则是较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疾病;而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等则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几项主要因素。这就说明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注重危重患者的营养疗法、减少侵入性操作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胡华龙.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23(03):535.
根据近年审计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管理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从管理审计的辅助手段上来说,它是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个概念,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外延来看,管理审计又是相对于经营审计的一种认知。对企业而言,经营讲的是市场,管理讲的是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审计又可以称之为效率审计。
1.管理审计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管理行为而进行的审计。管理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的外延很广,包括生产、安全、财务、计划、物资、合同、人事、后勤服务等。这些内容是否都是管理审计的范围呢?笔者认为,管理审计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的,与经济管理行为无关的内容如环境和后勤服务等,不应成为管理审计的内容。那么,一项管理审计是不是要涉及到所有经济管理内容呢?当然不是,管理审计的内容要视该项审计的目的而定,与该项审计目的无关的管理内容则不必涉及。
2.管理审计是一种监督、检查、评价及深入剖析的活动。管理审计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对表面经济现象的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由表及里,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对审计对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管理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审计监督活动,它是一种深入地由感性到理性的分析过程。没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深入解剖,不能称之为管理审计。由管理审计深入解剖的特性伸展开来,我们可以认定,不需要进行深入解剖的审计活动也不能称之为管理审计。虽然某些审计活动具有管理审计的一些特点,如某单位现金短缺1000元,经过初步审计了解,是由于出纳员粗心大意而导致了现金丢失(假设该单位现金内控制度非常健全,这只是一种偶然或意外)。这是一种简单的审计活动,不需要深入解剖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只能称之为审计调查。
3.从审计辅助手段上来说,管理审计是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个概念。如果从审计方法和手段上对审计活动进行分类,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即管理审计和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更多地借助于财务账薄等财务资料进行审计,审计人员接触的多为财务人员,并只就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或会计报表的内容是否公允发表意见。而管理审计则有很大的不同,它在借助财务资料的同时,也较多地借助于财务账薄以外的资料,有时完全可以摆脱财务账薄,审计人员接触较多的为财务以外的人员。管理审计表达的是一种改进管理方式的意见。我们通常所说的内部审计要向管理审计发展,便是要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现代管理审计过渡和延伸。
4.相对于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是一种认知。经营管理一词概括了企业全部的经济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可以把审计活动分为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相比较而言,经营审计是一种难度更高的审计活动。因为它研究的是企业的营销策略,未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是无法得出审计结论的。管理审计与经营审计的区别在于,管理审计更多的是研究挖潜增效的问题,而经营审计则是研究如何增加收入的问题。
5.管理审计与其它审计活动的联系。管理审计与基本建设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有所不同,但又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管理审计蕴含在这些审计项目之中。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便包括管理审计的内容,需要对离任人任期内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管理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揭示离任人的经济管理水平及责任。又如内部控制审计,它是管理审计的一种,它的切入点是从管理制度和管理环节入手,进而揭示问题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审计即管理控制审计,因为管理应以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某些审计活动最终也可能演变为管理审计,如物资采购比价审计,它初始阶段更多的是从降低物资采购价格入手,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如审计人员发现发票价格高于市场价格这一现象集中到某一类或某几类物资时,便可针对这几类物资的采购实施管理审计。
二、管理审计的方法
了解了什么是管理审计,我们还需要掌握管理审计的方法。这才是我们研究管理审计的目的。管理审计的具体方法很多,包括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等。在这里,笔者不想谈管理审计的具体方法,而是要说清楚管理审计的总体方法。笔者认为,开展管理审计,审计人员首先应形成思考模型,其次才考虑具体方法问题。
(一)思考模型的建立
在开展管理审计前,只有对管理审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充分考虑审计效果、审计技术及审计风险等因素,才能搞好管理审计。所谓思考模型,是指审计人员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开展管理审计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笔者的实践,管理审计的思考模型应该是这样的:
树立管理审计是一种管理效率及控制审计的理念考虑将要开展的管理审计项目对本企业所产生的效果考虑将要开展的管理审计的技术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考虑审计方法
(二)审计方法
1.“因果分析法”与“果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是从事件的起因查起,最终查出所对应的结果。“果因分析法”则正好相反,是从事件所产生的结果查起,最终透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果分析法”的优点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审计内容较为全面,不足之处是审计所需时间较长,技术难度较大。“果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溯果撷因,方法简便,需要时间较短,不足之处是审计过程容易以点带面,内容不够全面。究竟哪种方法效果更好,这要视具体的审计情况和审计目的而定。一般来说,在没有审计线索的情况下,更多地采用“因果分析法”,如果审计人员掌握了审计线索,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便可以考虑采用“果因分析法”。
2.“窗帘中间拉开式”审计法。如果一个窗帘由两幅组成,在阳光充足的早晨,我们从中间拉开,眼前便会迅速地明亮起来。这种拉窗帘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审计中,也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审计人员根据掌握的审计线索,依据自己的职业经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判断。同时,向“左”追查问题产生原因的整体脉络,向“右”验证分析自身判断的准确性。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先入为主”法。例如,某项工程成本管理审计,已知该项工程成本过高。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判断,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材料采购成本过高。依此判断,审计人员便可向“左”追寻材料采购过程及管理方式,向“右”可通过抽查票据的方式,具体验证材料采购成本是否真的过高。如果向“右”的结果验证了审计人员的判断,向“左”的工作业已完成,此项管理审计便可初步结束。这种审计方法的优点是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缺点是如果审计人员的判断出现偏差,反而会迟滞审计工作进度。因此,运用该审计方法,职业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不宜使用。
3.“遵循性”审计法与“思维创新”审计法。“遵循性”审计法是针对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管理模式和固有的思维习惯,对问题的是与非做出判断。“思维创新”审计法则相反,它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并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判断。举例来说,企业临时用工问题,按照国企固有的管理模式及固有的思维方式,企业临时用工是不可取的,因为国企本身已经存在冗员。按照“遵循性”审计法,就会否定企业临时用工的做法。但我们如果采用“思维创新”法,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可能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由于临时用工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用国有企业闲置职工,而这种大于效益又足可以抵偿临时工用工成本的话,用临时工也未尝不可。因此,审计人员不能因循守旧,死抱框框。否则,审计结论不可能是实事求是的,甚至会给企业决策带来一定的误导作用。
4.“解剖麻雀”审计法与“高屋建瓴”审计法。强调管理审计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解剖,并不是说管理审计要一味地在“微观世界”中探索。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之后,审计人员还要“跳”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微观”进行总结、提炼,使之上升到一定高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屋建瓴”审计法。通常所说的“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就是这个道理。“解剖麻雀”法停留在“微观”层次,“高屋建瓴”审计法则提高到“宏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微观是宏观的基础,没有微观只有宏观是不可能的,同样只有微观没有宏观也是不行的,站在微观和站在宏观的角度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也可能是不同的。如一个集团公司,内部有许多子公司,某一个子公司车辆需要进行修理,经过考察,委托集团公司以外的单位进行修理,比集团公司内部其他公司的价格要低得多。如果站在这个子公司“微观”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得出用外部单位进行修理的结论,但如果站在集团公司这个“宏观”角度考虑问题,从集团公司整体效益出发,又会得出用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进行修理的结论。可见,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结论。
5.“否定之否定”审计法。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由于受环境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结论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先前的审计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如果审计人员发现了这一偏差,应对原有的审计结论进行否定,重新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审计人员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并不是单指一次否定,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否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键词:管理审计;高校教育;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和质量的提升的协同发展,是当前所有高校发展的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前进方向。经过实行管理审计,在教学和社会服务、教学和学术研究间构建良好的关系,有助于高校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境、变革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机制、变革课程设立结构。为此,本文中将立足高等教育发展中在管理审计层面存在的主要困难的分析,探索完善管理审计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管理审计的基本内涵
管理审计是对组织实施的所有管理运营活动进行单独、客观、整体性的审查与评判,以掌握组织的内控机制健全、执行状况和管理责任的践行状况。管理审计是以将来为视角的、建设性的、整体性的具有突出独立性的审查与评判,用以协助组织管理人员优化策略、提升盈利水平与运营水平,更高效地践行受托管理职责。立足于实质层面而言,管理审计是对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活动实行的整体评测,体现为面向未来、注重评定与结果应用、方式多元化、注重全局的同时也不忽视局部等特征。和其他产业比较,高等教育的管理形式、经营形式具有独特的特征,为此高校管理审计必定也有独特特性,应当结合实际,科学部署。
二、高等教育发展中在管理审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阶段高校管理审计功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目前,高校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审计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纵观目前国内企业事业单位的组织内部审计情况来看,管理审计依然属于新兴事物。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全面的实施准则与实施规范。特别是教育领域,管理审计还处在初步摸索时期,对管理审计的内容、流程、技术方式、评定指标等的认知还不充分。在开展管理审计工作时,存在较大程度的主观色彩,这势必会对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产生一些影响。同时,法律环境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管理审计的实施。目前,管理审计的地位不明晰,会让有关单位滋生不良情绪,不但会增大审计的困难水平,还会削弱审计的可靠性与公平性,进而让管理审计的作用大幅减弱。
(二)高校管理审计人员独立性不足,管理审计工作效能减弱
内部审计组织与审计工作者的人员编制、独立性受制约,审计效能减弱主要体现在:第一,当前高校在内部审计组织的设立方面,或者和纪委监察组织合并,或者归属于财务部,还有的把审计组织和不存在丝毫关联的部门合并,致使审计的独立性大幅减弱。第二,因为高校管理审计的对象是学校内部人员,存在繁杂的社会关系,管理审计的实施或许被错认为是对审计对象的不信赖,滋生不良情绪妨碍审计的实施。第三,一般状况下,高校中数量有限的审计工作者无法将审计拓宽到更深入的领域,致使审计风险增高。比如对基础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机械设施采购等的检查,内部审计部门为了有效搜集管理审计所需要依托的信息需要进行全过程追踪,然而在现实情况下通常由于人手缺乏、工作任务繁重而无法全程参与,进而导致管理审计的质效不理想。
(三)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应用不足,高校管理审计工作实效性不强
在目前的高校管理审计工作中,大部分审计工作者对计算机审计的流程不甚了解。同时,由于许多高校缺少实效性强、侧重点突出的审计程序,且在审计技术方法的选用上缺乏创新,不仅增大了审计的困难程度,降低了审计的成效,并且致使审计工作者工作任务重,难以满足高校管理对审计的需求。因此,由于管理技术手段层面存在的不足,无法满足高校管理审计工作的现实需求,影响审计应有的监督和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此外,审计工作人员对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不利于高校管理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高校管理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制约高校管理审计工作开展
管理审计需要内部审计工作者一方面了解财会与审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信息技术、法制规章、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等有关知识。审计工作者实践经验匮乏、知识架构单一、能力水平低下、知识更新换代效率低、职业水平不高,审计方式滞后、使用不恰当、不够合理等,都会对管理审计的顺利实施造成一定程度地不良影响。当面对的审计客体比较繁杂,审计内容较多时,会面临较高的审计风险。当前大多数的审计工作者是从财务部门借调的,对财会领域的知识较为了解,然而管理技术、管理知识知之甚少,无法满足管理审计实施的需求。这便需要高校增强审计团队建设,提升审计从业者综合素养。
三、完善管理审计,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建议
在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中在管理审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审计的层面提出了完善管理审计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建议。具体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审计,继而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应当构建起完善的审计工作机制,具体设计三个方面:第一,依照国家相关法制规章,审计单位对各级政府的教育收入与支出及教育单位的财务收入与支出进行审查。第二,教育领域自身的内审组织有依照有关法律对教育审计进行监督的权限。第三,审计部门应当加强针对高校教育发展中的各类管理活动进行专门审计,及时发现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调整的建议,规避风险,保障高校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建立高校管理审计评价标准,改进管理审计技术和方法
为保障高校教育的更好发展,应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审计评价标准、审计技术以及审计方法的改进。具体如下:一是颁布管理审计规范,增大对管理审计方式手段的引导力度,降低审计盲目性,提升审计质效。二是应当参考、探究其他国家科学的管理审计思想与先进的审计技术举措。各高校应当在摸索中逐渐归纳经验,深入、广泛讨论探究,打造有高校自身特点、有实践指引价值的交流系统,一同促进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三是高校在实施管理审计时,经过自己采购相应的审计系统来满足审计需求,另外应当增大对审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让其提升计算机审计操作水平,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减小工作压力,让管理审计自身应有的功能得到全面地发挥。
(三)明确高校管理审计工作的重点,促进高校教育的更好发展
基于高校目前管理审计成效不理想的状况,可将经济活动中的“健全管理、提升收益、减小风险”作为目标,有侧重性地对管理中的不足或者缺陷,对管理人员与教师较为重视的问题,逐渐摸索方式,累积经验。比如为避免潜在的管理隐患,可将内部控制机制作为突破点;为掌握高校经济收支情况,可实施本级预算管理审计;为防止经济合约签署时或许具有的作弊行为给高校造成物质损失,可实施经济合约审计;为了解所采购物料的运用率、运用成效,可实施资产管理审计等等,基于此在保证审计关键点的前提下,持续扩展管理审计范畴,为管理人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实效性的意见。此外,针对相对较为复杂的审计对象,应当在把握其具体特征的基础上,明确管理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控制点。例如,以高校科研活动支出的审计为例,应当建立在对科研人员科研活动的长期性以及科研成果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基础上,对科研支出运用可靠性、正规性进行核查的前提下,更偏重于核查科研资金运用的实效性,审查其满足科研立项的条件与否,为管理人员增强科研活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四)加强高校管理审计工作队伍的建设
要想让管理审计更全面地实施,高校需要调节、改进审计团队的人员架构与知识架构,有效激发审计工作者的主动性,除了增大对专业知识、审计技术手段、科学审计理念的学习力度之外,还应当重视对审计工作者有关管理常识、管理技能的培训,深化审计工作者的风险认知、整体认知,以降低管理审计的风险,提升管理审计质效。各高校应当在审计工作者的选聘方面提升门槛,让内审部门拥有一支综合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团队;同时,各高校应当增大对审计工作者审计技术方法、先进管理知识等的培训力度。经过调节、改进审计团队人员架构,构建审计工作者责任机制,有效激发审计工作者主动性,加强审计工作者对科学审计理念、发达审计手段和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技术水平,深化审计工作者的风险认知、大局认知,有效降低管理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效。
结语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以及办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但是,在高校内的日常管理以及高校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管理审计对于我国审计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审计方面而言,是一种新生事物,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功能日益突出。因此,在管理审计视角下,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管理审计方法、审计标准、审计重点以及审计人员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逐渐健全,增强管理审计工作,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提升高校在教育市场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倩.基于整合视角的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卢秀霞.审计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优化措施[J].财会学习,2016(12):139.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确定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中,首次将“增加价值”与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一并列为内审的目的,给内部审计职业提出了一个方向性指导,指出内部审计职能已拓展为组织完成目标服务,内审的重点已经向管理审计转化。那么,什么是管理审计呢?
一、正确认识管理审计
自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T.G.罗斯的《管理审计》一书第一次提出管理审计的概念以来,管理审计概念在学术界和职业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管理审计的概念
英国的李斯特.R.赫伍德在其论文《管理审计基础》中指出,管理审计是指企业的董事会为了检查了解本部门及分支机构的管理是否始终健全,以便高效地加以组织和经营,而委托专门的审计机构(人员)进行的一种活动。就管理审计产生的原因而言,管理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一样,都产生于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这种以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以及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管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没有它就不会有财务审计的必要,也不会产生管理审计。笔者认为:“管理审计是指为了明确一个组织中所有职能部门和经营环节中现存的和潜在的薄弱之处,面对管理人员在实现企业目标和效果方面所进行的客观的、独立的、可理解的和建设性的评价,以帮助管理人员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责任。”
管理审计的类型
受托管理责任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组织内部控制系统并有效执行;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所需的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取得最佳的生产经营成果;进行管理与决策,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目标,保证如期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
受托管理责任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外部受托管理责任,即股东、投资者等外部利害关系人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经营管理责任关系,它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结果;另一类是内部受托管理责任,即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之间的委托经营管理责任关系,它是企业规模扩大化和管理层级化的必然结果,内部受托管理责任是对外部受托管理责任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之间的逐层分解。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基于内部受托管理责任而开展管理审计的有关问题。
二、管理审计的作用
(一)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基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整体受托责任的有效完成
现代企业管理已普遍要求企业结合各自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岗位职责,并分别制定的各个作业单位的具体目标来实现企业一定时期的总体目标。企业各部门、各业务单位如果都能受控,都能按照规定办事,都能完成计划目标,那么企业总体目标才能够实现。
(二)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管理审计,对企业的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各个层次的管理责任,从而推动管理工作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正确评价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通过实施管理审计可以发现企业效益好、或不好的真正原因,可以对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不但可以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经营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便于加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直接约束;而且也可以对经营者形成间接的约束,减少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四)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
管理审计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进行,在尚未发生或发生之初就能发出警示或给予适当的建议,为正确决策提供充分、必要的信息,能够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发挥事前的防护性作用。
三、管理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现状与存在问题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趋势,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较高层次。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虽然仍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和合规性、真实性等主要目标,但是我国许多银行已经开始了管理审计尝试,实施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评价,主要表现为行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对管理审计的认识和实践还很不全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与准则的建设都不尽完善,不像外部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自我评价机构较弱,开展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管理审计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增加了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的难度
管理审计主要是对审计对象的管理活动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综合评价,一般缺乏现成的公认标准可以借鉴,不同的项目,往往具有不同的标准,即使是同一项目,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标准,往往得出不同的审计结论。审计衡量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灵活性,给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带来较高的要求,进而直接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审计人员需要就审计衡量标准问题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协商、交流,以达成双方认可的或无异议的评价标准。这本身就增加了审计评价的难度。
(三)审计证据的较高要求增加审计取证的难度
管理审计必须获得充足的、可靠的、相关的证据以给审计师的判断提供合理的基础。相反如果审计证据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直接影响结论的公正性。与财务报表审计可以依据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和对财务报表表达意见所必须的最低的保证标准不同的是,管理审计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而且审计取证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审计人员一般都需要采取提高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和增大调查样本量的,以增加对总体推断的准确性。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增加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
(四)管理审计实施的内部环境尚不宽松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局限于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等为主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企业对其管理活动没有实施经常性的审计,有关这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尚未出台,这些都影响管理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五)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的需要
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和贸易的国标化、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加大,受托管理责任关系也不断深化,对管理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商业活动的洞察力、审计程序相关知识、管理控制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除需要和审计领域知识外,审计人员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现代管理、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有充分的专业知识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和对具体业务审核的评估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而我国现有审计人员多是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现代管理知识等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现代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
(六)管理审计技术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形成强大冲击。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大大增强了审计的及时性,事后审计将逐步被实时审计所代替,这与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不谋而合。在我国,企业审计人员大多对计算机还不太熟悉,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还有些无所适从。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审计工作的需求。
四、我国商业银行和完善管理审计的对策
管理审计代表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我国银行业应充分重视管理审计的和实践,推动管理审计的发展。
(一)随着体制和体制改革的深化,要加快改善内部审计的外部环境,让内审人员有更大的作为,从而充分发挥管理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协会根据审计署4号令制订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个具体准则,为开展和规范内部管理审计提供了依据,并明确了内部审计要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把内部审计提高到了管理审计的高度。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审计署第4号令的宣传和实施力度,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自律水平,促使管理审计制度化、规范化。
(二)正确认识管理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为管理审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委托人(股东、投资者、管理者)如何激励和约束人(经理层),积极有效地完成受托经营管理责任,以确保股东或投资者财富最大化。显然仅仅通过财务审计,委托人难以全面了解人是否有效履行其受托责任,而管理审计则有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较为全面地提供委托人所需要的有关经营管理活动方面的信息,大大遏制了“道德风险”的发生,增强了经营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和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同时,通过管理审计可以有效地判断人的业绩和能力,评价人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促使人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因此管理审计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内部应该积极为管理审计的开展创造环境和条件,推动管理审计发展。
(三)加强管理审计绩效准则和审计技术研究,尽快出台管理审计的审计准则。
推动管理审计的深入开展审计准则是指导审计活动的基本原则,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业务指导,内部审计协会或注册师协会应重视此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尽快出台管理审计的审计准则,特别是制定管理审计绩效准则的指导意见,同时加强对审计取证方法指导,减少审计的盲目性,提高管理审计的质量。
(四)不断拓宽管理审计的领域,进行管理审计项目试点,推动管理审计实践的发展。
当前可以重点围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涉及面相对窄一些的项目开展管理审计试点,逐步探索路子、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也可以逐步拓展行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和范围,尝试开展管理审计评价等。
(五)不断充实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审计的培训与,使管理审计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不断调整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实力,为有效开展管理审计提供智力支持。
(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彻底解决委托问题,健全内审机构,强化内审的职能和地位,建立并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树立内审的权威,这是发展和完善管理审计的有效途径。
【】
1、Douglas R.carmichael,John J.willingham,Carol A. Schaller,“Auditing Concepts And Methods:Guide to Current ory and practice”,Sixth Edition,1996,By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Inc.
2、Leroy E Bookal Internal Auditor August 2002。
3、石爱中 胡继荣2002《审计研究》经济出版社;
4、王光远1996《管理审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刘明辉2002《独立审计学》(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6、刘力云2001.12《关于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审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