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阶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协同商务信息化商业战略信息共享
协同商务是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新管理理念和商务手段,协同商务实现的关键是无阻碍沟通和商务过程的协同。协同商务通过电子化,使企业能够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将所有利益相关者、企业部门、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整合到统一的渠道,实现跨企业、跨地域、跨时间的联合协同作战,实现业务处理和信息获取与共享的一体化,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获取服务,整合商务流程,缩短执行时间,提高整个商业价值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美国GartnerGroup咨询公司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与趋势,作出了三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企业内部信息化应用。主要是以ERP为代表的单个企业内部的应用。ERP是面向交易的管理系统,通过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帮助企业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且加速了财务统计等业务。但是由于受IT技术发展的限制,原本是解决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难以突破不同企业之间的组织边界,企业之间难以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协同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即使是在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内部也往往由于系统运行成本过高而难以建立企业一体化应用。
第二阶段,企业外部信息化应用。由于Internet的问世和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信息技术的主流应用。这一阶段基于Web技术的ERP系统为企业跨越组织边界、跨越地域限制,为企业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可能。这时的ERP系统主要分两个方向向外扩展:一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采购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网上采购业务管理,包括网上采购、竞购与拍卖和反拍卖等。二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它定位于成品的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包括市场活动、营销过程与售后服务三大环节管理。
第三阶段,协同商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界和IT界已寻求到一种比B2B更好的运作模式——协同商务。协同商务,是指企业利用前沿技术所提供的一整套跨企业合作的能力,得以更有效的管理当今错综复杂的企业生态系统。他帮助企业同其关键的交易伙伴们共享业务流程、决策、作业程序和数据,共同开发全新的产品、市场和服务,提高竞争优势。相对于ERP的着眼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协同商务则更关注企业内外交易各方的同步作业。
2协同商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实践证明,核心企业通过协同商务实现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双赢,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降低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降低了库存;减少了不增值的管理成本。而处于供应链中的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中小型企业,通过协同商务与大企业长期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并借力发展。协同商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包含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种。
2.1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发展
内部协同是指企业内部的协同,包括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和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
在协同商务系统中,人力资源和工作流程模块是强相联的,统一协同调配为企业的运作服务;各职能部门是强相关的,协同工作才能使企业顺畅运转。此时协同商务系统可以从财务、销售、采购、物流、供应链、网上销售等应用系统提取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将企业不同时期开发、分散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的信息系统整合,提供高度的信息透明度与实时性,然后根据设定的工作流,发送给各有关部门或人员,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整个企业的运作,既可以从宏观面观察企业的运营,又可以深入细节了解企业,还能够在协同商务的智能化数据分析帮助下,对企业的业务进行预测分析,给出建议,使企业紧跟、甚至超前于市场的需求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2推动企业间的互利和发展
外部协同是指在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
企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需求者。Internet技术的成熟,使协同商务平台能够将企业内外部各种相对分散、独立的信息及应用无缝地集成到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需求者各取所需,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例如:帮助客户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更好地查看信息、管理及服务,提高整体客户满意度,从而赢得竞争优势为需求者开设门户,根据其要求设置并提供个性化应用,以不同的级别和权限进入网络,参与到企业整个价值链的运作中。这种完全基于Web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方便随时随地访问系统,整个企业可以跨地域、跨时间地在一起协同工作。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促进企业业务,使企业的视野从事务性和技术性的角度提升到了经营模式的高度。3协同商务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为新兴的管理理念、软件、服务,协同商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协调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多个战略合作伙伴之间,完成协同开发、协同制造直至协同服务。因此,协同商务在企业中实施后将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变化和影响,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企业本身、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与内外部环境,以达成最佳优势。成功实施协同商务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协同商务是一种商业战略
协同商务不仅仅是一套信息系统。大多数企业一直把协同商务仅仅当作一套信息系统,这也是协同商务至今仍然无法获得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在协同商务中的核心企业应该将“实现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谋求更好的合作,用以创造更多的共同利益”列入企业今后的经营战略,并指定高层全程负责协同商务的项目过程。由于协同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本身,还包括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其它合作伙伴,核心企业应该与主要的合作伙伴建立联合项目组,对整个项目的目标、范围和方法进行清晰的定义,取得共识,并共同承担协同商务的实现。把协同商务列入企业的战略,这是协同商务成功的前提。
3.2共同的商业利益是基础
共同的商业利益是企业间合作的基础,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商务的协同,“共赢”是最根本的保障。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有充分的价值点来说服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协同商务的建设。
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协同商务价值点在于企业能够及时提供原料库的数据信息,甚至让供应商来管理自己的库存,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供应商销售预测的不准确。而企业也可以从供应商那里及时获得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技术发展、质量等信息,甚至可以参与供应商的配件设计,更好地符合客户的需求。
对于下游经销商而言,协同商务的价值点在于企业可以及时提供成品的库存乃至生产信息,帮助经销商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而企业则可以从经销商及时获取库存信息、客户需求变化信息等,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策略。
3.3信息共享是核心
信息共享是协同的主要途径,也是协同商务的核心。但迄今为止,企业信息共享一直都是异常的困难。例如,经销商终端的数据采集就是令很多企业头痛的一件事。出于商业机密等考虑,很多经销商都拒绝提供这一数据。
共同的商业利益是协同的基础,但信任也是影响各方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方信任的程度是影响信息共享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信任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这取决于核心企业与各个经销商以往的合作以及企业的信誉,需要企业与各方不断地沟通,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等措施才能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全胜.电子商务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整合审计资源 提升集中管控能力
如何实现各级审计人员的统一管理和合理使用?如何及时掌握审计项目的进度和执行情况?如何及时上报各类缺陷并跟踪整改?
慧点科技推出的内审系统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和管控能力,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系统能够整合审计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并对各个阶段的审计工作提供完整、有效的信息支持。系统能提供多种过程及结果管理视图和报表,全面、准确地反映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各级领导能够实时监控审计工作进度,查看各单位审计结果,了解各单位各类缺陷情况,从而迅速作出指示与决策,极大地提升了管控能力。
慧点科技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大型集团企业的管控问题。“系统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集团管控技术架构之上的,这种架构设计能够帮助集团实现多层级的资源管理、分级授权和协同工作等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唐春生介绍。
规范工作流程 提升工作效率
在企业审计人员背景和经验不一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如何在离线的现场正常开展审计工作?
慧点科技的审计系统提供了标准化的审计作业指引,建立包含各业务线的审计程序库,对审计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行“固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实现了审计工作的五个统一:统一项目过程控制、统一审计方法、统一文书模板、统一审批流程和统一审计成果。
“这样固化了标准的系统,能够帮助审计人员逐渐形成统一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加快知识沉淀与共享,快速提升员工的能力,从而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审计质量与效率。另外,针对上网不方便的分、子公司或其他现场审计工作,慧点科技的内审系统还设计了离线审计工具,该工具在线后可无缝连接到系统,实现数据的同步与共享,为企业带来便捷。”唐春生说。
提高风险规避能力 促管理提升
企业发展迅猛,审计范围和类型随之扩大,如何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风险预见能力?审计人员需要面对种类繁多的电子数据,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
慧点科技依托在风险管理和内控方面的研究、积累和实践,更好地实现了风险导向的审计,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管控闭环。慧点科技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包括财务审计、工程审计、内控审计、专项审计等全面的审计支持,通过提供数据分析接口,获取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实现审计思维模式下的数据查询与分析、审计模型和指标监控,从而更大范围地实现风险及数据异常预警,并实施更有效的内部整改,避免违规带来的处罚损失,同时促进了审计成果向管理成果转化。
企业信息化通俗地讲,就是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具体地讲,企业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
具有先进适用的技术
企业信息化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等信息技术。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既要注重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又要注重所选技术的适用性。
能多次开发利用的资源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说信息网络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路”,信息处理硬软件设备是企业信息化的“车”,那么,企业的内外信息资源就是“货”。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建立数据库,在数据的采集、提炼、录入、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管理、应用及共享乃至二次、三次开发利用上下功夫。企业不仅要注重内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要注重企业外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体制改革具有互动关系。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在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引起体现其生产关系的企业内部制度的变革,要求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进行机构调整,引入现代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信息技术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先进生产力,所以企业体制改革应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因此,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体制改革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广泛的社会关联性
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企业的内部事务,而且与其所在产业链的企业及全社会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企业要实现电子商务,光靠一个企业自己采用信息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使该企业所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都具备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与银行、税务、海关等外部环境在信息认证、电子支付与结算、计税缴税、报关通关等各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才有可能真正实施电子商务。
需要不断深化、创新和完善
企业信息化既要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投资存量的作用,使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又要按照新世纪企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不断追加投入,并持续实施企业业务的流程重组、体制改革与完善。企业领导及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对新的业务流程和新体制的适应能力,也是不断提高和深化的。所以,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
阶段性地发展
企业信息化虽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它可以分成若干不同阶段。在由低到高的每一阶段,都会呈现出一次次新的飞跃,这就是企业信息化的形态特征,反映了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例如从计算机单项应用、局部综合应用、整体综合应用到无纸办公,网上协同设计、集成制造、虚拟制造,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电子商务等。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信息化的分期分阶段实施计划,确立每期每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推进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领域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实现企业信息化,将有助于推进领域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形成国民经济信息化。
第二,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可节能降耗,可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以信息技术与设备为依托,企业可实现扁平化管理,特别是在资金流、物流上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实时监控与决策,可以提高资金周转次数和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和库存积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围绕互联网开展企业信息化应用工作,可使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实现产品敏捷和柔性的个性化生产,赢得市场,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美国近10年来的经济繁荣,同其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信息技术行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的5.8%上升到2000年的8.3%。在过去5年,美国超过33%的经济增长来自信息化的拉动,超过其他任何行业的拉动作用。
第三,企业信息化是实现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类历史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吸纳先进的生产技术后,发挥后发优势,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存在几十年的落差,要想在竞争中强盛,必须迅速跨越落差,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出路之一。
第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催化剂。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处理大量信息的手段,就无法组织敏捷制造,就无法进行科学管理。因此,企业信息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也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论文(设计)名称
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电信设施的普及与完善为网络商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经济活动的开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要求,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手段充分运用了现今的网络条件,利用网络这样便捷的工具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了解员工、经销商以及顾客的情况并结合各方面信息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自身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商机,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将它迅速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产品设计和资金的投放更加合理。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决胜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安全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缺乏信息需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发展和改革经验。Rarl、Smits(2009)
都提出信息战略应与商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Levy
M
和
Powell
P
(2010)研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结合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使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战略。Gunes
(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与电子商务的匹配策略,总结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与支持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关注电子信息有效的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立了公司战略、信息战略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战略匹配的概念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尤其是大数据、Saa
S、云计算等的企业应用时间不长,主要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电子商务和
IT
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才促使其真正的投入到实践中来。温丽丽(2016)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中的误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基本条件、管理哲学、业务创新和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刘荣娟(2016)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路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不高,很多方面待完善。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胡红一、郑有(2014)、赵志鸿(2016)、李永宁(2017)等学者则针对缺乏资金,低水平管理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做了探讨。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关系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内涵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2
(二)企业信息化概述
(三)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1.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是对企业信息化各方面的整体运用
三、宁乡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宁乡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二)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宁乡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3.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三)本章小结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策略
(一)增强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
(三)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网络
(四)寻求合适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五、结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宁乡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其一,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其二,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搜集到较多的资料;
其三,有导师的指导;
其四,自身在中小企业实习过,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定题阶段,及任务书下达(201X.XX.XX-201X.XX.XX)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201X.XX.XX-201X.XX.XX)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中期检查(201X.XX.XX-201X.XX.XX)
第四阶段: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201X.XX.XX-201X.XX.XX)
第五阶段: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201X.XX.XX-201X.XX.XX)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化选型
1前言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在国有大型企业推广应用为标志开始起步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的比国有大型和重点企业晚。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化作为一种提升企业管理及效率的手段,也越来越被制造型企业所重视,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加速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但是,除少数实力超群的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开发系统并实施上线,大部分企业还是通过购买专业软件厂商的产品,并通过相关服务厂商的实施来实现信息化项目的上线。如何进行信息化项目选型就成为了关键,在一定程度上讲,信息化项目选型决定了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成败。
2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选型
2.1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informatization),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2企业信息化选型
企业的信息系统选型是企业实施信息化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除少数实力超群的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开发系统并实施上线,大部分企业还是通过购买专业软件厂商的产品,并通过相关服务厂商的实施来实现信息化项目的上线。如何进行信息化项目选型就成为了关键,在一定程度上讲,信息化项目选型决定了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成败。信息系统选型是指准用户在拟建设新信息系统之前,基于企业信息化战略和信息系统规划,结合信息化投入预算和对市面上主要系统产品和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和评估,最后选择其中最适合企业自身需求和特点的产品。[1]
3中小企业在选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多次摸索,也需要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一般情况下,企业信息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对信息化的需求不够明确,员工素质不够高等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实施方的问题,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加速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软件的厂商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等现象,一旦合作的实施方的能力不足,就会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三是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沟通不畅或者利益冲突造成项目无法实施本文认为,造成中小企业信息化选型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方面的风险,一是企业信息化选择的方案(方案风险),二是企业信息化选择的设备(设备风险)。
(1)方案风险。目前不少实施方和客户都倾向使用在其他企业已经成功应用的方案。但是不同的企业信息化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那些在其他企业应用成功的方案反而并不适合本公司。方案风险实际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整个战略成败。
(2)设备风险。目前,企业信息化开展如火如荼,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一旦选型和设备选择不好,必将导致将来的维护成本非常高,更新换代风险的增加非常大,限制了自己的长远发展。
4中小企业信息化选型的阶段
既然决定企业信息化的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信息化的选型,而选型过程中又面临诸多风险。一般来讲,信息化选型主要按照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主要就是让企业先对信息化项目有个清楚的定位和认识,这样才能在后面的具体选型工作中,把握住关键,针对企业内部来说,就是要把企业的项目需求、项目目标等搞清楚,做到有的放矢。首先,企业进行信息化项目,首先就应该考虑清楚企业的现状和环境;其次要站在公司战略和IT架构角度,考虑系统间的整合联动,避免形成信息孤岛。第三要考虑实施信息化项目的组织构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是靠人来完成的,要明确项目需要哪些部门参与,各角色成员如何构成等。除此之外,企业内部人员也需要掌握最新的信息化知识,这样才能在实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获取主动权。最后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对项目有一个合理的预算范围,这样才能对后续的选型工作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第二阶段,就是对产品及实施厂商选择阶段。软件供应商的顾问能力和公司实力与软件产品是企业选型时的重点考虑内容。首先要确立“业务需求导向”的选型思路,成立选型项目组,职能为确定业务需求和评估供应商。成立选型组后,首先由各业务骨干分别确定自己业务范围内的需求。这项工作有时由业务人员独立完成有一定的困难,可以考虑让软件供应商进入企业做前期需求调研分析,由供应商的顾问和企业内部人员共同归纳总结需求;企业汇总需求后,制定工作说明书;对于软件产品,除了上面提到的满足基本需求外,还要考虑到产品的专业度和成熟度。软件的专业程度指的是软件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程度,由于这类行业具有独特的运作模式和流程特点,因此对供应商的行业专注度要求更高。软件的专业度也会通过供应商不断完善、强化已有功能和开发新功能来体现。选型小组在评估软件成熟程度时,一定要注意供应商是否已经在产品上完成了功能。特别要注意,即使供应商在产品上实现了功能,也要考虑是否属于产品的最新版本。而具体到产品,需要考虑的有:是否具有灵活的自定义功能,可以随着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变更由企业内部自行调整系统运行情况;是否提供与未来其他供应商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否支持目前已使用到的IT技术的未来发展变化等。第三阶段就是决策阶段,这时企业本身已了解了信息化项目,并了解了几个备选厂家的方案。为了能使后续的企业信息化顺利开展,在厂商确定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产品和顾问实力。产品不行,即使有好的顾问,最终可能解决不了企业的问题;而顾问实力不行,好的产品也可能用不出好的效果。因此,产品和顾问实力要兼顾。特别是顾问方面,有些厂商在选型前,会派来行业经验丰富的顾问参与售前,企业可能折服于这些顾问的经验和见解,但在项目开展后,这些顾问却不参与项目的实施,导致项目进展不利。因此,企业在最终的合同中,应该对实施顾问的参与也有所规定。
5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中小企业信息化选型问题是中小企业信息化选择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出中小企业信息化选型的经验,给相关企业作出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