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化学工程技术支持着化工工业的前进与发展,化学工程技术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实践,最后投入生产成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需要解决装置的放大问题,其直接影响企业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经济利益的增加,装置放大可以节省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节省劳动力。但是要考虑到,装置放大过程中,物流的一系列物理过程的相关条件很可能改变,达到的某些指标通常低于实验室的小型技术设备产生的结果。这种起源于放大过程的效应被笼统称为“放大效应”,包含很多已知及未知物理因素的影响。现代化工对于一套装置一年的产量,一般情况下按照目前的工业生产规模可以达到大于或者等于数十万吨,大规模的生产使其面临工程方面的问题,且在指标方面也有所降低,这对于工业而言会造成较大的资金损失。化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产品及工艺的不断创造,而这些都需要借助化工工业,除此之外,还需合理的经济和技术。就上述情况而言,凡是关于工业化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归属于化学工程的研究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化学工程无处不在。如:烟筒排放物中的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需要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对外排放,以防污染生态环境。在实验室达到要求后,要在工业规模中实现大量烟气的净化,就必须考虑大规模净化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要考虑的问题与实验室研究不同。又如,化工工业生产中,要求以十分纯净的产品为原料,对实验室操作来说,这比较容易达到。对大型生产装置的要求是,消耗低而且经济方面可行,这表明课题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

2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及复杂性

化学工程是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为基础,并结合工业经济基本法则,研究化学工业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及其有关机理和设备的共性规律,并将之应用于化工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控制、管理、强化以及自动化等过程中,在化工工艺与化工设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一般情况下,化学工程的对象的情况较为复杂,具体如下:首先,该过程自身具有一定的复杂特点,包括化学与物理,而且两者经常发生,彼此影响。其次,物系方面较为复杂,流体与固体,或者兼而有之。流体特质变化较大,如有低粘度和高粘度、牛顿型和非牛顿型等。最后,物系流动时边界复杂,由于设备的形状较为多样,而且其在填充物方面的形状也不正常,如催化剂、填料等,使得设备在流动边界方面的设置较为复杂而且在确定方面不准确。

3化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从形式上看,现代的化学工业经历了单元操作和传递原理与化学反应这两个发展阶段,正准备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但种类多样、制造过程复杂以及生产产品款式较多,造成排放物复杂、量多及危害大,因此,目前化工工业应重点关注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在加工、贮存、运用或者处理化工产品时应防止操作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方案。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进行生产都要接触化学工艺,涉及制药、石油、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和污染问题,这都是现代化学工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化学工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化学工业体系。2001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石油加工工业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10990.6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8%,实现利税747.8亿元,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13765个,资产总额13344.2亿元。我国化学工业获得长足进步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化学工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4二者的发展探究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世界工厂重化学工业化制造业日本

一、日本世界工厂的形成

战后的发展使日本工业经济实现了腾飞。重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在战后初期调整之后,再一次成为日本工业经济的主要部分;从出口情况看,70年代中期以后重化学工业产品在出口结构中已占九成以上,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战后日本工业发展经历了恢复生产、重化学工业化和技术立国三个时期。

1.恢复生产(1945-1955年)

二战对日本工业破坏严重,1946年工矿业生产水平只有30年代中期的31%,重化学工业急剧萎缩,经济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为了迅速走出困境,日本政府通过"倾斜生产方式",优先发展了煤炭、钢铁、电力等原材料和基础工业部门的生产。1947-1948年,煤炭产量每年增长30%以上,粗钢产量每年增长80%以上,发电量也大幅增加。

1949年,日本在美国占领军的指挥下推行"道奇计划",大规模紧缩财政,导致了翌年严重的经济萧条,工业生产下降,库存大量增加。然而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大量订购各种物资和劳务,使日本工业在"特需景气"下迅速发展。结果,1953年日本整个工业比战前增长了55%,其中钢、船舶、水泥分别增长了46%、47%和54%,电力增长了1倍。1955年日本经济全面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但当时轻工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仍高达50%以上。

2.重化学工业化(1955-1974年)

1955年,日本确立了"以后发展要靠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重化学工业化”和“加工贸易立国”为主要战略指导经济发展。其后到1972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也是日本“世界工厂”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是由重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实现的。重化学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74年达到了62.2%,再次超过轻工业。1975年出口结构中排在前两位的是机械机器和钢铁、金属制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达53.8%和22.4%,这标志着日本工业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大大改善。

这一时期日本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955-1964年,重化学工业以扩大国内市场为主得到了充分发展。这一阶段日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完成了对国内设备的初步改进,进而以“投资牵动投资”使重化学工业实现了重装备化,各个部门的设备投资飞速增长。传统骨干产业,如钢铁、石化、电力工业都采用了现代化生产方式,电气机器工业、汽车工业的生产也逐步现代化,造船业和产业机械部门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965-1974年,优势产业朝着大型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一阶段除设备投资对经济增长仍维持着40%以上的贡献度外,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经增加到23.7%,1975年进出口总额增加到337153亿日元,是1965年59834亿日元的5.6倍。曾推动内需的钢铁、汽车等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改组。由于产品质量提高,日本许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各产业积极转向出口,其中重化学工业产品的出口对象更倾向于欧美发达国家。

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增长是通过持续大规模投资和降低成本实现的。虽然日本迅速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但经济过分依赖海外的能源和资源,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3.技术立国(1975-1990年)

70年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国内普遍认识到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海外资源的脆弱性。与此同时,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迅速兴起,也促使日本在新技术领域加强自主开发研究。为此,1980年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技术立国"战略,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转化。

在技术立国战略的指导下,日本产业界的研究开发转向了节约能源和"轻薄短小"的方向。钢铁工业进行高炉技术改造、电力工业大力开发核电设备,提高能源效率;加工组装型产业取代了基础原材料工业成为生产重点,汽车、家用电器、机床等产量在1975-1980年间分别增长了1.19、1.72、2.03倍。

另外,日本大力发展新兴的电子技术,对被称为新的"产业粮食"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尤为重视。两大产业在这个时期经历了由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量迅速增加。1990年日本半导体元器件的产值为7100亿日元,相当于1975年1588亿日元的约4.5倍,而集成电路产值达到了29134亿日元,为1975年1176亿日元的24.8倍。

新兴技术蓬勃发展,不仅使日本在新兴行业方面取得了优势地位,而且推动了电器机器、机械等传统产业的生产革命。如电子设备部门通过集成电路化提高性能、缩小体积,从而开拓了新的市场,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因此,尽管面临发达国家出口限制和发展中国家紧紧追赶的严峻形势,日本重化学工业依然拥有所向披靡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日本世界工厂的特点

日本在80年代中期成为公认的世界工厂,但与英国、美国世界工厂不同的是,日本世界工厂的规模并没有达到绝对控制地位,其地位主要表现为在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于美国的竞争优势。

除上文提到的几个世界领先行业外,1965-1971年日本主要制成品产量增长占全球产量增长的比重依次为:钢铁占54%、造船占54%、汽车占46%、电子机械中的民用产品占90%。到80年代中期,日本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份额达到10%左右,出口产品以机电设备、汽车、家用电器、半导体等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所代表的行业正是日本世界工厂的重点行业。所以日本世界工厂是在一定的制造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以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的领先和先进的总体科技水平为标志的。

三、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是日本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重化学工业”是日本人创造的词汇,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以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械设备工业,主要包括造船、机械、电器设备、汽车工业。

重化学工业对日本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化学工业(特别是其中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实现大规模国产化之后,将使工业发展过程中对产业用机械的消费转回国内,形成“投资促进投资”的效果,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次,重化学工业具有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依靠庞大的消费市场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工业产品产量的增加在满足国内市场之后,必然走向世界市场,而且由于规模效应,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是难以抵挡的。再次,重化学工业发展成熟促使日本产业结构高级化,高附加值产品在工业产品中的比重增加,出口结构也出现高附加值化,进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国际收支大大改善。最后,鉴于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日本非常注重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促进资本积累、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使日本在各种生产要素上有一个质的提高,增强了日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所以说,日本正是由于在一定的工业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重化学工业化战略,提高产业结构,在工业生产、科技水平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才得以成为日本世界工厂。

四、日本世界工厂的启示

中国加入WTO以后,日益成为各大跨国公司的投资热土,据统计,世界500强中有400多家公司在中国投资,中国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各国主要媒体也纷纷撰文称“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那么中国世界工厂能够从日本成为世界工厂的历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严格按照轻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加工组装业的顺序发展,才是日本工业化成功的道路,前一产业是后一产业发展的基础,这是产业结构提升不能违背的规律。

其次,日本能如此迅速的成为世界工厂,其奥秘就在于制定了明确的重化学工业化战略,通过各种措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缩短国民经济在轻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等低附加值产业的停留时间,促进高附加值的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战后初期,日本只有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日本并没有囿于国际分工理论,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以“立国”为目标,确定了重化学工业化战略,促进本国经济的强大。这是对中国世界工厂最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昌黎:《现代日本经济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日本经济新闻社编著,大连市信息中心编译《昭和经济里程2—日本的产业》,东方出版社1992

3.张健王金林主编《日本两次跨世纪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化学工程技术支持着化工工业的前进与发展,化学工程技术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实践,最后投入生产成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需要解决装置的放大问题,其直接影响企业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经济利益的增加,装置放大可以节省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节省劳动力。但是要考虑到,装置放大过程中,物流的一系列物理过程的相关条件很可能改变,达到的某些指标通常低于实验室的小型技术设备产生的结果。这种起源于放大过程的效应被笼统称为“放大效应”,包含很多已知及未知物理因素的影响。现代化工对于一套装置一年的产量,一般情况下按照目前的工业生产规模可以达到大于或者等于数十万吨,大规模的生产使其面临工程方面的问题,且在指标方面也有所降低,这对于工业而言会造成较大的资金损失。化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产品及工艺的不断创造,而这些都需要借助化工工业,除此之外,还需合理的经济和技术。就上述情况而言,凡是关于工业化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归属于化学工程的研究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化学工程无处不在。如[文秘站:]:烟筒排放物中的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需要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对外排放,以防污染生态环境。在实验室达到要求后,要在工业规模中实现大量烟气的净化,就必须考虑大规模净化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要考虑的问题与实验室研究不同。又如,化工工业生产中, 要求以十分纯净的产品为原料,对实验室操作来说,这比较容易达到。对大型生产装置的要求是,消耗低而且经济方面可行,这表明课题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

2、化学工程的研究对象及复杂性

化学工程是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为基础,并结合工业经济基本法则,研究化学工业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及其有关机理和设备的共性规律,并将之应用于化工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控制、管理、强化以及自动化等过程中,在化工工艺与化工设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一般情况下,化学工程的对象的情况较为复杂,具体如下:首先,该过程自身具有一定的复杂特点,包括化学与物理,而且两者经常发生,彼此影响。其次,物系方面较为复杂,流体与固体,或者兼而有之。流体特质变化较大,如有低粘度和高粘度、牛顿型和非牛顿型等。最后,物系流动时边界复杂,由于设备的形状较为多样,而且其在填充物方面的形状也不正常,如催化剂、填料等,使得设备在流动边界方面的设置较为复杂而且在确定方面不准确。

3、化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从形式上看,现代的化学工业经历了单元操作和传递原理与化学反应这两个发展阶段,正准备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但种类多样、制造过程复杂以及生产产品款式较多,造成排放物复杂、量多及危害大,因此,目前化工工业应重点关注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在加工、贮存、运用或者处理化工产品时应防止操作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方案。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进行生产都要接触化学工艺,涉及制药、石油、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和污染问题,这都是现代化学工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化学工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化学工业体系。2001 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石油加工工业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10990.6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8%,实现利税747.8 亿元,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13765 个,资产总额13344.2 亿元。我国化学工业获得长足进步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化学工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4、机遇与挑战中的未来

首先,在耗能上要不断的提高能源的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降低能源损耗,最大化的开发能源的利用价值,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注重能源供应区和消耗区的联系,结合能源产品的消费市场,规划最佳的化工工业园区的建设基地,其次,化工工业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化工工业产品层次,促进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更可靠、更有利的支持,再次,大力培养化工工业方面的高层人才,提高化学工程技术的科技成果,使我国的化工工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确保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5、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

5.1 化学合成等技术的发展

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有利的促进了化工工业的发展,首先,新的合成方法和催化方法加强了物质改变的的速度和效果,使通过化学方式转变的物质更符合人们的要求,同时,利用太阳能等合成手段,节约了能源,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一锅合成法简化了原有有机合成的复杂程序,使物质的合成更加高效,同时又避免了许多中间物质的产生,减少了化工生产中的污物排放,促进了合成技术的清洁、环保、再次,生物化工合成法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为我国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鉴定了基础。此外,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引领了绿色合成技术的发展,这种合成法极大的降低了化工合成过程的污染,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化学分离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化工产品的纯度,增加了产品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增强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着这些化工工艺的发展,我国的化工工业的强大指日可待。

5.2 环保

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化工工业环保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追求产品利润的同时,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变废为宝的实施。首先,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为环保化工拓宽了道路,如燃料电池的使用提高了能源使用的洁净、方便、高效,又如废物回收技术的发展使很多废弃的、有污染的物质变为有利用价值的商品,比如垃圾油的深加工技术,可以使废弃的油脂变为燃料、洗涤用品等,其次,本着绿色、环保的理念,化学工程的技术进入了绿色时代,在化工行业不断的完善技术、创新开发的过程中,坚持了以人类的健康为基础的开发、发展理念,实现了化学污染的源头堵截,确保了化工生产过程的清洁、环保。

5.3 化学工程技术设备方面的发展

曾经,技术、化工设备的相对落后,不但阻碍了我国化工工业的发展,还使我国的化工行业在全球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因此,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高端技术和先进的化工设备是化工工业发展和强大的保证,在化工设备的发展中,其技术发展方向以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开发率为目标,目前我国新型的化工设备已经可以实现一台设备的不同功能使用,而且使用可选率高,产品质量有保障,且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工艺;安全设计;危险识别;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TQ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109-01

前言

化学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在国民经济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学工艺安全设计是防止化学工业生产中避免因为化学因素及周围环境因素导致重大生命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化学工业工艺中危险识别和安全控制是其中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完整实现化学工业工艺安全性设计中危险情况识别以及对危险情况的安全控制,是安全生产的重大真命题。

1.化学工艺安全设计简介

化学工艺安全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联锁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考虑,最终的化学工艺需要满足实际情况同时也要满足各项政策和安全规定。化学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对于化学原材料的生产,化学条件的控制来进行化学反应,提取有用的化工材料。这个过程中充满危险性,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化工工艺设计本身也有较强的特殊性,新技术的含量相对比较高,存在未知物理和化学参数,致安全设计方面存在许多难点和不确定性,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化学工艺设计中往往涉及安全性能的考虑,主要为危险情况的识别和安全控制方面的考虑。通过已知的安全性设计,能够大大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化学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2.1 基础资料缺乏

化学工艺研发中只考虑二种或多种原材料化学和物理反应,生成另外一种材料及多种副产品,这些新材料和副产品的基础资料是没有的,Y料匮乏是当前影响化学工艺设计的安全性能的首要问题。由于缺乏基础材料,工艺设计过程中往往由于局限性无法考虑到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设计完成后往往随着实际生产深入暴露出来,造成严重安全问题。此外,因为资料的缺乏。设计过程中设计标准往往无法预料潜在的因素,导致标准的科学性出现问题,造成行业的安全设计混乱。

2.2 主观认识不够

由于化工新材料和副产品没有被认知,人们主观认识上的不够,造成相关化学工业企业对于安全性问题认识不足,进而导致对化学工艺安全设计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然而,化工生产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依赖于合理的化工工艺安全设计,而化工工艺的合理性设计就需要合理的资金投入。缺少资金的投入,导致化学工艺安全性设计形同虚设,这样一旦出现危险情况,这样的安全设计是无法抵挡的,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显然是容易出现的。

2.3 技术不完善

新的化工材料的活泼性没有被认知,安全技术不完善是化学工艺安全性设计中的另一个问题。技术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在安全设计过程中,安全性识别不足,全监测力度不够。化学工程工艺不同于其他的工业工艺,其存在很大的安全性因素,不论是化学原材料处理还是化学反应过程以及新材料的提取过程,都有着很大的危险系数,本来可以防护的安全问题就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严重的情况下造成安全事故,给化工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危险识别

3.1 采用安全性能高的工艺物料

在化工工艺流程中,一般会涉及纷繁复杂的的工艺物料,而这些工艺物料往往都是一些有易燃、易爆等危险性的活泼物质,这些物料很活泼,具有极强的毒性以及腐蚀性,一旦发生物料泄露,造成很大的危害。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由于长期接触这些危险物品,因此对于其危险的识别就十分重要。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工艺物料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同时还要准确辨认、识别工艺物料的危险性以及妥善保管,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发生。

3.2 设备材料安全性

设备材料的危险识别是一个十分容易被忽视的。比如选择设备材料时,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如温度、压力、配比等化学必备的因素,所选取的设备材料很可能就无法满足要求,此外,材料中的杂质成分也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是一个条件和要求都十分苛刻的工艺控制过程,如果选取的设备存在催化性杂质,这些物质就有可能产生不确定的副反应,不仅使得生产的产品物质质量不高,同时副反应带来的影响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3.3 优化化学反应装置

化学反应装置的选取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合理的反应装置导致的情况有所不同,需要严格的科学的设计,并严格依据设计要求选取合理的化学反应装置。不同化学反应对于化学反应的条件要求不同,化学反应情况是否符合预期效果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果采用不配的化学反应装置,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化学反应能够得到安全进行,应当充分考虑一切危险因素,提供准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合理的化学反应装置。

3.4 完善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是安全设计中一个重要防护措施。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和作用至关重要。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化工生产中的相应部分提供安全防护装置,使得能够在出现危险情况时减少危险影响的范围,减小带来的损失,安全防护装置需要有紧急预警功能比如报警装置、机器联锁以及危险控制功能如安全阀、爆破片等压力控制装置,消防装置、电器保护装置、冷却装置等稳定装置。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提前控制和报警,便于后期处理。

4.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控制

4.1 提高化工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安全控制的问题之一就是提高管理水平。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将安全管理情况条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全面分析、排查化工工艺隐患,设立独立安全员,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得安全教育成为主导化工企业的日常管理运营工作,只有这样化学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能大大降低。

4.2 健全化工企业自查机制

健全自查机制,就是要求相关企业对于化工生产全过程进行安全性监督,对于出现的违规指挥、违规操作问题要及时发现并予以禁止,出现安全问题实行三不放过原则,对于一线操作员工,要对其技术能力进行科学的鉴定,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办事。只有这样,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就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4.3 设立政府各级安监局处科

政府部门需要对管理领域的化工企业的生产水平进行考察,了解其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组织相应的人员深入化工企业内部,考察生产线,以及生产商品的质量,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促其限期整改,保障化工生产安全有序地进行。

5.结语

化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化学工业生产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化工生产,其存在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因此化学工艺安全性设计对于化学工业生产来说十分重要。当前在化学工艺安全性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在后续的化工生产中带来安全隐患。本研究根据化学工艺安全性设计中危险识别和安全控制方面进行阐述,作为化工企业生产安全性建设提供指导建议。

参考文献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甲基苯并三氮唑;化工新材料行业;生产工艺;中国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发展趋势;能源化工产品评价;生产工艺的质量及成本控制

1 甲基苯并三氮唑概述

甲基苯并三氮唑,简称TTA 。英文别名:TTA,CAS,分子式:C7H7N3,分子量:133.15,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熔点:80-86°C。甲基苯并三氮唑其中的水分:≤0.2%,灰份:≤0.05%,pH值:5.5-6.5

1.1 外观性状

甲基苯并三氮唑是白色颗粒或粉末,可加工成大片状、小片颗粒状、柱状、精细颗料状、粉状;甲基苯并三氮唑白色颗粒或粉末,易吸潮,是4-甲基苯并三氮唑与5-甲基苯并三氮唑的混合物,难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可溶于稀碱液。

1.2 用途说明

甲基苯并三氮唑用于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和缓蚀剂;

本品主要用作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和缓蚀剂,广泛用于防锈油(脂)类产品中,多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油添加剂、循环水处理剂、汽车防冻液。本品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封闭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甚佳。

1.3 基本特性

甲基苯并三氮唑,纯品系白色颗粒或粉末,是4-甲基苯骈三氮唑与5-甲基苯骈三氮唑的混合物,熔点80-86℃,难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可溶于稀碱液。

1.4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工艺基本步骤。

①在反应釜中,将3,4二氨基甲苯置于纯水中,加热溶解;

②向步骤①所成的溶液中加入3,4二氨基甲苯的亚硝酸钠,进行反应;

③将步骤②所成溶液冷却;

④在步骤③所成溶液中滴入硫酸,出现大量结晶体生成;

⑤将步骤④所得混合物进行脱液处理;

⑥将步骤⑤所得结晶体加热,脱水;

⑦将步骤⑥所得结晶体进行蒸馏,制成所述的5-甲基苯骈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生产方法以3,4二氨基甲苯为原料,通过中压合成、酸化、脱水、蒸馏处理,制备5-甲基苯骈三氮唑的工艺简单、制备过程容易控制,收率高、纯度高,生产成本低、易于组织工业化生产。

1.5 甲基苯并三氮唑包装储藏。

包装: 塑料编织袋、复合袋、纸板桶、全纸桶、铁桶,内衬塑料袋

净重: 10kg,20kg,25kg,200kg

储藏: 本品易吸湿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不得和食物与种子混放。

2 化工行业的发展特征及导向

2.1 化工业现状

化学工业简称化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与农业、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化学工业是从19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发展较快的一个工业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学工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化学工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基本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相关工业发展的化学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不仅在总量上迅速发展,而且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组织结构、工艺装备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到“十一五”末,我国已形成包括油气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等约50个重要子行业,可生产6万多个(种)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完整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已进入世界化工大国的行列。

化学工业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原料来源划分,可分为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行业;天然气常与石油共生,也常把天然气化工归属于石油化工。从产品出发,可划分为无机化工、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等分支。还有其它多种分类方法,但每种分类方法都难于严格适应。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囊括了很多生产部门,如橡胶助剂行业,合成材料行业,农药行业,化肥行业等,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中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化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有效地推动农业、机械、建筑、轻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2.2 行业现状

有机化学原料(有机化工中间体)是化学原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化工行业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又是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具有品种繁多、合成路线选择性广、市场需求前景好、合成技术进展迅速等特点,它主要包括炔烃及衍生物、醇类、酮类、酚类、芳香烃衍生酸酐等,其产品主要有乙烯、丙烯、苯乙烯、三苯、甲醇、乙醇等。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 从产品生产的过程角度分析,基本有机化工产业作为整个石化工业的龙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础化工产业已成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内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产业已经由过去的以国有企业投资为主,转变为国有企业、港台、外商投资并举的局面,投资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但可以加快我国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产业的发展速度,还可极大地提高整个行业的产业发展水平。基础化工行业的景气状况主要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受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拉动,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

2.3 行业驱动要素

对于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目前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在利益推动下,对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加大了发力度,由低端精细化工品的加工向高附加值迈进,转移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由于新兴产业的新需求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这都需要一系列关键化工新材料的支撑。

3 甲基苯并三氮唑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概述

3.1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工艺

对于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生产工艺,包括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配方和工艺设备等。随着环境优化的愈发明显,生产工艺中的三废处理也凸显重要。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具体操作过程是在配料釜中加入水、亚硝酸钠和甲基邻苯二胺,常温下搅拌待物料溶解后,由真空抽入环合反应釜中,关闭进料阀,通入导热油缓慢进行加热到230(250)℃,水受热产生的蒸汽使釜内压力上升至3.8(4.0)MPa,保温保压反应约5小时,反应结束后,通入冷导热油降温到100℃以下,打开放空阀使得釜内恢复常压;将反应物料放入酸化釜中,通过高位槽加浓硫酸进行酸化,调节pH接近中性,酸化过程控制温度在70℃以下,酸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导出至液碱吸收处理,物料趁热分层,上层水相冷却至室温析出结晶经离心分离后,结晶料与前道分层所得的下层料相一并送脱水釜中减压脱水,控制条件为:80℃、-0.07MPa,经脱水处理后,进入精馏釜,采取导热油加热,在

图1 工艺流程简图

3.2 甲基苯并三氮唑产品生产工艺的质量、成本控制

3.2.1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目标体现在QSTE四个方面:(quality)质量合格、(service)满意服务、(time)准时性和(environment)清洁生产。公司努力在质量计划,质量检测,质量改进和质量投诉方面加强管理,将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力争取得ISO9001:2000系列认证,树立良好产品形象,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为以后打入国际市场提供质量保证,确保公司生产经营良性循环发展。

3.2.2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成本控制

对于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也将受到大大的影响。

(1)定额制定

所谓定额,就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其主要有:材料定额、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对于工时定额制定,主要依据是各地区的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就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往往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是定额管理,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来控制材料成本和燃料动力成本,通过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来控制工时成本、控制制造费用,这都要依赖定额制度。如果没有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定额,这也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2]。

(2)标准化工作

所谓标准化工作,就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也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并且能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

4 甲基苯并三氮唑市场研究

市场调查报告往往是市场调查人员以书面形式进行的,其中反映的是市场调查内容以及工作过程,并提供调查结论和建议。市场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在市场调查报告中,整个市场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质量受撰写的好坏的影响,这也能给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更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中国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发展趋势:

多年来,为了立足国内市场,兼顾全球市场环境,并且结合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的供需变化规律,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进行了研究,并且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内企业群体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尤其在中国,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发展趋势,已经从不同角度切入了行业,这也为甲基苯并三氮唑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与专业级的市场导向。这同时也为以后的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决策、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3]。

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用途,是业内企业市场部门、战略部门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市场、掌握行情、了解竞争对手、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有力参考资料;是行业新进入者了解市场现状、掌握竞争格局、发掘投资机会、明确产品定位的必备调研资料;帮助咨询公司、广告策划公司快速、深入地掌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供市场规模及增速、市场份 额、进出口、行业财务指标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帮助私募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及其它投资机构摸清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趋势,并对行业内的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其产品、技术、人才、管理、效益等(需要定制);适用于其它需要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进行全面市场调研的机构或个人。

【参考文献】

[1]朱宝吉.浅析如何强化项目安全管理[J].安装,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