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科技;落后;原因
引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这样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情况;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的出现使得欧洲的航海家有可能发现美洲新大陆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欧洲,但是近代科学技术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欧洲诞生呢?我认为,这个难题是与一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而社会的发展不是受单方面的因素决定,是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历史背景,宗教制度,政治等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对李约瑟问题的解读
李约瑟所说的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近代科技是按照现代西方人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而提出的疑问,但是“科学技术”一词包含了“科学”、“技术”两层涵义,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究竟什么是科学呢?
我认为,在16世纪前的中国,在冶铁,印刷,火药,造船,数学,天文等等许多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多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依靠技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所获得的。他们的表述方式也大多是技术经验描述式的,本质上对感性知识的积累。虽然李约瑟先生所提的“难题”的前提与事实有些相悖,但是并没有影响这一难题的本质,它依然揭示了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全人类的困惑:中国古代在经验自然科学形态领域的成就应当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铺垫了良好的感性基础,但是为什么后来的中国没有按人们设想的那样――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却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呢?
二、“李约瑟难题”的原因分析
我认识到了这一难题应该从以下七各方面来理解。
2.1地理环境差异
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技术没有继续发展,跟中国所处在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禹贡》记载中国地域特征: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即:中国的地理格局是,东临茫茫大海,这是古人难以逾越的海洋;西北部是茫茫沙漠,无垠戈壁;而西南耸立了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纵贯南北的横断山脉。
这些大海,高山,沙漠作为自然屏障,自然将中国与其他国家隔开,使得中国文化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同时亦缓解了外来力量的致命袭击。也正是由于这样安全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先天因素,中国自古代就能长期形成并保持自身发展系统。然而,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自身快速竞争发展的。这种环境产生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能是中国更系统地发展,而负面效应同时让新观念难以传播,没有新思想的冲击,就没有文化的革新与变化。反观西方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是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做斗争,因此养成了西方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科学传统,开放的地理环境又使他们与外界多有往来,造成了工商业的发达。
2.2科举制与儒家
中国在近现代时期落后于西方世界,而欧洲在17世纪科学革命的时候就已经把技术发明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和实验上来了。中国没有成功地爆发科学革命的原因,大概在于科举制度,它使知识分子无心于投资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因而,从原始科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就大大减低了。
2.3社会制度差异
中国在汉,唐到宋我国的科技水平都在世界的前列,而到了元代之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知识分子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因此很快就导致了举国上下的知识分子都走八股取士之路,没有第一流的人才去研究自然科学了。
李约瑟曾说:“现代科学技术的诞生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全欧洲曾经吸收了阿拉伯的学术知识,印度的思想意识和中国的工业技术。”但是十分可惜,中国的各方面客观条件,如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束缚了科技的发展,从而为西方的科学奠定了基础,但这对整个世界的科学发展的贡献是不容抹灭的。
2.4经济原因
中国没有由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的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没有取得独立性,未能发展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是罪魁祸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都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个体农民,封建地主,皇族经济,都是对内自给自足,对外封闭的。加之没有国外的市场,在封闭状态下人的自我满足就是的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内外受限,无法为科学的发展创造经济基础;西方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他们的特点是工商业较早地获得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他们不断扩大的手工业规模,城市的诞生等,为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5思维差别
中国人的长期生存条件形成的思维方式,注重定性把握,轻视定量分析;注重应用效益,轻视理论思辨;注重横向联系,轻视纵向深入;注重经验积累,轻视实验测定;注重因果关系,轻视元素分解;等等。与此相反,西方人种长期生存条件形成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的、微观分解的机械分解观。
关键词 古代 近代 现代 会计思想
会计作为管理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产生,并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会计思想发展的梳理有助于对中国会计规律的了解与掌握,进而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的会计建设服务。从我国的会计思想发展状况来看,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1我国古代会计思想的发展及特点
会计的产生首先来自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在最初的生产生活中,会计思想首先是简单的计数观念,并且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中,社会经济政策是重农轻商,商业活动一直是未受重视。判断会计思想出现的标志是会计循环体系是否逐渐形成。在中国先秦时期(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明确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计量方法、文字叙述式的会计思想均已出现,标志着会计思想已经出现。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它同时也是中国会计思想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到会计报告的整个会计循环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此时,理财思想和审计思想也已经开始。这些都说明会计思想已经确立。
首先产生的是单式记账法。秦汉南北朝时期,随着商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单式会计思想逐步确立起来。会计凭证开始逐步规范,会计账簿也进入到序时流水账时期,会计报告从单纯的文字叙述(文字叙述式)进入到数据与文字结合的阶段(定式简明式)。单式记账的早期形态是文字叙述,是指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记账,所以其又被Q为叙述式会计记账法,这种会计记录一般用字较多,没有一定的规则,它的记账符号也不固定。单式记账的成熟形态是定式简明式,是指会计的记录使用固定的记账格式和记账符号,对资金运动的记账要求简单明了。而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段时期是我国古代会计思想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单式记账思想已进入定式简明式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会计思想的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但是到了唐宋时期,单式记账思想不仅得到广泛使用,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
唐宋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商业经济有了进一步地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增长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当时的商业金融机构也同15世纪意大利沿海城市金融业的状况类似。商人地位逐渐提高,商业逐渐繁荣。以前的单式记账法已经不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复式记账思想的萌芽。会计凭证逐步多样化和规范化,如一直沿用至今的会计体系数码字(即壹贰叁拾伍陆柒捌玖拾)就是在这个时期创造的。至宋代,以财政管理机构进行审计的体制已经取代由曹魏以来至唐时期的比部审计。
中国的复式记账思想是从中国明朝开始产生的。明朝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业资本逐渐向工业资本转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举债经营思想的这种现代化思想已经开始萌芽,尤其在钱庄、票号的金融机构。发展到明清时期,完备的封建审计体制已经形成。政府的审计功能主要由督察院、户部等机构来完成,各自具有一定的审计权限。
2我国近代会计思想的发展及特点
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也使得会计中心的地位在西方国家中确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生产过剩,西方国家的产品向中国流通,这也就使得中国的会计也多少带有西方会计的内容。
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中国近代会计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改变生产工具为特点的革命,在这场革命当中,生产力发生了巨大进步。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特别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体系由此建立起来,而中国的封建制度在国家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中国和印度开始向西方学习,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会计体系。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得先进的会计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使得企业组织形态不再是单一的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了。前后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中后期。但我国仍然是封建社会封闭的小农经济,会计思想仍停留在过去。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电器工业为基础的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深入系统的对自然界的研究开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兴学科。这场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科技革命将为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近代的工商业也在不断地成长,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也使得中国开始考虑会计如何去适应这不断变化的经济实际。中国会计学者们主张把西方会计中的优点结合到中式收付记账薄中,形成特有的会计体系,这样既保留了中国特色,也融入了新的内容。
19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社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剩余生产能力必然会流入中国。西方近代(复式记账)会计思想的传入不仅具备可能,而且已经变成现实。但中国的会计思想家在消化和吸收西方近代会计思想的同时,进行了自己的改造和创新。其具有代表性的有:
蔡锡勇的创新体现在借鉴西方会计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对账簿的名称和组织进行了改造-即“有收必有存,收存必相等”的原则。
潘序伦则对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估价基础的判别以及会计报表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梁润身创建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我们沿用至今的会计等式和增减记账法。
杨汝梅在当时就已经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应是商誉、专利权、特许权等具有相同性质资产的名称。
杨瑞六认为以成本利润为核算基础的财务制度是近代企业的核心基础。
3中国现代会计思想的发展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的会计制度发展是以借鉴和学习苏联模式为特点的。1949-1957年是以学习为主,1958-1978年是以创新为主。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我国的会计界认为会计是带有阶级性的,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分。马卡洛夫的《社会主义会计务实》的讲话描绘了带有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会计制度。计划经济时代,公有制的经济体制要求会计思想与社会经济环境保持一致。
随着对会计本质认识的深入,会计理论界认为会计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技术性。改革开放以后,对于会计思想的研究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以杨纪琬和阎达五为代表的管理活动论和以葛家澍和余续缨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论。另外,还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的会计思想。杨时展、郭道扬教授的会计控制系统论,其思想来源于西方会计。指出了信息系统说的片面性,说明了信息系统的控制作用。20世纪50-70年代的会计工具论,由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被会计学界抛弃。
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会计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会计思想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与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政治体制相关。会计是经济和金融活动的记录和反映,因此会计的发展也必然和中国社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会计不仅一种计量和监督的手段,更是一种经济管理的思想。会计发展史作为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当今的会计发展现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把握会计思想发展的脉络、预测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文硕.西方会计史[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6.
[2] 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5.
[3] 郭道杨.中国会计史稿(上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8.
[4] 李孝林.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5] 文硕.文明古国的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2.
[6] 张新民,刘钟声.中国会计热点问题[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4.
[7] 李宝震,王建忠.中国会计简史[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4.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社会转型;管理转型
从历史上看,各次科技革命必然会带来社会的转型,无论是近代科技革命,还是现代的科技革命,都给人类社会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由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和历史等方面的一些原因,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转型也是极不相同的,以我国为例,我国社会转型更为特殊一些,它发生在两次科技革命之间,是从传统手工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转变,在这中间,又从工业型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如果从漫长的历史的角度来看,两者几乎是同时发生和进行的。然而社会转型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转型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是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说,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与社会管理转型是密切相关的,是要靠社会管理转型来提供支撑的。所以,科技革命、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正确面对现代科技革命给国家的管理现实带来的挑战,并对管理创新进行仔细的研究。
1现代科技革命及其本质特征
科技革命,主要是正在生成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过程,它包括科学技术的原理、科学的社会体制、技术的标准规范、技术的应用组成及技术的理论基础、结构、标准、应用的方式方法和形式等方面的改变。这些也预示着人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技术和手段都在显著提高,有历史性和划时代性的意义。
1.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标志
在近代早期,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分别发生的,而且,瓦特全面改进蒸汽机的并非直接源于牛顿力学,更多的是对技术经验的总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从以电磁理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开始,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互影响,难分彼此。科学成了技术发展的理论根基,并且二者之间联系密切,应用周期显著缩短。从第二次科学革命之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三个不同的过程。这种紧密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预示着近代技术革命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转变。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标志是: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1948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创立;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1954年,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问世;20世纪60年代,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问世等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场基于已有科学技术条件爆炸发生的整体性革命,其中,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革命,是这场现代科技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1.2科学技术革命发展史
科学技术革命可以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第一次科学革命是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这时主要标志是机械化生产的出现,蒸汽机工业时代的到来;第二次科学革命是从19世纪到19世纪末,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这时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和电气化工业时代的到来;第三次科学革命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主要标志是电子化及电子技术时代的到来;第四次科学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都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主要标志是信息化及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再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劳动、生产、交往、思维等生存方式,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开创了一个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由于这场科技革命今天仍在延续,因此,也可以称作为现当代科技革命。
1.3现代科技革命的本质特征
现代科技革命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有着强渗透性和革命性的本质特征。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使人类对劳动资源的应用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信息资源为主转变,从而“信息革命”、“数字化革命”,孕育了信息产业革命,带来了20世纪后半叶的计算机时代和网络时代。其次,现代科技革命从运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成果转向主要运用生物学等领域的成果,利用生物资源,导致“生物革命”、“基因革命”,并将孕育21世纪新的生物产业革命。
2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及现代科技革命给我国管理转型带来的挑战
2.1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
管理转型,是组织管理、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及管理形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社会转型会引导管理转型,管理转型更会支撑社会转型。在我国古代就缺少高度专业化的管理形态,这时人们没有把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说划分出来,有的只是一些笼统的“治理之术”、“治国之道”等。近代以来,由于还是推行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管理模式,所以说,在管理上还是以血缘、地域关系为主,未实现工业社会的管理关系,管理形态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在西方社会,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工业化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人们相互合作,协调地工作,强调质量和效益,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努力,从而使管理的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
2.2现代科技革命给我国管理转型带来的挑战
在现今的中国社会,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影响和促进了社会的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流通和传播,人们参与社会转型和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但社会传统管理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如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就是权力要从上至下的贯彻落实,层级观念很强,在管理上要求高度集中,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意志,进而形成统一的行动。这种管理带来的就是权力过于集中,信息传递环节过多,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官僚习气。
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管理创新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应正确面对管理机制上带来的各种挑战,顺应时展需要,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3.1管理思维理念上的创新
在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无论是管理科学、管理行为学,还是对具体的企业管理问题,都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要注重管理决策的落实。应在实践中关注企业内部的结构组成与管理机制建立,注重内外对企业管理本身的影响和冲击,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既考虑长远发展,又兼顾企业自身的利益所在。其次,要注重管理相关理论的创新。理论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源头所在,如何实现管理方法和理论现代化发展,是当今社会管理学中的一个时代课题,把先进的管理理论用于现代管理中,解决好管理中出现的思想导向走势,实现管理的长远目标。
3.2管理文化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管理领域应自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在文化继承上要,真正把好的文化传统在管理中发扬继承下来。
3.3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应科学制定与信息化时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应建立符合网络型管理需要的组织管理模式。尤其在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上,要做到人人在同一层次分享管理信息。在管理权力分配上,要做到分级决策负责,每级有每级的决策权力范围。这样使管理在体制上形成了一个有机体,成为了一个快速反应决策的体系和一个高效高质量的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薛昭莹.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J].南方经济,1999,(1).
[2]丁有光.科技期刊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3).
关键词 天气预报;方法;天气预测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80-02
天气预报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进步、以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密切相关,天气预报产生到发展,是很多人努力与汗水的结晶,天气预报方法在不断趋于科学化、准确化。现如今天气预报主要采用数值预报的方式进行预告天气,具有较强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往往能较为准确的预测未来多天的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指导,及时降低了很多自然灾害的破坏性。
1天气预报简析
天气预报,是以大气为研究对象,对某一区域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大气的运动状况作出预测,一般情况下,天气与气候的预测都属于天气预报的范围,天气预报依据时间长短,可以划分不同类型,在0小时-12小时内的天气预报为短时预报,而1天-2天的预报则是短期天气预报,半个月左右的天气预报则是中期天气预报,通常,我们所能听到的是短期或中期的天气预报,短时预报则较少。天气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事物,一些气象谚语与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水银气压计的发明,真正科学的天气预报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漫长的气象预报发展至今,已形成四个可以清晰辨明的发展阶段:民间技艺,单站预报,天气图预报,数值预报。下文将对这四种天气预报方法作详细说明,以了解天气预报方法的发展历程。
2天气预报方法的发展综议
2.1民间技艺
很多国家都有关于气象的研究,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天气预报方法的发展历史也很悠久,我国古人很早就关注气象方面的知识,早在殷代的时候,甲骨卜辞上便有天气预报的相关记载。在国外,像那些历史久远的古国,如巴比伦、古希腊,较早时也有关于天气方面的记载,巴比伦有很多关于气象的谚语,而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对前人或以前的气象方面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作成一部世界上最早的气象方面的书籍,名为《气象汇论》,气象谚语凝结着无数人的生活经验与切身体验,很多谚语都包含着众多有用的信息,也有很多谚语是科学的,在没有广播、电视观看天气预报的年代,农民往往依据气象谚语有效地安排农时,其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很多谚语只是事物的表面观察,没能全面认识大气的运动状况并给与科学的解释,局限性明显。因此,以此作为预报天气的依据,不准确性显而易见,很多人因无法解释一些天气状况,而将天气蒙上迷信的色彩。早期天气预报的种种局限性带来天气预报方式变革,促成能得到准确天气数据的测量工具的发明与使用。
2.2单站预报
随着科技的进步,单站预报在民间技艺之后又成了天气预报的一种方式,所谓单站预报,即以一个站点气象要素的演变为依据,这些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地、地面气压等要素,单站预报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天气预测,虽然准确率不高,但相比传统的以经验进行天气预报的民间技艺,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是科技革命的成果,是很多科学家共同的努力,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空气温度表,托里拆利发明了气压表,各种测量仪器的发明,使得风速、气压等要素实现测量,这些能对气象要素进行测量的仪器的发明是气象发展史的一次飞跃,气象学理论的逐步建立,信风、大气环流理论的产生发展都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通讯系统的局限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较低,单站预报仅仅停留在一站之地,预报有坐井观天之感,不能对站点以外的天气进行预报,虽然单站预报在天气预测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其局限性又促成了新一轮天气预报方法的更新与发展。
2.3天气图预报探析
2.3.1天气图预报的背景与预报过程
天气图预报在气象预报与气象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天气图预报需要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需要获取大量由地面到高空的气象方面的数据与信息,并将不同地点的气象要素进行有机地联合,这使气象观测在单站预报的基础上有质的突破。在一战的时代背景下,恶劣天气的突然来袭重创了英法联军,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些灾难在对气象资料进行研究,作出气象图进行天气预报后是可以避免的,气象图以各种符号标注天气系统,按一定的标准划分,可将气象图归为三类,即地面气象图、高空气象图、辅助气象图,具体定制天气系统的过程有两步,第一步,对大气形式进行预报,由于大气在一定时间段间隔中,两个点有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就可推断出未来天气系统的位置与强度,由同一时刻地面与天空的配合,了解与规划天气系统的空间结构,利用动力气象学与天文学的有关概念,对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进行推测。第二步,在天气形式预报之后,结合当地的气象要素的具体数据做出天气预报,从天气形式预报到天气预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的是预报员多年的预报经验,加上档案中的相似天气的例子,天气图预报对于短期天气形势变化不大时比较有效,突发的天气状况发生时,预报员往往由于来不及做出判断,对天气错误报道,决定天气的因素很多,在科技没能足够发达的情况下,做出准确的预报也十分困难。
2.3.2天气预测方法
天气与短期气候的预测一般采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天气的方法,数理统计学的发展更为气候预测提供了好的条件,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各种数列的统计归纳,了解与发现规律,进而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统计学方法容易忽略事物背后某些相关的重要因素,降低了准确率。这是统计学方法需要改进与突破的地方。
2.4数值预报探议
2.4.1数值预报模式
大气运动遵循着特定的物理定律,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演算推论,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是目前所能进行天气预报的最为准确且有效的方法。通常所说的数值预报模式是建立在V.Bjerknes的工作与研究的结果之上的,他给出了描述大气运动的方程组,该方程组设七个变量,分别是纬向风速、垂直风速、经向风速、温度、密度、比湿、气压,由于求解十分困难,方程组的精确值未计算出来,但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让计算机可求解,得出了其数值解,由于计算量极大,在当时,利用计算机求解也需要很长时间,很多近代国内外科学家都为此做了很多尝试,在20世纪初期,英国数学家用数值方法计算天气变化,用手摇计算机摇了几个月,由于过程极为复杂,技术的落后,最终以失败告终,之后,一些研究者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实践,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值预报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值预报业务体系能对世界范围内7天-9天的天气状况进行有效预测。其准确性也达到了让很多人吃惊的程度,在未来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之下,天气预报所能预报的天数也会越来越长。
2.4.2数值预测的发展,以ENSO现象为例
ENSO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英文缩写,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信号,在1986年,Game与Zebiak设计的海气耦合模式成功两次预测了厄尔尼诺现象,增强了天气研究界的信心,很多气象工作者都潜心研究,使ENSO的研究与数值预测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天气预测的准确性虽然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但以ENSO为例,数值预报方式有效且科学,能促进天气预测精度的提高,相信在众多科学家不断潜心研究与技术发展之下,天气预报的精度也会不断提升,对很多典型气象的预测结果也会更加准确。
3 结轮
天气预报经过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已形成了一整套的发展体系,历经民间技艺、单站预报、天气图预报、数值预报的发展史,预报的精度逐步提高,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天气预报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仍会有很多没能及时预料的天气现象的出现。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加上很多科研工作者不断地潜心研究,未来的天气预报也会更加准确,预报方式也会更加先进。
参考文献
[1]杜钧,陈静.单一值预报向概率预报转变的基础,谈谈集合预报及其带来的变革[J].气象,2010,36(11):1-11.
[关键词]科学;人文;理性;人类
一、从人类理性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论溯源
前工业社会,人、自然、社会是和谐的统一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来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中,科技因素突显出来,它在推动社会突飞猛进的同时,打破了人、自然、社会原有的和谐状态。一种因素突显引起失衡,必然需要另外的因素来制衡,在这种动态平衡之中,社会才能得到发展、自然才能得以平衡,从而人实现自己的发展。因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更应得到重视。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回归。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利互动,两种文化都是人性的品质和才能的表征,它们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类理性的两条不同表现路向,缺一不可,二者涉及“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工具与目的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理性内容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相对性,有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交往理性等概念,并争论不一,从马克思的实践理性角度可以整合这些概念。理性具有合逻辑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本内涵,这保证了科学与人文虽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是作为人类不同文化的表现却可共存于人类社会之中。
一般说来,“理性”(英语中来自拉丁语的reason,德语的Vernuh)是指人自身的内在本性或能力,“理性”具有“超越性”与“规范性”双重品格。如果作词源考据,理性的双重品格正源自古希腊阿那克萨哥拉的超越的“努斯”(nous)精神与赫拉克利特的规范的“逻各斯”(logos)精神。“努斯”是指生命冲动的力量,是在超越具体有限事物而对万物的动因或运动的终极来源的寻求中所反思到的;“逻各斯”则是指逻辑规范的力量,通过对“始基”和“一”的不懈追求而日益突显出来。人类认识发展的主线是从神话到哲学,再到科学。在原始时代,也就是在神话思维时代,人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种神话幻想的方式,不能说明和解释世界,图腾和巫术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随着人类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世界发生变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了解加深,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神话思维,而是迎来了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召唤理性成为了必然。人类正是因为具有理性精神才成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人类的理性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是所谓理性的吊诡,或者说是理性的自我否定,这不是简单的完全否定,而是对于绝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否定,消除理性的至高无上性和绝对性。对理性某一特质的单纯追求会造成理性的偏失,出现“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种种观念问题。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引出“合理性”概念,来强调人、主体评价、价值等因素,从而理性不再走向绝对与孤立,人类由对纯粹自然的关注到对自身的关注。由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到对社会文化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被关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描述与规范等应该互相结合,无论用事实取代价值,否认价值的科学实证主义,还是以价值取代事实,否定事实的文化科学、价值哲学等均有偏颇。
传统的、绝对的理性主义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产生,柏拉图是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性至上,是人作为人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理性的最高形式,是宇宙的最高本体、世界的最终本原,自然、人类和社会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启蒙理性主义是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的角度来考察理性,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它把人从神性的过分张扬中解放出来。理性从关注彼岸世界的“绝对精神”回到了此岸世界的人类社会,人作为人成为人,具有理性能力的人根据其理性精神构建社会,赋予社会中的一切事物以意义,人类生活展现出意义。理性不再是处于绝对的神化地位,而具有价值因素,这为关注价值领域,关注主体内在精神追求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近现代科学与人文的分离,造成人类道德与精神的危机,究其原因在于理性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严重扭曲、分裂,因而反思理性、整合理性是解决科学与人文分裂的出路。工具理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最终解决人的精神问题。工具理性描述世界的实然状态,不能取代价值理性而成为一种对应然状态的表述,它注重可计算性,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导致根据数学结构来阐释自然,把现实同一切内在的目的分割开来,从而把真与善、科学与伦理分割开来”。西方追求确定性的理性传统,成为科学精神的思维基础。近代以来,人的理性能力主要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相联系,因而对理性的理解出现偏差,更多的是关注与科技有关的工具理性。理性追求确定性,形成科学理性的确定性、客观性、逻辑性等特质,但是理性并不简单等同于科学理性,大写的“理性”更应有合逻辑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之意。
二、从科学自身的发展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内在要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人文文化是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时间上先于科学文化,二者又相互影响、促进。哲学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这一期间,当时科学与哲学是不分的,二者浑然一体,科学包含在哲学之中,统称为“智慧”。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科学的前身,是科学产生的土壤,关注自然,把人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的主体,人和自然分开,人作为独立于自然的主体,对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进行研究,这正蕴含了科学精神的萌芽。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产生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践和对自然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近代自然科学。17~18世纪,许多学科已经取得严密的科学形式,相继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建立了独立的科学门类,如天文学、力学及为它们服务的“数学方法的发现和完善化”。恩格斯清醒地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开始和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标志,这表明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这是人类认识的重大进步。
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包含有四重意思:人道或仁 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人类;人性,人的属性;人文科学。可见,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形文化。科学是关于认识对象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它包括科学主体即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科学客体即在科学活动中被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又包括科学工具、方法、手段、目的等;科学又可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分为多种学科。因而,在不同领域,形成了有特定组织形式的科学家共同体,他们普遍认可共同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等受到科学共同体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因而,科学不再仅仅是僵硬固定的公式、定律、原理等形式表现,科学就是一定文化的代表,并且只有在一定的文化大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形式的改变,终究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方式决定的。科学探究的是客观自然物和现象的本质,这种探究活动通过人的实践进入人的生活世界,科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存在论等领域产生影响,影响到社会,形成独特的科学文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对宗教权威,向一切教条挑战,深受社会的欢迎,推动了思想解放,解放了人类的体力。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唯我独尊的“科学主义”思潮,它在压倒其他文化形式的同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反科学主义浪潮日见高涨,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关系不协调甚至紧张的状况,加剧了人类社会种种危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冲突愈加严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及其矛盾不是两者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于人认识的差异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传统,走向机械论,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兴起,实验和定量方法引入,实证研究得以实现,科学的发展日益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科学文化战胜并取代了有机论和神秘主义,成为主导文化。近代哲学以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相互分离的基本观念,认为自然界是脱离人类社会历史之外的客观存在,研究自然的科学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无关。事实上,二元论所导致的机械论范式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而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种古老而又赋有创意的整体有机论范式得到重视。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有着不同的范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条路向,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不同方面和问题,二者不可通约,却可以对话。互促互进,共存于人类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之中,的“实践”是沟通二者的桥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者同根——源于人,同向——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它们不应该是绝对对立。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需要新的人文因素与其相适应,“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而人文因素改变,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迫在眉睫。
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成为20世纪的主流,获得了新的发展。当代西方出现多种新兴学科和方向,对科学和人文进行研究、探讨,有科学的社会研究、STS(科学、技术与社会),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等地兴起的SSK(科学知识社会学)、CSS(科学文化研究)等。科学史学之父萨顿首倡科学人文主义,力图使科学人性化;中国亦提出“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从而达到科学人文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实现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为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扫清障碍。
科学的来源有哲学家和工匠两种传统,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对自然宇宙神秘的好奇心,到爱因斯坦,科学都是“纯粹科学”,是为了科学而科学,不是为了其他利益等因素;到了19世纪的近代科学,电磁学的产生把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结合起来,科学与现实生活关系逐渐密切。从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到技术的利用,再到实用成果的产出,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是目前的常态,科技成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时所进行的一种工具性的活动,它不单单是人与自然作用的中介,更已经广泛深入到人类社会之中,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它从本质而言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与社会系统的其他要素和规则融合为一体。科学与人文自然融合不可分。
科学思想发展到某种程度,就会形成一种众所共识的世界观,进而对科学研究的主题、目的、方法等采取相似的取向,库恩称此种科学思想共识为范式,范式形成后对同领域的科学家具有规范作用,大家均遵从范式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并建构理论。科技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的科技的产生及其社会应用又受到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的决定。公元二世纪托勒密首创“地心说”,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7世纪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论,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理论,成为新范式。人类世界观历经革命性改变,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对科学与人文关系认识的转变与演进。
科技创新需要先进文化的导向,需要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为先导,也需要适宜的人文环境,“思想、价值观念和信念并非无用的玩物,而是在世界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催化剂,不仅产生技术革新,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铺平道路”。在当今科技现代化环境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关涉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观点,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应作为有时代意义的“科学范式”,引起科学家和人类的关注及思考。 三、从人类的生存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实基础
人的类本质随着人及其活动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再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实现融合与共同发展。“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在人的世界中,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是人的类生存的需要。
从古至今,人类的思维方式经过了几个时期的转变,与此相应,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也表现出几个转向,即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又转向实践论。古代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客体性形而上学是本体论思维方式,以自然为中心;近代以笛卡尔、康德等为代表的主体性形而上学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把人抽象化、绝对化,看成是脱离自然的、不受自然规律制约的、无所不能的独立存在;现代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从对绝对的本体世界的好奇经过近代人性抽象化的形上追求,转向对现实的此岸人类生活的关注,人恢复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是在现实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具体的
人。
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神权至上,人的主体性只有在理性从神本主义的蒙昧中觉醒之后,才得到了彰显。人从唯神论中解脱出来,争取自由得益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可是,近代哲学对理性的推崇,发展到黑格尔那里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人本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认为是世界中心,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界的时候,科学至上,对抗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为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使欧洲在民主和科学两方面都创建了辉煌成就。但科学技术盲目发展,人对自然横加掠夺、压迫,造成了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极度紧张,工具理性的迅速膨胀遮蔽了价值理性,也剥夺了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丰富性,人的生存及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被忽视,造成了人本身的工具化和异化,人类陷入尴尬的境地。人成为“经济人”、“理性人”,人作为有意识存在物的主体能动性被忽略,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被抹杀。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因而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在自然、科学、社会中的地位。
人类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类,人的体力能力除了依靠自身的工具之外,还要发展体外工具,以获得强化和延伸,而体外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就是智力能力的展现,但活动空间和生存工具的扩大与强化无法替代内省的精神诉求。人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存在物,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需要,人、人的实践活动是沟通自然、社会的桥梁,世间万物作为有意义的“在”。必须是与人发生关系并被认识到的“在”,反之则是“存在着的无”,人类正是在这个生存和发展自身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人类历史实质上就是人类劳动实践的历史,人文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积淀。科学在人对客观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劳动实践中发展,正是人类为实现自己生存的劳动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类作为类的生活,在寻求物质生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精神生活。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科学在古希腊诞生之初,是一种纯粹的对科学的追求,对理性、对真理的追求,科学发展到如今,与技术、社会密切联系,产学研一体化,科学成为当今特有人文文化的产物。科学求真,“真理概念本身就其内容而言就依赖我们的合理的可接受标准,而这些合理的可接受标准则依赖于并预设了我们的价值。”一般作为事实的科学,不应该与价值、人文分开,规律和真理是被人认识到的,各种人文因素掺杂于其中,所以,科学是人的科学,是在人文环境中被人建构出来的,真理是暂时的、有限的、相对的,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于人的社会性存在的绝对客观和真理。对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也正是在对真理和价值的追求之中,人实现了自己的生存,通过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人类实现其求真、求善、求美的生活。求人与自然之真、求人与人之善、求人与自我之美,以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真正和谐。这是建立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之上。
现代汉语的“科学”一词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science来自拉丁文scientia。scientia涵义广泛,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科学。广义上的“科学”就是希腊人所开创的一种自由探求的精神,“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这是希腊和中世纪的“知识”传统。这种“求知”的精神成为孕育近代自然科学的母体,同时也是人文科学的母体,所以,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源,始于人类的求知精神,二者亦是同向的:科学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是人生存之基础;人文为人类提供一个意义的世界、心灵的家园,是人为人之本,“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二者即分别处于较低和较高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出发点和基础,后者对前者进行批判和引导,与此同时建设与完善自身。”[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