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的认识

经济学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的认识

经济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 对经济人修修补补,使经济学贴近现实

到目前为止,对经济人进行修修补补,使经济人更加贴近现实仍是重新解释经济人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一方向上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多。

1 罗纳德·H·科斯的解释

科斯看来,经典经济人暗含着这样的假定,即每个经济人都具有完全的制度知识,他们完全了解在资源稀缺性和未来不确定性约束下的相互竞争的自利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由于人具有完全理性,制度在传统经济学中也就不重要了。科斯指出“应当从人的实际出发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2]科斯认为实际生活中的人是受制度约束的,是有限理性的,人的交易活动是有交易成本的。科斯在对经济人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把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说明产权不同的人会导致不同的效率,而产权的明晰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

科斯因为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 加里·贝克尔的解释

表面上看来,贝克尔是利他主义经济思想的一个代表。他认为人不仅有利己的一面,而且还有利他动机,他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一书中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模型。在模型中,贝克尔实际上是将利他主义的行为动机解释为行为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将自利原则用之于利他主义现象。这表明贝克尔并没有超越亚当·斯密所讲述的关于面包师和酿酒师的故事。[3]

在对经济人进行新解释的基础上,贝克尔将经济学作为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的分析工具,提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在于是否具有物质性或商业性,而在于是否具有稀缺性。所有与稀缺和选择有关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在贝克尔看来,“经济人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的行为,这些行为涉及货币价格或影子价格,重复或零星的决策,重大或次要的决策,感情或机械似的目的,富人和穷人,男子和女子,成人与儿童,智者与笨伯,医生与病人,商人与政客,教师与学生等等。经济分析能够预见的应用范围如同强调稀缺手段与各种目的的经济学定义一样宽泛。”[4]因而,他勇敢地将经济人模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领域,广泛地分析了种族歧视、犯罪与惩罚、家庭与婚姻等包括利他主义与道德在内的人类行为,开创了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研究,从更广的维度揭示出经济人的某些实际行为特征。

贝克尔由于“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3 道格拉斯·诺斯的解释

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人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为了解释制度的稳定与变迁,诺斯考察了人的认知过程,对经典经济人的理性进行批判,认为人的学习对人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人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在其一生中的经验产品,而且还包括那些沉淀于文化中的经验积累,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存量又被置入人的学习,并成为路径依赖,即过去对现在和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学习变成一种经过特定社会文化过滤的累加过程,而文化则决定着人们对损益的判断。也就是说,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总是受到所在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的影响,而人在决策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见。比如一个中国人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在接受同一事物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各自的社会里接受的文化不同。这些文化在他们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左右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看问题有失客观、公正。在这种情况下,人很难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意义的“理性”人。似乎在诺斯的论证中,把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因素包括进去以后,人的行为就变得非理性了。但是,诺斯仍然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他关于经济人的认识可以说没有超出经典经济人的巢臼。

诺斯在重新解释经济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与罗伯特·福格尔同获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4 经济对策论中的经济人

博奕论(策略对策论)由20世纪初的一些数学家提出,设计用数学公式表达棋、牌类选手下棋和出牌的技巧。约翰·豪尔绍尼、约翰·纳什、赖恩哈德·泽尔滕等人将博奕论研究领域的策略对策论运用于经济方面的分析,形成经济对策论。无论是完全信息或不完全信息博奕,策略对策论都刻画了竞争中的经济人的互动关系,从而使理性经济人从静止的状态活跃起来,从多个方面加深了人们对经济人的认识。在豪尔绍尼所建立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合作博奕和不合作博奕中,局中人都是有限认知能力的人,从而使其成为现实中的人;在“囚徒困境”例子中的纳什均衡局中人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的决策是不合乎理性的结果,即人人都具有理性,都具有理性的人在相互交往的经济活动中,理性与博奕的结果,就有可能得出对经济活动所有当事人来说都是非理性的决策,个体的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他们三人把博奕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在非合作博奕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奕论和经济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改造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大大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从而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5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信息经济学在继承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承袭了有限理性理论。根据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一个有限理性的人总是试图最大化其效用,但它只具备有限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有限的能力导致私人信息的存在不可避免。当一方试图获取另一方已经拥有的信息,其成本可能超过收益;或即使一方主动地向另一方披露这些信息,但对于接受方而言,这些信息可能是不可证实的,这意味着信息注定是不对称的。不对称信息的引入产生了全新的微观经济学分支,这些分支的理论成果被称为激励理论、契约理论或理论等等。

信息不对称按时间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事前的非对称可能使契约当事人隐瞒关于自己的私人信息,并可能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来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导致逆向选择。事后的非对称则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在委托—关系中,由于委托人不能把人的行为后果与他不能控制的因素分离开来,人就有可能把自己的行为后果的责任推到委托人的身上而回避了风险。价格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便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要寻求一种与特定的交易信息结构相兼容的契约安排,这构成了委托—理论研究的主题。

以上的信息经济学各研究主题其实也包含了经济行为主体的博奕行为,也描述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过程,使静止的经济分析动态化,使处于静止状态的人进一步成为生动而又现实的人。

在对经济人重新解释的基础上,詹姆斯·米利斯和威廉·维克里由于他们“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经济理论做出基础性和开拓性的贡献”而获得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乔治·阿克劳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三人“在现代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的研究”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6 阿马蒂亚·K·森的解释

阿马蒂亚·K·森认为:“现代经济学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上的一个主要缺陷,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由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造成的”。[5]他指出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同源的思想,认为要把经济学放归回“关注真实的人”。还认为“在伦理学的研究中,人这一概念具有不可约减的‘二元性’。我们可以就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方面来看这个人,认识和关注他或她建立目标、承担义务、实现价值等的能力;我们也可以就福利方面来看这个人,这方面也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但是,这一两面性,在纯粹自利动机的模型中却完全消失了,在那里,一个人的主观能动完全出自他或她对自己福利的考虑。不过,一旦自利这一束缚被解除,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即个人主观能动不是——至少不完全是——由他或她的个人福利来启动的。”[6]森的贡献在于承认经济学在研究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时,经济学需要人类“自利”普遍人性的假设,以追求最大化的目标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生活;但是应该加入伦理的内容,承认人类行为动机的多样性,使人性假设最为逼近真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阿马蒂亚·K·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经济人,因“在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方面以及对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突破性创见”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 坚持传统经济人,发展传统经济学体系

经济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企事业单位带来焕然新的面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企事业单位综合发展,首先就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视。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的就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间题。在企事业单位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训工作。因为各企事单位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经济师经济学为重要前提的人力资源研究就成了十分关键的个环节。

 

一、人力资源问题认识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站在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人资工作中将范围进行了定的扩展,从而使其成为企事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股力量。这项工作必须要以企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愿景为基础,充分的结合企事业自身的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就提升企事业的经营和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去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在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起。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予以建设的时候就必须要保证和其他的系统充分的协调性和和致性。企事业单位的人资部门通常就是通过个平台来对其他系统予以调整和控制。所以人力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这样才能让其他系统正常的运转。企事业单位的人资部门在工作中主要就是对其他系统和部门进行定的监督,从而更好的实现人资管理的效果,确保当中的每个部门都能得到最公正的待遇。

 

二、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问题

 

(一)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对这点都不是非常的重视。很多时候在物质条件上并不是很好,所以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还有部分在薪酬结构上不是非常的合理,这样也就使得员工的薪酬和绩效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员工的积极性受损,所以很多员工纷纷跳槽。

 

(二)缺乏良好的竞争与考核拮施

 

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没有建立起个科学的竞争和考核机制,在考核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员工自身的政治素质,但是在技术水平上并不是非常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市场的建设不吻合,此外,在人资监督的过程中,没有非常好的监督机制,这都严重的影响到了人资的建设和发展。

 

(三)理念落后

 

我国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管理理念上已经不能充分的满足当今的市场需要,人力资源建设的过程中粗放式较多,随意性非常强。很多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都不能有个科学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能用合理的方式去对人力资源实行管理,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原有的约束和管理方式来对其予以引导,这样来也就使得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无法发挥,此外还影响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以经济师经济学指导人力资源实践

 

(一)树立发展新理念,增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正在进入个全新的阶段,所以人们也将注意力放在了高新技术人才的任用上,所以,以经济是经济学的原理来建设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对企事业单位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这过程中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此外还要建设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应用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重视市场全新概念,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此外还要对技术予以创新,如果个企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对核心技术予以创新和完善,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经营水平,让其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此外企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也是经营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个环节,企事业单位对文化、对自身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要在这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立制度,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制度保障。

 

(三)更新人事观念,把人力变成资源

 

首先,要做好管理者角色的转型工作。对个企事业单位来说,如何让员工在知识冲击和经验逐渐贬值的情况下,不断跟上时代、增强竞争力,是现代企事业管理层以及人力资源部的一大考验。通常来说,文凭也许在应征工作的时候用得上,但此后,人的思想、处事方式以及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后,要以人为本,全面实行岗薪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知识型时代的到来,经济师在企事业单位的地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师需要对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的分析,从而提出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能够为企事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说在企事业单位发展中要格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提高员工自身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提高良好的帮助。

经济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34-2

0 引言

产业经济学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开设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也是目前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和经济学的前沿课程之一。它以 “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它不仅包含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多门学科内容,而且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等课程有不同程度地交叉,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课程。因此,对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改革进行探索,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时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构架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历史演变。新时期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体现出创业与创新的结合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首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当今社会的“人才”,不仅仅是德才兼备和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更是集综合性知识、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于一体的人,这样的“人才”不仅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可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作为人才供给的主战场,高等院校应将国家教育方针、社会实际需求和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三者相结合,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实施,从而最终实现高素质、综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涌现。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宏观视角可以看出:教学改革做到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那么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就应调整为集学习能力与策略、创新性思维、探究能力以及沟通与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培养目标。(见图1)

然而,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课程,实用性较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该类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从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目标来看,要达到熟知产业经济学理论;紧跟当前形势,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能分析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景等能力。这对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学习。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来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并具备分析和解决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将会对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不仅传授经济理论知识,更要结合经济时事或国内外案例,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树,通过解决实际案例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人才培养目标的教与学双轨实践改革

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是传统式教学方式。从学习场所来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很少在课下延续学习;教师也重视课堂这个主战场,忽视了课下这个潜力巨大的辅战场。从课堂参与度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率较低,教师为保障教学进度,“一言堂”的情况较多。长此以来,课堂中教师讲授多,学生以被动接收为主,课下主动性自学较少。学生主动性思维没有被激活,上课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亟需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的改革,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课外现实案例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的关系。

2.1 具备甄别教学材料的能力

当前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与“大数据”影响无处不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每日主动或被动获取的信息量之大是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因此教师仅讲授教材的内容是不能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然而课外材料多且杂,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展课外阅读。这就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具备甄别、筛选、加工、处理或整合教学材料的综合能力。

教师首先需要开拓个人教学视野,关注课外相关资源,并做好一定的记录,其次研究产业经济学阶段性课程目标,选择课外的经济学现实案例或相关资料等,灵活适度适量地将课外资源结合于课堂教学或用作学生课下阅读任务。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的补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改革的热点和研究成果,同时培养了其阅读、思考、明辨甚至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

由于a业经济学学科的理论性强,有些理论如果脱离了案例则晦涩难以理解。而且经济学知识关联性强,基础理论理解不到位的话,很难深入地展开学习。教与学的活动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教师“迫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讲授式。而教师的课堂讲授又使学生滋长了懒于思考的情绪。这样的方式学生对知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很难提高到创新性的高度,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独见性和个性化的培养。因此,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将案例探究、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方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其化解知识和理论的难点以及教学重点的达成。

首先,教学准备不仅仅指的是教师的单方面准备,还应包括学生对教学的知识准备和思维准备。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可能就某个问题与教师达成共识或提出个人的理解和观点。同时,带着未解决的问题再次投入到课下的阅读中去。其次,课堂活动中,教师精讲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梳理和小组内研究,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教师认真听取学生发言,课下整理课堂反馈,并积极调整下一节课的内容与课外材料。做好备课工作。学生则可以继续研究课堂中案例或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阅读,不断构建自己的知R体系树。当然教师在这三个重要环节中的定位是观察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和实施者。三个环节中二者都应积极参与其中。(见图2)

2.3 实施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随着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调整,教学效果评价势必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不仅仅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与实际效果。因此它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体现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关注,同时体现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方向指引。

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一级指标的选取是仍以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学习能力与策略、创新性思维以及沟通与实践能力,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二级目标的确定遵循系统性原则,阶梯式量化考核,既有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的综合表现进行的考核,也力求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每项评价采取三个A、B、C三个维度,最终评价结果采取学生自评、他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达到了简易操作、量化清晰,动态性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构建目标。(见表1)

3 总结与思考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高速更迭,知识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人才培养中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的评级性。面对授课对象的为“95后”新的大学生群体,在教学中还要注重“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影响,不断更新教学材料,改革教学思路,探索实施互动、参与、合作的翻转型课堂教学,增加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培养新时期的《产业经济学》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04).

[2] 杨美丽.基于市场经济实践的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

[3] 董自光,汪曼.基于专题讨论与合作学习互动视角下《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经济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货币本质的分析

在经济学中,对这一问题最为精湛而深刻的分析出自于马克思。他从商品二重地存在这个简单的事实出发,看到商品一方面作为特定的产品存在,在其存在形式中观念地或潜在地包含着自己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商品作为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货币)存在,又抛弃了它同产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的一切联系。“这种二重的、不同的存在必然为差别,差别必然发展为对立和矛盾。”而“商品的特殊的自然属性同商品的一般的社会属性之间的这个矛盾,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商品的这两个分离的存在形式不能互相转换的可能性。商品的可交换性作为同商品并存的物存在于货币上,作为某种和商品不同的、不再和商品直接同一的东西而存在。”①这便在第一个层面上展现了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在商品世界的矛盾运动中分离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在这一层面上所形成的表象是,货币发展的最初起点是以一切实在的产品和劳动而形成的。但应该看到的是,在那些打上了货币烙印的直接作为消费品或生产工具的商品身上,商品是由于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而成为货币;而在作为贸易品的商品身上,即为着用它再去交换其他商品而换进来的商品上,则是由于它充当了货币而获得自己特殊的使用价值。也正是这种不是作为消费的对象而是作为流通的对象商品,被人们最经常地作为需求的对象换进来,成为最初充当货币的商品,表现了货币是和其他商品一样的商品,同时又不是和其他商品一样的商品的性质。这样,在本质上作为一切价值代表的货币,使物的价值同物的实体分离了。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2页。

作为交换价值最初的表现形式的物物交换,不是每一种物品都能和任何一种物品相交换的,也就是说,交换价值这一规定还没有支配整个生产,还没有使产品成为交换价值。它的消失和它的发生都是偶然的,是由偶然的需要、欲望等等决定的。交换的扩展和稳定,要求有一种一般的、不依赖于每一个人特殊生产的交换手段,超越直接的产品形式。可见,货布存在的前提是社会联系的物化,它首先是表现一切交换价值的平等关系的东西:一切交换价值在货币上都是同名的。我们由此得到了一个警句:“一切商品都是暂时的货币;货币是永久的商品。”①在产品或活动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成为货币的过程中,“货币内在的特点是,通过否定自己的目的的同时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脱离商品而独立;通过使商品伺交换价值分离来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通过使交换分裂,来使交换易于进行;通过使直接商品交换的困难普遍化,来克服这种困难;按照生产者依赖于交换的同等程度,来使交换脱离生产者而独立”。②

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以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揭示出了一个更为重要而深刻的分析:即人们的劳动交换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交换。“货币代表一种社会关系,不过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③这种拜物教的神秘性质,既不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来源于价值规定的;而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④商品的交换是以对劳动的抽象为前提的,“而在实际交换中,这种抽象又必须物化,象征化,通过某个符号而实现”。⑤这样,交换过程使产品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产品开始在头脑中取得了二重存在。“这种观念上的二重化造成(并且必然造成)的结果是,商品在实际交换中二重地出现:一方面作为自然的产品,另一方面作为交换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得了一个在物质上和商品分离的存在。”⑥这两者之所以能够并存,只是商品取得了二重存在:“除了它的自然存在以外,它还取得了一个纯经济存在;在纯经济存在中,商品是生产关系的单纯符号,字母,是它自身价值的单纯符号。”因此,商品作为价值的自身和作为产品的自身是不同的。价值不仅是商品的一般交换能力,而且是它的特有的可交换性。 “作为价值,商品是一般的,作为实际的商品,商品是一种特殊性。”⑦可见,产品作为交换价值的规定,便产生了一个同商品界本身相脱离、而自身作为一个商品又同商品界并存的交换价值,这就是货币。从而,“商品作为交换价值的一切属性,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4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6—97页。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99—100页。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9页。

⑤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88页。

⑥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89页。

⑦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85页。

在货币上表现为和商品不同的物,表现为和商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相脱离的社会存在形式”。①事实上,被用作交换媒介的商品,只是逐渐地转化为货币,转化为一个象征;而在发生这样的情况后,“这个商品本身就可能被它自己的象征所代替”;因此,货币在其完成形态上,是作为“交换价值的被人承认的符号”,“作为商品的象征”而存在的。②

这一事实充分表明,“一旦货币成为同商品并存的外界的东西,商品能否换成货币这一点,马上就和外部条件联系在一起,这些条件可能出现可能不出现;要受外部条件的支配。”③为了弄清货币本质上的社会涵义和制度性关联,对货币的分析就必须超越货币在完成形态上的某种具体形式,而扩展为一个全面性的分析。尽管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都立足于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但是,仅把货币的本质归结为劳动的产品形式,仅从某种特定的物质形式来理解货币的存在,实在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解;并往往使人们过多地忽略了马克思对货币存在“非物质性”的表述。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既然交换价值是表示消耗在物上的劳动的一定社会方式,它就像汇率一样并不包含自然物质”;④“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⑤货币在“价值形态上蜕掉了它自然形成的使用价值的一切痕迹,蜕掉了创造它的那种特殊有用劳动的一切痕迹,蛹化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同样的社会化身”。⑥“因为从货币身上看不出它是由什么东西变成的,那么,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变成货币”。⑦一切投入流通这个巨大的炼金钵的东西,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流通不断地把货币像汗一样从每一个毛孔中渗出来。这样,由货币(或特定的金银形式)所体现的这种社会存在,就具有了一种邻近又超越社会财富真正因素的物质或商品的侧面。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0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1页。

③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2页。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99页。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9页。

⑥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28页。

⑦ 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第151—152页。

某种实物形式作为货币而存在的基础,甚至也不在于它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或直接有用性。尽管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假设,货币是由效用交换的过程提升到价值标准的地位而形成的,但实际上,最初充当货币的不同实物形式,往往是由它们所拥有的非经济因素及其它们在各种仪式中的实质性位置,及其一起进入特定民族共同体社会生活的不同方式.使它们与这个民族中其他类型的财产相区别而获得货币地位的。货币也由此获得了一种权力,成为了沟通社会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制度性手段。“随着生产的社会性的发展,货币的权力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也就是说,交换关系固定为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外在的、不依赖于生产者的权力。最初作为促进生产的手段出现的东西,成了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异己的关系。生产者在什么程度上依赖于交换,看来,交换也在什么程度上不依赖于生产者,作为产品的产品和作为交换价值的产品之间的鸿沟也在什么程度上加深。”①进而使“货币对个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纯粹偶然的关系,而这种对于同个人个性毫无联系的物的关系,却由于这种物的性质而赋予个人对于社会,对于整个享乐和劳动等等世界的普遍支配权”。②这样,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以现代社会为基点提供了一个关于经济过程的文化层面的经典论述,揭示了被嵌人生产过程之中的系统的社会是如何通过货币形式,而在生产者对商品的偶象化和移情意识中获得表现的。然而,这一具有深刻意蕴的洞见,并未被经济学充分理解,而是在人类学的场地中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运用。

如用于特罗布里恩岛库拉交易圈中的交换手段——红色贝壳项链“索拉瓦”和白色贝壳手镯“母瓦利”,在其本身并无直接经济有用性的同时,却拥有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定和稳定的非经济的社会涵义;与此并存的“财富标志”,也是用“希罕并难于获得的”材料并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动”来制作的、而“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仪式使用的大斧斧身”;③劳姆(Laum)则证明了《荷马史诗》中著名的牲畜货币不是从牲畜作为实用产品的任何用途中产生,而是从牲畜在献祭和仪式性的聚餐(圣餐)中所具有的神圣意义里产生的。他还从赎罪仪式的收费中引出了等值(相同价值)概念,从象征性替代的仪式中引出了价值象征的概念,从仪式中散发圣餐引出了价格的概念。尽管人们把一些古代货币看作装饰品并从其装饰目的中产生其价值,但劳姆也明确地论证了装饰不能被视为终极的心理范畴来接受,而且装饰品事实上基本是巫术护符和象征。④人类学的诸多资料都表明:“被无文化民族用作货币的物体中很少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是给展示它们的人带来声望。”⑤同样也可以看到的是,“金银根本不是必要的使用对象,所以它们也被排斥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金银的使用价值的性质就在于它应是某种多余的东西”。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地表示:“在商品流通的初期,只是使用价值的多余部分转化为货币。这样,金和银自然就成为这种多余部分中财富的社会表现。”⑦货币作为剩余使用价值的特点,隐含着金钱即声望,而声望与实际无用的“剩余使用价值”关联的观念,揭示出把真正人性的需要与无用的(非理性的)需求区分开来的必要性。“金和银同别的财富形式的区别何在呢?不在于价值量(因为价值量是由其中物化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在于它们是财富的社会性质的独立体现和表现。”⑧似乎可以这样说,金钱的本质是其绝对毫无价值。因为以合理用途和真正的人类需要来衡量,现代经济中的金银和古代经济中的贝壳、狗牙或羽毛束毫无区别,雅普岛的那些“即使在海下也继续象征着价值”的巨大石盘与诺克斯堡地下的黄金也并无不同。在某种充盈着社会文化和制度性涵义性的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中,在无价值的东西向昂贵的东西的转化中,许多具有深邃洞察力的学者都看到了作为货币完成形态的金银所具有的文化和制度性涵义。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1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1页。

③ [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中译本,1994年版,第263页。

④ [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中译本,1994年版,第263、264页。

⑤ Herskovits M.J.,Economic Anthropology,New York,Knopt 1952,P.214.

⑥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58页。

⑦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50页。

⑧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649页。

当然,需要指出的一个事实是,经济学也并未完全放弃这一方面的思想努力。如国际通货理论的权威波尔.爱因齐格(P.Einzig)曾为了弄清包括“金问题”在内的现代通货问题的本质,以数年时间完成了《原始的货币——从民族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书,就受到了经济人类学者的高度评价。①古代经济的权威海希尔海姆(Heichelheim)指出,在古代近东地区附加于金银之上的价值,本质上具有巫术一宗教的性质;约翰.洛克对这一现象的表述是“人类同意给金银赋予一种想象的价值”;凯恩斯也在其《货币论》中充分承认,现代经济附加在金银之上的想象的价值,是从宗教领域中衛生出来的,他曾写到:“古老埃及祭司的巧计使这种黄色的金属充满了其有魔力的特性,这至今也没有全部丧失。”①

应该看到,货币形式在财富的名义下,真正渴望获得的实质上是对人的权力。而其经济上的重要结果,便是创造了“超出需要的财富形式”。③正是对这种超出需要的财富形式的渴望,改变了事物的固有价值,而这本来仅仅取决于事物对人的生存的有用性。在此,我们再次看到了货币形式所展现的所谓现代“理性”的虚假性,正是这些理性原则,使我们一直把某些最令人厌恶的人类品质抬高到最高美德的地位,使我们没有胆量按照金钱动机的真实价值来评价它。这昭示着,从人类的本性需要和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关于交换价值的,同时需要一种关于使用价值的科学,以便使人能摆脱异化,摆脱社会的奴役,把外在化了的经济活动同人的发展的真正需要联系起来,而最终实现人向其本质的回归。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看到,货币存在的本质,可能并不仅仅在于其所谓的“经济性”规定,只有同时把握住货币的“制度性”涵义,才能对货币存在的本质作出全面的审视。

————————————————

① 参见[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7年版,第115页。

② 参见[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中译本,1994年版。第264—265页。

③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40页。

经济学从一开始就作出的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它看到了交换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当我们把引导权利转移的这种安排称作交易系统时,一个交易系统是由、法令、传统习惯和各种促进付给的手段、工具所组成的。在几乎所有已知的社会中,人们看到了某些特定的资产、物品,经常充当间接的连结环,频繁地出现在交易链中。这些资产、物品就被称之为交换媒介。而当某种交换媒介经常性地使用,并排除了其他物品充当潜在的或现实的媒介和支付的作用时,这种物品就被称之为货币。经济学在个体交换中看到,货币的有用性在于它使使用信息经济化,并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这样,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本假定是,货币需求的部分原因在于出现了与生产专业化有关的收益。只要人们的生产与消费直接相联,或者说人们同时专业化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交换媒介就没有必要存在;而且,只要专业化分工和交换中的信息使用是无成本的,交换媒介也没有必要存在。从直接的易货贸易和相对迂回的交易比较中,可以很好地认识专业化的间接物流中所可以产生的利得。在直接的交换中,所交换的商品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巧合,即便获得了这一条件,若商品是不可分的,也会出现交换的困难。这样,人们的交换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为了直接交换而花费一定的成本来搜集信息,以确定他们商品制作的质量和对特定商品的需求,用经济学家的语言就是试着发现特定商品的实际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或者就是在他们的交易链中加人间接连结环,以获得有关质量信息而降低交易成本。如果人们愈多地交易同一种资产,有关成本就下降得愈低,最终绝大多数交易者所面临的交易成本结构是可以比较的。一旦买卖双方作出某些安排来降低不确定性和改善期望价格时,某些商品就开始充当专门的交换媒介了。假设每个交易者都拥有一份最初的资源禀赋,假设交易成本与交易量成正比,把交易成本纳入交换模型。那么,交易者在追求最优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范围是很广的。他的问题是,在挑选最优的一组商品或在确定消费计划时,如何找到一个最优的交易结果并确定最优的信息成本该是多少。交易成本类型不同,所得到的付给体系就不一样,有些是货币型的,有些是非货币型的。这一理论分析指出的是,货币并非从来就有,而在同一个经济中可能同时存在着几种交换体系。

经济人类学对解释现代社会的基本主张之一是:尽管市场经济的原则支配着整个现代社会,但是在这个社会的许多方面,依然可见大量的文化延留的母斑。货币表现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个。当然,作为社会深层的某些存在物的影像或象征,除了货币以外还有其他许多东西。但在所有的影像或象征中,只有货币,才成为财富的化身;才拥有社会性权威并具有强烈的拜物教性质;才能够穿梭于交换的并在历史上被普遍地当作“物神”来顶礼膜拜;才能够成为统摄社会的物。货币作为显现在社会制度表层上的所有物象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规定物”,它的运动和性质是标识社会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离开了对货币本质的这种社会涵义和制度性存在的考察,是不可能对人类社会的经济过程作出全面审视的。

二、货币的功能差异

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思想长河,使亚里士多德在技术意义上对现象的,成为了经济的一个重要起点。如在工9世纪得到的对货币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经典论述,前三种都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货币理论是想解释货币是什么,货币做些什么。但他对“”和“公正”的聚焦,以及逻辑分析和善良生活的理想出发点,使其强调了货币为克服直接交换困难的目的性功能和货币作为商品的物质性基础,而忽略了货币在最初形式上就具有的社会性规定。不幸的是,这竟演化为经济学的教条。货币理论在经济学中被局限在某一社会经济中货币有哪些经济功能的上,进而把这种特殊对象物的“货币性”作为衡量“货币”所有不同形式存在的标准;显现了经济学货币理论的重大缺陷。这种缺陷,使人们对货币功能的理解长期制约在一个极其狭隘的空间。如在经济学对货币所归纳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经典功能中,人们虽然看到货币在其不同的功能发挥中,可以表现为“观念的”或替代性的“符号的”存在,即始终不愿放弃货币在金银实物形态上的“商品性”定位。

应该看到,货币在执行其不同职能的过程中,随着这些职能的独立化而得到了特殊的存在形式,并独得了不同的符号指向。例如,货币作为交换手段的符号指向,是其“五个性财产”的表达,是它成为储备,成为“未来的一般生活资料的保障:货币是无需要的人用来占有财富的形式也就是人们用来占有多余的部分,即占有财富中无须直接作为使用价值的部分的形式等等。货币既是对未来需要的保障,又是超出需要的财富形式”。①而货币作为尺度职能的符号指向,则在形式上一般具有民族的、的限制。拿铸币来说,它起初无非是金的一定的重量部分;后来加上花纹作为保证,作为重量的名称,所以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作为价值的外形即标志的花纹又使价值符号独立化,并通过流通机制本身取代形式而变为实体;在社会的独立权力即国家的干预和保障下,货币在这种职能中自行分立并能升华为纯粹的价值符号。从而,货币在铸币形式的符号指向中,丧失了它的“普遍性,而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它取得了一个政治头衔,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说操着不同的语言。”②这样,货币的存在被概念地当作一种“超现实的物”;而货币职能及其符号的独立化,必然使中的货币表现出功能的差异性。

其实,只要理解到货币所具有的一种邻近又超越社会财富真正因素的物质或商品的侧面的这种社会存在的本质,就能清晰地了解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这句名言,前半句道出了这种存在与表现的关系本质,后者仅仅是对人类历史中一个特殊的运动过程所造就的一种具体的社会习惯或文化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获得了支配性地位的观念表达,或者简洁地说,是对“欧洲文化中心”的一种观念反映和陈述。如果还能进一步理解金银的“无用性”或“无价值性”,那么也能清楚地看到,当人们把货币的贮藏手段功能定位在金银上时,贮藏的实质并非金银的“实物性”或其自身的“物质有用性”,而是社会赋予它的一种“权力关系”的价值。一旦这种社会的赋予发生位移,用于货币贮藏手段的“实物”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变更。贮金与古代社会中的贮贝,甚至与社会中更为常见的对纸币这种被克纳普和韦伯称之为“官许凭证”③的保有,实在是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仅仅反映了“权力赋予”的社会情境的变化。如果说,纸币这种纯粹符号的货币形式具有价值不稳定的特征,那么,今天摆放在精致橱窗中的、价值不菲的金银珠宝饰品,在60年代的大陆,当特定的社会情境赋予它们某种阶级性的“秽物”涵义时,其所表现的价值同样也是一落千丈,在当时昆明菜市的地摊上,一个质地精美的翠玉手镯,普遍不能与100斤大米等值。在社会情境的变化中,当人们从“保值”的角度,或者把金银珠宝这类货币的“实体”转换成“官许凭证”的纸币或其他物品时,或者在面临通货膨胀的可能和现实而把纸币转换成金银珠宝和各种各样的、耐用的和日用的商品时(这种转换不是为了现实的或即时的使用,而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更多的使用或转手),都共同展现了贮藏的实质就在于为了获取支配未来的权力;反映出货币贮藏是对超越人的真正和直接需要的剩余积累的追求。这种积累的动力来源于把人的享乐延迟到永远延迟的未来,这种没有真正目标的从而也没有止境的追求,实际上表现着把金钱视为人本身,从而把现实的生命转移到不朽的、然而却没有生命的物体上来克服死亡的一种社会性幻想。同样,当世界货币的功能定位在金银上时,仅仅只从实物的或商品的形态上来作出理解也是不够的,在更深层的涵义上,货币存在的这种特定的物质形式,实际标志着一种强势文化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支配地位的确立。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40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6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7年版,第101页。

事实上,货币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甚至表现为目的本身,不过反映了货币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的职能扩展。波拉尼以“有限目的货币”(Iimited purpose money)和“全目的货币”(all purpose money)概念,强调了货币的社会性规定,货币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用法以及货币在这些社会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并以对货币作为沟通社会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制度性手段的描述,形成了对经济学货币理论的重要补充。

作为一种“涵义论”系统存在的货币,它不同的用法通常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对象物上;仅仅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构架中才变成一种“全目的货币”,使其所有者能得到所有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劳动工具。从交换意义上看,货币的三种职能(支付手段、价值尺度和标准、交换手段)在这一框架中联合运作并一体化;但在其他的交换和贸易形式中,货币只存在于三种职能的任何一种或其他两种职能上。假设这三种职能从一开始就同时出现并成为每一种货币形式的特征是不对的。以波拉尼的观点,经济学家——以及那些追随其引导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其把用于分析“自由和价值创造”的市场的现代形式及其货币形式的观念投影到交换和货币的每一种形式上时,便隐藏了事实。从而也能理解,当他们依据规范一般化商品交换的因素和机制来力图实现互惠和再分配的非市场基质的理论化时,为什么会遭遇失败。

有限目的的货币存在于经济人类学的不同研究实例中。如存在于特罗布里恩德岛库拉交易圈中的“货币”,在拥有能购买各种物品的交换手段功能的同时,还能给参加库拉交易并持有这种“交换价值”——即便是暂时持有——的人带来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定和稳定。又如在罗塞尔岛的贝币——达普币中,不同种类的达普币有的只能与猪交换,有的则可交换新娘。在罗塞尔岛,交换手段就这样分别地对应各种特定的商品,不用说全目的货币,就连一般的交换手段也不存在。在非市场经济中的货币有时甚至按照人们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而区分为不同的种类,形成所谓富人货币与穷人货币的分离。可以说,这种连一种经济功能也被分解承担的有限目的货币形式,是非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甚至在现代社会中,也可找到其存在的踪影。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前苏联社会中的卢布:在20世纪初期的苏联社会中,虽然卢布用于家庭经济间的各种交易,但却被严格界定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无论是在商店用卢布标价的手提包,还是家庭间的互助,卢布都不是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货币那样用作一般交换手段,而仅在形式上反映其作为交换手段的局部性质。卢布在此最主要的作用是充当手段。中央经济计划、生产计划、利润、工资、税收、商品价格等等,全以作为计算单位的卢布表示。但是,手提包的生产者并不以在竞争市场上的商品出售为目的,产量和价格也主要由中央计划决定,尽管企业也采用计划指标,但指标使用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产品质量的下降和职业道德的败坏,当然也就谈不到市场经济的竞争。这样,商品的“出售”和卢布的“购买”,都成为中央管理的财产分配计划中的一个环节,卢布承担着作为“指令的运营手段”的社会功能。基本上表现出一种分配手段和管理手段的性质。

全目的货币意味着某种具备了从交换手段开始的货币的全部经济功能的具体货币形式,这只发生于其在社会上被普遍地当作财富的一般代表的货币的具体对象物形式上。浪漫主义可把货币媒介的交换过程描述为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代替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紧密关系,然而,正是“在这种形式上,财富完全摆脱了地方的、自然的、个人的特殊关系。”①“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作为个体化的交换价值,货币也是一种双重手段,它使财富具有普遍性,并把交换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这样就在物上和在空间上创造了交换价值的真正的一般性。”②交换双方彼此只代表“交换价值本身的抽象的社会的人而发生关系”,即交换“借助于社会过程取得了无差别的形式”,“在从前的形式中掩盖着交易的那种适意的外观就消失了”。③这样,货币成了“无个性的”财产。如马克思所说,“我可以用货币的形式把一般社会权力和一般社会关系、社会实体,随身揣在我的口袋里。货币把社会权力当作一件物品交到私人手里,而私人就以私人的身份来运用这种权力。社会联系,社会的物质变换本身通过货币表现为某种外在的东西。”④

有限目的货币和全目的货币的分析,揭示了交易、货币和市场在本质上各有其独立的起源;进而暗示着这种独立起源并不局限于交易、货币和市场,其他大部分经济制度从起源上看,几乎都可独立发生。在现代市场框架中,许多经济制度表面上似乎不可分割地连结为一体,但实际上,它们的这种连结不过是在掩盖着各自不同本质起源的基础上的一种功能连结而已。自19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分析中产生的经济理论,把交易、货币和市场视为“三位一体”的幻觉就这样被打破了。

事实上,马克思也曾阐述过历史上货币在不同社会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它既可以表现出“凡是在货币本身不是共同体的地方,货币必然使共同体瓦解”的情况,⑤又可以在货币已成为流通的前提和结果,是流通的一个要素,是流通设定的一种东西,成为共同体的要素——既是一切人赖以生存的一般实体,又是一切人酌共同产物的情况下,起生产作用,成为“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⑥使其对共同体的瓦解转化为涉及个体的瓦解。所有这些都表明,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经济交换从物物交换的情境制约中解脱出来。它使交换在原则上不再同任一特定的场所连结在一起;使人们能跨越时一空地组织和调整“产品”和“存货”。这样,货币成为了“贮存和转化资源的手段”,“扩张的手段、时一空延伸的手段,因而也就是权力工具”。⑦这种制度性的货布存在,具有一种决定和调动整个社会生活的无形的、幻想般的力量;而其所以能发挥把社会整合为一个统一体的功能,又是与社会的传承因素紧密相关的。因此只有通过对货币的象征系统或货币的现象学的分析,才能深刻而全面地透视货币的存在。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30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5页。

③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29页。

④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31页。

⑤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4页。

经济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发展简史

《经济学人》于1843年出版。创始人是来自苏格兰的詹姆士・威尔逊,他希望通过创办《经济学人》来影响社会舆论,目的便是推动当时的自由贸易,对抗政府干预。直到今天,它始终坚持着当时的方针,即经济自由、政府不干涉和平等竞争主义,并始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时事,关注自由和个体的权利。①

在成立初期的近100年,杂志的发展都比较缓慢。二战之后,由于全球经济的逐渐融合,全球性的政治和经济信息越来越重要,它的发行也开始迎来持续的增长。《经济学人》最伟大的编辑是杂志的第三任主编、威尔逊的女婿沃尔特・白居特,他使该杂志开始关注政治和文化等问题。1970年,开始真正的爆炸式增长,杂志发行量首次达到 10 万份。这种突然增长离不开全球营销网络的布局。此后,该杂志的发行量一直保持强势增长。

《经济学人》创刊的使命便是大力提倡自由贸易。170多年来,它从未背离过创刊初衷,历任主编都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几乎无一例外地反对政府干预。它通过理性分析、事实支撑和清晰的文字把传播自由的观念发展成一门艺术。尼古拉斯・艾略特(Nicholas Elliott)评价道,“经历了几乎150 年,这样的持之以恒是惊人的。她忠实于传统,现代的读者看到的,仍然是对于市场经济、自由贸易、有限政府的论证,且总是有事实和数据的坚实支撑”。②虽然该杂志信奉自由主义,但是也会有意识地吸收不同的观点,以显示其客观公正。

2.语言风格及特点

《经济学人》文风平实,强调文章要易于理解。这是100多年前奠定的传统,现在已经成为该杂志鲜明的风格。《经济学人》总会想办法把复杂问题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接受其观点。

不过,虽然该杂志认为自己的风格非常平实,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深奥难懂。对于英语专业、考研等学生而言,该杂志的文章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它的文章常常被拿来做国内英语考试以及雅思等考试的阅读理解文章。这或许与该杂志的定位有关。它的读者定位是精通英语,受过高等教育、对全球政治经济比较感兴趣的精英群体,主要是商人。因此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并不提供解释,因为它默认读者可以理解,并不迁就普通大众。

除此之外,一些读者认为其语言深奥或许和该杂志的写作体例有关。“没有一份新闻刊物的写作,可以像它一样,连续三行半写下来,没有断句,没有一个标点符号。”③

3.专业化的报道内容和思想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竞争激烈,新媒体的出现更进一步压缩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内容为王”仍是不变的真理。然而,能真正坚持这一理念的媒体少之又少,《经济学人》就是这样的一本杂志。其独特的地方就在于除了报道新闻事实,它更注重提供观点和思考方向。提供的很多观点并不随波逐流,而是经过记者编辑的思考,通过各种观点的碰撞,互相合作的结晶。

4.报道视野全球化

《经济学人》始终强调国际视野和深度分析。虽然该杂志是英国的一本新闻周刊,但是在其刚创办时就强调国际视野,而且报道的范围涉及各个洲。在其官网中,它提到全球化过去、以及将来对于其成长都非常重要。《经济学人》在美国的销量占到全部销量的一半,英国本土的销量所占比例并不高。主编约翰・麦克列威特曾提到他们的记者编辑写任何文章从不会站在英国的立场上。全球化的报道视野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其栏目设置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国别和地区分,主要有美国、英国、中国、美洲、亚洲、中东和非洲以及欧洲;另一类主要按报道领域分,包括社论、世界一周、读者来信、简报、国际、商业、金融和经济、科技、图书和艺术、讣告、经济和财务指标。而且最近几年,它对于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2012年为中国开辟专栏便是一例。

5.匿名报道

《经济学人》刊登的所有文章都是匿名的。目前,它有70名记者和编辑,也会有计划地增派驻外记者,但是与其他媒体不同,《经济学人》的记者要参与编稿,编辑也要写稿,而且没有署名。这样,没有任何人对文章拥有知识版权,因为版权均归属《经济学人》。匿名意味着编辑有权利修改稿件,而且不署名代表了共识,编辑也可以放手修改。不过,麦克列威特主编表示虽然基于原文,但有些文章编辑后与原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经济学人》认为观点比作者更重要。前总编杰弗里・克劳瑟曾经表述如下,“匿名报道使编辑无法成为主人,只能使他从属于比他本人更重要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作祖先崇拜,这样报纸就能够在思想和原则方面获得惊人的动力”。④

三、经营策略及新媒体

《经济学人》的发行量和盈利之所以能连续10多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而且能够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逆势而上,其独特的经营策略是重要原因。该杂志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状况,形成较为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为刊物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杂志发行

与一般报刊杂志通过低价销售扩大发行量来赢得广告、获取利润不同,经济学人集团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订阅、零售等方式取得发行收入。“2010 年度报告显示,该集团的 3.2 亿英镑的总收入中,发行收入达到 1.53 亿英镑,接近总数的一半。这些收入中大部分是《经济学人》杂志的贡献”。⑤同样是新闻周刊,在美国,《时代》和《新闻周刊》的零售价格分别为4.99美元和4.95美元,而《经济学人》的零售价要6.99 美元。《经济学人》零售价格比前两种杂志贵了2美元,要高出40%。因此,这既使它能够在经济危机时不依赖广告生存,也可以使它独立编辑,不会受商业的过分干扰。此外,保持独立性也为它遵循自己的编辑方针,维持良好的口碑做了贡献。

2.广告

除了依靠杂志发行量,它获取利润的另一渠道就是广告销售。高端的读者定位以及读者较高的忠诚度都为其广告销售打下了基础。由于有明确的受众定位,该杂志的广告也有明确的方向,因此被不少广告主青睐。《经济学人》充分迎合广告主的心理,没有试图吸引所有的广告主,而是注重细分市场,针对性很强。在其广告页面上,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和图表展示其读者特征。因此,“《经济学人》的广告销售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战绩。在2008年和2009年,它连续两年获得Adweek评选出的杂志年度十大热门广告主冠军”。⑥

3.互联网及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

如今,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忽视互联网及新媒体带来的影响,《经济学人》也是如此。相对于其他媒体纷纷加快网络化、数字化的不走,它并未表现出太多热情。虽然从1996年开始就启用网站,但直到2007年《经济学人》才推出付费与免费的分层网络系统。这样,网络版就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网站很大的作用就是弥补周刊的时效性问题,及时和更新议题并作出评论。同时,《经济学人》的网站也设置一些讨论和互动项目,设置一些印刷版本上没有的内容。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移动设备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因此,《经济学人》也提供了多种数字应用。除了在Facebook推出公共主页,Twitter上成为注册用户外,该杂志也与各类阅读器和手机合作。目前,在Kindle和iPhone上都能阅读该杂志的电子版,这也是对纸质版的一种有力补充,而且它还提供音频,可以为母语为非英语的学习者提供听力材料。例如,在iPhone的客户端上,《经济学人》每周都会新的杂志,编辑会选三四篇优秀文章给用户免费试读,并提供音频,其他的文章则需要付费购买。虽然有很多报纸杂志都了移动客户端,进行了数字化改革,但该杂志在整合资源、数字化改革方面的表现无疑是非常抢眼的。此外,该杂志在中国也有微信平台和微博账号,不时发送学习资料、杂志的电子版,并且对自己的杂志进行推广。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对新媒体的合理运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经济学人》与中国

由于《经济学人》具有全球视野,较早就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的发展。最近几年,尤其是经济危机以来,西方欧美国家的经济一直回升较慢,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相对而言表现则较为出色,更有媒体以“西边不亮东边亮”来形容这一现象。作为有全球化视野的《经济学人》,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发展机会,其对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的报道数量近几年不断上升。2012年1月28日该杂志开设了中国专栏,这是它继1942年开辟美国专栏后首次为一个国家开辟专栏。

在此之前,有关中国的文章被安排在亚洲专栏内,每期杂志涉及中国的报道约有一两篇。

开辟专栏后,对中国的报道明显增加。总编约翰・米克尔维特表示,该杂志一直在对中国进行深入报道。鉴于中国已经崛起并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应当为其开辟专栏。这样,可以让该杂志有更多的空间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话题,尤其是北上广之外的广大地区。⑦当然,崛起的中国已逐渐成为新的话题中心,用更多的篇幅来报道中国,对这些西方媒体而言也是一种吸引读者的方式,满足他们对中国了解的需求。

严肃而不失幽默的语言风格,注重高质量的内容,独特的营销策略,新媒体的运用等特点使《经济学人》的发展一直稳步前进,甚至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仍能逆势增长,影响越来越大。在数字化的时代里,纸媒“消亡论”一直甚嚣尘上,但是透过对《经济学人》历史的梳理,内容特点以及营销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纸媒未必只有消退一条路。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注重质量,纸媒一样可以稳步发展,这对于我国尤其有借鉴意义。

不管是《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南都周刊》还是《南风窗》,中国目前并没有一本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杂志,而且很多杂志在新媒体时代连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常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对于想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中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因此,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新闻媒体可以参照《经济学人》杂志,逐渐打造自己的品牌。(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注解:

① http:///help/about-us#About_Economistcom,2014-12-12

② 星岛:《经济学人》160年不败的秘诀[J].青年记者,2007:09

③ 星岛.《经济学人》160年不败的秘诀[J].青年记者,2007:09

④ Edwards,Ruth Dudley.The pursuit of reason[J].The Economist,1993,(7827):23-25

⑤ 周翔.《经济学人》杂志运作模式探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