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科学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生物科学史教育 探究性学习 课程资源
现行高中生物学新课标以“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和生物学课程改革的突破点。那么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就生物科学史教育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优势做一阐述。
1.进行生物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而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及科学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观点,树立科学的精神,即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展生物科学史教育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等。总之,通过开展生物科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及条件下,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设计全部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而我们现行的高中教材中的科学史教育基本上渗透于每一节的内容,它是对科学发现及研究过程的再现,可让学生较直观地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查找证据—总结规律—构建理。如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发现、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以及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等都是探究性学习的最好范例。
生物史教育以其丰富的内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素材,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物学的理解、掌握生物学思想、开发生物学思维、培养科学意识和品质、扩大学生的视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生物史课程资源的运用应该成为生物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方法。生物科学史教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个知识的逐渐形成过程,而且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范例,让学生拥有了科学的探究思维品质。
2.生物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中的优势
要让学生拥有探究性学习的思维过程,就必须让学生首先拥有探究性思维的意识和理念。而生物科学史的学习过程,正好再现了这一系列思维过程,让学生可初步“依葫芦画瓢”式的形式创新探究的思维模式。如遇到一个事实现象:(1)如何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端倪,提出什么样的问题;(2)如何通过推论、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做出假设;(3)如何通过制订实验计划来收集素材,并实施计划,得出实验结论;(4)如何对其实验结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和评价交流。
学生只有在这种思维品质的指导下,才能谈得上“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史教学再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通过科学史中对一些经典实验和逻辑分析的再现,可以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式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理解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来龙去脉。这样的教学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科学思维。生物科学史中有众多科学家对生命世界探索的精彩片段。良好的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应该是从中选择了恰当的材料,运用了恰当的手段,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让学生似乎身临其境,从而获得众多启示的教学。例如:新教材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萨顿和摩尔根两位科学家分别应用“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最终把抽象的“基因”具象地定位到了染色体上,从而把原来教材“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结论式教学变为探究性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好该节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思维。
3.如何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
生活化课堂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还原生活场景,探究生物问题
在生物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困难,因为生物科学本就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生物知识,因此情境化的导入很简单。例如,农忙时节农民都在收菜籽,我们吃的菜油从何而来,菜籽又是从何而来,这些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油菜”这个情境的引领下继续讲述种子的萌芽、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会顺其自然,学生的兴趣会随着生活情境的深入而加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许会犯一些比较低级的生活常识错误,此时教师切勿否定和取笑其行为,可引导他们一起来探究原因。情境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科有新的认识,提升他们对这一学科的亲切感,激发学生求知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巧用诗词谚语,感悟生物之美
在生物课堂中,有时欣赏一句美丽诗词,就会增添几分神秘之美,学生也会畅游其中;妙用一句生活俗语,生物知识会变得不那么青涩难懂,诗词谚语的加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切实感受到生物的美。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朵朵葵花向太阳”所渗入的知识点是光照、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选自韩愈的《晚春》)描述的是杨柳科花的典型特征,即柔荑花序,是榆科的典型特征;“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名句)是讲以芦苇和竹子为典型的禾本科植物,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茎常中空,须根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硅藻”讲的是生物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说明的是遗传与变异。
三、关注时事热点,挖掘生物知识
生物作为一门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学科,将时事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还能让学生从时事热点背后感受生物学科的作用以及引发对社会的理性思考。如“禽流感”“艾滋病”是社会经常提及的关键词,那么如何防治?在学习“病毒”和“传染病”这些知识点时可以及时讲解相关的知识。另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禽流感来了是否还能吃肯德基、鸡蛋;是否所有的家禽鸟类都得杀死;是否与艾滋病病人握手就会感染,应当如何与他们相处……这些问题都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回归生活实践,重塑生物课堂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在微观水平上研究生物现象,从分子角度探讨生命本质,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的学科。它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1]。由于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数量或存在部位的改变以及某些生化反应的紊乱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该课程也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知识培养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该课程内容抽象、繁杂,学习难度较大,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微课(MicroCourses)”一词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在我国,微课的概念首先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胡铁生提出[2]。按照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网络培训中心的定义,微课是指以10-20分钟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3]。因其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等特点,自2011年以来,微课教育模式已在全国高校、中小学范围内广泛应用,在各学科领域内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不断发展创新,满足了广大学习者的各种需求[4]。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及这些大分子体系间的相互作用。这些概念和现象存在于微观世界,无法对其进行直接观察,因而使学生觉得抽象、枯燥无味。单凭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文字讲授,既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透彻理解。由于生物体内的所有反应都呈动态形式,制作动画视频将这些复杂反应过程直观清晰、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能够促进学生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对于一些复杂、冗长的生化过程,例如从DNA的复制到蛋白质的合成等,制作成一个详细的动画视频后,播放时长在10分钟左右。假如学生仅在课堂学习时观看一次视频,学习效果类似于走马观花,容易过目即忘。而受课程学时数和学习进度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多次播放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做法并不现实。此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新技术、新突破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既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给他们的学习和科研带来启发。但由于本科教材通常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许多新技术和新进展未能在其中体现,或仅仅是简单提及。而且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也不能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和讲解。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在生物和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广泛渗透和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已成为生物学、医学学习中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开展实验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枯燥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综合科研素质有很大帮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传统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流程通常包括:课前教师预实验,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课内教师讲解实验步骤、演示操作,学生独立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学生实验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具备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也是实验结果准确和可信的重要保证。同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常要用到一些专用的仪器,学生的不当操作不但有可能损坏仪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手法,而且要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此时,课堂上教师的亲身示范和演示就十分重要,要特别强调各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特别提醒。但目前的实验课教学,通常是一名主讲老师在讲台上示范,三十名左右的学生在旁观摩。受视线和视野遮挡的影响,学生容易遗漏或忽视一些操作细节,而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验进度,教师也无法多次示范。
二、微课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学视频,记录的是教师围绕特定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或某项技能进行教学的过程,除此之外,还包括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通常在10分钟左右。较短的时间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解决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微课资源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多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rm,wmv,flv等,适合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间传播,方便学生下载到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一个主题,直观、形象、简明、快捷,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无关内容,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用信息。结合课程特点,作者利用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应用。
(二)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讲授一些复杂的生化过程和生命活动现象,例如从DNA的复制到蛋白质的合成,逆转录病毒的作用原理,原核生物的操纵子调控原理、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时,作者预先根据讲授内容制作好动画视频,并在每个重要的知识点或每个反应阶段处设置“过关问答”环节。微课上传至教学平台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反复观看、揣摩,并将“过关问答”的答案通过教学平台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教学难点、疑点,在课堂教学时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讲授。而经过课外的预先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重点讲解,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消化、吸收这些知识难点。以讲解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为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作者是通过动画视频向学生演示反应过程,着重于学生对反应原理的掌握。通过微课教学,让学生预先自主学习动画视频并反馈信息后,作者发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难点和疑点不在于反应原理,而是对反应中提及的“模板”“、正义链”“、反义链”概念的正确理解。因此,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对这几个概念的辨析,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教材上简单提及、或是还没有来得及在教材中出版的学科新技术、新进展、新动向,作者按照不同专题制作成一系列微课,例如基因测序技术专题、蛋白质组学专题、RNA干扰技术专题、干细胞治疗技术专题、诺贝尔奖专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观看、学习,并通过教学平台与作者进行讨论、互动。这种学习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课堂外生活,使学习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增进师生互动,寓教于乐。
(三)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针对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洗刷玻璃器皿、称量固体药品、滴加液体试剂、酸碱滴定、过滤、萃取,以及一些常规仪器,如移液枪、离心机、电子天平、电子pH滴定仪、电泳仪等的使用,作者将它们的规范操作过程和正确使用方法分别录制成一系列演示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每堂实验课前,学生根据实验将要使用的仪器,选择相应的视频进行观看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训练,培养他们严谨、规范的实验习惯。对于大型实验,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实验为例,该实验耗时长、过程复杂,教师通常只能在课堂上演示一次。但由于该实验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且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众多,大部分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作者在进行预实验时,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制成微课,并在一些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问题,例如玻璃板的清洁、配置平整的分离胶,避免灌胶过程中出现气泡等予以重点强调;在灌胶,插、拔样品梳,点样等需要注意操作技巧的步骤时,采用近距离拍摄,放大细节,便于学生清楚的观看。通过这种方法,作者节约了课堂上的讲解时间,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辅助和诱导学生,使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体,有更多的时间独立完成实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三、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都是借助于现代多媒体制作技术,都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传播,但微课并不等于传统的视频课程。传统教学视频往往是一堂课的复制,是一对多的教学情景,包含多个知识点,含有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更注重教师教的技巧。而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既注重教师教的技巧,更注重学生学的效果,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微课教学实践中,作者发现,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的时间要短,不宜超过15分钟,以保证在普通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范围之内,否则就变成了普通的视频课程,是另一个课堂教学。其次,微课内容要精,尽可能只有一个主题、一条线索,例如讲解一个生化反应过程、演示一项实验操作。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在这一个主题上突出重点,避免无意义的说教和可有可无的旁证侧引,不要引发学生新的疑问。再次,在制作视频时,要考虑到学习者通常是面对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屏幕学习,距离不会超过半米。过大、过密的字体和图片,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压迫感,使人疲劳;过小、过疏的字体和图片,则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注意调整画面的排版,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最后,微课的形式要多样,除了某个主题的教学视频外,还应根据情况设计相关的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的辅微课。微课既要注意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也要增强师生互动性,让微课教学不仅仅成为一种新的学习途径,也成为教师获得有效反馈信息的平台,实现教学相长。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学业任务繁重,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并注重教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从作者将微课应用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教学的效果来看,这种灵活的学习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利用“碎片时段”,延长有效学习时间,拓宽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微课这种小而精、低门槛的教学方式不但将在高校、中小学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也将促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全民教育的普及。
参考文献
[1]黄诒森,张光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J].2011,10:62-63.
[3]张明昕.微课与翻转课堂浅谈[J].大学教育,2013,23:29-30.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课 教学形式 多样化 创新实践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探索生命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课是其重要内容。生物实验课教学是一个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将已有生物知识进行采集、加工,形成结论并加以验证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具备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形式直接影响着实验效果,大部分学生对目前生物实验课教学形式并不满意,他们中很多人普遍认为形式单一、亲自动手操作机会较少是为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弊端,这种弊端使学生失去了通过生物实验提高自己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也使生物实验课本身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如何组织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空间和时间。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生物实验课教学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与尝试,现谈谈经验与做法。
一、“探究法”教学形式的应用
探究法,是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的一种实验课教学形式。对于一些实验内容、实验程序、实验材料较为简单的生物实验,可以运用探究法教学形式,主要是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以此来激发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法教学形式的过程一般是设置问题情景、组织实验观察、进行讨论分析、形成最终结论[1]。如在教学“观察种子的形式与结构”一课中,可以提前准备不同的种子,如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等,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加深印象。新课导入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种子,让学生正确说出几个种子的名字,然后设置问题:到底是什么力量可以使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植株呢?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再引导学生们对种子外形进行比较和观察,得出结论:菜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外皮更容易剥离,且菜豆种子外观有明显的斑记。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在动手操作和认真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让学生对照示意图对种子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观察,加深印象。然后让学生们分别在不同种子的剖面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进行讨论交流,为什么会有不同现象产生?通过操作学生们都发现玉米种子剖面会有一部分明显变成了蓝色,这时,让同学们将碘液滴在馒头上看看颜色变化是否和玉米种子剖面的颜色相同,通过这种现象,思考一下,说明了什么问题?颜色发生变化的是种子的哪部分结构?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后,学生们找到了两颗种子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得到结论:玉米种子淀粉含量比菜豆种子含量丰富。
二、“同步法”教学形式的应用
同步法,是提倡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合作,由教师引导与学生同步展开实验,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一些理论性较强,学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操作规范等进行讲解与引导完成的实验。同步法的实验教学形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情感,促进实验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如在教给学生显微镜的使用与认识时,可以先通过教师知识讲解和示范操作的交替或同步进行,让学生对“对光”有一个初步认识和掌握,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同时提醒学生有关注重事项,传授正确的操作方法。在进行制作临时装片实验时,还可以将关键步骤制作成课件,让同学了解每一步的真实涵义,教师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让学生进行同步模仿,帮助学生将教师的讲解指导与自己的实践操作进行实际结合,实现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与升华。
三、“验证法”教学形式的应用
验证法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记忆和理解,是对生物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的一种实验课教学形式。验证法是引导学生将探究性学习引入更深一个层次的教学形式,也是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分析和实践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在进行种子萌发中吸收氧气的实验时,实验结论出现了不同:一种是无论是种子处于萌发还是未萌发的状态,蜡烛都在燃烧,另一种是蜡烛在种子萌发时熄灭,未萌发时燃烧。在无法判断哪个结论正确时,可以组织学生再次做实验进行重新验证,并最终共同得出正确结论。验证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结论敢于质疑、善于解疑的科学精神,并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深化理解,对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总之,在生物实验课教学中,有很多个性化、多元化教学形式等着我们去研究与创新[2],然而,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进行实验课教学,都要本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进行优化与选择,要让每一种形式都能起到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生物教学;作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这一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将多媒体应用于生物教学中首先就要了解生物学这门课程与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手段的特点,在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下面,我简单谈一谈自己是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学科。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大量的生物,学习有兴趣的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到的知识,如果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更能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七年级生物(人教版)《尿的形成和排出》时,先播放一段一位糖尿病人的尿液吸引蚂蚁的录像,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糖尿病人的尿液能吸引蚂蚁,而普通人的却不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原因,然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后面的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合理运用动画,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的转化
生物生命活动在课本中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和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高效地理解。高中必修一《细胞的增殖》中的“有丝分裂过程”让学生只通过看书本上的图和文字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的过程,了解染色体、染色单体、纺锤体的变换等,这样就把书本上抽象的文字和单张图片通过多媒体变成了动画,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形象的理解,从而提高知识的转化。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物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些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例如,七年级生物(人教版)《开花和结果》一节受精的过程和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是这节的重难点,受精的过程是一个比较隐秘的过程,花形成果实和种子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是非常难观察到的,这就需要用到多媒体来帮忙,把花的受精过程和花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通过生动的课件形式展示出来,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四、增加课堂容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生物学这门课程实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教材中一些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实验或一些没有条件做的实验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节约做实验所用的时间。例如,《种子的萌发》一节中有个“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学习这个内容时,我国已经处于秋冬季节了,大部分地区气温低,没有种子萌发所需的气温条件,在实验室很难完成这个实验,而且这个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这个实验就可以用多媒体在短时间之内演示出来,这样既节省了实验时间,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生物实验都要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做生物实验是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只有那些无条件做的实验才适合通过多媒体演示代替。